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10月17日首页

零跑,不再「摸着理想过河」

2025年10月17日 21:28

零跑不再需要「摸着理想过河」。

2025 年,零跑维持了超高增速。月交付量从年初的 2.5 万台,一路上涨,到 9 月已经突破了 6.6 万,连续 7 个月占据新势力头名。

更不容易的是,零跑证明了自己不仅仅能卖增程 SUV,纯电轿车也能卖好。年中推出的 B 级纯电轿车 B01,尽管处在 10-12 万的「最卷价格带」,依然交出了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的标准爆款答卷。

2025 年 10 月 16 日,在全年 50 万销量目标达成前,零跑公布了全新的 D 系列旗舰车型 D19 和首位代言人费翔。参数显示,D19 增程版将搭载 80.1kWh 超大电池,实现 500km 的纯电续航,并且还将搭载过往百万豪车才有的矢量电机技术。

尽管官方并没有公布 D19 的预售价,但结合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的表述来看,这款可能是零跑最贵的车,价格区间大概率在 25-30 万之间。

可以说,零跑通过「技术上做集成、产品上做取舍、定义上低毛利」三大核心策略,在越来越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里,成为了一个十分有趣又独特的存在。

 

理想、华为没答好的题,零跑先拿高分

2024 年 11 月,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4 万台,跻身新势力品牌前三。

那个时候,在绝大多数旁观者眼中,零跑还是新势力里的「小透明」。由于 C 系列产品主销增程 SUV,外界给它贴上了一个略带调侃的标签:「半价理想」。

如今,昔日「小透明」已经不知不觉地连续 7 个月蝉联新势力交付榜第一。刚刚过去的 9 月,零跑月交付量突破 6.6 万台,同比增长接近一倍

比起绝对数值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零跑的销量构成里,不是只依赖「增程 SUV」这个单一产品公式,今年刚刚推出的纯电 B 系迅速上量。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当前销量中,B 系列月销量超过 24000 台,占比达到近 40%。

零跑当前不同系列的销量构成情况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零跑 B 系列一共有 SUV(B10)和轿车(B01)两款车型,目前在售车型均为纯电形式。其中 B10 定位为车长 4.5 米左右的紧凑型 SUV,上市 4 个月交付量即突破 5 万台;而 B01 也在 7 月正式发布会后,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万。

先增程后纯电,先 SUV 后轿车,这是理想和华为近两年重点研究和希望突破的命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零跑比这两家明星公司先一步交出了高分答卷。

具体到产品层面,B10 和 B01 主要处在 10-12 万的价格区间。这被认为是最主流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战场,过往长期被合资品牌统治,近年来又被比亚迪分走了大量市场份额,但始终没有新势力取得突破。

朱江明也喜欢用「车圈优衣库」形容零跑,希望传递出产品好而不贵的形象。

这其中,价优是显性且易于理解的。但其实优衣库价格亲民的关键并不在于多「省」,作为「快时尚」行业的代表,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效率高」以及能在产品成本和功能上准确「做取舍」

一辆车的市场定位、价格区间、成本往往需要在项目初期明确,这就需要对有限资源进行有限分配,最终达到产品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目标。

把 B10 和 B01 两款产品和同价位竞品之间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零跑关注的核心在于大空间、长续航、智能化。

在参数表上,这 3 点就可以体现在:电池容量比友商大几度、充电倍率略高一点、座舱和辅助驾驶芯片全系上高通芯片,而且还在 12 万级别的车型上配置了激光雷达。

而在外观颜值的传播,以及销售体系(如直营门店等),零跑 B 系列则并没有投入太多资源。

过往,零跑对外多传递出「技术降本」的理工男形象,B 系列的成功,则意外地折射出这家并不强调互联网基因的非典型新势力车企,也同样在产品定义和用户洞察上有着不错的感觉。

 

80 度超大电池增程,不到 30 万?

截至目前,零跑在 2025 年的交付量已突破 40 万台,完成 50 万的既定目标只是时间问题。极客公园了解到,零跑对 2026 年的销量目标也许将提升至 80 万-100 万台。

这其中,预计增量依然会来自于两个全新的系列:更便宜的 A 系列,以及定位「豪华」的 D 系列

10 月 16 日,在零跑 D 平台技术发布会上,D 系列第一款车型 D19 率先亮相。

零跑 D 系列首款车型 D19:车长超 5.2 米,轴距超 3.1 米 | 图片来源:零跑系列

D19 将同时具备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其中,纯电版电池将达到 115kWh,而增程也配备了超过 80kWh 的电池,纯电续航将超过 500 公里。

官方表示,这块电池最快可以在 15 分钟完成 30%-80%的补能,等效约为 4C 充电倍率。

对于「大电池小油箱」的策略,朱江明表示这代表着零跑对增程的理解和过往发生了变化。过去,消费者会认为纯电产品更贵,增程是更经济的选择;而现在「增程是不差钱的消费者,为了少数出行场景做出的选择」。

此外,D19 纯电版最高会配备 3 电机,且会使用双矢量电机。根据官方演示,这套矢量电机可以在锁定单侧前轮的情况下,通过分配力矩实现 3.6m 半径的「圆规掉头」。这是过往类似仰望 U8 等百万豪华车型上才会搭载的功能。

在智能化层面,D19 将搭载两颗高通 8797 芯片,采用舱驾一体的方案开发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官方表示,D19 将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零跑还在车尾布置了一个制氧机。尽管内饰还没公开,但据了解 D19 车内将配备原生的鼻吸式吸氧接口。

在 10 月 16 日的技术发布会上,零跑 D 系列的代言人费翔和朱江明一起揭晓 D19 外观 |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目前,D19 并没有公布预售价。但根据朱江明此前的描述,尽管搭载了众多高端配置,但零跑 D 系列将定位在 20 万-30 万区间。

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技术降本仍然是关键点。这次零跑 D19 增程版上首次带来了驱动发电一体的增程系统,既能发电也可以参与驱动。

据介绍,这套方案可以在减少一套电机电控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四驱,可以减少几千元的 BOM 成本。同时,也有利于车辆减重以及优化线束物理空间,毕竟要在增程车上塞下 80 度电池本身也对工程提出了难题。

其次,定价上保持和现有的 B 系列、C 系列同样「按成本定价」的相对低毛利策略。财报显示,2025 上半年,零跑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 14.1%

朱江明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媒体交流会上也强调,D 系列「产品豪华,但价格不豪华」,不会因为请了代言人就增加产品溢价。

 

优衣库比杰尼亚更赚钱

朱江明并不担心低毛利会影响零跑的盈利能力。

在媒体沟通会上,他直接用自己身穿的杰尼亚西装举例,表示尽管作为高端品牌,杰尼亚的产品毛利比优衣库多很多,但杰尼亚的总利润远不如优衣库——资料显示,2024 年杰尼亚的总利润折合约为 7.5 亿人民币,而优衣库的总利润折合超过 185 亿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 25 倍。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 | 图片来源:零跑

据朱江明在直播中透露,零跑的下一个大目标,是突破 400 万年销量目标,成为全球 TOP10 的车企。

最新的变化是,零跑除了坚持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外(目前占 BOM 成本 65%零部件自研自造),在空调压缩机、座椅、保险杠等附加值高、但质量良莠不齐的配件上也开始自己生产。

朱江明透露,从今年开始量产自研的座椅,产量目前已达 2-3 万台/月。

在海外市场方面,依托合作方 Stellantis 集团的体系,零跑得以在欧洲市场以相对低的成本铺设消费渠道。据透露,仅在德国市场,目前就已经有超过 20 家门店。在整个欧洲市场月销量破千,是销量最高的新势力车企。

海外市场的下一步重点,是对主销产品 C10 进行本地化生产。核心是满足欧盟对于零部件 40%本地化生产要求,进而有望进一步优化定价,提升竞争力。

今年是零跑汽车成立的第十年。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朱江明提到在 10 年中,自己从公司拿到的工资只有大约 150 万元,而个人的投入已经超过了 10 亿。但他认定了这条路——「优衣库」只要做对了,也可以和「杰尼亚们」一样获得该有的回报。

田中精机:股东竹田享司、竹田周司拟询价转让4.998%公司股份

2025年10月17日 20:56
36氪获悉,田中精机公告,股东竹田享司、竹田周司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785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98%。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出让方承诺所持股份已经解除限售,权属清晰,不存在不得减持股份情形。本次询价转让的受让方为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依米康:实控人拟协议转让公司5%股份

2025年10月17日 20:46
36氪获悉,依米康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屹峥于2025年10月15日与川发证券基金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孙屹峥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202.4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5.00%,以12.128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川发证券基金,转让价款共计2.67亿元。本次股份协议转让事项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北京人形开源WoW具身世界模型

2025年10月17日 20:45
36氪获悉,10月17日,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悉,其开源了全新的世界模型架构,提出了一个让机器人真正“看见、理解并行动于世界”的具身世界模型--WoW(World-Omniscient World Model)。据了解,其能帮助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学习掌握各项技能。

思源电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6.94%

2025年10月17日 20:37
36氪获悉,思源电气发布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25.68%;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48.7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91亿元,同比增长46.94%。

深交所:本周持续对“*ST宇顺”进行重点监控

2025年10月17日 20:31
36氪获悉,10月13日至10月17日,深交所共对129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持续对“*ST宇顺”进行重点监控;共对4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1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英国反垄断机构结束对谷歌“隐私沙盒”的调查

2025年10月17日 20:18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10月17日公告称,在仔细审议了2025年6月咨询的反馈意见后,CMA认为有合理依据相信其竞争担忧已不复存在,且解除承诺措施是恰当的。因此,CMA正式发布了解除承诺的决定,关闭了对谷歌的调查。(界面)

歌尔股份:终止筹划104亿港元股权收购事项

2025年10月17日 20:04
36氪获悉,歌尔股份公告,公司原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收购Luen Fung Commercial Holdings Limited全资子公司Meg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及Channel Well Industrial Limited100%股权,但由于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股权收购事项。此次终止是公司与交易对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无需承担赔偿及法律责任,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摩根士丹利: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创造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

2025年10月17日 19:58
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20年是飞行汽车的飞速发展期,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创造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2050年将增至9万亿美元。在此期间,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城市低空交通市场。此前,包括长安、吉利及小鹏汽车在内的三大主机厂先后披露了各自旗下的飞行汽车项目进展。(财联社)

汉威科技:拟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25年10月17日 19:35
36氪获悉,汉威科技公告,公司为深化全球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关于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细节尚未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