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8月18日资讯

既是硬派越野,又是智能旗舰,东风猛士 M817 上市,31.99 万起售

作者 芥末
2025年8月18日 21:00

东风猛士 M817 正式上市时的价格比预售价低了约 1 万元。

猛士 M817 提供了 Pro 与 Max 两个版本,官方指导价分别为 31.99 万元与 34.99 万元。猛士这次并未通过减配来强行拉低售价,核心的越野和舒适性配置在两个版本中均有配齐,高配版车型主要是增加了空悬、CDC 减震器和丹拿音响。

猛士 M817 定位是中大型硬派越野车,其长宽高分别为 5100 / 1998 / 1899mm(Pro 版为 1919mm),轴距为 3005mm。这个尺寸配上其棱角分明的外形,站在车旁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新车车辆整体采用了「雄魂美学 2.0」设计语言,车头配备了梯形的 LED 灯带以及可发光的猛士 LOGO,大灯组和日行灯的造型灵感都来自于「战戈和越王勾践剑」。

车尾则是由 298 颗超红 LED 组成的家族式「十字形剑指苍穹尾灯」,尾门上还提供了一个外挂小书包。

外观方面,新车共提供 6 种颜色选择,内饰则有三种不同风格方案,既保持硬派 SUV 的视觉特征,又兼顾了一定的时尚感。

M817 采用 5 座布局,后备箱容积达到了 828L,后排放倒后可拓展至 2112L,车辆的前后排座椅也可以放平,形成供临时休息的平整空间来满足车主穿越或露营时的装载与驻车休息需求。

和更为硬核的猛士 917 不同,猛士 M817 还为越野频次较低,在市内也有较多使用场景的消费者提供了较为柔和造型的「城市版前脸」。

▲ 猛士 M817 城市版

作为一款希望能「穿越都市、走进荒野、抵达远方」的全场景车型,强悍的越野能力是 M817的核心要素。

新车在「抓地—姿态—通过—机动性」四个维度做了系统化优化。新车配备了配备智能 E 锁,可以实现轴间和轮间扭矩分配,并支持单轮脱困。底盘采用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结合空气悬架和连续可变阻尼系统,悬架可调范围为 -45mm 至 +105mm。

在越野脱困模式下,M817 最小离地间隙为 333 毫米,接近角 37.7°,离去角 37°,纵向通过角 27.3°,最大涉水深度 900 毫米。车辆还配备后轮转向功能,最大角度 ±10°,转弯半径缩小至 5.2 米,同时支持 10° 蟹行模式,在狭窄或复杂环境下提高了灵活性。

此外,整车提供包括雪地、沙地、泥地、岩石等在内的多种地形模式,并具备专家模式,可在更极端的路况中辅助驾驶者完成操控。

针对越野经验不多的车主,猛士 M817 也提供了 6D IMU 车身姿态感知、低速越野辅助等功能来简化复杂的越野操作。

此外,M817 采用 P1+P3+P4 插混四驱架构,综合功率 505kW,峰值扭矩 848 N·M,百公里加速时间 5.2s,对于一款中大型硬派 SUV,这样的性能表现相当突出。

新车的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容量 31.7kWh,C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 140km,综合续航可达 1300km,馈电油耗为 7.24L/ 100km。M817 还支持最高 25kW 的驻车发电能力,为户外用电提供了保障。

安全性能上,M817 结合了传统车身结构与新能源车的电池保护。新车车身采用非承载式结构,在门环、A 柱、门槛梁等关键部位应用高强度钢材,电池则采用十层结构防护,并可选装 5 毫米铝镁合金装甲,增强了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耐久性方面,官方给出的累计测试里程超过 1000 万公里,并在高原、高寒(−40℃)、高温(45℃)等环境下进行了验证,涵盖冲击与腐蚀测试,以保证车辆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

硬核之外,M817 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远超同级硬派越野车型的智能化能力。

猛士 M817是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的越野车,车身搭载了 192 线激光雷达以及多个 4D 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以及超声波雷达,支持车位到车位 P2P 2.0 功能和高速、城市 NCA 功能,可以实现十字路口、环岛、高速快速路等复杂道路场景的汇入汇出、上下匝道,在市区拥堵通勤、跨城高速远游场景下能够减轻驾驶负担。

新车还搭载了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 系统,能够实现 4-150km/h 行车状态下刹停避障以及前向+后向+侧向的 360°全方向守护,智能红外夜视系统能够在在 120 米距离内能精准识别车辆、行人及动物目标。

当车辆出现碰撞、翻滚、大俯仰、腾空或紧急制动等极端状况时,猛士 M817 的安全带可以主动预紧,配合超长保压安全气帘提供长达 30 秒的超长保压防护。

车辆搭载的宁德时代越野专用电池拥有 9 层电池包防护+装甲底护板共 10 层装甲防护,可以全方位抵御越野时的磕碰冲击。

▲ 12 孔田字型高强铝合金门槛加强梁

在座舱内部,猛士 M817 搭载了 Harmony Space 5,全车配备了 10.25 英寸仪表屏、15.6 英寸中控、W-HUD 抬头显示、流媒体内后视镜、飞航旋钮以及后排控制屏等 6 块屏幕。

鸿蒙桌面支持智慧分屏、一键投屏等功能。车辆接入的乾崑车云也允许用户过手机远程查看车辆外部摄像头的实时图像,并支持了华为星闪数字钥匙。

新能源架构下的猛士 M817 也大大提供了其在户外使用的便利性,其外放电功率最高可达 6 千瓦,提供 13 个不同类型电源接口,可以满足露营、野炊等多样化需求。车内还配备 5 升车载冰箱,温度范围 −6℃至 50℃,适合饮品及食材的存放。车辆本身预留了超过 20 个改装接口,支持加装行李架、绞盘、照明系统以及无人机平台,进一步扩展了应用场景。

猛士 M817 的价值在于将新能源动力、智能驾驶与硬派越野能力进行了综合融合。它既能满足城市通勤需求,又能承担长途旅行和野外探索的任务,在动力性能、智能化和通过性方面,它与传统燃油硬派 SUV 区分明显。

对于既需要新能源优势,又对越野性能有强需求的用户来说,M817 确实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海川智能:股东吴桂芳、郑雪芬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公司股份

2025年8月18日 20:55
36氪获悉,海川智能公告,股东吴桂芳计划减持不超过5,846,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0%;郑雪芬计划减持不超过5,846,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0%。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12月8日,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价。

海看股份:股东朴华惠新、中文产投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36%

2025年8月18日 20:48
36氪获悉,海看股份公告,股东朴华惠新计划减持不超过16,096,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6%;中文产投计划减持不超过6,25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两者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36%。减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淳中科技: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异常,公司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2025年8月18日 20:26
36氪获悉,淳中科技公告,自2025年7月31日以来,公司股票已触发3次异常波动情形,并于2025年8月14日触发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公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近期公司股价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情况,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极大风险,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异常,公司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万通发展: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被采取拘留措施

2025年8月18日 20:21
36氪获悉,万通发展公告,被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家属告知,其收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王忆会正在公安机关配合调查。据其家属所述调查事项与万通发展日常生产经营无关。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临时会议,由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钱劲舟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责。代行职责的期限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王忆会恢复履行职责或选举产生新任相关职务人员之日止。

国博电子:询价转让初步定价为51.51元/股

2025年8月18日 20:16
36氪获悉,国博电子公告,根据2025年8月18日询价申购情况,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51.51元/股。参与询价转让报价的机构投资者家数为26家,合计有效认购股份数量为21,611,000股,对应的有效认购倍数为1.45倍。本次询价转让拟转让股份已获全额认购,初步确定受让方为24家机构投资者,拟受让股份总数为14,900,373股。此次转让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不会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绿联科技:初步确定询价转让价格为59.99元/股

2025年8月18日 20:09
36氪获悉,绿联科技公告,根据2025年8月18日询价申购情况,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59.99元/股。本次询价转让收到有效报价单共14份,涵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本次询价转让拟转让股份已获全额认购,初步确定受让方为9名机构投资者,拟受让股份总数为6,223,647股。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

2025年8月18日 19:58
李强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深入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要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积极促进民间投资。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要更大力度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监管,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央视网)

隆盛科技:拟投资2亿元在重庆建设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生产基地

2025年8月18日 19:55
36氪获悉,隆盛科技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重庆隆盛茂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与重庆共享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投资建设“隆盛茂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2亿元,主要开展新能源汽车驱动类零部件、热管理、轻量化部件等产品的生产制造。该项目将扩大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的产能规模,并借助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中航沈飞: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

2025年8月18日 19:52
36氪获悉,中航沈飞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6.28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2.35%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29.78%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4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2.38%左右。

景嘉微:拟2.2亿元增资诚恒微 成为其控股股东

2025年8月18日 19:36
36氪获悉,景嘉微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2亿元参与无锡诚恒微电子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增资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目标公司33.59%的股权,并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合计取得目标公司64.89%的表决权,成为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诚恒微锚定边端侧算力引擎,主营业务为边端侧AI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业务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前沿研发、芯片架构设计、配套软件开发及行业解决方案赋能,构建从技术探索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能力。

美国再次对我们的芯片开始了围剿,中国芯片的破局之路有多难?

2025年8月18日 19:00

美国再次对我们的芯片开始了围剿,但对方英雄不是只有英伟达,我们要小心身后被偷塔。前有英特尔芯片被爆藏后门,英伟达H20因漏洞风险被约谈,后有特朗普要直接抽走英伟达、AMD在华销售额的15%,注意是销售额,不是利润。现在,特朗普又放话要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关税逼那些公司到美国建厂。不去建厂的,未来可能要提高到300%。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北京科锐: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拟减持不超2.83%公司股份

2025年8月18日 19:30
36氪获悉,北京科锐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北京科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付小东计划自本次减持计划对外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即2025年9月10日至2025年12月9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其中,科锐北方拟减持不超过1146.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2.11%;付小东拟减持不超过388.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0.72%。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确定,减持原因为科锐北方股东资金需求及付小东个人资金需求。

飞荣达: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8.54%

2025年8月18日 19:19
36氪获悉,飞荣达披露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3亿元,同比增长2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上年同期7599.95万元,同比增长118.54%;基本每股收益0.2864元。

38自由度,全球最高!院士团队推出的这款灵巧手会捻扑克、穿针引线丨涌现新项目

2025年8月18日 19:13

文|富充

编辑|苏建勋

一句话介绍

北京达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为仿生人形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部件研发企业,公司近日推出的仿生灵巧手“应手Y-Hand M1”拥有38个自由度,刷新当前全球灵巧手自由度的最高纪录。

应手Y-Hand M1,图源:企业提供

团队介绍

公司由两位创始人共同发起。

其中任露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任雷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在仿生机器人和人体科学领域已深耕二十五年。

产品及业务

月泉仿生的产品主要包括“信手X-Hand”、“应手Y-Hand”两个系列灵巧手,及全尺寸通用具身智能轮式人形机器人W-Bot和双足人形机器人X-Bot两个系列。

“应手Y-Hand M1”具有38个自由度及全手触觉感知, 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全面超越刚性灵巧手。

应手Y-Hand M1整手握力28.7kg,是刚性手的6倍以上。0.2 秒即可完成五指闭合,速度是刚性手的3倍以上。单指指尖重复定位精度达0.04mm,是刚性手的2倍以上。同时还具备远超刚性手的柔顺性和灵活性。

人手、应手Y-Hand M1、刚性灵巧手的数据对比,图源:企业提供

除了“应手Y-Hand M1”,月泉仿生最新发布的产品矩阵还包含刚性灵巧手“信手X-Hand M1”,双足人形机器人“博行X-Bot”、和轮式人形机器人“博文W-Bot”。

其中,“信手X-Hand M1”是拥有11个自由度及530个灵敏触觉感知单元的仿生灵巧手,“博文W-Bot”为全球最小底盘轮式人形机器人,“博行X-Bot”为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

公司不同产品之间的技术相互关联。

机器人“博行X-Bot”可搭载公司生产的灵巧手,实现全身运动与手部精细操作的配合;信手X-Hand系列与应手Y-Hand系列也在触觉算法、驱动技术等方面相互借鉴。

核心壁垒

“应手 Y-Hand M1”采用的核心技术,源自任雷教授国际首创的“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

“仿生拉压体”是源自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仿生多层级材料结构刚柔耦合系统,由主要承受压力的硬质构件(如骨骼、软骨等),和主要传递拉力的柔质构件(如韧带、肌肉、肌腱等)构成。

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通过对人体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原理二十余年的深入研究,以及在仿生机器人领域持续的创新性工程化实践,最终在理论与技术层面实现了三项颠覆性创新。

一是颠覆传统刚性铰链式设计,重现了生物关节的三维6自由度自然运动,大幅提升了关节灵活性和柔顺性;

二是基于自研的磁集电驱人工肌肉重现了人体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实现了高质量功率密度比的驱动,以及驱动、变速、传动一体化动力系统;

三是基于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仿生多层多级刚柔耦合系统设计,可以实现系统级的动力传输、能量管理和环境交互。

“应手Y-Hand M1”翻阅书页,图源:企业提供

基于上述技术,“应手 Y-Hand M1” 可以胜任全部33种Feix分类灵巧抓握和高度类人的精细操控。

比如,捻动扑克牌时,实现指尖与牌面间精准可控的摩擦力;穿针引线时,拇指与食指稳稳捏住线头,缓缓穿过针眼的动作流畅,甚至能模仿人类手部轻微的调整幅度。

此外,“应手 Y-Hand M1”还可以丝滑地完成拧瓶盖、翻书等动作。

“应手Y-Hand M1”穿针引线,图源:企业提供

“应手Y-Hand M1”捻扑克牌,图源:企业提供

Founder思考

马斯克曾经说过,灵巧手的研发难度和工作量占到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的一半。最近的Science、Science Robotics等国际学术顶级期刊均认为手臂灵巧操控是机器人工程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世界难题之一。

灵巧手的评判核心在于“能干活”和“能干好”,即任务覆盖能力与成功率。要想进入生产一线,其任务成功率必须接近人手约98%的水平。

灵巧手的自由度数量过低会影响灵活性,过高则增加成本与复杂度。应手Y-Hand M3系列将实现约70个自由度,达到或超过人手水平。

仿生拉压体灵巧手臂示意图,图源:企业提供

高度灵巧的仿生手在智能制造(如汽车制造、3C产品制造等)、巡检运维、国防军事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它能完成传统刚性夹爪和刚性手无法完成的灵巧精细任务,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家庭服务与养老护理作为长远目标应用场景,对灵巧柔顺操控与人机安全性提出了远超工业场景的严苛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要攻克更多技术难关。

疲劳寿命、耐用性等是性价比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使用成本更低。因此月泉仿生的灵巧手不打价格战,优先定义功能、场景与需求。在工业应用中,稳定可靠与高质量完成任务比低价更重要。

高自由度灵巧手需配合新型的仿生具身智能大模型,融合多源感知,物理世界的理解、本体的精巧设计和仿生神经肌肉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