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11月24日爱范儿

元宝上线一句话生成视频,这会是评论区的整活小能手

作者 张子豪
2025年11月24日 18:32

「@元宝,总结一下这篇文章」,自从在微信公众号留言区能@元宝之后,让元宝来总结文章内容成了最热门的玩法。

但元宝能做的远不止是总结一篇文章,就在 Nano Banana Pro 发布的那天,元宝上线 AI 视频,在网页端和 App 里面,一句话就能生成视频。

热度都被 Nano Banana Pro 抢走了,元宝表示实惨。我们第一时间更新了元宝 App,替大家体验了一波这回新上线的视频生成,发现这就是一个新的整活功能。

目前 AI 视频功能已在元宝 App 全量上线,只要更新到最新版本就能在对话框里体验,网页版和电脑版也可以直接生成,并且完全免费不限量。

一句话生成视频,什么脑洞都可以

元宝这次把视频生成的门槛,降到了地板级。

和大多数 AI 视频生成工具不同,元宝甚至不用在工具里面选择视频生成,而是直接对话框里面输入提示词,就能生成视频。

最近我用小猫打中国功夫,还有小猫思考的那几个表情包比较多,我直接输入「生成视频,小猫在思考冒出一大堆数学公式的Meme」,等待的时间大概是 1-3 分钟,就可以得到一个正在思考的猫猫博士。

或者玩一些老梗,「生成视频,多邻国的吉祥物和蜜雪冰城的雪王一起步入婚姻殿堂。」

但这个雪王和多儿,有点难绷,虽然能认出来是猫头鹰,但……这有可能是「为了规避版权风险的一种方式」。还有,倒着走进婚姻殿堂真的很好笑。

元宝这次上线的视频生成,采用的模型,是混元在前几天,正式发布并且开源的 HunyuanVideo 1.5,模型大小只有 8.3B,甚至可以放在 14GB 显存的消费级显卡上运行

对比 Google Veo 3.1 和 Sora 2,在一致性和电影画质上的表现,自然是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开源模型里,HunyuanVideo 1.5 的效果算得上 Top 级别。

▲ HunyuanVideo 1.5 和阿里 Wan2.2、快手 Kling2.1、字节 Seedance Pro 以及 Google Veo 3 对比,从文生视频到图生视频,HunyuanVideo 1.5 的表现在多个榜单仅次于 Veo3 之后。

HunyuanVideo 1.5 主打是轻量化和开源,但在画面色调和细节一致性上,表现也很稳定,同样能听懂复杂的运镜指令等。

当我们把前面「倒着」走进婚姻殿堂的雪王和多儿,增加一些提示词的控制,告诉元宝从远景慢慢拉到近景,就不会再出现明显的 Bug 了。

拿它来随手生成一个梗图,脑洞大开的 GIF,是再合适不过了。

例如,我们输入「生成视频,一个土豆穿着西装在写代码,电脑屏幕冒烟了,土豆流下了番茄酱眼泪。」

或者让一只加菲猫摇头说「No」。输入提示词,「生成视频,一只肥胖的加菲猫,穿着睡衣,手里举着一个白色的牌子,牌子上写着黑色的 NO,它在疯狂摇头,皮克斯动画风格。」

当我们想表达今天发的工资,立刻就花掉了的时候,能生成一个钱包长了翅膀,飞走了的 Meme 梗图。

▲ 提示词:生成视频,一个长着翅膀的钱包,从裤兜里飞出来,越飞越高,下面有一个小人在哭着追赶,手伸得很长,复古美漫风格,线条粗犷。

或者想说周一早上的你,一点也不想起床上班时,长出了手脚的闹钟疯狂地在拍打着我们的枕头。

▲ 提示词:生成视频,1930 年代黑白橡胶管动画风格(Rubber Hose Animation),一个长着手脚的闹钟正在疯狂殴打一个枕头,枕头在尖叫,画面有胶片噪点。

我们的体验发现在文生视频里,没有足够明确的提示词,很容易就得到 AI 味特别重的视频,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现实世界风格的内容。

为了避免 AI 生成这些写实视频,经常存在的恐怖谷效应,用元宝来生成一些 3D 卡通、像素和定格动画风格,可以明显减少抽卡的次数。同时,这些风格也是表情包常见的类别;而为了让表情包更有灵魂,我们也能让 AI 把文字也带上。

让照片动起来

相比于凭空生成,图生视频可能是这次 AI 视频生成里,大家更爱玩的功能。

上传一张手机里的静态照片,配合简单的指令,就能让画面动起来。尤其是相册里的一些废片,或者适合用来制作搞怪表情包的图片,这个功能就是为这些照片量身定做的。

例如这张静态的表情包,「这像话吗」,让这个阴阳怪气的 emoji 笑的更危险一点,我们输入的提示词只是「让照片动起来」。

元宝处理后的表情包,甚至比我发给他的原图,还要更清晰。

除了让一些已经是表情包的图片动起来,我们还可以用图片生视频的功能,自己做一个 GIF 的表情包。

我们找了一张经典的咸鱼手绘图。 在元宝 App 里面点击加号,上传图片,输入指令 「这条咸鱼试图翻身,但失败了,滑稽的动作,美漫风格」。

一些日常的照片,也可以一键发送给元宝,全部都能变成 5s 的动图。

这是我们昨天在未来社的活动照片,奖品展示区,挂着的这些公仔和背包,让它们都动起来了。

上传一张北京烤鸭的图片,然后输入「生成一段缓慢旋转拍摄,展示北京烤鸭的视频」,妥妥的产品展示。

还有经典的威尔.史密斯吃面环节,有点黑猫警长的感觉了,这「眼睛瞪得像铜铃」。不过图生视频对比文生视频,AI 的恐怖谷效应和不真实感,确实减少了很多。

文字、图片、音视频,元宝算是正式集齐了完整的全模态能力。对整个行业来说,可能这就是腾讯的一次大秀肌肉;对用户来说,最直观的是乐趣,这种 5s 的视频,或许最适合出现在评论区的各种 AI Meme,GIF 斗图大赛。

不需要从工具里面选择生图还是生视频、或者是编程做网页,用户只用一句话发送给元宝,它立刻就能 Get 到。

我体验下来最大的感受也是这样,元宝的 AI 视频生成能力,肯定不是目前市面上画质和内容最卷的,但它的入口和体验方式,一定是丝滑的。

▲在微信里,找到元宝联系人,可以直接生成图片,图为发送「生成一个线条小狗」后的效果

就像公众号文章的评论区,元宝的总结,有时候真谈不上有多么精辟和有启发性,但是我们就逐渐习惯了凡事都 @ 一下元宝。

视频生成也是这样,说不定哪天元宝就能在公众号文章的评论区,在微信联系人的对话里,用 AI 生成的 GIF 表情包和我们斗图。而这些,也只有元宝能做到。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理想 VLA 再更新,不但自主充电还能躲「鱼雷」

作者 谢东成
2025年11月24日 17:43

每当苹果在 WWDC 发布新版 iOS,相关热搜总是会出现类似这样的话题:究竟哪款老 iPhone 首次被排除在升级名单之外,不幸「掉队」?

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引入智能化后,「常用常新」总是厂商会打出的卖点之一。

如今,用户不只看马力和续航,更在意智能化更新的可持续性:OTA 的频率与内容、核心功能的长期可用性(导航/智驾/座舱)、硬件冗余是否支撑未来升级,以及付费订阅与保值率的平衡。

换句话说,一台优秀的智能车,不止是当下的配置清单,更是持续进化的能力与承诺。

在 2025 年广州车展上,理想汽车公布了辅助驾驶板块最新的进展与规划,带来了创新的 VLA 充电和防御性 AES 自动紧急转向功能,并且计划向 AD Max 车型全量推送。

我看了看已经陪伴了我 975 天的 2023 款理想 L7 Max,具备 AD Max 的它,仍在更新名单之列。

VLA 充电,打通充电的最后 100 米

基于 9 月份理想为所有 AD Max 车型推送的「VLA司机大模型」,进一步带来了「VLA 充电」这项全新能力。

从体验上来说,它看起来也很符合用户直觉。

行进途中,用户只要对「理想同学」说出「直接帮我导航到附近的超充站」,系统就会自动搜寻附近的「理想超充站」位置并添加到途径点。

开启 NOA 智能领航辅助后,车辆将按照导航自主驶向超充站;临近站区时,系统会主动推荐空闲充电桩车位,并由 NOA 自动驶入站内并漫游泊至对应车位,全程几乎无需手动介入

目前看起来唯一还需要「手动」操作的,就只有车主下车,手动拔插充电枪这一步骤了。

不过此前理想已经公布了「龙门架」形式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单个机器手就能覆盖站点的多个充电桩位,能自动识别车型充电口与枪头,实现「人不下车,自动插枪」

理论上理想可以在现有的这些超充站内,直接进行改造,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发布会上唯一没有被点亮的「手动充电」,很可能在后续被打通为「自动充电」。

要实现体验上的无感且自然,「VLA 充电」这项能力,在技术上也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和协同。

按照理想的介绍,这是 VLA 司机大模型与车终端、超充站、充电桩之间完成端云协同的显著成果,在超充站充电这个关键的常用场景,验证了 VLA 具备「理解空间、自动完成任务」的能力。让 VLA 司机大模型,自主地与超充站实现通讯协同。

在车端,由 VLA 司机大模型完成空间理解,实现自主驶入场站并泊入充电车位的同时,还会向云端请求空闲充电桩情况,并协同降下地锁以便完成自主泊入车位;在云端,涉及了辅助驾驶云、理想超充调度云、场站云的高效协同,实时下发空闲充电桩信息,并按 VLA 规划降下地锁。

车辆充电完成之后,车辆可以自主驶离超充站,并通过免密支付完成充电缴费。

可见,理想的超充站与 AD Max 硬件,是提前预埋的「硬底盘」;VLA 模型,是可以周更精进的「软引擎」;充电补能,则是用户高频且刚性的体验场景。

VLA 充电正是立足这套软硬一体的底座,而给出的系统级解法——把「空间理解+行为策略」从道路延伸到自营超充站区,把「找桩充电」升级为「自主充电」

这本质上是 VLA 路线的厚积薄发:先把基础设施、传感器与算力打牢,再用模型把整段体验打通。

于是,VLA 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从「会开」外溢到「会充」,从路网延伸到站内。随着超充站点覆盖继续扩大、VLA 强化学习迭代,以及自动充电等配套落地,补能体验将持续从可用走向好用,并在实战中自我进化。

防御性 AES:自动「躲鱼雷」

今年 8 月份发布的 VLA 司机大模型也在不停地迭代,理想宣布将在下一个版本中,优化 NOA 领航辅助驾驶在行车中的结合复杂场景。

面对相邻的红绿灯,VLA 会更加精准地完成识别;面对极窄路段的会车场景,也会向右借极窄空间绕行。在面对施工路段、临时改道的场景,VLA 也能像真实司机一样从容应对。

与此同时,无论城市通勤还是高速巡航,VLA 在轨迹平滑与制动/转向的柔和度上都在持续进化,行车更稳更舒适,行为操作也更加类人。

当然,理想汽车的辅助驾驶不仅在行车、泊车等场景持续进化,也在主动安全上不断拓展能力边界、抬升上限。

此前在理想 i8 发布会上,理想防御性 AES 就已经覆盖了三大场景,包括式截停、慢车加塞、恶意别车等高风险场景,车辆可以主动地识别此类风险并自主地完成相应的主动防御避让策略。

现在,理想还新增了两个防御性 AES 能力,在后车逼近或存在二次碰撞风险时,车辆自主就能联动「加速+转向」策略,通过「前向加速」或「安全变道」主动规避后方「鱼雷」,避免被追尾的碰撞风险。

至此,理想的防御性 AES 可以有效避免来自车辆前方、后方、侧前、侧后的碰撞风险,升级至全方位的保护能力。

按照规划,理想将在后续的 OTA 中,把防御性 AES 能力推送给所有 AD Max 车型。

理想 VLA:六维体验的长期主义

自年初提出 VLA 大模型之后,理想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外部质疑,有同行认为它「取巧走不远」,也有业内专家认为「难以落地」。

面对这些质疑,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

他们反对 VLA,恰恰说明 VLA 是正确的。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 郎咸朋

在理想汽车看来,上一代技术能力的上限,是下一代技术能力的起点。这也是理想从「端到端+VLM」切换到「VLA 司机大模型」的原因。

VLA 的主张不是「更像人开车」的表演,而是用多模态大模型 + 强化学习,把「看懂场景—做出决策—用数据闭环持续变好」的链路真正跑通,这与曾经由「端到端 + 数据闭环」来替代「规则拼装」的技术演进,是一脉相承的。

从技术角度看,VLA 让辅助驾驶从「猴子时期」迈进了「人类时期」,拥有了「能思考、能沟通、能记忆、能自我提升」的能力。

较早之前,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就定下过六维指标:「选对路、速度对、舒适度、安心感、可沟通、高效率」。

从「自主会开」到「自主会充」,从道路到站区,从能刹住到会躲开,VLA 持续让「智驾」的价值从单点功能推到整段体验。

全新的 VLA 充电能力,让「补能」这个常用场景首次实现了「理解空间、自动完成任务」的空间理解,也验证了理想坚持 VLA 路线的正确性——可迁移、可学习、可持续进化,这正是理想汽车日益坚实的护城河之一。

同时,最新的「防御性 AES 」首次将 AES 功能扩展到「正前/正后/侧前/侧后」的全域风险规避。

就目前而言,VLA 还未曾到达「技术能力上限」的位置,仍然在不断地迭代进化,它仍然有着很多需要去落地的探索点,这也就说明 VLA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能力,可以被更新释放。

基业长青的公司往往特别看重厚积薄发与长期复利,所以真正的护城河从来都不在 PPT 的算法名词当中,而是在每一公里的稳定行驶、每一次自主进站的充电补能、每一次被避免的事故当中。

理想 VLA 的长期价值,正在这些可被持续验证的细节中不断放大。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iOS 27 首曝:缝缝补补又一年,苹果 AI 明年见?

作者 苏伟鸿
2025年11月24日 17:15

iOS 26 的液态玻璃还没捂热,长达一年的 iOS 27 「爆料发布会」就开始了。

在最新的报道中,彭博社首次公开了 iOS 27 的一些总体信息,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

优化为主,AI 为辅。

求稳的 iOS 27

按照苹果的规律,大更新后的下一个版本,都会以小修小补为主。

因此,iOS 27 以及其他系统的更新,苹果也将专注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而不会引入太多新功能和新变化。

iOS 26 的液态玻璃风格好不好看属于各花入各眼,但网上随处可见对这个系统发热强、续航差、Bug 多、掉帧崩溃频繁的吐槽,和 iPhone 17 高产品力形成鲜明对比:

近年来最好的一代 iPhone,碰上了最差的一版 iOS。

这也不由得让人想起来 8 年前的 iOS 11——为全面屏 iPhone 做出不少调整,结果总体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对老设备来说却相当糟糕。

于是第二年苹果选择「求稳」, iOS 12 新功能屈指可数,主要是以底层优化为主,也成功挽回了 iOS 的口碑。

▲ 发布会上,苹果使用老设备演示 iOS 12

iOS 26 的口碑还不至于到 iOS 11 的程度,但液态玻璃是覆盖苹果全平台的改变,这套需要更多算力的新 UI,让不少老苹果设备都力不从心,iOS 27 预计能成为很好的「养老版本」。

除此之外,苹果还会继续对液态玻璃的视觉效果进行持续微调——实际上 iOS 26 目前的两个大版本更新,都在微调液态玻璃的效果,并提供更多自定义的选项。

▲ iOS 26.1 允许用户调整液态玻璃的可读性

根据彭博社,苹果的工程团队正在仔细检查苹果各个平台的操作系统,寻找可以精简的冗余功能和需要修复的漏洞,不放过任何能显著提升设备性能的机会。

我们也别忘了,以折叠 iPhone 为首,包括带屏幕 HomePod 在内不少形态各异的苹果产品将在明年推出,它们很可能都将运行基于 iOS 27 的系统——特别是折叠 iPhone,苹果会如何设计这台设备的系统交互,十分值得期待。

至于 iOS 27 的重要功能会是什么,彭博社给出爆料是——AI。

2026,苹果 AI 重振旗鼓

今年一整年,苹果都没怎么谈到 AI,iOS 26 更是用液态玻璃的大更新,转移了外界对苹果 AI 残局的注意力。蛰伏一整年,苹果将在明年推出更多 Apple 智能新功能。

首先是跳票一年半的 AI Siri,苹果目前计划在明年春季的 iOS 26.4 正式推出。

为了追赶差距,苹果正在与谷歌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协议——每年支付约 10 亿美元,换取 Google Gemini 模型为新版 Siri 提供核心 AI 能力,周边功能则仍由苹果自家的小模型处理。

协议的关键条款是:Gemini 将运行在苹果的「私有云计算」服务器上, 用户数据不会接触谷歌的系统。

此前爱范儿曾经报道过苹果内部测试的聊天机器人应用「Veritas」,一个基于文本的 Siri 重构的测试平台。

即使苹果目前还没有推出聊天机器人的计划,Veritas 只是给 Siri 陪练的开发平台,不过有了相关技术积累,苹果日后进军这个领域也会更加顺利。

而且苹果也已经改变了对这种对话式 AI 机器人的负面态度,内部正在酝酿一个类似 Perplexity 的 AI 搜索引擎。

彭博社爆料了苹果内部已经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名为「答案(Answers)、知识(Knowledge)和信息(Information)」,简称 AKI 团队,将打造一个 AI 检索答案的「答案引擎」 ,类似 Perplexity 和 ChatGPT 的搜索功能,并将集成到 Siri 之中。

比起更为强大的聊天机器人,单纯做 AI 搜索引擎能帮助苹果规避很多风险:更多只是网络现存资源的智能聚合,AI 自由创作的空间不多,能够一定程度规避幻觉的影响。

这个 AI 答案引擎和 AI Siri 正在协同开发,预计也是明年春季,或者随着 iOS 27 一同推出。

除此之外,苹果还在开发一个专注于健康的 AI Agent,能够针对每个用户的健康数据,AI 会给出个性化的分析和建议——新的「睡眠评分」,其实已经用到了 AI 来生成个性化分析。

这个功能将包括在全新的「健康+」服务,作为 iOS 27 新功能。

比起其他先一步探索 AI 健康的企业,苹果可能在 AI 技术上不够突出,却能凭借自己在医疗健康积累十余年的技术和海量数据,取得领先的地位。

对苹果来说,AI 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公司各工程团队都在积极开发,不仅要填上 AI Siri 挖的大坑,还要同时开发新功能加强竞争力。

苹果自己也清楚,如果 iPhone 跟不上这一波 AI 浪潮,iPhone 很可能会在十年内过气,成为下一个 iPod。

和 iOS 27 一起曝光的,还有一个消息:OpenAI 在过去一个月里为其硬件团队招聘了 40 多名员工,不少都是从苹果跳槽,涉及苹果几乎所有硬件部门。值得一提的是,OpenAI 收购了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纳森 · 艾维的 AI 创业公司 io,两者将合作开发 OpenAI 首个硬件。

被苹果视作明日之星,并主导了 iPhone Air 设计的工业设计师 Abidur Chowdhury 上周也被曝离职,虽然并非跳槽 OpenAI,但也加入了一家 AI 初创公司。

有能力的人,都想去创造下一个能改变世界、定义未来的产品,iPhone 的竞争对手,很快也不再是其他智能手机,而是各种新兴的 AI 硬件。它们未必能消灭 iPhone,但能将其边缘化,商业价值大幅缩水。

苹果在 AI 上落后,但仍然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终端公司之一,这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优势。苹果没能在去年把握住机会,将 Apple 智能的招牌立住,重振旗鼓一整年,明年又将是一场「大考」。

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对话奔驰大中华区负责人佟欧福:跑得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又快又久

作者 刘学文
2025年11月24日 14:36

奔驰是一家可以定义什么是「车」的公司。

这当然是因为一百多年前,奔驰创始人卡尔·奔驰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当然也是因为如今 AMG 定义了什么是性能车的典范,或者迈巴赫定义了什么是豪华车的标准,不信就看看现在有多少国产品牌在高端化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模仿迈巴赫。

定义什么是新时代的电车?看起来对于奔驰有点难,但,奔驰并不是没有准备答案。

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就是奔驰回答什么是这个时代极致电车的答案。

前不久在意大利传奇赛道—纳多(Nardò)赛道上,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在三电性能和耐久可靠性的极致试炼中验证其成果:以平均 300 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超 850 千瓦的平均充电功率和纯电领域前所未有的持续性能输出能力,在 7 天 13 时 24 分的时间内行驶40075km(≈赤道周长),并以 5479km 的成绩打破电动车 24 小时行驶里程世界纪录。

这辆还带着纳多赛道尘土的汽车,在广州车展前夕的 2025 梅赛德斯-奔驰 XX 科技创新日进行了中国首秀,在首秀后,爱范儿和董车会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Oliver Thöne),以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Drummond Jacoy)进行了采访,聊了聊什么才是奔驰定义里的极致电动车。

▲从左到右分别是庄睦德(Drummond Jacoy),佟欧福(Oliver Thöne)和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

很明显,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并没有去比拼极速或者零百加速这样大家最喜闻乐道的参数,因为类似的纪录奔驰创造了无数次,毕竟在 1938 年的时候,奔驰的 W 125 Rekordwagen 就创造了 432.7 公里/小时的汽车极速纪录,这个纪录保持了 80 年之久。

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想要证明的是一辆车能够以怎样快的速度跑怎样久,换言之,就是奔驰从百米赛道下来,又站在了马拉松赛道了,然后,又,夺冠了。

佟欧福告诉爱范儿和董车会:

对奔驰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某一次的冲刺,而是能不能在长时间、连续的高强度驾驶中依然保持高性能表现。

他说:

性能车爱好者会知道,在燃油车时代,一辆真正的性能车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不仅能跑得快,更能在长时间、高负载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输出。当然,即使是燃油车,在极限状态下也同样会遇到热衰减或其他性能限制。

 

进入电动车时代,如果我们希望打造一款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以往性能标准的车型,那就必须重新思考整套系统。所以我们从零开始为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开发了电驱系统、电池、轴向磁通电机和充电系统。

 

我们与 F1 工程团队一起打造了高性能方案。对我们来说,这正是梅赛德斯-奔驰一贯坚持的理念:我们不是为了噱头、不是为了高端价格、也不是为了抢头条,而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反推应该采用怎样的技术,再按照奔驰准把它做到最好。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今天的这款概念车,而这些技术也将随 AMG.EA 平台陆续进入量产。

如前面所说,对于极致的时速或者极致的零百加速这些数据纪录,奔驰已经相对淡然了,毕竟奔驰曾经创造过一骑绝尘的成绩。

▲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团队在意大利纳多赛道

但奔驰在电动车时代考虑的是,自己已然成为过博尔特,能不能再成为基普乔格(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第一位马拉松跑进 2 小时以内的人类选手)。

庄睦德曾经在 AMG 部门工作,对什么是性能车有深刻的感受,他告诉爱范儿和董车会:

我在 AMG 工作时,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关键问题:一辆高性能电动车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很明确——必须具备可持续的高性能输出。过去我们打造过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这样的车型,超 600 马力的输出,再加上在赛道上连续多圈保持稳定圈速的能力,这是货真价实、可重复的性能。客户在实际使用中也能感受到这种稳定性。而这种「持续高性能」的能力,也是我们希望能够在电动时代呈现的。

他更具体地解释了,为了实现持续高性能的能力,奔驰具体做了什么:

要让电动车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整个技术体系。首先是轻量化,这就需要足够高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比如轴向磁通电机带来的高性能表现。其次是布局,例如后轴双电机,它让我们能够实现精准的扭矩矢量控制,进一步提升车辆在高性能场景下的操控与稳定性。

 

真正的挑战来自热管理。电动车在持续高性能输出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车辆抵达充电站时,电池往往处于高温状态,这时是无法进行高功率快充的。所以一辆高性能电动车必须同时解决两个问题:激烈驾驶时如何稳定控温,以及在高热负载下如何依然保持快速补能能力。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电动车像传统高性能车一样,实现可重复、可持续的赛道表现?最终答案,就是现在采用的这套电池系统。电芯直冷技术是支撑这一目标的核心,它能在极限工况下保持电池温度稳定,让车辆既能持续输出赛车级别的动力,又能在充电环节迅速恢复状态。

当然,即使只看参数,这辆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也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暴力美学:

风阻系数 0.198,3 部轴向磁通电机,峰值功率可突破 1000 千瓦(1360 马力),最高车速超过 360 公里/小时,源自 F1 赛车技术的圆柱形镍钴锰铝(NCMA)四元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 300 瓦时/千克,并且智能直接冷却系统可以为每个电芯提供独立的冷却,同时充电约 5 分钟续航可增加 400 公里(WLTP 工况)。

▲可变叶片空气动力学轮毂

在与空气的竞合关系里,奔驰在这款概念车用两个新技术与空气进行沟通:

全球首创的可变叶片空气动力学轮毂能够根据车速自动调节开合:巡航时关闭,抚平车轮紊流,使车辆在高速区域更省力、更稳定;激烈驾驶时打开,提升制动散热和车尾下压力,让车辆在连续弯道中保持更扎实的操控反馈。

AMG 也首次尝试将等离子激励器技术应用于整车研发,通过布置在车尾曲面的微电极主动干预尾流分离点,使高速尾流更加平顺,有效减少涡旋阻力,带来更清晰的高速指向性,同时在关闭时还能进一步降低风阻、提升能效。

▲轴向磁通电机拆解

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的部分技术,将会在 2026 年于 AMG.EA 纯电架构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梅赛德斯-AMG 全新高性能四门跑车上实现量产。

前不久奔驰电动车的重磅车型纯电 CLA 正式上市,这是一款奔驰直面残酷中国新能源市场给出的本土化产品。

这款车型用到了 VISION EQXX 能效概念车的部分量产成果,比如说同源的 800V 电气架构、碳化硅逆变器与多源热泵,并衍生出采用创新化学成分的高压电池和同级唯一的电动两挡变速箱,实现同级唯一低于 11kWh/100 公里的能耗(10.9kWh/100 公里)。

▲奔驰 VISION EQXX 能效概念车

更早之前的 VISION EQXX 能效概念车肩负的使命,则是怎么用最低的能耗,跑出最长的距离,2022 年 6 月,VISION EQXX 从斯图加特出发,最终成功抵达英国银石赛道,以平均百公里 8.3kWh 的能耗,完成一次充电续航 1202 公里的真实路况挑战。

简言之,因为通过电机获取马力远比内燃机简单,所以奔驰对于电动车的追求已经不单纯是「快」,「久」和「远」因为更难,所以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不过对于中国市场来说,CLA 欣然迎战的底气也不光源自 VISION EQXX 能效概念车的量产化成果,还有奔驰的合作方:字节跳动、思必驰以及 Momenta,奔驰与字节跳动及思必驰的携手为座舱提供了更聪明的奔驰虚拟助手,采用豆包 AI 大模型和思必驰语音交互技术,实现 0.2 秒超快唤醒和 0.8 秒执行速度。奔驰则和 Momenta 一道,为纯电 CLA 带来了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8 年前,奔驰就投资了还是创业企业的 Momenta,佟欧福说:

梅赛德斯-奔驰早在 2017 年就发现了当时还是初创企业的 Momenta 的潜力。此后,我们对其进行投资,助力他们发展壮大,并和 Moment 展开合作,携手共创出色的辅助驾驶体验。

 

纯电 CLA 上的这套辅助驾驶系统拥有行业独一无二的「人机共驾」体验,可在人驾和辅助驾驶之间过渡丝滑。通过与 Momenta 的深度合作,我们将辅助驾驶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形成「1+1>2」的合力。而这一切的核心前提是双方始终遵守严苛的奔驰标准,这也是我们合作的核心理念与基本原则。

这就是奔驰尝试「定义」电动车的另一个补充答案,这家曾经定义了现代意义上汽车的公司,并不介意引入外部合作伙伴,让电动车的智能体验变得更好。

前提是,这辆车本身足够好,这个好的定义不仅是快,更在于在快的基础上,能跑得远,也跑得久,因为奔驰手上有跑得最远和跑得最久的两款概念车。

稳中向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Nano Banana终于不是文盲了,但我可能会变「傻」

作者 Selina
2025年11月24日 14:29

过去一个周末 Gemini 3 Pro Image 的能力被反复「折磨」,花样越来越多——噢,你问这是什么,它的另一个名字是 Nano Banana 2。这么跟个恶搞一样的名字,居然被保留下来了。

Nano Banana2 各方面能力超群,甚至是「友商」Sam Altman 也要点头的程度。

▲ 图片来自:The Information

夸夸只是夸夸,Nano Banana 第二阶段,其实标志着 AI 图像生成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基于概率的「以此类推」,转向了基于理解的「逻辑构建」。更承载着一个特殊的意义:AI 不再只是冲着你的眼睛去,还冲着你的智商去。

大语言模型不再「文盲」

一直以来 AI 生图都有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才华横溢,信手拈来,但有时候就跟喝高了一样控制不住,这从 Midjourney 时期就开始了,往后走逐渐好转,不过始终存在。

其中最大的 bug 之一就是文字。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鉴别一张图是否由 AI 生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图里的字。

这是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先天缺陷:它将文字视为一种纹理,而非符号。

Nano Banana 2 最直观的突破,就在于它「识字」了。即所谓的 Text Rendering 文字渲染。

我的随手测试「生成一张复古电影海报,标题是《香蕉的复仇》,副标题用红色衬线体写 2025 年上映。」

如果是在以前尝试这个指令,大概率会得到一张极具艺术感的图「BANANA REVENGE」的某种变体尚且能保持清晰和正常,但小字往往经不住看了,甚至有时候主标题都会拼写成「BANNANA」。但在 Nano Banana 2 里,这些字符被准确、清晰、且符合排版美学地「写」在了画面上。

So what?这仅仅是省去加字的时间吗?

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是,而且还是一种「表情包自由」。你终于可以生成一张精准吐槽老板的图,配上精准的文案,不用再单独拉一个文本框。

而对于商业世界,这意味着 AI 图像生成从「素材(Material)」阶段,正式跨入了「成品」(Deliverable)阶段。

▲ 图片来自 X 用户@chumsdock

当 AI 能够准确地处理符号信息,它能交付的成果就更多样也更实用,包括但不限于电商海报、PPT 配图、甚至是数据图表。以前设计师用 AI 只能生成背景底图,关键信息还得自己贴。现在,AI 可以直接生成原型图,乃至带有数据标注的饼状图,或者一张文字完美贴合透视关系的广告。

这是商业交付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生图模型在信息传递层面的巨大进步。

从「猜概率」到「懂物理」

字渲染的成功是 Nano Banana 2 底层技术跃迁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更深层的变化在于:这只「香蕉」,长了脑子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于「推理」的图像生成。

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概率统计机器。当你要求画一只「坐在玻璃桌上的猫」时,模型通过学习数亿张图片,在生成时,它只是重现像素的统计规律。

Nano Banana 2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引入了 Gemini 3 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在生成图像之前,它似乎先在「大脑」里构建了一个物理模型。它知道「猫」下面通常会有模糊的影子,以及玻璃板上、下的物品有不同的光线关系。

在我的另一个随手测试中,当要求它生成「一个复杂的化学实验室,桌子上放着装有蓝色液体的烧杯,背景是黑板上的分子式」时,它表现出了惊人的逻辑性:

烧杯里的液体会有正确的弯液面;玻璃器皿对光线的折射符合物理直觉;最重要的是,背景黑板上的分子式不再是乱画的线条,而是看上去像模像样化学结构的式子(虽然还是有瑕疵)。

当画笔有了「大脑」,交互方式变了

之所以如此强调文字生成这个本领,是因为 Text Rendering 是外在表现,反映的是 Reasoning 作为内在引擎。合在一起, Nano Banana 2 带给用户的最终体验,就是一块「会思考的画布」(The Thinking Canvas)。

Google 将这个模型深度整合进了它的生态系统,不仅仅是生成图片,更是「修改」现实,下一步,就是走进更严肃的领域:信息图、教案、讲解素材,等等等等。

整体上,图像生成往往用户给 20% 的指令,剩下 80% 靠 AI 脑补——以前是靠概率脑补(随机填色)。现在则是靠因果脑补,不仅画出了「结果」,还隐含了「过程」,这能够让画面的叙事性和感染力指数级上升。

它不再只是为了取悦你的眼睛,它开始试图取悦你的智商。像上面这种结构图,虽然吧不敢说 100% 符合机械工程标准,但钉是钉,铆是铆。「逻辑上的正确」,是它推理能力的直接体现。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当换一个角度看,这就可能意味着创造力的同质化

当 AI 能够完美地生成「符合商业标准」的图表、海报和插画时,它实际上是在拉平审美的平均线。所有的海报都排版正确、光影完美,但可能也因此失去了曾经设计中那些因为「不完美」而诞生的神来之笔。

▲ 图片来自X用户@dotey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真相的消逝。当上面所说的那种逻辑正确、信息「干货」多的内容,可以被批量生产,取悦智商从未如此容易,也从未如此轻飘飘。如果它决定了我从图片信息到文字信息的所有摄入,那……会是怎样的景象?

还有 Deepfake 这个老大难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虽然这次 Google 加上了 SynthID(一种人眼不可见的数字水印)来标记 AI 内容,但在视觉冲击力面前,技术的防伪标签往往是苍白的。制造「真实」变得如此廉价和便捷,我们对「眼见为实」的信仰将被彻底重构。

至于它叫「Nano Banana」还是「Gemini 3 Pro」,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每一个像素,每一行文字,都可能不再来自人类的手指,而是来自机器的思考。

这既令人兴奋,又让人在某些时刻,感到脊背发凉。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豆包输入法上线,用了两天我在微信聊天不想再打字

作者 莫崇宇
2025年11月24日 10:35

如果你用过一些手机系统自带输入法,一定懂那种它好像没学过中文的无力感。

正因如此,第三方输入法才得以遍地开花。

当官方输入法不好用,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最近字节推出了豆包输入法 1.0 版本,要用 AI 重新定义输入体验。

趁着热乎劲,我也下载体验了两天,发现了一些让人又爱又无奈的细节。

语音识别断档领先,豆包输入法的「杀手锏」有多强?

豆包输入法的界面走的是极简风。

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推广弹窗和会员广告。不过嘛,安装包体积属实有点大,在 vivo 应用商店显示 139MB。而且这体积大归大,功能却不完整,用「毛坯房」来形容挺贴切的。

先说说豆包输入法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看来,语音打字是豆包输入法的杀手锏,体验感是断档级领先,确实比我用过的其他输入法强上一大截。在我体验的这两天里,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语音打字的体验。

一句话概括,按住说话,松手结束。

实测下来,中文、英文和粤语识别准确度都高得离谱。我随口说了句「我正在用普通话测试豆包输入法」,一字不差,再来一句英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也准确识别了。

在粤语的体验对话上,「今晚你翻唔翻嚟屋企食饭啊。」,「一蚊一只鸡,一蚊一斤龟,究竟系一蚊一只鸡贵,定系一蚊一斤龟贵?」也是一遍就识别成功。

要知道,这些句子语速快、同音字多,咬字要是稍微不清晰,输入法就容易翻车。实测表现相当能打,说明模型对粤语的声学特征和语言模型都做了针对性训练。

TVB 剧里那种粤语夹英文的说话方式,豆包也能应付。

我试了「Sorry 啊,我地已经尽晒力啦」和「赏月喝糖水,那么迟才 call 我们」,「幫我 scan 入電腦做個 copy,再 share 畀大家,记得要 double check 啊」最终结果居然一个都没错。

它甚至还能语音输入数学公式,如果你是学生、老师或者科研人员,这个功能应该挺实用的。

技术层面, 网传豆包输入法用的是 Seed-ASR2.0 模型。

简单说就是把语音转成文字, 让机器「听懂」你在说什么。和之前的大型 ASR 模型比,Seed-ASR 在中英文测试集上的错误率降低了 10%-40%。

另外, 豆包输入法还支持下载离线语音模型, 大小约 150MB。意思是在地下车库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你也能正常使用语音输入。

但离线模型的准确率肯定比在线的差一点,性能有妥协也正常。

当然了,选择一款新的输入法,很多人会担心隐私问题,豆包输入法提供了一个「基础输入」模式,只是打开之后, 语音转文字、翻译这些功能就全关了。

基础词库方面, 豆包输入法丰富度达到了主流输入法的水平, 没啥特别的, 但也不拖后腿。

除了语音识别,我试着文字输入「确实型人格」、「城巴佬」等这些网络词汇, 都能识别。生僻字方面,像「饕餮」、「皴裂」「髑髅」这些,也都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至于联想方面,融合 AI 能力的豆包输入法表现出色。

输入「1+1=」,亦或者输入问题「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输入法会直接在候选栏直接显示结果。作为打工人, 我就挺喜欢直接这个将 AI 融入输入法的形式,主打一个实用。

139MB 的 AI 输入法,除了语音识别还剩什么?

说完优点,该聊聊槽点了。

首先,豆包输入法只上线了 Android 版。官网显示,iOS 版即将上线,PC 版则表示敬请期待,这也意味着不支持跨设备复制粘贴。

对于频繁在多设备间工作的用户来说,缺失这个重要功能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劝退点,希望后续能尽快上线。

而在默认设置下,打字有点不太跟手,响应速度不够快,但好在可以在设置里调整按键的响应速度到「极快」,调完之后体感会好很多。

有趣的是,设置键盘「震动强度」发现,选「弱」时震感很强,选「强」反而没什么感觉。这可能是个 Bug,希望后续版本能修复。

可能是因为还在早期版本,豆包输入法很多细节功能还没来得及打磨。

表情包是社交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输入法都内置了表情包搜索和发送功能。虽然豆包输入法自带表情还算丰富,但你想从输入法直接发表情包? 对不起,目前做不到。

再比如键盘功能还不够完善,输入方式只有 9 键和 26 键。如果你是双拼用户, 或者需要手写输入、繁体中文, 那豆包暂时不适合你。

另外,键盘页面有深色模式,但设置页面却没有深色模式。想换个键盘皮肤? 对不起,目前只有默认样式。后者就见仁见智,有人觉得简洁好,有人觉得太单调。

而在 AI 翻译功能输入「LLM」,它依旧会默认显示为「法学硕士」。虽然「法学硕士」和「大语言模型」两个翻译都对,但多少让我有种谷歌翻译的感觉。

那么,豆包输入法值得体验吗?

我的建议是,仅凭语音识别这个杀手锏,还是值得尝鲜体验的。

但建议别急着设为默认输入法,先当个备用工具用着,等豆包输入法把 iOS 版、多设备同步、表情包这些基础功能补上,再考虑全面切换也不迟。

当然,我们也不妨给它点时间,看看这个 1.0 版本最终能进化成什么样。

附豆包输入法下载地址:
https://shurufa.doubao.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iOS 27更新方向曝光:继续修修补补/广州首场 AI 嘉年华 AIDONE 收官/俞敏洪再发致歉信:员工与管理层应互相成就

作者 柯铭源
2025年11月24日 08:59
cover

📱

消息称 iOS 27 将专注于细节打磨

🤖

20+AI 品牌齐聚广州,我在 AIDONE 见证了 AI 的100 种打开方式

🔥

小米回应「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

🐂

马斯克:特斯拉已部署超百万颗 AI 芯片

✉

俞敏洪再发全员信致歉

🏍

美团将在全国建设「骑手公寓」

🤬

Google 否认使用 Gmail 用户的邮件训练 AI 模型

📷

视觉中国发布道歉声明:系第三方盗图上传

💡

苏妈:我也不担心 AI 泡沫

🏠

家庭机器人也能很可爱,Memo 亮相

🚗

三星首款三折叠即将上市

🏢

法拉利博物馆有望落户北京

🏫

紫龙游戏回应「实习生出差抽中显卡要上交」

🎥

《哪吒 2》不参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重磅

消息称 iOS 27 将专注于细节打磨

iOS 26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报道,苹果在明年推出的新系统将会致敬其于 2009 年发布的 Mac OS X Snow Leopard——不做大的改动,而是专注于细节打磨和质量提升。

Gurman 指出,明年的 27 系系统(如 iOS 27 等)将以改进现有软件为主。

据其透露,为提升软件质量,苹果的工程团队现正全面检视旗下的操作系统,致力于削减冗余功能、消除错误,并寻找任何能显著提升性能和整体品质的机会。

Gurman 还强调,27 系系统将会与 Mac OS X Snow Leopard 一样,为未来的新设备(折叠屏 iPhone 和其他新硬件)奠定基础。

而 AI 功能也依然是升级的主力军——明年整体升级依然会围绕 AI 展开。

Gurman 还在报道中提到,其认为苹果 CEO 库克在明年年中离职的可能性不大。而此前,《金融时报》曾报道预计,库克将会在明年 1 月下旬至 6 月之间卸任。

Gurman 表示,就算库克卸任 CEO 一职,但因为他还很喜欢目前的工作,很大可能会继续担任苹果董事长。

而这些被挖走的人,主要都是被招揽进 OpenAI 此前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硬件公司 io——该公司由苹果前工业设计高级副总裁 Jony Ive 成立,计划明年推出首款 AI 硬件产品。

据报道称,苹果前工业设计主管埃文斯・汉基(Evans Hankey)与前硬件工程高管 Tang Tan 均已加入该项目。

20+AI 品牌齐聚广州,我在 AIDONE 见证了 AI 的100 种打开方式

这个周末,APPSO 联合 20 余家 AI 品牌打造的首场「AIDONE 线下体验场」在广州圆满收官。草地音乐会、沉浸式 AI 体验、跨界思想沙龙三大板块贯穿两天,吸引了大批科技爱好者到场。

在这场科技与生活方式的跨界实验中,各大 AI 品牌展现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潜力,用户现场互动热烈,机器狗与真狗的「对峙」等名场面不断,成为社交媒体刷屏素材,20 多个品牌合力将 AI 的「算力」变成了每个人可感知的快乐。

压轴的跨界沙龙带来了一次关于 AI 的思想碰撞。广美叶淑华、华工刘宇波、公益博主项栋梁、算法专家余欣航及蚂蚁健康顾沐五位嘉宾,分别从艺术创作、城市规划、无障碍公益、智慧交通和医疗健康五个维度,探讨「AI 时代人到底要干嘛」的现实议题。

AIDONE 是 APPSO探索 AI 内容从线上延伸至线下的首次尝试。通过汇聚头部 AI 品牌和产品,我们希望让更多人在真实场景中感受 AI 的实用与乐趣。

大公司

小米回应「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

昨天,小米官方发文就网传「小米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消息明确辟谣。

官方账号「小米公司发言人」指出,该事件实为 2024 年工厂电池车间设备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偏差,并非电池设计或制造缺陷。

小米表示,调试期间操作人员在手动模式下误操作,导致 AGV(自动导引车)托运的电池包与设备发生磕碰,电芯受损后短路引发明火。火情规模极小,车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扑灭,未波及其他生产区域,也未造成人员伤害。

小米方面强调,旗下车型电池包均按照超高标准开发,包括小米 SU7 与小米 YU7,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小米还澄清,网络流传的所谓「事件墙展示」图片,实为 2024 年初设备最初调试阶段的管理看板,相关问题在量产前已全部解决。

马斯克:特斯拉已部署超百万颗 AI 芯片

昨天,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 X 上发布置顶消息,系统性介绍了公司自研 AI 芯片团队的最新进展与战略目标。

马斯克表示,外界普遍不了解特斯拉在芯片设计上的投入规模,公司多年来一直拥有「先进的 AI 芯片与电路板工程团队」。

目前,特斯拉已在车辆与数据中心部署数百万颗自研 AI 芯片,这些芯片为自动驾驶与数据处理提供支持,他强调正是这些芯片「让特斯拉成为现实世界 AI 的领导者」。

在技术迭代方面,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车端现用版本为 AI4,下一代 AI5 已接近流片阶段,AI6 研发也已启动。同时,马斯克提出明确目标:

每 12 个月推出一款新的 AI 芯片并完成量产。他进一步强调,公司预计未来芯片产量将「最终超过所有其他 AI 芯片的总和」,并强调「不是玩笑」。

应用场景方面,马斯克指出,自研芯片将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包括更安全的驾驶体验以「挽救数百万生命」,以及通过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Optimus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大众提供「先进医疗服务」。

此外,特斯拉正在积极招聘芯片相关人才,要求应聘者以三条要点证明自身「卓越能力」,并特别关注在芯片设计中应用前沿 AI 的方向。

俞敏洪再发全员信致歉

据多方信息获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昨日发布主题为「让我们一起努力」的全员信,就此前南极相关内部信引发的争议再次致歉。

他在信中解释,写信时使用南极的描述与比喻,初衷是真诚分享而非炫耀,并强调「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的老板,总比一个神秘的老板更加让员工放心和安心」。

俞敏洪同时回应了「用员工血汗钱旅游」的质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他指出,员工与管理层是互相成就的双向合作关系,双方均在各自岗位付出努力并承担风险,以确保公司正常发展和工作保障。

他承认此次南极之行确有个人旅游成分,但核心目的是受奚志农邀请,探讨青少年自然探索教育,并结识多位相关领域专家,未来有望引入新东方。

在信中,俞敏洪还就使用红色字体引发不满进行解释,称老一代人对红色的认知是「喜庆」,并无其他含义。他强调,公司鼓励员工通过内部渠道或其个人邮箱反馈不公待遇,同时呼吁员工共同维护公司发展与形象。

他提醒「那种发表到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最好慎重一下」,并重申新东方鼓励言论自由,但前提是公司正常发展。

美团将在全国建设「骑手公寓」

近日,美团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骑手公寓」,并为有住房需求的骑手提供租房补贴,旨在降低骑手居住成本,提升通勤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据介绍,在北京天坛附近的首批公寓中,骑手可用 700 元月租入住单间,而同区域市场租金普遍在 1500 元以上。

美团表示,所有公寓均配备环保精装、家电与网络,并由专门团队提供保洁和维修服务,确保骑手「拎包入住」。

首批项目已在北京、深圳和重庆等地启动,预计有 600 名骑手入住。公寓房型涵盖单人间、多人间及家庭房,提供独立淋浴房、洗衣机、饮水机和 24 小时热水等设施。

此外,美团还将承担首批水电暖及网络费用,并在公寓内定期组织「欢迎会」「骑手加油站」「生日会」等公益活动。

据悉,该举措与美团「同舟计划」五周年同步推进。「同舟计划」自 2020 年启动,累计投入 20 亿元,覆盖骑手大病关怀、家庭帮扶及「骑手友好社区」等福利。

美团透露,未来五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总额预计达 100 亿元,构建「基础保障+进阶保障+生活福利」的骑手福利模式。

蔚来萤火虫国内达 3 万台交付

蔚来汽车 CEO 李斌在日前的 2025 广州车展上宣布,旗下纯电小车 firefly「萤火虫」已在国内累计交付突破 3 万台。

该车型于今年 4 月 19 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 11.98 ~ 12.58 万元,并在 9 月 27 日完成第 2 万台交付。

同时,蔚来宣布萤火虫的右舵版本已完成准备,即将进入新加坡和泰国市场。

目前,该车已进入荷兰、挪威、比利时、丹麦、希腊、奥地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市场,并计划在未来拓展至欧美及东南亚共 17 个国家。

规格方面,萤火虫车身尺寸为长 4003 毫米、宽 1781 毫米、高 1557 毫米,轴距 2615 毫米。配备 42 kWh 电池,CLTC 综合续航里程为 420 公里,搭载 105 kW 永磁同步电机(后驱),最大输出扭矩 200 N・m,最高车速 150 km/h。

Google 否认使用 Gmail 用户的邮件训练 AI 模型

据 The Verge 报道,Google 否认了关于 Gmail 使用用户邮件训练 AI 的「误导性」报道。

据悉,日前有消息称 Google 更改了 AI 功能使用政策,并将使用用户的 Gmail 邮件和附件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唯一的选择退出方式是禁用「智能功能」,如拼写检查。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发言人 Jenny Thomson 通过报道回应:

Google 的 AI 产品训练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授权内容以及用户选择共享的数据,而 Gmail 邮件并不在其中。公司同时强调,其隐私政策和用户数据保护措施保持不变。

此前,有媒体称 Gmail 邮件可能被用于模型训练,引发用户对隐私的担忧,此事件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

视觉中国发布道歉声明:系第三方盗图上传

近日,历时两年的摄影师戴建峰起诉视觉中国侵权案迎来一审判决。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认定视觉中国未经授权销售戴建峰作品《银河下的村庄》,侵犯其署名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判令视觉中国及关联公司连带赔偿 1.5 万元,并在官网首页连续 48 小时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法院判决指出,视觉中国此前通过第三方周某获取并销售涉案作品,合同价格为 2400 元,但其对外谎称拥有著作权。

此外,视觉中国在 2023 年曾反向向戴建峰索赔 8 万余元,法院认定该行为明显不当,缺乏必要的审查义务。除涉案作品外,法院驳回了戴建峰关于视觉中国销售其余 148 幅作品构成侵权的诉求。

22 日,视觉中国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称涉案作品系供稿人盗用上传,公司在展示及销售过程中确实侵害了戴建峰的著作权。

视觉中国表示,涉案图片已在诉讼期间下架,并永久封禁相关供稿人账号,同时将完善内容审核流程,加强版权保护。

Meta 被曝为求增长而不择手段

据《时代》报道,Meta 再次陷入舆论漩涡。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法院近日公开的诉讼文件显示,该公司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严重失职,并长期隐瞒平台风险。

超过 1800 名原告,包括未成年人、家长、学区及州检察长,联合起诉 Meta、Snapchat 与 YouTube 等社交平台,指控其「不计后果地追求增长,无视产品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核心指控包括:

  • 高容忍度违规政策:前 Instagram 安全主管证词显示,涉及性交易的账户需违规 16 次才会被封禁,第 17 次才会处理,该标准远超行业常规;
  • 隐瞒研究结果:2019 年内部研究发现,用户停用 Facebook 与 Instagram 一周后,焦虑与抑郁显著缓解,但公司终止研究并在 2020 年国会质询中否认相关关联;
  • 放任陌生人接触未成年人:内部文件显示,青少年账户未默认隐私设置,导致每日高达 540 万次不当互动。直至 2024 年才全面推行隐私保护;
  • 蓄意吸引低龄用户:自 2017 年起,Meta 将获取青少年用户列为核心目标。2015 年 Instagram 已有 400 万 13 岁以下用户,2018 年调查显示近 40% 的 9-12 岁儿童每日使用该平台;
  • 搁置安全改进:隐藏点赞、禁用美颜滤镜等措施因影响广告收入与增长而被取消或推迟;
  • 自残与成瘾问题:内部调查显示,超过 8% 的 13-15 岁用户在一周内目睹自残或自杀威胁。2018 年研究发现 58% 用户存在「问题性使用」,但公开报告仅提及 3.1% 的重度用户。

Meta 发言人回应称,相关指控「断章取义、误导公众」,并强调公司十年来持续推出青少年保护功能,包括 2024 年上线的「Instagram 青少年账户」隐私设置与家长监管工具。

然而,原告律师指出,Meta 的策略与烟草公司引诱青少年成瘾如出一辙,凸显其在商业利益与用户安全之间的长期冲突。

💡 苏妈:我也不担心 AI 泡沫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AMD CEO 苏姿丰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她并不担心所谓的「AI 泡沫」,并强调「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多更危险」。

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苏姿丰正带领 AMD 全面转向 AI 芯片业务,力图在由英伟达主导的市场中抢占份额。

苏姿丰指出,人工智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AMD 必须将 AI 置于产品线核心。过去三年,公司市值已从 900 亿美元增长至超过 3350 亿美元,尽管近期股价有所回调,但其在数据中心和 AI 芯片市场的布局已初见成效。

她透露,AMD 最新一代 MI450 芯片已获得 OpenAI 与甲骨文的大规模订单,并计划在明年正式推出。

在融资安排方面,AMD 为确保与 OpenAI 达成合作,甚至承诺认股权证,使后者能以折扣价购买 AMD 高达 10% 的股份。

这类交易引发外界对 AI 热潮是否由不可持续融资支撑的担忧。然而,苏姿丰强调,当前阶段「不是站在一旁担心是否投资过多的时候」,她认为过度谨慎反而可能错失行业机遇。

而面对英伟达的强势地位,苏姿丰表示,AMD 将凭借价格优势和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切入市场。

她预测,到 2030 年,AI 与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 1 万亿美元,AMD 在该领域的营收将保持年均 80% 的增长,并在未来三至五年实现双位数市场份额。

有趣的是,上周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曾在财报电话会上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关于 AI 泡沫的说法有很多,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情况(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截然不同。AI 正在改变现有的工作负载,并没有看到 AI 泡沫的存在。

新产品

一加 Ace 6T 真机今日公布

昨天,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公布了一加 Ace 6T 新机的多项亮点,并预告将在今日公布真机信息。

据其介绍,新机将定位「性能旗舰新选择」,并全球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 8 处理器,电池容量达到 8000mAh 以上,配备 100W 闪充;写入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支持 165Hz 超高帧游戏。

一加 Ace 6T 还将支持 3D 超声波指纹,标配 IP66/68/69/69K 满级防尘防水、全新「冰河散热系统」、旁路供电。另外新机还将提供原神神里绫华定制版本。

家庭机器人也能很可爱,Memo 亮相

Sunday Robotics 最近公开其新款家庭机器人 Memo,该机器人能够在开放式厨房中自主完成制作咖啡、清理餐桌以及装载洗碗机等家务。

Memo 的外形酷似电影《Wall-E》中的角色,拥有光洁的白色躯干、卡通化的面部以及一顶红色的棒球帽;它并非像常见人形机器人那样使用双腿,而是通过一个轮式平台移动,并利用中心立柱上下滑动来调节高度。

在实际演示中,Memo 展现了令人惊讶的操作细节。它不仅能按步骤完成填粉、压粉并启动浓缩咖啡机,还能在清理餐桌时展示出极高的技巧,单手同时抓取两只玻璃杯,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一只,再用手掌其余部分握住另一只。

和此前大热的 1x 做家务人形机器人不同,Memo 不依靠人工的远程控制,而是凭借着一双手套学习和训练所有的任务。

Sunday 的新办法是,训练时(靠人),他们不直接遥控机器人。相反,他们付钱给普通人,让他们戴上特制的「技能捕捉手套(Skill Capture Glove)」去做家务(比如洗碗、叠袜子)。

运行时(靠 AI),这些数据被喂给一个叫 ACT-1 的大模型。一旦训练完成,机器人 Memo 在用户家里干活时,是完全自主的,不需要任何人远程遥控它 。

目前,Memo 还在 beta 测试阶段,受邀请的用户可以免费把它带回家,同时帮助 Memo 学习更多的家用场景,收集训练数据。

三星首款三折叠即将上市

据多方信息获悉,三星首款三折折叠智能手机预计将于下月发布,三星线下授权门店已经开启预约,价格信息暂未公布。

此前,博主Evan Blass 曾透露,三星即将发布的三折叠新机将命名为「Galaxy Z TriFold」,其配备一块 6.5 英寸外屏,展开为 10 英寸内屏,峰值亮度分别为 2600nits 和 1600nits。

其还表示,Galaxy Z TriFold 机身厚度并不均匀,其三段折叠区域厚度分别为 3.9mm、4.0mm 和 4.2mm,整机厚度为 14mm。

其他方面,新机配备一枚 2 亿像素主摄,拥有 5600mAh 电池,支持 45W 有线快充。

新消费

法拉利博物馆有望落户北京

据北京发布消息,11 月 21 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举行招商推介会,火星人居科幻城、法拉利世界娱乐综合体等四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 法拉利世界娱乐综合体是一个速度与激情交织、心跳与引擎共鸣的激情体验项目,包含世界速度最快的罗萨方程式过山车、电竞乐园、法拉利博物馆、法拉利俱乐部等多类业态。建成后将成为亚洲首家法拉利世界娱乐综合体,年客流量预计将达到 180 万人次。
  • 火星人居科幻城项目是国内首个集火星文化创意、航天科普教育、沉浸科普互动、太空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火星主题沉浸式体验基地。计划将于明年初启动建设,预计 2028 年底实现开园。
  • 飞向人马座-启航营地的实施、投资、合作运营三方达成战略合作,文化旅游区数智平台项目同步签约。

今年以来,文化旅游区密集「上新」,首旅集团总部入驻办公,城市运动中心成功摘地,环北交通枢纽试运营,3 家高端品牌酒店正式营业,「湾里」定档年底亮相。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产业促进处处长王玥表示,这不仅仅是几个酒店或商业体的开业,而是构建了一个「白天畅玩、夜晚流连、多日精彩」的文旅生态系统。一个具备完整丰富度假功能的文旅区已初步成型。

接下来,副中心文旅区还将推动萧太后河通航,形成「台湖演艺小镇—北京环球影城—张家湾古镇—大运河」的滨水活力走廊。

紫龙游戏回应「实习生出差抽中显卡要上交」

日前,一则关于「小伙出差时抽中大奖公司要求上交」的话题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引发热议。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海某公司的一名实习生李华(化名)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因公出差,在活动现场参与集章抽奖,意外抽中了一张价值约 3000 元的 GeForce RTX 5060 显卡。然而,随行的公司同事便告知他「显卡属于公司财产,财务已经知道了,需要上交」。

而据扬子晚报,11 月 20 日,李华告诉记者,在与公司多轮「约谈」后,虽然公司最终不再强行索要显卡,但也暗示他「另谋高就」。其也已提交了离职申请。

随着相关帖子在网络发酵,有部分网友将该事件与知名游戏公司紫龙游戏相关联。

11 月 22 日,紫龙游戏旗下天津紫龙奇点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与上海紫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官方澄清公告,明确指出该事件与本公司及全体员工无任何关联。

公告中,紫龙游戏经核查后郑重声明:集团内所有公司均未参加相关展会,因此网传的抽奖事件与「上海紫龙游戏公司、紫龙游戏及员工无任何法律关联、事实关联」。

紫龙游戏在公告中表示,不实信息的传播已对公司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在此期间,大量网友因误解对公司进行无端指责与恶意评论,部分言论构成名誉侵权;同时,公司招聘网站也遭到恶意围攻,严重干扰了正常招聘秩序。

高中毕业生伪造履历当上博导,江苏科技大学通报

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科技大学近日通报,学校「首席科学家」郭伟其实是个学术骗子。

据「江苏科技大学」官方微博消息,2025 年 9 月,学校收到教师郭某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同时,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据悉,郭伟凭借「陕西高考状元」「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得主」「发表 170 余篇 SCI 论文」等伪造的唬人头衔和成就,于 2023 年成功进入江苏科技大学,并成为博士身份导师,组建团队进行所谓纳米材料研究。

好看的

华纳探索收购最新进度:多家巨头正式参与竞标

据守望好莱坞和 Deadline 报道,近期华纳争夺战、好莱坞又一剧变正经拉开帷幕了:派拉蒙、Comcast、Netflix 正式参与竞标,出价求全部/部分收购华纳兄弟探索。

Dealine 报道称,多个消息源证实了这三家出价一事。称此交易的非约束性报价截止于本周四,此后还会有一轮,即在讨论确定详细之后,会询问投标者是否要提交最终的约束性报价。

华纳方此前暗示他们相信此交易会在今年 12 月下旬也就是年底有一个结果。此后还有监管者批准等流程,预计要花至少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刚被天舞收购的派拉蒙在此事中一直最为积极,他们求购的是整个华纳兄弟探索,包括处境挣扎的电视网等;Netflix 和 Comcast 想要的是华纳的电影公司、流媒体部分。

《哪吒 2》不参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据新浪电影消息,日前奥斯卡公布最佳动画长片奖「符合参评资格」大名单,共 35 部,但不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即该片不会参评此奖项。《帕丁顿熊 3》《魔法蓝精灵》等影片也未出现。

新浪电影表示,不符合参评资格如无特殊原因则是两种情况:

  • 发行方未报名(《哪吒 2》北美由 CMC 和 A24 发行);
  • 未达到参评要求 (最著名的是「影片必须在纽约/洛杉矶上映一周」)。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 2》已在北美广泛上映,按理说应该符合。且符合参评资格名单中的一些影片如《疯狂动物城 2》等到现在还未上映,在期限内达到上映要求即可。

新版《呼啸山庄》电影发新海报

近日,艾默拉德 · 芬内尔执导、玛格特 · 罗比与雅各布 · 埃洛迪主演的新版《呼啸山庄》发布全新海报,突出「电闪雷鸣的爱情」主题。

海报风格延续此前宣传物料的统一视觉语言,进一步强化影片的哥特式定位。社交平台讨论集中在影片风格与演员表现,观众期待其区别于传统 BBC Classics 的改编方式。

该片由华纳兄弟影业发行,改编自艾米莉 · 勃朗特的同名小说,以哥特式氛围重新诠释经典爱情悲剧。其核心叙事围绕凯茜 · 恩肖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毁灭性情感,强调其对几代人产生的持久影响。影片将于 2026 年 2 月 13 日在北美上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昨天 — 2025年11月23日爱范儿

造车央企遇上华为乾崑:奕境正在探索家庭用车的新可能

作者 谢东成
2025年11月23日 10:47

在这个被流量裹挟的造车时代,发布会越来越像综艺现场,参数与声量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尺。我们见惯了太多的「新物种」和「颠覆者」,但当热度退去,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的底色其实从未改变:

它首先需要的是安全与信任。

正如 2014 年,任正非在一次讲话中所说:

大家一定要相信汽车首先必须是汽车,金融必须首先是金融,豆腐必须首先是豆腐…… 别的不能取代汽车,如果能取代,那就是阿拉伯飞毯。

这句话放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

56 岁的东风选择在这个节点,与华为乾崑走到一起。面对智能化转型的浪潮,这位制造业的老兵没有选择单打独斗,而是转身牵手了在底层技术深耕已久的科技巨头——

11 月 20 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正式揭幕「奕境」品牌。

这次合作最大的看点,在于它是华为乾崑与央企的首次合作。东风拿出了看家的制造体系,华为乾崑拿出了沉淀多年的数字能力,双方试图在喧嚣的市场中,给家庭用户提供一个扎实的新选择。这件事的分量,或许远超发布一个新品牌本身。

当造车央企牵手华为乾崑

要把奕境这个新名字讲清楚,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 11 月 20 日这一天。如果你把时间轴拉得足够长,就会发现,有些相遇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几个月前,搭载华为全栈技术的猛士 M817 登场。这辆去无人区撒野的车,恰恰成了华为乾崑最好的试炼场。

市场反馈证明,华为乾崑经得起最严苛的折腾。如果这套系统能在极端工况下不掉链子,那回归到城市道路和家庭场景时,这种技术能力的溢出自然就成了保障。

这就有了今天的新品牌,也就是「奕境」。

为了这个项目,双方都拿出了有些「热切」的投入。在武汉的联合办公区里,奕境与华为乾崑的团队打破了传统的甲乙方壁垒,进行了高频次的深度对齐。

这里发生过很多激烈的争吵。奕境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车灯造型上 0.5 毫米的差异,方案被推倒重来了 20 多次。不仅如此,从空调出风口的材质到吹风角度,每一个关乎家人体验的细节,都经过了数百项的打磨优化。

这听起来有些执拗,却颇为真实地反映了两种基因的碰撞。一边是东风对工程制造一丝不苟的严谨,一边是华为乾崑对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

这种磨合极具挑战,但也很有必要。不同于简单的技术授权模式,奕境引入了华为乾崑的技术,也引入了华为乾崑最先进的 IAS-IPD(集成产品开发)和 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服务)、全球严苛的质量标准以及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这意味着东风在造好一辆车的同时,也顺带进行了一次组织流程的革新。这种深入骨髓的捆绑,让奕境跳出了简单的拼凑,成为真正融合了制造与智能两种基因的「新物种」。

这种战略节奏在 2025 年明显加速。回顾这一年,双方的合作步履不停:1 月在深圳签署协议正式启航;5 月在武汉全面升级战略——将合作范围一口气扩展至华为乾崑智能驾驶、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乾崑智能车控等核心领域;9 月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攻关 AI 泛场景应用。

奕境,聚焦家庭用车的细分市场

把历史的拼图拼完整后,我们还得回到现实,面对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早已成熟的汽车市场,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个奕境?

如果把造车比作塑造一个顶尖的运动员,东风负责的是强健的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这是体能的基础;而华为乾崑负责的则是敏锐的视觉、听觉和神经系统——这是反应的上限。

对于奕境来说,东风提供的不仅仅是那层「底座」,更是作为央企的制造底线。

在家庭用车的语境下,被动安全、车身工艺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是一切体验的前提。东风不仅拿出了 16000 吨一体化压铸技术、48% 热效率增程器,更基于服务 6000 万用户的底蕴,为电池定下了「零起火」的管控目标。通过 200 余次整车耐久测试,东风试图为家庭用户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安全空间。

而在制造的底座之上,华为乾崑注入的,则是一种全栈式的能力。从华为乾崑智能驾驶、到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再到华为乾崑智能车控等核心技术领域,所有的智能化配置都被打通成了一个整体。

而驱动这种全栈融合的,是华为乾崑团队在内部一直践行的一种 ToB ToC 逻辑:他们虽然直接服务的是车企,但最终的目光始终盯着那个握方向盘的人。

当然,华为乾崑带来的改变,最核心的还是在于安全。在传统的造车逻辑里,安全是靠「撞」出来的;而在华为乾崑的逻辑里,安全是可以「算」出来的,其全新 WEWA 架构不仅让辅助驾驶体验更丝滑类人,实现了车位到车位 2.0 和巡泊一体的无缝体验,更在安全性上新增了驾驶员失能辅助、侧向负向障碍物检测等多重守护。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截至 2025 年 10 月,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 58 亿公里,成功避免潜在碰撞 317.4 万次。

正是这种「制造」与「全栈能力」的深度咬合,构成了奕境最核心的护城河,也成为它从华为乾崑庞大的朋友圈中脱颖而出的底气。东风在 56 年间锻炼出来的「稳」,加上华为乾崑的「锐」,这种软硬结合的差异化,就是奕境最大的生存空间。它追求的是在「家庭用车」这个综合题上,给出一个没有短板的高分。

奕,是盛大光明的美好;境,是智慧的境界和空间。

奕境这个名字,颇为精确地切中了当下中国家庭的用车需求,既提供了央企制造带来的安全感,又将科技巨头的未来想象落地为实。

明年 4 月,奕境的首款产品将正式登场。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或许我们缺的不是一辆更快更炫的车,而是一辆真正能让全家人安心、让出行回归美好的作品。

东风与华为乾崑,正在用时间,慢慢讲好这个关于「境」的故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黄仁勋送马斯克的3万块个人超算,要借Mac Studio才能流畅运行?首批真实体验来了

作者 张子豪
2025年11月23日 09:59

2000 亿参数、3 万块人民币、128GB 内存,这台被称作「全球最小超算」的机器,真的能让我们在桌面上跑起大模型吗?

▲ 图片来自 x@nvidia

前些天,黄仁勋正式把这台超算送到马斯克手上,而后也亲自去到 OpenAI 总部,送给奥特曼。从 CES 登场到如今落地,这台个人超算终于要来到我们手上。

▲官网发售情况,售价 3999 美元,也提供了华硕、联想、戴尔等七个电脑品牌的发售版本;链接:https://marketplace.nvidia.com/en-us/developer/dgx-spark/

NVIDIA DGX Spark,一台个人 AI 超级计算机,目标用户是科研人员、数据科学家和学生等,为他们提供高性能桌面级 AI 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完成 AI 模型的开发和创新。

听着很强大,但普通人能想到的玩法,无非还是:

  • 本地跑大模型:跟它聊天的内容只留在自己电脑里,绝对安全。
  • 本地搞创作:不受限制地生成图片和视频,告别会员和积分。
  • 打造私人助理:把自己的资料都喂给它,训练一个只懂你的「贾维斯」。

▲ 部分显卡租赁平台显示的 A100 售价为 7元/时

实际上,DXG Spark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的能力,或许可以拓展它的应用场景,但是具体能做些什么?又做得怎么样?3 万块的售价,能租 4000 小时的 A100,你真会把它放在桌上跑跑大模型吗?

我们收集了目前网络上关于 DGX Spark 多个详细评测,试图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之前,带大家看看这台设备,到底值不值 3 万块。

太长不看版:

  1. 性能定位:轻量模型表现出色,1200 亿参数的大模型也能稳稳跑起来。总体水平介于未来的 RTX 5070 和 RTX 5070 Ti 之间。
  2. 最大短板:273 GB/s 内存带宽是限制。算力足够,但数据传输慢。体验就像一个脑子转得飞快但说话结巴的人。
  3. 邪修玩法:用一台 Mac Studio M3 Ultra 来「辅佐」它。DGX Spark 负责快速思考,Mac Studio 负责流畅表达,强行解决「结巴」问题。
  4. 生态丰富:官方提供了超过 20 种开箱即用的玩法,从生成视频到搭建多智能体助手,AI全家桶都给你配齐了。

只比 Mac Mini 强一点点?

话不多说,先看数据。

▲ 每秒处理填充和解码的平均 token 数量,DGX Spark 排在 RTX 5080 后,图片由 ChatGPT 制作

DGX Spark 对比 Mac Mini M4 Pro 还是要强上不少,尤其是在 Prefill 阶段。但是在 Decode 阶段,优势就没有这么明显了。Mac Mini M4 Pro 在 DeepSeek R1 开源模型上的 TPS 能做到 17.8,而 DGX Spark 也才 33.1。

快速做个名词解释,来看看 AI 推理的两个阶段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当我们在 AI 聊天框里输入问题,模型生成答案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关键步骤:

1. Prefill(预填充/阅读理解阶段)

AI 拿到我们的问题后,快速阅读和理解你输入的每一个字(即提示词)。

这个阶段处理得越快,我们等待 AI 吐出第一个字的时间就越短,也就是常用来宣传 AI 能力的指标,首字响应时间,TTFT(Time To First Token, TTFT) 越短。

2. Decode(解码/生成答案阶段)

就像 AI 已经想好了答案,开始逐字逐句地打字输出给我们。

决定 AI 打字的速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TPS(每秒生成词元数)。这个数值越高,我们看到答案完整显示的速度就越快。

💡 Tips:什么是 TPS?

TPS 是 Token Per Second(每秒处理词元数)的简称,可以理解为 AI 的工作效率或打字速度。

Prefill 阶段的 TPS: 代表 AI 读懂问题的速度。

Decode 阶段的 TPS: 代表 AI 给我们生成答案的速度。


所以 DGX Spark 在给我们回答时,第一个字很快能出来,但是后续它的打字速度,很慢。要知道,Mac Mini M4 Pro 的价格才 10999 元,24GB 统一内存的版本。

为什么会这样?这项测试是由大模型竞技场的团队 LMSYS,在他们的 SGLang 项目和 Ollama 上,选择上图中六个不同的设备,运行多个开源大语言模型完成的。

▲ SGLang 是由 LMSYS 团队开发的高性能推理框架,FP8、MXFP4、q4_K_M、q8_0 是指大语言模型的量化格式,即对大模型进行压缩,用不同的二进制存储方式

测试的项目包括了 1200 亿参数的本地大模型,也有 80 亿的较小模型,此外 Batch Size 批次大小和 SGLang 与 Ollama 两种框架的差别,都会对 DGX Spark 的表现,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评测团队提到,DGX Spark 在批次大小为 1 时,每秒解码的次元数只有 20 个,但是当批次大小设置为 32,每秒解码词元上升到 370。一般说,批次大小设置越大,每次要处理的内容越多,对 GPU 的性能要求越高。

而 DGX Spark 的 AI 能力,根据其所采用的 GB10 Grace Blackwell 芯片架构,以及 1 PFLOP 的稀疏 FP4 张量的性能,定位是在 RTX 5070 和 RTX 5070 Ti 之间。

所以开头那张显示结果的图,其实并不能全面的展示 DGX Spark 的能力,因为它平均了所有模型测试的结果。但不同批次大小的模型推理、以及不同参数的模型,它最终展示出的性能,都会有所不同。

综合来看,DGX Spark 的优点是:

  • 算力强:能处理大批量任务,AI 核心能力在 RTX 5070 级别。
  • 内存大:128GB 的海量内存,让它能轻松运行千亿级别的大模型。

但它的短板,致命且清晰——带宽。

Prefill 阶段拼的是算力(脑子快不快),Decode 阶段拼的则是带宽(嘴巴快不快)。

DGX Spark 的问题就是:脑子(算力)很快,但嘴巴(带宽)跟不上。

打个比方,它的数据通道就像一根细水管:

  • DGX Spark 用的内存是 LPDDR5X(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常用),带宽只有 273 GB/s。
  • 作为对比,高端游戏显卡 RTX 5090 用的 GDDR7 内存,带宽高达 1800 GB/s,那是一根消防水管。

这就是为什么 DGX Spark 在打字阶段(Decode)表现平平的根本原因。

LMSYS 将评测的详细结果放在了 Google 文档中,我们把数据交给 Kimi 智能体,得到了一份详细的可视化报告,原始数据的预览,也可以点击 Kimi 预览报告下载选项获取。

▲ https://www.kimi.com/chat/199e183a-7402-8641-8000-0909324fe3fb

带宽限制?连接一台 Mac Studio 破解

带宽是短板,但已经有更极客的团队,找到了榨干 DGX Spark 全部算力的方法,那就是找一个带宽更快的桌面设备,Mac Studio M3 Ultra,利用其 819 GB/s 的速度,把大模型的推理速度愣是整体提升了 2.8 倍。

拿到两台 DGX Spark 早期访问权限的 EXO Lab,就直接把大模型推理的 Prefill 和 Decode 两个阶段,分别给了 DGX Spark 和 Mac Studio 来承担,这又叫做 PD 分离。

和我们之前介绍的预填充、解码两个阶段一样,一个依赖算力,一个依赖带宽。如上图所示,黄色代表预填充阶段,它决定着 TTFT,首个次元生成时间;而蓝色代表解码阶段,它决定了 TPS,每秒生成的词元数。

▲ EXO Lab 的做法就是将 Decode 交给 Mac Studio。

但 PD 分离的实现也不并不简单,EXO 团队要解决的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将 DGX Spark 设备上,预填充阶段生成的内容(KV 缓存),传输到处理解码的设备上。

这部分数据量很大,如果两台设备之间,传输时间太长,甚至可能会抵消性能提升的效果。

EXO 的答案是:流水线式分层计算与传输。DGX Spark 在处理第一层预填充时,计算出的 KV 缓存会立即开始传输给 Mac Studio,而 DGX Spark 则继续进行第二层的预填充工作。

这种分层流水线的方式,能让计算和数据传输的时间完全重叠。最终,当所有层的预填充完成,Mac Studio 已经拿到完整的 KV 缓存,可以立即开始解码。

虽然这套方案,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 DGX Spark 带宽限制的问题,提升了 3 倍的速度,但是费用也涨了 3 倍。两台 DGX Spark 和一台 Mac Studio M3 Ultra 的费用,快接近 10 万元人民币。

如果还是用来跑一个本地大模型,未免太过于杀鸡用牛刀。

性能评测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273 GB/s 的带宽,也并不是 DGX Spark 的全部,128GB 的统一内存,用在数据中心级别的 GB10 架构显卡,支持每秒一千万亿次计算(1 Petaflop),以及桌面级设计,都有机会拓展它的应用场景。

我们在 YouTube 上找了一些博主的开箱和上手体验视频,一起看看这台优点和短板都很明显的设备,可以做点什么。

本地 AI 视频生成

生文模型现在基本上都免费使用,但是生视频的模型,大多数都需要充值会员,或者积分制。

博主 BijianBowen 利用 ComfyUI 框架,以及阿里的 Wan 2.2 14B 文本到视频模型,直接根据 DXG Spark 官方的 Playbooks(操作指南),配置了一个视频生成项目。

▲ NVIDIA DGX Spark – 非赞助的评测(与 Strix Halo 对比、优缺点)视频来源:https://youtu.be/Pww8rIzr1pg

在视频生成过程中,他提到即使命令后显示 GPU 的温度已经达到了 60-70 摄氏度,但是听不到一点噪音,风扇转动的声音也没有。

▲大部分博主有提到,DGX Spark 确实比较「安静」,设备拆解相当工整,来自 storagereview.com

除了用在视频生成和图像生成的 ComfyUI 提供了在 DGX Spark 上操作的指南,还有在本地运行大模型的桌面工具 LM Studio,也发布了博客提到支持 DGX Spark。

工具调用,搭建多智能体聊天机器人

Level1Techs 分享了自己用 DGX Spark 并行运行,多个 LLMs 和 VLMs,来实现智能体之间的交互。

▲ 深入探讨英伟达的 DGX Spark,视频来源:https://youtu.be/Lqd2EuJwOuw

得益于 128GB 的大内存,他可以选择 1200 亿参数的 GPT-OSS、67 亿的 DeepSeek-Coder、以及 Qwen3-Embedding-4B 和 Qwen2.5-VL:7B-Instruct 四个模型,来处理不同的任务。

这个项目也是 Nvidia 官方提供的指南,在他们官网,提供了超过 20 种玩法,并且每一种用法,都给出了预计需要的时间,以及详细的步骤。

▲ https://build.nvidia.com/spark

像是搭建一个文本到知识图谱的系统,把非结构化文本文档,转换为结构化知识结点。

视频搜索和摘要总结。

我们在 Reddit 上也发现一些拿到了 DGX Spark 的用户,开启了 AMA(Ask Me Anything) 活动。博主分享了自己的测试结果,同样提到 AI 能力对标 RTX 5070。还有有人问,是否可以运行一波 Karpathy 新推出的 nanochat 项目。

后续应该还会有更多 DGX Spark 的基准测试结果,和更全面的使用指南更新,APPSO 的 DGX Spark 正快马加鞭赶来。

DGX Spark 的存在,看起来更像是 AI 狂飙时代下的一个实验,一台数据中心级算力的桌面机器,试探着我们对本地 AI 的幻想边界。

真正的问题除了 DGX Spark 能不能跑,还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台超算时,我们可以拿它做什么。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Nano Banana Pro保姆级指南!全网最火玩法+官方7大技巧+免费渠道,都在这了

作者 张子豪
2025年11月23日 09:52

The Information 今天独家报道了上个月,奥特曼在 OpenAI 内部发的备忘录,里面提到奥特曼说,Google 在 AI 领域的最新进展,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一些暂时的经济阻力。

现在看来,不是可能有阻力,是已经感受到了压力了。互联网时代就是老大哥的 Google,很明显要把 OpenAI 拉下来,继续做 AI 时代的 No.1。

Gemini 3.0 Pro 的热度还没散去,宇宙「最强」图像模型 Nano Banana Pro,就水灵灵地端上来了。

距离出场就惊艳到大家的第一代版本,才刚刚过去了三个月不到。

这次的更新,一致性保持更强、世界知识也同步到 Gemini 3.0 Pro,多模态理解和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之前的桌面手办放到现在都成了「图一乐」,如今的 Nano Banana Pro 升级方向更加明确地,往效率工具上靠近,网友们拿它创建和编辑各种复杂的视觉效果,生成内容准确、布局优雅的信息图表。

我们挖掘了多个网上热门的玩法,和 Google 官方给出的使用指南,来榨干 Nano Banana Pro 的全部能力。

把文章转成风格化的信息图

由于长文本渲染的能力增强,目前网上热门的测试,都是生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图,有密密麻麻的知识解说类,还有写满一黑板、一墙壁的经典古诗词,或者数学题解答等等。

例如下面这个把我们输入的文字,原封不动的转成一本杂志的内容。

▲图片来源:X@fofrAI|提示词:Put this whole text, verbatim, into a photo of a glossy magazine article on a desk, with photos, beautiful typography design, pull quotes and brave formatting. The text: […the unformatted article]

还有网友直接丢给他一个 Markdown 文档或者 PDF,然后跟 Nano Banana Pro 说,将这个文档转成信息图,就得到了一个设计友好、信息准确的图片。

评论区都在说,插画师的时代,是不是也要结束了。

▲图片来源:X@tobi|提示词:Make this markdown transcript into a infographic

因为 Nano Banana Pro 现在能使用谷歌搜索,并且推理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大的提升,所以在生成信息图上,如果没有太严格的要求,直接告诉它要做一个什么主体的信息图就能实现,不需要纠结太多提示词的结构。

▲提示词:生成一张 2026 年中国放假安排的信息图,全部使用中文,4K画质,16:9

例如,当我们要他生成明年的节假日信息时,我看到 Gemini 里面给我的回复,有明确的使用 Google 搜索获取的信息结果,即多个官方的公告网页链接。

还有很多好看的信息图测试,网友们的提示词也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帮我生成一个xx的信息图」。

一张有趣的繁忙城镇信息图,展示动物们在繁忙城镇中上班的情景,并介绍它们从事的不同工作。

▲图片来源:X@unsoldwill|提示词:Make a fun busy town infographic of animals going to work in a busy town showcasing different jobs.

一张 Stephen Biesty 风格的双层神经网络图。

▲ 图片来源:X@jon_barron|提示词:Generate a diagram of a two-layer neural network in the style of Stephen Biesty

这位网友还把这张图片丢给 Google 的 Veo 3.1,让它动了起来。

将内容繁杂的文档,转换成清晰、可扫描的白板式信息图。

▲图片来源:X@denilgabani|Convert the attached research paper into a single whiteboard-style image. Break down all key concepts, diagrams, insights, and relationships in a way that is easy to understand at a glance. Add clear visual notes, arrows, highlights, summaries, and clever student-style annotations so I can quickly grasp the full paper and take notes from it.

生成精彩的连环画

结合长文本渲染和强大的一致性保持,除了渲染文本较多的信息图,Nano Banana Pro 用来制作连环画是再合适不过,并且,它现在支持在一次请求中,生成多张照片。

有网友只是上传了一张图片,然后输入「根据这张图片创作并绘制一个多格漫画」的提示词,就得到了多张自己写好剧情的漫画,并且他还在继续更新后续的情节。

▲ 图片来源:X@DeryaTR_|提示词:Create and draw a multi-panel comic based on this image.

还有只是提示说,生成几页以某个人的生活为主角的漫画。Nano Banana Pro 就能启用网络搜索,检索这个人的信息,还找到了他的 X 账号,根据他的 X 账号发布的内容信息来生成漫画。

▲图片来源:X@skirano(Pietro Schirano)|提示词:Generate a few pages of comic starring the life of Pietro Schirano

如果你也有公开的社交媒体平台,不妨试试让 nano banana 也生成过去一周你的生活漫画。

我们试了试让 Nano Banana Pro 生成马斯克和奥特曼的生活漫画,在 Gemini 网页版里,它一次性给了我们三张图片,漫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它确实是有世界知识在的。

▲ 提示词:生成几张以 Elon Musk 和 Sam Altman 的生活为主角的真人漫画图片,全部用中文

至于之前一代的 Nano Banana 玩的那些一致性,现在的 Pro 版本一样表现出色。像是给一个模特穿上不同的衣服,保持模特和衣服不变;还有像是把一些 Logo 放到不同的周边上,或者对现有的产品图,进行一些小元素的替换,Nano Banana Pro 的表现都很好。

在 Google AI Studio 的官方案例中,也给出了多个信息图生成、和漫画制作的实例,它们搭建了多个利用 Nano Banana Pro 模型的项目。

▲体验地址:https://aistudio.google.com/apps?source=showcase&showcaseTag=nano-banana

其中一个是我们只需要上传一个文章链接,他就能生成四种不同风格的信息图,包括趣味型、简洁型、暗黑科技风和现代编辑部风。还有只是丢给它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一个主题,就能为我们生成一张风格迥异的信息图。

▲项目介绍 Demo

4K 壁纸的生成,街机游戏的真人体验,以及更符合品牌使用的各种 Logo 贴图小工具等,在 Google AI Studio 上都有提供现成的项目。

▲下着雪的金门大桥 4K 壁纸

我们用「无限英雄」这个小项目生成一段马斯克和奥特曼的连环画,在预览连环画的过程中,我们还能选择剧情的走向,来决定接下来的漫画内容。

▲生成的漫画下载后是 PDF 文件

不过目前 Nano Banana Pro 模型 API 并不是免费调用,所以 AI Studio 的这六个项目,都需要绑定支付方式才能使用。

但是,这些项目都提供了源代码,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通过查看背后的代码,也能看到背后的提示词。

我们提取了其中一个项目的提示词,即输入链接生成四种风格的信息图。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提示词,来对网页链接的内容进行总结,将其中的 ${url} 替换为实际的,需要分析的文章链接。${language} 则可以直接替换为 Chinese,以中文呈现。

You are an expert Information Designer. Your goal is to extract the essential structure from a web page to create a clear, educational infographic.
Analyze the content at this URL: ${url}
TARGET LANGUAGE: ${language}.
Provide a structured breakdown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visual representation in ${language}:
1. INFOGRAPHIC HEADLINE: The core topic in 5 words or less (in ${language}).
2. KEY TAKEAWAYS: The 3 to 5 most important distinct points, steps, or facts (in ${language}). THESE WILL BE THE MAIN SECTIONS OF THE IMAGE.
3. SUPPORTING DATA: Any specific numbers, percentages, or very short quotes that add credibility.
4. VISUAL METAPHOR IDEA: Suggest ONE simple visual concept that best fits this content (e.g., “a roadmap with milestones”, “a funnel”, “three contrasting pillars”, “a circular flowchart”).
Keep the output concise and focused purely on what should be ON the infographic. Ensure all content is in ${language}.

得到这一部分的文章总结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图像生成。

Create a professional,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infographic based strictly on this structured content plan:
${structuralSummary}
VISUAL DESIGN RULES:
– ${styleGuidelines}
– LANGUAGE: The text within the infographic MUST be written in ${language}.
– LAYOUT: MUST follow the “VISUAL METAPHOR IDEA” from the plan above if one was provided.
– TYPOGRAPHY: Clean, highly readable sans-serif fonts. The “INFOGRAPHIC HEADLINE” must be prominent at the top.
– CONTENT: Use the actual text from “KEY TAKEAWAYS” in the image. Do not use placeholder text like Lorem Ipsum.
– GOAL: The image must be informative and readable as a standalone graphic.

图像生成的提示词比较简单,我们把之前文章链接分析的结果,替换掉其中的 ${structuralSummary} 部分;然后 ${styleGuidelines} 的选择,可以从官方项目中,提到的四种风格里面任选一个。

有趣且充满玩乐的风格 Fun & Playful:styleGuidelines = STYLE: Fun, playful, vibrant 2D vector illustrations. Use bright colors, rounded shapes, and a friendly tone.

简约极简风格 Clean Minimalist:styleGuidelines = STYLE: Ultra-minimalist. Lots of whitespace, thin lines, limited color palette (1-2 accent colors max). Very sophisticated and airy.

深色模式科技风Dark Mode Tech:styleGuidelines = STYLE: Dark mode technical aesthetic. Dark slate/black background with bright, glowing accent colors (cyan, lime green) for data points.

现代编辑风 Modern Editorial:styleGuidelines = STYLE: Modern, flat vector illustration style. Clean, professional, and editorial (like a high-end tech magazine). Cohesive, mature color palette.

照着这种方法,我们把 Nano Banana Pro 发布的那篇文章丢给 Gemini,得到了下面这几张信息图。

官方下场,7 个生图技巧

除了用这种已经写好的提示词,Google 也是煞费苦心给了一份详细的 Nano Banana Pro 使用技巧,一方面是生怕我们不会操作,导致对模型的误会。另一方面,其实 Google 是希望 Nano Banana Pro 不单只是一个用来玩玩的生图模型,他们真的期待能提升我们的生产力。

提示词的重要性,对于要获取精准控制的内容来说,除了模型自身的能力,剩下的决定因素就是它了。Google 再一次提到,一个好的提示词,要明确的包括主题、构图、动作、地点、风格、和编辑说明。

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画面的主体,例如,具体说明图片中的人或物是什么?在构图上,告诉模型,照片是如何取景的?是特写、广角镜头、低角度镜头、还是人像镜头等。

▲举个例子:一只戴着小巫师帽的毛茸茸的三色猫,在日落时分阳光普照的草地上,施展着它的魔法,低角度镜头,照片写实主义

接下来是描述动作,画面的主体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是在哪里发生,描述具体的场景。最后再确定我们想要的照片风格,例如,3D 动画、黑色电影、水彩画、照片写实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产品摄影等,不同的整体美学风格选择。

如果追求更可控的生图效果,Google 还提到了可以进一步完善相机、灯光和格式等细节,精细化提示词的内容。

例如现在的 Nano Banana Pro 支持自定义构图和宽高比,我们可以选择 9:16 竖版海报,21:9 电影宽镜头等画面。

此外,在摄影和灯光细节上,Google 给的参考提示是,像电影摄影师一样指导拍摄,具体的用词可以尽可能专业化,例如,「低角度拍摄,浅景深(f/1.8)、黄金时段逆光,营造长阴影、电影级调色,采用柔和的蓝绿色调」;等提示词用语。

▲举例:一只戴着小巫师帽的毛茸茸的三色猫,在日落时分阳光普照的草地上,施展着它的魔法,低角度镜头,浅景深(f/1.8)、黄金时段逆光营造长阴影、电影级调色,采用柔和的蓝绿色调。照片写实主义。21:9 电影宽镜头。标题「猫猫施法」以可爱的彩虹字体显示在顶部。

在针对文本处理任务时,需要明确说明,某段文本的内容和显示位置,以及这段文本对应的字体。针对图表信息图,要在提示词里面,明确告诉模型对准确性的要求,并且确保自己的输入时正确的。

涉及到多图参考和图像编辑,需要明确告知模型每张图片的作用,以及具体需要编辑的地方。

掌握了提示词公式只是基础,接下来就是一些官方推荐的,Nano Banana Pro 具体的应用场景。

1、让 AI 真的「写字」,而不是画鬼画符。以前 AI 画图最怕出现文字,出来的都是乱码,新模型在文字渲染上有了巨大提升。我们可以直接要求它生成海报标题、复杂的图表、或者详细的模型说明。

▲ 提示词:制作一张信息图,用中文展示如何制作老北京豆汁儿。

2、它是懂物理和历史的。基于 Gemini 3 的推理能力,这个模型拥有更丰富的世界知识,它可以生成逻辑严密的图表,或符合历史事实的场景。

3、最多支持 14 张图!超级融合大法。这大概是新模型最强悍的功能之一。它允许我们输入 6 到 14 张(具体数量可以要看不同的平台)完全不相关的图片,让 AI 将它们融合创造出全新的画面。

利用多图输入功能,我们可以让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场景中保持面部和特征的一致性,甚至是在群像中也能保持相似度。这非常适合去做一些连环画或者分镜。

▲提示词:将这些图像组合成一张 16:9 格式的适当排列的电影图像,并将模特身上的裙子换成图像中的裙子。

4、精确调整大小。尝试不同的宽高比,并在各种产品上生成 1K、2K 或 4K 分辨率的清晰视觉效果。

5、「指哪打哪」的精准修图。Google 把这叫做工作室级别的控制编辑,实现更专业的效果。

6、品牌设计神器:自动贴图。对于设计师来说,和初代 nano banana 相比,它的一致性保持能力更强。品牌公司可以让 AI 将对应 Logo、图案或艺术作品印在 3D 物体上,同时贴上去的 Logo,会自动调整到原图自然的光影和纹理。

7、跨语言无缝翻译,它不仅是一个生图工具,还能直接「翻译」图片里的文字。

▲提示词:将三个黄蓝罐头上的所有英文文字翻译成韩语,其他内容保持不变。

虽然 Nano Banana Pro 很强,但在官方文档里,他们也坦诚地列出了一些目前的局限性,大家使用时可以留意一下。主要是一些极小的文字渲染、复杂的拼写有时还是会出错。

另外,如果你用它生成数据图表或信息图,他们也提醒,一定要人工核对数据。AI 虽然有逻辑,但偶尔也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毕竟 AI 幻觉有多严重,我们都有目共睹。

最后是在进行一些极其复杂的光照改变,或图像融合时,生成的图片,偶尔会出现不自然的伪影。

目前该模型已在 Gemini App 和 Gemin 网页版上线,而在 AI Studio 和 Vertex 平台则需要使用付费 API 才可以体验。

我们还搜集了一些能点开即用的平台,不需要付费订阅,和复杂的网络设置。

  • 海螺 AI(国内版 hailuoai.com,国际版 hailuoai.video)
  • Flowith(flowith.io、flowtith.net)
  • PixVerse(国内版 pai.video,国际版 pixverse.ai)
  • youmind.com(限时免费一周,注册就可用)
  • lovart.ai
  • banana.listenhub.ai
  • higgsfield.ai/image/nano_banana_2(免费用户每个月有 10 积分,每张 Nano Banana Pro 图片消耗两个积分)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拿着上面的公式去试一试,新鲜有趣的玩法也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最后,小彩蛋一个,The Beatles 这张经典的专辑封面照片,奥特曼、马斯克、老黄和小扎都来我们未来社「拍摄」了同款,这周末的 APPSO AIDONE 活动,你确定不来看看吗?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昨天以前爱范儿

早报|OpenAI官宣将与富士康合作/OPPO Reno15 系列正式开售/小米回应「潜水手表不能潜水」:报道完全失实

作者 Shawn Rain
2025年11月22日 09:00
cover

📱

2999 元起,OPPO Reno15 系列正式开售

🎉

这周末,20+ AI 品牌在 AIDONE 线下体验场等你来玩

🏭

OpenAI 官宣将与富士康合作,加码 AI 数据中心硬件制造

🚗

小米 HAD 增强版亮相广州车展,大字强调「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

📢

小米回应「潜水手表不能潜水」争议:报道完全失实

💬

ChatGPT 群聊功能全球上线,所有用户均可体验

🤯

Google 成功「破解」AirDrop?Pixel 10 更新支持苹果互联

🔧

美的要求所有售后服务商停止小米和格力业务

🍎

苹果推出 MagSafe 无障碍握把支架「Hikawa」

💰

月之暗面融资在即,估值或达 40 亿美元

💡

蔚来李斌:智能电动车竞争已进入「决赛阶段」

🤖

腾讯元宝上线 AI 视频生成功能

🌺

华为鸿蒙星河互联 App 上架苹果 App Store

📰 周末也值得一看的新闻

2999 元起,OPPO Reno15 系列正式开售

11 月 21 日,OPPO Reno15 系列正式迎来全渠道首销,起售价和配置如下:

  • OPPO Reno15,12GB + 256GB 版本售价 2999 元
  • OPPO Reno15 Pro,12GB +256GB 版本售价 3699 元

OPPO Reno15 系列采用冷雕玻璃一体式星光镜组,配备高亮冰透玻璃后盖,正面采用 1.15mm 极窄四等边直屏,提供「星光蝴蝶结」「极光蓝」「可露丽棕」「蜜糖金」四种配色。

影像方面,Reno15 与 Reno15 Pro 后置 5000 万像素超广角、2 亿像素主摄、5000 万像素 3.5X 潜望长焦,前置 50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

值得一提的是,OPPO Reno15 系列首发「出圈实况拼图」功能,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实现照片主体突破画面边界的拼图效果。除此之外,Reno15 还支持超广角实况自拍、CCD 闪光实况、4K 实况一拍多出、前后同拍实况等丰富玩法。

其他配置方面,OPPO Reno15 Pro 搭载 6500mAh 电池,支持 80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快充和旁路供电;屏幕为 1.5K 护眼屏,局部峰值亮度高达 3600nits。

这周末,20+ AI 品牌在 AIDONE 线下体验场等你来玩

APPSO 独家预告:疯狂迭代的 AI 圈,本周即将迎来一个重磅更新。

这个周末,APPSO 将牵手新未来社,联合超过 20 家科技圈的知名 AI 品牌,打造第一场 「AIDONE 线下体验场」。

在新场地中,Patch-City 继续以「进行时」的姿态展开,成为 AI 技术与创意融合的开放剧场。

活动期间,参与者可在各品牌摊位完成任务挑战,集齐印章即可兑换耳机挂饰、帆布包等周边奖励。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 AI 生成三宫格写真、AI 宠物机器人互动、无弦吉他弹唱、像素风视频生成、年终总结生成、AI 砍价助手、表情包制作、PPT 自动生成、短片创作及 AI 潮玩设计等多项体验。

今明两天,AIDONE 在广州天河区天河路 533号 新未来社等你来玩!

🔗 了解更多:重磅更新剧透!20+ AI 品牌整了个新活等你来玩,还送超多限定周边

OpenAI 官宣将与富士康合作,加码 AI 数据中心硬件制造

据彭博社报道,OpenAI 宣布与富士康达成合作,计划在美国共同设计并制造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关键硬件。根据协议,双方将并行开发多代 AI 服务器机柜,并在美国多地实现生产。

富士康将在其位于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德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及印第安纳州的工厂制造包括布线、网络、冷却及供电系统在内的核心组件,以支持高性能计算的快速部署。

OpenAI CEO 山姆 · 奥特曼表示,此次合作是「确保 AI 时代核心技术在美国本土制造」的重要举措,并称 AI 基础设施是「重塑美国工业的世代机遇」。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则强调,公司在规模化制造和供应链本地化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将为 OpenAI 提供可信赖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并未包含具体采购承诺,但 OpenAI 将享有优先评估权,并保留后续采购选择。这一安排显示双方在合作初期保持灵活性,同时为未来扩展留出空间。

近年来,富士康持续加码 AI 业务,其旗下工业富联在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4%,其中 AI 服务器及云服务产品已占总营收 42%,并连续两个季度超越消费电子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与此同时,OpenAI 近期已宣布约 1.4 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并与微软、Google、亚马逊及甲骨文建立云计算合作关系,还与英伟达达成阶段性投资协议。

小米 HAD 增强版亮相广州车展,大字强调「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

昨天,在 2025 年广州国际车展上,小米汽车正式发布 Xiaomi HAD 增强版,并同步介绍多项安全辅助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宣传图片及微博中均以大字标注「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再次提醒用户保持警觉。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也在现场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在现阶段它还只是一种辅助功能,驾驶时仍需时刻保持专注。」

此次发布的 Xiaomi HAD 增强版引入「强化学习」与「世界模型」,在纵向加减速、横向变道及路口选择方面实现更高精度与流畅度。

新版本还升级了 AEB 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并新增「AES 紧急转向辅助」,在避让空间和车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 AEB 无法有效避免碰撞时进行紧急转向。该功能已通过「中国汽研」的安全辅助测试。

官方数据显示,小米辅助驾驶累计里程已突破 3 亿公里,累计避免可能碰撞 45.7 万次,泊车辅助累计使用超过 3096 万次。

目前,搭载 Xiaomi HAD 增强版的车型支持多达 20 项安全辅助配置,覆盖纵向、横向及低速防碰撞等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行车保障。

小米回应「潜水手表不能潜水」争议:报道完全失实

昨天,小米公司针对「潜水手表不能潜水」的网络争议作出回应。小米公司发言人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称,相关视频内容完全失实,涉及的产品为 Xiaomi Watch S4 标准版,而非具备潜水认证的 Xiaomi Watch S4 Sport。

小米强调,Xiaomi Watch S4 标准版仅通过 5ATM 防水等级认证,从未宣称具备潜水功能;而 Xiaomi Watch S4 Sport 则通过 5ATM 防水等级认证及 SGS EN13319 国际潜水认证,支持最深 40 米的休闲水肺潜水、自由潜水和仪表潜水等模式。

公司表示,部分媒体和博主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移花接木」行为,混淆了两款产品的差异。

在用户反馈案例中,小米售后检测确认产品符合质保条件,并为用户更换了前壳显示模组和防水胶圈,恢复了潜水功能。小米承认客服在沟通中表述不够严谨,导致用户对后续潜水使用产生疑虑,并已向用户致歉,同时开展服务标准的全面自查,以提升后续服务质量。

小米公司表示,将坚决依法维权,打击恶意捏造和误导性传播行为,并欢迎基于事实的监督与讨论。

ChatGPT 群聊功能全球上线,所有用户均可体验

昨天,OpenAI 宣布正式在全球范围推出 ChatGPT 群聊功能。此前,该功能在日本和新西兰等地区进行过试点。如今,所有用户均可使用,包括免费版、Go 版、Plus 版和 Pro 版。

据悉,群聊功能允许最多 20 名用户在同一会话中与 ChatGPT 共同参与,支持旅行规划、文档协作、研究讨论等场景。

OpenAI 表示,群聊不仅能帮助用户搜索、总结和比较信息,还能在多人互动中适时介入或保持安静,用户还可主动 @ChatGPT 来触发回应。

在使用方式上,用户需点击「人物」图标添加参与者,或通过分享链接邀请他人。每位加入者需设置简短个人资料,包括姓名、用户名和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群聊中的设置和记忆与每个成员各自的设置和记忆相独立,以保护隐私。ChatGPT 还支持消息表情反应等互动功能。

Google 成功「破解」AirDrop?Pixel 10 更新支持苹果互联

据 The Verge 报道,Google 昨日为 Pixel 10 系列手机推出了 Quick Share 与苹果 AirDrop 的跨平台互通功能,使 Pixel 用户能够直接与 iPhone、iPad 和 Mac 进行双向文件传输,无需依赖云端或第三方应用

据悉,该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苹果在 2023 年引入的「10 分钟临时可见模式」。

当 iPhone 用户将 AirDrop 设置为「所有人可见」时,Pixel 10 用户即可通过 Quick Share 面板选择目标设备完成传输。

Google 表示,这一功能是独立研发完成,并未与苹果合作。公司强调传输过程为点对点直连,数据不会被记录或共享,并已通过内部与第三方安全团队的测试。与此同时,苹果尚未对这一进展作出回应。

目前,该功能仅支持 Pixel 10 系列,包括 Pixel 10、Pixel 10 Pro、Pixel 10 Pro XL 和 Pixel 10 Fold。Google 发言人称,后续将考虑扩展至更多 Android 设备。

美的要求所有售后服务商停止小米和格力业务

据界面新闻报道,美的集团近日要求所有售后服务商停止与小米和格力的业务合作。该政策由美的中国区通过各区域负责人传达,涉及空调售后安装与维修服务。

多位小米经销商确认此事,并指出空调售后主要集中在安装环节。小米目前提供「送装一体」和「先送后装」两种模式,虽然美的的政策会减少小米对线下服务商的绑定,但仍有第三方合作商可供选择,只要不乱收费,整体影响有限。

美的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政策主要针对小米。今年小米空调销量大幅增长,使美的感受到竞争压力。该通知已于 10 月下发,部分区域的头部合作商已结束与小米的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直击小米售后体系的薄弱环节。小米在快速扩张前亟需建立成熟的专业售后团队,否则可能在 2026 年大规模量产前面临风险。

小米方面则在积极布局。10 月 28 日,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一期竣工投产,峰值年产能可达 700 万套。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会上表示,未来五年小米要成为中国大家电头部品牌,推动业务规模突破千亿,空调业务目标进入中国市场前二。他强调不会依靠价格战,而是通过中央空调、三区洗等产品线提升平均售价。

华为发布 Flex:ai:单卡多负载,算力利用率提升至 70%

昨天,华为正式发布 Flex:ai AI 容器软件。该产品运用算力切分技术,可将单张 GPU/NPU 算力卡精细切分为多个虚拟算力单元,最小粒度可达 10%。这一创新使得单卡能够同时承载多项 AI 工作负载,显著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

Flex:ai 还支持集群内各计算节点的空闲 XPU 算力聚合,形成统一的「共享算力池」,实现算力资源的全局调度与灵活分配。

其技术原理是一套深度融合软硬件的系统工程,覆盖从底层芯片到顶层调度。通过软件层面的创新,Flex:ai 将 GPU/NPU 的典型利用率从 30%–40% 提升至约 70%,践行了「以软件补硬件」的理念。

在硬件协同方面,Flex:ai 深度整合华为自研的昇腾 AI 处理器,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实现最佳性能功耗比。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场景中,Flex:ai 能够统一管理包括英伟达 GPU 与昇腾 NPU 在内的多种异构算力资源,有效缓解算力效率瓶颈。

Flex:ai 将在发布后同步开源至「魔擎社区」,以促进技术共享与生态发展。

苹果推出 MagSafe 无障碍握把支架「Hikawa」

昨天,苹果宣布推出限量版「Hikawa Phone Grip Stand」手机握把与支架,以纪念公司在无障碍设计领域深耕 40 周年。

该配件由洛杉矶设计师 Bailey Hikawa 联合设计,采用高端硅胶材质,专为兼容 MagSafe 的 iPhone 机型打造,可减少用户保持手机稳定所需的力量,旨在帮助残障用户更轻松地稳固持握设备。

产品提供两种颜色选择:鲜亮的 Chartreuse(青柠色)以及美国苹果在线商店独家发售的 recycled crater(再生花岗岩色)。

Hikawa 目前已上架苹果官网,售价 69.95 美元(约 500 元人民币)。

设计师 Hikawa 表示,该产品源于广泛的用户访谈,特别考虑到手部灵活性有限或无法正常操作 iPhone 的群体需求。

苹果全球无障碍政策与倡议高级总监 Sarah Herrlinger 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款握把是公司无障碍理念的延伸,团队一直在探索哪些类型的 MagSafe 配件能为用户社群创造真正价值。

月之暗面融资在即,估值或达 40 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月之暗面(Moonshot AI)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约为 40 亿美元。消息人士称,该轮融资预计将在今年底前完成,潜在投资方包括 IDG 资本以及现有股东腾讯。

该公司已在去年完成超过 3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与高榕资本。此次融资完成后,月之暗面计划于明年下半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进一步加快资本化进程。

月之暗面因其长文本分析能力在中国 AI 领域获得关注,并已吸引阿里巴巴与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公司近期推出开源模型「Kimi K2 Thinking」,具备增强的代码能力,并使用英伟达 H800 芯片进行训练。

卓驭科技获中国一汽超 36 亿元战略投资

昨天,卓驭科技对外披露,获得中国一汽战略投资超 36 亿元。该笔投资完成后,公司投后估值超过人民币 100 亿元,并将继续保持独立发展的经营战略。中国一汽作为战略股东,将主要通过业务协同与资源支持赋能卓驭。

除中国一汽外,New Territory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国投招商、比亚迪、光远投资、上汽恒旭、北汽产投、徐工云汉基金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亦为卓驭股东。

据悉,双方合作始于 2024 年 4 月签署的智能驾驶战略合作协议。卓驭「成行平台」10V 高算力平台具备可解释端到端算法,以及全球首发的惯导三目视觉系统,已应用于红旗天工系列、EH7 2025 款车型、HS6 PHEV 等产品,支持智能泊车、高速领航及全国范围的城市领航功能。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表示,中国一汽肩负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使命。

卓驭科技 CEO 沈劭劼指出,「为所有人提供安全、轻松的出行体验」是卓驭自成立以来的使命。卓驭将携手包括中国一汽在内的投资方和车企客户,利用技术、品牌与资本优势,共同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进程。

💡 蔚来李斌:智能电动车竞争已进入「决赛阶段」

据新浪科技报道,昨天在广州车展,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表示,公司正在通过全栈技术研发与基础设施优化,持续提升智能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

他强调,蔚来在执行效率与运营效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方向明确,并已展开全员经营的组织变革,逐步显现成效。

李斌指出,蔚来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反馈中展现出更精细的成本控制能力,体现了公司在经营方面的「精打细算」。

他举例称,为了节省加班费用,公司在彩排安排上进行了调整,最终仅需支付 3 万元额外开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已成为内部的自发行动,确保每一笔开支都能产生实际效果。

而在谈及行业竞争时,李斌表示,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已进入「决赛阶段」。

他回顾称,早在 2019 年便提出这一判断,并认为 2024 年行业将进入关键阶段。尽管蔚来当前的市场位次与最初规划存在差距,但其 10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超过 90%,接近翻番,显示出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果。

李斌进一步指出,这场竞争不会在短期内结束,预计需要 5 年才能形成基本轮廓,10 年才能进入稳态。他强调,蔚来将采取「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坚持长期投入,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生存与发展。

腾讯元宝上线 AI 视频生成功能

腾讯元宝于昨日正式上线全新的 AI 视频生成功能。该功能基于混元大模型最新开源 HunyuanVideo 1.5 模型,主打「一句话生成视频」的快速体验。

本次更新支持「文生视频」与「图生视频」两种模式:

在「文生视频」模式下,输入一句话指令,AI 即可自动创作;在「图生视频」模式下,上传一张静态图片(如玩偶、风景照),并辅以提示器描述,即可让图片中的元素动态化。

腾讯强调,该功能旨在降低视频创作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体验成为「AI 导演」的乐趣。用户可通过元宝 APP(支持移动端、电脑版及浏览器插件)直接使用该功能。

小米发布跨域具身大模型 MiMo-Embodied,实现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智能协同

小米于昨日正式发布并开源了业界首个跨域具身基座模型「MiMo-Embodied」。

该模型成功实现了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两大领域任务的统一建模,具备三大技术亮点:

  • 跨域能力覆盖(同步支持具身智能三大核心任务与自动驾驶三大关键任务);
  • 双向协同赋能(验证室内交互与道路决策的知识转移效应);
  • 全链优化可靠(采用多阶段训练策略提升部署可靠性)。

在涵盖感知、决策与规划的 29 项核心基准测试中,该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的 17 个任务和自动驾驶领域的 12 个任务上均取得了 SOTA 性能,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提供了核心技术动能。

目前,该模型的技术报告、代码与权重已在 arXiv、GitHub 和 Hugging Face 平台全面开源。

💻 GitHub:https://github.com/XiaomiMiMo/MiMo-Embodied

🤗 Hugging Face:https://huggingface.co/XiaomiMiMo/MiMo-Embodied-7B

华为鸿蒙星河互联 App 上架苹果 App Store

昨天,华为开发的「鸿蒙星河互联」App 已正式登陆苹果 App Store,支持搭载 iOS 13 及以上的 iPhone 和 iPad。

该应用支持在搭载 HarmonyOS 6 的设备和苹果 iPhone、iPad 之间互传文件、通讯录、图片及视频。此外,应用还支持实况照片 Live Photo 的互传。

新款特斯拉 Model S/X 低调上线

昨天特斯拉在社交平台发文,低调宣布 Model S 和 Model X 迎来配置升级。

新款车型新增冰霜蓝与星钻黑车漆,并配备动态氛围灯、全新轮毂设计以及更舒适的悬架系统,座舱静谧性亦得到提升。

据官方数据,升级后的 Model S 续航里程达到 715 公里(CLTC),Model X 续航里程为 700 公里(CLTC),极速达 240km/h。

售价方面,星钻黑车漆版 Model S 起售价为 85.59 万元,Model X 起售价为 89.59 万元,现已在特斯拉中国官网开放订购。

富士携手藤原浩推出限量版 GFX100RF FRAGMENT EDITION

近日,富士宣布推出与日本设计师藤原浩主理的 fragment design 合作的限量款「FUJIFILM GFX100RF FRAGMENT EDITION」。

该机型基于今年 4 月发布的 GFX100RF,搭载 1.2 亿像素大画幅高速传感器与 X-Processor 5 图像处理引擎,并在外观与配件设计上进行了深度定制。

该限量版机型采用阳极氧化与镜面抛光工艺,呈现高光泽黑色外观,机身蒙皮使用全新材质,握持部分更为细腻顺滑。机身、镜头遮光罩、镜头盖等均点缀 fragment design 标志性闪电图案,整体设计强调街头美学与高端质感。

此外,机型还配备专属黑白胶片模拟配方「FRGMT BW」,基于 ACROS 模拟,强化颗粒感与对比度,带来更具冲击力的黑白影像。

套装包含限量版机身、遮光罩、镜头盖、UV 镜片及特别设计的皮质相机背带。该机型重量约 735g,是 GFX 系列中最轻的固定镜头机型,镜头为 35mm F4(等效 28mm),支持多种画幅切换与 AI 驱动的高速自动对焦。

据悉,该机型将于 12 月 20 日在日本富士官方商城开启限量发售,售价 998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4.5 万元。相机媒体 PetaPixel 确认该版本仅在日本市场销售,并通过抽选方式发售。

广汽丰田「双车发布」落地油电同强战略

昨天,广汽丰田在广州国际车展现场举行 24 小时「双车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换代威兰达与铂智 7,「油电同强」战略全面落地。

全新换代威兰达延续全球车基因,首次搭载丰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以「域控架构」重构燃油车底层技术,显著提升计算与通信能力,定位为「20 万内最好的油车」,强调入门即豪华的价值普惠。

铂智 7 则定位为豪华纯电 D 级轿车,配备「豪华新三件」—— 双腔空悬、激光雷达智驾与鸿蒙座舱。其核心亮点在于整合华为 Drive ONE 电驱、鸿蒙座舱 5.0、Momenta R6 大模型智驾及小米生态,实现「中国智电技术 + 丰田全球技术底蕴」的双向赋能,树立合资豪华电车新标杆。

铂智 3X 在 10 月销量首次突破 1 万辆,累计销量超过 5 万辆,成为丰田纯电突围的关键车型。与此同时,广汽丰田持续迭代燃油车智能化,稳固油车市场基盘。

广汽丰田强调,其「油电同强」战略本质是「全球底蕴」与「中国智慧」的融合共创。未来,广汽丰田计划在 2026 年实现年产销超 80 万台,并在 2028 年全面冲击百万产销目标。

《阿凡达:火与烬》12 月 19 日登陆 IMAX 影院

詹姆斯 · 卡梅隆执导的年度巨制《阿凡达:火与烬》定档 12 月 19 日同步北美登陆中国 IMAX 影院。

这部影片延续了《阿凡达》系列与 IMAX 技术深度结合的传统。卡梅隆强调「每一帧画面都是为 IMAX 设计」,凸显其在视听沉浸体验上的独特定位。

《阿凡达:火与烬》在片中引入全新角色灰烬族首领瓦朗,其骑乘翼兽的场景成为 IMAX 专属海报亮点。影片通过火山秘境与灰烬族部落的设定,扩展了潘多拉星球的世界观。

IMAX 与《阿凡达》系列的合作已持续 16 年,首部作品在中国上映时曾引发「一票难求」的观影热潮。2022 年的《阿凡达:水之道》进一步推动了水下拍摄与 IMAX 3D 技术的边界,在中国首周末贡献了 27% 的票房份额。

《控方证人》定档 12 月 5 日

悬疑经典电影《控方证人》昨日正式发布「证供迷局」版定档海报,并宣布将于 12 月 5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同时开启预售。

该片改编自「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原著,由两度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比利 · 怀尔德执导,被誉为法庭悬疑反转神作。

影片讲述伦敦传奇律师威尔弗里德爵士(查尔斯·劳顿 饰)因心脏病发作被迫接手一桩凶杀案。

嫌疑人沃尔(泰隆·鲍华 饰)不仅继承死者巨额遗产,更有妻子克里斯汀(玛琳·黛德丽 饰)作证指控。然而庭审过程中接连出现反转,妻子突然倒戈、证据全面颠覆,最终真相在最后十分钟揭晓,引发观众高度期待。

《控方证人》自 1957 年在美国上映以来,斩获包括奥斯卡与金球奖在内的 17 项重要奖项及提名。

海外平台烂番茄新鲜度保持 100% 满分,IMDB 评分 8.4,位列 TOP 250 榜单第 64 位;国内豆瓣平台超 69 万用户打出 9.6 高分,稳居 TOP 250 第 19 位,被视为「中外全网无差评」的殿堂级作品。

✨ 是周末啊!

One Fun Thing|卫星地图捕捉趣味「笑脸」

据快科技报道,吉林一号卫星近日在全球多地地图捕捉到三处独特的「笑脸」图案。

丹麦欧登塞旁出现一个巨型太阳笑脸;意大利里米尼省艾米利亚-罗马涅区域则在地图上呈现出被标注为「美发沙龙」的笑脸图案;湖南永州道县厦蓉高速与道贺高速交汇处,弯曲路网构成了一个圆形笑脸。

欧登塞作为丹麦第三大城市,也是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因童话氛围浓厚而被誉为全球最幸福的城市之一。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则以高度社会凝聚力和优质生活质量著称。

报道指出,微笑不分时间、不分地区,吉林一号卫星的发现为公众提供了新的趣味视角,也凸显了卫星遥感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价值。

周末看什么|《捕风追影》

《捕风追影》讲述一伙盗匪劫走数亿资产并成功逃脱警方「天眼」系统追踪的故事。澳门司警局为此请回隐退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成龙 饰),并与年轻司警何秋果(张子枫 饰)组建「神秘跟踪队」,最终锁定幕后主使傅隆生(梁家辉 饰)。影片以高科技反侦察与传统警匪博弈结合,呈现出一场复杂的猫鼠对决。

影片上映后迅速成为暑期档焦点,在豆瓣平台获得 8.2 分评价。从观众反馈来看,影片在动作场面与演员表现方面获得高度评价。尤其是梁家辉饰演的反派角色,被认为是年度最佳反派之一。与此同时,影片也因剧情逻辑与部分角色设定引发讨论,但整体仍被视为近年来最具商业价值的华语动作片之一。

买书不读指南|《圆的变形》

比利时学者乔治 · 普莱的代表作《圆的变形》以「圆」这一形象为核心,系统梳理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与哲学传统,呈现人类思想从「神的圆」到「人的圆」的变形过程。

普莱作为「日内瓦学派」的重要成员,以研究意识中的文学形象著称,他在书中分析了卢梭、巴尔扎克、帕斯卡尔、爱伦·坡、波德莱尔等人的作品,揭示他们如何在各自的写作中赋予「圆」不同的意义。

对于卢梭而言,圆象征自我向世界的扩张;在帕斯卡尔的笔下,它强调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而在坡与波德莱尔的作品中,圆则代表意识的循环与困境。

普莱指出,当「上帝的圆心」逐渐消失,人类开始在自身内部寻找秩序,圆不再象征世界的完整,而是成为意识的封闭与反思。《圆的变形》追踪思想符号如何在历史中不断转化,并成为普莱「人类时间研究」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戏推荐|《暗黑破坏神 IV》

《暗黑破坏神 IV》延续系列暗黑奇幻风格,围绕莉莉丝重返庇护之地展开,以开放世界为核心设计,玩家可在五大区域自由探索,体验非线性任务与动态事件。

游戏强调角色构建与战斗深度,提供多样技能树与装备系统,支持跨职业自由搭配,终局玩法包括地狱潮、噩梦地城与世界 Boss,旨在保持长期可玩性。

在 Steam 平台上,近期有 697 名玩家给《暗黑破坏神 IV》打出「多半好评」的整体评价,IGN 亦给出 9 分高分,评价其故事表现虽不及战斗系统亮眼,但整体氛围营造与美术风格被认为是系列迄今最成熟的尝试之一。

目前,《暗黑破坏神 IV》在 Steam 平台上打出五折优惠,174 元即可入库。此外,暴雪确认《暗黑破坏神 IV》国服将在 2025 年 12 月 12 日正式上线,届时客户端版本将与全球同步更新至 2.4.2。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10 万以内唯一带激光雷达的纯电 SUV!长安启源 Q05 7.99 万元起|广州车展

作者 芥末
2025年11月21日 22:00

长安启源在广州车展正式发布全新 Q05,定位「全球都市精品纯电 SUV」,共推出 6 款车型,官方指导价 7.99 万至 10.99 万元。

其中搭载激光雷达的 Ultra 版本起售价为 9.99 万元,将于 12 月 20 日起陆续交付。

在 10 万元价格带内,Q05 是目前唯一配备激光雷达的量产纯电 SUV。

其高配版本配备 1 颗前向激光雷达、3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以及 11 个高清摄像头,采用地平线征程 6M 芯片(算力 128TOPS)。

这套系统支持高速/城市快速路领航辅助(NCA)、自动变道、绕障避让、车头泊入等功能,并可通过 OTA 逐步开放遥控泊车、记忆泊车、循迹倒车等进阶能力。

Q05 全系采用前置单电机布局,最大功率 120kW,峰值扭矩 190N·m。电池方面,全系搭载宁德时代电芯,提供 40.29kWh 与 51.91kWh 两种容量,对应 CLTC 续航分别为 405km 和 506km。同时,新车配备「金钟罩 2.0」3C 快充技术,电量从 30% 充至 80% 仅需 15 分钟。官方数据显示,其百公里电耗低至 11.3–11.73kWh,风阻系数更是达到同级领先的 0.265Cd。

长安启源 Q05 车身尺寸为 4435×1855×1600mm,轴距 2735mm,在同级中处于领先水平。后备厢标准容积 540L,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 1380L,并设有 90L 的下沉式储物舱。

设计上,Q05 延续长安启源「扶光美学」理念,整体风格简洁流畅。前脸采用家族化贯穿式灯组与主动进气格栅,侧面为动感大溜背造型,尾部则以半环形贯穿尾灯收束,视觉重心低而宽,营造出稳重又不失现代感的姿态。新车提供松野绿、流金紫、云影灰、月华银、云锦白五种车色,均采用双涂层或珠光工艺,质感出众。

座舱智能化是 Q05 的核心卖点之一。

新车内饰提供墨玉黑与玉石白两种配色,全系标配 15.6 英寸 2.5K 中控屏与 10.17 英寸液晶仪表,并首发搭载基于台积电 4 纳米工艺打造的天玑 P1 Ultra 车规级芯片,配备 24GB 运行内存与 UFS 4.0 闪存,支持 5G 网络。

车机系统深度融合 AI 大模型,支持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免唤醒操作等智能交互体验。其中,激光雷达版接入豆包深度学习 AI,普通版则融合 DeepSeek 与通义千问双模型。

舒适性配置同样越级。Q05 前排主副驾均标配通风、加热及 SPA 级 8 点按摩功能,按摩气袋精准对应中医穴位(心俞、肝俞、肾俞),并提供三档力度调节。副驾更支持 165°大角度放倒,搭配电动腿托,打造出 10 万元内罕见的「女王座」。

此外,新车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高配车型额外配备 FSD 可变阻尼减震器,并提供「防晕车模式」与「AI 运动驾驶模式」,兼顾舒适与操控。

安全方面,Q05 车身采用九横五纵笼式结构,高强度钢占比 80.3%,其中 1500MPa 热成型钢用于关键部位。全系标配 6 安全气囊、540°全景影像、哨兵模式及 360°行车记录仪。主动安全功能涵盖 AEB、ELK、RCTB 等 20 余项,覆盖高速、城市及泊车全场景。

长安启源 Q05 的推出,反映出 10 万元级纯电 SUV 正在经历一轮配置升级。

相比同价位车型普遍聚焦基础续航和空间实用性,Q05 在智能驾驶、座舱芯片、电池供应商和座椅功能等方面明显加码,直接拉满产品力,也抬高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配置基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用拉力赛成绩背书的硬派越野,纵横 G700 环塔版上市,33.49万元起|广州车展

作者 芥末
2025年11月21日 21:30

高端越野品牌「纵横」在广州车展首日发布了其旗舰车型 G700 的环塔特别版,起售价 33.49 万元,顶配为 35.49 万元。

这款新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车展首发概念车」,而是此前已在 2025 年环塔拉力赛中完成高强度实战验证的量产车型——它不仅参赛,还拿下了个人组亚军和五个赛段冠军。

这一策略背后,是纵横试图以「赛事即验证」的逻辑,回应市场对国产硬派越野可靠性的普遍质疑。

近年来,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车行业,不少新势力品牌纷纷推出「豪华越野」产品,但多数缺乏真实越野场景下的耐久性数据。纵横选择将 G700 直接投入中国最严苛的越野拉力赛事之一——环塔,相当于用一场长达数千公里、涵盖沙漠、戈壁、山地等极端地形的「压力测试」,为其产品背书。

从技术细节看,G700 环塔版确实体现出对越野性能的深度聚焦。

其底盘护板采用 5mm 厚航空级铝镁合金,通过一体冲压与矩阵加强筋结构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官方称重量比传统锰钢护板降低 15%,抗冲击强度提升 30%,且无需额外镀层即可实现 5 倍于普通钢材的耐腐蚀能力。

车辆悬挂系统搭载阿诺达(Arnott)64 段可调氮气减震器,该供应商曾助力多支车队在国内外越野赛事中夺冠。轮胎则选用黑熊品牌的 265/70 R18 全地形 AT 胎,后者亦是中国少数在国际巴哈越野赛中获得冠军的轮胎品牌。

尽管强调「硬核越野」,但 G700 并未放弃智能与舒适配置。

车内配备一块 35.4 英寸的贯穿式「纵横天际屏」,搭载华为乾崑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配合 27 颗感知元件,宣称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座椅采用头层牛皮,内置通风、加热、八点按摩及腿托功能;音响系统由莱斯康(Lexicon)定制,经专业声学调校,确保每个座位均为「黄金听音位」。这些配置明显瞄准了既要越野能力、又不愿牺牲日常舒适性的高净值用户群体。

除环塔版外,纵横此次还展出了智境乾崑版、至尊航行版、顶火版等多个衍生车型。其中,至尊航行版曾完成横渡长江的公开测试,搭载的苍穹互联卫星通讯系统亦参与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科考任务。

在服务与生态层面,纵横同步推出名为「纵横中国计划」的用户运营体系。

该计划在全国 50 个城市设立「越野大学」,由数十位资深越野教练提供从入门到进阶的培训;建设 150 家品牌专属服务驿站和 357 家合作生态站点,覆盖补能、维修、社交等功能;规划 13 条官方认证越野路线(如渡阴山、大兴安岭线),预计 2025 年底前陆续开放;此外还提供卫星通信、移动服务车上门、免费代步车等售后保障。这种「产品+社群+路线+服务」的闭环模式,意图将越野从单一驾驶行为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自 2025 年 10 月 19 日全球上市以来,截至广州车展前,纵横 G700 累计订单已达 22,372 台,其中海外销量 10,529 台,占比近一半。其中中高配车型占比达 40%,30% 用户主动选装越野穿越包。

国际化布局上,纵横已于 11 月 18 日在迪拜正式上市 G700,直面中东这一全球高端越野车传统市场。迪拜作为亚欧非交汇枢纽,历来是豪华车品牌的「试金石」。纵横选择在此首发海外交付,既是对产品信心的体现,也标志着其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的跃迁。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在 30 万–40 万元价格区间,G700 需与方程豹豹 8、坦克 500 Hi4-T 等强劲对手竞争。这些车型或主打电驱性能,或强调豪华配置,而 G700 的差异化在于「赛事验证+全场景生态」。

总体来看,纵横 G700 环塔版代表了一种新的国产高端越野路径:不再仅靠参数堆砌或设计噱头,而是通过真实极限场景验证产品力,并围绕用户需求构建完整的使用生态。这种「硬核+软实力」并重的策略,或许正是中国品牌在全球豪华越野市场寻求突破的关键所在。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未险先知、有险即控,长安汽车发布「天枢智能」安全系统,未来全系标配|广州车展

作者 芥末
2025年11月21日 21:19

2025 年 11 月 21 日,广州国际车展开幕当天,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天枢智能」系统,并同步推出首款搭载该系统的全新启源 Q05 车型。

此次发布的重心,不止于单一技术或产品,而是一套以「新安全」为核心理念构建的主动安全体系——覆盖行车安全、健康守护、心理舒适与隐私保护四大维度,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汽车安全边界。

长安汽车将这一战略转型定义为:从传统「被动安全」向「主动智能泛安全」的范式跃迁。而「天枢智能」,正是这一理念的技术载体,由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与智能底盘三大模块协同构成。

据长安汽车集团总经理赵非介绍,该体系旨在应对当前智能电动车在复杂城市道路与高速场景中面临的多重安全挑战,真正实现「未险先知、有险即控」。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天枢智能」融合 100 线激光雷达、多模态视觉感知与神经网络模型,精准识别加塞车辆、匝道变道冲突、夜间障碍物等典型高风险场景,并提前介入响应。

为验证系统可靠性,长安在车展前组织了一场从重庆到广州、全程约 1500 公里的实测挑战。三款搭载「天枢激光版」的车型启源 Q07、A06 与 Q05 全程零事故、零剐蹭。

官方数据显示:系统在高速匝道自主上下成功率高达 98%;夜间可在 200 米外识别施工区、故障车等障碍物,并主动减速避让。

依托端到端架构与大规模仿真训练,天枢智能驾驶平台每日仿真里程超 330 万公里,通过高效数据闭环持续优化决策逻辑,真正做到「越开越聪明」。配合厘米级高精定位与多源传感融合技术,车辆即便在曲率复杂的匝道中,也能稳定保持车道居中,显著提升通行安全性与舒适性。

座舱层面,「天枢智能」聚焦交互安全与心理舒适度。系统深度融合 AI 大模型与 App Agent 能力,打通从语义理解到服务执行的完整链路。例如,当用户说出「带孩子看《长安的荔枝》」,系统可自动完成影院筛选、在线购票与导航规划。

高频使用是最好的验证。2025 年前 10 个月,该智能座舱已累计处理语音指令 7250 万次,展现出极强的稳定性与用户依赖度。

底盘控制上,「天枢智能」创新引入「三向六域」控制策略,在极端路况下强化车身动态稳定性。配套技术包括全状态轮胎监控、弹性波 AI 识别,以及电池底部磕碰预警等,构建起从「感知风险」到「主动脱险」的全链路响应机制。

作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十万元内纯电 SUV,启源 Q05 售价 7.99 万至 10.99 万元,标志着长安将高阶智驾硬件正式下放至主流市场。

按照长安规划,到 2030 年,将推出超过 50 款新能源车型,全部标配「天枢智能」系统,并力争海外销量占比突破 30%。

其背后,是长安全球化研发布局的强力支撑:覆盖六国十地,拥有 200 多个实验室,其中包括国内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在行业普遍追逐「全栈自研」与「城市 NOA」的当下,长安选择以「安全」为差异化切口,试图在智能化竞赛中锚定新的价值坐标。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最具活人感」车机来了!豆包大模型上车荣威 M7 DMH,能哄娃、懂情绪、会预判|广州车展

作者 芥末
2025年11月21日 21:14

上汽荣威于广州车展首日发布了一项「颇具活人感」的技术——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及场景。其将首发搭载于荣威旗下的中大型长续航轿车,荣威 M7 DMH 上。

荣威在发布会上表示:

依托豆包 AI 车机「能推理、会思考、懂情绪」的全新人机交互体验,智能座舱已然从「指令响应」迈向「意图驱动」。豆包大模型的最强大脑,加上荣威 M7 DMH 的全能配置,就是最强车机。

据 QuestMobile TRUTH 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豆包大模型以 1.59 亿月活跃用户和 49.2% 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 AI 大模型榜首。与多数车企仅将语音助手或 App 简单「上车」不同,荣威此次与豆包的合作贯穿技术底层、数据接口到交互逻辑全链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

这一融合成果具体体现为三大核心技术能力:

其一,模糊语义理解能力显著增强。系统可识别倒装句、否定句及多意图复合指令(如「别开空调但把座椅加热打开」),并覆盖包括通勤、亲子、长途、泊车等在内的 15 类高频用车场景,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其二,具备上下文记忆贯穿能力。在连续对话中,系统能自动关联历史信息,理解用户未明说的潜在需求。例如,若用户上午说「下午接孩子放学」,傍晚再问「现在去学校要多久?」,系统可自动调取此前设定的目的地并规划路线。

其三,复杂车控联动能力突出。依托行业最多的 300 余项车控接口接入,用户一句自然语言即可触发多项功能协同运行,如「我有点累」可同时调节座椅至半躺、开启氛围灯、播放舒缓音乐并关闭部分屏幕通知。

实际使用数据印证了这套系统的有效性。自 11 月 17 日豆包大模型通过 OTA 全量推送以来,荣威 M7 DMH 语音功能的日使用率从 60% 跃升至 90%。

其中,「高段位哄娃神车」与「暖心出行守护官」成为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两大场景。前者基于豆包大模型的知识库与情绪识别能力,可根据儿童年龄动态调整互动内容——对幼儿讲故事、对学龄儿童提供趣味问答,甚至能在孩子哭闹时主动播放安抚音频;后者则整合 8600 余项汽车专业知识与 350 多项实时车况数据,能对仪表盘报警灯、异响或续航异常等问题进行即时诊断。例如,当胎压监测灯亮起,用户只需问「这是什么问题?」,系统即可回答「右前轮胎压偏低,建议尽快检查,当前值为 2.1bar,标准为 2.4bar」。

在产品硬件层面,起售价为 9.78 万元的荣威 M7 DMH 同样强调综合体验。

该车搭载 DMH 6.0 超级混动系统,CLTC 纯电续航达 160 公里,综合续航 2050 公里,在荣威近期举办的「真 2L 超低能耗挑战赛」中,超过半数参赛用户凭借日常驾驶习惯将实测油耗控制在 2L/100km 以内,部分用户甚至逼近 1L 水平。

舒适性配置方面,荣威 M7 DMH 配备同级唯一的乳胶感慕斯舒压座椅,采用 Ultra Touch 极触面料与 Surflex®反重力海绵填充,宣称可实现「久坐不倦」。后排支持副驾一键折叠,形成贯通式空间,便于家庭成员互动。底盘搭载同级唯一 mCDC 智能动态悬挂系统,可在毫秒级内调整阻尼,有效过滤颠簸,实现「过坎不颠、过弯不晃」的行驶质感。

荣威还在发布会上宣布,2025 年,荣威共新增渠道 238 家,预计年底服务网点总数将突破 600 家,覆盖更多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并且,荣威 M7 DMH 车型实行全国统一售价策略,取消终端议价环节,降低用户决策成本,使其更聚焦于产品本身的价值。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乔布斯尘封三十年访谈公开,值得 AI 时代的打工人和创作者看看

作者 苏伟鸿
2025年11月21日 18:36

为了纪念皮克斯《玩具总动员》上映 30 周年,史蒂夫 · 乔布斯档案馆分享了一段未公开的乔布斯访谈,这次采访发生在 1996 年 11 月 22 日,刚好是第一部《玩具总动员》上映一年后。

有意思的是,上周皮克斯发布了《玩具总动员 5》的第一支预告,里面出现了一个新角色——Lilypad,一台平板电脑。

乔布斯未必能预见 iPad 进入《玩具总动员》,但在采访中他也相信,一个好的故事会不断被讲述,并且在新一代人身上被重塑。

乔布斯还谈到了一些管理学上的想法:领导者的角色是为艺术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提供便利,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最终成果之中,让杰出人才在不受官僚主义阻碍的情况下蓬勃发展。

虽然乔布斯未经历当下的生成式 AI 浪潮,但他的观点依然很有启发: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一直会被需要;即使技术不断进步,讲好故事依旧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次访谈结束的几周后,苹果收购了 NeXT 公司,乔布斯重回了苹果,在皮克斯的经历使他成为了一个更成熟的 CEO,不仅带领苹果走向了巅峰,创造的科技产品也如同皮克斯电影一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访谈原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XmBKsRJF8&t=1s

以下为经过编译调整的部分访谈内容:

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

主持人:你个人为了成为一名电影人,在学习和成长上需要做哪些事情?与此同时,作为企业负责人,你又做了哪些努力,才能把公司带到今天这种地位——在行业里遥遥领先,并且真正开始像一家成熟的电影工作室那样运作?

乔布斯:皮克斯是一个工作室,但我不是一个电影制作人。我不会像约翰 · 拉塞特(皮克斯创始人之一)一样执导我们的电影——我认为他是当今动画界最好的导演。

▲ 拉塞特和乔布斯

我试图帮助创造一个环境,让所有这些不可思议的人都能拍电影。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创意团队,现在大约有 100 人,也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团队和制作团队。我们想出了一种让所有这些人像同行一样一起工作的方法,在这个行业里,这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事情。

最好的创意人才只会去少数几个地方工作:迪士尼、皮克斯,可能还有梦工厂,但工作室很难去主动找到有才华的人。同样的道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也只会在少数地方工作,皮克斯就是其中之一。

大部分工作室都没有这些人才,因为他们没有那种技术文化水平。我认为皮克斯是世上唯一能够从这两个领域雇佣最优秀人才的地方。

我们已经努力了十年,找到了一种让这两个领域的人才一起工作的方式,这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分别来自好莱坞和硅谷,文化背景非常不同,我认为我们从两者中保留了最好的。

主持人:你在多大程度参与了(皮克斯)的技术或者创意?时至今日你乐意常去这家工作室吗?

乔布斯:我喜欢在那里尽我所能提供帮助,我最大的快乐是,当有人比我更擅长某件事,我可以把这个事情抛在脑后不去管,然后去做其他我能提供帮助的事情。

皮克斯发生的事情,其实和科技行业一样。在创意方面,你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但他们有自己的需求,也十分罕见。如果你不去善待他们,他们可以在 10 分钟之内找到工作,不是吗?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权力的等级发生颠倒,CEO 其实处于底层的地位。所以我觉得,其实我在为皮克斯中的大多数人工作,因为他们才是所有杰出成果的缔造者。这在软件业中也一样,人才十分难得,管理层的工作就是去支持他们,因为他们在第一线工作,这就是我们管理工作室的方式。

主持人: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乔布斯:我们通过创造合适的环境来实现——一个丰富多元的工作环境,并替员工消除障碍,组建合适的团队完成正确的项目,需要在人员、战略和项目方面保持非常高的质量水平来实现这一目标。

举个例子,我们的工作室今年发展迅速,一开始只有 175 人左右,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到 300 人左右。我们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不要降低质量标准,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

主持人:关于组建团队和工作环境的问题,我听说皮克斯没有合同制,和大多数好莱坞制片厂不同,这背后的哲学是什么?

乔布斯:这是好莱坞和硅谷文化的融合。好莱坞使用「大棒」的模式,也就是靠合约约束;硅谷则是「胡萝卜」模式,用股票期权留住员工。

……在这种情况下,我更喜欢硅谷模式,给员工提供公司股票,我们都有相同的目标,创造股东价值,也鞭策我们让皮克斯成为最伟大的公司,这样就没人愿意离开了。

我们不会把所有人都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如果他们不想在皮克斯工作,那么无论他们有没有合同,都应该离开。

所以,我们能看到硅谷的规模比好莱坞大 4 到 5 倍,并且成长速度更快,并且它们采取不一样的模式,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到目前为止,它运作得非常好。

▲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好故事才是永恒的魅力

主持人:作为一种商机,我们经常谈论计算机动画在过去 20 年的发展方向,以及效果如何超出其他任何领域。那么对于一家计算机动画企业来说,业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乔布斯:嗯,你知道的,大多数做电脑动画的人,从来没得到过报酬,更多是出于热爱。那些有利可图商业模式,都是制作广告、商标和特效,这些都是人们将爱好变成职业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皮克斯也做了一段时间的电视广告,还赢得了奖项。

做广告和特效的问题在于,过去这几年这些业务模式都已经被侵蚀了,做这些雇佣工作,你不会传播你创意中好的方面,只能获得一次性的报酬。所以说,如果因为我们的广告帮助李斯特林卖出更多漱口水,我们也不会获得更多的钱。而且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都在下降。

皮克斯运营高端广告业务,因为我们能做到行业很少见的角色动画。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行业,也很难摆脱这些生意。

我们今年退出了行业,其实我们喜欢做广告,因为制作它们很有趣。但我们明明有这么多创造自己作品成果的机会,却还要让 25 个有才华的人去做广告来挣钱,我们只能不情愿退出了,因为人才难觅,我们也负担不起让这 25 人去继续做广告了。

▲ 皮克斯制作的李斯特林广告《拳击手》

主持人:那么,这一切都将走向何方?你知道,技术让娱乐产业从好莱坞的高度中心化,实现了大规模分散,而你是其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你推动了技术的民主化,让高科技直接放到人们的桌面上,还推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让技术更透明。这一切会走向何方呢?

乔布斯:我不知道。我注意到卖内容和卖电脑最大的区别是,就拿我自己的经历举例,现在你几乎找不到 Apple II 电脑了,偶尔还能在学校见到,但也仅限于此。至于五年后 Macintosh 电脑还能不能开机,也并不可知。

所有的这些科技产品,如果寿命有一两年,那就很幸运了,如果有五年的寿命,那更是非同寻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寿命长达 10 年的东西诞生,我也很幸运能与其中一些产品有关联。但它们迟早都会成为沉积层的一部分,这是创新的基础。

迪士尼在 1937 年发行了第一部动画长篇《白雪公主》,那已经是 60 年前的事情了,几年前,他们重新发布了这个电影,售出 2800万份,在首次发布 60 年后可能获得了大约 2.5 亿美元的利润。

我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很喜欢这部电影,他看了差不多四十遍,我真的很震惊。世界上每片大陆我都有认识的人,我想他们都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看着我的儿子观看《白雪公主》,我真的很震惊,这些故事随着每一代年幼的孩子而更新。

……我认为 60 年后人们看《玩具总动员》,不是因为计算机图形多先进,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这对我来说真的很神奇,这与我工作过的行业都不同。能够有机会,通过不断努力和幸运,把这样的故事带入我们的文化之中,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认为皮克斯的每个人都非常非常荣幸能拥有这个机会。

这就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希望制造出这些产品,希望它们能长期存在。

主持人:所以,这一切还会走向何方?什么东西会让我们惊讶?

乔布斯:你知道,在视觉技术方面,当 10 年前我们拍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顽皮跳跳灯》时,短片的每一帧平均需要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来渲染。

快进到今天,制作《玩具总动员》的计算机速度快了 100 倍,但制作这部电影时,每一帧平均仍需要三个小时来渲染,原因是每一帧的复杂度增加了 100 倍。很多情况下,我们投入了 5 到 10 倍的计算能力。在我们的第二部电影(《虫虫危机》)中,所需计算量比《玩具总动员》还大,但每帧渲染依然需要三个小时。

我认为这是一个常数:我们的视觉野心增长的速度,与技术能支持的速度相匹配。因此,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能够创造的视觉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

然而,在创意方面,我认为讲故事这门艺术,是非常古老的。无论多少技术,都不能把一个糟糕的故事变成一个好故事。这是约翰 · 拉塞特教我的,也是我们在皮克斯的铁律。

所以我认为讲故事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这也是我们一直、一直会非常努力去做的事情。我认为这一点长期以来没有改变,也不太可能改变,我认为这和技术进步没有任何关系。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70.99万元,岚图发布了旗下最贵的车型:岚图梦想家山河丨广州车展

作者 刘学文
2025年11月21日 16:50

岚图汽车在 2025 年下半年的高端化步伐异常迅捷,不管是新款岚图梦想家进一步提升内在产品力和外观竞争力,还是旗舰大六座 SUV 泰山的上市,都证明了这家孕育于央企的新势力品牌不甘陷于价格战,力求以高端化突围。

11 月 21 日,岚图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旗下最贵车型:岚图梦想家山河,一款 4 座豪华 MPV,售价 70.99 万元。

汽车行业流行的一句话是「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在岚图梦想家山河上,岚图于华为一起,将这款车打造成了「主动安全、被动安全、隐私安全、健康安全」的四大安全集合体,也呼应了车名里「山河永固」的寓意。

主动安全上,新车配备 21 项智能安全辅助功能,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在面对面对雨雪雾尘等极端天气,亦或盲区横穿、车道加塞、路口斜穿的突发状况时,都具有主动避险的能力。岚图董事长卢放透露说,华为乾崑智驾已经为岚图用户避免超 4 万次可能的碰撞风险。

被动安全上,岚图梦想家山河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四座 MPV,采用了 2000MPa 铝硅涂层车门防撞梁以及一体式热成型激光拼焊门环,以及超高强度笼式车身和「七+五」前后舱安全设计。岚图还表示,这款车搭载的自研琥珀电池 2.0,是以全球最高规格的电池安全标准制造,并拥有 1500MPa 超强钢底护板,成为了行业首个通过 6 倍国标托底冲击测试的电池包。

这款车面向的客户群体当然是商界精英,因而隐私安全的重要性,其实不亚于主被动安全,岚图梦想家山河配有全隔断智能云幕,一键启动隐私模式,配合全车自动隐私帘,加厚绒布设计可实现 100% 全车遮蔽。前后舱隔断,依靠双向通话沟通,可以兼顾隐私与沟通效率。在接听电话,或者商务会谈时,可以成为隔音的「私人会客厅」,车内还有保险箱,可存放重要文件或者物件。

健康安全上,岚图梦想家山河的座舱采用 OEKO-TEX 母婴级亲肤面料,另外还有负离子空气管理系统,即使密闭座舱里,空气依旧随时洁净。

追求安全无上限,岚图梦想家山河对健康安全同样精益求精。新车座舱采用OEKO-TEX®母婴级亲肤面料,打造最高标准健康环保座舱,配合负离子空气管理系统,即使密闭座舱里,也能享受大自然般的洁净空气。

岚图梦想家山河的三电系统与新款岚图梦想家系出同源,配备有 62.5 度电池,搭配 5C 超快充技术,从 20% 至 80% 电量补充仅需 12 分钟。

把一款 MPV 卖到 70 多万,硬实力之外,也需要软实力,比如外观的大气,以及内饰与舒适性配置的豪华。

外观上岚图梦想家山河有「皓月紫云」与「拂晓金晖」两款专属车色,20寸高定星漩轮毂搭配悬浮徽标,此外全车还有 66 处鎏金饰件,意思是「六六大顺」。在车门和中控部分,岚图则选用了天然影木,纹理自然生成,且独一无二。

在一款 7 座 MPV 的空间里只放 4 个座位,意味着后排有着巨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岚图梦想家山河后排大到什么程度呢?它的「山河云榻」模式,配合中岛式电动鞋履仓,可一键展开,与 166° 躺角的零重力座椅无缝衔接,可以形成超 2 米的大床,坐着谈事有排场,躺着休息够舒畅。

四座豪华 MPV 当然也是观影和听音乐的好场所,岚图梦想家山河配有一块 50 英寸的巨幕,还配有 22 扬声器的丹拿音响,结合 8.1.6 沉浸声场,能够获得剧院感的视听体验。这个时候再从主副双冷暖箱里拿出红酒品一品,成功的人生,就是这么简单。

除此之外,岚图梦想家山河还有劳斯莱斯同款的隐藏式高定雨伞,这也算营造豪华感的一个标志性动作了。

当然,岚图的高端化还不止于此,12 月岚图还将发布他们的旗舰轿车岚图追光 L,进而形成岚图泰山与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 L 的三旗舰布局,目前已经确认的是岚图梦想家的平均售价超过 40 万,岚图泰山的起售价也定在了 37.99 万,平均售价估计也会超过 40 万元,预计岚图追光 L 的平均售价也会超过 30 万元。销量情况上看,岚图梦想家已经站稳高端新能源 MPV 的头把交椅,岚图泰山的初始订单也相当不错,这意味着岚图的高端化建设表现相当不错。

可以这么说,岚图梦想家山河是为少数人准备的豪华车型,但岚图体系里需要这么一款车型,去证明这个品牌有服务精英人群的能力,进而证明他们在 SUV 和轿车上,也能更进一步。

 

稳中向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Live Photo 的十年故事,将被如何续写?

作者 艾 梵
2025年11月21日 10:00

微信最近有了点新「动静」。

点开朋友发来的最新旅游打卡照,照片中的人能自己动起来,快门前后的几秒动态就这样跃然屏上。

在实况照片发得最多的小红书上,还能看到一种更新的玩法:三张动态照片被拼在一起,就像电影的分镜头那样。

实况照片(Live Photo)不是个新东西,满打满算也已经出现 10 年了,但直到最近两年,实况照片才火遍社交媒体,成为一种影像的新范式。

而这背后,是一个枯萎技术被重新发明灌溉开花的故事。

实况照片的文艺复兴

2015 年,苹果发布 iPhone 6s,将实况照片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况照片这个功能更像是为 3D Touch 屏幕压感技术这碟醋包的饺子——用力按下屏幕,照片就会动起来。

但随后几年里,实况照片并没有引起用户太多注意。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三个:

  • 没有太多能分享的平台,在小红书兴起之前,微博是硕果仅存支持分享实况照片的平台
  • 占用存储空间大,由于收录了视频和音频信息,实况照片是传统照片的几倍大小
  • 后期空间小,当时技术仍未成熟,封面帧算法落后,实况照片拍出来更容易糊片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是「到手关」这个功能,避免影响拍照体验,还占用宝贵的存储空间。在这七八年的时间里,实况照片都是这样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功能,没什么再创作的空间,也一直缺乏分享的方式。随着 3D Touch 被砍掉,实况照片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转折点出现在了 2022 年,小红书正式支持了实况照片的发布,两年后成为「影像」内容搜索绝对量最高的关键词,和「长焦」「滤镜」等影像功能并列成为新的创作趋势。

▲ 左图来自《小红书「影像赛道」趋势详解,挖掘1.8亿数码人群中的生意机会》
右图来自《Trends 趋势|小红书《五大影像功能洞察图鉴》首发》

对于小红书而言,支持实况照片更多是图文平台适应短视频潮流的求变,是为了留住核心 iPhone 用户的手段,是无数更新中极小的一环。

但对实况照片而言,这却是一场文艺复兴——因为人们表达自我的方式,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

2012 年到 2022 年之间,是智能手机和移动社交媒体快速崛起的年代,手机逐渐取替相机,成为最广泛的拍照设备,而如何用手机拍出一张好照片并且晒出来,成为上一个时代社交媒体内容的主流,一言以蔽之就是:精致,构图、修图、文案都要经过精心处理和选择。

但随着「精致」的内容泛滥,真实的内容可见度越来越低,当大家对精美的东西习以为常的时候,朴实无华的分享,就成了稀缺品。在当下,「活人感」成为了最受热捧的氛围。

又有什么能比 Live 图更「Live」呢?

画面可以不美,构图可以不巧,「此时此刻」的状态和情绪最重要,自然流露才是实况照片的感染力所在。

照片单调,视频漫长,实况照片则居二者之间,捕捉转瞬即逝的个个瞬间。

但当大家重新捡起来实况照片这个玩法,才发现手机上七八年前的功能,其实已经相当落后——实况照片分辨率低、Android 手机不能分享、封面帧还会掉算法,当用户想好好发点 Live 图的时候,工具已经跟不上创作欲了。

需要有人重新发明实况照片。

实况照片,如何被重新发明

手机厂商们很快就嗅到了机会,纷纷在新机中落地实况照片功能,并持续打磨、创造新的范式,让这个原本有些掉队的老功能焕发新生机。

而 OPPO 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第一场改变发生在 Reno 系列上。OPPO Reno12 手机首次引入了实况照片功能,并且与小红书达成合作,成为了首台能够将实况照片分享到第三方平台的 Android 手机。

这个「首台」的意义不仅限于 OPPO Reno12 本身,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曾经专属于苹果的分享生态,撕开了一个口子,整个行业立马跟上,不能拍实况照片的手机,一下子就过气了。

除了能拍,更重要的是能拍好。

为此,OPPO 将在静态影像上累积的能力都塞入实况照片之中,并且还能让每一帧都能成为自然的封面帧,和 iPhone 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

而在后来的产品中,OPPO 也从「画质」和「玩法」两个维度上,持续迭代实况照片的「价值」。

针对实况照片容易糊的痛点,OPPO 连续三代持续提升实况照片分辨率:OPPO Reno13 首发 2K 实况图,今年年初的 Reno14 则做到 4K 视频转实况照片,上个月发布的 Find X9 实现拍摄 4K 实况,还能直发小红书分享。

创作玩法方面,OPPO Find X8 和 Reno13将当时出圈的胶片风格滤镜融入实况照片之中,实现「会动的复古胶片」效果。

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小红书上兴起了一种全新的潮流——实况拼图。

简单来说,就是将多张实况照片以横版的形式纵向拼接在一起,有一种镜头蒙太奇的感觉,让本身就是动态的实况图更具「电影感」。

要实现这种再创作,用户一般离不开第三方的视频或者图片后期工具,不仅过程有点麻烦,还时常会遇到压画质的问题。

OPPO 很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趋势,最新的 Reno15 系列,相册就能够实现系统级的「三拼实况图」。但他们不满足去追逐潮流,他们打算自己做出一种风格,答案就是进阶版的「出圈实况拼图」。

在原本三拼实况图的基础上,OPPO Reno15 允许用户选中带有人物或宠物的实况图进行「出圈」,将被拍摄对象的动态单独抠出放大,形成一种突破背景的效果。

整个过程并不复杂,简单概括就是「一拍二拼三出圈」,零基础也能快速上手。

这个功能不需要用户进行前期大量构思,只要挑选三张实况成片进行处理,画面就能如漫画分镜般生动有力,无论怎么玩都很出片。

如果你有很好的奇思妙想,预先构思了成片的效果去进行拍摄和创作,最终的出片就会更妙趣横生。

一言蔽之:「出圈实况」是一种通过创意构图保证能出好片,又因为可玩性够高而很有上限的拍摄方式。

而在看似简单的界面背后,其实藏着一整套颇为复杂的技术逻辑。

实况照片就是一个很短的视频,「出圈」本质上就是要一键实现视频抠图,容易糊或者跳闪,背后离不开 AI 大模型的助力——OPPO 选用了 10 亿参数量的自研大模型底座,实现了较高的抠图精度,并利用云端算力保证了出图效率。

最后这个功能呈现的效果,是用户只需轻点几下,屏幕上的动态人像就会被精准抠出「出圈」,无需繁琐的交互和长时间等待。

不仅限于玩法本身,OPPO Reno15 也继续优化实况照片最基础的成片效果。搭载专属最新算法「Nature Tone」,专门优化实况照片中人脸的质感,非常适合人像实况图。

OPPO Reno15 的出圈实况,出的不仅是相框,更是传统智能手机影像「参数至上」的怪圈,是用户需求洞察的结果,也是灵光一闪的创新。

捕捉情绪比堆砌参数更重要

从前,我们对一台手机的标准,往往都只聚焦在像素、光圈、传感器尺寸这些硬参数上,希望他们能够拍出够清、够远、够好看的照片。

很快,短视频时代到来,Vlog 大火,大疆 Pocket 这种口袋录影机成为了新宠。

而现在,不管是手机还是大疆 Pocket,甚至单反相机,实况照片都成为了我们期待的功能。

与此同时,实况照片的浪潮也在各个平台蔓延开来:从小红书、微博,到如今的微信——这款最重要的社交应用,也让实况照片走进了朋友圈与聊天之中。

有意思的是,这种传播媒介的变迁,不是技术在背后推动,相关技术甚至在十年前就已经就位,更多只是人们的表达欲发生了变化。

绘画捕捉「感觉」,摄影凝固「当下」,录像记录「过程」,而实况照片留住的,是「瞬间」。

这种转向,也为厂商带来了一个思考:继续在硬件上做突破,拍到更清更远的照片固然重要,如何更好地回应用户日益增长的创作需求,同样不可忽视。

和绘画、摄影、录像不同,实况照片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它诞生于智能手机,繁荣于移动互联网,是技术演进赋予这个时代特有的表达方式。

而真正的技术不是让表达更复杂,而是让情感更自由地流动。

OPPO 工程师在访谈中表示,原本他们只是想在静态照片上做「出圈」,但有同事提出了做成动态的想法之后,整个团队的兴趣被点燃,不断实现技术攻关才有了现在的「出圈实况」。

为 Android 发实况破开了口子,又不断提升实况照片的标准,现在,「出圈实况」这种新玩法正在引领新的风格潮流,这场实况照片的「文艺复兴」,OPPO 从来不是一个被动的追随者,而是走在前面的引路人。

这本就是一种用户与技术的彼此塑造,从技术的附庸,再到情绪的载体, 十年 Live 图的枯木逢春,正是一个关于 Life 的故事。

显然,OPPO 还会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第50万辆小米汽车下线,雷军:安全是基础/Nano Banana Pro正式亮相/苹果远程「变砖」泄密M5 iPad Pro

作者 Shawn Rain
2025年11月21日 08:16
cover

🍌

Google 推出「Nano Banana 2」,图像生成进入推理时代

🚢

俞敏洪:南极游费用 20-25 万,鼓励员工吐槽自己

🚗

小米汽车第 50 万辆下线,刷新全球最快纪录

🍎

苹果远程「变砖」泄密 M5 iPad Pro

💬

OpenAI 紧急推出 GPT-5.1 Pro,直击 Gemini 3

💻

微信 Mac/Windows 双端更新,支持滚动截图

📱

魅族科技大楼挂牌出售,官方回应

🖥

飞书上线「应用模式」,表格秒变专业系统

🤖

蚂蚁集团全模态 AI 助手「灵光」三天冲上 App Store 总榜前十

💡

马斯克:未来工作将成为「可选项」,货币将「无关紧要」

🚗

30.98 万元起,新款享界 S9 发布,全新 MPV 曝光

重磅

Google 推出「Nano Banana Pro」,图像生成进入推理时代

昨天,Google 在 Vertex AI 平台正式上线 Nano Banana Pro(官方名为 Gemini 3 Pro Image)预览版。这款新一代图像生成模型被定位为「推理模型」,在生成图像前会进行内部推理,从而显著提升图像质量、事实准确性以及多语言长文本的渲染能力。

Gemini 3 Pro Image 支持最高 64K 输入 token 与 32K 输出 token,分辨率可达 4K,并具备多轮次对话式编辑、多图像合成(最多 14 张输入图像合成 1 张输出图像)等功能。同时,该模型集成了 Google 搜索能力,为图像生成提供更精确、最新的知识支持。

官方介绍指出,Gemini 3 Pro Image 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多轮次图像生成与编辑、需要高事实准确性的创意工作、多语言环境下的长文本渲染,以及依赖最新知识的图像创作场景。

除在 Vertex AI Studio 中可用外,开发者还能通过 Google 的 Gen AI SDK 在 Python 与 Go 环境下调用该模型,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扩展。

爱诗科技旗下 PixVerse(拍我 AI)也已正式接入 Nano Banana Pro,进一步丰富了从图像生成到视频创作的工作流体验。用户现可通过 PixVerse.ai 与 pai.video 上传多张图片,体验高清图片生成,并在平台内实现更流畅的创作流程。

大公司

俞敏洪:南极游费用 20-25 万,鼓励员工吐槽自己

昨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再发多条南极视频,并发文回应其南极旅行引发的舆论争议。

他强调,自己与摄影师奚志农乘坐的「夏古号」破冰级邮轮为期 12 天,费用在 20-25 万元之间,并非外界传言的 148 万元。

俞敏洪表示,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公司若存在问题会及时纠正。他还提到,网络上出现冒充新东方员工的声音,呼吁公众理性辨别。

此外,他宣布计划在今年冬天资助约 10 名新东方及东方甄选的基层优秀员工,以及 10 名东方甄选优秀会员前往南极考察,以此作为激励与回馈。

此前,俞敏洪在南极考察期间向员工发布内部信,引发部分员工「无法共情」的吐槽,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随后,他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 10 条南极相关视频,包括冰川、动物与船舶画面,进一步引发讨论。

小米汽车第 50 万辆下线,刷新全球最快纪录

昨天,小米汽车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第 50 万辆整车在北京亦庄超级工厂正式下线,仅用 602 天、不足 20 个月,刷新全球新能源车企最快纪录。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表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小米汽车在研发、制造、销售、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的体系能力得到验证,并进入规模化新阶段。

雷军还就此事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强调「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并透露小米汽车预计 2025 年全年交付量将超过 40 万辆。

在过去一年中,小米 SU7 成为 20 万以上轿车销量冠军,YU7 系列 SUV 在 10 月份超越 Model Y,登顶中国市场 SUV 销量榜。

而日前小米集团公布的 Q3 财报显示,小米汽车三季度交付量超过 10 万辆,创历史新高,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 283 亿元,并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指出,预计本周将提前完成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

当天,雷军还在微博宣布,为庆祝第 50 万辆整车下线,小米汽车宣布将赠送共计 6 万个合金车模,其中包括 1:43 比例 1.5 万个和 1:64 比例 4.5 万个,可通过线上互动、广州车展现场及活动门店领取。

苹果远程「变砖」泄密 M5 iPad Pro

据 Wccftech 报道,在俄罗斯 YouTuber Wylsacom 提前开箱泄密 M5 iPad Pro 后,苹果已将相关设备远程「变砖」,使其彻底失效,仅能充电,无法激活使用,形同「昂贵的菜板」。

报道指出,该俄罗斯 YouTuber 在测试中展示了 M5 芯片相较 M4 芯片约 30% 的 GPU 性能提升。然而,这一结果被部分消费者解读为「迭代有限」,从而选择购买上一代产品。

OpenAI 紧急推出 GPT-5.1 Pro,直击 Gemini 3

昨天,OpenAI 在 X 发帖,仅以两句话官宣正式推出 GPT-5.1 Pro,新模型在性能与应用场景上均实现突破,被视为对 Google Gemini 3 的直接回应。

GPT-5.1 Pro 在「情商」与「智商」双维度上进一步升级,现已面向所有 Pro 用户开放。

官方表示,该版本在复杂任务中展现更清晰、更强大的推理与表达能力,尤其在写作辅助、数据科学与商业任务方面表现突出。

微信 Mac/Windows 双端更新,支持滚动截图

微信近日正式发布 Windows、Mac 双端 4.1.5 版本更新,带来多项实用功能升级。

  • 截图工具新增「滚动截图」选项,用户可在截图后向下滚动生成长图,提升操作效率;
  • 聊天文件新增「下载到…」选项,允许用户将接收文件保存至指定目录,而非默认路径;
  • 消息转发界面新增表情入口,用户可在留言框中直接插入表情与文字一并发送。

此外,微信昨天还推出了 iOS 8.0.66 内测版,暂无可见新功能,但在系统兼容性上作出了调整:安装门槛从以往的 iOS 14,提高到了 iOS 15 及以上,或意味着未来的微信版本不再支持 iOS 14 及以下系统。

网易 Q3 营收 284 亿元,《燕云十六声》引爆欧美市场

昨天,网易公布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达 284 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 95 亿元,同比保持稳健增长。

  • 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为 233 亿元,同比增长 11.8%,成为主要驱动力。其中,《燕云十六声》海外版本上线 24 小时玩家数突破 200 万,并在 20 个欧美地区 Steam 畅销榜跻身前十,英语区好评率达 84%;
  • 有道与云音乐分别录得 16 亿元与 20 亿元收入,其中有道在「AI 原生」战略推动下,前三季度累计经营利润同比增长近 150%;
  • 研发投入达 45 亿元,占营收比重约 16%。

此外,网易董事会已批准第三季度派息,并宣布延长最高 5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至 2029 年。

魅族科技大楼挂牌出售,官方回应

位于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白沙路 2 号的魅族科技大楼已挂牌出售,总价约 2.5 亿元,单价为每平方米 1.05 万元,整体面积达 23848.55 平方米。

该大楼曾是魅族在 2017 年手机市场声量巅峰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因战略调整而被出售。

对此,有网友询问魅族科技官微:要搬新总部吗?魅族方面则回复称:「魅族科技大楼租期还很长,会一直陪着大家,追求源于热爱。」

魅族近年来在手机业务上逐渐失势。2017 年后,随着创始人黄章回归并砍掉魅蓝品牌,线下渠道缩减,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022 年 7 月,吉利通过星纪时代收购魅族 79.09% 股权,至 2023 年底实现 100% 控股,黄章彻底退出。2023 年 3 月,星纪魅族集团成立,总部设在武汉,珠海仅为四大办公地点之一,地位不再核心。

今年 3 月有消息称,星纪魅族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市场部整体迁至深圳办公,未随迁员工需选择离职。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是因「珠海跟不上大环境,公司需要找个新的根据地,对标大疆、华为等深圳企业」。

目前,魅族业务重心已转向 FlymeAuto、智能眼镜等与吉利汽车深度协同的方向,手机业务存在感极低,9 月,魅族 22 在跳票两次之后终于发布,但并未搭载旗舰芯片。

飞书上线「应用模式」,表格秒变专业系统

昨天,飞书多维表格新功能「应用模式」全面上线。该功能支持将表格快速转换为逻辑清晰、交互友好的业务系统,并结合前沿 AI 能力,让非 IT 背景的业务人员也能高效搭建专业系统。

据介绍,「应用模式」提供丰富的业务组件与企业级权限管控,支持客户管理、库存管理、直播运营等场景。相比传统定制开发或采购方案,企业可在缩短周期与降低成本的同时,灵活应对业务变化。

此外,飞书多维表格已将 AI 深度融入业务系统全流程,提供「AI 生成工作流」、智能数据分析与问答等功能,帮助企业在零代码体系下实现智能化升级。其底层架构支持单表千万级数据与千人实时协同,并开放超 1000 个外部系统集成,具备稳定、安全与开放的生态能力。

蚂蚁集团全模态 AI 助手「灵光」三天冲上 App Store 总榜前十

昨天,蚂蚁集团披露,该应用在上线首日下载量突破 20 万,两天多累计下载量超过 50 万,并在第三天冲上 App Store 总榜第七,同时位居 App Store 免费工具榜第一。「灵光」于 11 月 18 日发布,定位为全模态通用 AI 助手。

「灵光」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开创性地实现了移动端「自然语言 30 秒生成小应用」,用户不仅可以快速生成,还能进行编辑、交互与分享,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手搓应用」。

此外,「灵光」是业内首个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 AI 助手,支持 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出与可视化互动,呈现出极具信息美感的体验。

智元远征 A2 人形机器人完成百公里跨省行走,获吉尼斯认证

近日,智元远征 A2 成功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百公里跨省行走挑战,从苏州金鸡湖至上海外滩,全程 106.286 公里,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纪录保持者。认证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现场颁发证书,确认该成绩有效。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胡晓雯指出,此次挑战过程由 GPS 仪器记录轨迹,并由专业见证人及 5 位第三方监督员全程监督。

挑战自 11 月 10 日夜间持续至 13 日清晨,最终于 11 月 14 日确认成绩有效。她表示,这一纪录诞生于吉尼斯世界纪录创立 70 周年之际,展现了「中国力量」的前沿科技成果。

据介绍,远征 A2 使用量产商用版本机型,未进行定制化改装,实验室已累计超过 3500 小时可靠性测试。挑战过程中,机器人搭载双 GPS 模块、激光雷达及红外深度相机,实现昼夜环境下的精准导航。

远征 A2 挑战自苏州地标「东方之门」出发,途经市区、景区、国道、省道等多样路段,面对柏油路、盲道、坡道及夜间照明不足等复杂环境,机器人全程遵守交通规则,最终抵达上海外滩。

智元机器人高级副总裁王闯表示,此次跨省行走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硬件性能、平衡算法与耐久性方面的成熟度,为大规模商用奠定基础。

高通:骁龙 X2 Elite 兼容 90% Windows 游戏

据 VideoCardz 报道,昨天,高通在 Snapdragon Architecture Deep Dive 2025 大会上详细介绍了其 X2 Elite PC 平台所搭载的新一代 GPU Adreno X2。

高通表示,超过 90% 的热门 Windows 游戏可在 Arm 架构笔记本上运行,且性能较英特尔酷睿 Ultra 2 系列核显快约 50%。

官方测试显示,在 3DMark Time Spy 中,性能较 Adreno X1 提升 70%,能效提升 125%,在 AAA 游戏中帧率最高可达 2.3 倍。

在对比测试中,Snapdragon X2 Elite Extreme 平台在 1080p 中等画质下,平均帧率较英特尔 Core Ultra 9 288V 系统高约 50%,并在《赛博朋克 2077》《博德之门 3》《怪物猎人 Wilds》《堡垒之夜》等游戏中保持在 30 FPS 以上。同时,相较 AMD Ryzen AI 9 HX 370,性能优势约为 29%。

高通还表示,已有多家游戏反作弊系统开始提供 Arm 原生版本,包括 Epic Games Easy Anti-Cheat、腾讯 ACE、Roblox、Denuvo、BattlEye 等。公司称,正在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游戏兼容性问题。

此外,高通骁龙官方昨天在 X 上发文,宣布「骁龙控制面板」正式推出。据悉,该应用系由原「Adreno 控制面板」更名而来。

目前,该软件已上线高通官网,支持 ARM64 架构的 Windows 系统,集成性能管理、驱动更新与系统监控功能,面向开发者、游戏玩家和高级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图形设置与系统优化能力。

用户可通过配置文件管理器调整超级分辨率、帧率上限、抗锯齿、纹理过滤等参数,功能类似于英伟达显卡的控制面板。

机构:今年中国智能腕戴销量将创历史新高

昨天,Runto 洛图科技发表中国智能腕戴市场最新研报。研报认为,中国智能腕戴市场规模将在 2025 年迎来历史新高。

研报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全渠道销量达到 5260 万台,同比增长 23.2%,全年预计突破 7100 万台。市场在经历 2022 年短暂调整后,于 2023、2024 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在 2024 年恢复至 5000 万台以上,逼近 6000 万台。

研报认为,智能腕戴已从「数据记录工具」转型为「主动健康干预设备」。血氧监测、ECG 心电图、高血压管理、房颤提示等功能逐步推广,推动行业进入准医疗级阶段。

市场细分已形成三大方向:

  • 心血管慢病管理:代表产品包括华为 WATCH D 系列与 Apple Watch Series 11,面向城市中产与慢病高风险人群;
  • 重点人群安全守护:如小米 H1 与小天才电话手表 Z11,聚焦老人 SOS、跌倒检测与儿童定位;
  • 专业运动与康复训练:如佳明 Fenix 7 与 Keep B5,为运动爱好者提供高精度 GPS 与最大摄氧量数据。

洛图科技分析师指出,未来行业将加速医疗认证与适老化适配,智能腕戴有望从「消费电子配件」升级为「体卫融合核心工具」。企业需推动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提升监测精度,并在产品端优化交互逻辑,强化远程定位与紧急呼救功能,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

梅赛德斯-AMG GT XX 概念车中国首秀,刷新 25 项世界纪录

昨天,在广州举办的「2025 梅赛德斯-奔驰 XX 科技创新日」上,AMG GT XX 概念车完成中国首秀。

这款车型作为 AMG.EA 平台的前瞻之作,首次将源自 F1® 的驱动科技应用于纯电架构,展示了电动时代高性能的全新可能。

GT XX 概念车搭载创新的轴向磁通电机与电芯直冷技术,峰值功率超过 1000 千瓦(约 1360 马力),最高车速突破 360 公里/小时。

在意大利纳多测试赛道的极限挑战中,该车以平均 300 公里/小时的速度连续行驶超过 40075 公里,刷新 25 项世界纪录,其中包括电动车 24 小时最长行驶里程纪录。

电池系统方面,GT XX 概念车采用全新四元电池、800 伏高压架构与智能直接冷却系统,单根电缆实测峰值充电功率达到 1041 千瓦,约 5 分钟即可增加 400 公里续航。这一成果被视为推动高性能电动车补能体验接近燃油车便利性的关键突破。

除动力系统外,GT XX 概念车还引入空气动力学、人车交互与创新材料等前瞻技术。如全球首创的可变叶片空气动力学轮毂、等离子激励器尾流控制,以及集成 AR 功能的竞速头盔,均凸显 AMG 对驾驭乐趣的重新定义。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GT XX 概念车的核心电驱技术将于 2026 年率先应用于 AMG.EA 平台的首款量产高性能四门跑车。

华为乾崑携手东风汽车发布「奕境」品牌

昨天在广州举行的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奕境」正式亮相。该品牌由上百用户共同参与命名与票选,成为东风汽车首个深度用户共创的汽车品牌。

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在 2025 年持续推进合作:1 月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5 月扩展至智能驾驶与鸿蒙座舱等核心领域、9 月揭牌联合创新实验室,奕境项目被视为双方技术集成度的最高体现。

安全方面,奕境将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提供车位到车位 2.0、巡泊一体等功能,并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侧向负向障碍物检测等安全守护。

智慧体验上,奕境将融合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智能座舱,打造沉浸式移动智慧空间。共创机制也将延续,品牌计划通过创新渠道持续倾听用户声音,使产品迭代与用户需求保持同步。

💡 马斯克:未来工作将成为「可选项」,货币将「无关紧要」

据《商业内幕》报道,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在美沙投资论坛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货币将在未来「无关紧要」。

他指出,AI 与机器人将使工作变成一个「可选项」,社会最终可能进入一个无需依赖传统就业和货币的阶段。

马斯克在论坛上与英伟达 CEO 黄仁勋同台,他强调未来的约束将来自电力与物质,而非货币。

他引用科幻作家 Iain Banks 的「文化」系列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对积极 AI 未来的参考。他进一步表示,工作将像园艺或运动一样,成为一种兴趣选择,而非生存必需。

此前,马斯克多次提出 AI 机器人(如特斯拉擎天柱 Optimus)能够消除贫困。他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只有通过机器人才能实现全民医疗与消除贫困。

他甚至提出「全民高收入」的概念,认为在理想情境下,任何人都能获得所需的产品与服务,但这一过程将伴随「大量的创伤与冲击」。

在论坛现场,马斯克还与黄仁勋互动,提及英伟达财报发布,并以「货币已无关紧要」的玩笑收尾,两人举瓶碰杯,场面颇具象征意味。

新产品

30.98 万元起,新款享界 S9 发布,全新 MPV 曝光

昨天,新款享界 S9 正式上市。该车型由华为与北汽联合打造,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共计 4 款车型。

车身尺寸为长 5160 毫米、宽 2005 毫米、高 1492 毫米,轴距 3050 毫米,定位为中大型轿车。新车在智能驾驶与设计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 搭载 36 个高精度传感器,标配 4 激光雷达,其中包括 1 个 192 线激光雷达与 3 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
  • 前向新增 3 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矩阵,并配备车外麦克风;
  • 全系基于新一代途灵平台,标配空气悬架与可变阻尼减震器,提升行驶质感;
  • 纯电版基于 800V 高压平台打造,电动机最大功率 227 千瓦,续航超过 800 公里;
  • 增程版搭载华为雪鸮智能增程系统,CLTC 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300 公里;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系统,辅助驾驶与主动安全能力进一步提升。

外观方面,新款享界 S9 换装全新寰宇之星车标,采用璀璨星河大灯、智能电子外后视镜及星云贯穿式尾灯组设计,整体视觉更具科技感。

售价上,新款享界 S9 增程版 Max 车型的起售价为 30.98 万元;纯电版起售价为 32.98 万元。

此外,余承东还在发布会上宣布即将推出的「One More Thing」—— MPV 新车型,预计定位高端市场。

🔗 相关阅读:新款享界 S9 发布,余承东说鸿蒙智行首款 MPV 马上就来

30.98 万元起,小鹏 X9 超级增程发布

昨天,小鹏 X9 超级增程车型已于正式上市,定位豪华七座 SUV,Max 版起售价为 30.98 万元,Ultra 顶配版本价格为 32.98 万元。

新款车型主打长续航与智能化配置,官方宣称其 CLTC 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1602 km,纯电续航里程为 452 km,增程器介入噪音低至 ≤0.5 dB,能耗表现为 16.5 kWh/100 km。

新车在安全与舒适方面同样强调「同级领先」。全车标配 9 个安全气囊,满足中国及欧洲五星安全设计标准,并采用 2000 MPa 热气胀工艺膨胀管提升车身强度。

座舱方面,提供 Nappa 真皮座椅、零重力模式、SPA 级按摩功能,以及 27 个 HiFi 级扬声器的 AI 音响系统。

在智能化配置上,小鹏 X9 搭载图灵 AI 芯片,算力高达 2250 TOPS,支持全场景自动泊车与紧急避让功能。此外,车辆配备 800V 超快充技术,10 分钟即可补能,最大离地间隙可拓展至 185 mm,以应对复杂路况。

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支付 5000 元定金的消费者可享限时上市权益,包括 20 英寸星耀悬浮轮毂、座舱升级套装、金融或积分优惠,以及终身免费流量等多项购车礼遇。

56300 元,徕卡 Q3 Monochrom 发布,搭载 6000 万像素黑白传感器

昨晚,徕卡正式发布 Q 系统第二代黑白相机「Q3 Monochrom」,该机型以 6000 万像素专用黑白感光元件为核心,主打纯粹黑白影像表现。

  • 搭载 6000 万像素 BSI CMOS 黑白感光元件,支持三倍解析度技术;
  • 感光度范围覆盖 ISO 100 至 ISO 200000;
  • 最高支持 8K 黑白视频录制;
  • 具备 IP52 防尘防泼溅。

外观设计延续 Q 系列极简风格,全黑金属机身与黑色皮革蒙皮,机顶刻字采用黑色或灰色填色。值得注意的是,Q3 Monochrom 在设计上移除了经典的红色徕卡「可乐标」。

徕卡还同步推出多款配件,包括覆皮无线充电手柄与红色滤镜等。

徕卡 Q3 Monochrom 官方售价为 56300 元,现已在官方商城上架开售。

15.98 万元起,广汽丰田新威兰达正式上市

昨天,全新换代威兰达正式上市,官方打出「开启燃油车域控时代」的 slogan,强调智能化体验,定位 20 万元以内的高性价比 SUV。

据悉,全新威兰达是丰田首款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燃油车,搭载域控制器与千兆以太网,配合高通骁龙 8155P 芯片,实现算力集中与 OTA 升级能力,推动燃油车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其他规格如下:

  • 首发搭载丰田 TSS 4.0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数量增至 24 个,前向摄像头像素提升至 830 万,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延伸至 280 米,覆盖 200+ 智驾场景;
  • 配备 15.6 英寸中控屏、26.4 英寸 HUD 平视显示系统,并支持 Harmony OS 生态协同,预装 26 款主流应用。自研语言大模型语音系统支持全车四音区免唤醒交互;
  • 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2.0L HEV 百公里油耗低至 4.59L,2.5L HEV 百公里油耗低至 4.91L;
  • E-FOUR 电子四驱系统可实现前后轴驱动力 100:0 至 20:80 智能调节。

此次换代车型新增 2.0L 混动版本,将中型 SUV 混动价格首次拉入 20 万元区间,主打「起步即高配,入门版就是豪华版」。具体售价如下:

  • 2.0L 汽油入门版:15.98 万元
  • 2.0L 混动入门版:16.98 万元
  • 2.5L 混动四驱入门版:20.28 万元

荣耀 500 官宣搭载 8000mAh 电池:可连刷 31 小时抖音

昨天,荣耀确认荣耀 500 系列全系配备 8000mAh 青海湖电池,官方称可实现抖音连刷 31 小时或《王者荣耀》连续游戏 12 小时,续航表现位居同档之最。新机将于 11 月 24 日正式发布。

据网传消息,荣耀 500 系列同时全系搭载高通骁龙 8 系旗舰芯片,成为同档位唯一标配骁龙 8 系的机型。

其中,荣耀 500 标准版采用骁龙 8s Gen4,Pro 版则搭载骁龙 8 至尊版。跑分数据显示,荣耀 500 安兔兔成绩为 2434862 分,荣耀 500 Pro 达到 3232068 分。

在外观设计方面,新机采用横向跑道式后摄 Deco、一体冷雕背板、直边直屏及大 R 角方案,整体风格与 iPhone Air 相似。

韩伯啸:vivo S50 系列全系标配 3D 超声波指纹识别

昨天,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在微博发文称,vivo S50 系列手机将全系标配第二代 3D 超声波指纹识别,在湿手、暗光环境下均可实现快速解锁。据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新机预计在 12 月发布。

官方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vivo S50 系列还将全系支持 IP69 + IP68 级防水。此外,S50 Pro mini 将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结合 LPDDR5X 与 UFS4.1,在普通室温下跑分超过 300 万。

此外,博主「数码闲聊站」还表示,vivo S50 系列将主打「3S 级旗舰体验」,搭载最新骁龙 8 Gen5 芯片、配备 IMX882 主摄级潜望镜和 3D 超声波指纹 2.0。

新消费

餐饮品牌集体摆摊推「惠民菜」

据界面新闻报道,全国多地餐饮品牌近期集体走上街头摆摊售餐,成为餐饮行业探索新生存路径的最新现象。

自今年 7 月以来,从武汉湖锦酒楼、广州炳胜品味,到上海耀粤楼、和记小菜,再到长沙好灶头,区域知名餐厅纷纷加入「摆摊大军」,推出「便民菜」「惠民菜」,以平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数据显示,摊位菜品覆盖红烧肉、辣子鸡、梅菜扣肉、糖醋排骨等主菜,以及卤味、小吃和汤品,部分摊位菜品数量多达 70 种。

价格方面,摊位菜品定价整体低于堂食,多数炒菜在 10-30 元区间,素菜低于 10 元,荤菜在 15-30 元之间。

营业时间集中在午间及下午三点后,精准匹配下班人群与家庭采购需求。部分摊位单日收入最高可达 3 万元,多数稳定在 1 万元左右。

然而,报道指出,摆摊热闹背后折射出堂食业务的持续困境。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仅为 31.3%,较 2023 年下降近 19 个百分点、上市餐饮企业人均消费亦呈下滑趋势。

例如,绿茶餐厅从 62.9 元降至 56.2 元,老乡鸡从 30.6 元降至 28.2 元。堂食客流不足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

报道认为,摆摊模式虽能带来现金流与曝光,但难以替代堂食的核心盈利能力。

部分消费者质疑外摆菜品「像预制菜」,且价格优势并不明显。长期来看,品牌价值可能因「摆摊越火、堂食越冷」的负向循环而受损。

ENGINEERED GARMENTS 携手 GU 打造复古军事风单品

近日,美式复古服装品牌 ENGINEERED GARMENTS 与 GU 宣布推出首个联名系列,并将于 12 月 5 日起在 GU 指定门店发售。

此次合作以「Manhattanism」为主题,灵感源自 1970 年代纽约的文化与街头景象,融合复古与军事元素,并通过重新拆解与组合呈现出更具趣味性的设计。

系列共包含五款单品,兼具 EG 标志性硬朗美学与更高的日常穿搭性,体现双方在设计工艺与细节品质上的共同坚持。

爱彼迎携手奥运名将推出冬奥主题体验

近日,爱彼迎宣布携手 26 位奥运名将推出 2026 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主题「爱彼迎体验」项目。

据悉,此次合作的运动员横跨 7 个国家、15 个运动项目,共斩获 67 枚奥运奖牌。

他们将在赛前、赛中与赛后带领参与者走进博尔米奥雪道、米兰体育场馆以及科尔蒂纳山脉等地,提供包括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在内的多样体验。参与者可与「花滑四周跳之王」陈巍一同欣赏冰上艺术,或与意大利短道速滑名将阿里安娜·方塔娜驰骋冰面。

爱彼迎表示,该系列体验已在平台开放预订,旅行者不仅能参与运动员带来的深度互动,还能通过平台找到靠近赛场的优质房源,进一步提升赛事期间的住宿便利性。

好看的

《狂野时代》明日上映,预售票房突破 7500 万

毕赣执导的艺术电影《狂野时代》将于 11 月 22 日在全国上映,目前正在火热预售中,票房已突破 7500 万。影片昨日发布终极预告与群像海报,进一步强化其跨越世纪的叙事风格与沉浸式感官体验。

该片由易烊千玺、舒淇领衔主演,赵又廷特邀出演,李庚希特别出演,并在第 78 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荣获特别奖。影片叙事以时间倒流为核心,从 1999 年最后一天起始,串联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五个篇章,构建出「迷魂者」跨越一个世纪的幻梦旅程。

终极预告中,舒淇饰演的「大她者」与易烊千玺饰演的「迷魂者」展开最后一次对话,场景涵盖末日少年、嗅觉骗局、父子回忆以及听觉拷问等多重维度,呈现复杂的感官叙事。

《我最特别的朋友》友情版预告发布

昨天,电影《我最特别的朋友》发布友情版预告。此前,影片已官宣将于 2025 年 12 月 5 日在中国全国上映。

此次预告以温暖细腻的笔触,聚焦老郑(张颂文饰)与亮亮(曾柯琅饰)的跨代友情,展现两位孤独灵魂彼此靠近的过程,提前释放影片的治愈主题。

《我最特别的朋友》以温暖的笔触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张颂文通过细微神态变化演绎老郑从孤独到接纳的过程,曾柯琅则以克制表演展现亮亮的内心转变。两人默契的互动诠释出「如父如子般另类友情」的重量。

《不过是上班》定档 2026 年 1 月 10 日

近日,刘同喜剧新作《不过是上班》官宣定档,将于 2026 年 1 月 10 日在中国全国上映。

影片以荒诞喜剧的设定切入职场主题,首次释出的定档海报以「职场进化图鉴」形式呈现,从打工人起床、通勤到加班的全过程,隐喻现代职场的重复与压迫。

刘同在创作中延续其「敢想敢做」「真实洞察人心」的风格,影片不仅是喜剧,更意在成为打工人的集体疗愈。故事通过主人公陷入时间循环的设定,展现年轻人对「厌恶职场」的共鸣与反思。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