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乔布斯、库克都讨厌的触屏 Mac,可能要被苹果做出来了

作者 苏伟鸿
2025年10月23日 11:53

如果你想买一台新的 MacBook Pro,或许可以再等等。

比起刚刚发售、除了芯片几乎没有变化的 M5 MacBook Pro,苹果真正在酝酿的大招,可能还在明年……

▲ 图源:Engadget

这将是 Mac 产品线,甚至可以说是史蒂夫 · 沃兹尼亚克打造 Apple I 以来,苹果电脑最重大的设计和功能调整,不仅违背了乔布斯的「祖训」,也打了库克的脸。

一言蔽之:明年的 MacBook Pro,将配备一块触控屏。

全新设计的 MacBook Pro

自 M1 Pro 开始,MacBook Pro 的当前模具已经沿用五代,总体看下来赞赏多过批评。更圆润的机身和多样的接口,更强调实用主义和工具属性。再加上 M 系列芯片强大的性能和卓越的能效,让最近几年的 MacBook Pro 收到的好评远多于英特尔架构时代的前辈。

根据彭博社爆料,新款的 MacBook Pro 将会采用全新的设计,一个显著特征是,机身会比现在更轻薄。

多年以来,苹果一直想打造「又轻薄又强大」的 MacBook Pro。2016 年的改款(当时去掉了 MagSafe 等一票接口并改换 Type-C)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来。然而遗憾的是,之后的五年时间里,苹果被性能又差、发热又厉害的英特尔处理器拖了后腿。

好在,苹果在 2021 年用 M 系列芯片以及新机身/接口设计,对 MacBook Pro 的口碑及时进行修复。但产品的厚度和重量已然不是苹果理想中的样子。以 16 寸 MacBook Pro 为例,重量达到 2.14 千克,和市面上大多数性能笔记本已经相差无几。

如果能做得更便携,MacBook Pro 无疑会比 PC 阵营再多出一个续航之外的优势。

事实上,在芯片制程足够先进的当下,把性能本做轻做薄已经不是苹果一家的追求,这两年已经看到一些 Windows 性能本在往「瘦身」的方向走,想要做出一些差异性。

把 MacBook Pro 做得更薄,除了对机身有更高的工程学要求,苹果也将对 AB 面开刀——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管是 MacBook Pro 还是 MacBook Air,AB 面都具有相当的厚度。

因此,新款 MacBook Pro 上的 OLED 屏幕不止能带来比 LCD 更深邃的显示效果,也能显著压缩它的厚度。

Mark Gurman 透露,MacBook Pro 的 OLED 屏幕将对标 iPad Pro,意味 MacBook Pro 很有可能会同样采用双层 OLED 技术,亮度和能耗表现都会更出色。

而根据分析师郭明錤,MacBook Pro 将采用 on-cell 触控屏幕,而不是全贴合的「in-cell」。

至于大家关心的屏幕切口问题,好消息是刘海没了——但坏消息是,换成了类似 iPhone 的「胶囊打孔」……

▲ 打孔屏 MacBook Pro 假想图

由于 macOS 26 已经能同步 iPhone 上的实时活动卡片,打孔屏的新 MacBook Pro 看来也能用上「灵动岛」了。

新设计当然值得期待,但更重磅的,自然还是「触控 Mac」。

彭博社称,苹果内部已经在开发加强型铰链和屏幕硬件,让用户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触控操作时不会出现异常的反弹或移动——这也是触控屏电脑/2-in-1 电脑的常见痛点。

由于总体的零部件价格更高,新款 MacBook Pro 的售价会比目前高出几百美元。

和往常一样,MacBook Pro 的新设计也将会在晚些时候下放到 MacBook Air 上,目前预计首款采用 OLED 屏幕的 MacBook Air 在 2028 年推出。

MacBook Pro,还是 iPad Pro?

长久以来,苹果内部对「触控电脑」这个概念并不积极。

乔布斯认为,用手指点触垂直的笔记本屏幕的交互不符合人体工学;而不久后或将离任 CEO 的蒂姆 · 库克也公开表示过,将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结合起来的想法,就像把烤面包机和冰箱融为一体。

▲ 2017 年库克来参加中国发展论坛时,被提供了一台「烤面包机+冰箱」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MacBook 产品的屏幕是出了名的高素质,也是出了名的不耐刮,直接上下其手很容易对涂层造成破坏。即使是现在的 MacBook,屏幕磨蚀也是通病了。

不过,整个笔记本市场,和 MacBook 定位相似的其他产品,几乎都配备了触摸屏,消费者对 MacBook 增加触控支持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了。

虽然对于典型电脑用户来说,触控交互远不如键鼠方便。但考虑到那些自出生起就和智能手机、平板打交道的年轻一代而言,一款强大的笔记本电脑,能够用手指触控交互,似乎也不是什么歪理邪说。

除了人体工学和交互这些更「产品哲学」的理由,彭博社的苹果专家 Mark Gurman 推测苹果迟迟不给 MacBook 触摸屏还有一个更商业的原因:担心会影响 iPad 的销量。

但给 iPad 增加触控板和键盘,也不能取代一台 MacBook——正如这个逻辑,拥有触控屏的 MacBook,应该也只是锦上添花。用户 90% 的时间还是会继续用屏幕下方的键盘和触控板,和 iPad 无法构成竞争关系。

▲ 图源:Tom’s Guide

根据郭明錤的爆料,苹果内部给 MacBook 增加触摸屏的理由,是「在一些场景对用户更有用」,例如精准放大、旋转一些图片的素材,调整视频的进度条,也为支持 Apple Pencil 提供了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苹果不会只单纯地把一块触控屏幕塞进 MacBook,未来的 macOS 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将整个系统的交互能够配合指尖交互。

这就不得不提到 Touch Bar,虽然它不算成功,但也说明苹果其实早就对 Mac 创新触控交互有所想法。

而 iPadOS 26 的「Mac 化」,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在为未来的触控 Mac 探索进行交互和功能。Mac 也早已能运行 iPad 应用,两者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减少。

▲ 越来越像 Mac 的 iPadOS,图源:Apple Insider

实际上,比起扶不起的 iPad,这几年的 Mac 可谓是乘上 M 芯片的风实现起飞:根据统计机构 IDC,Mac 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货 620 万台,较同期大涨 21.4%,远超 PC 厂商。StatCounter 统计,Mac 的全球份额也已经上升到 15%。

虽然 IDC 数据显示,iPad 上季度出货量是 Mac 的两倍,但是主力军还是搭载 A 芯片的入门级 iPad。苹果这几年下力气推的 iPad Pro,Mark Gurman 表示销量不算亮眼。

M 芯片已经是苹果 Mac 产品体验的独特优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花销。每一代 M 芯片都耗费数亿美元研发成本,但只能领先短短一两年。芯片的制造成本更不容忽视,一块 M1 芯片成本约 50 美元,每提升一级翻一倍,而 M1 Ultra 更是高达 500 美元。

为了摊薄成本,苹果把这些 M 芯片引入到更多产品线:Mac、iPad,甚至 Vision Pro。这三者中,只有 Mac 出货量还在快速扩张,为其开发新设计新功能的回报率更高。

更深层的原因是,用户交互和使用场景变迁,坚守 Mac 和 iPad 的泾渭分明,可能意义已经不大了。

爆料中 M6 MacBook Pro 的更轻薄机身,也暗示了两者合流的可能性。它不会像十年前那样,为轻薄而轻薄,性能和可靠性成为牺牲品, 而是根据 M6 芯片的能力量体裁衣,做到轻薄和性能的平衡。

其释放出来的便携性,会创造单纯堆性能无法带来的新价值,这其实也是苹果一直以来对 iPad Pro 的期待。

未来两者的界面与应用,甚至形态上也会越发相似,就像生物学上的「趋同进化」——两者本来是不一样的物种,最终朝同一个方向改变。

比如,一些本来不是蟹的甲壳类动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特定环境里,变得越来越像螃蟹,这种趋同进化的现象名为「蟹化」,螃蟹也因此被戏称为「生物进化的终点」。

就像是平板电脑刚诞生的时候,本来是「大号手机」(phablet),现在各家都在把它做成「笔记本电脑」,再加上触控屏,键盘可以 360 度翻转,「PC 平板二合一」产品似乎成为了一种各家都在追求的「螃蟹」。

▲ 二合一的鼻祖之一微软 Surface

iPad 和 MacBook 的交点或许会比我们想象中更早到来。著名苹果供应链分析师 Ross Young 透露,苹果正在打造的折叠设备不止有 iPhone Fold,还有一款 18 寸大屏折叠设备。

不过彭博社最新的消息显示,苹果目前在这台设备的开发工作上碰壁,面临重量、功能和显示技术等工程挑战,发布日期预计推迟到 2029 年或更晚。

和发布日期一样谜团重重的,还有这款产品的定位:它究竟是会是一台 iPad,还是一台 Mac 呢?

或许两者都是,因为这两者在未来最大的区别,可能只有搭载的系统名字不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新品连发一个月?打头阵的 M5 MacBook Pro 马上就来

作者 苏伟鸿
2025年10月15日 12:25

今天凌晨,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 Greg Joswiak 发布了一条推文,正式官宣了苹果新品即将发布:

五个「m」,加上动图里的「V」字笔记本剪影,就差把「M5 MacBook Pro」几个字公之于众了。

不过苹果的新品可不止这一款,有爆料称,接下来苹果将开启「周更」模式,一周推出一款新品,持续四周。

第一周:M5 MacBook Pro,但只有 M5

根据之前的爆料,搭载 M5 系列处理器的 MacBook Pro 原本定于明年年初进行发布,不过苹果已经改变了计划,将在本周内发布 M5 MacBook Pro。

但很大概率我们在今年只会见到 M5 基础款的 MacBook Pro 新品,M5 Pro、M5 Max 版本依旧要等到明年年初上市。

发布节奏的变更,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台积电产量跟不上,也有可能是因为苹果想要提振基础款 MacBook Pro 的存在感——在两位大哥的衬托下,基础款 MacBook Pro 几乎年年都是「小透明」,讨论度和销量都不高。

M5 芯片采用 A19 Pro 同款台积电 3nm 制程 N3P 节点打造(另有说法是前代的 N3E),MacBook Pro 上的 M5 大概率会是 10 CPU + 10 GPU 的配置。

根据此前全球首曝 M5 iPad Pro 的跑分来看,M5 对比 M4 在 GPU 上的提升更显著,CPU 则有 15% 左右的性能提升。

除了 CPU 和 GPU 的提升,有爆料称 M5 在能耗表现上也会有 10% 的提升,并将配备更先进的神经网络引擎,提升提高带有 AI 类功能应用的体验,比如修图软件、游戏插帧,以及 Apple 智能。

M5 MacBook Pro 预计也只是一次单纯的「换芯」升级,继续沿用当前的模具,不过从 Joswiak 官宣新品的动图来看,MacBook Pro 很可能会和这几年的苹果新品一样获得新的蓝色配色,可能会更接近 iPhone 17 Pro 那种更深邃的蓝色。

还有一些预测,认为 M5 MacBook Pro 可能会换用苹果全新自研的 N1 通讯芯片,支持蓝牙 6 和 Wi-Fi 7。越多元器件自主化,意味着利润空间越大。

总体来说,今年的 MacBook Pro 还是一次常规更新,而明年年底发布的 M6 MacBook Pro,很有可能会是近年来苹果笔记本电脑产品线的一次重大变革:换用无刘海可触控 OLED 屏幕,机身将更轻薄,并有可能支持 5G 蜂窝网络。

和 M5 MacBook Pro 一同发布的还有苹果全新的 Studio Display,将采用 mini-LED 显示,搭载 A19 Pro 处理器,可能会搭载一个轻量级的智能家居系统。

除了 M5 MacBook Pro,传闻已久的「廉价版」A 系列芯片 MacBook 也有可能会一同发布,将采用 A18 Pro/A19 Pro 处理器,采用 13 寸 MacBook Air 同款模具,价格 699 美元,折合人民币还不到 5000 元。

第二周:只差正式开卖的 M5 iPad Pro

由于俄罗斯博主 Wylsacom 已经偷跑开箱全新 iPad Pro,这款产品的外观和芯片信息已经处于公开状态,就等着苹果发售了。

▲ 图源:YouTube @Wylsacom

目前,M4 iPad Pro 一些型号在美国官网的缺货情况尤为明显,这一般来说就是迭代新品即将发布的信号。美国运营商 AT&T 官网甚至已经有了「iPad Pro M5 预购即将开启」的相关页面。

从外观上看,M5 iPad Pro 和上一代基本一致,延续了上一代的超薄铝金属机身和单摄像头,正面并没有传闻中的窄边框设计。

▲ 图源:YouTube @Wylsacom

iPad Pro 上的 M5 芯片拥有 9 核心 CPU,与上一代保持一致,Benchmark 单核跑分 4133,多核 15437,对比 M4 分别约有 10% 和 16% 的提升。

而 GPU 方面,M5 挤了一大管牙膏:Benchmark Metal 跑分 74568,对比前代 55702 大幅上涨了 34% 左右。

▲ 图源:YouTube @Wylsacom

除了 Benchmark,Wylsacom 也用 M5 iPad Pro 运行了安兔兔,跑分为 3137936 分,比前代高出了 8%。

偷跑的 iPad Pro 为 256GB 版本,Benchmark 显示配备运行内存 12GB,作为对比,M4 iPad Pro 的 256GB 和 512GB 配备了 8GB 运存。

视频没有公布 iPad Pro 的其他方面升级,目前还不清楚新 iPad Pro 是否如传闻中配备「双前置摄像头」设计。

虽然今年恰逢 iPad Pro 诞生十周年,但新的 M5 iPad Pro 在硬件上更多只是一次常规迭代,称不上「iPad Pro X」。

比起硬件参数,iPadOS 26 对于 iPad Pro 来说意义更加重大,虽然 iPad 依旧没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脑」,但比以往更具有生产力潜力。

第三周:新款 Vision Pro,但不是 Vision Pro 2

MacBook Pro 和 iPad Pro 不是唯一的 M5 新品,Vision Pro 头显也会用上这颗强大的处理器,取代目前的 M2。

有消息称,Vision Pro 将采用的是去年的 M4 芯片,但不管是哪一颗,对于目前的 Vision Pro 来说都算绰绰有余。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最近公布的文件中,有一份提到了一款苹果设计的「头戴式设备」,配图基本证实了是 Vision Pro 新品。

但文件本身除了无线和传输测试结果外,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信息。

这个新品并非真正的「Vision Pro 2」,除了处理器,头显的其他硬件配置以及设计都不会进行更新,不过很可能会配备新的头带来改善佩戴体验,以及全新「深空黑」配色。

▲ 深空黑 Vision Pro 假想图

这个小改款也传递出一个信号:Vision Pro 2 将是一次变化非常大的迭代,但可能在两年内都不会问世。彭博社爆料,苹果已经基本暂停了所有 Vision 头显的开发,全力打造智能眼镜新品。

第四周:Apple TV 4K & HomePod mini

苹果在本周将自家的电视流媒体服务「Apple TV+」改名为「Apple TV」,并更新了应用图标,似乎也正是在为新款 Apple TV 盒子铺路。

全新的 Apple TV 4K 的也同样聚焦在性能上:从目前的 iPhone 13 同款 A15 芯片一跃到 A17 Pro,很可能是 iPad mini 同款,也就是比 iPhone 15 Pro 少一个 GPU 核心的版本。

这同样也很可能意味着,Apple TV 将获得 Apple 智能的支持。

A17 Pro 的强大性能,特别是图形方面更上一层楼的处理能力,很可能也将为 Apple TV 带来更多大型游戏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有性能需求的 iOS 移植 3A 大作,让机顶盒直接变身游戏主机——相较手机来说,Apple TV 确实是更合适的游戏场景。

除了 A17 Pro,新款 Apple TV 还可能会搭载 iPhone Air 上初次亮相的蓝牙和 Wi-Fi 芯片 N1。

有网友猜测,既然流媒体改名为 Apple TV,那原本的「Apple TV」盒子,说不定会改名为「Apple Box」?

HomePod mini 也是一次常规的更新:从目前的 S5 芯片升级到 Apple Watch S9 同款的 S9 芯片,以及 N1 芯片,将支持 Wi-Fi 6E。

有消息称,苹果也将会增强新款 HomePod mini 的 Wi-Fi 连接性能,大幅减少目前产品上的延迟问题。

▲ 图源:Forbes

苹果正在进一步加强对元器件的把控力,而诸如 Apple TV、HomePod mini 这样的非核心产品线,正是一片绝佳的试验田。

结合此前关于苹果桌面机器人的爆料来看,或许在苹果未来的产品版图中,HomePod 这条产品线将会获得更加核心的位置。

还有一个 AirTag 2

从去年年底开始,几乎每一次苹果新品集体爆料都会提到 AirTag 2,但至今仍未发布,今年 10 月也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时机。

AirTag 2 将采用第二代超宽带芯片,和当前的版本相比,预计将会提升 3 倍的跟踪距离。作为参考,搭载这个芯片的 iPhone 15 可以在 60 米范围内找到朋友。

由于第一代产品的安全争议,AirTag 2 也会加强内置扬声器的拆卸难度,以阻止不法分子改装后用于悄无声息地跟踪他人。

也有新的传言称,AirTag 2 将改进与 Apple Vision Pro 的集成,成为空间计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细节,很可能将会是利用 Vision Pro 的空间显示效果,在现实世界画面中直接标出 AirTag 的位置。

比起 9 月款款都可圈可点的新 iPhone,10 月份这波苹果新品要平淡不少,大部分都只是换芯升级。

特别是 MacBook Pro 和智能家居新品,基本可以确定明年苹果都有大动作,今年更像是过渡的一年。

你最期待上面哪一款苹果新品?欢迎在留言区告诉爱范儿,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上手评测这些新品,敬请期待。

题图来自 Tech Radar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