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8月25日首页

谷歌的 Pixel X,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Made by Google 2025 发布会速览

作者 马扶摇
2025年8月25日 14:16

在经过长足的预热,并且见识到谷歌堪比阿伯维尔的保密程度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 2025 年谷歌的 Pixel 系列新品。

不出所料,其中大部分硬件参数都与前期爆料中的信息相符,大小两款 Pro 机型更是与上一代别无二致,通过「不换壳只换芯」的方式实现了一次多快好省的升级换代。

图|Business Wire

不过本次 Made by Google 发布会也并非全无亮点——虽然今年四款 Pixel 手机的硬件毫无惊喜,但 Gemini 又迎来了一波新的加强,与手机的软硬结合程度也更上一层楼。

但 AI 的加强不代表可以在硬件方面摆烂。今年的 Made by Google 上,除了 Jimmy Felon 的串场主持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四台比曾经任何一代都要偏科的 Pixel 10 系列新机。

太长不读(TL;DR)

  • Pixel 10:799 美元起,小底 5 倍长焦,USB 速率升级,影像提升全靠算法
  • Pixel 10 Pro / Pro XL:999 美元 / 1199 美元起,传感器看齐 9a,XL 独占 25W 无线充电
  • Pixel 10 Pro Fold:1799 美元起,全世界第一台 6 级防尘折叠屏,其余配置都是熟悉的面孔
  • Pixel Watch 4:349.99 美元起,市场上少数几家坚持曲面圆形屏幕的智能手表
  • 购买 Pro 或者 Fold 机型,赠送一整年(239 美元)的 Google AI Pro 订阅

一碗水端平的升级

谷歌作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自研 SoC 的厂商,从 Pixel 6 系列就实装的 Tensor 处理器却饱受性能不足和能耗不优的问题。

图|Google

这个历史性难题终于在今年得到了解决——原因很简单,谷歌终于结束了找三星做 5nm 代工的日子,转头用上了台积电的第二代 3nm(N3E)制程,来定做本次的 Tensor G5 处理器。

根据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Tensor G5 处理器采用了 1+5+2 的八核心架构,超大核采用 ARM 的 Cortex X4 核心,综合性能结合发布会前泄露的安兔兔数据,G5 相比 G4 提升明显,与骁龙 8 Gen 2(约 128 万分)比较相近。

图|TechNetBook

而谷歌本次也保持了全系列处理器共享的优秀传统,今年的四款 Pixel 新机全都可以用上 Tensor G5,更难得的是甚至没有像隔壁苹果那样,在核心数上阉割。

此外,在 iPhone 玩上磁吸充电足足五年后,另外几家大厂终于跟进了机身内置磁吸的功能,Pixel 10 全系列都支持名为 Pixelsnap 的磁吸生态。不仅有完整的 Qi2 协议,还包括谷歌自家的配件生态:

图|YouTube @MrMobile

然而 Tensor G5 终于(勉强)赶上时代,Pixel 10 系列的网络配置却迎来了一波大变——

根据发布会描述,今年的美版机型中,除了折叠屏 Pixel 10 Pro Fold 之外的三台直板机全部取消了实体 SIM 卡槽,对于国内仅剩的那些喜欢收美版无锁【洋垃圾】的 Pixel 玩家们是一个噩耗。

美国区域 Pixel 10 商店页面,显示仅支持双 eSIM|Google

直板机:Pixel 的十年

作为整整第十代的谷歌自有品牌,去年的发布会之后,我们原本还在期待 Pixel 10 会像 iPhone X 那样在这个有意义的节点上做出一些大改,但可惜谷歌还是突破了我们的期待——

Pixel 10 系列的三台直板机,在外观方面几乎与前代「没有任何差别」:没有特殊的边框材质、没有用上抗反射玻璃、没有花里胡哨的后盖,依然是我们熟悉的 Pixel 模样。

图|Google

更好笑的是,谷歌今年在 Pixel 上主打一手「有得必有舍」,在一些以往对于 Pixel 手机至关重要的方面倒吸一口牙膏。

就拿 799 美元起的 Pixel 10 无印来说,在延续了四代双摄之后,终于在今年看齐三星的 S 系列,变成了主长广三摄,新增一颗 5 倍的长焦,传感器为三星 3J1,面积 1/3 英寸:

图|Google

然而在加上长焦的同时,Pixel 10 的主摄和超广角传感器却被迫缩水,换成了与中端机 Pixel 9a 相同的传感器,对于曾经标榜「不搞传感器划分阶级」的 Pixel 来说,称得上是一种背叛。

相机之外,Pixel 10 也迎来了一项更有意义的升级,作为中杯机型,它的 USB 接口速率升级到了与 Pro 机型一致的 USB 3.2 ,相比取消实体 SIM 卡槽看上去非常像是大棒之后的那颗蜜枣。

图|YouTube @9to5Google

Pixel 10 至少还有些变化,但是今年的两款 Pro 机型却几乎没有什么硬件升级——尤其是在影像方面,在这个连三星都在试着把 2 亿像素塞进折叠屏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但有趣的是,谷歌在今年重新捡起了一个尘封许久的名字:Super Res Zoom。这项最早在 Pixel 3 上落地的算法望远增强功能在 Pixel 10 Pro 系列上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度,倍率来到了足足 100 倍:

发布会上展示的 100x 样张,AI 绘画痕迹明显|YouTube @Made by Google

然而结合 Pixel 10 Pro 上那颗原本就算是小底的长焦传感器,最后的成片油画效果可想而知,基本上也就只能骗骗水深火热的外国用户了。

但 Pixel 10 Pro 系列并非没有好消息,更具体地说,是专属于 Pixel 10 Pro XL 的 moment:相比其他两款机型的 Qi2 ,最大号的 Pixel 10 Pro XL 独占了 Qi2.2 协议,无线充电功率最高可以达到 25W——

图|YouTube @9to5Google

折叠屏:这台 Fold 不吃土

而在折叠屏方面,谷歌的步伐依然不急不缓,Pixel 10 Pro Fold 第一眼看上去和 Pixel 9 Pro Fold 完全一样:

图|Google

但这并不意味着 Pixel 10 Pro Fold 完全没有创新,谷歌一如既往的在别家厂商相互卷的时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事实上,Pixel 10 Pro Fold 是全世界第一台支持 IP68 级防水防尘的折叠屏手机:

图|Google

在此之前,折叠屏的三防记录是荣耀 Magic V5 的 IP58/IP59 双认证,防水等级几乎已经达到了标准的极限,然而在生活中更常见的防尘场景下,Pixel 10 Pro Fold 却是第一台做到 6 级防尘的折叠屏。

根据谷歌的介绍,Pixel 10 Pro Fold 采用了一套全新的「无齿轮」式铰链,完全依靠凸轮结构营造折叠手感,谷歌声称这套铰链系统可以支撑超过十年的使用——比 Android 的支持周期还长三年。

但谷歌像是要强行把水端平一样,Pixel 10 Pro Fold 的防护等级得到了提升,影像方面却被砍了一刀,它的主摄传感器在分辨率和面积上全都迎来了缩水,Gemini 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

图|Google

Gemini:反了反了,AI 反噬手机的卖点了

不出所料的,本次 Made by Google 硬件发布会上,还是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留给了 Gemini 。

其中最有用的,是更新后的 Gemini Live。它在原本只能语音对话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并主动框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图|Google

相比单纯的语音交流,这种带有视觉提示的交互方法显然更加未来化,与我们在游戏中看到的那种可交互 HUD 的概念和效果更为接近。

此外,今年的 Pixel 相机还加入了基于 Gemini 的拍摄辅助,AI 不仅会指导你的构图,甚至还会从前期的移动画面中截取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势供用户选择,先选择风格、再提供一步一步的构图指引:

图|Google

而 Gemini 同样加入了 Google Photos 的后期流程,现在用户可以通过类似与 AI 聊天要求文生图的方式,用自然语言指导 Gemini 做照片后期,包括消除眩光、去雾、增加饱和度等等。

图|Google

更好玩的是,苹果去年在 WWDC 上画的 AI 大饼,竟然被谷歌给填上了。

本次发布会上,谷歌介绍了一款名为 Magic Cue 的功能,实现方式类似 iPhone 的 App Intents 与智能建议的结合,会在合适的软件场景里,自动弹出根据你的数据历史、日程和时间轴提取的信息,能够「帮你记住东西」:

比如在和航司沟通改签的时候自动展示你订错的信息|Google

此外 Gemini 的语音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发布会的后半段,Jimmy Felon 串场,展示了 Gemini 在电话通话中的实时翻译功能——并非简单的文本翻译、机械音朗读,而是由 Gemini 自动识别和模拟讲话人的音色和语气,讲出一段「比你更像你自己」的外语:

图|YouTube @Made by Google

这或许是我们在本次发布会上看到的最具科幻感的功能,因为 Gemini 的拟声翻译无论是速度还是准确性,在现场展示中都达到了非常可用的水平,距离实现「代替人类生活」也更近了一点。

一边升级一边降级的 Pixel 10、纹丝不动的 Pixel 10 Pro、防水又防尘的 Pixel 10 Pro Fold,价格涵盖 799 美元(约合 5733 人民币)到 1499 美元(约合 10756 人民币),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两超一强」垄断手机市场,你会对 Pixel 感兴趣吗?

图|Google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糟了糟了!我成 agent 了!

作者 马扶摇
2025年8月25日 14:12

作为一个练习时长六年半的 Pixel 手机用户,我皱着眉头看完了昨天凌晨的 Made by Google 发布会。

#DeadInside

作为产品线的第十代产品,Pixel 10 并没有像曾经的 iPhone X 那样,为我们带来一次从产品形态到使用形式的变革,反而在这个连 iPhone 都准备大改设计的时候,玩起了保守主义。

单纯从硬件方面讲,今年的四款 Pixel 新机—— 10、10 Pro、Pro XL、Pro Fold 除了台积电处理器之外没有任何亮点,影像能力更是有进有退。

曾经,我们有一个更贴切的名称来描述这样的升级:Pixel 9s ——

在产品力本身已经普普的前提下,本次 Made by Google 发布会本身则更是一言难尽。

从正常的角度思考,「产品发布会」的目的应该是清晰的展示和介绍产品,尽最大程度体现出产品的优势,然后告诉大家价格——

但谷歌似乎对发布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今年的 Made by Google 与其说是发布会,不如说是一次营业感极强的谷歌年会,哪怕是肥伦(Jimmy Fallon)负责串场也没有办法把各种零碎的场景拼在一起,回答那个最重要的问题:

今年的 Pixel,到底升级了啥?

真正的 AI 硬件,只需要最朴素的形态

不得不承认:谷歌手握着 Gemini,以及 Veo 3、Flow、Genie 3 等等工具,无疑是现在地表功能最强大的 AI 模型之一,甚至不需要之一。

Genie 3 能够以 720P 24 帧实时生成「可交互的模拟环境」,而非视频|Youtube @Fireship

而谷歌自然也清楚艾伦·凯那句「对软件足够认真的人,应该制造自己的硬件」的含金量,十年前放弃厂商合作代工的 Nexus 系列手机、转为开发流程彻底内部化的 Pixel 就可见一斑。

然而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软件」的定义是会变的:

  • 2016 年的初代 Pixel,代表一种对于 Android 系统标准化硬件
  • 2017 年的 Pixel 2,代表的是一种对于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的标准化硬件
  • 2021 年的 Pixel 6,又变回了对于Android 12 主导的 Material You 设计的标准化硬件

至于今年的 Pixel 10,在复盘过整场发布会之后,爱范儿编辑部觉得,谷歌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Pixel 10 系列是一套完全为 Gemini 打造的 AI 硬件,无论 Rabbit R1、Humane AI Pin,还是 OpenAI 拉着 Jony Ive 一起搞的那个 AI 配饰,跟 Pixel 10 一比都得说自己不够纯粹。

如果用艾伦·凯的公式来描述,谷歌其实就是从「对 Android 系统足够认真」逐渐转变成了「对 AI 足够认真」—— Pixel 手机作为硬件形态,反而是不需要什么变化的。

图|PhoneArena

换句话说,今年的 Pixel 10 系列无论对于 Android 16 还是谷歌的计算摄影,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恰恰相反,Pixel 10 是 Gemini 在现实世界的延伸,一个 799 美元的 AI 入口——只不过顺便还能接打电话或者拍拍照片而已。

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AI 硬件

当然,谷歌这样将 Pixel 打造成专属于 Gemini 的硬件入口,这个行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手机的硬件形态再挤牙膏,也比 Rabbit R1 和 Humane AI Pin 那种故意区隔化的外观要实用许多。

图|CNET

然而现阶段的 Pixel 哪怕可以算作 AI 硬件,也依然没有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它的工作逻辑和我们预想的 AI 硬件不一样。

无论是科幻作品还是概念描绘中,我们大多都会为 AI 赋予一个拥有承载功能的具像化形态,无论是液态金属做的 T-1000 型终结者,还是 HAL 9000 与 MOSS 的红眼睛:

图|流浪地球 Wiki

既然我们能够接受机箱里面装着的 MOSS ,那么 Pixel 手机里面装着的 Gemini 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用户使用 Gemini 的方式,与想象中刘培强使用 MOSS 的方式可谓大相径庭。

纵观本场发布会,谷歌主要展示的两项新 AI 功能 Camera Coach 和 Magic Cue,以及相册中的 Gemini 修图,全部都是分散在各项系统功能内部、甚至只有使用过程中才会弹出的

这根本不符合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于 AI 的想象——

我不需要 Magic Cue 在我打电话之后才在屏幕上显示对话的相关信息,我想要 AI 自动核对我的行程信息和订票邮件,发现不对之后智能的给航司打退票电话。

我也不需要谷歌相册必须要我点击编辑按钮之后才会弹出 Gemini 对话框,我需要直接唤醒 Gemini:帮我把我刚才拍的两百张酒吧照片里面模糊的删掉,P 一下亮度和颜色,然后选出 9 张不一样的鸡尾酒发朋友圈

在过去十多年的科幻作品与 AI 设想中,AI 的运行逻辑应该是由人类用户下达指令、AI 自动理解指令并主动结合周围的一切资源开始自动执行任务,而不是我用轮椅把 AI 送到桌子前面、给它摆上笔墨纸砚,然后它开始作画。

图|36氪

也就是说,现在 Pixel 的 AI 功能全都散落在系统的各个角落,你必须先开始一项任务,才能得到 AI 相应的帮助——这其中较包括很多原本可以很轻松的被 AI 串联起来、代理我们动手的功能,比如把照片发到某个社交软件。

七年前的 Bixiby 都能用主动适配实现类似的应用功能调用,软硬结合更强的 Pixel 却不行|YouTube @爱否科技

更加令人难绷的则是相机中的构图辅助 Camera Coach ——在刚刚看到演示的时候,我们还以为它可以通过系统的底层接口,实时读取画面内容并生成构图建议。

然而现实却是,你必须手动打开功能,Gemini 才会悄悄拍一张照片、以此为依据推荐不同的构图方式——视角不符的时候甚至会直接调用 AI 帮你粗略的画出来——然后你再根据 AI 的指导一点点调整位置,直到你按下快门:

图|YouTube @9to5Google

且不说特意抬手点一下这种非常打断心流的操作究竟是怎么被想出来的,整个 Camera Coach 功能都像是谷歌为了想办法整合 Gemini 部门和 Pixel 部门的功能 KPI 而硬缝出来的东西。

构图辅助的本意应该是帮助你拍照,但是经过这样一番操作,哪怕有 Tensor G5 的算力加持端侧小模型,目前看到的推理速度和建议结果都不那么尽如人意。

有等待 AI 操作的时间,效率高的朋友早就已经换过好几套姿势,前后左右上下摇摄拍出一连串照片了,还能更好的发挥出 Tensor G5 升级后的 ISP 性能。

这种反客为主的操作方式,和 Android 16 中其他必须要你先操作一点功能、然后才会介入的 Gemini AI 功能一样,完全颠覆了我们曾经对于 AI 的期待——

我怎么变成给 Gemini 搬运资料、提供信息的 agent 了?

虽然很讽刺,但使用 Gemini 生成

换个角度想想,Pixel 10 不像是一个给人用的 AI 手机,反而更像是给 Gemini 用的 AI 手机,所有新功能的使用方式都是由人给 Gemini 提供信息,然后再由 AI 出手整合。

这种散落在功能过程里面的 AI,虽然客观上能够防止 AI 过度介入,但在用户体验上就是会让我们觉得被 AI 反客为主了。Gemini 像是那个陪小孩子堆沙堡的家长,等小孩把沙子拢起来,发出请求之后,才开始在上面塑出城堡的轮廓。

此外,还有一点不得不警惕的是,Pixel 10 很容易变成一个给其他手机厂商开的坏头——一个只靠 AI 有进步就可以放任硬件基础不管的坏头。

图|Android Central

而如果谷歌在未来继续用相同的套路拉扯下去的话,会产生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Pixel 用户想要的 Pixel 消失了,AI 用户想要的真正 AI 手机又根本不是这样的

这种形式的未来产品,恐怕是谷歌和消费者都不想见到的。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