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10月27日爱范儿

最后一个没有广告的地图,要消失了

作者 周奕旨
2025年10月27日 22:20

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爆料称,苹果正计划最早明年,在地图 app 里引入广告。

形式可能类似于 App Store 的搜索广告——商家可以花钱,让自己的店铺信息在搜索结果里排得更靠前。

这条消息不大,在连绵的科技板块只占了一个角落,但我仍然感到遗憾——

最后一个没有广告的地图,恐怕也要消失了。

干净的系统,是个美丽的误会

在国内,苹果地图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由于测绘资质的限制,它的地图数据其实来自高德,商家信息又大量抓取自大众点评,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拼好图」,也很像果式审美+国内商业数据的「缝合怪」。

为数不多的苹果地图用户,恐怕早已习惯面临他人的质疑:你干嘛不用功能更全、信息更准的高德和大众点评呢?

我想,国内为数不多的用户和我的答案会出奇地一致:图个清静。

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里,「免费」从来都很昂贵,平台提供工具,你成为流量,平台需要用这些流量去换取广告费、去完成 O2O 闭环、去构建它的商业帝国。

百度地图、高德地图都是这条商业逻辑下的产物,它们的本质是餐饮、酒店、打车、娱乐的超级聚合体,它们必须热闹,必须拥挤,必须想尽办法让你「点一下」,再多「点一下」。

而苹果很特别。它不会在你导航前,先弹出一个打车红包;不会在你搜索「咖啡」时,强行塞给你一张 8 折优惠券;更不会在你只想安安静静开车时,当个呱噪的美女或搞笑艺人,并且在车道上铺满广告……

它只是一个地图,仅此而已。

这种清净是如此可贵,以至于我们愿意容忍它偶尔的路线不准、信息滞后,用一种近乎宽容的态度,维持着这份特别。

这种特别进而映射的,是消费者一直以来对待苹果的「默契」——

我花了不菲的价格买了 iPhone,我为硬件付了高额溢价,作为回报,你理应给我一个干净、安全、不受打扰的系统。

这很公平,也很理想。

讽刺的是,我们认定的那份「默契」,或许只是一场长达十年的一厢情愿——

地图之所以一直没有广告,不是苹果不想,而是它先天有缺,花了大量时间补身体。

时间拉回 2012 年,世界很热闹,《江南 Style》火遍全球,诺基亚发布了最后一代塞班旗舰 808,伦敦奥运会刚刚落幕。

而在硅谷,苹果和 Google 正闹分手。

iPhone 诞生之初,内置的是 Google 地图,但随着 iOS 和 Android 成了死对头,苹果受不了这个命门攥在对手手里。

于是,苹果地图(Apple Maps)仓促上线。

2012 年 9 月,苹果在 iOS 6 中用自家的地图服务取代了 Google 地图,但新上线的苹果地图出现了大量错得离谱的问题:地标错误、3D 视图扭曲、道路融化、建筑消失、路线导航失灵等,遭到了全球用户和媒体的猛烈批评。

面对这场公关灾难,Tim Cook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发布了一封罕见的致用户公开信,在这封信里,他写道:

在苹果,我们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上周我们推出的新地图,未能兑现这一承诺。我们对由此给客户带来的挫败感深表歉意,我们正在竭尽全力让地图变得更好。

起点太低,反倒成了一件好事。

从废墟里爬出来的苹果地图,根本无暇去和 Google 硬碰硬,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是别再出洋相,做好「地图」本身,因此也顾不上去搞广告。

此后数年,苹果一直在地图上缝缝补补,直到 2015 年的 iOS 9,苹果才加入了公交线路这种基础功能,而在 2018 年,苹果又对外宣布,他们要推倒重来,用 100% 自采数据,重新构建整个地图——

这个版本,直到 2020 年初,才在美国全境上线,苹果地图,堪称刚刚完善。

紧随而来的,是我们熟悉的 AI 浪潮,这家巨无霸的注意力再次大规模转移,这份一厢情愿的默契,又得以幸存一段时间。

今天的苹果地图,不仅称得上堪用,在某些功能上甚至做出了特色:比如在海外地区,苹果地图的 3D 楼宇建模效果,可以说没有任何其它第三方地图能够追的上。

我们的净土,商业的浪费

现在,债还完了,地图功能刚完善,AI 浪潮刚稳住,苹果终于腾出手来,打算把地图变成了它规划的样子。

它之所以会腾出手来做这件事, 是因为那个曾与我们默契的苹果,早已不是 2012 年的那个苹果了。

2012 年,苹果还是一家「iPhone 公司」,它的绝大部分利润来自卖硬件,而软件和服务,是护城河的一部份,是为了让硬件更好卖的配套设施。

但十三年后的今天,苹果已非吴下阿蒙——

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Apple Pay……一口气念不完的服务业务,已经成为苹果内部仅次于 iPhone 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而且利润率高得吓人。

这个巨无霸,已经悄然转型为一家「服务公司」。

当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生态帝国建成,当硬件增长开始放缓,Cook 和他的团队,自然会把目光投向帝国版图里那些尚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

苹果系统里,还有多少广告位待开发?

苹果早在 2016 年就做了示范。

彼时,在 App Store 中,苹果启用了 Apple Search Ads(苹果搜索广告):一个纯粹的竞价排名系统。

开发者(广告主)可以针对「笔记」、「修图」这样的关键词进行付费竞价,谁出价高、谁的相关性强,谁的 App 就能排在搜索结果的顶端。

这个模式被证明非常成功,下一个,自然轮到地图了。

从商业逻辑来说,这无可厚非。

地图天生就连接着搜索意图和线下消费,这是离钱最近的入口之一,苹果坐拥全球数亿最高价值的用户群体,却让这块「风水宝地」闲置了十年。

在追求增长和效率的 Cook 眼里,这简直是浪费。

于是,地图这片被用户视作「默契」的自留地,顺理成章地,即将变成一个「竞价展位」。

至于曾信守「默契」的用户……到头来,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而给地图引入 Apple Search Ads 这件事儿,也不只是破坏了默契。

作为用户这一方,地图本质上是一个关乎真实和信任的工具——我们相信它会客观地告诉我,A 点到 B 点怎么走最快,相信它会诚实地告诉我,附近有哪些咖啡馆。

但「竞价排名」一进来,这份信任就破产了。

等 Apple Search Ads 启用后,你在地图上搜索「火锅」,排在第一位的,将不再是评分最高、距离最近的那家,而是花了最多广告费的那家。

作为对抗,用户还可以用评分作为衡量体系,以此来获取相对真实的信息,但对于参与地图的第三个角色——商家来说,这是更残酷的时代。

在这场「曝光量」的军备竞赛里,星巴克、麦当劳、连锁超市……它们有充足的预算,去购买「附近 5 公里」、「咖啡」、「午餐」这样的关键词。

而小本经营的独立咖啡馆、夫妻面馆、藏在巷子里的小书屋,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那些财大气粗的连锁品牌?

最终,地图推荐给你的,不再是最好的、最有特色的,而是最有钱的。

类竞价系统,到了最后比的就是经济实力,这样的结果,在无数购物和外卖平台上,已经反复证实了。

▲ 图片来自社媒截图

当然,苹果可以辩解,说这只是为了「帮助商家更好地被发现」,但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当「发现」需要付费时,它就是平台新的增长极。

归根结底,地图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平台、商家、消费者的三方博弈,这种博弈屡见不鲜,且最后的结果都大致相似——消费者与商家妥协多一点,平台赚得多一点。

只要是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存在,这种博弈就会存在,这套商业逻辑经过反复验证,冰冷、坚硬,且无可辩驳。

我们之所以对苹果地图的「沦陷」感到如此遗憾,不是因为我们天真到不懂这个道理,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曾一度以为,苹果会是那个例外。

现在,这场美丽的误会终究还是解开了,当最后一块净土也被插上竞价展位的旗帜,互联网的「公地悲剧」已经无可挽回,商业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违抗的引力,没有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幸免。

我们怀念的,是一个「工具」还只是「工具」的时代。

「工具」的本分是服务你,而「平台」的本能是经营你,当一个地图不再只负责「带路」,而是开始规划你该去哪家店时,它的身份就已经变了。

对于一家服务公司而言,提供好的服务只是情分,赚钱才是本分。一切所谓的「用户体验」,到了财报上都还是要让位于数字的增长。

我们目睹着一个又一个「广场」无可挽回地变成了「商场」,这背后,其实是所有平台都必须回答「如何盈利」的终极问题。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OPPO Pad5 柔光版体验:好看的屏幕是基本,更轻更薄更合理的基础款

作者 梁梦麟
2025年10月27日 20:26

OPPO 推出新一代 Find X 旗舰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新平板 OPPO Pad 5。这次按照屏幕分成了常规版和柔光版,整个系列的定价是 2599 元起。

整机延续了 OPPO Pad 4 Pro 的设计风格,后盖只保留了中心的 OPPO Logo、右上角的小 DECO 以及底部用于连接外置配件的三触点,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流光幻彩工艺呈现出的星河涟漪的纹理,观感上十分干净简约。

流光幻彩工艺做出来的后盖也有一种非常细腻的磨砂感,裸机触感舒适。机身边缘有圆滑的过渡,5.99mm 的厚度能刚好放上手指,整机裸机的双手持的手感很舒服。

配色方面,OPPO 提供了星河银、深空灰以及我们手上这款幸运紫三款配色,普通版的配色有深空灰和星河银,柔光版的话可选幸运紫和星河银,但只有幸运紫提供了更高的储存版本。

来到机身正面,OPPO Pad 5 搭载了一块 12.1 英寸 3000 x 2120 的 3K 超清柔光屏。屏幕比例为 7:5,激发的峰值亮度为 900nits,支持 144Hz 的动态刷新率以及 540Hz 的峰值触控采样率,能够满足日常显示和游戏的需求。

柔光版用上了新一代高精度纳米蚀刻技术,可以消除环境中 97% 的干扰光。像是想在头顶有打光的环境下,OPPO Pad 5 基本没有收到顶灯的影响,颗粒细腻的柔光的效果会让观感更加舒服,更适合像学习、阅读和工作这种需时较长的使用场景。

新技术降低了颗粒度,相比之前的雾面提升 22%,画面细节呈现依旧清晰,整体观感通透。

性能方面,OPPO Pad 5 搭载了天玑 9400+ 移动平台,配备 LPDDR5X + UFS 4.1 的储存组合,运行内存有 8GB、12GB 和 16GB 可选,ROM 则是 128GB、256GB 和 512GB 可选。

平板支持 3K 超高画质和 144FPS 同时开启,游戏助手内增加了保存 Live 图截取的功能,对想分享游戏操作和片段的用户来说多了一个更灵活的选择。

电池部分,OPPO Pad 5 搭载了 10165mAh 的电池,在 Wi-Fi 以及和 ColorOS 手机共享网络的使用环境下基本不需要担心续航。

机器支持 67W SUPERVOOC 超级闪充,也支持了 55W PPS 通用快充,两种充电方式的充电效率差别不大,对充电器要求不高,和同样支持 55W PPS 快充的 OPPP 手机、耳机一同出门时搭配多口快充充电器补电会更方便。

配件的部分,机身自带了平板本体和67W 超级闪充充电套装,OPPO 官方给这一代推出了专门的智能保护壳、智能触控键盘以及 OPPO Pencil 2 Pro 新款触控笔。

最后看看定价,OPPO Pad 5 普通版有星河银和深空灰配色,有四个储存版本可选:

  • 8GB+128GB:2599 元
  • 8GB+256GB:2799 元
  • 12GB+256GB:3099 元
  • 16GB+512GB:3599 元

柔光版就有幸运紫和星河银两款配色,提供两个储存版本,但 12GB+256GB 的版本只有幸运紫配色:

  • 8GB+256GB 星河银:2799 元
  • 8GB+256GB 幸运紫:3099 元(预售价)
  • 12GB+256GB 幸运紫:3399 元
「买吧,不贵。」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一副 AI 眼镜,让 500 万盲人有了重见光明的希望

作者 张子豪
2025年10月27日 18:35

已经失明多年的人,可以重新获得光明。

以前一直就觉得这项技术总有一天会来,没想到现在真的做到了。

▲ 左侧:患有视力障碍的患者视力模拟。右侧:使用研究发明后的患者视力模拟。

这项研究由斯坦福大学主导,与脑机接口创业者 Max Hodak(马斯克的 Neuralink 联合创始人)在 2021 年成立的 Science Corporation 共同完成,发表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上。

他们寻找了 38 名晚期 AMD(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即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他们的中央视网膜感光细胞已完全死亡

▲ 医生手持芯片植入物

通过给他们植入这种仅 2 毫米宽、30 微米厚的微型芯片,比一颗米粒还小,叫做 PRIMA(photovoltaic retina implant microarray,光伏视网膜植入微阵列),就能够替代已经死亡的感光细胞,重新工作。

结果显示,在植入设备一年后,高达 80%(32 名可评估参与者中的 26 人)的视力获得了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在视力表上平均多辨认了超过 25 个字母。

听起来像是电影情节,但它真的发生了。

2mm 宽的芯片怎么让人重新看见

为了了解芯片的工作原理,我们得先知道这项研究针对的人群,即老年性黄斑病变(AMD),到底是什么病,它为什么会让人看不见?

简单说,人眼最清晰、最核心的视力,是靠黄斑区的感光细胞(锥体细胞) 来完成的。

▲当光进入眼睛时,它穿过虹膜到达视网膜,图像在视网膜聚焦并转换为电脉冲,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产生景象。

但在 AMD 患者中,这些负责「把光变成电脉冲信号」的细胞逐渐死亡。于是,看见这件事就短路了。

  • 周边依旧能看到光影,但中央,出现一块固定的黑斑;
  • 严重时,无法阅读、无法识人、无法开车、无法看电视;
  • 而全球目前约有 500 万人因此而失明。

▲ 老年性黄斑病变阅读模拟,中间会有一大块黑影

更残酷的是,这些细胞死了,就不会再长回来。这也是过去所有治疗,都只能做一件事,延缓恶化,而不是让人重新看见。

直到这块芯片出现。

在 AMD 里,感光细胞死了,但神经网络还在。这意味着,大世界的光信号,虽然无法转成电信号,但是电信号仍然能被传到大脑

于是科学家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绕开感光细胞,直接给神经输入电信号。这块名为 PRIMA(Photovoltaic Retina Implant Microarray)光伏视网膜植入体的芯片,就像是把「摄像头 + 电信号触发器」嵌进了人眼。

▲ 植入芯片前(AC)后(BD)的视网膜成像扫描对比,

这套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 含摄像头的眼镜,它的作用是捕捉外界的图像,类似于一个相机。(图中 2、3 部分,2 是太阳眼镜片)
  2. 口袋处理器,将相机捕捉到的画面,通过红外光发射到芯片上。(图中编号 1、4 部分,1 可以用来调节亮度和缩放)
  3. 视网膜下微型芯片,它能将近红外光变成电刺激,相当于一个替代感光细胞的电子感受器

整个工作过程,也许依靠这套系统的三部分来完成,只需 6 步。

  1. 眼镜摄像头捕捉画面
  2. 将画面转成近红外光图样
  3. 投射到眼底芯片
  4. 芯片每个像素响应光 → 产生微电流
  5. 微电流刺激视网膜神经元
  6. 神经将信号传入大脑 → 大脑「看到」画面

一句话总结,PRIMA 不是修好旧的视网膜,只是给眼睛装了一个新的感光部件

80% 能看见,但算不上「奇迹」

临床医疗科技公司 Science 在欧洲 17 家医院进行了这项临床试验。

38 名干性 AMD 受试者都接受了植入手术,一年后,80% 的患者视力显著改善(≥0.2 logMAR),多数人重新能够阅读字母、数字和单词,且周边视力完全不受影响(使用近红外光,不会刺激残余感光细胞,也不会干扰自然余留视力)。

▲ 试验结果,临床上有意义改善的定义为,至少 0.2 logMAR 的改善(即最小分辨角的对数;相当于增加 ≥10 个字母)

尽管 80% 的数字看起来很美好,但是这项技术远非完美。

1. 视力「质量」不高

PRIMA 植入物目前仅有 378 个像素,其理论分辨率约为 20/417。Frank Holz 教授(论文一作)承认,这种视力是黑白的,不是彩色的,且患者的阅读并非快速、流畅的阅读,而是很慢的阅读。

▲ 患者正在使用 PRIMA 系统进行阅读

2. 缺乏安慰剂对照组

这项研究最大的科学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单组研究」,所有人都接受了植入。它没有设立一个接受「假手术」的安慰剂对照组

《自然》也报道这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但在他们评论里面,还引述了一位匿名研究者的担忧,「这种视力改善可能部分归功于密集的视觉训练,以及患者获得了先进医疗设备的兴奋感(即安慰剂效应)」。

▲ 没有设置服用「糖丸」的对照组,可能会存在安慰剂效应

3. 生活质量未见改善

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尽管患者在视力表上的表现变好了,但在关于「日常生活质量」(QoL) 的标准化问卷调查中,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总体改善。

这可能意味着,从「能读出字母」到「真正改善日常生活便利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手术风险

由于是侵入性的研究,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该研究共报告了 26 起严重不良事件(如眼压高、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研究强调,所有这些风险都与「植入手术」本身相关,而非 PRIMA 设备本身。

虽然有一些局限,但是掩盖不了这项研究的进步性。之前也有其他研究员,进行过类似视网膜植入的工作。要么是适用的范围,疾病种类限制大,要么是只能恢复对光的感知能力。

像 PRIMA 这种能够让患者识别出字母,完全可以说,是目前针对盲人重新获得视力,这一领域数十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 Science Corporation 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医疗科技公司

进行临床研究,以及这套设备的所有者、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Science Corporation 公司,今年 6 月已经向欧洲监管机构提交了上市认证申请。

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眼科学教授,论文的共同作者,Daniel Palanker 说,「这是该芯片的首个版本,分辨率相对较低。下一代芯片像素更小,分辨率更高,并能搭配更时尚的眼镜。」

AI 眼镜能帮助盲人获得视觉,也让普通人受益

讲真,每次看到那种「给视网膜植入芯片,让盲人重见光明」的新闻,我都会一边惊叹一边觉得……离我们好远啊

但最近看到的 AI 眼镜,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感觉更接地气,更无创,也更大众化。

▲ 热门视频,「失去」双眼,我用自制的AI眼镜体验失明的一天…,其中设计的 AI 眼镜开源设计图

它不是硬核地让眼睛「物理恢复」,是利用 AI 的能力,实现一个 24 小时在线的「随身翻译」——把眼睛看到的东西,实时转成语音告诉你。

虽然这比不上脑机接口,直接让画面重新显现那么炸裂,但这个思路,真的让我共鸣了: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应该把无障碍模式,当成默认模式来开发。

其实,生活中那些最好用的设计,一开始其实都是给「少数人」准备的。

  • 比如路边的那个小斜坡,本来是给轮椅设计的;结果,现在成了我们这些拖行李箱的、推婴儿车的、送外卖的「懒人福音」。
  • 还有视频字幕,最初是给听障朋友准备的;现在,已经是我们在地铁、办公室、深夜宿舍里追剧摸鱼的「续命神器」,谁还开声音啊。

这些设计的初衷可能很简单,但最后却悄悄方便了所有人。

▲ 网易为视障玩家打造的《AI Eyes: Enhancing Visual Accessibility Using AI 》曾获得 2024 iF 设计大奖

所以 AI 能不能做到让盲人看见,也是一个道理。

哪天那些厂商们不再把它当个极客玩具,而是真能做到像视频里那样,帮视障朋友解决出门的各种麻烦——能看红绿灯、会躲人绕狗、还能告诉你前面奶茶店在搞什么活动——那这款眼镜,一定是市面上最牛的眼镜,不接受反驳。

道理很简单:一个能让视障用户都觉得好用的产品,它的交互逻辑已经足够清晰、自然、符合人类的本能。

AI 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特立独行」的好东西。它们不追风口,不卷参数,只是从人最真实的需求和脆弱出发。

参考文献:
[1] Holz, F.G., et al. (2025). Subretinal Photovoltaic Implant to Restore Vision in Geographic Atrophy Due to AMD.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2501396
[2] Nature. (2025). People with blindness can read again after retinal implant. Nature News.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60 台 iPhone 17 Pro 拍的刘亦菲子弹时间,我用 AI 复刻了同款平替 | 附教程

作者 莫崇宇
2025年10月27日 15:25

最近子弹时间特效因为 VOGUE 盛典,又在国内火了一波。

明星定格在空中,镜头丝滑环绕,整个画面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时间静止,但视角在流动。这种只在《黑客帝国》里见过的特效,一夜之间全网刷屏。

▲ 图片来自:VOGUE

后续,参与此次录制的影视飓风以及 VOGUE 主编官方揭秘,捕捉画面装置用到了 60 台 iPhone 17 Pro + Genlock(同步锁相)功能。简单说,就是让所有手机在帧级别上完美同步,每一台设备捕捉的画面都精准对齐,这才能实现那种行云流水的环绕特效。

▲ 图片来自:影视飓风

而时间再往前一些,子弹时间效果甚至需要昂贵且复杂的专业摄影机系统才能完成。比如国外知名的格莱美慢镜头就采用了高速摄影+机械臂运镜的拍摄手法。

那么问题来了,还有没有更不怎么吃经济,不吃技术的玩法?

诶, 还真有办法。

一张照片+白嫖国产 AI 工具,子弹时间效果就能复刻七八成。

先来康康实际效果~

我自己试了试,拿库里空中投篮那张举例,上传照片,输入提示词,等了大概两分钟就有出片了——篮球就那么悬在空中,库里的投篮姿态像雕塑一样定格。

▲提示词:篮球比赛中空中对抗瞬间凝固,蓝衣球员滞空投篮姿态如雕塑,白衣球员封盖动作定格,环绕镜头缓慢环绕主体旋转 360 度,背景观众席产生空间纵深移动效果,主体始终占据画面视觉中心。

试完篮球,我又想试试别的运动场景。

翻出一张梅西踢球的照片——那种经典的射门瞬间,一条腿抬起,球衣随着动作飘起来。同样的操作,这次把提示词里的细节换成足球场景,蓝白条纹球衣、队长袖标这些标志性元素都写进去。

▲提示词:足球运动员瞬间凝固,姿态如雕塑,蓝白条纹球衣静止飘动,360 度环绕镜头展现观众席红白看台的分层位移,黄色队长袖标在运动中保持绝对静止,主体始终占据画面视觉中心。

还有叶问打咏春那段。

▲提示词:武术动作凝固在发力瞬间,白色衣袂静止,镜头顺时针完整环绕拍摄,古建筑背景的木质栏杆与砖墙纹路呈现流畅的错位移动,主体眼神始终锁定镜头中心点。

以及马老板本人~

▲提示词:男子雕塑般静止在舞台,领结丝带保持静止状态,镜头顺时针环绕展现背景墙网格的立体层次,每个圆形图案内小球体反射固定角度的光线,文字阵列随视角变化产生位移。

那具体咋操作的呢?

很简单,只要照片里有清晰的主体和背景,都能整出不错的效果。关键是提示词要抓住画面的核心要素:主体是什么状态、背景有什么特征、镜头怎么运动。把这几个点说清楚了,AI 基本就能理解你要什么效果。

我们这次用的是可灵 AI 的视频生成功能。

万能提示词模板如下:

「电影级子弹时间,主体如雕塑般静止不动,镜头顺时针围绕主体,背景产生明显的视差分层效果,运镜流畅稳定无抖动,保持主体始终在画面中心」

对,就这么一串话,Ctrl+C、Ctrl+V,搞定收工。

但我得说句实话,现在视频生成基本还是得靠抽卡,默认提示词效果挺中规中矩的……所以建议你让可灵自带的 DeepSeek 给你润色润色,这样成片率能高不少。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用同一动作的不同视角照片作为首尾帧。比如拍摄跳跃动作时,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各拍一张,这样生成的环绕效果会更加连贯。实在来不及的话,也可以让动作重复两次,换个角度再拍一遍,后期挑选合适的帧即可。

此外,应当尽量让主体在画面中占据较大比例。

测试下来发现,主体越大、越清晰,AI 在处理时保持前后一致性的成功率越高。

至于模型选择这块,倒也没啥特别讲究的。

可灵视频 2.1 大师版效果比较好,但是一条视频要 100 积分,性价比不高。所以我建议你可以降降档,选视频 1.6 就够用了,改改提示词,一条不行再来一条,主打一个以量取胜。

基础版搞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开整进阶版了。

选择你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可以是扣篮的瞬间,可以是跳水入水的瞬间,可以是户外雪地里撒欢的瞬间,也可以是吃火锅夹起毛肚的那一秒。

接着把你准备好的 AI 镜头剪进去,简单配上 BGM,就这样,一个子弹时间视频就诞生了。虽然效果肯定比不上  VOGUE 盛典那种专业级别的,但一张照片加上薅羊毛的 AI 工具,要啥自行车?

而且照现在 AI 视频生成这个速度, 说不定再过半年一年, 这些小瑕疵就都能优化掉了。

AI 技术平权的魅力正在于此,以前那些只有大制作才玩得起的特效, 现在普通人也能零成本、零技术、零基础整两手。不是取代谁, 而是让更多人能实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创意。

每一个想留住瞬间的人,同样值得被满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iPad Pro未来或将配备均热板/Windows 10停止支持引换机潮,Mac出货量大增/DeepSeek领跑AI实盘交易对决

作者 Shawn Rain
2025年10月27日 11:03
cover

❄

iPad Pro 未来或将配备均热板

💏

Grok 虚拟伴侣「Mika」上线

🤖

DeepSeek 领跑 AI 实盘交易对决,收益达 9.68%

💹

价格继续飙升,存储原厂暂停报价

🧐

REDMI 产品经理:Turbo 将接棒 K 系列,在性能与性价比上带来惊喜

📱

Windows 10 停止支持引发换机潮,Mac 出货量大增

🔥

OpenAI 将进军音乐生成

💸

红魔产品经理:几乎没有手机厂商采用 24GB + 1TB 是因为成本太高

💡

IT 咨询公司 CEO:AI 将重塑招聘与组织模式

📱

一加 15 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

重磅

iPad Pro 未来或将配备均热板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昨晚报道,苹果有望在未来的 iPad Pro 新机配备均热板散热。

Gurman 指出,iPhone 17 Pro 系列新增的均热板表现出色,解决了 iPhone 被诟病已久的散热问题。

据其透露,苹果目前已在公司路线图上,将 iPad Pro 的均热板开发提上日程 —— 计划在下一波新机更新中运用该技术。Gurman 分析,苹果通常对 iPad Pro 的更新周期为 18 个月,因此带均热板散热的 iPad Pro 可能会在 2027 年春季面世。

Gurman 还表示,均热板不仅能够解决 iPhone、iPad 的散热问题,同时这也是苹果为 MacBook Air 的无风扇化进行「铺垫」—— 若一切顺利,MacBook Air 也有望用上新的均热板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Gurman 称,iPad Air 近年来越来越接近 Pro 机型,因此均热板可能会成为 iPad Pro 和 iPad Air 之间新的「等级限制」功能。

大公司

Grok 虚拟伴侣「Mika」上线

日前,xAI 官方在 X 平台发文,宣布 Grok 伴侣应用虚拟角色「Mika」已正式推出。

xAI 称,Mika 是「最新的 Grok 伴侣」,并配套发布了一段由 Grok Imagine 制作的视频。此前,相关资源已在应用中出现,显示该功能进入最终上线阶段。

随着官方确认,Mika 已成为继 Valentine、Ani 及 Rudi(Good/Bad 两种形态)之后的虚拟伴侣新成员。

Mika 的外观设定融合了草薙素子、Lucy 与山田凉等二次元元素,整体风格为「酷 Girl」:深绿色长发、黑色牛仔裤与皮夹克,展现出御姐范的气质,同时声音却保持灵动甜美。

Mika 能够通过语音识别捕捉用户情绪,并在不同场景下切换人格模式,如职场模式、治愈模式与幽默模式。此外,Mika 支持 3D 形象定制与 AR 投影互动,进一步强化沉浸式体验。

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调侃「马斯克果然是资深二次元」,认为 Mika 的形象设计直击二次元爱好者的审美。

DeepSeek 领跑 AI 实盘交易对决,收益达 9.68%

据「新智元」报道,香港大学黄超教授团队主导的开源项目「AI-Trader」近日公布最新成果,DeepSeek 模型在真实美股交易实验中以 9.68% 的收益率位居第一,显著超越 GPT、Claude、Gemini 等国际顶级大模型。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为 5 个 AI 模型分别配置 1 万美元资金,并允许其在纳斯达克 100 成分股市场自主交易近一个月。

规则严格限定「三不原则」:不提供交易剧本、不允许人工干预、不开放作弊通道。最终,DeepSeek 展现出稳健的投资策略,精准布局 NVDA(英伟达)、AAPL(苹果)、MSFT(微软)等科技巨头,并通过多标的组合与动态调仓实现风险分散。

对比来看,Gemini 在短期内进行 73 次高频交易,因缺乏风险控制导致亏损 2.73%;Qwen 仅交易 22 次,同样录得负收益。Claude 则以 2.17% 的正收益位列第二。

目前,「AI-Trader」已完全开源,采用 MIT 协议,用户可通过 GitHub 获取代码并快速部署。

项目还支持「时光机模式」回测、定制化交易代理以及多市场扩展。研究团队强调,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实时反馈机制,使其成为检验 AI 智能水平的「终极试金石」。

💻 项目页面:https://github.com/HKUDS/AI-Trader

价格继续飙升,存储原厂暂停报价

据财联社报道,存储芯片市场在第四季度迎来罕见的持续涨势,部分原厂已暂停对 DRAM 和 Flash 产品的报价,业内人士称这是「见所未见」的超级周期。

分析指出,此轮涨价并非传统周期性波动,而是由 AI 需求爆发引发的结构性失衡。

多位产业链人士透露,原厂正将产能优先分配至 Server DRAM 与 HBM,导致 DDR4、LPDDR4X 等旧制程产品供应紧缩。CFM 闪存市场数据显示,DDR4 16Gb 3200 本周现货报价已升至 13.00 美元,较上周暴涨 30%;512Gb Flash Wafer 自 10 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 20%。

终端市场已出现连锁反应。据此前报道,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日前在微博表示,「最近内存涨价实在太多」,而 Redmi K90 系列部分机型售价较上一代上调 100 至 400 元。小米总裁卢伟冰也坦言,上游成本压力已真实传导至新品定价。

TrendForce 分析师预计,DDR4 紧缺将至少延续至 2026 年上半年。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存储概念股反应强烈,普冉股份、香农芯创涨停,佰维存储、江波龙等股价涨幅超过 10%。

REDMI 产品经理:Turbo 将接棒 K 系列,在性能与性价比上带来惊喜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日前在微博表示:「K 系列会通过科技创新与体验领先持续向上,Turbo 系列会逐步接棒。」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也发文强调:「K 系列持续向上,Turbo 会逐步接棒。」

而昨天,REDMI 产品经理笋寸进一步指出:「Turbo 将逐步接棒 K 系列,在性能与性价比上给大家惊喜。」她强调,Turbo 系列将成为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关键布局。

今年 1 月的 REDMI Turbo 4 发布会上,前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曾表示,K 系列将全面升档,Turbo 系列将接棒 2K 档价位,定位为「潮流性能小旗舰」。

Windows 10 停止支持引发换机潮,Mac 出货量大增

据 MacRumors 报道,Windows 10 停止支持的最后期限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 PC 更新换代潮,苹果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指出,在 2025 年 10 月支持截止前,全球近 40% 的 PC 仍运行 Windows 10,这一压力促使企业与消费市场提前更新设备,带动整体出货量上升。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苹果全球 Mac 出货量同比增长 14.9%,主要受新款 MacBook 需求和企业市场采用率提升的推动。

同期,联想依然保持全球最大 PC 厂商地位,并以 17.4% 的同比增幅领跑。华硕增长 14.1%,惠普增长 10.3%,而戴尔则出现 0.9% 的小幅下滑。

Counterpoint 还指出,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近四分之三的全球 PC 市场份额,中小品牌表现则相对持平或下滑。同时,厂商已开始推广配备神经处理单元和集成 AI 功能的新产品。尽管这些特性尚未成为大规模销售驱动力,但企业客户已将 AI 能力纳入采购考量,以避免设备在未来 AI 工作流普及前过早淘汰。

M5 MacBook Pro SSD 性能大提升:读速提升 211%

据 Wccftech 报道,苹果最新发布的 M5 MacBook Pro 在 SSD 读写性能上大幅超越前代 M4 机型。

根据 YouTube 频道 Max Tech 的测试结果,M5 机型在 Blackmagic 工具的顺序读取速度中达到 6323MB/s,比 M4 的 2031MB/s 提升约 211%;写入速度则为 6068MB/s,相较 M4 的 3293MB/s 提升 84%。

测试显示,两代产品在外观与内部布局上几乎一致,均采用单风扇与双 NAND 闪存芯片设计。但 M5 的 SSD 控制器疑似升级,使其性能接近桌面级 PCIe NVMe Gen 4 固态硬盘。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负载下 M5 芯片温度可达 99 摄氏度,但整体运行温度仍低于 M4 机型。

OpenAI 将进军音乐生成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正在推进一项新的人工智能音乐生成计划,或将与初创公司 Suno 和 Udio 直接竞争。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已与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学生合作,对乐谱进行标注,以构建训练数据。这一举措显示公司正加速扩展其核心聊天机器人业务之外的产品线。

报道指出,OpenAI 内部已讨论通过文本或音频提示生成音乐的可能性,例如为现有声轨添加吉他伴奏,或为视频自动生成配乐。这类功能未来或将应用于广告行业,帮助广告公司快速生成歌词、广告曲或风格化音轨。

目前,OpenAI 尚未明确该音乐生成工具的发布时间,也未决定是否将其整合进 ChatGPT 或视频生成应用 Sora,抑或作为独立产品推出。公司发言人对此未予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版权问题或将成为潜在障碍。美国唱片业协会已起诉 Suno 和 Udio,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曲训练模型,索赔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

若 OpenAI 推出相关产品,如何与唱片公司达成授权协议将成为关键。

测试显示 Xbox Ally 搭载 Linux 更流畅,帧率最高提升 32%

据 WinDiscover 报道,微软与华硕联合推出的 Xbox Ally 掌机在搭载 Windows 11 时已针对手持设备进行优化,但最新测试显示,若运行 Linux 发行版 Bazzite,整体性能表现更为突出。

测试由 YouTube 博主 Cyber Dopamine 进行,其结果显示,在《天国:拯救 2》中,Linux 环境下的帧率比 Windows 提升约 32%;在《霍格沃茨之遗》中,差距因功耗模式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整体仍保持领先。

平均来看,Bazzite 带来约 13.47% 的帧率提升。更重要的是,Linux 下的帧率曲线更为平稳,几乎无明显波动,而 Windows 环境则存在频繁起伏。

除性能外,Linux 在功耗管理与唤醒速度上也展现优势。测试显示,Bazzite 几乎可实现瞬间唤醒,体验接近主机;而 Windows 系统则需约 40 秒进入睡眠,并在唤醒时额外等待 15 秒。Cyber Dopamine 这样形容:理想的掌机应像「一本随时可翻开的书」,Linux 在这一点上更接近预期。

此外,Bazzite 团队在测试期间展现出快速响应能力,开发者能在用户反馈问题后即时推送修复补丁,进一步优化体验。

尽管如此,部分带有反作弊系统的游戏仍要求运行在 Windows 环境下,因此双系统启动被视为兼顾兼容性与性能的更优方案。

保时捷季度亏损 80 亿元,销售利润暴跌 99%

据央视财经报道,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昨日公布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亏损达 9.66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80 亿元),导致今年前三季度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99%。

保时捷方面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月,公司宣布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延长多款燃油与混动车型的市场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上述重组措施带来约 27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24 亿元)的额外支出。

此外,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压力。据路透社援引保时捷财务与信息技术执行董事的话称,今年全年美国关税政策预计将给公司带来约 7 亿欧元的损失。为应对冲击,保时捷计划在未来数月内上调美国市场售价。

我国科研团队攻克光刻胶难题,推动芯片制造关键环节优化

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联合多方科研力量,首次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

这一成果为减少光刻缺陷、提升芯片良率提供了产业化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通讯》。

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运动直接决定电路图案的精度和芯片良率。长期以来,其微观行为被视为「黑匣子」,工艺优化依赖反复试错,成为制约 7 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关键难题。

此次突破不仅为光刻工艺提供了可验证的理论依据,也为液相环境下的催化、合成及生命过程研究提供了通用工具。

市场层面,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制造的重要耗材,需求持续增长。据锐观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从 2023 年的 109.2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14 亿元以上,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23 亿元。

与此同时,光刻机国产化进程亦在加快,国内产业链在光源、光学器件、零部件等环节已有多家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

分析认为,此次技术突破将有助于我国在先进制程材料与装备领域进一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为下一代高性能芯片制造奠定基础。

德国爆破国内最大核电站冷却塔,正式告别核能时代

据 Euronews 报道,德国巴伐利亚州 Gundremmingen 镇的前核电站两座冷却塔于昨天中午实施受控爆破,约 5.6 万吨混凝土在数秒内坍塌。这一行动是德国核能全面退役计划的一部分。

该核电站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运营,曾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根据德国能源转型政策,该电站与 Brokdorf、Grohnde 核电站已于 2021 年 12 月正式退役。此次爆破吸引数千人现场观望,当地政府为此设立了安全隔离区,部分酒吧甚至举办了「爆破观赏派对」。

据运营方 RWE 介绍,爆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用于驱散周边野生动物,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引爆两座冷却塔。

随着冷却塔的消失,Gundremmingen 的地标性建筑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后续拆解工作将持续推进,预计至 2040 年完成。

AI 合成「流浪汉进家」引发报警,警方提醒或涉违法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安徽铜陵警方接到报警称,一名男子在外地时接到妻子消息,称有陌生人闯入家中。

警方迅速出警后发现,所谓「入侵者」实为李女士利用 AI 技术合成的「流浪汉进家」图片。李女士原本意在与外出饮酒的丈夫开玩笑,却导致丈夫误以为家中遭遇险情并报警。

警方对李女士进行了批评教育,其本人随后在朋友圈公开致歉。警方提醒,若此类 AI 恶搞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触犯法律红线,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红魔产品经理:几乎没有手机厂商采用 24GB + 1TB 是因为成本太高

日前,红魔游戏手机产品总经理姜超在微博发文,就红魔游戏手机 24GB + 1TB 版本近期出现缺货的情况进行回复。

姜超表示,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几乎没有厂商采用 24GB + 1TB 的高配存储组合。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成本过于高昂,导致大规模量产难以实现;二是 24GB 的 10700 速率版本目前产能极少,供应商尚未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姜超指出,能够成功购入该配置的用户,实际上已成为全球首批搭载 10700 速率 24GB 内存的用户。

他同时承认,首批供货量远未满足市场需求,团队正在持续与供应链沟通,并计划派员前往海外与供应商直接对接,以加快交付进度。

💡 IT 咨询公司 CEO:AI 将重塑招聘与组织模式

据《财富》报道,跨国信息技术咨询与外包服务企业高知特(Cognizant)CEO Ravi Kumar S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成式 AI 正在重塑企业的人才结构与组织模式。

他强调,AI 并非取代人类的工具,而是「人类潜能的放大器」。

Kumar 指出,公司今年招聘了创纪录数量的应届毕业生,并计划扩大非 STEM 背景人才的比例,包括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记者等。

他认为,在 AI 辅助下,跨学科能力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智能本身不是差异,应用智能才是差异」。

在组织模式上,Kumar 提出借鉴「好莱坞模式」,即围绕项目快速组建团队,完成后再解散。他表示,企业可将知识沉淀输入大语言模型,形成长期可用的「代理资本」,而人力则成为灵活的变量。

此外,Kumar 强调决策中直觉的重要性。他认为,领导者应在数据与经验的结合下快速行动,「当数据覆盖 60% 至 70% 时,就应回到直觉推动决策,否则将错失时机」。

新产品

一加 15 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

昨天,一加 15 已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型号为「OPPO PLK110」。该机计划于今日正式发布。

页面显示,一加 15 提供五种存储规格,12GB + 256GB 起步,最高可选 16GB+1TB,配色包括「绝对黑」「原色沙丘」「雾光紫」。产品零售价格尚未公布。

外观方面,一加 15 配备 6.78 英寸居中单挖孔直屏与直角边框,机身底部设有扬声器开孔、卡槽及 USB-C 接口。前置镜头为 3200 万像素,后置为 5000 万像素三摄组合。

核心配置上,一加 15 搭载 SM8850(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机身尺寸为 161.42 × 76.67 × 8.18mm,重量约 210g。屏幕分辨率为 2772 × 1272,支持 USB 3.2 Gen1。电池容量达 7300mAh。

宽体设计 + 大尾翼,腾势 Z 谍照曝光

据 motor.es 报道,腾势首款概念跑车「腾势 Z」日前现身德国纽博格林赛道进行测试。该车采用宽体设计,配备大型尾翼,整体空气动力学表现引人关注。

报道指出,新车前脸搭载双「L」与「V」形 LED 灯条,车头由三个大型进气口主导,两侧设有导流槽,下唇延伸扰流板增强下压力。宽大轮拱上布置三个散热口,覆盖巨型刹车盘,并由大型卡钳夹持。

此外,前机盖开口用于冷却轴上机械部件,车身侧裙锋利,前后轮拱及其后方均设有空气导流开口。最为醒目的设计是硕大的尾翼,进一步凸显其高性能定位。

外媒称,该车测试预计将持续至明年春季,显示腾势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研发进度正在加快。

美团发布新款 13.6B 视频生成模型

昨天,美团正式发布其首个视频生成基础模型 LongCat-Video。该模型拥有 136 亿参数,并以 MIT 协议开源。

LongCat-Video 支持三类核心任务:文本生成视频(Text-to-Video)、图像生成视频(Image-to-Video)以及视频续写(Video-Continuation)。

官方数据显示,该模型可在数分钟内生成 720p、30fps 的视频,并能实现分钟级长视频生成,避免常见的颜色漂移与质量下降问题。

评测数据显示,LongCat-Video 在文本生成视频和图像生成视频的多项指标上接近或优于部分闭源产品。尽管整体分数未全面领先,但作为一个 136 亿参数的 dense 模型,其表现已接近 280 亿参数的 MoE 模型 Wan 2.2。

安装与部署方面,LongCat-Video 提供简化流程,用户可通过 GitHub 仓库快速获取代码与权重,并支持一行命令运行多种任务。美团还提供了基于 Streamlit 的可视化界面,降低了使用门槛。

🤗 Hugging Face: https://huggingface.co/meituan-longcat/LongCat-Video

三星 Galaxy XR 支持直接安装 APK、解锁 bootloader

据 UploadVR 报道,三星最新发布的 Galaxy XR 头显支持直接在设备上安装 Android APK,无需连接电脑或开启开发者模式。

同时,该设备的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可解锁,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系统开放性。这使得搭载 Google Android XR 的 Galaxy XR 成为目前三大主流独立 XR 平台中最开放的一款。

相比之下,苹果 visionOS 完全不允许用户侧载应用,仅限开发者通过 Xcode 在 Mac 上编译测试;而 Meta 的 Horizon OS 虽然支持侧载,但需注册开发者账号并提供手机号或支付信息验证,且必须通过外部设备连接才能完成安装。

UploadVR 指出,在 Galaxy XR 上,用户只需通过内置浏览器(如 Chrome)下载 APK,并在「安全与隐私」设置中授权安装「未知应用」,即可完成安装。

此外,有开发者发现该设备的 bootloader 可解锁,理论上允许安装自定义操作系统。尽管目前尚无通用的独立 XR 系统,但这一开放性为未来的系统修改留下可能性。

新消费

泡泡玛特携手孙燕姿推联名手办

据 SocialBeta 报道,泡泡玛特近日正式开启与华语歌手孙燕姿的联名手办发售。此次合作以旗下情绪 IP Hirono 小野为载体,主题为「向前走,坏天气终会放晴」,灵感源自孙燕姿歌曲《坏天气》。

该联名手办早在 8 月新加坡 PTS 展会亮相时便引发粉丝关注。此次公开发售的版本在细节上融入大量孙燕姿元素,包括《风衣》歌词意象、巡演舞美设计以及个人标志性符号。孙燕姿本人也在昨日发布开箱视频,逐一解读隐藏彩蛋。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并未选择旗下顶流 IP LABUBU,而是启用潜力 IP 小野。原因在于孙燕姿本人对该角色的喜爱,以及双方在情绪表达上的契合。小野以孤独与治愈为核心叙事,与孙燕姿音乐中关于困境与自我救赎的主题形成呼应。

此前,泡泡玛特已与周深、王嘉尔展开类似合作,均在市场上取得显著反响。

「以租代买」成新潮流,年轻人消费观念加速转型

据《北京日报》报道,年轻消费者正加速拥抱「以租代买」的消费模式,从数码设备到婚庆布置,租赁正在成为新一代消费趋势。与传统「购买占有」不同,这一模式强调实际体验与成本优化,凸显共享经济在年轻群体中的渗透力。

数据显示,租赁需求在多个领域快速增长。美团平台统计显示,今年 8 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 63%、「婚纱礼服租赁」增长 109%、「无人机租赁」增长 89%、「儿童推车租赁」增幅达 165%。芝麻租赁平台上半年交易额同比增长 71.6%,其中 30 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六成,「00 后」订单量同比翻倍。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CCD 相机、运动相机等成为旅游和社交场景的热门租赁品类。部分年轻人通过租赁先行体验,再决定是否购买,从而避免高额支出与资源浪费。婚庆、演唱会等非日常消费场景中,租赁同样展现出成本优势与便利性。

不过,行业仍存在纠纷与隐私风险。部分用户反映,租赁平台存在延迟发货、押金难退、损坏责任认定模糊等问题。同时,部分平台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信用评分,引发个人信息安全担忧。

贵价面包热潮:排队 5 小时,黄牛加价成产业链

据 21 财经报道,随着咖啡、奶茶陷入 9.9 元低价竞争,贵价网红面包正悄然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记者昨日在北京 B&C 面包店走访发现,工作日仍有大量消费者排队,部分顾客为购买 35 元至 128 元不等的面包排队超过 5 小时。

报道指出,近年来高端烘焙品牌在一二线城市快速扩张,单品价格普遍在 30 元至 60 元区间,部分限量款甚至被黄牛加价至 300 元。二手平台上,代购面包的加价幅度在 30 元至 60 元之间,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分析认为,贵价面包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主要依靠四大策略:

  • 强调进口原料与手作工艺,凸显稀缺性;
  • 通过外语直译或自造词命名,营造「高级感」;
  • 采用限购与限量供应的饥饿营销;
  • 强化社交属性,消费者购买后往往先拍照打卡,再进行消费。

不过,行业数据显示,国内烘焙门店平均存活时长仅 32 个月,58% 的门店在 2 年内倒闭。高昂的租金、人工与原料成本,使得贵价烘焙店在扩张同时也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好看的

《怪奇物语》第五季大结局或将登陆院线

据 TechRadar 报道,Netflix 宣布将以全球首创的形式同步在影院和流媒体平台播出《怪奇物语》第五季大结局。这一集将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6 年 1 月 1 日期间上映,并与 Netflix 平台同步上线。

根据官方信息,《怪奇物语》第五季的最后一集将在美国太平洋时间 12 月 31 日下午 5 点、英国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午夜上线,澳大利亚观众则可于太平洋时间 1 月 1 日上午 10 点观看。

同时,美国和加拿大超过 350 家影院将同步放映该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上映计划尚未公布。

此前,Netflix 曾否决过将该剧院线化的提议,理由是缺乏「对话、社区和分享」。然而,随着竞争对手在院线与流媒体的双轨模式上取得成功,Netflix 最终选择调整策略。

《怪奇物语》第五季分为两卷播出,第一卷定于 2025 年 11 月 26 日上线,第二卷则将在 12 月 25 日发布。大结局的同步院线放映被视为 Netflix 在内容分发模式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洛杉矶劫案》预告发布,定档 2026 年 2 月北美上映

动作犯罪片《洛杉矶劫案》近日发布首支预告片。影片由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与哈莉·贝瑞主演,故事聚焦一名多年未失手的珠宝大盗,在计划最后一次行动后准备金盆洗手,却被一位缜密警探锁定。

该片改编自《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唐·温斯洛原著,由巴特·雷顿执导,莫妮卡·巴巴罗、巴里·基奥恩、马克·鲁法洛及詹妮弗·杰森·李等参演。影片定档 2026 年 2 月 13 日北美上映。

从制作阵容来看,《洛杉矶劫案》延续了近年来好莱坞对高概念犯罪题材的关注,结合畅销文学 IP 与明星卡司,意在抢占春节档前的北美市场窗口。

《一对一:约翰与洋子》即将上线流媒

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纪录片《一对一:约翰与洋子》将于 11 月 14 日上线 HBO Max。影片聚焦 1972 年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One to One」慈善音乐会,这是两人唯一一次合作演唱会,也是列侬在披头士解散后唯一的全长演唱会。

该片由凯文·麦克唐纳与 Sam Rice-Edwards 执导,包含此前未公开的生活影像与音频,呈现两人的关系及社会舆论反响。列侬与小野洋子的儿子 Sean Ono Lennon 为影片重新混音当年现场音乐,以期在流媒体平台上带来更高保真度的体验。

影片今年早些时候已在多地影院上映,流媒体版本将进一步扩大观众覆盖范围。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昨天以前爱范儿

2025 年,连理光 GR 也有平替了?

作者 周奕旨
2025年10月26日 20:57

最近有个「理财产品」,叫理光 GR IV。

这台定焦相机小巧、可以随时放进兜里,滤镜诱人,选择多样,让它成了当之无愧的相机圈顶流之一。

但现实是,排队加价,一机难求。

没关系,如果你只是痴迷那种 GR 特有的味道,这里还有一台 GR 的「精神化身」——真我 GT8 Pro。

没错,我们熟悉的 realme,和理光联名了。

当一台 GR IV 的售价已经破万的时候,3999 元起步价的真我 GT8 Pro 就显得格外有性价比。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剩一个问题: 这手机,到底学到了理光几分?

GR 的精髓,是抬手就拍

很多人以为,GR 的灵魂是滤镜。

是,但不全是。

GR 之所以是 GR,首先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体验逻辑——抬手就拍,是 GR 的关键。

打开真我 GT8 Pro 的相机,你会发现一个专门定制的「理光 GR 模式」。

放眼看去,这就是真我学习 GR 体验的成果:

在取景器底部,你只能在 28mm 和 40mm 两个焦段中切换,这是 GR 的经典配置。

28mm 是 GR 系列一贯以来的「人文之眼」,视角广阔,容纳环境;40mm 则是出现在 GR IIIx 的「观察之眼」,更专注,也更不打扰主体。

没有 2X、3X、5X,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变焦滑块, 这是一种「减法」,它强迫你用脚步代替变焦,去集中注意力思考画面。

抬头看,在屏幕顶部,你能看见「Snap」图标。

这是 GR 另一个标志性的功能。

简单说,它允许你「预设对焦距离」,比如 2.5 米,当你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根本不需要对焦,直接拍下 2.5 米处清晰的画面。

这是「街拍神器」的灵魂——在街头,决定性的瞬间转瞬即逝。

等你举起手机、点击屏幕、拉动对焦框……那只打哈欠的猫早就走了,而「快拍」,就是为了消灭这个对焦过程,为了那个「非完美但真实」的瞬间。

realme 把这套逻辑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甚至还做了一个「沉浸式取景器」,隐藏所有 UI 元素,让你像用光学取景器一样,只专注构图。

到这里,我得说,realme 至少在「架势」上,已经学到了五成,它理解了 GR 不是一台相机,而是一种体验。

胶片影调,功力几成?

好了,架势摆好,我们再来看「味道」,这才是联名的「里子」。

真我 GT8 Pro 复刻了 GR 经典的五大胶片影调,我们挑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和 GR IV 硬碰硬。

正片 (Posi)

这是 GR 最受赞誉的模式,它的特点是色彩浓郁,影调硬朗,尤其对蓝、红色的表现力很强。

▲ 上:真我 GT8 Pro / 下:Ricoh GR IV

▲ 上:真我 GT8 Pro / 下:Ricoh GR IV

从对比来看,除了红色的亮度稍微低了一些,真我 GT8 Pro 与 GR4 的正片基本没有区别,颜色倾向、对比度和整体氛围都非常接近,可以说有九分相似。

结论:学到九成。

这味儿太正了,如果不是 100% 放大看,的确很难分辨,真我抓住了「正片」的精髓:浓郁但不艳俗,厚重且有氛围。

负片 (Nega)

如果说「正片」是热烈的,那「负片」就是柔和的, 它的饱和度偏低,对比度偏低,画面常有一种淡淡的忧郁感。

▲ 上:真我 GT8 Pro / 下:Ricoh GR IV

真我这边将负片的特点也抓得八九不离十——色调压得很准,绿色偏暖,对比度低,除了光比较大的时候,计算摄影的介入会让画面出现轻微差异,但整体风格是对的。

结论:学到八成。

到这里,我已经有点惊喜了,realme 确实在「全行业最深的一次影像联名」这句话上,花了大功夫。

高对比黑白 (Hi-Contrast B&W)

但别急,还有重头戏——高对比黑白,这是 GR 最别具一格的模式,来源于森山大道。

它的特点是极高的对比度,暗部死黑,亮部过曝,颗粒感强,这是力量感和冲击力的代名词,也是这次联名最难的考卷。

▲ 上:真我 GT8 Pro / 下:Ricoh GR IV

▲ 上:真我 GT8 Pro / 下:Ricoh GR IV

说实话,我觉得真我 GT8 Pro 的高对比黑白,还是有点「收着」——对比度没有拉到 GR 那么极限,颗粒也没有那么粗犷,但换个角度想,这样保守的高对比黑白模式也更容易上手,更不容易翻车。

结论:学到八成。

如果你是 GR 的忠实用户,总觉得对比度和颗粒还不够有味道,也别急——

GT8 Pro 几乎把 GR 所有的自定义参数都给你了。

在任何一个影调下,你都可以自定义调节:饱和度、色相、影调、对比度、锐度、明暗、清晰度,甚至还有「颗粒」的强度和大小。

你可以亲手把刚刚那个「干净」的高对比黑白,调得和 GR 一样极限,调完之后,你还能把它存为 U1、U2 这样的用户预设,最多支持 6 个。

有句俗话说:

玩 GR,就是玩自定义参数

而真我 GT8 Pro,的确是把精髓学了过来。

在看完了所有对比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 真我 GT8 Pro 这次,学到了几成?

综合刚刚的表现来看,我的答案是,八成,甚至九成。

它在「形」上做到了复刻,将 GR 抬手就拍的体验尽力地移植了过来;

在「味」上做到了 90% 还原,算法在减少硬件差距,自定义给了多元化的可能。

老实说,realme 这个选择非常聪明——

这个以往并不以影像见长的品牌,正用风格化联名这条已经被验证的路径,快速杀入了这个大战正酣的市场。

现在,移动影像可谓是百家争鸣,有哈苏的厚重,有徕卡的德味,有蔡司的通透,又迎来了理光的多样化。

留给其他手机厂商的相机品牌,真的不多了。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雷军回应K90价格质疑:内存涨价太多/OpenAI收购macOS AI工具Sky/车主回应MEGA上海起火:「电池包磕碰」属谣言

作者 Shawn Rain
2025年10月25日 09:20
cover

🤯

iPhone 17 Pro 橙色变粉色,苹果着手调查

🔧

OpenAI 收购 macOS AI 工具 Sky

😭

雷军回应 K90 价格质疑:内存涨价实在太多

📸

VOGUE 盛会现场 iPhone 17 Pro 矩阵实现专业级环绕影像

📎

微软发布全新 AI 形象「Mico」,Edge 将进化为「AI 浏览器」

🔥

车主回应理想 MEGA 上海起火:「电池包磕碰」属谣言

📱

Sora App 更新预告:宠物可「客串」AI 视频,安卓版也将上线

🌟

星链在印度启动安全测试,最快 2026 年初商用

💻

Anthropic 首尔办公室落地在即,Claude 使用量在韩激增 6 倍

👟

英特尔 Q3 扭亏为盈,「Tick-Tock」迭代模式终结

💡

诺基亚 CEO:人工智能长期前景「极为广阔」,AI 投资不会放缓

📰 周末也值得一看的新闻

iPhone 17 Pro 橙色变粉色,苹果着手调查

据 AppleInsider 报道,近日,部分「星宇橙」配色的 iPhone 17 Pro 出现了机身颜色逐渐由橙色转为粉色的情况,引发用户关注。

目前,苹果方面尚未公开回应,仅在支持文档中强调了正确的清洁方式,但业内人士认为问题可能源于机身铝材在阳极氧化工艺中的「封孔」环节出现瑕疵。

报道指出,iPhone 17 Pro 采用铝合金机身,并通过阳极氧化工艺实现「宇宙橙」配色。该工艺需要在铝材表面形成多孔氧化层,再通过染色与封孔固定颜色。如果封孔不完全,外界液体、油脂或阳光照射都可能导致颜色变化。

目前已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照片,显示机身颜色均匀褪变,呈现出类似「粉金」的效果。部分受影响用户已通过售后更换新机,相关设备被苹果回收用于工程团队分析。

报道推测,该问题仅出现在少量批次产品,苹果可能会在后续生产中修正工艺。

车主回应理想 MEGA 上海起火:「电池包磕碰」属谣言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23 日深夜,上海徐汇区一辆理想 MEGA 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视频显示,车辆在正常行驶时车底突然爆出火花,火势随即迅速蔓延,最终整车被烧成空架。所幸车内两名驾乘人员及时停车并顺利逃生。

理想汽车方面回应称:「目前驾驶员和全体乘客均已安全离车,厂家已安排专人前往现场处理,消防部门也已介入调查,我们将积极配合并依据调查结果开展后续工作。」

10 月 24 日,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接受车主郝鹏先生委托,发布关于该起理想 MEGA 自燃事件的严正声明。

声明指出,10 月 23 日晚 21 时 30 分许,车辆行驶至上海市闵行区合川路与漕宝路路口时,底盘传来爆炸异响,车内迅速烟雾弥漫。司机与车主紧急逃生,过程中后排电动车门未能立即开启,最终通过副驾驶车门脱险。车辆及车内财物完全烧毁,但无人员伤亡。

律师事务所强调,网络上传播的「电池包磕碰」、「改动小电瓶导致起火」、「事故当天已出现故障但未维修」等说法均为不实言论。本事件系突发自燃事故,具体原因仍待相关部门调查认定。

同时,声明严正要求杜绝冒用车主名义进行所谓「维权」或宣传行为,相关侵权者将依法追责。

公开资料显示,理想 MEGA 是理想汽车首款纯电 MPV,自去年推出以来曾因舆论争议导致销量波动,但今年起在 50 万元以上纯电车型和 MPV 市场中连续数月保持销量领先。

雷军回应 K90 价格质疑:内存涨价实在太多

昨天,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微博回应了 Redmi K90 系列定价争议。

他表示,K90 标准版定价差异主要源于「来自上游的成本压力,真实的传导到了新品定价上」。不少用户对 12GB + 512GB 版本的定价表示失望。经过内部讨论,小米决定该版本在首销月内直降 300 元,调整后售价为 2899 元。

卢伟冰强调,全球存储供应链价格上涨超出预期,且趋势仍在加剧,「我们无法改变全球供应链的走势,但希望这份诚意能够让大家理解」。

小米创始人雷军随后转发了相关微博,并指出价差问题主要归因于内存价格上涨。

据此前报道,Redmi K90 系列于前天正式发布,标准版起售价为 2599 元,而 Pro Max 版本起售价为 3999 元。不同存储版本之间的价差最高达 600 元,引发用户热议。

近期,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等主要供应商已上调报价,预计第四季度 DRAM 平均售价将上涨 25% – 26%。

摩根士丹利预测,今年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 4000 亿美元,进一步推高存储需求与价格。

VOGUE 盛会现场 iPhone 17 Pro 矩阵实现专业级环绕影像

据 CNMO 报道,在昨天举行的 VOGUE Forces of Fashion 时尚盛会上,影像创作团队「影视飓风」搭建了一套由数十台 iPhone 17 Pro 组成的相机矩阵,成功实现了「子弹时间」拍摄效果。

据了解,此次团队利用了 iPhone 17 Pro 首次搭载的 Genlock(同步锁相)功能。该功能能够让所有设备在帧级别实现精准同步,确保每一台相机捕捉的画面完全对齐。

这一技术突破,使得以往需要昂贵专业摄影机系统才能完成的环绕特效,如今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

在活动现场,不少明星嘉宾在镜头前定格时尚瞬间,这套矩阵捕捉到的动态画面生成了极具冲击力的短片。

微软发布全新 AI 形象「Mico」,Edge 将进化为「AI 浏览器」

据 TechCrunch 报道,微软在本周的 Copilot 秋季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全新 AI 形象「Mico」。

这一设计被视为经典助手「Clippy」的现代化回归。微软表示,Mico 是一个可定制的虚拟形象,能够「倾听、回应,并通过颜色变化反映用户的互动」。

Mico 默认在语音模式下启用,用户若连续点击数次,还能触发彩蛋,让其变身为「Clippy」。目前该功能率先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上线。微软称,Mico 不仅能保存对话记忆,还会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学习。

此外,微软还为 Copilot 引入了「Learn Live」模式,可在学习场景中充当实时导师,并新增「Real Talk」模式,使 AI 能够模仿用户的对话风格,同时保持独立视角,避免过度迎合。

在此次更新中,微软还扩展了 Copilot 的功能,包括支持多人共享对话、长期记忆、与邮件和云存储等生产力应用的连接,以及在 Edge 浏览器中实现更深度的 AI 集成。

微软表示,未来 Edge 将演变为「AI 浏览器」,能够自动总结、比较信息,甚至代替用户完成订票或表单填写等操作。

🔗 相关阅读:微软 AI 全家桶大更新!复刻 ChatGPT 浏览器,经典「大眼夹」回归是最大彩蛋

苹果 A20 芯片成本飙升至 280 美元,或仅限高端机型搭载

据 MacRumors 报道,苹果即将在 2026 年推出的 A20 芯片将成为首批大规模量产的 2 纳米制程处理器,并有望率先应用于 iPhone 18 系列。该芯片不仅是性能与能效的重大升级,同时也可能成为 iPhone 中最昂贵的单一组件。

报道指出,台积电已告知客户,2 纳米芯片的价格将比 3 纳米至少高出 50%,原因在于新制程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且初期良率有限,缺乏折扣策略。

供应链预估,2 纳米旗舰芯片的单价约为 280 美元(约 1994 元人民币),远高于此前 A18 芯片的 45 美元。

以往拆解数据显示,A18 芯片在整机硬件成本中占比约 10%,零售价占比仅 5% 至 6%。

若 A20 成本大幅提升而苹果不将其转嫁给消费者,势必压缩利润空间。因此,市场普遍预计苹果可能仅在 iPhone 18 Pro 与 iPhone 18 Pro Max 上采用 2 纳米芯片,而标准版机型则继续使用旧制程。

分析师郭明錤此前也曾警告,由于成本压力,并非所有 iPhone 18 系列机型都会搭载 2 纳米处理器。

OPPO 回应「绿线门」:4 年内免费换屏,超期优惠更换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有用户反映 OPPO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屏幕「绿线」问题,涉及 Find X 系列、Reno 系列等多款机型,大部分设备使用时间不足 4 年。

对此,OPPO 回应称,对于购机 4 年以内的用户,将提供免费更换屏幕服务;而超过 4 年的设备,则可享受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换屏政策。

与此同时,据 36 氪报道,「绿线门」事件在社交媒体和投诉平台上持续发酵。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已有超过 500 条相关投诉记录,小红书上也有大量用户分享类似经历。部分消费者指出,OPPO 在海外市场(如印度)为一加用户提供「终身屏幕保修」,但在国内却未能同步执行,引发「中外双标」质疑。

小米汽车推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最高减免 1.5 万元

昨天,小米汽车宣布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以回应部分车主对跨年交付可能带来购置税优惠减少的担忧。

小米官方表示,截至昨天,小米汽车全系车型订单量已远超预期,为保障用户权益,凡在 2025 年 11 月 30 日 24 点前完成锁单,但因生产、运输等企业责任范围内的原因导致车辆需在 2026 年完成开票交付的用户,将可享受购置税补贴。

此次补贴适用于小米 SU7 系列、小米 YU7 系列及小米 SU7 Ultra 系列车型。补贴方式为购车尾款减免,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 15,000 元。

OpenAI 收购 macOS AI 工具 Sky

近日,OpenAI 宣布已完成对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orporated 的收购,该公司是 macOS 平台自然语言界面工具 Sky 的开发者。此次收购旨在加速 AI 与桌面操作系统的融合,提升用户在写作、规划、编程等场景中的智能体验。

Sky 是一款可理解屏幕内容并调用本地应用的 AI 工具,具备深度 macOS 集成能力。OpenAI 表示,Sky 的技术将被整合进 ChatGPT 产品线,未来将实现更强的上下文理解与任务执行能力。

据了解,Sky 的创始人 Ari Weinstein 和 Conrad Kramer 曾是知名自动化应用「Workflow」的开发者。

Workflow 在 2017 年被苹果收购,随后演变为 iOS 与 macOS 上的快捷指令(Shortcuts) 功能。两人随后在苹果任职数年,Kramer 于 2019 年离开,Weinstein 则在 2023 年离开苹果。此后,他们共同创立了新公司并开发了 Sky。

OpenAI ChatGPT 副总裁 Nick Turley 表示:「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不仅响应用户指令,更能主动完成任务的 AI 助手。Sky 的 macOS 深度集成能力加速了我们将 AI 融入日常工具的愿景。」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orporated 联合创始人兼 CEO Ari Weinstein 表示:「我们一直希望电脑能更具赋能性、可定制性与直觉性。Sky 是我们基于大语言模型打造的 AI 桌面体验,如今我们很高兴能加入 OpenAI,将这一愿景带给全球用户。」

据悉,Sky 团队成员将全部加入 OpenAI,未来将继续推动 Sky 能力在 ChatGPT 中的落地。

赵长江确认离职:比亚迪「最年轻销售掌门人」或投身智界

据 DoNews 报道,10 月 23 日,多位汽车行业博主爆料称,比亚迪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已确认离职。随后,一份疑似比亚迪官方发布的《辞职公告》在网络流传,内容显示赵长江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相关手续已按规定办理完毕。

对于离职传闻,赵长江本人回应:「真的。先休息一下。」坊间消息称,他的下一站或将前往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担任营销负责人。

资料显示,赵长江 2009 年加入比亚迪,从区域销售经理一路晋升至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 年起担任腾势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今年 7 月,出任腾势方程豹汽车直营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作为「比亚迪最年轻销售掌门人」,他曾凭借腾势 D9 的成功被誉为「让腾势重生的人」。不过,后续推出的腾势 N7、N9 及 Z9 GT 等车型未能延续 D9 的热度,销量表现不及预期。

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人事变动与腾势增长放缓有关。今年 7 月,比亚迪曾宣布制度轮岗,让赵长江与李慧对调岗位,被视为组织调整的一部分。

滴滴在墨西哥上线 500 辆国产纯电专车,携手埃安加速出海

近日,滴滴在墨西哥的出行平台上线了500辆纯电动汽车。这也是滴滴在拉美推出的首个标准化的专车品类。上线的纯电动汽车全部来自国产品牌,包括广汽埃安和江汽集团。

纯电专车的上线是滴滴在拉美持续推广绿色出行的最新举措。去年10月,滴滴在墨西哥宣布联合车企、充电设施企业、金融和保险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到2030年在墨西哥引入10万辆电动车。滴滴的合作伙伴包括广汽、江汽、长安、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和墨西哥本土企业。

日产新技术亮相让电动车「晒太阳就能跑」

据 Carscoops 报道,日产将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上展示一款名为「Ao-Solar Extender」的全新太阳能扩展装置。

该设备可安装在日产 Sakura 电动车车顶,包含一块 300W 固定太阳能板,以及一块可在停车时展开的 200W 额外面板。

官方数据显示,该系统每年可为车辆提供约 1864 英里(约 3000 公里)的额外续航,甚至能让部分用户几乎无需依赖外部充电。日产指出,许多 Sakura 车主的日常出行距离较短,因此这一装置能够「几乎消除外部充电需求」。

此外,Ao-Solar Extender 在展开时还能充当遮阳板,帮助降低车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日产还强调,该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备用电源使用,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日本移动出行展将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9 日在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是两年一度的全球性出行盛会,前身为东京车展,汇聚了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展示未来出行方案。

通用将逐步取消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支持

据 CarBuzz 报道,通用汽车(GM)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在接受采访时确认,公司计划在未来逐步取消燃油车对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的支持。这一决定此前已在电动车型上实施,如今将扩展至内燃机车型。

巴拉表示:「随着我们推进新车型和重大更新,智能手机投屏功能将不再提供。我们优先在电动车上完成这一转变,接下来会在整个产品组合中保持一致。」

通用方面补充称,现有支持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的燃油车不会受到影响,用户仍可继续使用。但随着公司推进集中式计算平台,未来将逐步过渡到更深度整合的原生应用体验。

新一代 Exynos SoC 曝光:5G 基带内置 AI 核心,可实时预测卫星位置

据 wccftech 报道,三星正在研发一款全新的 Exynos SoC,其最大亮点是将在 5G 基带调制解调器中集成 NPU(神经处理单元)。

这一设计将赋予基带芯片 AI 能力,用于实时预测低轨卫星位置、优化信号强度,从而提升卫星通信效率。

报道称,三星半导体部门高管近期与 SpaceX 举行会面,讨论了新 Exynos SoC 的开发进展。有分析人士推测,三星可能希望借此进入 SpaceX 的低轨卫星供应链。

目前尚不清楚该功能是否会出现在传闻中的 Exynos 2600 芯片上。此前消息称,Exynos 2600 可能采用外挂 5G 基带设计。而现有信息并未提及 NPU 集成,意味着相关功能可能要等到后续版本才会实现。

Sora App 更新预告:宠物可「客串」AI 视频,安卓版也将上线

据 TechCrunch 报道,OpenAI 旗下 AI 视频生成应用 Sora 即将迎来重大更新,新增宠物角色「客串」功能、基础视频剪辑工具以及社交体验优化,同时安卓版本也即将上线。

Sora 自 9 月底上线以来迅速登顶美加地区 App Store 下载榜,截至发稿时累计下载量已突破 200 万次。

据悉,此次更新将允许用户将宠物、玩具等物品转化为 AI 视频中的角色「客串」,并可与好友共享,实现多人创作。

Sora 负责人 Bill Peebles 表示:「我们预计用户将注册大量新奇的客串角色,为此我们更新了生成界面,支持实时展示热门客串。」

此外,Sora 将上线基础视频剪辑功能,首批支持多段视频拼接,后续将逐步扩展编辑工具。社交方面,官方计划推出面向高校、公司、运动俱乐部等群体的专属频道,提升互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Sora Android 版本已在 Google Play 商店开放预注册,Peebles 表示「很快就会上线」,但未透露具体时间。

豆包携手 7 家博物馆上线「AI 讲解员」功能

昨天,豆包在官方公众号发文宣布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 7 家博物馆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数字化看展体验区」,为公众提供全新的逛展方式。

用户在参观时,只需打开豆包 App 的「视频通话」功能,或拍照上传文物画面,系统即可基于 VLM 视觉理解能力进行识别,并快速生成专业讲解。

此次合作中,豆包重点优化了三方面能力:

  • 「文物识别与讲解准确性」通过定向搜索优化、大模型知识激发以及博物馆数据支撑,识别率显著提升。
  • 「连续交互讨论」支持用户随时追问细节,甚至可触发「主动解读」模式。
  • 「讲解风格」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适配青少年、爱好者等不同群体,成为用户的「专属私人讲解员」。

豆包方面表示,该功能将让观众在博物馆内外都能获得沉浸式的数字化看展体验。

星链在印度启动安全测试,最快 2026 年初商用

据彭博社报道,埃隆 · 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已在印度启动安全测试,这是其在当地提供商业卫星宽带服务前的关键步骤之一。

消息人士称,若印度电信监管局在年底前发布卫星服务的最终定价框架,星链最快可在 2026 年初向家庭用户提供网络接入。

星链计划直接面向零售消费者,重点覆盖农村和高速网络不足的地区。

目前,该公司正在印度建设至少 10 个卫星网关,数量超过竞争对手 Reliance Jio 的 Space Fiber 和 Eutelsat OneWeb 的三倍。孟买已建成 3 个地面站,将作为印度业务枢纽。

印度政府正推动私营企业进入航天与卫星通信领域,以弥补光纤和移动网络的覆盖不足。

Anthropic 首尔办公室落地在即,Claude 使用量在韩激增 6 倍

Anthropic 昨日在官网发布新闻稿,宣布将在 2026 年初于首尔设立办公室,这是继东京和班加罗尔之后,Anthropic 在亚太地区的第三个办公室。

官方表示,过去一年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增长超过 10 倍,大客户数量增长 8 倍,韩国市场已成为 Claude 用户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韩国用户在 Claude 总体使用量和人均使用量上均位列全球前五,Claude Code 在韩国的活跃用户在过去 4 个月增长了 6 倍,全球使用量最高的个人也在韩国,为一名工程师。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表示:「韩国在亚洲的 AI 创新中处于前沿,Claude 的前沿能力与安全保障将在韩国的技术生态和前瞻性机构中得到充分展现。」

目前,韩国企业已在多个领域率先应用 Claude。例如,Law&Company 借助 Claude 打造 AI 法律助手,几乎将律师效率翻倍;SK Telecom 则基于 Claude 开发定制客服 AI,成为电信行业的标杆。

Anthropic 强调,未来将在韩国建立本地团队,支持企业与开发者生态,并与政府、研究机构和产业伙伴合作,推动负责任的 AI 发展。

英特尔 Q3 扭亏为盈,「Tick-Tock」迭代模式终结

据 The Verge 报道,英特尔在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公司在近两年内首次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来自英伟达、软银以及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

尽管如此,英特尔仍面临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预计短缺将在 2026 年初达到高峰。

英特尔 CEO 陈立武表示,公司将优先保障 AI 服务器芯片的产能,而非入门级消费级处理器。同时,英特尔计划效仿英伟达和 AMD,每年推出新一代 AI GPU,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消费级产品方面,基于 18A 工艺的 Panther Lake 芯片今年仅会推出一个 SKU,2026 年逐步扩展,但初期价格「相当昂贵」。因此,英特尔将在 2026 年上半年继续依赖 Lunar Lake 芯片来填补市场空缺。

财报还显示,18A 工艺的良率虽能满足供应,但利润率不足,预计要到 2026 至 2027 年才能达到理想水平。

英特尔强调,18A 将作为「长寿节点」,支撑至少三代客户端和服务器产品。同时,原本可能被取消的 14A 工艺因客户支持而得以保留,并在性能和良率上优于同期的 18A。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在此次财报中明确表示,不会回归经典的「Tick-Tock」芯片迭代模式

该模式曾是英特尔长期坚持的开发策略:在「Tick」阶段缩小制程工艺,在「Tock」阶段推出全新微架构,两者交替进行,像钟摆一样保持规律迭代。但随着先进工艺推进难度加大,这一模式已难以为继。

陈立武强调,未来将通过延长工艺节点寿命与灵活的产品路线来应对市场需求。

💡 诺基亚 CEO:人工智能长期前景「极为广阔」,AI 投资不会放缓

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ustin Hotard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投资不会放缓,因为该领域正处于「超级周期」,长期前景「极为广阔」。

Hotard 于今年 4 月正式接任诺基亚 CEO 一职,他在接受 CNBC 采访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增强与虚拟现实、智能眼镜以及机器人等领域,渗透率依然很低。

他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大规模的网络建设需求,还将带来长期的结构性增长。

我认为这是一个将持续多年的增长趋势,短期内或许会有波动,但长期前景非常庞大。

对于外界担忧 AI 投资可能存在泡沫,Hotard 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短视。他举例称,互联网在早期也经历过泡沫,但随后迎来了远超泡沫时期的增长。

与此同时,科技巨头们仍在加大投入。例如,Meta CEO 扎克伯格曾表示,公司计划到 2028 年在美国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至少 6000 亿美元。尽管他承认 AI 可能存在泡沫风险,但宁愿「过度投资」也不愿「投资不足」。

Nike 推出「脚上的电动助力系统」

据 The Verge 报道,Nike 宣布推出首款「动力鞋」系统 Project Amplify,其设计理念类似「脚上的电动自行车」。

该产品由 Nike 与机器人公司 Dephy 合作研发,采用轻量化机械结构,通过电机、传动带和可充电电池为穿戴者提供额外动力,帮助提升步行和跑步速度。

Nike 表示,这款产品并非为专业运动员打造,而是面向日常用户,目标是让人们以更少的体力完成更快、更远的移动,相当于为小腿增加了一组「外置肌肉」。

目前,Project Amplify 已在过去数年间与超过 400 名运动员进行测试,预计将在未来几年面向消费者推出。

除了动力鞋,Nike 还展示了基于神经科学的鞋类设计和全新散热技术,旨在进一步提升运动装备的舒适性与性能。

喜茶启动「灵感采摘者」公益行动,聚焦云南女性农人

昨天,喜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主题为「在云南,摘葡萄的人」的内容特辑,聚焦其「多肉葡萄家族」背后的采摘者群体与灵感来源。

文中指出,「多肉葡萄」的核心原料夏黑葡萄主要产自云南建水,采摘工作则由一群女性占比超过七成的「新农人」完成,近年来品牌持续推进订单农业合作模式,在云南建水布局 3300 亩葡萄基地,并在普洱推动茶园绿色化升级。

喜茶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深入走访产地,调研女性农人劳动环境与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首期公益行动方案。喜茶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围绕劳动保障、技能培训、疾病救助、子女美育等方面展开更多公益行动,并通过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新茶饮产业上游的女性力量。

上海万豪 8888 元婚宴被质疑预制菜,罗永浩关注

据上观新闻报道,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在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举办的婚礼晚宴遭宾客吐槽餐食不佳,怀疑酒店使用了预制菜。

该博主表示,酒店方面在交涉中坚称「100% 没有一个预制菜」,但其进入后厨后发现橱柜内存放有大量包装好或处理好的食材,其中包括婚宴菜单上的德国咸猪手、八宝饭、点心等。

该博主透露,这场婚礼晚宴总花费约 37.98 万元,每桌餐标为 8888 元,但菜品却被宾客质疑品质不符预期。视频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甚至吸引了罗永浩转发并询问「原帖在哪里」。

与此同时,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以「发布不实言论」为由,向博主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删除相关内容并公开赔礼道歉。记者随后联系酒店方面,客服人员表示暂时无法回应,而宴会厅工作人员则称酒店已展开调查。

据此前报道,今年 9 月,罗永浩曾因「预制菜」问题与西贝餐饮集团发生激烈争论。

他在社交平台上质疑西贝餐厅「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并呼吁立法要求餐饮企业强制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对此,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100% 没有预制菜」,并扬言起诉罗永浩。

随后,罗永浩开直播展示网友提供的半成品证据,并悬赏征集更多线索。事件一度引发全民热议,最终西贝方面发布致歉信,承诺逐步减少中央厨房加工环节。

《带你回家》今日登陆院线

现实主义亲情电影《带你回家》今天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昨日,片方发布「共赴秋约」版倒计时海报,以胶片画面串联母女情感轨迹,向观众发出温暖邀约。

影片由贺伯亚执导,王真儿、李萍主演,讲述在阿尔茨海默症背景下,母女二人从隔阂到和解的情感重建过程。

据此前报道,在首映及「请妈妈看电影」系列活动中,影片收获「真诚」「惊喜」等评价,被赞为「年度最值得与家人共看的电影」。

最新发布的倒计时海报中,王真儿饰演的张缘缘温柔回望,胶片影像定格了亲情的复杂心绪与代际传承。片方以「爱是唯一归途」作为点题,为秋日注入治愈暖流。

韩延朱一龙新片《空枪》官宣

昨天,由韩延执导、朱一龙领衔主演的电影《空枪》正式官宣并发布概念海报。影片背景设定在世纪之交的欲望之城,故事围绕一场关乎命运的博弈展开:有人不仅想赢走一切,更妄图改写规则。

在此次发布的概念海报中,暗云压城,一道孤独身影立于风暴之中,他低头凝视手中的枪,神情既有犹豫又显决绝,预示着一场无法回避的抉择。

影片由珠江电影集团、广东珠影影视制作、广东联瑞木马影业、浙江横店影业联合出品。这也是导演韩延与演员朱一龙继《人生大事》后的再度合作。

✨ 是周末啊!

One Fun Thing|成都街头惊现鸵鸟狂奔:从餐馆「越狱」逃出,已被抓回

据封面新闻报道,10 月 19 日,成都市温江区大学城附近街头出现了两只鸵鸟狂奔的场景,引发大量市民围观和拍摄。目击者称,这两只鸵鸟「目测时速 40 码,比汽车都快」,一度在车流与人群中穿梭,场面颇为惊险。

据了解,这两只鸵鸟来自温江区柳城街道和平路一家名为「鸵鸟养生汤锅」的餐馆。该餐馆尚未正式营业,当日原本将鸵鸟关在店门口铁笼中用于宣传展示,但因工人疏忽,鸵鸟踢开铁笼后逃出,随即跑上马路。

附近商户表示,鸵鸟「越狱」后在街头横冲直撞,甚至翻越护栏、穿越车流,引发路人惊呼。随后,警方与专业人员介入,将鸵鸟成功控制并带回餐馆。据多名店员透露,这些鸵鸟原本从都江堰养殖场运来,事发后已被宰杀处理。

周末看什么|《伊甸园:最后的秘境》

《伊甸园:最后的秘境》是一部由英国团队制作的自然纪录片,导演为 Ingrid Kvale,旁白由海伦娜·伯翰·卡特担任。该片于 2021 年首播,共 6 集,每集时长约 50 分钟。

制作团队历时两年,深入全球 6 处未被人类大规模开发的生态秘境,包括热带雨林、沙漠、高原与河谷。影片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展现了长鼻猴、红毛猩猩、马来熊等濒危动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猪笼草等独特植物的进化智慧。

纪录片不仅捕捉到罕见的自然画面,还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例如,棕榈树种植导致 80% 红毛猩猩栖息地消失,凸显了保护原始生态系统的紧迫性。

凭借豆瓣 9.2 的高分口碑,这部作品被誉为「顶级洗眼神片」,既是视觉盛宴,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买书不读指南|《如何成为一只猫》

在《如何成为一只猫》中,孙冬以猫为核心意象,在五十余篇文字与五十余幅猫咪油画之间,构建出一个融合哲学、社会观察与心理意涵的空间。

在书中,猫不再只是宠物,而是文化隐喻,是人类社会、城市乃至性别关系的映射体。作者通过凝视猫的慵懒、独立与无视权威,提出一系列反思:我们为何不愿放松?不敢任性?不能拒绝服从?

绘者朱蕊则以「非经验」的方式描绘猫。她从不养猫,却让猫自然出现在画布上,呈现出不可预测的形态。这种「无根据的想象」成为理解猫性与人性的另一种途径。

游戏推荐|《逃离鸭科夫》上线一周销量破百万,游戏行业高景气度或将持续

据财联社报道,鸭子题材 PVE 俯视角撤离射击游戏《逃离鸭科夫》自 10 月 16 日上线以来表现亮眼,仅用一周时间销量便突破 100 万份,成为近期游戏市场的热门话题。

该作由碳酸小队开发、哔哩哔哩发行,凭借轻松恶搞的设定和亲民定价迅速吸引玩家关注。

《逃离鸭科夫》目前已收获超过 1 万条简体中文玩家的评论,获得「好评如潮」的总体评价,大部分玩家对其轻松搞笑的氛围和「搜打撤」的爽快体验给予高度认可。

不过,在媒体评价方面,游戏口碑存在一定分化。据小黑盒报道,M 站收录的 5 家媒体评测中,2 家给出好评,3 家评价偏低,最终均分为 74 分。

其中,GameGrin 打出 85 分,认为作品虽恶搞《逃离塔科夫》,但上手容易且风格独特;而 DualShockers 则仅给出 70 分,指出任务设计略显拖沓、刺激感不足,但仍认可其可爱画风与合理定价。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新品周期、监管政策转向以及 AI 应用的推动,游戏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9 月份共有 145 款国产游戏和 11 款进口游戏过审,行业活跃度明显增强。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CMF Headphone Pro 体验:100 小时续航,配置全能的入门降噪头戴

作者 梁梦麟
2025年10月24日 17:42

Nothing Headphone(1) 后,Nothing 在 CMF 上推出自己体系上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新品 CMF Headphone Pro,也是 Nothing 旗下一款定价和定位都相对亲民的产品。

CMF Headphone Pro 采用了纯白色的亮面外壳,中心是 CMF Headphone Pro 的侧面造型照,底部印上点阵风格的产品名字,以及耳机获得的 Hi-Res Audio 小金标。

盒子内用环保物料做了一个固定耳机的挖槽,里面装有耳机本体、出行用的收纳包以及充电用的 USB-C 线。

耳机有浅灰色、深灰色以及 CMF 常见的浅绿色可选,还有单独发售的橙色和绿色耳罩,方便用户做配色混搭和替换。

我们手上的是浅灰配色,是记得观感会比官图要亮面和纯白一点。机身表面采用高光镜面处理,配合接近白色的外壳看着有种陶瓷机身的感觉。头梁采用了隐藏抽拉结构的设计,观感上更简洁和素雅。

和 Nothing 的旗舰 HEADPHONE(1) 相比,CMF Headphone Pro 的耳罩小一点,是刚好能够罩住耳朵的尺寸,材质也比较松软,戴上后有一种给耳朵贴着身子盖上棉被的感觉。

283g 的重量比 328g 的 HEADPHONE(1) 稍轻一点,上头的感觉很轻盈。而且佩戴得很贴头,活动起来很舒服。

只不过,CMF 这里用了尺寸刚好的小耳罩,而且为了降噪紧贴耳朵,所以日常使用会有些热和闷。在比较热的地方使用就会比较容易出汗,平时就得注意清洁和替换了。

CMF Headphone Pro 的接口和按键很丰富,按键有控制低音和高音调校的滑杆、整合音量、播放操控和降噪模式控制三个功能的可按压式滚轮,NOTHING OS 下的多功能键,以及整合了开关和蓝牙控制功能的电源键。

接口有供电用的 USB-C 接口和切换成有线模式的 3.5mm 接口,USB-C 对充电器支持也不挑剔,基本上接入都可以充电。只是不支持 USB Audio 功能,这个可能是它和 HEADPHONE(1) 定位之间的差别吧。

功能配置方面,CMF Headphone Pro 用的支持蓝牙 5.4 的无线方案,最高支持 LDAC 编码传输和 Static Spatial Audio 空间音频,配置还是很完整的。

降噪的部分,耳机搭载 EnvironmentAdaptive ANC 自适应降噪算法,可实现最高 40dB 混合自适应主动降噪,降噪深度比 HEADPHONE(1) 低 2dB。

实际体感差别不大,HEADPHONE(1) 降噪的存在感会更明显,而 CMF Headphone Pro 上手后没有明显的耳压,开启默认档位时就像是把周围环境声的音量降低,配合佩戴贴合度高的耳罩,日常使用效果还不错,降噪是不太容易累的类型。

续航,是 CMF Headphone Pro 最有优势地方。

机身内置 720mAh 电池,最长可以实现 100 小时的无降噪持续播放,开启降噪之后都有 50 小时的续航。本身支持快速充电,充电 5 分钟可以播放 4 小时,就算是太长时间忘记充电,出门前 5 分钟充电就可以出门,基本不需要担心续航。

来到声音的部分,CMF Headphone Pro 搭载了一个 40mm 的动圈单元,单元振膜加入了镀镍图层,圆顶部分用的是 PU+PEN 材质。

整体听感是那种标准动圈耳机给的感觉,默认状态下声音扎实饱满,低频能量感充足,细节有一定的锐化效果,是常规消费级降噪耳机群体中比较舒服、讨好耳朵的声音。Nothing 将音效调得比较大颗且光亮,是大众比较容易感受变化的类型。

滑动的能量调音块可以调整耳机低频的量,从下往上推动来增加,推动过程中会感受到低音明显变多。但这增加的低频比较直白,像是早年的重低音音效,不太建议增加太多。

CMF Headphone Pro 的细节表现很丰满,特别是歌手演唱的细节,耳机呈现清晰的同时也不会过分锐利,有一定会的湿润感。不过,高频部分的锐化痕迹比较明显,数码感还是有那么一点明显。

但看在定价的份上,是可以理解的。

用户也可以透过耳机的控制 app 测试,测试完成后耳机就会根据结果生成自定义调音,获得一个更贴合自己的声音效果。

最后看看价格,CMF Headphone Pro 定价是 688 元,目前市面上的售价大概在 589-619 元左右。这个定价,对于一款支持 LDAC 和主动降噪,以及有 100 小时长续航和空间音频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它的完成度也会比某些主流品牌的入门款要高不少。

对于预算比较敏感,但又需要头戴式耳机移动使用的用户,CMF Headphone Pro 算是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买吧,不贵。」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微软 AI 全家桶大更新!复刻 ChatGPT 浏览器,经典「大眼夹」回归是最大彩蛋

作者 张子豪
2025年10月24日 13:41

还记得 20 多年前,那个在你的 Word 文档右下角突然弹出的「大眼夹」Clippy 吗?无论你是在写论文还是情书,它总会探出那对标志性的「高低眉」打断你。

这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存在,它在 90 年代末,作为 Microsoft Office 助手推出,因为烦人被大家吐槽,在 2001 年 Office XP 中「退休」。

但微软在助手领域的尝试一直没停下脚步,比如一直不温不火的 Cortana。现在,AI 时代给了微软「复活」它的最好时机。

昨天在 Copilot 秋季发布会上,微软正式推出了 Mico——一个全新的 Copilot 虚拟角色,它被视为 AI 时代的 Clippy。

这不仅是 Copilot 的一次大整容,也像是在说微软,要继续押注我们需要一个 AI 伴侣,希望 AI 成为一种社交体验。

除了推出 AI 伴侣 Mico,发布会还介绍了一系列关于 Copilot、Edge AI 浏览器的多项更新。先不说我们是不是需要又一个 Cortana,这些更新也值得一看。

更新内容省流速看版:

  1. AI 助手 Mico 登场:一个会眨眼、能变色、会顶嘴、以实时表情回应、甚至能变回 Clippy 的数字伙伴。
  2. Edge 浏览器大更新,UI 布局更像 OpenAI 新推出的 ChatGPT Atlas,Journeys 旅程和 Action 行动两项更新,为浏览器增加了记忆总结功能。
  3. Copilot 新增和 AI 的群组聊天记忆管理实时学习、以及图像创作等十余项功能,让 AI 更有人味。

Mico:一个有灵魂的 AI 版「大眼夹」

Mico (发音与 「pico」 押韵) ,是 Microsoft Copilot 的缩写。微软把它描述为 Copilot 的「化身」 ,一个温暖且可定制的视觉形象。

虽然我平时用 Copilot 不多,毕竟它使用的模型也是 OpenAI 的 GPT 系列。但是当我点开 Copilot,看到 Mico 时,还是感觉到了一点惊喜。

它看起来像一个「会说话的头像」,或者说是一个「更拟人化的 emoji」。我们跟 Copilot 进行语音对话时,即点击输入框右边的麦克风按钮,Mico 就会成为默认开启的界面。

Mico 最大的特点是实时反应。它会聆听、很快速地反应,甚至改变颜色和表情,来反映正在进行的互动。微软高管 Jacob Andreou 提到,「它会随着你的讲话而反应,如果你谈论悲伤的事情,你会看到它的面部表情几乎立即作出反应」。

▲ 可以改变它的颜色,让它做出不同的表情,支持中文

为了致敬这位 Clippy 那位老前辈,微软还埋了一个有趣的彩蛋,如果我们快速、反复地戳(点)Mico,它就可能会变成 Clippy 的样子。

作为 Copilot 的人格化外壳,微软的目标,很明显是要让技术淡入后台,让 Copilot 从助手进化为伙伴。这大概也是为了实现微软 AI CEO Mustafa Suleyman 的目标:赋予 Copilot 一个永久的身份和存在感。

不只是换脸,Copilot 打算更懂你一点

除了和这个可爱的圆球建立联系,Copilot 的核心能力也迎来了一系列升级,让我们与真实的人、与 AI 产生更多的联系。

▲ Copilot 秋季更新内容

长期记忆 (Memory): Copilot 将新增一个记忆管理功能。它能够记住你和它聊过的事实 ,比如你的偏好或你正在进行的项目,并在未来的对话中调用这些信息。

这项功能在 ChatGPT 已经推出较长时间,最近 OpenAI 还更新了记忆功能,让它不会再提醒用户说「记忆空间已满」,而是通过聊天记录参考、记忆自动管理来处理个性化和聊天历史的问题。

「Real Talk」 真实对话模式: 这是一种全新的个性模式。微软强调,Mico 会富有同理心和支持性,但不会阿谀奉承。

在 「Real Talk」 模式下,它会模仿你的对话风格 ,但也会挑战你的假设,甚至反驳和挑战你的想法,鼓励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其他 AI 助手,因过于顺从而受到批评

▲戴上眼镜的 Mico,开始为我介绍什么是「量子计算」

「Learn Live」 模式: Mico 会变身为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导师。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理解概念」,甚至会使用交互式白板和视觉提示

群组 (Groups) 聊天: 现在我们可以邀请多达 32 位朋友或同事,进入同一个 Copilot 聊天室 ,共同进行头脑风暴或规划项目等。

连接器 (Connectors): Copilot 现在能连接其他应用,像是 Outlook、OneDrive,甚至包括谷歌的 Gmail、Drive 和日历 ,我们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调取这些服务中的信息。

Edge 浏览器再变身,更 AI,更 OpenAI

此外,发布会的另一半更新发生在 Edge 浏览器上。它不再只是浏览网页的工具,而是被改造成一个可以行动、记忆、总结的「AI 浏览器」

自从 7 月份,微软宣布正式把 Edge 定义为 AI 浏览器,带来了跨标签页总结、智能体等多项功能。这次微软的目标是将 Edge 从一个简单的工具,进一步升级为一个「动态的、智能的伴侣」,一个与我们协同工作的「AI 浏览器」。

在新的 Copilot 模式下,Edge 浏览器获得了几项强大的 AI 新功能。

更聪明的跨标签页推理: Copilot 现在可以「看到并推理」你所有打开的标签页。比如,我们可以让它比较多个标签页中的食谱,然后总结说明,甚至规划出一个完整的烹饪时间表。

Actions (行动): 现在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指挥 Copilot 执行多步骤的复杂操作。

简单的比如「打开一个网页」,复杂的可以做到「检查我的邮箱,帮我退订所有购物电子报」 或「帮我预订一家餐厅」。

Journeys (旅程): 这项功能会自动,将我们过去的浏览的网页按主题分组。如果我们之前研究某个项目被打断,「Journeys」 就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回到上次停下的地方,并智能推荐后续的步骤。

集成浏览历史: 开启后 ,Copilot 模式可以利用浏览历史,来提供更高质量的回复。比如,我们可以直接问它「我上周看的那件蓝色卫衣」。这和 Copilot 提供的记忆模式类似,能帮助我们获得更个性化的 AI 体验。

这次更新还有个戏剧性的时间点。就在两天前,OpenAI 刚发布了自己的 AI 浏览器 Atlas。而 Edge 的 Copilot Mode,几乎在功能和界面上都与 ChatGPT Atlas 相似。

TechCrunch 评论说,「这两个产品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窗口布局和 UI 颜色。

AI 浏览器卷得厉害,AI 对话助手也不好做,微软选择了重新走 AI 伴侣这条路,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 AI 听起来是很高级,微软 AI CEO Mustafa Suleyman 甚至在最新的博客里表示,「我们不是在追求用户时长,而是在让 AI 把你带回生活。」

但是从被群嘲的 Clippy,到被砍掉的 Cortana,微软在让人们与电脑对话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屡败屡战。

这一次,Mico 的出现和 Copilot 模式的升级,算得上是微软迄今为止最有力的一次尝试。

Mico 想要解决 AI 助手「没有灵魂」的问题 ,将 AI 拟人化。而 Edge 更新的 Actions 和 Journeys 则试图解决,浏览器只是一个工具的问题。

不过,我想科技的尽头虽然可能是共情,但要有极高的效率,可能才有创造情感联系的机会。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不卷了,我想去大兴安岭走走

2025年10月24日 11:03

去大兴安岭旅拍,一场寒流让我错过金秋的拍摄窗口。就在一筹莫展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我最终拍到了旷野,只是和我计划的全然不同。

来,看个视频,放松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专访 vivo TWS 5 Hi-Fi 版调音团队:给听众还原最真实的交响乐「现场」

作者 刘学文
2025年10月24日 10:05

 

「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 1-2 年的变化,但低估了未来 10 年的变革」,比尔盖茨的这句话,有了一个更具象的版本,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作曲家于阳评价 vivo TWS 5 Hi-Fi 版的时候说:

vivo 这个耳机,放在十年前,不知道该卖怎么高的价格。

当然,以 10 年前的技术水平,断然没有一家厂商敢说能造出这样一款兼具 60dB 降噪深度,以及全链路无损传输的 Hi-Fi 真无线蓝牙耳机。于阳教授的意思是,单以音质而言,这款售价 499 元的 vivo TWS 5 Hi-Fi 耳机不算贵,但是能让手机随身音乐的音质水平达到了 10 年前难以想象的高度,以及审美水平。

去还原最难还原的交响乐

对于一款耳机的调校来说,突出高亢嘹亮的高音,或者凸显锤击心脏的低音是更显性、更奏效的方法,即便再迟钝的人,也会在某几首耳熟能详的试音歌曲里感受直接的听感刺激。

但 vivo TWS 5 Hi-Fi 版选择了另一条路:vivo 金耳朵声学实验室与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一起进行了音质调校,解构了交响乐中 32 种乐器的共鸣特性,联袂打造了「至臻大师」音效。

虽然文字去形容声音总是不够绘声绘色,也鲜有人能写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样的句子,但 vivo 还是尽力这样描述「至臻大师」音效的呈现听感:

让大提琴的木质腔体在耳畔呼吸,小号的金属摩擦化作金箔簌落。同时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声学密码编译进微型腔体,使勃拉姆斯与德彪西的笔触在方寸间纤毫毕现。不止于音符,更是乐器与空气最本真的对话。

vivo 金耳朵声学实验室声学工程师告诉爱范儿:

交响乐非常考验耳机声学系统能力,流行人声音乐通常注重旋律和节奏,乐器通常是流行四件套的结构搭配。而交响乐要表现出复杂的节奏、旋律、音色跟和声,音乐本身配器复杂、动态大、音域广、声场宽且纵深大,这些特性要在 TWS 耳机上做好是很难的。

也就是说,相比于流行乐里人声加少量的乐器伴奏,交响乐的复杂度高出非常多,广音域和大声场对于小体积的 TWS 耳机的挑战相当大。

他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在 TWS 耳机上还原交响乐为什么如此之难:

用概念去解释声音的听感,其实是很难的,也很空洞的,因为声音本质上是感受,同样是「临场感」大家内心的体验也是不同的。

 

我们的理解是,「空气感」对应「清澈和解析力」,如何将音乐现场的乐器带动空气的震动,通过扬声器真实的还原呢,就好比:音乐会现场乐器或人声仅通过空气振动直达我们的耳膜,琴弦起伏的细微变化都能清晰分辨出来,在耳机上就要求更高的清澈度和解析力。

 

「氛围感」对应「温暖和层次」,从听觉心理学的角度,温暖和有层次的声音才能更好烘托出氛围感,通常来说需要有厚实且清晰的中低频,高中低三频分布均衡且连接平顺。

 

如上描述,「乐器与空气最本真的对话」其实就是 Hi-Fi 的体现。

还原交响乐,其实就是对 Hi-Fi 的一次终极考试,能呈现「身临其境,宛在现场」的感觉便是高分,因为满分是「真在现场」。

与 vivo 金耳朵声学实验室一起进行音质调校的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当中,除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于阳,也有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主任、民族音乐系主任、作曲家、巴松管演奏家刘灏,还有音乐工程系教授、音乐设计与制作教研室主任秦诗乐,音乐工程系副教授、音乐科技与艺术教研室主任、一级音响调音员陈世哲,上海交响乐团录音师、一级录音师、一级音响调音员王鑫,这是一个从事交响乐从作曲到演奏,再到录音调音的全链路团队。在被问到他们首选什么方式听交响乐的时候,他们的答案完全一致:

去现场。

于是,「去还原最难还原的交响乐」这件事就变成了 vivo 声学团队与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需要各展己长又相互理解的任务。

这不仅需要在 TWS 耳机的小腔体内制作比以往更精密的声学结构,还要强化真无线Hi-Fi从信号传输到音频解码,再到声学单元呈现的全链路无线真Hi-Fi性能,更要配备对交响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更好的审美能力。

vivo TWS 5 和 vivo TWS 5 Hi-Fi 版采用了第二代陶瓷钨原声振膜,这是声学系统里的核心部分,振膜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物理振动,进而推动空气同步运动,并传导到耳膜,形成人耳听到的声音。而第二代陶瓷钨原声振膜因为采用了 4 重纳米镀层,具备高刚性和弹性特性,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解析度、瞬态和动态响应,频响范围达到 16Hz-48kHz,所以能够更好地表现声音丰富的细节,提升声音的纯净度与动态表现力。

而 vivo TWS 5 Hi-Fi 版则是首款天玑平台支持无损音频传输的耳机,可以支持 1.4Mbps 无线音频传输速率。

这是一条线,因为 CD 音质(16bit/44.1kHz)的码率是 1.4Mbps。而vivoTWS 5 Hi-Fi 版支持LHDC 5.0超清传输协议,并首次在天玑平台支持LHDC Lossless无线无损音频传输,在传输速率高达1.4Mbps的同时,可以带来更高的48KHz/16bit无损音质体验。

在这个硬性的技术基础上,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进行发挥了他们的长处。

在细节调校的部分,弦乐作为交响乐的基础,其弦乐乐器又是个大家族,从小提琴到贝斯横跨了整个频域,且泛音丰富,这正是 vivo金耳朵 声学实验室和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最关注的部分,他们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把弦乐部分的细节调好。在此之上,才是攻坚特色乐器,尤其针对一些音色比较难调的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由于这些乐器音色难以精准捕捉,音质调校团队就需要像在油画调色盘上调色一样,反复测试最佳音色配方,确保每个音符的质感与层次都能精准还原。

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关于音乐审美,或者说是听音审美。

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于阳教授告诉爱范儿:

在这款耳机的音质调校中,我们主要是加强了听觉的审美调性,还有对声音品质的界定。

 

因为如果单纯依赖科技路径做出来的产品,往往都是数据化,客观的,有指标的,但未必好听。就比如说钢琴有几百条琴弦,88 个键,如果完全按照机器来调音,可以调得非常精准,分厘不差,但这样调出来的效果未必动听。我们这个团队,主要是把比较主观的,比较共性的声学审美标准,与这款耳机客观的硬件的部分结合起来,达到相适配的状态,让大家能感受到,什么是好的声音。

▲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于阳听音

什么是好的声音呢?

对于协作双方来说,得到一致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对好声音的评判是主观的,千人千面的, 此次,vivo 声学团队和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讨论最激烈的议题是「对于市场上普遍的声学喜好,是去迎合,还是引领?」。

如果是迎合市场,那就故意把高频和低频做的过分一点,让听感刺激强一点。

如果是引领市场的声学审美,那么就应该以交响乐的平衡感去入手。

最终的结果当然早已通过双方的合作成果明示,他们最终都想在「什么是好的声音」这个关乎音乐本质的核心议题上,做更前沿的引领者的工作。

但讨论仍是常辩常新,主观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如何与客观的、技术的、量化的层面交融,达到可以相互解释,相互印证的境界,仍是协作双方值得继续讨论的长远议题。

技术的「光」与「热」

技术有时候会像篝火一样,在靠近的时候,会感觉到技术的辐射和热量,明显感到温暖。

降噪,就是让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技术力量。

vivo TWS 5 和 vivo TWS 5 Hi-Fi 版的降噪深度最高达到了 60dB,降噪宽度也达到了 5500Hz。如前面谈音质那样,强悍的硬件,领先的参数,最终还是要为具体的场景服务。

vivo 金耳朵声学实验室告诉爱范儿:

我们研究发现,用户使用耳机的核心场景主要是在家里、通勤还有走在路上等日常场景,尤其是通勤、差旅场景噪声比较大,用户的痛点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所以我们就针对这些大噪声场景做了专门的噪声采集、分析最终调试出我们最满意的降噪效果。

 

深度是代表降噪效果的其中一个指标,但并不代表在任何场景都需要达到这个深度,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特调降噪曲线作为这些场景的补充。

如同手机影像一样,多年以前拍照追求比较单纯,比如人像就要背景虚化强,磨皮磨成剥壳的鸡蛋,夜景就要亮如白昼,而现在手机影像的审美层次明显提升了,人像要有血气充盈的生命感,夜景也得明暗有致,要有夜的深邃感。

TWS 耳机降噪也不是仅仅是一杆子捅到底,直接降噪到最深就完事儿,不分场景的过度降噪并不会让人感到舒适。因而,vivo 在 vivo TWS 5 和 vivo TWS 5 Hi-Fi 版对飞机、地铁和公交三个典型交通场景进行了针对性的调优,比如:飞机上最大声、最恼人的是引擎发出的低频噪声,那么在「飞机」降噪模式下,就针对低频频段进行了对应的、更完美的降噪压制与加强。

还有一些场景也值得多注意细节,比如:在早起工作的黄金时段,或者中午小憩的时候,可以开启「沉浸模式」,在降噪的同时来点白噪音,反而能更让人专注。

▲ vivo TWS 5 和 vivo TWS 5 Hi-Fi 版支持自定义连接弹窗画面

vivo TWS 5 和 vivo TWS 5 Hi-Fi 版上这种用技术直接改变体验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42ms 低延迟游戏模式,保证在 FPS 射击游戏里几乎音画同步;IP54 防尘防水可以应对下雨天和锻炼时候的雨水、汗水、灰尘的侵扰;与 vivo 手机上的「vivo 翻译」联动的「AI 翻译」在出国差旅场景里,也发挥巨大作用,诸如此类。

但有的时候,如篝火一样的技术,起作用的不止是「热」,还有「光」。

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陈世哲副教授正在探索音乐和 AI 方面的研究,他发现,他们团队用 AI 生成的国外音乐质量要远远高于国内音乐,这不是算法的原因,而是数据质量的原因,用于训练大模型的数据源不够好,最终生成的音乐质量也会差一些。

▲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教授、音乐科技与艺术教研室主任陈世哲听音

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陈世哲副教授还告诉了爱范儿,上海音乐学院最终选择和 vivo 合作的一个底层逻辑:

我们的小朋友从小上的音乐课用的播放设备都不太好,要么是一个便宜的小音箱,要么是墙上挂的小喇叭,等于说是从小就被训练得对音质不太重视。

 

包括之前卡拉 OK 流行的时候,很多音乐作品都是为了适配卡拉 OK 扬声器录制的,也是设定了一个标准,一方面是促进了音频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很多人的音乐审美。

拼声儿大,拼感官刺激的播放设备,在过往生活中深刻地影响了大家的听音观,但更好更科学的音乐审美,需要建立在更均衡和准确的听觉曲线,以及更好的播放设备上。

而这,也是当下的消费者对耳机提出的最新要求。vivo 智能终端开发部总经理王友飞这样告诉爱范儿:

随着全社会音乐审美提升、无损音乐的普及和各厂商音频技术的迭代,消费者对耳机中听到的声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音质的要求从「听个响」逐步升级到「录音室级真实原声还原」,并希望在音乐体验中可以获得更加沉浸的感觉。

技术和产品的进步,音乐审美的提升,用户需求的升级,这三者本来就是三股交织的绳索,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 vivo 和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合作双方看来,vivo TWS 5 Hi-Fi 版希望成为一款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产品。

一方面,它以均衡和准确的曲线,以及 Hi-Fi 音质,重塑过往大众接受的强刺激性且低音质的音乐审美;另一方面,面向未来 AI 时代的音乐创作,音乐的 AI 语料库需要高音质、高审美的音乐作品。而能够精准呈现审美和音质双重价值的耳机设备,是撬动音乐创作的杠杆,更是决定 AI 时代我们音乐水平高低的核心基石。

最关键的是,如上海音乐学院调音大师团于阳教授所言,技术进步一面是体验向上,另一面是门槛降低,曾经我们说耳机是「万元以下听个响」,现在vivo则能做到「五百不到听 Hi-Fi」。

vivo 金耳朵声学实验室对音乐的理解,也在这一次合作中更丰富了,此前他们把对声音的追求凝练为「高解析度、清澈、温暖的声音」,如今通过此次合作深化了「空气感」和「氛围感」的体现,这是因为要突出交响乐的那种临场感和真实感,让听众不仅能听见音符的精准还原,更能感知到乐团演奏时的空间共鸣、乐器间微妙的音色过渡,以及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氛围,最终实现从「技术性还原」到「艺术性表达」的跨越。

就像我们总是听说「维也纳金色大厅」一样,对于多数人而言,这座音乐殿堂是个抽象的名词,在这里听一场新春音乐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都知道这里的音乐是美的,但始终与这层美隔纱相望。

vivo金耳朵声学实验室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想要把这种高概念,高模糊度的美,通过产品尽可能地具象化出来,进而完成一次美育工作。

这就是技术「光」的一面,轻柔,但可感。

虽然站在音乐审美教育,或者未来 AI 时代音乐水平的角度来看,很难说像 vivo TWS 5 Hi-Fi 版这样做为代表的产品能在短期内产生直接且直观的影响,但在漫长的时间里与悠长的链条中,这些地方需要被「光」照亮,我们才会逐渐意识到:哦,原来这才是我们应该往前走的方向。

这是以 10 年为单位计量的事业,也许 10 年之后,在更好的计算音频,空间音频乃至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帮助下,我们真的可以在随身设备里,几乎 100% 还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听交响乐的震撼听觉感受。不过不要忘了,我们当下走出的第一步,就决定了我们最终会到达哪里。

稳中向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小米回应SOS一秒接通传言:已取证追责/2599起,Redmi K90正式发布/苹果有意收购华纳兄弟

作者 Shawn Rain
2025年10月24日 08:07
cover

🚀

小米回应「SOS 1 秒接通」传言:系 AI 伪造,已取证追责

💴

六大 AI 模型实盘对决,国产 Qwen 强势逆袭夺冠,GPT-5 垫底

🌟

马斯克:Optimus 2026 年量产,Robotaxi 即将无安全员上路

👍

北京大学团队研制新型模拟计算芯片,精度突破至 24 位

💥

Meta AI 裁员 600 人,FAIR 部门受重创

🔥

卢浮宫劫案后重开:专家称追回文物「可能性极低」

❤

前苹果员工 Sam Sung:因名字走红后选择改姓

🚗

通用汽车称将在 2028 年量产「眼手皆离」驾驶系统

💰

Reddit 起诉 Perplexity 等公司,指控未经授权抓取数据

⏰

YouTube 推出短视频防沉迷功能

🔋

苹果有意收购华纳兄弟

🎥

继续涨价:三星、SK 海力士存储器价格最高上调 30%

💡

A16Z:AI 视频模型不会一家独大,产品层才是最大机会

📱

2599 元起,Redmi K90 系列正式发布

重磅

小米回应「SOS 1 秒接通」传言:系 AI 伪造,已取证追责

近日,网络流传「小米汽车 SOS 1 秒接通,不含排队时间」的宣传图,引发广泛关注。昨天,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通过微博回应称,该内容完全失实,属于利用 AI 技术生成的伪造信息。

李肖爽强调,公司从未在发布会或官方物料中作出类似宣传。针对相关虚假内容,小米方面已完成证据保全,并将坚决追究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据了解,此前网络上传播的所谓「小米汽车 SOS 1 秒接通」海报,在右下角标注了「不含排队时间」小字,进一步引发争议。

事实上,去年小米 SOS 系统也曾因接通延迟问题受到质疑。当时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由于进线高峰期占线严重,部分用户未能及时接通,公司对此深表歉意,并已紧急启动客服招聘,以提升接起率。

大公司

六大 AI 模型实盘对决,国产 Qwen 强势逆袭夺冠,GPT-5 垫底

昨天,在 AI 大模型实盘交易挑战「Alpha Arena」中,阿里巴巴旗下 Qwen3-Max 凭借高效策略与精准操作,首次夺得冠军,打破 DeepSeek 长期领先的局面。

本次比赛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nof1.ai 发起,向六款中美顶级大模型各提供 10,000 美元真实资金,在 Hyperliquid 交易所进行实时投资。参赛模型包括:Claude 4.5 Sonnet、DeepSeek V3.1 Chat、Gemini 2.5 Pro、GPT-5、Grok 4,以及 Qwen3-Max。

所有模型在相同提示词和数据输入条件下进行交易,目标为「最大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模型需独立完成 Alpha 生成、仓位决策、交易时机把握与风险管理,相关交易记录已公开于 nof1.ai 官网。

截至北京时间 10 月 23 日上午 10 点半,Qwen 总账户价值达 11,252.34 美元,超越 DeepSeek 的 10,868.84 美元,成为当前表现最佳的 AI 交易模型。Qwen 的操盘策略强调「夏普比例」指标,快速捕捉交易机会,是其逆袭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有两款模型实现正收益,均为国产 AI。其余四款海外模型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 GPT-5 和 Gemini 2.5 Pro 表现最差,当前持仓市值分别为 3,119 美元和 4,444 美元,累计亏损超过 6,800 美元和 5,500 美元,战绩分化明显。

🔗 相关阅读:最会赚钱的 AI 又换了,Qwen 黑马登顶,GPT-5 快亏光了

LiblibAI 宣布完成 1.3 亿美元融资,资本聚焦 AI 应用层

据极客公园报道,陕西 LiblibAI 宣布完成 1.3 亿美元 B 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 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顺为资本、源码资本、明势创投、渶策资本等老股东均超额增持,远识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报道指出,这是 2025 年以来国内 AI 应用赛道最大的一笔融资,显示资本正从底层模型转向应用层。

LiblibAI 成立于 2023 年底,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多模态模型与创作社区,覆盖图像、视频、3D、LoRA 训练等完整 AI 工作流,孵化了超过 2000 万创作者。

平台通过「工具集成+社区生态」战略,聚合全球领先的开闭源模型,并结合轻量级训练与创作者激励机制,形成独特的共创生态。

今年 10 月,LiblibAI 发布 2.0 版本,将「聚合工具」升级为「AI 专业创作工作室」,强化视频生成能力,支持多模型生成与专业级特效模板,实现从灵感到成片的端到端体验。

融资完成后,公司将加速全球化布局,打造全球创作者共创的多模态内容生态。

马斯克:Optimus 2026 年量产,Robotaxi 即将无安全员上路

据 Wired 报道,近日,在特斯拉最新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再次描绘了「现实世界 AI」的宏大蓝图,并将 Optimus 人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业务推向聚光灯下。

马斯克强调,特斯拉已不再只是汽车公司,而是「现实世界 AI 的领导者」。他透露,几个月内奥斯汀的 Robotaxi 将不再配备安全员,标志着非监管 FSD 的商业化进入关键阶段。同时,公司计划在 24 个月内实现年化 300 万辆产能,并推出专为自动驾驶优化的 Cybercab。

此外,据 TrendForce 报道,特斯拉还正在加速其自研 AI 芯片战略。马斯克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特斯拉即将量产的 AI 5 芯片将由三星位于美国德州泰勒的工厂和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的工厂共同生产。

据悉,AI 5 芯片性能将较 AI 4 提升 40 倍,由三星与台积电在美国同步制造,旨在为车辆与机器人提供更强的推理能力。

关于 Optimus,马斯克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产品」,并计划在 2026 年实现量产。他坦言,制造灵巧的人形手臂是最大挑战,但 Optimus 的潜力被定义为「无限金钱漏洞」,可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彻底改变社会生产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在财报会上还提出了对自身控制权的担忧。他直言,若未来真的建成「庞大的机器人军队」,必须确保自己对其拥有「强有力的影响力」,否则他「不愿继续推进」

财务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能源毛利与自由现金流均创历史新高,自由现金流达到 40 亿美元,现金储备超过 410 亿美元。公司预计未来资本支出将显著上升,以支持 AI、芯片与机器人业务的长期扩张。

北京大学团队研制新型模拟计算芯片,精度突破至 24 位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大学科研团队近日宣布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模拟计算芯片。

据介绍,该芯片基于阻变存储器,首次将模拟计算的精度提升至 24 位定点精度,在显著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算力突破提供了全新路径。

研究团队负责人孙仲介绍,模拟计算不同于传统数字计算,不再依赖「0」和「1」的二进制转译,而是直接利用电压、电流等连续物理量进行类比计算。

这种方式不仅天然具备低功耗、低延迟和高并行的优势,还能在矩阵方程求解等高精度任务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此次成果得益于器件、电路与算法三方面的协同创新:可编程阻变存储器实现了「存算一体」,原创电路设计突破了矩阵方程一步求解的难题,而「位切片」与「迭代优化」算法则将精度从 1% 提升至 24 位定点水平。

Meta AI 裁员 600 人,FAIR 部门受重创

昨天,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SL)宣布裁员 600 人,占比约五分之一。被裁员工主要来自 FAIR(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部门、产品组和基础设施组,而位于小扎办公室隔壁的神秘「TBD 实验室」则未受影响,仍在继续高薪招募顶尖研究员。

据《商业内幕》报道,Meta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通过缩减团队规模,每个人责任更重、影响力更强。」

但外界普遍解读为公司在加速资源向超级智能研发倾斜。与此同时,FAIR 部门的研究自由受到限制,所有论文需经 TBD 实验室额外审核,导致联合创始人、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一度萌生去意。

值得注意的是,Meta 近期还宣布将禁止第三方聊天机器人(如 ChatGPT)接入 WhatsApp,理由是「超出客户服务范围使用商业通信功能」。

此举引发 OpenAI 方面强烈不满,副总裁 Kevin Weil 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难以置信 Meta 要关闭拥有数百万用户的『1-800-CHATGPT』服务。」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迅速出现了对裁员的解读。尤其是 FAIR 资深研究员田渊栋被裁的消息引发轰动,他在推特上发出求职动态后,立刻引来 OpenAI、xAI、Anthropic 等多家顶尖 AI 实验室的公开招揽,纷纷喊出「Join us」。

🔗 相关阅读:Meta AI狠裁600人,「封杀」ChatGPT,连图灵奖得主都曾气到想跑路

卢浮宫劫案后重开:专家称追回文物「可能性极低」

据澎湃新闻报道,昨天,卢浮宫在经历震惊全球的劫案后重新对公众开放,但案发地点阿波罗长廊仍处于关闭状态。此前,4 名蒙面劫匪在短短数分钟内盗走 9 件「价值不可估量」的法国皇室珠宝,经济损失预估高达 8800 万欧元。

卢浮宫馆长洛朗丝·德卡尔在法国参议院听证会上承认安保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包括外围防护薄弱、设备老化及长期投入不足。法国总统马克龙已要求加快部署安保措施。

法国媒体援引专家分析称,被盗文物极有可能被拆解并流入黑市,「追回的可能性极低」。目前,约百名调查人员正在追缉在逃的 4 名嫌疑人。

法国文化部确认,这批失窃文物未购买保险,若无法追回,卢浮宫及法国政府将无法获得赔偿。此次事件凸显了博物馆在守护文明遗产与应对现实风险之间的双重挑战。

前苹果员工 Sam Sung:因名字走红后选择改姓

据 qlsh.net 报道,36 岁的苏格兰顾问 Sam Struan 曾因在苹果零售店使用本名「Sam Sung」而意外走红。

2012 年,他的苹果名片在网络上疯传,引发「三星员工在苹果工作」的调侃。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他一度担心丢掉工作,并在次年辞去苹果职位,转向招聘行业发展。

2014 年,Struan 将旧名片及制服拍卖,所得超过 2,500 美元,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儿童愿望」。他表示,这是这段经历中最积极的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热度消退,他逐渐意识到名字带来的困扰。为避免被长期视为「网络笑话」,他最终改姓为「Struan」,以建立更专业的职业形象。

尽管改姓已逾 10 年,仍有人习惯称呼他为「Sam Sung」。Struan 坦言,自己并不后悔改姓,但希望当年能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走红,而不是过度担忧职业前景。他强调,姓氏在职场中确实会影响机会分配,这也是他选择更改的重要原因。

零跑 CEO:刚开始造车时对行业一无所知

据中新经纬报道,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在接受采访时坦言,2015 年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时,他对整车制造「一无所知」,真正属于「局外人」。

朱江明回忆,当时不仅外界普遍不看好,融资也极为艰难,甚至一度需要「自掏腰包发工资」。

然而,随着零跑 T03、C 系列等车型的推出,公司销量逐步攀升。2024 年,零跑实现营收 321.6 亿元,并首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截至 2025 年 9 月,零跑累计交付新车约 39.55 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8%,并在 9 月迎来第 100 万台整车下线,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车企。

朱江明表示,零跑的核心优势在于「全域自研」,目前自研零部件占比已达 60% 至 65%,涵盖电驱总成、电池包控制器、车灯等关键环节。

通过平台化研发与成本控制,零跑在 6 万至 20 万元区间市场站稳脚跟,并于今年推出高端「D 系列」,对标豪华旗舰车型。

展望未来,他强调,零跑的目标是实现年销量 400 万台,成为世界级智能电动车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未来 3 至 5 年行业洗牌将加速,但市场规模足以容纳多家优秀企业。

通用汽车称将在 2028 年量产「眼手皆离」驾驶系统

据 TechCrunch 报道,通用汽车(GM)宣布计划在 2028 年推出一套「眼睛离开道路、双手离开方向盘」的自动驾驶系统,首款搭载车型将是凯迪拉克凯雷德 Escalade IQ。

该系统基于 GM 现有的 Super Cruise 技术,并将进一步引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进行环境感知。与目前需要依赖高精地图的方案不同,GM 表示新系统能够在未预先绘制的高速公路上运行,仅在驶出匝道等场景下需要人工接管。

GM CEO 玛丽·博拉在纽约举行的 GM Forward 活动中指出,公司将加快该系统的落地速度,远快于当年 Super Cruise 的推广节奏。她强调,新系统在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中无需依赖人工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GM 在 2024 年关闭了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Cruise 的商业化业务,但吸收了其技术与团队。此次新系统将整合 Cruise 积累的 500 万英里无驾驶员行驶数据和虚拟仿真框架,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目前,美国市场上仅有奔驰的 Drive Pilot 获得商业化落地,但其功能受限于加州和内华达部分高速公路,且仅能在低速拥堵场景下使用。GM 的新系统若如期推出,将在自动驾驶量产化竞争中取得领先。

Reddit 起诉 Perplexity 等公司,指控未经授权抓取数据

据彭博社报道,网络社群平台 Reddit 已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起诉 Perplexity AI 及 Oxylabs、AWMProxy、SerpApi 等公司,指控其未经授权抓取并转售平台数据。

诉状称,这些公司通过 Google 搜索结果非法收集 Reddit 数据,并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而 Perplexity 至少从其中一家购买了相关数据。

Reddit 表示,此举违反了版权法,公司正在寻求经济赔偿及法院禁令,以阻止相关行为。受消息影响,Reddit 股价在纽约交易中下跌逾 4%。

近年来,随着 AI 模型对大规模人类对话数据需求的增加,Reddit 的数据价值水涨船高。该公司已与 OpenAI 和 Google 达成授权协议,但对未签署正式协议却使用其数据的企业采取法律行动。

今年早些时候,Reddit 也曾在旧金山起诉 Anthropic,指控其存在类似的抓取行为。

Reddit 首席法务官 Ben Lee 表示:「AI 公司正陷入一场争夺高质量人类内容的军备竞赛,这种压力催生了工业化的『数据洗白』经济。Reddit 成为主要目标,因为它是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人类对话集合之一。」

Perplexity 发言人回应称,公司「将始终为用户自由、公平获取公共知识的权利而战」,并批评此次诉讼是 Reddit 在与 OpenAI 和 Google 谈判中的「示强」。SerpApi 与 Oxylabs 也均否认指控,称将积极应诉。

该案编号为「Reddit Inc. v. SerpApi LLC, 25-cv-08736」,目前已在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立案。

YouTube 推出短视频防沉迷功能

据 TechCrunch 报道,YouTube 正在为 Shorts 引入全新「计时器」功能,旨在帮助用户控制短视频的使用时长。

用户可在应用设置中设定每日观看上限,一旦达到限制,系统会弹出提示,暂停继续连播。不过,该提示目前仍可手动关闭。

今年早些时候,Android Authority 曾在 Android 应用安装包中发现该功能的测试迹象,随后 YouTube 证实正在探索相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功能暂未与家长控制系统整合,预计要到明年才会推出不可跳过的儿童限制版本。

YouTube 此前已上线「休息提醒」和「就寝提醒」等数字健康工具,用户可设置每隔 15 分钟至 180 分钟出现提示,或在指定时间提醒停止观看。然而,这些功能均为可选项,用户仍可选择忽略。

华纳兄弟将与潜在买家共享财务数据

据彭博社报道,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 Inc.)计划最早于本周开始要求潜在竞购方签署保密协议,以便共享敏感财务数据。

消息人士透露,华纳兄弟此前已收到来自派拉蒙 Skydance 的三次收购报价,区间在每股 19 美元至接近 24 美元之间,但均被认为过低而遭拒绝。

最新一份提案中,派拉蒙将现金比例从 60% 提升至 80%,并承诺若交易未获批准将向投资者支付 21 亿美元。

除派拉蒙外,网飞(Netflix)、康卡斯特(Comcast)、亚马逊(Amazon)和苹果(Apple)也被传出对收购华纳兄弟的影视资产及流媒体业务表现出兴趣。首席执行官 David Zaslav 已向公司高层简报相关情况。

华纳兄弟董事会已启动战略审查,以评估包括整体出售或剥离部分业务在内的多种可能性。

继续涨价:三星、SK 海力士存储器价格最高上调 30%

据《韩国经济》与 TrendForce 报道,全球存储器市场正迎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轮超级周期。

三星电子与 SK 海力士已在今年第四季度将 DRAM 与 NAND 闪存价格上调最高 30%,并与部分客户洽谈中长期供货协议,以应对持续的供需紧张局面。

报道指出,AI 服务器投资规模以数十万亿韩元计,叠加一般服务器内存升级与终端设备 AI 需求,导致市场出现严重缺口。业内预计,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延续 3 至 4 年。

高带宽存储器(HBM)成为焦点。预计 2030 年 HBM 市场规模将达到 1000 亿美元,约为今年的三倍。明年量产的 HBM4 12 层产品单价约 500 美元,较 HBM3E 提升逾 60%,显示出极高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 AI 投资从大规模训练转向推理应用,通用 DRAM 的需求也同步上升。相比 HBM,通用 DRAM 在功耗与数据处理速度上更具优势,成为数据中心与 AI 加速器的重要选择。

分析机构预计,2026 年 DRAM 平均售价将比今年上涨 37%,NAND 闪存则上涨 39%。业内人士认为,存储器厂商在扩产周期受限的情况下,价格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 A16Z:AI 视频模型不会一家独大,产品层才是最大机会

风险投资机构 A16Z 近日发表文章指出,AI 视频生成领域不会出现「一家通吃」的「神级模型」,而是逐渐走向专业化与产品化阶段。

A16Z 合伙人 Justine Moore 在文章中表示,早期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 benchmark 指标,如生成时长、物理效果和逼真度,但如今不同模型已开始分工明确。

例如,Veo 3 更擅长「物理仿真与音视频同步」,适合专业创作场景;而 Sora 2 则突出「叙事与多镜头生成」,更适合娱乐和梗图创作。

除了这两款代表性产品,市场上还出现了 Grok(动漫生成)、Hedra(长视频人物)、Seedance Pro(多镜头场景)以及 Wan(开源模型)等差异化方案。Moore 将这一趋势比作 17、18 世纪绘画从「逼真」转向「风格化」,认为视频模型正进入一个「多样化与专业化」的艺术时代。

文章强调,当前最大机会在于「产品层」。

尽管模型能力不断提升,但普通用户仍需依赖复杂流程才能完成创作,例如结合 Ideogram、nano-banana、Veo 3、Hedra 与剪辑工具。Moore 指出,这些环节完全可以被整合为一站式产品,从而降低门槛,释放更大市场潜力。

她还提到,近期中国 AI 创企 LiblibAI 完成 1.3 亿美元 B 轮融资,成为迄今国内 AI 应用领域最大规模融资案例。这一趋势显示,行业正从「卷模型性能」转向「卷产品体验」,对创业公司而言正是最佳时机。

新产品

2599 元起,Redmi K90 系列正式发布

昨晚,Redmi 正式发布全新 K90 系列,包括「K90 标准版」与「K90 Pro Max」两款机型。新机在性能、影像、续航等方面全面升级,并与 BOSE 联名推出 2.1 立体声系统,同时宣布陈奕迅担任「Redmi 声学大使」,在发布会上重新演绎经典曲目《K 歌之王》。

Redmi K90 标准版

  • 搭载骁龙 8 Elite 处理器;
  • 6.59 英寸 120Hz RGB OLED 直屏,M10 发光材料,全亮度 DC 调光、圆偏振光 2.0、1nit 低亮显示;
  • 50Mp 1/1.55″ 主摄 + 8Mp 超广角 + 50Mp 2.5X 长焦;
  • IP68/IP69 防尘防水,一体冷雕工艺,3D 超声波指纹;
  • 7100mAh 电池 + 100W 有线快充,支持 100W PPS 和旁路供电;
  • 1115F 对称双扬声器。

Redmi K90 Pro Max

  • 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 + 独显芯片 D2;
  • 6.9 英寸 120Hz RGB OLED 直屏,M10 发光材料,全亮度 DC 调光、圆偏振光 2.0、1nit 低亮显示;
  • 50Mp 1/1.31″ 主摄 + 50Mp 18mm 超广角 + 50Mp 115mm 5X 潜望长焦;
  • 7560mAh 电池,支持 100W 有线 + 50W 无线快充,支持 100W PPS 和旁路供电;
  • 1115F 对称双扬声器 + 独立低音单元,2.1 声道;
  • 3D 超声波指纹,IP68/IP69,大尺寸 X 轴马达,USB 3.2 Gen1。

售价方面,Redmi K90 标准版的起售价为 2599 元(12GB + 256GB),最高可选 16GB + 1TB;K90 Pro Max 3999 元起(12GB + 256GB)。

1599 元起,雷鸟 Air 4 发布全球首款支持 HDR10 的 AR 眼镜

昨天,雷鸟创新正式发布第四代口袋电视 AR 眼镜「雷鸟 Air 4 系列」,这是全球首款支持 HDR10 显示的 AR 眼镜,搭载 Vision 4000 定制画质芯片,并联合 B&O 打造音频系统,售价 1599 元起。

据介绍,雷鸟 Air 4 系列支持 AI HDR 和 AI 3D 视频功能,可将普通 SDR 视频实时转换为 HDR,并一键生成 3D 视频内容,实现画质、音质、内容三位一体升级。

画质方面,雷鸟 Air 4 系列支持 1200nits 亮度输出,10.7 亿色彩显示,较传统 8-bit 色深提升 64 倍。在由王自如联合电影学院学生组织的盲测中,雷鸟 Air 4 显示效果超越部分工业级大屏幕。

音质方面,雷鸟 Air 4 系列是全球首款支持 B&O 调音的 AR 眼镜,配备 4 颗扬声器与独立 DAC 芯片,采用高分子振膜单元,并联合开发导音鳍配件,可减少 80% 声音损耗,提升声音细节保留。

此外,雷鸟创新还发布了雷鸟 V3 系列 AI 拍摄眼镜与雷鸟 X3 Pro 秋季更新版本,前者支持 Apple Watch 手势控制与 AI Agent 商店,后者新增 3K 视频录制与 AR 游戏,并开放全贴合镜片定制。

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雷鸟创新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以 39% 市场份额登顶全球 AR 眼镜市场第一,并在全球 XR 市场中位列第三,超越苹果。

售价方面,雷鸟 Air 4 系列售价 1599 元,Air 4 Pro 售价 1699 元,同时发布的雷鸟 Air 3s 四周年纪念版售价 1299 元,即日起在京东平台开售。

iQOO Neo11 定档 10 月 30 日,关键配置曝光

昨天,iQOO 官方宣布,旗下新机 iQOO Neo11 将于 10 月 30 日 19 时正式发布并开售。官方称其为「史上最强 Neo」,定位为「行业唯一 2K 屏 + 7500mAh 性能旗舰」。

根据公布的核心配置,iQOO Neo11 搭载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并配备自研电竞芯片 Q2,支持 iQOO 15 同款 8K 冰弯 VC 散热与 Monster 超核引擎调度。屏幕方面,Neo11 采用京东方 2K LTPO 旗舰屏,是同档唯一配置。

在游戏体验上,Neo11 将首批适配「某 MOBA 手游」原生 144FPS + 极致画质。

续航方面,电池容量高达 7500mAh,支持全局直驱供电;通信方面,Neo11 首发校园游戏专网功能(后续通过 OTA 推送)。

设计上,Neo11 升级为金属中框,支持 IP68 与 IP69 双重防护,并配备对称式立体双扬声器。此外,该机还将首批搭载 OriginOS 6。

阿里夸克 AI 眼镜开启预售:88VIP 到手价 3699 元

今天,阿里夸克 AI 眼镜在夸克智能设备天猫旗舰店开启预售,京东、抖音等平台官方店铺也将同步开放 1 元预约,预计各平台将在 12 月初陆续发货。

预售信息显示,88VIP 会员到手价为 3699 元,普通消费者价格为 3999 元。用户还可选择包含收纳盒、充电头等配件的套餐,并在预售期间获赠 3 年价值 900 元的夸克网盘 SVIP 会员、99 元镜腿电池及配镜九折优惠等权益。

夸克方面人士透露,目前预售价并非最终官方售价,正式价格将在年底产品发布时公布。但由于双 11 期间叠加天猫平台补贴,当前被视为最佳购买时机。

在硬件配置上,夸克 AI 眼镜 S1 搭载高通 AR1 与恒玄 BES2800 双旗舰芯片,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支持前后上下调节,提供更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隐形屏」体验。

配镜方面,产品采用定制一体贴合方案,相比行业常见的外挂式设计,在外观、光学性能和稳定性上更具优势。

续航方面,眼镜采用双电池加可换电设计,支持热拔插镜腿更换主电池,副电池可在换电期间维持不断电,配合换电仓可实现全天候续航。外观上,机身纤薄自然,镜腿宽度与镜框厚度接近普通眼镜,佩戴舒适度较高。

此外,夸克 AI 眼镜支持阿里自研的 SuperRaw 超级夜景模式,结合双重防抖技术,提升暗光环境下的拍摄与视频稳定性。依托阿里最新 Qwen 模型,产品内置的 AI 助理可在出行、购物、支付等场景中提供智能化服务。

63800 元,徕卡发布首款内置 EVF 的 M 系列相机

昨天晚间,徕卡正式发布 M EV1 相机,作为 M 系列首款内置电子取景器(EVF)机型,带来更直观的拍摄体验与更高效的创作流程。

据官方介绍,M EV1 搭载 576 万像素 EVF,支持屈光度调节(-4 至 +2),可实现高清视野与真实色彩的实时预览,所见即所得。曝光预览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拍摄的可控性。

对焦方面,M EV1 支持峰值对焦与放大对焦功能,用户可快速锁定焦点区域,峰值对焦还可通过彩色高亮显示焦平面,提升手动对焦效率。

外观设计延续 M 系列经典风格,采用极简前面板与高品质材料,并在德国手工打造,兼具优雅与质感。

性能方面,M EV1 搭载全画幅 BSI CMOS 传感器,支持三倍分辨率技术,用户可在 6000 万、3600 万与 1800 万像素之间自由切换,满足不同创作需求。

目前,徕卡 M EV1 相机已正式上架官方微信商城,售价 63800 元。

荣耀发布「具备自进化能力的 AIOS」MagicOS 10

昨天,在深圳举行的荣耀全球开发者大会暨 AI 终端生态大会上,荣耀正式发布 MagicOS 10,定位为全球首款具备自进化能力的 AI 智能体操作系统,标志着操作系统正式迈入 AI OS 新时代。

据介绍,MagicOS 10 基于荣耀阿尔法战略,构建了「模型能力」「系统内核」「协同边界」「服务效率」「多模交互」五维进化路径,打通从底层架构到顶层体验的技术链路,完成从传统 OS 向 AI OS 的质变跨越。

系统内置智能体 YOYO,具备「看见」「记忆」「执行」三大核心能力,支持 AI 追色、复杂修图、生图生成等功能,可一键唤醒并完成多项任务,定位从工具向伙伴的角色升级。

互联方面,MagicOS 10 实现与 iOS、鸿蒙、安卓、Windows 等主流系统的深度互通,支持跨设备图片、视频、文档传输,打造全品牌智能联通体验。

设计方面,MagicOS 10 引入「零重力通透设计」,通过通透材质自适应、内容解析与重组、轻负载架构三项技术,实现全局通透视觉效果,兼顾美学与性能,功耗零增长。

性能方面,系统首发「荣耀蜂鸟架构」,包括蜂鸟运动、超感知调度、内核轻量化三大引擎,提升系统流畅度与响应速度。同时还支持 AI 通话反诈防护,可识别假声、假面容与诈骗话术。

荣耀方面表示,MagicOS 10 将通过「YOYO 许愿池」与「月月焕新」机制持续迭代,已收集超 3 万条用户建议,转化上千次功能更新。荣耀还宣布与阿里巴巴、比亚迪等伙伴展开合作,推动 AI 智能体服务生态与智慧出行融合。

此外,大会还设立 AI、互联安全、设计与主题、游戏、商业服务、海外业务、荣耀钱包等七大分论坛,发布安卓首款「先乘后付」交通卡,进一步拓展 AI OS 的行业渗透力。

荣耀 CEO 李健表示:「真正的 AI OS,需要完成一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跃迁。荣耀愿与用户、产业、开发者生态携手同行,共同定义 AI 终端的未来。」

松延动力发布万元以内人形机器人「小布米」

近日,松延动力近日在微博宣布,其人形机器人「小布米」正式开启预售。该产品主打「万元以内高性能」定位,售价为 9998 元,计划在双十一期间登陆京东平台。

据介绍,「小布米」身高约 94 cm,具备双足行走与舞蹈演示能力,官方在发布视频中展示了其灵活的动作表现。松延动力强调,此次产品的推出打破了「万元以内无法实现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认知。

富士 X-T30 III 新机发布,机身 6499 元,套机最高 8699 元

昨天,富士胶片正式发布轻便型无反数码相机「X-T30 III」。新机延续经典复古设计,机身重量 378 g,搭载 2610 万像素 X-Trans CMOS 4 背照式传感器与 X-Processor 5 处理器,兼顾轻巧与高性能。

在对焦方面,X-T30 III 引入 AI 智能检测系统,支持人眼/人脸识别,并可识别包括动物、鸟类、汽车、火车、飞机等在内的 9 种主体,提升追焦精度与连拍表现。

相机内置 20 种胶片模拟模式,并新增物理拨盘,用户可快速切换色彩风格,延续富士独特的胶片美学。

视频方面,X-T30 III 支持最高 6.2K 30P 10bit 4:2:2 内录,兼容 F-Log/F-Log2 格式,同时提供 9:16 竖屏短片模式,面向短视频与社交分享场景。

机身配备 0.39 英寸 236 万像素 EVF 取景器与 3.0 英寸 162 万像素双向翻折触摸屏,内置闪光灯,满足弱光拍摄需求。

官方公布的售价为机身 6499 元,套机价格根据镜头不同在 7199 元至 8699 元之间,预计 11 月初上市。

夸克上线全新 AI 对话助手,功能直追全球前三大模型

昨天,阿里旗下夸克 App 今日正式上线全新对话助手功能。不同于独立推出新应用的做法,阿里选择将 AI 对话能力直接整合进现有的夸克 App 中。

据悉,该功能基于 Qwen 最新闭源大模型「Qwen3-Max」,该模型在云栖大会上亮相,并在多项大模型评测榜中超越 GPT-5 与 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

用户在夸克中可自由切换两种模式:一是 AI 搜索,快速直达信息;二是对话助手,支持深入问答与多场景应用。实测显示,对话助手不仅能处理生活类问题,还能结合全网资讯与夸克文档资源,提供更全面的答案。

🔗 相关阅读:阿里把「豆包」塞进夸克,用了半天后我发现它和 OpenAI 想一块去了

京东汽车命名官宣

昨天,京东汽车在微博宣布,其与广汽、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新车正式命名为「埃安 UT super」。该车定位为国民级智能电动车,主打续航、空间、智能与安全四大核心卖点。

  • 续航革新: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支持 500 KM 长续航与 99 秒极速换电;
  • 空间越级:2750 mm 超长轴距,带来 B 级车空间体验,前排座椅可放平成床;
  • 智能巅峰: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云车机的车型,云端算力与存储不设上限,APP 多开依旧不卡顿;
  • 安全守护:配备「倒车哨兵」功能,倒车遇障碍自动刹停,误踩电门同样可自动制动。

官方表示,该车型旨在让「买车像买电器一样方便」,并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步推广。

据此前第一财经报道,埃安 UT super 车身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过 70%,并配备正面立体防护框架,使整体抗冲击性提升 18%。侧面搭载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技术源自特斯拉 Cybertruck,并结合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安全门把手。

据第一财经与澎湃新闻报道,该车预估定价在 10 万元至 12 万元之间,将在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由京东独家销售。京东方面则强调,其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与销售渠道,不直接参与制造环节。

欣旺达发布新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

据易车报道,昨天,在 2025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欣旺达正式发布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该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并在小于 1MPa 的超低外加压力下实现 1200 周循环寿命。

欣旺达方面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 0.2GWh 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同时,其实验室已成功开发并测试能量密度高达 520Wh/kg 的锂金属超级电池样品。

在消费类电池领域,截至 2025 年 9 月,欣旺达半固态电池累计产量已突破 800 万颗。该产品具备优异的低温性能与安全特性,在 -30℃ 环境下仍能保持 70% 以上的放电容量,且在机械滥用条件下的耐受性显著提升。

字节跳动 Seed3D 1.0 发布,单张图像生成高精度 3D 模型,纹理表现达 SOTA

字节跳动 Seed 昨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正式发布 3D 生成大模型「Seed3D 1.0」,实现了从单张图像到高精度仿真级 3D 模型的端到端生成。

该模型基于创新的 Diffusion Transformer 架构,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完成,能够生成包含精细几何、真实纹理和基于物理渲染(PBR)材质的完整 3D 模型。

官方介绍称,Seed3D 1.0 在几何生成和纹理生成方面均展现出领先性能:其 1.5B 参数模型在细节保持和结构完整性上超过了业界 3B 参数模型,纹理生成在清晰度和一致性方面也达到 SOTA 水平。

此外,Seed3D 1.0 生成的模型可直接导入 Isaac Sim 等仿真引擎,用于机器人训练和物理交互实验。团队还展示了从单一物体扩展至完整 3D 场景的能力,可为世界模拟器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

目前,Seed3D 1.0 技术报告与 API 已同步上线,用户可通过项目主页和体验入口进行试用。

项目主页:https://seed.bytedance.com/seed3d

体验入口:https://console.volcengine.com/ark/region:ark+cn-beijing/experience/vision?modelId=doubao-seed3d-1-0-250928&tab=Gen3D

NextSilicon 发布 Maverick-2:性能超 GPU 10 倍,功耗降低六成

昨天,高性能计算(HPC)芯片设计初创企业 NextSilicon 正式发布新一代非冯・诺依曼架构芯片 Maverick-2。官方宣称,该芯片在性能上可达到领先 GPU 的 10 倍,同时功耗降低多达六成,并支持现有代码的无缝兼容。

据悉,Maverick-2 基于 NextSilicon 自研的 ICA 智能计算架构,采用软件定义数据流硬件设计,以数据可用性驱动计算,消除了传统指令处理开销和内存瓶颈,将更多芯片面积用于实际计算。该芯片可根据不同负载自动重新配置以优化性能,开发者无需针对架构进行额外代码调整。

在硬件形态上,Maverick-2 提供单芯 PCIe AIC 与双芯 OAM 两种版本,均采用台积电 5nm 工艺与 2.5D 封装。

芯片运行频率为 1.5GHz,集成 128MB 一致性缓存,并外接 96GB HBM3E 内存。PCIe AIC 卡最大功率为 400W,OAM 卡最大功率为 750W。

此外,NextSilicon 还同步推出自研企业级 RISC-V CPU 芯片 Arbel。该芯片具备 10 宽发射、480 条目 ROB,支持并行执行 16 条标量指令,并集成四个 128-bit 矢量单元,基于台积电 5nm 工艺,核心频率 2.5GHz。

新消费

JPG 推出秋季限定:雪梨 × 罗汉笋 × 鸡腿肉汉堡回归

近日,JPG coffee 宣布「梨香脆笋鸡肉汉堡」将于 10 月 23 日起在 JPG canteen 限时返场。该产品以煎制多汁鸡腿肉为主,搭配爽脆罗汉笋与当季雪梨,主打鲜香麻辣与清甜果香的复合口感。

官方介绍称,此次返场旨在唤起消费者对「初到成都」的记忆味道,与此同时,JPG 还同步推出新品饮品「伯爵冰冰乐」及新豆「CHAMPION」,进一步丰富菜单选择。

CS2 更新冲击道具市场:刀具跌价 50%,红皮成新宠

昨天,V 社为《反恐精英 2》(CS2)推送更新,正式扩展了饰品系统中的「升级汰换」功能。

玩家现在可使用 5 件隐秘品质(红色)皮肤汰换 1 把刀具或 1 副手套,若使用 5 件 StatTrak™ 红色皮肤,则可汰换为 StatTrak™ 刀具。

这一改动迅速引爆玩家社区,因其大幅降低了刀具与手套的获取门槛。原本价格高昂的刀具市场出现明显跳水,部分品类价格下跌幅度高达 40%-50%。与此同时,红色皮肤因合成需求激增而迎来短期上涨。

在玩家群体中,这一玩法被戏称为「锻刀大赛」。大量玩家纷纷投入库存,尝试通过汰换系统合成心仪的刀具或手套,社交平台上也涌现出大量「合刀挑战」的分享与讨论。

尽管目前 CS2 道具市场出现明显震荡,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整体经济体系依然健康,预计价格最终会在 5%-10% 的区间内回落,市场将逐步恢复平衡。

京东外卖推外卖餐箱消毒,北京部分配送站率先试点

昨天,京东外卖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启动「干净计划」,在北京部分配送站率先试点全职骑手餐箱消毒措施。官方介绍称,餐箱将每日进行一次专业消毒,并通过视频和检测报告向用户全程公开。

据悉,消毒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超声波雾化喷淋;第二步使用 75% 医用酒精擦拭;第三步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经 CMA 资质机构检测,消毒后的餐箱灭菌率可达 99.99%。

用户在下单后,可在订单页面看到「已专业消毒」提示,并可查看骑手及餐箱当日的消毒全过程视频和检测报告。这些影像均由现场监控设备自动上传,确保全程可追溯。

参与试点的骑手表示,过去餐箱卫生往往依赖个人自觉,如今通过可视化消毒流程,用户能够直观了解餐箱清洁情况,提升了信任感。

京东方面称,此举是响应外卖监管「新规」的重要举措,未来将在一线城市逐步推广,进一步提升食品配送环节的安全标准。

于东来回应开放日收费

日前,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发文回应近期关于开放日收费的讨论,强调胖东来在传播企业理念与管理技术方面的投入远超外界认知,每年直接费用在千万以上,且不包含人力物力成本,投入规模还在逐年增加。

于东来表示,开放日的收费并非盈利行为,而是为了保障参访质量的更科学方式。相关收入将全部用于「传播美好之路」的公益事业,旨在推动行业进步与社会价值建设。他呼吁外界不要误读胖东来的初衷。

据此前报道,胖东来宣布自 2025 年 11 月起,每月 10 日与 20 日开放企业级参访,单人收费为 20000 元,参访内容涵盖产业园、天使城与时代广场三大门店。

蔡国强在巴黎举办烟花秀,后续活动取消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当地时间 10 月 22 日,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在即将关闭进行为期 5 年的翻新工程前,中国艺术家蔡国强以一场名为「最后的狂欢」的白天烟火表演,将蓬皮杜中心的外墙化作巨型画布,点燃巴黎天空。

报道指出,蓬皮杜中心全称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是全球知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地标。此次演出不仅融合了传统与科技元素,也象征着艺术与城市的深度对话。

此外,巴黎巴塞尔艺术展会宣布,原定于 10 月 23 日下午举行的「激荡新视野:蔡国强和卡地亚基金会」对话活动已被取消,相关信息已从巴塞尔艺术展和卡地亚基金会官网撤下。

好看的

小沈阳主演悬疑片《象山发光事件》开启预售

惊悚悬疑电影《象山发光事件》今日发布「见光即危」版特别视频,并同步开启全国预售。

影片由赵域执导,小沈阳领衔主演,王唯、张登平参演,倪景阳友情出演。故事讲述张鹏(小沈阳 饰)随摄制组重返案发地,试图揭开 10 年前神秘发光事件的真相,却在过程中不断遭遇认知错乱与超自然危机。

影片采用伪纪录片手法,融合「超自然 + 惊悚 + 悬疑」元素,营造沉浸式恐怖氛围。片中设定三条禁忌规则:一是「请勿相信任何指引」,二是「请勿相信任何脱离视线超过 3 分钟的‘人’」,三是「远离所有发光体」。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将跟随角色一同陷入理性崩坏的极限体验。

据悉,《象山发光事件》将在 10 月 31 日万圣节档期全国上映。影片此前于第 19 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首映时收获好评,不少观众称「最后 30 分钟的反转让人后背发凉」,小沈阳的突破性表演也被认为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聊斋志异》新编电影《皮囊》定档 11 月 28 日

电影《皮囊》今日正式宣布定档,将于 11 月 28 日登陆全国院线。影片取材自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由朱茵主演,廉涛执导,霍廷霄担任监制。

制作团队为曾打造过《碟仙》的原班人马,影片在保留古典志怪精髓的同时,加入母子亲情羁绊元素,提出「最亲近的人可能是最危险的妖」的设定。导演廉涛延续心理惊悚风格,力图呈现「细思极恐」的东方恐怖体验。

朱茵时隔 7 年再度出演恐怖片,从「古装女神」到「缝皮妖母」的转变引发观众期待。影片还邀请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加盟,确保在美术与视觉质感上达到高水准。

片方表示,该片将以「妖剥皮 人换心」的故事内核,打造 2025 年度中式恐怖片的现象级之作。

黄晓明主演《阳光俱乐部》释出终极海报,明天上映

昨天,由魏书钧执导,黄晓明、陆小芬、祖峰、贾樟柯、杨采钰等主演的电影《阳光俱乐部》发布终极海报。

终极海报以鲜红书包为核心视觉,书包内装着一轮戴墨镜的太阳,寓意「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题。画面中,黄晓明饰演的吴优与家人坐在太阳上,背景为蓝天白云,整体色彩明快,传递温暖与童趣。

此前,在清华大学首映现场,黄晓明引用加缪名言「应当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阐释影片的快乐哲学。他表示:「快乐其实是主观决定的,不受外部规定影响。如果我们把一切发生的事情视作快乐,我们就是快乐的。」

随着终极海报释出,《阳光俱乐部》正式进入上映倒计时。影片将于明天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特斯拉 Model S/X 回归,近百万售价未变,马斯克却另有所爱

作者 芥末
2025年10月23日 22:50

特斯拉的两款「功勋车型」—— Model S 和 Model X 在短暂暂停销售后重新回归了欧洲市场。

在售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两款车都获得了一些升级。

特斯拉对 Model S Plaid 版本的前脸样式和保险杠造型进行了微调,重新设计了扩散器和后碳纤维扰流板,并与长续航版本一起换装了新样式的轮毂和低滚阻轮胎。

因此,Plaid 版本的 WLTP 续航层增加到了 611 公里,长续航版本续航增加到了 744 公里。

Model X 同样获得了新设计的轮毂,但外观其他部分保持不变,Plaid 版本的 WLTP 续航提升至了 649 公里。

(特斯拉在其官网介绍页面上表示 Model X Plaid 版本的续航为 649 公里,但参数页面的信息似乎未同步更新,仍为 600 公里。)

得益于采用新型衬套并经过重新调校的空气悬架系统,两车将获得更为平顺的行驶质感,动态响应也有所提升。其中 Model S Plaid 特别标注配备了「新型稳定组件以优化高速操控」,不过特斯拉未透露具体技术细节。

特斯拉同时为 Model S/X 增加了隔音与吸声材料,配合增强的主动降噪技术,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风噪和路噪。

此外在安全方面,两款车型都新增了与新款 Model 3/Y 同款的前视摄像头,并加入了盲点监测和自适应大灯功能。

Model S 作为特斯拉电动车革命的起点,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领域的地位。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销量不佳、架构老旧,特斯拉也不愿意将其彻底淘汰。

不过目前中国市场尚未恢复接受 Model S/X 的订单,能买到的依然只有展车和试驾车。

在这两款象征意义浓厚的车型之外,特斯拉的真正挑战与未来方向,更多体现在昨日发布最新财报之中。

美东时间 10 月 22 日,美股盘后特斯拉公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 280.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

特斯拉的造车业务也在这一季度贡献近三年来最亮眼的单季表现——汽车业务营收高达 212.05 亿美元,扭转了此前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的局面。全球交付新车 49.7 万辆,同比增长 7.4%,远高于市场预估的 43.96 万辆。

其中,中国市场贡献突出,三季度销量高达 16.92 万辆,环比猛增 31%,仅上海超级工厂在 9 月就交付了超过 9 万辆新车。

▲ 芝能汽车制图

然而,利润表现不尽如人意。特斯拉三季度营业利润仅 16.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40%,延续了上季度 42% 的下滑趋势。

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第三季度的销量上涨更多来自于政策红利的提前释放。

在美国,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已于上月到期;在中国,今年是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电动车销量的增长。

在造车之外的项目上,特斯拉也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FSD 被视为特斯拉区别于传统车企的「估值上限」,但根据财报披露,目前付费 FSD 用户仅占现有车队的 12%,欧洲与中国市场的监管障碍依然存在,没有实质性突破。

Robotaxi 的落地速度同样在放缓。特斯拉表示目前 Robotaxi 的试运营仍主要集中在加州湾区与德州奥斯汀,虽然奥斯汀的 Robotaxi 运营面积从 79 平方英里扩大至 173 平方英里,车队规模预计年底可达 1000 台,但整体规模依然较小,对公司整体业务的影响有限。

特斯拉表示,他们计划 2025 年底在奥斯汀部分地区移除安全驾驶员,并将服务扩展至 8 至 10 个城市,这一计划与此前宣称的「覆盖美国 50% 人口」的目标相比,预期下调了不少。

在财报发布后召开的业绩会上,马斯克讲述的重点依然放在 Optimus 人形机器人项目上。

他将其称作「特斯拉的未来核心」,并再次展示了 Optimus 灵 巧的手部动作,并宣布 V3 量产原型机将在 2026 年第一季度展示,并在年底前启动年化 100 万台的生产线。相比二季度「未来三个月展示」的承诺,这一时间已明显被延后。

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的未来不再依赖硬件,而在于 FSD、Robotaxi 与 Optimus。

然而,当核心造车业务增长趋缓、竞争者步步紧逼,特斯拉还能否有足够的时间,等到这些未来愿景真正兑现?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还能降!比亚迪宋 Pro / 宋 L / 秦 L 同步改款,最低 9.68 万元起

作者 芥末
2025年10月23日 22:42

比亚迪今晚一口气带来了三款车型的小改款。

与之前的唐、汉车型的升级思路一样,比亚迪这次迭代的思路依旧主打「体验优先」,车辆的核心配置和价格变动不大,但是对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的诸多痛点一一做了改善。

宋 Pro DM-i

宋 Pro DM-i 此次三个版本的纯电续航均升级到了 133km,除了提前满足新国标要求之外,133km 续航在日常使用中的实用程度也比 75km 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两款入门级车型的价格保持未变,顶配卓越版车型的指导价格则下调了 7000 元,具体如下:

  • 133km 进取型:上市价 10.28 万元。
  • 133km 超越型:上市价 11.28 万元。
  • 133km 卓越型:上市价 12.58 万元。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735/1860/1690mm,轴距为 2712mm,外观与现款车型几乎一致,增加了一款「冰珀青」新配色。

新款宋 Pro 此次全系标配了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可以更有效的过滤路面细碎颠簸和多余弹跳,高速行驶时的车身稳定性也更好。

座舱内,新车换装了电子怀挡,车机系统新增手车互联、游戏中心、无麦K歌等功能。

动力方面,该车依旧沿用 1.5L 发动机 + 单电机组合,发动机功率 74kW,电动机功率 120kW,纯电续航 133km。依托比亚迪的第五代 DM 技术,宋 Pro DM-i 亏电油耗低至了 3.2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达 1508km。

宋 Pro DM-i 进取型标配 360 度全景影像、定速巡航、无钥匙进入、主驾座椅电动调节、主动进气格栅、舒适制动功能、外后视镜电动调节、自动驻车、VTOL 移动电站等功能,超越型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天神之眼-C 辅助驾驶、外后视镜电动折叠、50W 手机无线快充等功能。

作为顶配车型,卓越型增加了副驾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全景天窗等配置。

宋 L DM-i

宋 L DM-i 此次的纯电续航里程升级到了 200km,意味着在日常通勤场景下,宋 L DM-i 几乎可以当「纯电车」使用。

宋 L DM-i 长宽高分别为 4780/1898/1670mm,轴距 2782mm,从隐藏式门把手换用为半隐藏式门把手,并新增了官窑灰和星河米两款车身配色。

此次改款,宋 L DM-i 全系标配了云辇-C 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TBC 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系统以及天神之眼-C 辅助驾驶三目版(DiPilot-100),车内除了升级到怀档外,还新增了-6℃~50℃ 的冷暖箱,前排座椅新增了按摩功能。

宋 L DM-i 此次在智能化方面也有所升级,新增支持手表控车功能,华为、苹果、OPPO、vivo 手表可完成远程解锁、开关空调等操作;配合生态产品好孩子智能儿童安全座椅还可以实现智慧联动,通过语音指令就能调节座椅角度、打开通风功能。

动力方面,新车沿用 1.5 升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其中 1.5 升发动机最大功率 74kW,驱动电机最大功率 160kW,纯电续航提供 130km、200km 两种,满油满电综合续航最高 1630km、NEDC 工况下百公里亏电油耗 3.4 升,号称创下全球中级 SUV 油耗最低记录。

改款后的宋 L DM-i 价格下降了 1.6 万元至 1.9 万元不等,具体为:

  • 130km 超越型:13.98 万元
  • 200km 超越型:14.68 万元
  • 200km 卓越型:15.68 万元

秦 L DM-i

秦 L DM-i 此次改款后价格又降了 1.3 万元,128km 领先型的价格来到了 10.68 万元,并新增了一款 9.68 万元起的 128km 进取型。

新车增加了比亚迪汉同款的未央灰车身色,尺寸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为 4830/1900/1495 毫米,轴距 2790 毫米。

车内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中通道机械挡把,全系换装为怀挡方案,顶部的空调出风口下方位置更改为了手机无线充电面板。

新款秦 L DM-i 智能座舱采用高阶版 DiLink 100 车机系统,新增了萌宠主题与无麦K歌功能,还支持手机导航和音乐无缝流转至车机。

天神之眼-C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未缺席,支持通行效率优先、危险加塞提醒、自动泊车及泊车车外语音播报等功能。入门的领先型则支持高快领航辅助、遥控泊车辅助等功能。

新车继续搭载 1.5L 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 74kW,进取型、领先型的电机功率分别为 120kW、160kW,扭矩分别为 210N・m、260N・m。车辆纯电续航增加至128公里,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仅2.7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48km。

同时,老车主也可以通过 OTA 升级,升级后,80km 车型 NEDC 亏电油耗可低至 2.6L/100km。

今年 9 月,比亚迪连续 18 个月的同比增长被终结,并出现了自 2024 年 3 月以来的首次下滑,反而是上汽集团再次重回了销冠位置。

这其中固然有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到顶,整个行业转向「存量竞争」的原因,但比亚迪在销量承压后也做了极快的调整。

除了汉唐和秦宋之外,腾势、方程豹以及海洋网旗下的多款车型都在近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升级,而且全都主打「加量不加价」和「全能之姿再越级」。

在这波从「卷技术」到「卷体验」的转变完成后,我们或许能见到比亚迪再上一层楼。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这个明星 AI 硬件在翻车被骂后,把自己「炸了」,并放了一个大招

作者 Selina
2025年10月23日 20:44

怎么会有宣发视频,是用炸掉自家产品开始的啊。

Rabbit 公司上周正式发布了第二代操作系统——Rabbit OS2,为旗下 AI 硬件 Rabbit R1 带来了全面的软件升级。在官宣视频里,曾经被喷爆的 R1,在创始人按下按钮之后,被一下子「炸」飞了。

这样戏剧化的动作代表着团队们,对这次更新的决心和信心。新版 OS2 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了大幅强化,界面设计、功能特性以及 AI 能力均有所突破。

Rabbit OS2 引入了全新的卡片式界面设计,以一叠五颜六色的「卡片」呈现设备功能。这种设计使操作更加直观,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势或侧边滚轮翻动卡片,快速查看并访问 R1 的各项功能。

相比旧版界面,卡片 UI 极大降低了学习成本,让用户拿起设备便能熟悉各项操作。此外,OS2 在触控操作上也更贴近智能手机的习惯,新增了更多手势功能,使交互更熟悉顺手。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升级是「Creations」创作平台的推出。这一全新功能使用户能够通过与设备的实时对话,生成并安装由 AI 代理自动构建的小工具、游戏或应用。在 reddit 上,有用户做了一个迷你的采样器。

发布会演示中,官方展示了一位用户只需口头描述需求,Rabbit OS2 便实时生成了一款赛博朋克风格的弹球小游戏,并直接在 R1 上运行。这些用户创造的「作品」还能通过 Rabbit 官网分享,其他 R1 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安装使用。

换言之,Rabbit R1 成为首款支持用户「用说的」来创建软件体验的设备,让非技术用户也可以借助 AI 在几分钟内开发出自己想要的功能。不过,创建应用需要积分,而积分需要额外付费。

Rabbit 团队表示,「Creations」的推出标志着一种新形式应用商店的雏形,让 R1 的生态更具开放性和创造力。能通过二维码分享自己的作品,极大地刺激了社区活跃度。现在能在很多案例的评论区看到,「有码吗?」

Creation 同样能把今年年中推出的 agent 进一步发扬光大。新版系统集成了 Rabbit 于今年 6 月推出的通用智能体「Rabbit Intern」。在 R1 上新增的 Intern 卡片允许用户直接启动基于网络的复杂任务,由 Intern 智能体完成决策和操作,并支持在 Rabbit Hole 云端平台进行连续追踪和追加指令。

已经有用户利用简单的指令,做出了一个声波可视化的工具。通过自带的麦克风收集声音,按下侧边按钮时,声波会变成可变换的形态——而这只需要一分钟,充分显示了 agent 的能力。

Intern 智能体现在还具备了图像生成能力,可在 R1 上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图片。摄影方面,用户现可通过 Rabbit Hole 批量导出由魔法相机拍摄的图片原件,满足更高质量的内容留存需求。总体而言,这些改进充分体现了 Rabbit 团队对用户呼声的响应,使 R1 在功能完整性和易用性上更进一步。

被骂大的 AI 硬件公司

Rabbit OS2 发布后,在业内媒体和用户社群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反馈。总体来看,媒体评价倾向于认为这次更新「大大提升了 R1 的可用性」,让这款 AI 硬件有了「焕然一新」的体验。知名科技媒体 DigitrendZ 报道指出,Rabbit 创始团队正视了最初软件体验与用户期望的落差,通过 16 个月内 30 多次更新不断改进,终于用 OS2 实现了质的飞跃。

文章称尽管 R1 硬件未变,但软件的大修使设备「感觉像完全新品」,并形容 Rabbit OS2 的创作功能开启了「小型应用商店」的新篇章。让 R1 真正变成了一个可拓展的平台,用户不仅能使用现有功能,还能借助 AI 创造新的功能,体现出极大的潜力和灵活。这些正面评价显示,专业人士普遍认可 Rabbit OS2 在用户体验上的进步。

Rabbit R1 在亮相时,这个亮橙色的小方块和 Teenage Engineering 的设计让它迅速走红。但热潮过后,骂声也同样铺天盖地,其中最扎心是,有用户扒出它运行在 Android 内核上,质疑「就是套壳」。还有人抱怨语音交互延迟过长,根本不如手机;还有人抱着欢喜的心态买了,结果拿到手没多久就退货了。

在消费电子的常规轨迹里,这往往意味着昙花一现:首发火爆,体验拉胯,然后快速沉寂。

Rabbit 的做法是顶着这些质疑前进。创始人吕骋带着团队直接下场,面对社区吐槽一条条改进。用户嫌「太慢」,他们把语音延迟不断优化;用户说「界面不直观」,就推翻原本 UI,重新设计了卡片式交互;用户批评「功能太单调」,Rabbit OS2 就开放了 Creations,让用户能自己「说」出一个应用,并立刻运行。

这或许是 Rabbit 最有意思的一点:它不是在掌声里迷失,而是在骂声里长大。与其说 OS2 是一次软件迭代,不如说是「用户骂出来的版本」。对一家想要重塑 AI 硬件形态的公司而言,这既是危机,也成了最有效的成长方式。

真正的 AI 硬件出现了吗?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Rabbit 已经走到胜利彼岸。以目前的用户反馈来看,进步是有的,但称不上成功。一些新功能尚且不稳定,另一方面,硬件结合 AI 的奇妙之处,还并没有施展出来。

对于 AI 硬件而言,业界有几款引人关注的类似产品,其中 Humane AI Pin 和 Rewind Pendant(后改为 Limitless Pendant)是另外两个讨论度较高的产品。

哦不对,AI Pin 得到的不只是讨论,而是被骂的狗血淋头。投影画面在明亮环境下难以看清,手掌操作笨拙;设备续航短暂、电池易过热等问题也影响了实用性。总之,酷炫的可穿戴设计,甚至没有获得太多的同情分。

Rewind/Limitless Pendant 的定位更加聚焦于个人记忆和会议助手,解决特定痛点,设计也最小巧隐蔽,但牺牲了即时交互能力换取了「戴上就忘掉」的便利。

Rabbit 已经是这条赛道上比较平衡的选手,然而在初期也逃不过「套壳」的评价,被质疑「干不过一个 App」。

OS2 用实际表现回应了怀疑:R1 并非手机的替代品,而是在交互范式和功能整合上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尽管尚不完美,这些尝试都在摸索着勾勒出人机交互的未来图景。

或许有朝一日,我们身边的计算设备将不再局限于手机形态,而是以更加多样和智能的形态融入生活。而在这场变革中,Rabbit OS2 和 R1 的故事无疑会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注脚。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五菱跑车,不是五菱造

作者 李华
2025年10月23日 19:22

昨晚,又一个新能源品牌「埃尚」出现了。

新势力入局造车这件事本身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场发布会用了一个「双男主」模式:一边,是一台姿态低趴、造型酷似法拉利 Purosangue 的「iSee 猎装概念车」,另一边,则是真正上市开卖、起售价 3.98 万元的微型车 A100C。

再加上那个酷似五菱的 Logo 和背后的「柳州五菱」背景,这套「炫酷概念+ 入门小车」的组合拳,就更让人热血沸腾了,脑子里全是那一句: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殊不知,此五菱非彼五菱。

我们不妨就从这台 3.98 万的埃尚 A100C 开始拆解。它究竟是谁造的?这背后的故事,远比那台概念车要复杂得多。

一台「像素级」对标糯玉米的微型车

埃尚 A100C 是一台定位非常清晰的 3 门 4 座微型纯电动车,它一共有 4 款配置:

  • 潮趣版:3.98 万元
  • 潮炫版:4.68 万元
  • 潮酷版:4.98 万元
  • 潮悦版:5.28 万元

3.98 万的起售价切入了五菱宏光 MINIEV 的领地,4.68 万起的主销车型,又刚好和长安 Lumin 糯玉米的主销版本产生了正面竞争。

从外观来看,A100C 走的是这个级别最稳妥的「可爱」路线。前脸通过型面与双圆形大灯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微笑脸,这可以说是 A00 级小车的标准设计语言。

为了迎合年轻用户,埃尚 A100C 提供了多达 7 种车身配色,名字起得也很有网感,比如紫定行、白月光、被圈粉、一定银、放青松、很辉黄、嘿嘿黑。车身侧面还做了悬浮式车顶的效果。

这辆车的长宽高分别为 3285/1708/1550mm,轴距为 1980mm。车尾的设计很简洁,同样是圆形尾灯与车头相呼应。重点在尾标,左侧是「埃尚 A100C」的车型名称,而右侧,是两个关键的汉字——森源。

这两个字就是解开埃尚「身世」的钥匙,我们先按下不表。

进入车内,A100C 提供了茉莉白、薄荷绿、西柚三种内饰配色,风格同样是主打清新、简洁。

作为 3 门 4 座车型,它的主驾驶位支持 4 向手动调节。受限于车身结构,进入后排的姿态不会太优雅,但这也是微型车的常态,后排的两个座位更多还是用于应急,或者给小孩子乘坐。

换挡机构采用了怀挡设计,这为前排中央省出了一些储物空间。

谈到储物,后备厢常规容积为 106L。这是一个很骨感的数字,实际场景大概就是放 3 个标准尺寸的书包,或者日常买菜。好在后排座椅支持整体放倒,放倒后空间可以扩展到 882L,这时它的装载能力就有了质变。如果是两人出行,放两个登机箱加一些露营设备是完全足够的。

接下来是配置,这也是 A100C 试图建立优势的地方。3.98 万的最低配「潮趣版」除外,那辆连中控屏都没有。

真正的销售主力,会是 4.68 万往上的中配和高配车型。从次低配「潮炫版」开始,A100C 都配备了一块 10.25 英寸的中控屏。这个屏幕的亮点在于,它支持包括 HUAWEI HiCar 在内的多系统手机互联。

在 4-5 万这个价位区间,能给到 HiCar 手机互联,这是一个有竞争力的配置。这个价位的用户,对手机生态的依赖通常远高于车机本身。除此之外,它还支持语音控制、远程 APP 控制(提前开空调、定位寻车)等功能。

在便利性和安全性配置上,A100C 也有一些可取之处。比如,它全系标配了泊车雷达,中高配车型提供了倒车影像。另外,高配车型的外后视镜还带有加热功能,在阴雨天气能保证侧后方视野,这在同级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亮点。

最后,我们来看最核心的三电系统。

动力方面,A100C 全系标配了一台最大功率 35 千瓦的电机,峰值扭矩 83N·m——数据和长安糯玉米的高配车型一致。最高车速也和高配糯玉米一样,为 101km/h,依旧只能用于城市代步。

重点在电池和续航。埃尚 A100C 全系标配了国轩高科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 17.65kWh。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它没有像 MINI EV 那样,用 100 多公里和 200 多公里的续航来划分高低配,而是选择全系标配一个称得上可用的续航。

反映到数据上,就是全系 CLTC 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 220 公里,对于那些家里没有固定车位、两三天才充一次电的用户来说,220 公里的续航显然比 100 多公里要安心得多。

在补能方面,A100C 也给出了诚意。它全系支持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官方表示,快充 30 分钟可以将电量充至 80%,慢充时间则小于 5 小时。

所以,单从产品力来看,它是一台配置给足、参数靠谱的微型车。220 公里的标配续航、全系快充、10.25 英寸中控屏和 HiCar 互联,这些都是它在 4-5 万价位上的实打实的卖点。

不过,如果埃尚只发布一台 A100C,老实说,这故事没什么新意,无非是 A00 市场又多了个配置不错的「卷王」。但埃尚偏偏在发布会上,把这台 3.98 万的小车和一台「五菱跑车」放在了一起。

这就很有意思了。

又一个借壳造车的故事

一台炫酷的概念跑车,再加一台入门的微型小车。这个发布会套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许多年前的那场声势浩大的赛麟发布会。

当然,埃尚不是赛麟。赛麟最后被证明是一场资本骗局,而埃尚的背后是广西汽车集团这样的老牌国企,A100C 也是一台手续齐全、配置扎实的量产车。我们关心的不是它是不是骗局,而是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叙事模式?

答案就藏在它的出身里。

当消费者看到那个酷似五菱的 Logo,听到「柳州五菱」的背景时,第一反应就是「五菱神车又出新品了」。但事实是,埃尚汽车来自「柳州五菱新能源」,而我们熟知的「神车」制造商,叫「上汽通用五菱」。

▲埃尚汽车的徽标

简单来说,归属于广西汽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的小股东)的柳州五菱,主业做的是商用车,而埃尚是他们为了进军乘用车而开的新号。

▲ 柳州五菱的商用车产品

这种复杂的亲缘关系,对埃尚来说其实是「利大于弊」。他们大概率巴不得消费者把两者混淆。「五菱」这块金字招牌就是最好的通行证,能为他们省下巨额的市场教育成本。

解决了「我是谁」的品牌认知问题,下一个问题更关键:车从哪里来?广西汽车集团实际上并没有乘用车生产资质。

让我们把目光放到 A100C 车尾那两个字上——森源。

森源,全称是河南森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10 月,注册资本 20 亿。它在 2019 年获批了一个年产 5 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建设项目,并在 2022 年底正式拿到了稀缺的乘用车资质。

它的产品大概是这个画风:

这辆森源 G1 在官网上的指导价格为 20.98-28.68 万元(补贴后),想必在 20 年补贴泡沫破裂之后,官网信息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

总之,广西汽车集团(柳州五菱)有技术有基地,但缺资质;河南森源则相反:有资质,但产量一直不高。根据相关产业政策,乘用车生产企业需在一定时间内达成一定产销量,不然会被主管部门要求整改。这次生产埃尚汽车,其实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合作。

这套「借壳」的权宜之计,也引出了一个更直接的矛盾:发布会上,埃尚喊出的 A100C 年销量目标是 10 万辆,而河南森源的年产能,目前只有 5 万辆。

理想与之间的鸿沟,埃尚自己不可能不知道。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那台 iSee 猎装概念车必须登场。它不是一台车,它是一个「工具」。

这个「工具」有两个用途。第一,是拔高品牌形象。如果只发 A100C,埃尚将立刻被钉在「低端代步车」的标签上。iSee 概念车就是用来画饼的,它在告诉经销商和消费者:「我们未来也会有高端产品」。

第二,则是为了融资。广西汽车集团 CEO 陈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五菱新能源也有 IPO 的计划。「今年底,最迟明年上半年,还会有新的进展公布。」

你总不能只靠一个年产能 5 万、产品雷同糯玉米的 A100C 去敲钟吧?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专访真我产品团队:设计趣味是手机行业的「濒危物种」,真我GT8 Pro 很不一样

作者 刘学文
2025年10月23日 18:08

谢谢你,鳌拜。

真我GT8 Pro 的 ID 设计师游胜博在设计这款手机的准备工作里,第一个谢谢的人,是周星驰主演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大权臣鳌拜。

原因是他收到的真我GT8 Pro 设计需求只有八个字:既要性能,也要影像。

对于手机设计而言,方形以理性的形态暗喻性能,圆形以拟物镜头的方式呼应影像。虽然「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是几乎所有人工作里的常态,但需求是二者兼得,现实是只能二选一的纠结困扰游胜博许久,直到一个画面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脑中:

我全都要。

▲ 《九品芝麻官》剧照

逾规矩,也守规矩,终成方圆

一念心中起,顿觉天地宽。

首批拿到真我GT8 Pro 的用户,除了选择手机的配色之外,还有多种背部镜头Deco 形式可以手动选择,比如:

  • 经典圆形
  • 机能罗伯特形态 (机器人造型)
  • 金属舷窗 (方形)
  • 透明魔方 (方形)

通过行业首创的机械拼装设计,这款手机在设计上不仅全都要,还通过 Deco 可拆可拼可换给了更多,甚至可以给到无限多可能性。

真我产品线总裁王伟 Derek 告诉了爱范儿这款手机设计的最底层逻辑:

手机行业设计的确越来越同质化,很多时候,后盖上的相机 Deco 成了唯一能体现各家手机区别的地方。无论是方是圆,只要和谐都是好设计,但我们想在此之上,做出一些更有意思、更有趣的东西。

 

如今非方即圆设计定式下,如果整个行业都在追求一种「最安全」的选择,那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的产品都长得一样。这本质是设计上的懒惰,更是对用户的一种傲慢。

 

手机设计不该成为面无表情的「大众脸」。

 

真我GT8 Pro 的机械拼装设计,本质不是单纯为了炫技或者博眼球。背后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我们想和用户一起玩起来,认可并鼓励年轻人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它不仅仅是终结方圆之争,更是为了将设计的主动权交还给用户,把手机变成不撞款的大玩具,像高达或者乐高这样可以动手拼装。

真我GT8 Pro 不再仅仅是个工具了。从工具到玩具的转变,让冰冷的科技产品变成一个能与人产生情感连接的载体,甚至成为不可替代的「伙伴」。

圆规,矩尺,是最基础的工具,设计上也有一个最优解,从古至今,规和矩的大差不差,因而规和矩,也成了一种规矩。

但玩具不一样,去掉「实用」的包袱之后,它的设计可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

掌握产品最终命运的真我产品线总裁王伟 Derek 其实也面临着真我GT8 Pro 的 ID 设计师游胜博一样的纠结,那便是手机作为工具本身,同时也要兼具创新的时候,产品定义和产品设计该如何取舍的问题。

手机行业不是没有模块化拼装手机的尝试,也有不少惊世骇俗的纯玩物设计,但大多已经变成了史料。

一款使用年限在两三年甚至更久的手机,恰好介于快消品和耐用品之间,流星般闪耀不是手机产品定义和设计的目的,年轻的真我品牌也不是一个叛逆的品牌,它还是想做一个品学兼优但也潮流爱玩的学生。

王伟 Derek 说:

我们思考的原点不是「怎么设计最安全」,而是「在约束的框架内,怎么把选择的权利还给用户,怎么做出年轻人喜欢的设计」。

真我GT8 Pro 是一款「严肃活泼」的产品,这个严肃要置于活泼之前,王伟 Derek 给产品和设计团队一再强调的准则是「真我的设计,不是另类的设计,是在主流审美之上,去主动寻找年轻人更喜欢的元素」。

这款手机首先要是一款好看好用,并不怪异的手机,然后才是一款可拆卸拼装 Deco,用户能自己 DIY,具有玩具属性的手机。

那些更具模块和拼装属性的手机之所以没有多少出货就销声匿迹,最主要原因就是可拼装和模块化成为了第一卖点,但是由此牺牲了续航,性能和影像能力,付出了太多空间和重量给模块化这件事。

因此,除了设计上不能另类,不能为了不同而不同之外,王伟 Derek 还定下了另一个准则:

我们做机械拼装设计时,首要的衡量标准是不能给体验带来负担。

游胜博说:

如果用户不做拆卸的过程,真我GT8 Pro 本身是一个非常完整、一体化的设计,当用户拿起螺丝刀操作时,它才会有结构化和这些元素。

 

我们想在确保可靠性、一体感的前提下,尝试给用户找回逐渐消失在主流产品中的一种「人机互动感」。

这些可以更换的 Deco 装饰组件的创新方案,几乎没有对机身的厚度和重量造成影响,用户通过拼装更换解锁的好心情与成就感这些情绪价值,最终是以可以忽略的代价换来的。

这依然是一款厚度和重量在旗舰机范畴内表现优秀,同时仍然有 IP69 防尘防水等级的手机。

▲ 随手机赠送的螺丝刀也才采用了真我的品牌色

用游胜博的话来说,他们想做的是,宁愿被 3 亿人喜欢并感觉这很「独一无二」的设计,也不愿做 30 亿人评价为「还行」的复制品。

这大概与真我手机目前的市场形势有关,这个成立只有 7 年的品牌,一方面以「年轻」为品牌精神,需要在设计上更大胆活泼,来契合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如此激烈,任何想做「小而美,小而酷」的品牌,都面临从小到无的风险,兵行险招以小博大在这个行业并不成立。

真我GT8 Pro 是真我极具野心的产品,影像上选择了和当下大热的相机品牌理光 GR 联名,全链路深度定制的理光 GR 影像系统让真我影像有了极具风格化的竞争力。设计上的方圆俱全,「逾规矩,也守规矩」形成的可玩性也是收敛的,既增加了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也不会引起对性能与影像更关注群体的反感。

手机行业还不够重视「情绪价值」的价值,这是真我的机会

在这场讨论真我GT8 Pro 的设计采访中,我与王伟 Derek 和游胜博就「无用之用」这个话题讨论了许久。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也有一个通俗的版本: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经说过,如果他们的玩偶内置了一个 U 盘的话,那肯定卖不了这么多,因为消费者只需要一个 U 盘,不会再去买第二个。正是泡泡玛特的盲盒玩偶没有实用价值,才能让消费者不断复购。

手机的特殊性在于它本身就是工具,必须「有用」,「无用之用」是否能为「大用」,是个待确定的命题。

但真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能是所有智能手机品牌里最像泡泡玛特的,更敢于在设计上去探索、创新。

「真奇喵」是真我推出的潮玩 IP,由皮克斯电影的动画指导和角色开发师 Mark A. Walsh 设计,真我也为这个潮玩形象推出过不少实体潮玩周边,可以说是手机圈里的 labubu。

于公司业绩,或者手机功能来说,「真奇喵」能够提供的实用价值极为有限,做一个手机支架已经是它实用性的极限了,但真我在它身上却倾注了不少精力。

王伟 Derek 说:

如果我们不做手机,那我们肯定会去潮玩和潮流文化。

 

我们品牌基因的内核就是「潮玩」,就是「敢」,就是和全球年轻人在情绪上同频,我们不仅仅是卖产品,也在构建属于年轻人的文化社群。与《火影》、《画江湖之不良人》这些 IP 的跨界合作,打造自家 IP 「真奇喵」,或者和理光 GR 携手推进街拍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理念。

王伟 Derek 和游胜博把这些非工具意义的「情绪价值」提炼成为「有趣,有意思」,并且,从一开始,他们就认为这些情绪价值不是「无用之用」,而是「天生有用」:

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使用时间最长的物品,它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功能价值,但当它同时成为一台「有趣」的设备时,它也许还可以给你提供情绪价值。

 

特别是如今,设计趣味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的濒危物种。旗舰市场竞争中,「好看」已经成为基准线,「有趣」成为一种奢侈品。有趣的设计,必然是好看的,因为它充满了创意和故事;但好看的设计,未必有趣。

 

真我GT8 Pro 希望成为那部既好用又有趣的手机。

更具体来讲,机械拼装设计带来的「选择的权利」和「表达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用处。他说:

设计可以没有「用途」,但是不能没有「用意」。现在大家追求了太多的效率和有用,但是真我还是愿意为难得的「有趣」投入成本。

 

因为,让人会心一笑的情绪价值,是这个同质化时代里最奢侈的体验。

游胜博自己是资深的潮玩、手办和拼装模型的玩家,所以更能理解这些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他认为这里的「有趣,有意思」用英语的 Interesting 和 Fascinating 表述更贴切,而不是简单的 Funny:

这遵循一个类似马斯洛需求的层次:首先要满足有用和好用的基本需求,其次是好看的心理需求,在此之上,我们才进一步探索有趣,去实现用户的自我认同和情绪价值。

▲ 真我GT8 Pro 概念设计图

简单讲,就是一家「如果不做手机就去做潮玩」的手机品牌,把自己的产品目标受众定在了「年轻爱玩,敢想有趣」的群体,赋予旗下产品更多的「情绪价值」,来打造品牌,以及获得市场的故事。

▲ realme X 「白蒜」和「洋葱」大师版

过去,真我有大量类似的产品,真我进入国内市场的第一款产品 realme X 选择了和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合作,推出了「白蒜」和「洋葱」大师版,在一众渐变色手机里呈现了经得起时间考量的独特意味。

后面的「点」和「线」,「水泥」和「红砖」等等大师版机型也足够独特,并且回过头看依然觉得饶有趣味。

与我个人而言,真我GT 大师探索版最为经典,它以行李箱为设计灵感,大胆地在手机背部采用了立体素皮造型,还原旅行箱起伏的流线格栅,暗合了当时人们对「诗和远方」向往的情绪。

与引领行业走向扁平化和冷峻未来主义的苹果不一样,真我一定程度上钟爱「实感」,白蒜和洋葱的植物纹理,「水泥」和「红砖」的奇妙触感,以及真我GT大师探索版对行李箱的立体还原,都可以用游胜博的一句话来解释:

真我不想设计一个剥离了一切情感的极简工具。

在真我GT8 Pro 上,如果把所有的装饰 Deco 去掉,相机模组的形状类似于一个机器人,这也是一个暗喻时代的设计巧合。

王伟 Derek 认为,机器人造型与当下 AI 时代的机器人未来感相映成趣。

▲ 取掉 Deco 之后,相机部分就变成了「机能罗伯特形态」

游胜博则解释这里面的巧合:

这个形态我们命名为「机能罗伯特形态」,但是这个造型并非刻意为之,只是「形式追随了功能」,因为内部空间和元器件堆叠的约束下,摄像头这么排布是最高效的,闪光灯和色温传感器的位置,又被内部巨大潜望式摄像头挤到了两边,恰好形成了这个造型。

可以说这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也可以说是方与圆之外的一个意外,但不管如何,真我的产品总是希望用户能够获得这样的一种感受,联想起一种事物,获得一种情绪。

在 ID 设计师看来,这也可以呼应建筑里面的工业风,当工业风装修风格刚开始出现时,很多人认为水泥、管线外露的风格是未完成的毛坯房,但现在工业风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设计美学。原始的「机能罗伯特形态」献给追求硬核、坦诚、原始机械美学的用户。

这是一种「敢」,也是一种竞争策略。

王伟 Derek 认为,以真我目前的规模,如果只靠实用性和价格,很难去和 Top5 手机品牌竞争,但恰恰是行业不够重视的「情绪价值」给真我提供了核心价值:

呼应年轻人情感需求的独特情感共鸣和情绪价值,是无法用参数去衡量的,但它恰恰构成了用户对品牌热爱的基石,而不是停留在使用的层面。

这种在情绪价值上的投入不是没有回报,王伟 Derek 说,当时的真我GT 大师探索版,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用户在用,甚至是收藏。是因为用户看到了特别设计背后提供的情绪价值。

真我GT8 Pro 是一个开始,「有意思」的设计未来会有更多

一个可以称得上有意思的地方是,真我GT8 Pro 有一个透明方形塑料装饰件「透明魔方」,塑料材质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旗舰手机的 CMF 选项里了。

也是一个「敢」字。

王伟 Derek 说:

真我GT8 Pro 的设计里,有意思,好看和符合可靠性标准是第一位的,材质在评判体系里排第二,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透明塑料,还可以是 3D 打印材料。

 

好的设计不一定要花大钱,材质也不分贵贱,工艺决定价值。即便是这个「透明魔方」,我们也采用了顶级的处理工艺,质感就像打磨过的玻璃一样温润亲肤。

 

我们的目标不是用材料去溢价,而是想用设计和工艺来提供价值。

透明设计也是真我惯常使用的一个标志性元素,今年真我Neo7 Turbo 透明新生设计市场反馈也不错,作为 ID 设计师,游胜博的思考方向并没有禁锢在旗舰机的定式里,他说:

如果永远都用旗舰机应该用什么去思考材料,那手机只会出现铝合金、不锈钢、陶瓷等所谓高端材料了。

 

透明塑料材质的「透明魔方」是给用户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苹果也是透明材料的拥护者,早期的 Mac G4 外面就用了透明元素,大家也觉得也很酷啊。

 

其实透明元素挖掘一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 Geek 玩家喜欢的透明台式主机,二次元玩家喜欢的透明「痛包」,都是用透明来彰显个性。

在旗舰机上使用可换 Deco 设计,本身也是打破定式的想法,所以在金属件之外,再提供一个透明的选择也合乎情理,这更像是真我官方展示的一种「可能性」,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这个透明 Deco 很受欢迎。

这便是前面说的:通过机械拼装设计,这款手机在设计上不仅方和圆全都要,还给了更多,甚至可以给到无限多可能性。

游胜博给爱范儿展示了满满当当一袋子测试用的可换 Deco 部件,有除了常见的金属和透明或者半透明塑料材质,还有原木,锻造碳,琥珀材质,夜光塑料材质,潮玩毛绒材质等等等。

甚至还有更抽象的在螺丝位置装饰香插,可以插线香(当然,这只是还未量产的设计师脑洞作品)……

其中有的很可行,有的只能自己 DIY 但没法作为工业批量产品,有的真我正在攻克工艺难题,力求后续上市。

比如,潮玩属性最大的毛绒 Deco 因为需要处理多个孔洞收边的问题,真我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镭雕等技术让它既好看又不粗糙,力争后续推出市场。

游胜博也尝试了用锻造碳、原木等材料来制作Deco,发现多数木材的密度与纹理结构非常影响强度而不具备可靠性。

这其实意味着,虽然真我GT8 Pro 的本体研发已经完成,并正式发布上市,但它的设计仍是进行时,可以说永远都在 OTA,永远都有新东西可以尝试。

不光是在真我的办公室里,这项工作仍在继续,用户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

真我不仅开源了这个可拼装 Deco 的 3D 打印资料,也正在和 3D 打印公司拓竹科技合作举办 Deco 设计大赛,这意味着用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行设计创造,也可以参与到这场共创之中。

这种进行时的状态会持续很久,因为此前模块化手机总是昙花一现,没有后续,但王伟 Derek 告诉爱范儿:

站在用户视角上打造的设计不该是昙花一现,我们也希望将其打造为真我GT 系列乃至真我品牌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而站在 ID 设计师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真我GT8 Pro 的机械拼装 Deco,也是一个开始,本质上它是一种形式来表现「有意思」设计,是提供「情绪价值」的载体,而非为了可替换而可替换的举动,游胜博说:

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是「有意思」,可换 Deco 是这个概念下的一种实现形式。未来我们会持续追求有意思的东西,可换 Deco 是其中一条会继续探索的路。它可能会以简化、转化的不同形式延续下去,比如磁吸、旋转、卡扣等任何符合「有约束、好看、且能给用户惊喜」原则的方式,在以后的产品中呈现。

 

我们也希望用户或者第三方可以去做一些有趣的配件,这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设计关乎权衡,要久处不厌又时时觉新,持续迭代的消费电子产品更要考量承续与创新,在此之上,真我还要考量「情绪价值」的命题……

采访中有一个问题与 Deco 部分无关,但精神又是一脉相承的,问题是「别家和专业影像联名的时候,都会把影像品牌突出显示,为什么真我GT8 Pro 上的 RICOH GR 标识却如此低调?」,王伟 Derek 说:

我们和理光 GR 有很多的互动和商议,最终呈现的方案,是我们双方都认可的、在美学上更优的呈现方式。

 

理光 GR 街拍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不打扰」,我们也希望这个 RICOH GR 的丝印「不打扰」机身整体设计。

 

而且,理光 GR 相机的 GR 标识在镜头的右下角,我们也把 RICOH GR 放在了相同位置,这也是一种复刻。

克制,比放肆更难,但也会走得更远。

在「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里,最难的,反而是知道「不要什么」。

稳中向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让打工人头疼的 Excel,被 AI 改造后……我居然玩上瘾了

作者 Selina
2025年10月23日 18:01

你电脑里那个被用得最久、也被滥用得最惨的软件是什么?

大概率是 Excel。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表格是所有办公室人的瑞士军刀,强大的计算能力,让它几乎成为普通人处理数据、拉报表、做分析的唯一选择。

但随着现在的公司越来越「系统化」——ERP、CRM、各种 SaaS——你可能已经发现:传统表格正在悄悄地变得尴尬起来。

数据像孤岛一样分散在各个系统里,难以协同。不同部门收上来的表格,格式花样百出,光是汇总就要命。而那些数量众多、变化又快的「长尾小需求」,IT 部门根本排不上期。琐碎、重复又复杂的「搬砖活儿」,最终又回到了业务人手上。

这时候,需要表格充当业务应用的角色,去管理项目、追踪订单、处理流程时——它好像很有用,实际用起来又很麻烦。

理想的表格,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计算工具,而是被定位为一个拥有「多视图、自动化」特性的数据协作平台。WPS 给它立了三个核心支柱:「真表格、真 AI、真灵活」,它正在尝试重新定义,「表格」边界在哪里。

告别「表哥表姐」,数据管理全面智能化

WPS 多维表格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 AI 能力深度嵌入到了业务流程。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真正在业务场景中落地,解决日常工作中最头疼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打工人的时间投入产出比(ROI)看得见。

比如,人人估计都经历过:为了收一份表,需要不断催人、不断检查、不断核对格式,最后发现收上来的数据质量低、错误多,编辑调整的过程中权限还不可控。

WPS 多维表格的「智能采集」功能,内置了海量官方模板,覆盖问卷调查、考试、订单收集、信息登记等各种复杂场景,甚至有针对学校、电商、地产等行业的专属模板。

更关键的是,它支持多种独特的「独占」字段类型,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例如,「手写签名」可以解决数据真实性和权责划分问题;「矩阵评分」可以满足复杂的巡检或打分场景,甚至可以实现「逻辑分支」,让一张表单根据不同条件下展示不同的后续问题。

以前的设备巡检可能依靠纸质单子,效率极低。现在,巡检员只需用手机 App 在线填写,系统会自动获取当地信息、使用手写签名等。一旦巡检员填写了「设备异常情况」,数据会实时自动进入多维表。

整个流程完全自动化,一举解决了过去数据安全性、效率、准确性和沉淀的全部问题。

数据收集上来后,还需要专人对数据进行清理、提炼和分析,这个过程耗时长、易出错。WPS 多维表格的核心能力是「AI 数据处理」,它基于「AI 字段」的智能理解能力,能够将人工的判断也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比如你可以直接上传附件(例如客户信息截图、PDF 合同),AI 就能完成数据分析,自动抓取「消费金额」、「积分余额」和「积分累积」等等关键词。AI 字段能够基于上下文和预设规则,仿照真人,灵活地做出判断。

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简历筛选。HR 每天需要处理海量、不同格式的简历,将关键信息人工摘录并进行初步评估,这要花上大量的时间。现在,无论简历是何种格式,上传后 AI 都能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生成核心优势摘要,还能根据招聘标准进行「匹配度评分」。对于评分高的候选人,系统可以一键发送面试邀约通知。在重复繁琐的工作上,减少摩擦和耗时,就可以让招聘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数据处理完后,我们需要的是准确、快速的洞察和决策:没有人喜欢为了一个报表而写一大堆复杂的公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式确实很有用,尤其是在最终的分析阶段,需要明确的结果时。

有没有一种更聪明的方式,不需要写复杂的公式或函数,可以直接通过「对话式交互」提问就能解决?或者,直接让 AI 操心,自动生成公式?

引入 AI 能力之后,写公式只需要像对话一样,输入自己的需求,AI 会自动从无数单元格中找到匹配目标,并制定公式逻辑。

 

轻量使用的背后,是扎实的技术基座

WPS 多维表格之所以能实现上述功能,得益于它强大的技术底层逻辑:「真表格」内核和「真灵活」开放生态。

多维表格这两年已经是流行的品类,最早还是作为文档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成为独立的产品形态。这条赛道上的选手不少,从飞书多维表格,到钉钉等综合办公工具的内置产品,再到 Notion 这样的模块化管理工具。

不过,「多维表格」的原理和传统意义上的「表格」并不太一样。后者是多年来变化不大的 Excel,前者更像是配备了数据可视化的数据库——两者当中,浮现出了产品形态升级变化的空间。

WPS 认为,多维表格与传统的 WPS 表格是「定位互补」的关系,这种思考来自金山办公 30 多年积累的经验。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 WPS 表格以及多维表格,能够支持百万行数据、亿级单元格的高效计算,通过底层算法优化和内存调度技术,保障复杂函数、批量计算的稳定运行。同时高度兼容 Excel/CSV 等主流格式,这样保证在跨软件协作时,公式、格式、宏功能都能稳定保留。

这种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是多维表格能够承载复杂业务流程的底气。

AI 的加入则是进一步升级了表格原有的属性,为此 WPS 研发了专门的小模型。

据金山办公表格业务线产品负责人袁榛池介绍,WPS 不只是靠 API 调用大模型,而是针对表格的使用生态、用户习惯,针对性地做训练,自主研发了垂直的小模型,让 AI 能够更加理解表格中的应用逻辑。

这不仅构成了 WPS 的特点,更构成了在 AI 时代的立身之本:不仅是智能化,还得是更精耕细作的智能化

真灵活,开放生态,解决需求

在这个一切都要求「快」和「准」的时代,WPS 多维表格带来的思考是:工具的边界在哪里?它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计算器,而是想成为你的「能力放大器」。

用「真 AI」把耗时的重复劳动和主观判断自动化,用「真灵活」的开放架构把 IT 部门无暇顾及的「小需求」,交还给最懂业务的你。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如何写公式、如何汇总报表,而是可以直接向表格「提问」和「定制」应用时,那张曾经困住大脑的「表格」,就真正成为了我们手中的「数据魔方」。

让业务高手也能成为开发高手,这才是真正的生产力升级。未来我们拥有的,是一个轻量、强大且能够根据个人业务需求随意定制的「协作底盘」,一个能够真正让表格在业务场景中跑起来的工具。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阿里把「千问」塞进夸克,用了半天后我发现它和 OpenAI 想一块去了

作者 张子豪
2025年10月23日 15:15

前几天阿里曝光了一个「C 计划」,说是要做一个 AI 对话助手,很多人猜测「C」取自经典游戏「吃豆人(Pac-Man)」,其寓意不言而喻——目标直指豆包

刚刚,这个答案终于揭晓了,阿里下AI 旗舰应用夸克正式上线了对话助手,但他们没有选择再造一个「豆包」,而是反手把对话助手的能力,直接「塞」进了你已经用惯了的夸克里。

现在你可以在夸克随意切换两个模式,既可以通过AI搜索直达信息,也可以切换到助手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问答。

APPSO 了解到,夸克对话助手采用 Qwen 最新闭源模型,是在云栖大会上亮相的 Qwen3-Max,在大模型评测榜已超越 GPT-5 和 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

▲ 在大模型竞技场上,GPT-5 和 Claude Opus 4 在 Qwen 3 之后

作为和豆包共同跻身 A16z 全球百大 AI 应用前 20 的夸克,在加入这个新能力后体验有什么不一样,APPSO 第一时间实测带你看看。

夸克新的对话助手,和之前深度搜索在对话框的同一个位置,点击后会进入新的对话界面。虽然体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我们实测发现,回答的质量一点没打折扣。

和深度搜索要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现在我们把生活上的小问题,随时拿起手机,直接发给夸克。

像是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我想到家里的筷子很久没换,希望知道用什么样的筷子最安全、最健康。

对话助手一开始还是会像深度搜索一样,先检索大约全网 200 条资料,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决定,最终参考的优质内容,来生成回答。

看来木质筷子还是最好的。因为习惯了聊天的页面,这种对话式的回答,某种程度上反而让人更容易聚焦在当前的内容。此外,在对话里,它不仅有文字回答,还在最后附上了视频的解释。

最近全国都大降温,广州也冷得不行,我问它广州过冬大概需要几斤重的被子。它贴心的给出了按材质、按不同场景以及人数等,全面的回答。并在最后的总结里面提到,单人 6 斤、双人 8-10 斤的直观建议。

时事新闻方面的知识,对话助手同样能像深度搜索一样,不只是依赖自身语料库,而是全网搜索最新资讯。

国行 iPhone Air esim 到底能安装几张卡的问题,成了在双十一这段时间,想要选购手机的朋友,最头疼的问题,网上的回答众说纷纭。

当我们直接向夸克对话助手提问,它引用了多个科技媒体的文章,包括爱范儿,清晰直接地告诉我们数量上限、国内外差异、以及使用限制的情况。

还有这段时间,金价一会儿突破了 1000 块,一会儿又一夜跌 50,到底什么时候该入手,我买的制造业、数字经济基金到底怎么样。

我们直接问对话助手,这次发现它不仅仅是搜索相关的新鲜资讯,更能利用夸克自身夸克文档的数据资源,引用其中部分走势分析报告等文档。

对比深度搜索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生成内容,对话助手解决的是,我们生活中突然闪现的各种小问题,给我们准确、AI 幻觉概率低的回答。

而除了做一个值得信赖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对话助手虽然拿不到奥数金牌,但是各种学科知识上的难题也不在话下。

Google 在昨天宣布了量子计算的最新成果,并发表在《自然》上。我印象中的量子计算还停留在「一分钟看十万字」的量子阅读。于是我问夸克,什么是量子计算?

和之前的回答一样,它会引用相关的视频、以及图文来进一步阐释这些定义,视频的来源只看质量,不看平台。在我的体验中,发现有哔哩哔哩、抖音、西瓜视频等,都可以直接点击播放。

从高搜索智商的深度搜索,到现在采用 Qwen 最强闭源模型,把搜索和对话融为一体,推出对话助手。夸克这一系列变化,让我想到了 OpenAI。

最近我们看到 OpenAI 的产品策略有了明显变化,从推出 Sora app 、AI 浏览器,以及在开发者大会抛出的重磅更新——ChatGPT 可以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都在表明 OpenAI 想让 ChatGPT 成为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

现在夸克颇有点殊途同归的味道,但走了一条更贴近中国用户的现实路径。

OpenAI 的野心是什么?就是用一个对话框,吞掉你手机上所有的 APP,成为一个超级操作系统,它甚至想成为数字世界用户的唯一入口。

夸克在做的事情,本质上是同一件事,但更务实:不是让你去适应一个全新的 AI,而是让你手里已经用惯了的 APP,突然变聪明了。

举个例子,你是个高三学生,晚上 11 点还在刷题。遇到一道物理难题,拍照上传到夸克,它不仅给你答案,还能用对话的方式一步步讲解思路。讲完了你还想拓展一下这个知识点?不用切 APP,直接在对话框里继续问。甚至你还能让它帮你整理成笔记,存到夸克网盘里。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全程不出这个 APP。

这就是夸克想做的:过去是你在用工具,现在是工具主动帮你把事办了。

阿里没有选择再做一个独立的「豆包」,而是把对话能力直接「塞」进了夸克。这意味着什么?

当你已经习惯在夸克里搜索、看文档、存资料时,突然发现它还能像豆包一样陪你聊天、写东西,用的还是不比 GPT-5 差的模型,你似乎也不需要再为用去下载一个新 APP?

其实回顾今年夸克的一系列更新,就是逐步往这个方向在靠拢。

从升级为「AI超级框」,整合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到最近的 AI 创作平台「造点」。

夸克的更新方向已经非常清晰:AI 会更聪明(推理更强、能看图说话)、场景会更垂直(专攻高考、医疗、办公这些刚需)、生态会更打通(所有功能无缝协作)。

夸克表面上看是「塞入」了一个对话助手,实际上是在悄悄重塑用户使用 AI 的体验。它不只可以是你偶尔有需求用完即走的工具,更试图成为你手机里那个最懂你、最能帮你解决问题的超级入口。

文|李超凡、张子豪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