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4月10日产品

融资丨星尘智能宣布完成A轮及A+轮数亿元融资,锦秋基金、蚂蚁集团等领投

近日,星尘智能连续完成A轮及A+轮融资数亿元,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云启资本、道彤资本等老股东跟投。作为具身人形行业"Design for AI”创新范式的定义者,公司致力于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打造具备人类级操作能力的AI机器人助理,通过“本体+数据+模型”协同进化的方式助推世界模型,推动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公司全栈自研的Astribot S1机器人以突破性技术引发行业关注。通过融合独创的绳驱传动设计,攻克了传统刚性机器人高惯量、低能效、低透明度等技术瓶颈,实现负载自重比1:1、末端速度超10m/s、速度可达每秒32.8英尺等卓越性能。其仿生关节结构配合混合刚柔体动力学模型,使机器人具备类人的柔性操作能力,在复杂服务、精密操作等场景展现显著优势。

团队实现了"本体+数据+模型"技术闭环,在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实现了关键性突破,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已有的真实世界视频数据及人体动作数据,并通过第一人称高效收集多维度高质量数据,实现视觉、触觉、力觉等人类多模态数据交互。在AI能力上,赋予S1机器人超强“大脑”,使其具备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认知、实时决策的能力,具备智能理解和多模态交互执行能力,实现物体、任务和环境级别通用操作泛化。

星尘智能致力于让数十亿人拥有AI机器人助理,推动人机共存、共创、共赢。 据悉,目前星尘智能S1已历经三次迭代,能提供更强大也更为稳定的灵巧作业能力,现已和各头部高校、企业、数据中心等不断落地实践。同时,团队在不断优化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寻求具身基座模型及迁移能力的关键突破,也将在未来发布更多实操案例,与生态伙伴强强联合进一步加速本体进入物理世界的智能进化,让我们一起期待。

投资人寄语:

锦秋基金合伙人臧天宇表示:"星尘智能是一支极致专注的工程和算法团队,从“design for AI”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完全面向新一代的learning based方法设计迭代整套软硬件系统。团队开发的绳驱臂具备优越的动态性能和力控特性,且与人体有最优的映射关系,有机会迁移大量泛在的人类数据进行学习,为突破具身的数据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锦秋基金是一支12年周期的AI基金,愿意持续关注在具身领域进行底层创新和探索的团队,期待星尘团队能够在“本体+数据+模型”的闭环上持续迭代,推动机器人更早地进入千家万户。"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请前往「睿兽分析」。

融资丨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2025年4月10日,穹彻智能宣布,公司成功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新晋吸引了盛宇投资、清科创投、嘉御资本、云启资本、上海科创集团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加入。同时老股东Prosperity7、红杉中国、小苗朗程、璞跃中国等持续追投,彰显了对公司的高度认可与坚定信心。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加速穹彻智能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数据采集与评价等领域的突破,并推动其在零售履约、家庭服务、食品加工等场景中的商业化应用探索。

本轮融资中,新资方的加入将为穹彻智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盛宇投资、清科创投、嘉御资本、云启资本凭借其在科技领域的资源和洞察为公司提供战略支持。上海科创集团依托其在长三角地区的丰富产业资源,助力穹彻智能拉通生态企业合作。

穹彻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快速迭代实体世界模型和力中心行为模型,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对物理环境的建模、预测和交互能力。其自研的3D视觉模仿学习框架,进一步增强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泛化能力、任务执行的成功率和鲁棒性。针对数据采集成本高,难以在真实场景低成本规模化部署的痛点,穹彻智能结合自研算法模型,提出了无需脱产的“生产伴随”式数据采集方式,并研发了相应的数采系统,有望突破高质量操作数据采集的瓶颈。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自发布以来仅半年时间,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数据采集能力,已获得近百套订单。

依托先进算法与数据支撑,穹彻智能的核心产品——穹彻具身大脑(Noematrix Brain),已具备指令推理分解、任务规划、物体分类、环境感知、自主导航和通用技能操作的全闭环能力。在此基础上,穹彻智能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包括“Noematrix Brain + Training Platform + DevPlatform”+“硬件本体”+“CoMiner伴随式数采系统”,为客户输出最优解决方案。

凭借这一多元产品矩阵的跨场景应用部署能力,穹彻智能正聚焦零售履约、家庭服务、食品加工等场景的智能化、自动化需求。以家庭服务场景为例,穹彻智能与头部家电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在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双方联合研发的洗护场景家庭机器人,实现了从衣物感知、精准投放、洗衣烘干到取衣的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干预。双方将持续挖掘用户在智能家居场景的需求,推动“无人家务”时代的到来。在食品加工领域,穹彻智能已与知名食品厂商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加快复杂食品生产、加工处理产线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转型,以“人机协同”的模式提升食品生产效率和质量。

截至本轮融资,穹彻智能已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方阵容,具备科创领域的深厚经验、产业资源与应用场景支持,为穹彻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助力应用场景与产业链协同。本轮融资后,穹彻智能将聚焦提升具身智能大模型的通用性。依托Noematrix CoMiner伴随式数采系统,团队将高效获取高质量操作数据,突破数据瓶颈,加速模型迭代与性能提升。穹彻智能将加快具身智能在零售履约、家庭服务、食品加工多场景的应用探索。同时,穹彻智能正积极与各方行业厂商、科研机构合作,共建高质量、大规模的具身智能数据基础设施,推动技术从研究到产业的加速转化,助力具身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融资丨爱芯元智完成超十亿C轮战略融资

近日,耀途早期投资组合、人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芯片领域领军企业——爱芯元智正式对外宣布,已于近期顺利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为2024年国内芯片领域规模最大的融资事件之一。

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宁波通商基金、镇海产投、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重庆两江基金、元禾璞华、韦豪创芯等知名投资机构。耀途资本曾于2020年参与爱芯元智A轮融资,并持续追投。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下一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研发,加速智能产品量产进程,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旨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自成立以来,爱芯元智已完成数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韦豪创芯、启明创投、沄柏资本、美团、元禾璞华、腾讯投资、耀途资本等知名机构。后续,爱芯元智将与新老股东紧密合作,在战略资源上相互协同,共同致力于汽车智能化、边缘计算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仇肖莘博士表示:“感谢投资人对爱芯元智的支持,正是你们的远见与助力,让爱芯在人工智能芯片的赛道上持续突破,为行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当前,AI正深刻重构千行百业,而芯片是这场变革的基石。爱芯元智自创立以来,持续聚焦边端侧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与量产,致力于推动AI能力在不同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姿态,与合作伙伴共建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爱芯元智成立于2019年5月,已完成多代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和量产工作,自研两大核心技术——爱芯智眸AI-ISP和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广泛服务于终端计算、智能驾驶、边缘计算等市场。

未来,爱芯元智将继续秉承“普惠AI,造就美好生活”的使命,以“构建世界一流的感知与计算平台”为愿景,打造更具智价比优势的产品,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携手合作伙伴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请前往「睿兽分析」。

昨天 — 2025年4月9日产品

千万奖金助力未来科技——第12届李光耀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启动,邀你来战!

2025年1月,由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创新与创业研究院主办的“第12届李光耀全球创新创业大赛(Lee Kuan Yew Global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LKYGBPC)”正式拉开帷幕。这项被誉为“东南亚科创风向标”的国际赛事,自2001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挖掘全球顶尖科技项目,推动前沿技术商业化,并将新加坡打造为连接创新者与资本的枢纽。今年,大赛以“以前沿科技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重塑城市未来图景”为核心议题,聚焦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绿色建筑、人工智能、公共健康等关键领域,为全球青年创业者搭建实现科技梦想的舞台。

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一场科技创业者的“奥林匹克”

李光耀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命名,承载着其“以科技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愿景。在上一届大赛中,来自77个国家、1100多所高等院校的众多参赛者提交了超1000个项目提案,共有53个项目入围决赛,这些项目成功链接到超过400位企业领导者。

20多年以来,大赛孵化出Bluepha、Iterative Scopes等标杆性明星企业,项目总募资额突破10亿美元。2023年,第十一届大赛中37%的国际入围团队已在新加坡探索设立总部或入驻孵化器,印证了其作为“全球创新跳板”的独特价值。

本届赛事延续“初阶领航”(0到1阶段)与“无限未来”(1到∞阶段)双赛道模式,覆盖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扩张的全生命周期。参赛团队需至少包含一名本科或研究生在读成员,或2020年后毕业的校友。除高达250万新币的总奖金池外,优胜者还将获得东南亚顶级风投、家族财团及政企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包括投资、创业指南及市场落地战略指导。  

为何参与?科研人员与学生的“黄金机遇”

对于科研人员与学生而言,LKYGBPC不仅是展示技术的平台,更是未来加速打通商业化的关键桥梁。  

大赛设立十余项专项奖,涵盖可持续材料、医疗创新、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其中,“未来可持续材料奖”与“新一代医疗创新奖”单项奖金达12.5万新币,而“Wavenaker可持续发展投资奖”和“TRIREC气候创新投资奖”更提供最高30万新币的股权投资。此外,入围团队可直通“李光耀杯跨境加速平台”,获得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凯德集团、淡马锡基金会等组成的政-企-社联盟支持,享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沙盒试点等专属权益。

在技术指导层面,新加坡管理大学集结了李光耀品牌的“宗师级”资源,往届评委与导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跨国企业CEO及政策制定者。通过由监管者、投资人、科学家等组成的“导师参议院”,参赛者可获得商业决策、政策合规与知识产权的一站式指导。

在资本链接层面,大赛作为东南亚最大的风险投资咨询活动,不仅汇集了30多位VC管理合伙人、超190亿新元的管理规模,其独有的“家族财团网络”也为创业者打开东南亚市场大门。泰国Indorama集团、新加坡Vertex Ventures等30余家机构将提供长期资本、行业经验及本地化资源。例如,合成生物材料企业Bluepha通过大赛获得2.39亿美元融资后,实现了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供应链的极速进化。

立即行动!用科技定义下一个十年

“人类社会表现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组织起来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能力。”李光耀先生的这句箴言,至今仍是大赛的精神内核。第12届LKYGBPC报名通道已全面开启,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科研人员、学生创业者可通过官网(bit.ly/LKYGBPC_AroundtheGlobe)提交商业计划书。

在这里,每一份商业计划书都是未来世界的蓝图。大赛主办方向中国科技青年发出诚挚邀请,期待他们以技术为笔,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命题中写下东方答案。

关于新加坡管理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院

成立于2000年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是亚洲首个政府出资、私人管理的顶尖高校,以“小班制、强互动”的教学模式著称。其创新与创业研究院通过LKYGBPC、孵化器BIG等平台,已培育超500家初创企业,总估值突破80亿新币,成为东南亚科创生态的核心引擎。

AI探矿领航者「凌云智矿」完成种子轮融资,加速全球矿产资源发现

近日,凌云智矿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由光源旗下基金联合知名企业家共同投资。此次融资将助力公司在全球矿产勘探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推动 AI 辅助勘探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打造地球矿产大模型等。

矿产勘探是地质行业价值创造的基石,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根基。当前,全球矿产需求激增,有超30万亿美元的未开发矿产资源支撑着每年万亿美元的采矿市场和百亿美元的勘探预算。但受限于传统勘探技术三大核心痛点:效率低下(周期长、风险高、资源发现难度大)、数据处理滞后(采集难、分析单一、信息孤岛化)以及过度依赖专家主观经验(判断非标准化、人工分析效率低),大量矿权项目止步于经济性评估,丰富的地下资源难以转化为现实价值,资源发现不足极大限制了行业发展。

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技术突破正在改变各个产业领域的技术现状,对于矿产勘探领域更是有望彻底颠覆。AI驱动的勘探解决方案,有望将勘探周期缩短90%,靶区圈定效率提升100倍,勘探成功率从原有的0.5%提升到20%-40%。构建自动化建模和地质数据分析体系,借助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推动勘探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为地质领域注入新的发展动能,释放万亿级市场潜力。

凌云智矿由全球化的、复合背景的顶尖团队打造,创始人王选策博士深耕地质领域逾二十载,兼具科学家洞见与产业实践智慧。作为全球前2%顶尖地质学家、澳大利亚国家级科研荣誉ARC Future Fellow获得者,首创"地学+AI"垂直融合体系,成功开发了全球首个智能矿产勘探AI决策系统,有效突破了传统勘探技术瓶颈,已在西澳金矿、非洲锂矿等十余个重大资源项目的勘探发现中实现商业化验证。他的团队汇聚了矿业勘探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形成了一支多学科融合的精英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地质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国际知名地质学家、遥感数据处理专家、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矿权投资收购老兵、矿业产业公司高管等。团队已累计参与了60余个全球勘探项目,在单一矿权上勘探产出超40万盎司金矿资源量。

公司依托十余年的数据积淀,成功构建全球规模领先的矿业智能知识图谱体系及多模态地质数据库。该平台集成矿床档案200余万份、成矿模型数据50GB、多模态地质数据210TB,形成覆盖地质勘探全链条的数据资产矩阵,实现了靶区识别效率提升3倍、勘探成本压缩50%的技术突破。目前自主研发的AI勘探解决方案已深度应用于西澳洲硬岩锂矿区、非洲铜矿带等全球重要成矿区域,成功在造山型黄金勘探、伟晶岩型锂矿定位、斑岩铜矿预测等战略矿种项目中完成技术验证,开创了智能地质勘探新范式。凌云智矿以颠覆性技术领跑AI探矿赛道,构建全球首个具备因果推理能力的"勘探模型",将航磁遥感、被动源地震等跨模态数据流与全栈工程化能力深度融合,独创"星-空-地立体化勘探矩阵"技术范式——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高光谱、地面传感网络的三维联动,实现从宏观地质解析到精准矿藏定位的智能跃迁。

该赛道已有的国际先行者Kobold,连续完成近10亿美金融资,获得了国际知名企业家、财务机构和矿业集团的连续追加投资,验证了AI技术在矿业勘探市场的技术和商业化可行性。相较于Kobold的贝叶斯算法技术路径,凌云智矿率先打通"AI算法-勘探硬件-资源资本"全价值链,使靶区识别效率提升300%、勘探成本降低50%,在西澳锂矿区和南十字金矿带等项目中验证了技术的代差优势。

在全球矿业智能化浪潮中,凌云智矿率先突破传统AI的数据拟合局限,通过动态因果推理引擎与地质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数据感知"到"规律认知"的产业级进化,推动“AI+地质”的探矿范式革命。基于地质成矿机理及多模态数据的底层规律,为科研与产业团队搭建了一条从“白箱知识”通往“资源认知极限”的高速通道。在构想层面,“AI+地质”能够帮助地质学家和研究者打破原有的认知天花板,以全新引擎动态模拟地质演化过程,大幅提升知识迭代速度。从矿区可行性研究到井下工程设计,原本需要数年的验证周期,借助AI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对多矿种、多场景的资源潜力评估。这项革命性技术目标不仅是定义了探矿新范式,更要形成贯穿资源开发全周期的智能解决方案,真正构建起"地质认知-资源开发-资本转化"的价值闭环。当传统地质学仍在与不确定性博弈,凌云智矿已通过解码地球亿万年成矿密码,将找矿成功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300%。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原创技术首次领跑全球智能勘探赛道,更意味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正从"经验试错"迈入"规律驱动"的新纪元——每一组算法参数的优化,都在重塑资源开发的价值坐标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