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11月27日首页

9.28 万起!刚刚上市的零跑 Lafa5,不是无聊的家用车

作者 李华
2025年11月27日 21:48

在造车新势力这波浪潮里,零跑一直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如果说有的品牌靠「服务」起家,有的品牌靠「流量」活着,那零跑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个闷头做题的书生。

过去两年,它靠着 C10、C11、C16 这些量大管饱的家用 SUV,硬生生把自己送上了月销 7 万台的高位,稳稳坐在了新势力销量的头把交椅上。

当大家以为零跑会继续在「家庭用车」这条稳妥的路上狂奔时,它却突然停下来,从身后掏出了一辆看起来不太安分的小车——零跑 Lafa5。

就在刚刚,零跑 Lafa5 正式上市,售价区间定在了 9.28-11.68 万元。

这是一辆很难被传统定义的车。它只有 4.4 米长,卖得不贵,却用上了激光雷达和 8295 芯片;它长着一副欧洲两厢车的面孔,骨子里却透着中国工程师对「技术平权」的执念。

两厢小车的参数博弈

在中国市场,造两厢车一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空间不如 SUV 实惠,气场不如轿车足。但 Lafa5 似乎想用一套独特的美学来打破这个魔咒。

首先是尺寸上的小心机。Lafa5 的车身长度只有 4430mm,非常紧凑,利于在城市里穿梭。但它的车宽却达到了的 1880mm,超过了不少中型 SUV。

越级的车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视觉上更低趴,配合 19 寸的轮毂,有了「钢炮」该有的扎实姿态;二是解决了两厢车后排坐三人时略显拥挤的通病。零跑官方给出的数据是 61.4% 的轴长比和 86% 的空间利用率,坐在后排,你很难相信这只是一辆 4.4 米的小车。

这种「短车身、长轴距、大车宽」的设计,其实就是在空间实用性和驾驶灵活性之间的取舍,零跑不想让你因为买了小车就牺牲掉载人的体验。

走进车内,你会看到熟悉的零跑风格,但也能发现不少新意。

最显眼的是智能化硬件的配置策略。在这个价位,大多数车企还在使用高通 8155 甚至性能更低的芯片,这本无可厚非。但零跑直接给 Lafa5 标配了 5nm 工艺的 8295 芯片,保证了这辆车在未来三五年的 OTA 升级中不会因为算力不足而掉队。

配合这颗芯片的是 Leapmotor OS 4.0 Plus 系统,支持双 AI 语音助手、声纹识别和四川话及粤语的识别,流畅度几乎没有槽点。

更有意思的是副驾前方的「魔术拓展坞」,配合 30 多种官方配件,为年轻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停车休息时,无论是放个小桌板吃外卖,还是挂个平板看剧,都比传统的仪表台要实用得多。

如果你觉得座舱的堆料还在意料之中,那底盘和三电系统的配置就真的有点不讲武德了。

Lafa5 基于零跑最新的 LEAP 3.5 架构打造,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能在 15 分钟内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或者充电 5 分钟补充 200km 续航。

动力方面,新车采用后置后驱布局,搭载一台 160kW 的电机(入门版本为 132kW),峰值扭矩 240N·m,零百加速 6.4 秒(入门版本为 8.7 秒)。这个数据虽然算不上狂暴,但在电车的瞬时扭矩加持下,城市红绿灯起步已经足够崩掉绝大多数燃油车。

而且,后驱的特性加上 Stellantis 集团欧洲团队的底盘调校,让这辆车在过弯时有了难得的支撑性。

一位零跑相关人士对董车会表示,Lafa5 不像以前的零跑车型那样一味地软,而是多了一份紧致和韧性。这种驾驶质感的提升,是参数表上体现不出来的,但却是这辆车被称为「小钢炮」的底气所在。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驾。

Lafa5 的两个 Max 版本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通 8650 芯片,这让它具备了实现城市无图导航辅助巡航的能力。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下,它能识别红绿灯、斑马线和行人,自主通行。虽然它依然需要驾驶员时刻监管,但在 10 万元出头的两厢小车上聊城区辅助驾驶,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零跑,也有着它的浪漫

聊完参数,我想跳出这辆车本身,聊聊我们正在面对的这个市场。

如果你去了上周的广州车展,或许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各家的「三排大六座」。为了追求极致的空间和舒适,汽车仿佛在这个时代达成了某种枯燥的共识。大家都在比谁的车机更流畅,谁的语音助手更智能,谁的沙发更舒服,谁的算力更强。

这当然没有错,这是中国家庭用车的刚需。但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在感叹国产车配置越来越高的同时,内心多少也会感到一丝荒凉。一天下来,除了必要的报道工作,我连朋友圈都没发。

我们似乎正在失去那个汽车设计肆意挥洒的年代。在那个燃油车的黄金岁月里,汽车不仅仅是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的工具,更是一种情绪价值的容器,是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那时候,我们有钢炮,有双门跑车,有各种奇形怪状但性格鲜明的小车。而现在,由于电池布局和风阻的限制,汽车仿佛正在逐渐退化成千篇一律的电子家电。

正是在这种「正确但无聊」的背景下,零跑 Lafa5 的出现才显得尤为珍贵,甚至带有一丝反叛的意味。

Lafa5 并不完美,它可能无法像当年的经典车型那样瞬间成为图腾,但它至少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大家都忙着讨好一家老小的时代,零跑选择讨好那个「想开点不一样的车」的你。

这种反叛,对于零跑来说,其实是一次迟到了六年的回归。

2019 年,零跑推出的第一款量产车并不是什么这就好卖的 SUV,而是一辆名叫 S01 的双门轿跑。那是一辆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但也充满了争议和遗憾的车。那时候的零跑,想做「年轻人的大玩具」,想做「平民跑车」。但现实很骨感,S01 尚未成熟的造型和品牌力,让这家新势力差点倒在起跑线上。

▲ 零跑 S01

那次跌倒让零跑痛定思痛,转向了实用主义。T03 负责走量,C11、C10、C16 负责赚钱。零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极其务实的「全家桶」供应商,用性价比构筑了护城河,也在这个过程中赚到了钱,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但那个关于「驾驶乐趣」的念头,可能从来就没有在零跑的文化里消失过。现在的零跑,已经不是六年前那个捉襟见肘的初创公司了。它有技术储备,有资金支持,有供应链话语权。所以,Lafa5 不是什么「欧洲特供转内销」,它是零跑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对自己初心的某种回归。

这次零跑给出的 Slogan 是:

自己定义路。

这句话是说给 Lafa5 的潜在用户听的:你们依然有权利选择一种更自我、更鲜活的生活方式,不必被迫接受那些千篇一律的「街车」。在 Lafa5 上,加速、转向、声浪、踏板,你想怎么调就怎么调。

这句话也是说给零跑自己听的:在内卷的市场中,除了无休止地比拼性价比和尺寸,依然可以选择一条更难、但更有趣的路。

当然,Lafa5 注定不会像 C16 那样成为大众市场的万金油,如何让习惯了「大即是好」的消费者,去理解小车背后的价值?如何重建大家对国产两厢车的信心?这都需要时间去验证。

但无论如何,Lafa5 的出现,让我们在这个略显无聊的时代,多了一种「不无聊」的选择。这不仅是零跑的浪漫,也是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开始容纳多元文化的标志。

正如时尚总有周期,个性的回归终将到来。Lafa5 或许就是那个报春的信号。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六福集团: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经营溢利上升45.4%至7.8亿港元

2025年11月27日 20:58
36氪获悉,六福集团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25.6%至68亿港元。受惠于金价上升及毛利率较高的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本集团整体毛利率上升2.0个百分点至34.7%的历史高位。营运杠杆效益带动经营溢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11.4%,经营溢利因此上升45.4%至7.8亿港元。本集团期内溢利增加44.1%至6亿港元。拟派中期股息为每股0.55港元,派息比率为52%。

银轮股份:拟购买深蓝股份55%以上股权

2025年11月27日 20:53
36氪获悉,银轮股份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约1.33亿元,通过股权收购及增资方式持有深蓝股份55%以上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深蓝股份控股股东,深蓝股份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本次收购深蓝股份,通过整合控制器、驱动器集成电路硬件及其相关嵌入式系统软件等产品的底层技术,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显著降低相关产品生产成本,深度掌控热管理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把控能力,进一步完善热管理领域技术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特朗普施压无效,英国坚持对美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

2025年11月27日 20:49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施压,但英国政府仍计划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这项税收预计将为英国财政部带来数十亿英镑收入。英国政府周三公布了针对数字服务税的审查报告,审查指出,在全球税收协议未达成之前,该税将继续实施。(财联社)

荃银高科:副总经理张从合拟减持不超过0.31%

2025年11月27日 20:39
36氪获悉,荃银高科公告,公司副总经理张从合持有1183.87万股,占1.25%,拟自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295万股,占0.31%。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股权激励计划行权获得的股份及因权益分派转增的股份,减持价格按届时市场价格确定。

华盛锂电:股东敦行聚才11月25日至27日期间减持44.45万股

2025年11月27日 20:34
36氪获悉,华盛锂电公告,公司股东敦行聚才于2025年11月25日至2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44.45万股,持股比例从0.37%降至0.09%。敦行聚才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18.27%减少至17.99%,触及1%刻度。此次权益变动不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也不会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产业并购」投资机构系列名册揭晓!

2025年11月27日 20:31

站在2025年的岁末,当我们试图为这一年的资本市场寻找一个确切的注脚时,“并购”无疑是最为响亮的一个词。

在“并购六条”等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上市企业、地方国资、险资、VC/PE机构都参与进入并购市场,独立或联合其他国资、产业资本、金融机构等加速并购基金的设立与运作。如果说前几年的市场是在迷雾中摸索,那么2025年的中国并购市场,则是在阳光下确立了新的秩序。这一年,我们惊喜地发现,资本不再仅仅追逐账面上的高倍数回报,而是回归到了商业的本质——对优质资产的深度掌控与价值重塑。总体来看,随着宏观经济韧性的持续显现和政策环境的精准疏导,2025年成为了中国并购市场从“策略性尝试”走向“系统性繁荣”的关键分水岭。

一方面,资产价格充分调整与回归后,资本更倾向于选择拥有良好现金流、品牌积淀和市场份额的优质企业。另一方面,一级市场的退出压力倒逼了流动性的创新,IPO不再是唯一的独木桥,并购退出(M&A)真正成为了投资人和创业者共同认可的“康庄大道”。最显著的变化在于,VC/PE机构在开始大规模转型。他们不再满足于财务投资的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寻求对优质资产的控股权主导权,躬身入局,利用自身的全球视野和管理经验,为企业注入真正的“金融资本+产业运营”的双重加持。

截止2025年目前,50亿以上大额并购案例超25起。这些2025年的几个标志性“大案”,不仅金额巨大,更重要的是,它们重新定义了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之间的关系。

我们看到,CPE源峰果断出手,以大手笔收购汉堡王中国业务83%的股权。这并非简单的资产置换,而是通过控股,将数字化运营、本土化菜单创新以及供应链优化的能力深度注入这家全球连锁巨头,使其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激烈搏杀。同样在消费领域,博裕投资与星巴克的战略联手也成为了年度佳话。双方成立合资企业,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注入,而是利用博裕深厚的本土商业网络和对中国新中产消费心理的洞察,帮助星巴克在下沉市场和数字化转型中找到了新的增长极。同时,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的估值收购英国音响品牌Marshall马歇尔的多数股权,这一交易震撼了全球消费电子圈。这标志着顶级机构开始利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电商运营能力,去赋能全球老牌IP,实现“全球品牌,中国引擎”的价值跃迁。

基于上述波澜壮阔的市场图景,36氪重磅发布2025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产业并购投资机构」系列名册:

致敬敢于在变革中通过「并购」重塑企业基因的机构:

-

-

 

安徽: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1000亿元

2025年11月27日 20:25
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提出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1000亿元。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安徽要培育10户以上细分领域国内龙头企业,突破100项以上关键技术及标志性产品,全产业链规模超1000亿元。同时,到2030年,安徽将建成智能机器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中新网)

今朝更好看|2025年度有限合伙人、国资、精品投行三大榜单揭晓

2025年11月27日 20:23

2025年接近尾声,回望过去几年的中国一级市场,无疑经历了翻山越岭之艰辛与变化。

尤其在过去一年,一级市场出资结构完成阶段性调整。在整体节奏放缓之下,市场参与者机构与资金性质都已蜕变——国资体系机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等展现出其应有之稳定性与战略性,肩负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的“双重使命”,精准匹配国家战略,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领域,并有效构建市场信心底盘。而带有其他属性的母基金、产业资本、保险资金等多元资本,也积极调整、发挥其差异化优势,参与产业变革之中,进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资产端退出也是市场聚焦的话题——我们关注到,并购事件相比以往频发:诸多PE机构开始寻求优质资产,为其注入金融资本角度的管理和加持。例如,CPE源峰收购汉堡王中国业务83%股权;博裕投资与星巴克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的估值收购Marshall马歇尔的多数股权等等。而一些专注在S基金交易的精品投行,也活跃于市场之间,以加速行业流动性。

基于以上市场变化和观察,我们首次设置了「中国最具影响力国资投资机构」,并循例发布「中国最受市场关注有限合伙人」「中国最受关注政府引导基金」「中国最受关注S基金」名册。

我们也关注到,作为连接资本与资产的桥梁,也是反映一级市场冷暖的晴雨表:FA机构同样经受了洗牌和考验——当下的精品投行们,不光需要理解全球局势、政策方针,还需进一步加深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的垂直钻研,进而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战略梳理、资源对接和交易结构设计等等全链条服务。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 的综合性FA和长期专注垂类领域的精品FA,都将面临区别于以往的更大挑战。

延续以往,我们找到了202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最具影响力/最具成长力精品投行」,专门单独设置「并购重组」、「企业融资」单项奖,并且分领域单独筛选出「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半导体/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新消费」领域的佼佼者。

名册现正式发布,谨以此记录坚守长期主义的同行者。

国资

LP

政府引导

S基金

影响力FA

成长力FA

融资FA

并购FA

新质FA

先进制造FA

A I- FA

具身- FA

半导体- FA

航天FA

新能源FA

新材料FA

医疗FA

新消费FA

农夫山泉捐赠1000万港币现金及500万港币物资驰援香港救灾

2025年11月27日 20:21
36氪获悉,11月26日,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启动紧急响应,首批饮用水和饮料已第一时间送达庇护中心和受灾现场。为帮助受灾居民渡过难关,农夫山泉决定捐赠1000万港币现金及500万港币物资,专项用于紧急救助及灾后恢复工作。

大众点评与泰国官方升级合作

2025年11月27日 20:21
36氪获悉,11月27日,泰国中小企业促进局与大众点评在曼谷举办2025泰国旅游合作伙伴峰会。双方宣布升级合作,将为中国游客准确、及时地提供更多泰国城市的商户信息,以及丰富的线上化服务,共同提升赴泰旅游体验。大众点评境外业务负责人李天雷透露,今年6月以来,大众点评境外团队已为200多个国家及10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专属的城市站点,团队今年将重点深耕境外100座城市“信息基建”,覆盖约95%的中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

遭网络攻击致客户信息泄露 日本朝日集团道歉

2025年11月27日 20:18
日本朝日集团27日发布消息称,因遭网络攻击导致系统故障,旗下朝日啤酒等公司的客户及员工等共计191.4万条个人信息可能已泄露。社长胜木敦志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并道歉称,给广大客户和相关方面造成诸多困扰,衷心表示歉意。自9月29日发生系统故障以来,这是该集团管理层首次在公开场合说明情况。在可能泄露的个人信息中,客户相关的有152.5万条,内容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此前自称“Qilin”的黑客组织在网上发布犯案声明,公开了朝日内部文件和员工个人信息的图像,并声明盗取了约9300份文件。 (央视新闻)

香港多项文体活动宣布取消或延期

2025年11月27日 20:12
香港旅发局今日(27日)宣布,原定于11月30日在尖沙咀揭幕的香港单车节取消,让特区政府相关部门集中资源,投入救援与善后工作。原定11月28日举行的“光影汇•中环”启动仪式亦会延期,有关上演安排将容后公布。 中国香港排球总会宣布,原定11月29及30日举行的香港排球锦标赛及康文杯沙滩排球公开赛,均告取消,补赛安排稍后公布。 中国香港榄球总会公布,为表哀悼,从今日至周日的榄球活动及赛事均取消。WTT总决赛主办单位及中国香港乒乓球总会原定于周五举行的社区外展活动亦取消。原定周日举行的香港三项铁人锦标赛,同样决定取消。(大湾区之声)

深圳机场口岸年通关量五年来首次超过600万人次

2025年11月27日 20:10
深圳边检总站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23时许,今年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6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3.4%,年通关量稳居全国空港第四,这也是口岸近五年来首次达到并超过600万人次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经深圳机场口岸出境的内地居民同比增长超18.4%,其中五成以上是前往东南亚国家。目前,深圳机场的航线网络已通达东南亚9国26个航点,每周东南亚出港航班超200班。单日国际客运航班中,东南亚航班占比约60%,覆盖率居全国大型空港第一。(中新网)

天普股份:股票停牌核查

2025年11月27日 20:09
36氪获悉,天普股份公告,公司股票价格自2025年8月22日至9月23日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申请股票于2025年11月28日开市起停牌,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和顺科技:12月起启动高亮膜批量生产并锁定明确订单

2025年11月27日 20:05
36氪获悉,和顺科技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的高亮膜已完成研发与产线调试,良品率实现大幅提升,同时进口涂布设备已安装就绪,可依托高亮膜开展光学膜加工,成功构建生产高亮膜至光学涂布膜的完整产品链路,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市场端进展顺利,已通过送样验证,产品性能与品质获得客户积极反馈,12月起正式启动批量生产并锁定明确订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