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不再「摸着理想过河」
零跑不再需要「摸着理想过河」。
2025 年,零跑维持了超高增速。月交付量从年初的 2.5 万台,一路上涨,到 9 月已经突破了 6.6 万,连续 7 个月占据新势力头名。
更不容易的是,零跑证明了自己不仅仅能卖增程 SUV,纯电轿车也能卖好。年中推出的 B 级纯电轿车 B01,尽管处在 10-12 万的「最卷价格带」,依然交出了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的标准爆款答卷。
2025 年 10 月 16 日,在全年 50 万销量目标达成前,零跑公布了全新的 D 系列旗舰车型 D19 和首位代言人费翔。参数显示,D19 增程版将搭载 80.1kWh 超大电池,实现 500km 的纯电续航,并且还将搭载过往百万豪车才有的矢量电机技术。
尽管官方并没有公布 D19 的预售价,但结合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的表述来看,这款可能是零跑最贵的车,价格区间大概率在 25-30 万之间。
可以说,零跑通过「技术上做集成、产品上做取舍、定义上低毛利」三大核心策略,在越来越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里,成为了一个十分有趣又独特的存在。
理想、华为没答好的题,零跑先拿高分
2024 年 11 月,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4 万台,跻身新势力品牌前三。
那个时候,在绝大多数旁观者眼中,零跑还是新势力里的「小透明」。由于 C 系列产品主销增程 SUV,外界给它贴上了一个略带调侃的标签:「半价理想」。
如今,昔日「小透明」已经不知不觉地连续 7 个月蝉联新势力交付榜第一。刚刚过去的 9 月,零跑月交付量突破 6.6 万台,同比增长接近一倍。
比起绝对数值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零跑的销量构成里,不是只依赖「增程 SUV」这个单一产品公式,今年刚刚推出的纯电 B 系迅速上量。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当前销量中,B 系列月销量超过 24000 台,占比达到近 40%。
零跑当前不同系列的销量构成情况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零跑 B 系列一共有 SUV(B10)和轿车(B01)两款车型,目前在售车型均为纯电形式。其中 B10 定位为车长 4.5 米左右的紧凑型 SUV,上市 4 个月交付量即突破 5 万台;而 B01 也在 7 月正式发布会后,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万。
先增程后纯电,先 SUV 后轿车,这是理想和华为近两年重点研究和希望突破的命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零跑比这两家明星公司先一步交出了高分答卷。
具体到产品层面,B10 和 B01 主要处在 10-12 万的价格区间。这被认为是最主流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战场,过往长期被合资品牌统治,近年来又被比亚迪分走了大量市场份额,但始终没有新势力取得突破。
朱江明也喜欢用「车圈优衣库」形容零跑,希望传递出产品好而不贵的形象。
这其中,价优是显性且易于理解的。但其实优衣库价格亲民的关键并不在于多「省」,作为「快时尚」行业的代表,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效率高」以及能在产品成本和功能上准确「做取舍」。
一辆车的市场定位、价格区间、成本往往需要在项目初期明确,这就需要对有限资源进行有限分配,最终达到产品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目标。
把 B10 和 B01 两款产品和同价位竞品之间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零跑关注的核心在于大空间、长续航、智能化。
在参数表上,这 3 点就可以体现在:电池容量比友商大几度、充电倍率略高一点、座舱和辅助驾驶芯片全系上高通芯片,而且还在 12 万级别的车型上配置了激光雷达。
而在外观颜值的传播,以及销售体系(如直营门店等),零跑 B 系列则并没有投入太多资源。
过往,零跑对外多传递出「技术降本」的理工男形象,B 系列的成功,则意外地折射出这家并不强调互联网基因的非典型新势力车企,也同样在产品定义和用户洞察上有着不错的感觉。
80 度超大电池增程,不到 30 万?
截至目前,零跑在 2025 年的交付量已突破 40 万台,完成 50 万的既定目标只是时间问题。极客公园了解到,零跑对 2026 年的销量目标也许将提升至 80 万-100 万台。
这其中,预计增量依然会来自于两个全新的系列:更便宜的 A 系列,以及定位「豪华」的 D 系列。
10 月 16 日,在零跑 D 平台技术发布会上,D 系列第一款车型 D19 率先亮相。
零跑 D 系列首款车型 D19:车长超 5.2 米,轴距超 3.1 米 | 图片来源:零跑系列
D19 将同时具备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其中,纯电版电池将达到 115kWh,而增程也配备了超过 80kWh 的电池,纯电续航将超过 500 公里。
官方表示,这块电池最快可以在 15 分钟完成 30%-80%的补能,等效约为 4C 充电倍率。
对于「大电池小油箱」的策略,朱江明表示这代表着零跑对增程的理解和过往发生了变化。过去,消费者会认为纯电产品更贵,增程是更经济的选择;而现在「增程是不差钱的消费者,为了少数出行场景做出的选择」。
此外,D19 纯电版最高会配备 3 电机,且会使用双矢量电机。根据官方演示,这套矢量电机可以在锁定单侧前轮的情况下,通过分配力矩实现 3.6m 半径的「圆规掉头」。这是过往类似仰望 U8 等百万豪华车型上才会搭载的功能。
在智能化层面,D19 将搭载两颗高通 8797 芯片,采用舱驾一体的方案开发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官方表示,D19 将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零跑还在车尾布置了一个制氧机。尽管内饰还没公开,但据了解 D19 车内将配备原生的鼻吸式吸氧接口。
在 10 月 16 日的技术发布会上,零跑 D 系列的代言人费翔和朱江明一起揭晓 D19 外观 |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目前,D19 并没有公布预售价。但根据朱江明此前的描述,尽管搭载了众多高端配置,但零跑 D 系列将定位在 20 万-30 万区间。
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技术降本仍然是关键点。这次零跑 D19 增程版上首次带来了驱动发电一体的增程系统,既能发电也可以参与驱动。
据介绍,这套方案可以在减少一套电机电控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四驱,可以减少几千元的 BOM 成本。同时,也有利于车辆减重以及优化线束物理空间,毕竟要在增程车上塞下 80 度电池本身也对工程提出了难题。
其次,定价上保持和现有的 B 系列、C 系列同样「按成本定价」的相对低毛利策略。财报显示,2025 上半年,零跑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 14.1%。
朱江明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媒体交流会上也强调,D 系列「产品豪华,但价格不豪华」,不会因为请了代言人就增加产品溢价。
优衣库比杰尼亚更赚钱
朱江明并不担心低毛利会影响零跑的盈利能力。
在媒体沟通会上,他直接用自己身穿的杰尼亚西装举例,表示尽管作为高端品牌,杰尼亚的产品毛利比优衣库多很多,但杰尼亚的总利润远不如优衣库——资料显示,2024 年杰尼亚的总利润折合约为 7.5 亿人民币,而优衣库的总利润折合超过 185 亿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 25 倍。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 | 图片来源:零跑
据朱江明在直播中透露,零跑的下一个大目标,是突破 400 万年销量目标,成为全球 TOP10 的车企。
最新的变化是,零跑除了坚持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外(目前占 BOM 成本 65%零部件自研自造),在空调压缩机、座椅、保险杠等附加值高、但质量良莠不齐的配件上也开始自己生产。
朱江明透露,从今年开始量产自研的座椅,产量目前已达 2-3 万台/月。
在海外市场方面,依托合作方 Stellantis 集团的体系,零跑得以在欧洲市场以相对低的成本铺设消费渠道。据透露,仅在德国市场,目前就已经有超过 20 家门店。在整个欧洲市场月销量破千,是销量最高的新势力车企。
海外市场的下一步重点,是对主销产品 C10 进行本地化生产。核心是满足欧盟对于零部件 40%本地化生产要求,进而有望进一步优化定价,提升竞争力。
今年是零跑汽车成立的第十年。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朱江明提到在 10 年中,自己从公司拿到的工资只有大约 150 万元,而个人的投入已经超过了 10 亿。但他认定了这条路——「优衣库」只要做对了,也可以和「杰尼亚们」一样获得该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