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游》中灭绝一万年的冰原狼被「复活」,但我不觉得这是好事
一个巨大的暗黝身形半掩在血渍斑驳的雪堆里,绵软而无生息。蓬松的灰绒毛已经结冰,腐朽的气息紧附其间,就像女人身上的香水味,布兰隐约瞥见它无神的眼窝里爬满蛆虫,咧嘴内满是黄牙。但真正吓住他的是这只狼的体型,它竟比他的小马还大,是他父亲最大的猎犬身躯的两倍。
「我没骗你,」琼恩正色道,「这确实是冰原狼,他们比其他狼都要大。」
以上摘自《冰与火之歌 I:权力的游戏》第二章。冰原狼作为史塔克家族的家徽,在「权游」的故事中拥有不少的戏份。但或许不少读者和观众都不知道,这种比小马还大的犬科动物,并非作者乔治·RR·马丁的虚构。
▲ 《权游》剧集中的成年冰原狼为 CG
它的原型名为「恐狼」,生存于上一个冰河时代(更新世-全新世),身长最高可达 180 厘米。距今一万年前的冰期结束后,恐狼和不少动物一起灭绝了。
但最近,一家生物科学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复活」了这种灭绝了一万年的生物,目前已经孕育了三只幼崽。
再现消失万年的狼嚎
这家美国公司名为 Colossal Bioscience,自诩为世界上唯一一家致力于「复活灭绝物种」的公司。
Colossal 官方公开了复活恐狼的方法:从一颗 1.3 万年前的牙齿,和一颗 7.2 万年前的头骨中提取了恐狼的残存 DNA,然后将其与近亲灰狼的 DNA 进行比对,确定了 14 个基因中的 20 个差异。
科学家认为,这些基因中的差异导致了恐狼最显著的特征,通过生物技术编辑了灰狼祖细胞的细胞核 DNA,使其能长出恐狼的特征。这些编辑后的细胞核被植入去核的灰狼卵细胞,然后由两只狗的子宫孕育出了现在的三只恐狼幼崽:罗慕路斯(Romulus)、雷穆斯(Remus)和卡丽熙(Khaleesi)。
两头雄狼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已经六个月大,它们已经有 1.2 米长,大致符合恐狼的体型生长趋势;第一头雌狼卡丽熙三个月前出生。这三只恐狼将会一直生活在 Colossal 占地超 8 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内,地址绝密,还有保镖和监控守卫。
▲ 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出生后不久
虽然震惊了世界,Colossal Bioscience 只是一家成立 4 年的初创公司,由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 George Church 博士和创业家 Ben Lamm 共同创立,目前旗下有 130 名科学家。
对于 Colossal 来说,恐狼是一个「里程碑」,但不是终点。他们的目标还包括了袋狼、渡渡鸟、猛犸这些著名的灭绝物种。今年 3 月,Colossal 就宣布已成功复制了猛犸的 DNA,将它们植入了老鼠之中,诞生了一种「奇美拉」式的「猛犸鼠」。这种老鼠有类似猛犸的棕色长毛,脂肪代谢速度也和猛犸相当。
对比仅需要修改 14 个基因、妊娠 65 天就能诞生的恐狼,猛犸象工作量会更大。目前 Colossal 讨论了 85 个需要修改的基因,其中一些基因还将承担多种功能。和恐狼复活类似,Colossal 将选定猛犸的近亲——亚洲象进行基因修改,匹配猛犸象的基因,届时将需要 22 个月的妊娠期。
Colossal 预计将在 2026 年底前完成胚胎编辑的工作,2028 年实现小象出生的目标。
有意思的是,这家将「冰原狼」重新带回这个世界上的公司,确实和乔治·RR·马丁有联系,后者是公司其中一位投资者和「文化顾问」。
在向外界正式公开存在前,马丁本人已经见过了这几头小狼,还亲手抱起了罗慕路斯合照。
雌狼「卡丽熙」的命名,也是来自《冰与火之歌》著名的角色「龙妈」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称号,旨在向这位恐狼爱好者小说家致敬。
世界已无恐狼的容身之所
这三头小狼的诞生,激起了学界的千重浪。
学者们讨论的首先是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这三头狼崽,真的是万年前的「恐狼」吗?
▲ 左:恐狼,右:灰狼,两者都 6 个月大
Colossal 的首席科学官 Beth Shapiro 表示,灰狼和恐狼的 DNA 有 99.5% 是相同的。但灰狼的基因组有超过 24 亿个碱基对,0.5% 的差异也意味着 1200 万个碱基对的差异,而 Colossal 只进行了 20 个修改。
因此,不少学者更愿意将这三头「恐狼」界定为基因突变后带有恐狼特征的灰狼。而如果要复活真正的恐狼,则需要提取完整的恐狼 DNA,采用克隆技术 1:1 复制原本的恐狼基因,而不是通过技术修改灰狼基因,使其接近恐狼。
Shapiro 承认,不管是现在的「恐狼」,还是未来的「猛犸」,都只是「名义上」的,但它们都带有这些动物的核心特征,满足形态学上对物种的分类概念:
如果它们看起来像这种动物,行为也像这种动物,那么它们就是这种动物。
Shapiro 进一步解释,如果这些带有猛犸象特征的生物能够交配,生出带有猛犸象特征的后裔,很难说这种物种没有成功复活。
比起这个「忒修斯之船」式的无解悖论,复活恐狼和猛犸的意义,更需要一个合理的回答。
点开 Colossal 官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系列巨大的数字:每年最多有 55000 个物种濒临灭绝、50% 的现存物种到 2050 年可能会灭绝、一百万个物种正在受到威胁,等等等等。
在这些数据的下方,Colossal 终于亮出了「解决方案」:将灭绝物种进行复活。
Colossal 将「复活计划」类比成「阿波罗登月」,不管是孕育「猛犸鼠」还是复活恐狼,都是「计划的一部分」,最后形成一套「复活体系」。
Colossal 确实已经将技术应用于当下的濒危动物保护。他们已经克隆了两窝红狼,通过为种群注入基因多样性的方式,试图将其从极度濒危的处境中拯救。
在复活袋狼的过程中,这家企业还会对其进行基因改造,提升袋鼬类生物对引进外来物种海蟾蜍毒素的抗性——这是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
但比起主要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渡渡鸟、袋狼这些近代物种,复活因为气候变迁而自然灭绝的史前生物,恐怕将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
Colossal 坚信,复活恐狼有其生态意义上的重大价值,能够为自然界带回随着恐狼一同消失的生物特征,进而「填补自然界的一些空白」。
但事实上,目前他们创造的恐狼不会离开与世隔绝的生态保护区,是他们万年前活动范围的十分之一不到,这群恐狼们已经展现出基因中狩猎的天性,却无法猎杀任何活体猎物。
虽然 Colossal 的后期计划包含让复原物种恢复自然繁衍的生育和野外生存能力,但这个万年后的地球,恐怕不具备恐狼的生存条件。其灭绝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冰河时代结束后,作为猎物的猛犸等超大型动物消失,而现在的地球上能作为恐狼食物的生物并不多。
猛犸复活同理。大象是一种高社会性的群居动物,而且它们的活动范围巨大,平均一天行走 60 公里,而猛犸很可能拥有类似的习性,如果只是孕育孤零零的几只猛犸,并圈养在保护区内,无疑违背了它们的天性。
而由于冰期结束气候变暖灭绝的猛犸,在当下这个还在逐渐升温的地球能否存活,也被不少学者所质疑。如果通过基因改造的手段让它们能适应现在的环境,那它们究竟是猛犸,还是进化成功的大象?
对于这些消失已久的生物而言,地球或许已没有它们的容身之处。即使送回栖息地,它们也只会以一种外来物种的形式,对当地的生态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甚至可能威胁现有物种的生存。
复活恐狼,是一门生意?
相比起将大量资源投入「仿造」已灭绝的物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对现有濒危物种的保护。
在恐狼的狼嚎响彻互联网的后一天,The Verge 很巧合地报道了一位在百慕大自然保护区从事鸟类保护的技术爱好者 Jean-Pierre Rouja,他通过破解 GoPro 相机和自制的外设,拍摄到极其珍稀和隐蔽的百慕大海燕踪迹,为研究和保护这种濒危动物收集了大量的素材。
▲ Rouja 改造的 GoPro 设备
在基因改造技术面前,破解的运动相机简直是「低科技」,但正因为后者较低的操作难度和成本,能够让这项技术被更多民间组织在各种自然保护区运用。
恐狼复活带来的震撼渐渐平息,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声音浮现,提醒大众 Colossal 是一家商业公司,并非科研组织和环保 NGO。
目前为止,Colossal 已经融资了 4.35 亿美元,背后的投资者除了乔治·RR·马丁,也不乏《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对复活猛犸兴趣浓厚的埃隆·马斯克。
赚钱的最好方式是产生巨大的影响,然后才能创造财富。
在彭博社的采访中,投资家 Robert Nelsen 认同了复活恐狼的商业价值,他也以个人身份投资了 Colossal,并非常看好 Colossal 这些新技术背后产生的巨大影响,期待它们能颠覆现有的模式,创造新的价值。
Colossal 也毫不避讳其背后的商业意图,暗示其技术具有运用于人类医疗保健领域的潜力。虽然他们否认了会打造恐狼版的「侏罗纪公园」,但明确了复活物种背后的 IP 创作价值。
在 Colossal 官宣成功复活恐狼的推文下,有一位网友提出了质疑:
地球上有 50 亿种灭绝生物,人为挑选其中几种进行复活,这看起来就像是在扮演上帝。
恐狼幼崽被冠以「罗慕路斯」与「卡丽熙」之名,仿佛神话与史诗照进现实。再现灭绝万年动物这样的「神迹」,究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凌驾生命「扮演上帝」的傲慢呢?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