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7月1日首页

Maxell 发布复古磁带机:能听磁带,支持蓝牙,还能当充电宝

作者 周芊彤
2025年7月1日 17:52

2025 年了,怎么还有崭新的磁带机上市?

其实和 CCD、胶片、撕拉片等一个意思,磁带机也属于这两年「复古回潮」的一个小众赛道。一些小的海外创业公司,以及中国本土的一些还在提供磁带机零部件产能的工厂,都在借着这股势头,建立品牌,推出产品。

现在,终于有(算是)巨头品牌入局了。

6 月 30 日,日本老牌消电企业 Maxell 推出了最新款的磁带播放器 Maxell MXCP-P100,支持蓝牙音频,售价为 13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648 元)。

作为一款仅支持单一媒介的复古播放器,这个价格算不上便宜。

▲ Maxell MXCP-P100. 图片来自:Maxell

Maxell 创立于上世纪 60 年代,今天更多业务在电池、存储、光学、耳机、投影仪等市场。在音乐行业还没有被在线流媒体抢占,模拟音乐和随身听仍然称霸的二、三十年前,Maxell 作为最大的磁带厂商之一,好歹也能算个音乐技术巨头。

说回这台新款磁带机:MXCP-P100 有着传统磁带播放器的外观造型,简约的黑白配色和圆润的倒角,有种盛田昭夫时代的索尼+包豪斯设计理念集于一身的感觉——怎么说,很 90 年代。

▲ Maxell MXCP-P100 的两种颜色. 图片来自:Maxell

MXCP-P100 尺寸为 122 × 91 × 38mm ,重 210g,跟手机差不多,除了更厚一点。采用机械按键进行操控——播放、快进、倒带等按键分明、一应俱全。背后的边夹设计,可以让你方便地别在身上,是时尚单品无误了。

在磁带机流行的年代,手机还是个大黑粗的稀罕货。如今,集成度更高的手机已经比随身听还要小。而这支新款磁带机的尺寸,反而比鼎盛时期的索尼随身听要厚出不少。

你可能也有疑问:为什么 20 年前风靡一时的索尼随身听,现在反而复刻不出来?答案其实在于磁带早已成为夕阳产业,随身听的零部件早已停产,现在供应链只有这种更加厚重的公版方案——这也是无论 Maxell,还是前面提到的中国工厂、海外创业品牌,都无法复刻索尼随身听的核心原因。

▲ Maxell MXCP-P100 佩戴效果. 图片来自:Maxell

究其根本,当代人已经不再需要磁带机,只是爱怀旧而已。

于是,MXCP-P100 在兼容 90 分钟磁带的同时,摒弃了多余的录音功能,聚焦于最核心的听歌体验。不仅配备了 3.5mm 耳机孔,还能支持蓝牙 5.4 双模输出,你可以选择用耳机线连,也可以通过蓝牙将磁带音频无线传输到耳机或音响上。

公版磁带机的抖动问题,也在这台 MXCP-P100 上通过改装黄铜飞轮的方式得到解决。这能够让磁带播放更加稳定,避免速度不稳带来的失真。

▲ Maxell MXCP-P100. 图片来自:Maxell

续航方面,MXCP-P100 的表现还不错,支持 9 小时的有线续航和 7 小时的蓝牙续航,配备 USB-C 充电接口,2 小时能充满电。

以及,可能是除了蓝牙之外最有用的功能:你可以把它当充电宝,给手机反向充电。

13000 日元,买个能放磁带的充电宝——这样听起来是不是真的很值?

▲ Maxell MXCP-P100. 图片来自:Maxell

尽管设计和功能都相对简单,但 Maxell MXCP-P100 却精准地传递了那种属于磁带播放器的怀旧气息,适度怀旧一下,确实相当便利——技术不能只用于淘汰过去,也应该让过去更好地融入现在。

赶巧的是,就在这部支持蓝牙、能当充电宝的磁带机上市的当天,Apple Music 也迎来了十周年——流媒体音乐显然大获全胜了。

但 2025 年的磁带机过得也不错,刚刚上 Maxell 官网看了眼——已经卖光了!在北美市场,由于缺乏 Maxell 授权经销商,在线市场的炒价更是一度高达 250 美元。

▲ Maxell MXCP-P100 售罄页面. 图片来自:Maxell

如果 250 美元买个磁带机,确实挺 250 的。就像所有的复古回潮硬件那样,黄牛早已盯紧这个市场。作为消费者的你需要保持理智:你不需要这个东西,虽然它真的挺好玩的。

本文作者:周芊彤、肖钦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昨天以前首页

40 岁的 Windows 蓝屏要完蛋了,我第一个拍手鼓掌

作者 周芊彤
2025年6月30日 19:18

如果你是一名 Windows 电脑用户,你肯定见识过「蓝屏死机」(Blue Screen of Death,BSOD):

 🙁
你的电脑遇到了问题,我们需要在收集完一些错误信息后立即重启。

▲ 经典的 Windows 蓝屏界面. 图片来自:Windows

面对蓝屏,除了坐和放宽之外,想必大部分人只剩一个选择:重启电脑

过去几十年里,Windows 电脑的「蓝屏」界面臭名昭著——蓝屏根本没法指导修复工作,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没有正常人会扫那个码或者访问 Windows 的错误代码平台;考虑到电诈套路深,更没有人会愿意跟微软客服通话。

现在,微软总算想通了。在下半年即将发布的 Windows 11 24H2 更新中, 「蓝屏」终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道至简的「黑屏」界面:

Your device ran into a problem and needs to restart.
你的设备出问题了,即将重启。

▲ 全新设计的 Windows「黑屏死机」界面. 图片来自:Windows

啊,感觉好多了!

为什么「蓝屏死机」罪大恶极?

在官方博客中,微软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蓝屏必须死」:

一个有韧性的组织,其关键特征是保持生产力,并且尽量减少中断。
当意外重启发生时,它们可能导致延迟并影响业务的连续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简化意外重启体验。
我们还添加了快速机器恢复功能,这是一种用于无法成功重启的 PC 的恢复机制。这项更新是我们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减少意外重启时的中断。

不愧是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大企业,死机界面改个设计,都能解释出这么多条条道道。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你不如把系统做稳定些,别老死机行不!

太多企业和组织运行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之上,而稳定对于企业往往意味着一切。如果 Windows 不能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或者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快速恢复,那么每一秒的流逝,对企业都是巨大的损失。

你可能记得去年席卷全球的 CrowdStrike 蓝屏事件——安全公司 CrowdStrike 因推送了错误的驱动,引发全球超过 850 万台 Windows 设备重复蓝屏,进而导致航司停飞,银行停摆,收银台断线等一系列事故,造成了超过 50 亿美元的损失。

▲ 公交站的蓝屏. 图片来自:Unsplash

▲CrowdStrike 事件中影响的场景 2. 图片来自:xxx

这也给微软敲响了警钟,当出现大型事故时,「蓝屏死机」的界面不但没有半点用处,反而会造成用户恐慌。

因此,除了蓝屏改黑屏的重新设计之外,其实微软也在死机处理流程中做了更多的改进,主要是:

首先, Win 11 24H2 引入了快速机器恢复技术(Quick Machine Recovery)具体来说,系统在每次成功启动后,自动写入状态快照,一旦检测到循环崩溃,设备便可自动回滚到上个可启动状态,无需用户手动选择安全模式。这能够极大减少系统崩溃后的停机时间和人工干预,保障设备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以及,将 Windows Update、安全中心与驱动状态整合到同一页在健康报告面板里,用颜色区分风险程度的同时,方便远程 IT 批量查看,让信息一目了然。

最后,迁出杀毒、EDR 等频繁更新的组件至用户态,崩溃范围被限制在用户态,大大减少内核代码崩溃的风险,降低了整机的停摆概率。

当然最重要的是,直面用户的极简黑屏,总算做到了给用户「不添乱」。

▲ Windows 11 的系统更新界面,同样是黑底白字. 图片来自:Windows

再见了,所有的 Windows 蓝屏

如果你是从 DOS 时代过来的老油条,想必对 Windows 系统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开始」菜单,而是总在你最不想的时刻出现,令你心跳骤停的那一抹纯蓝。

Windows 蓝屏已经问世近四十年,微软也对这个界面经过多次迭代。

最早,Windows 蓝屏可以追溯到 1985 年,当时 Windows 1.0 时代还运行在 DOS 系统上,偶尔会出现这样让人血压升高的屏幕。清晰可读的,只剩一行小字:

「微软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版权所有违法必究!」

▲ 1985 年 Windows 1.0 的蓝屏界面. 图片来自:Windows

后来,微软开始在 Windows 系统中写入「蓝屏」的报错信息。传奇 Windows 系统工程师 Raymond Chen 曾分享过「蓝屏」背后的趣闻——

比如微软前 CEO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就曾在 1992 年写过一个程序无法响应的蓝屏,里面的内容也是让用户生气:程序宕机了,你先做这个(数据无法保存),再做那个(数据还是无法保存)。

颇有一种「反正你已经红温了,不如看个蓝屏冷静点」的感觉。

▲ 1992 年程序无法响应的蓝屏. 图片来自:Windows

后来,在 Windows 95 系统当中,Raymond Chen 写过另一个「蓝屏死机」界面,直接把出错的内存位都告诉你了——但对用户来说这又有啥用呢?

▲Windows 95 系统蓝屏. 图片来自:Windows

可能是因为总是无法避免死机,微软也把优化改进蓝屏界面这件事,当做一项长期且正式的开发工作来对待了。真是孜孜不倦呢——

例如在 2001 年,Windows XP 就把蓝屏字体改成 Lucida Console,也给出了一些后续操作的指示,帮助用户排查可能的问题。

▲ 2001 年 Windows XP 蓝屏.

而到了 2012 年,Windows 8 的蓝屏界面不仅加上了悲伤的表情文字,甚至颜色都十分的阴郁(且符合 Win 8 主题配色):

▲ 2012 年 Windows 8 蓝屏. 图片来自:Windows

在 2016 年之后,Windows 10 系统终于明白过来,放着满屏的信息对用户一点用都没有。于是他们又给蓝屏界面加上了二维码:

扫一扫,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

▲ 2016 年 Windows 10 蓝屏. 图片来自:Windows

前几年,为了迎合 Windows 11 的设计语言,还短暂尝试过「黑色」的蓝屏界面,不过没有实装:

▲ Windows 11 「黑色」蓝屏 图片来自:Windows

但不管怎么更新,几十年来,Windows 蓝屏宕机的流程始终是:让系统先停住,告诉你出了什么问题,你再手动查码解决。

这显然是一种工程师思维,背后的原因其实有历史和文化的成分。毕竟早期的 Windows 面对企业和专业人士设计,当时的互联网并不发达,出现错误时,他们需要详细的错误信息来排查各种系统问题,因此这才会出现蓝屏时满屏内存码的现象。

但经过几十年的迭代,Windows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 PC 操作系统,被数以亿计的普通人使用。而普通人其实只需要重启便能解决 90% 的问题。至于重启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砸电脑还能怎样呢?

这时候,满屏都是字的「蓝屏死机」界面,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就拿之前的蓝屏界面为例:冗杂的文字、抢眼的蓝色以及交互复杂的二维码,非但无法提供实质帮助,只会让用户更加不知所措。其实满屏唯一有用的信息,只有那句:

Your PC ran into a problem and needs to restart.
你的电脑出问题了,请重启。

▲蓝屏中 5 种不同的信息.

既然如此,不如化繁为简,按重要程度,在屏幕上提供核心信息:

  • 「你的设备出问题了,请重启」的指示,很重要,大字居中
  • 处理错误的百分比进度,紧贴着重启的提示
  • 其余少量的错误类型提示信息,用小字说明,放底部,谁有用谁拿去用。

▲全新设计的 Windows「黑屏死机」界面.

至于具体的错误码等信息,在 Win 11 24H2 里会在重启后自动写进系统日志并上传——既简洁,又高效,核心就是不给用户添乱,制造额外的焦虑。

你只需像系统更新那样,耐心等到 100%,重启即可。

这不仅是视觉的考量,更是「危机」中用户体验设计的体现——宕机的场景下,用熟悉和沉稳的视觉语言安抚用户的情绪,让你在系统恢复的整个过程中,感觉到更加可控和可预测。

这也是微软设计团队想表达的核心:减轻用户不安的同时,让信息更加清晰,从而更快的解决问题。

和蓝屏死机相比,高下立判。

▲ 蓝屏. 图片来自:Wired

微软的工程师团队,终于把焦点从「告诉用户出了什么错」,转向「尽快让设备重启」上,让 Windows 系统从被动响应错误,向主动设计弹性系统转变,与其塞满晦涩难懂的报错信息,不如把用户真正需要的操作放大。

毕竟重启就完了。重启能解决 90% 的问题。

本文作者:周芊彤、肖钦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这台能换电池的模块化手机,代表一种很旧却很新的方向

作者 周芊彤
2025年6月27日 13:24

2025 年 6 月 25 日,以环保为核心主张,通过模块化、易维修等设计传达理念的手机品牌 Fairphone,发布的第六代手机 Fairphone 6 在欧洲正式上市,售价为 599 欧元(约合人民币 5006元)。

▲ Fairphone 6. 图片来自:Fairphone

Fairphone 6 在硬件规格上摆脱了过去「环保即低配」的刻板印象:处理器选用骁龙 7s Gen 3,配备 8 GB 内存和 256 GB 存储,并支持 microSD 扩展至 2 TB;屏幕采用 6.31 英寸 LTPO OLED,支持 10–120 Hz 自适应刷新;内置 4415 mAh 可拆卸电池,官方宣称最长续航可达到 53 小时——就算没电了,也可以简单卸下螺丝直接换电池,非常方便。这也算 Fairphone 系列的经典设计了。

与上一代对比,Fairphone 6 明显改善了许多日常体验细节:整机重量 193 克,相比 Fairphone 5 减重 9%,手感上更接近于主流市场的 6.1 英寸。

虽略小于 Fairphone 5 的 6.46 英寸屏幕,但这次实现了 2025 年的「高刷」标准,刷新率由 90 Hz 提升至 120 Hz。电池容量也增加了 5% 左右。

影像系统规格上采用 5000 万像素主摄像头,以及 1300 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并将前置提升至 3200 万像素。整机继续支持 IP55 防水防尘,配备双 SIM 及 NFC 功能。

▲ Fairphone 6 后摄模块. 图片来自:Fairphone

与历代 Fairphone 相同,Fairphone 6 的核心仍是模块化与可维修性。屏幕、电池、接口、摄像头等模块都可轻松更换,维修成本能得到大幅降低。

▲ Fairphone 6 拆卸图. 图片来自:Fairphone

秉持可持续的理念,官方提供整机 5 年质保和 8 年软件支持,可至少更新 7 个 Android 大版本,并延续服务到 2033 年。

Fairphone 创立以来一直持续强调环保回收和公平贸易理念,整机大部分材料均来自可持续供应链,同时 Fairphone 还积极推动全球电子垃圾回收,你在购买手机的同时,也相当于参与了其背后的环保实践。

▲ Fairphone 6 电池模块. 图片来自:Fairphone

除此之外,Fairphone 6 进一步丰富了外设上的设计和功能——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配件。

只需卸下两颗螺丝,便可快速更换如卡包、指环、挂绳等多种配件,拓展手机的外设功能。

这种「快拆+扩展」的新模式让我想起了与 CMF 系列手机,不仅简化了维修,在外观上也能拥有更多选择。

▲ 从左到右分别为手机壳,挂绳,卡包外设效果图. 图片来自:Fairphone 6

全新推出的 Moments 模式也值得关注:拨动机身右侧黄色滑键后,系统便即刻进入极简专注模式,屏幕上只显示通话、短信、相机等几个基本功能。

在上面你可以看到 Light phone 「笨手机」的身影,这也是当下很流行的「数字排毒」设计。

▲ Moments 模式. 图片来自:Fairphone

自 2015 年以来,Fairphone 每一代产品都获得了 iFixit 网站 10/10 的可维修评分,至今你仍能在官网轻松购买旧款手机的零部件。

但 Fairphone 6 在延续了可维修度满分传统基础下,设计思路出现了明显变化:将处理器、射频、散热等高集成区域彻底固定,只保留电池、屏幕、接口和扬声器等易损耗或易定制的快拆模块。

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模块复杂度和组装难度,也使防护等级和使用体验同步提升。

▲ Fairphone 6 配色展示. 图片来自:Fairphone

Fairphone 6 并不是一台追求工业美学极致的「无孔化」手机,但它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让用户能够自由地维修、扩展和个性化自己的设备。

这种具体、可行的设计实践,比任何关于环保的宣传口号都更有力量。

回顾历代产品,Fairphone 的模块化策略正从纯粹的可维修转向可按需拓展与外设共创,在产品上更强调设计感与日用简洁。

▲ Fairphone 5. 图片来自:Fairphone

也许,真正的终点不是彻底模块化,而是将核心部件做成可快速替换的轻量化方案,在高集成与易维修之间找到平衡,才是 Fairphone 的最佳选择。

本文作者:周芊彤、肖钦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黑莓 Passport「秽土转生」,1999 元你会买吗?

作者 周芊彤
2025年6月26日 13:13

我原本以为,属于全键盘手机的那个时代早已过去——正正方方的屏幕、全尺寸键盘,还有「砖头」机身。

但在触屏手机千篇一律的时代,在互联网的角落里,全键盘手机的拥趸们从未停止呼喊。

终于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了——不久前,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 Unihertz 发起众筹,其新产品 Titan 2 在短短十几天里众筹到了近 85 万美元(约合 610 万人民币),远超 10 万美金的众筹目标。

打开众筹页面,你马上就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黑莓 Passport 吗!

▲ kickstarter 网站上Titan 2 的众筹金额. 图片来自:kickstarter

尽管黑莓早就退出了手机业务,Passport 也自 2018 年后就停产了,但我们还是能在二手销售渠道以及各种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不时感受到全键盘手机的复古热潮。「BB」党们也一直在寻找能够替代黑莓 Passport 的产品,多年以来也交了不少情怀税,甚至有时候干脆就是智商税……

Titan 2 正是瞄准这部分的用户——它不是黑莓的复刻,也不是哪个怀旧品牌的「最后挣扎」,而是在 2025 年发布的正儿八经全键盘 Android 手机。

▲ 形似黑莓的安卓键盘机. 图片来自:Unihertz

Titan 2 在外观上借鉴了黑莓 Passport 的风格——拥有硬朗的商务造型、方形触屏以及带背光的实体 QWERTY 键盘,你可以给键盘设置组合快捷键,来快速打开应用,它甚至还保留了黑莓经典的键盘触控手势。

▲ 键盘触控手势 1. 图片来自:Unihertz

▲ 键盘触控手势 2. 图片来自:Unihertz

除此之外,硬件设计层面还有一些眼熟的「微创新」——我指的,就是这块放在背面的 2 英寸副屏。你可以用这块屏幕查看通知、当成拍照取景器或者用来快捷打开一些应用。还是有点用处的,而且塞在镜头模组里并不突兀。

▲ Titan 2 副屏. 图片来自:Unihertz

除此之外,Unihertz Titan 2 乏善可陈,硬件配置上只是千元机水平——联发科天玑 7300 处理器,配备 12GB 内存和 512GB 储存空间,搭载 5000mAh 电池,运行 Android 15 系统,支持 5G、NFC,红外遥控以及双频 GPS 等功能。

至于当年黑莓在商务和安全方面的全套系统级服务以及软件功能,统统欠奉——显然,这只是一款「神似」黑莓的手机,离真正的黑莓手机还差得远呢。

▲Unihertz 的往代手机. 图片来自:Unihertz

Unihertz Titan 2 众筹早鸟价 26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999 元),正式零售价 3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850 元),这个定价,为情怀的部分显然远多于为功能买单。

但这也是 Unihertz 这样的,在市调机构份额表格中属于「others」那一栏的品牌,赖以生存的根基。事实上前两年在海外红极一时的果冻手机(Jelly Star),也是出自他们的手笔——这类产品主销海外市场,往往性能配置不太起眼,但设计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Jelly Star 果冻手机. 图片来自:Unihertz

这是独属于中国供应链厂商的生存之道:不是追着时代跑,而是在竞争的缝隙中站住脚。我随口问了下坐在隔壁的黑莓老用户,这样情怀手机你会愿意买单吗?他的回答倒也不出人意料:

如果价格足够便宜的话,我会。

本文作者:周芊彤、肖钦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这台全世界最好修的笔记本电脑,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美丽小废物

作者 周芊彤
2025年6月24日 17:08

6000 块,可能是笔记本电脑价格的甜蜜点——

主办公可以选联想的 ThinkBook 16;打游戏可以考虑带独显的机械革命蛟龙 16;更别提,国补后的 MacBook Air M4,简直不能更香……

如果同样的预算,却只能买到搭载落后几年的 i3 处理器、8GB RAM 小内存,还没有独立显卡的 12 英寸笔记本——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爆了。

但如果:这是一台每个零件都可以让你亲手组装,就像乐高一样过瘾,装完了让你满足感爆棚的笔记本电脑呢?

这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而是已经问世的产品:Framework Laptop 12——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拼」起来的 2 合 1 笔记本电脑。

▲ Laptop 12 展示图. 图片来自:Framework

一台像「乐高积木」的可拼装电脑

Framework 成立于 2020 年,他们专注于设计和制造模块化、高可维修度的笔记本电脑。在此之前,Framework 发布的模块化笔电 Laptop 13 和 16 都得到不错的反响,但与以往产品不同——

今年 4 月 Framework 新发了全球首台可组装触屏 2 合 1 笔记本电脑——Laptop 12。

延续 Framework 以往一贯的风格,这款 2 合 1 可翻转折叠的笔记本电脑看起来有些玩具感,但核心完全不同:整台机器由用户亲手组装。主板、键盘、屏幕、接口、甚至底壳,全是独立模块。

在等待几周到几个月发货周期后,你收到的不是一台集成笔记本,而是一堆零件——仅需一把 Torx 螺丝刀,根据说明书插入选配好的 SSD 和 RAM,装上键盘和扩展卡插槽,启动电源键,便可以完成笔记本的安装。

没错,DIY 装机,再也不是台式 PC 的专属了!

▲ 左图为 Laptop 12 零件,右图为组装过程图. 图片来自:iFixit,Wired

Laptop 12 的所有部件都配有二维码直达说明书,主板高亮的螺丝让你了解部件固定。弹簧针和无线缆的连接件,让组装变得更加轻松,无需费力便可轻松拆卸电池和安装 SSD。为此,极度严苛的 iFixit,都没忍住给出 10 分满分的评价:

这是一种罕见的,以可维修性为目标的用户体验设计。

YouTube 科技频道 JerryRigEverything 也做了实测:结果证明 Laptop 12 可拆卸组装的模块化设计让用户更易维修和升级,拥有最大程度的可定制性。

▲ Laptop 12 散热器. 图片来自:iFixit

不止是部件的可修复设计,Laptop 12 在外观上也做了颠覆性的创新——

The Verge 提到,Laptop 12 是他见过最引人注目的电脑之一。粉蓝「泡泡糖」配色方案特别完美,柔和的色彩充满活力,灰色的键盘完美地融合了整体设计,左对齐的键帽标识让它带有一丝复古气息:

简直是塑料的奇迹!

塑料机身的出色设计,使其收获了不少好评。据 Engadget 报道,Laptop 12 是 Framework 首款完全采用塑料外壳的设备,ABS 和 TPU 双层的塑料包裹让它免于冲击和颠簸,更好的适用于教育和学习。

▲ Laptop 12 外观及配色. 图片来自:Framework

不过,这台备受好评的 Laptop 12,也并非全是优点。

最大的诟病点就在于它配置偏低: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不够用的运行内存以及小功率的扬声器,使其与同价位产品相比并不突出。

但 Ars Technica 体验下来认为「又不是不能用」—— 10 小时的续航,对于普通的工作的学习来说完全没问题。

Reddit 也有拿到首批真机的用户提到:尽管配置不算出色,但我真的愿意为这种组装体验买单。

Framework 笔记本电脑能够轻松地进行组装,社区用户的全程参与功不可没。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由于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意见输入,这台电脑的组装体验得到了很大的优化。

早在 Laptop 12 研发初期,Framework 的设计师就让他们的孩子参与到整个产品的迭代过程当中,观察他们如何进行组装,并采纳他们的意见。让用户共创的理念贯穿始终,本身就是用户体验最核心的部分。

这也让 Laptop 12 让 Framework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产品形态的最终呈现,深深依赖于用户的智慧与热情。

▲ Laptop 12 . 图片来自:The Verge

「可维修」是表象,「可创造」才是价值

尽管可维修度满分,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冲着 Framework 电脑的耐用性买单的,而孱弱的硬件配置,显然也不是重点。

Framework Laptop 系列最大的价值,我想还是在于「可创造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拼装乐高和组装宜家绝对不是陌生的体验。尽管过程往往令人懊恼,至少在完成这件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消费者」,而是变成了「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

这种「创造」的确认感、获得感、满足感,甚至可能比产品本身更让人愉悦——我会永远记得我在客厅完成乐高打字机的那个下午,当按下自己装好的打字机按键时,我是真的欢呼雀跃——尽管我不会也不能拿它来码字。

▲ 左图为宜家自组办公桌,右图为乐高打字机. 图片来自:IKEA,Lego

更棒的是,这种可创造性与这台电脑本身,是浑然一体的。有 reddit 用户就表示,为了家里的孩子,他愿意选择 12 英寸带触控笔的版本:

我想我家小孩会在上面创作很多视觉艺术——我和他那么大的时候,我只能用蜡笔或者马克笔在纸上涂鸦。

对家长来说,Framework Laptop 提供了稀缺的创造乐趣,而对于孩子或学生而言,低门槛的硬件教育也是其价值所在。

▲ Laptop 12 组装步骤. 图片来自:Framework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台可能无法成为主力机,但却是一台寓教于乐的「玩具」电脑——在追求极致轻薄、一体化,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市场里,Framework Laptop 12 显然是个「美丽小废物」,但我们永远乐于见到这样的「怪东西」。

说到底,消费电子产品也不只是一昧追求效率,情绪价值同样重要。

当然,Laptop 12 的配置也没那么差,用来码码字倒也问题不大。

本文作者:周芊彤、肖钦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