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10月18日首页

500亿芯片龙头 买下一张入场券

2025年10月18日 11:30

202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案在A股公告栏里几乎是周更。这种活跃性不仅给早期机构提供了一个安全快速的退出通道,也加速了半导体行业的整合和进化。

10月13日,一笔并购浮出水面,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收购亿存芯半导体77.54%股份,并且在近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由于并购规模未达强制披露标准,本次交易没有价格、没有公告,被收购的公司亿存芯也是名不见经传,也没有进行过一次对外融资。

即便如此,当日圣邦股份股价依然大涨5.77%,收盘市值达到528亿元。

张家口走出的芯片大佬

圣邦股份跟很多早期半导体公司一样,是由一个技术专家带队,实现国产突破的故事。

创始人张世龙1966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90年代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习后,他选择赴美深造,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张世龙留在了美国,并加入了德州仪器工作,担任电子设计工程师,同时兼任质量评审委员会委员且两届轮值主席。

作为电子设计专家,张世龙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宝贵的行业经验。2003年,时年37岁的张世龙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创业,在哈尔滨成立哈尔滨圣邦微电子有限公司,瞄准国内空白的模拟芯片市场。

成立之初,圣邦就将各类工业应用作为核心目标客户,从运算放大器和LDO开始,逐步扩展产品线。不仅如此,从第一个产品开始,圣邦就选择台积电作为晶圆代工合作伙伴,这为其产品的高质量和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这跟张世龙的野心不无关系,他立志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模拟IC公司,将ADI、LTC、美信和TI等公司作为学习的榜样。但他也强调,圣邦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坚持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做出自己的特色,力求在细分领域做出世界级的产品。

四年后,张世龙将公司迁至北京,成立圣邦微电子(北京)有限公司,并搭建红筹架构计划境外上市。当时的中国正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市场,张世龙敏锐意识到贴近客户和供应链的重要性,最终在2017年放弃境外上市,成为A股首家专注模拟芯片设计的上市公司。

上市后,圣邦股份通过收购和投资进一步拓展业务。

在2018年上半年,圣邦股份以1086万元收购了大连阿尔法股份有限公司,扩充了本土研发团队。公司还入股了电源管理芯片公司钰泰半导体,进一步拓宽电源管理产品,2019年收购上海萍生微电子67.11%股权和杭州深谙微电子53.85%股权,逐步打开射频领域产品。2020年,公司继续收购苏州青新方78.47%股权,2021年完成收购上海方泰100%股权;同年,公司涉足测试环节,设立江阴子公司用于特种测试。

在2021年,圣邦迎来高光时刻。在财务上,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了87.07%和142.41%,创下了上市后的最大增幅。这一年,圣邦股份的股价也达到了历史峰值,市值更是突破900亿。

巅峰之后,滑铁卢接踵而来。2022年至2024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和下游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疲软的影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如今,圣邦的产品以"多样性、齐套性、细分化"在市场上著称,覆盖了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截至 2025 年半年报,公司已发布5200余款可供销售料号,并规划在36个产品大类中共计推出6600余款型号(含在研)。广泛应用于工业、网络、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电动汽车、机器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圣邦股份在综合模拟芯片领域,排名中国厂商的第一名,全球排名第六。从2014年-2024年以来,公司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2%,远超行业的9.7%的增长速度。

半年报中的隐忧

就在这则收购消息被传出的同期,圣邦另外两个重磅动作也引起了市场关注,其一就是2025年半年报的发布。

根据财报,圣邦股份2025年中期的营收18.19亿,同比增长15.37%,增速明显放缓,净利润2.01亿,同比增长12.42%,增速大幅回落,扣非净利润1.34亿,同比下降14.98%。

如果再细看,它的每股净资产从去年同期的8.76元降至7.6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39元,较去年同期的0.67元大幅下降,而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家底”变薄了,现金流也有所下滑。

这组主要的财务数据显示,圣邦赚钱的速度正在放慢,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了下滑,种种现象都指向了一个本质:圣邦需要寻找新增长点了。

好在,圣邦的钱袋子够鼓,口袋够深,货币资金比年初多了2.6亿,增幅32%。

根据官方口径,圣邦股份正积极将资源向高增长的新兴应用领域倾斜,其产品目前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一代手机通讯、物联网等领域已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成功拓展了优质客户群体。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工业控制等高门槛市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反应速度获得了客户认可。

这似乎还不够,今年上半年圣邦股份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5.08亿,占总收入的27.9%。当然,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的18%,是张世龙早期为圣邦定下的红线。

这是因为模拟芯片有独特的优势,它不像数字芯片迭代更新快,生命周期更长(可达10年以上),比如德州仪器的音频运算放大器NE5532已销售超40年,ADI 50%以上营收来自10年以上的产品。所以好的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就能带来数十年的持续订单。

如果说研发上的高投入是圣邦的常规动作,那么小规模的并购就更像是为了跑得快而走的捷径了。除了亿存芯外,在今年3月,圣邦股份还控股了磁传感器企业感睿智,去年10月以10.6 亿元收购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创芯微,这两次并购都是为了迅速补齐圣邦公司的现有短板。

可见,张世龙有点急了。

赴港上市,圣邦需要新故事

至于为什么着急?我们还是先说回这起并购。

据了解,亿存芯成立于2018年3月,这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非挥发性存储器、高品质模拟和混合信号产品研发与销售的芯片设计企业。核心团队拥有20年以上中、美半导体行业经验,亿存芯采用的是差异化竞争策略,专注于EEPROM等小容量非易失性存储芯片领域。EEPROM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手机、蓝牙模块、WIFI模块、工业控制、通讯设备、计算机、医疗器械等领域。

有消息显示,亿存芯的车规级产品已经通过了相关技术认证,同时亿存芯的车规级产品与圣邦股份的车规电源管理芯片能够形成协同,填补圣邦股份在存储芯片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完善“模拟+存储”的产品矩阵。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车规级存储芯片需求的上涨,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对高可靠性存储芯片的需求的增加。除了产业端,宏观层面,在反倾销政策加持下,海外巨头的优势被削弱,国产模拟芯片格局正在改善,有数据显示"若美国芯片价格因反倾销调查上涨20-30%,中国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有望从15%跃升至25%,释放超63亿美元替代空间。"

一面是财报暴露出的迫切需要新增长点,另一面是国产替代浪潮下,新一波市场空间的释放,该如何布局,答案已经跃然纸上了。

更何况,在9月底,圣邦股份已经向港交所递表,寻求在港上市。如果只靠原有故事,似乎不够性感。毕竟海外企业是模拟芯片强势方,市占率最高的德州仪器有近14万款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壁垒牢不可破。

相比来看,圣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近一年内的多笔收购,也是为圣邦股份提升了估值的想象空间。而就在收购亿存芯消息传出时,圣邦股份要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加上之前其曾是苹果的供应商,外界仿佛已经窥见圣邦新故事的雏形了。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作者:张雪,36氪经授权发布。

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

2025年10月18日 11:20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新华社)

中信证券:对股市依旧可以保持乐观,配置方向上可以更加谨慎

2025年10月18日 11:19
36氪获悉,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在经济周期回升的大背景下,对股市依旧可以保持乐观,但在估值变化后,配置方向上可以更加谨慎。建议投资者一方面关注非银板块在估值偏低、投资业绩快速增长下的补涨机会,另一方面关注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上行预期下的周期板块投资机会。债券已经具备较强配置,但估值吸引力仍有不足,建议等待央行宽货币政策信号更为明确后选择入场。大宗商品在四季度有望延续亮眼表现,黄金、有色确定性较强,原油建议关注供给端的潜在变化。

时隔五年复航,东航中印航线机票率先开售

2025年10月18日 11:15
东航今日宣布开售中印航线机票,自11月9日起,上海-德里航线时隔五年复航,每周三班,由空客A330执飞。国庆期间,印度驻华大使馆发布消息称,中印双方已达成共识,印中两国间连接指定通航点的直飞航线,可于2025年10月底前恢复。(第一财经)

美国汽车贷款违约率较15年前上升50%

2025年10月18日 11:10
一项新研究显示,过去 15 年间,受汽车价格飙升和利率上涨推动,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逾 50%,汽车贷款已从最安全的消费信贷产品沦为风险最高的信贷产品之一。信用评分公司 VantageScore 指出,各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均在偿还月度汽车贷款时面临困难。(新浪财经)

10月17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310.32点,较上期上涨12.9%

2025年10月18日 11:04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反弹行情,运输需求总体平稳,远洋航线市场运价走高,带动综合指数上涨。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9月出口同比增长8.3%,出口同比增速创六个月高点,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外贸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10月1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310.32点,较上期上涨12.9%。(证券时报)

农发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超千亿元

2025年10月18日 10:58
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了解到,自9月30日农发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以来,已完成基金投放超千亿元,共支持项目562个,投向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领域,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26万亿元。(央视新闻)

被罢免的Luminar首席执行官奥斯汀・拉塞尔有意收购该公司

2025年10月18日 10:51
激光雷达制造商 Luminar 的亿万富翁创始人奥斯汀・拉塞尔,在因一项道德调查被免去首席执行官(CEO)职务五个月后,已提出收购该公司的要约。拉塞尔于周五清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文件,披露了这一收购计划。根据计划,他新成立的公司 “拉塞尔人工智能实验室(Russell AI Labs)” 将收购 Luminar 全部流通的 A 类普通股,但收购价格未予披露。(新浪财经)

用户抱怨率降至9%,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发布

2025年10月18日 10:40
10月17日,了解到,中国质量协会发布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1分(满分100分),与上年持平并维持历史最高水平。品牌认可度和感知价值保持高位稳定,是支撑满意度指数维持最高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用户抱怨率降至9%,忠诚度得分达79分,两项指标均创近十年最好成绩。(央视新闻)

古特雷斯提议将2026年联合国人员编制削减18.8%

2025年10月18日 10:32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7日提议将联合国2026年人员编制削减18.8%,与2025年核准的人员编制相比,减少2681个职位,降至11594个。古特雷斯当天向联合国大会第五委员会提交修订后的2026年常规预算方案,他提议将2026年预算下调至32.38亿美元,与2025年相比减少5.77亿美元,降幅为15.1%。古特雷斯此前提出的2026年常规预算为37.15亿美元,人员编制为14275个职位。(央视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2025年10月18日 10:24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相伟在新华社17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创新已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更多领域呈现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的态势。(新华社)

农业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高股息股重获资金关注

2025年10月18日 10:18
本周,在外围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A股也出现一定调整。市场热点方面,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股息蓝筹股逆市走强,银行板块指数连续7日上涨,逼近历史最高点。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日K线罕见地连续11日收阳,股价创历史新高。方正证券表示,银行板块经历回调后股息率提升,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随着四季度险企“开门红”营销活动启动,险资资产配置需求也将提升,有望持续加大对银行等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配置。(证券时报)

杰夫·贝索斯:人们应该对人工智能更加兴奋,而不是沮丧

2025年10月18日 10:12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表示,人们应该对人工智能更加兴奋,而不是沮丧。贝索斯说,他没有一个时间表预测,因为不同的行业可能会以不同的速度拥抱人工智能。他说,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工业泡沫”之中,股价膨胀,投资者难以区分“好主意和坏主意”。他补充说,最终,成功利用这项技术推进研发的“赢家”——在任何行业——都将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新浪财经)

咖啡文化叠加国补激活市场需求,1至8月国内咖啡机销量同比激增75.6%

2025年10月18日 10:0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咖啡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喝咖啡、做咖啡。今年以来,在国补政策持续推动下,咖啡机的国内市场销量也迎来了明显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国内咖啡机销量为168.3万台,同比增长75.6%。到2029年,中国咖啡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28%。(央视财经)

AI给我的建议

作者 menu
2025年10月18日 10:00

在掌握 Vue2、Vue3、核心生态(路由、状态管理等)和大屏可视化的基础上,想要进一步提升,可以从「技术深度」「技术广度」「工程能力」「业务理解」四个维度突破,形成从 “会用” 到 “精通” 再到 “能解决复杂问题” 的进阶。以下是具体方向和实践建议:

一、深化前端核心技术(打牢底层)

前端框架只是工具,底层基础决定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重点突破 JavaScript 深入原理浏览器机制 和 前端性能优化

1. JavaScript 深入

  • 核心概念进阶

    • 深入理解异步编程(宏任务 / 微任务、Promise 源码、async/await 原理、Generator);
    • 原型链与继承(ES6 class 底层实现、寄生组合式继承);
    • 闭包与作用域(词法作用域、作用域链、内存泄漏场景);
    • 模块化(CommonJS/ES Module 差异、循环依赖处理、运行时加载机制)。
  • 设计模式实践:在 Vue 项目中落地常用设计模式,比如:

    • 用「观察者模式」理解 Vue 响应式原理;
    • 用「工厂模式」封装图表组件(统一初始化 ECharts/D3 的逻辑);
    • 用「策略模式」处理大屏中不同数据格式的解析逻辑。
  • TypeScript 精通:从 “能写类型” 到 “写好类型”:泛型高级用法(条件类型、映射类型)、类型声明文件(.d.ts)编写、Vue3 + TS 最佳实践(组件 props 类型约束、Composition API 类型推导)。

2. 浏览器与网络

  • 浏览器渲染机制:理解回流(Reflow)、重绘(Repaint)、合成层(Compositing),掌握如何在大屏可视化中减少渲染阻塞(比如大屏中大量图表动画的性能优化)。
  • 网络与请求优化:HTTP/HTTPS 协议细节(缓存策略、状态码、HTTPS 握手流程)、WebSocket 原理(大屏实时数据推送的底层逻辑)、HTTP/2 多路复用特性。
  • 前端安全:XSS、CSRF 攻击原理与防御(在大屏后台管理系统中尤为重要)、CSP 策略配置。

二、Vue 生态深度攻坚(从 “用” 到 “懂原理”)

不满足于 API 调用,深入 Vue 底层原理和高级特性,能解决复杂场景问题。

1. Vue3 底层原理

  • 响应式系统:手写简化版响应式(基于 Proxy),理解依赖收集(track)和触发更新(trigger)的流程,以及为什么 Vue3 比 Vue2 响应式更高效(解决数组索引、对象新增属性的监听问题)。
  • 虚拟 DOM 与 Diff 算法:理解 Vue3 的 PatchFlags(静态标记)和 hoistStatic(静态提升)优化,为什么能减少 Diff 开销(尤其大屏中大量静态元素的场景)。
  • Composition API 设计思想:对比 Options API 优劣,掌握自定义 Hooks 的设计原则(单一职责、可复用、可组合),比如封装 useChart(图表初始化 / 更新 / 销毁)、useResize(大屏自适应监听)等 Hooks。

2. 状态管理与路由高级用法

  • Pinia 深入:不仅会定义 store,还要掌握:

    • 状态持久化(结合 localStorage/IndexedDB,解决大屏刷新数据丢失问题);
    • 模块拆分与跨模块通信(大型大屏的多模块数据共享);
    • 开发工具与调试(Pinia Devtools 的时间旅行功能)。
  • Vue Router 高级场景:动态路由(基于权限的大屏菜单生成)、路由守卫的异步逻辑(权限校验)、路由过渡动画(大屏页面切换的流畅性优化)。

3. 组件设计与性能优化

  • 大型组件库设计:封装通用组件(如大屏中的数据卡片、图表容器、筛选器),考虑:

    • 可扩展性(通过 slots 或 props 允许自定义内容);
    • 可访问性(ARIA 标签、键盘导航,尤其大屏可能有触控 / 遥控操作场景);
    • 按需加载(结合 Vite 的 import () 实现组件懒加载)。
  • Vue 性能优化实战

    • 渲染优化:v-memo 缓存组件、v-slot 避免不必要的重渲染、defineAsyncComponent 异步组件;
    • 计算优化:computed 缓存、shallowRef/shallowReactive 减少响应式开销(大屏中纯展示的大数据无需深度响应式);
    • 打包优化:Vite 配置(splitChunks 拆分公共库、CDN 引入第三方包如 ECharts)。

三、扩展技术广度(从 “前端” 到 “全栈视角”)

大屏可视化往往需要与后端、数据、部署环境深度交互,扩展技术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全局视野。

1. 数据可视化深化

  • 从 “用库” 到 “自定义” :不局限于 ECharts,学习 D3.js(自定义复杂可视化,如大屏中的拓扑图、流向图)、Three.js(3D 可视化,如大屏 3D 地球、3D 柱状图)、WebGL 基础(理解 3D 渲染原理)。
  • 可视化设计原则:学习数据可视化的配色(大屏深色 / 浅色模式适配)、布局(信息层级划分)、交互(缩放、钻取、tooltip 优化),参考《可视化之美》《鲜活的数据》等书籍。

2. 后端与数据库基础

  • Node.js 与 API 开发:用 Express/Koa 写简单的后端接口,理解前后端数据交互的全流程(比如大屏实时数据的后端推送逻辑)。
  • 数据库基础:了解 MySQL(关系型数据查询)、MongoDB(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能看懂大屏数据源的表结构和查询语句,优化前端数据请求(比如减少冗余字段)。

3. 跨端与部署

  • 跨端开发:用 Vue3 + Electron 开发大屏控制客户端(比如本地数据导入工具),或用 uni-app 开发移动端辅助控制页面(与大屏联动)。
  • 部署与运维:掌握 Docker 部署 Vue 项目(大屏通常部署在服务器 / 工控机上)、Nginx 配置(静态资源缓存、反向代理解决跨域)、CI/CD 流程(GitHub Actions 自动打包部署)。

四、工程化与协作能力(从 “个人开发” 到 “团队协作”)

大型大屏项目往往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工程化能力决定了项目的可维护性和效率。

1. 工程化体系搭建

  • 构建工具深入:从 “会用 Vite” 到 “优化 Vite 配置”:自定义插件(比如大屏项目中自动注入环境变量)、预构建优化(optimizeDeps 配置)、构建产物分析(rollup-plugin-visualizer)。
  • 代码质量与规范:搭建团队规范:ESLint + Prettier 强制代码风格、Husky + lint-staged 提交校验、Commitlint 规范提交信息(Angular 规范)。
  • 测试体系:为核心组件写单元测试(Jest + Vue Test Utils),为大屏关键功能写 E2E 测试(Cypress,比如数据刷新是否正常)。

2. 项目架构设计

  • 大型项目目录结构:设计可扩展的目录(按业务模块划分 vs 按功能分层),比如大屏项目可分为:

    plaintext

    src/
      ├── modules/          # 业务模块(首页大屏、详情页、设置页)
      ├── components/       # 通用组件
      │   ├── common/       # 基础组件(按钮、输入框)
      │   ├── chart/        # 图表组件(折线图、柱状图)
      ├── hooks/            # 自定义Hooks
      ├── utils/            # 工具函数(数据处理、日期格式化)
      ├── services/         # API请求
      ├── store/            # 状态管理
      ├── styles/           # 全局样式(主题、变量)
    
  • 状态管理设计:区分全局状态(用户信息、全局配置)、模块状态(某大屏的筛选条件),避免状态臃肿。

  • 权限系统设计: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RBAC),在大屏管理后台中实现按钮级、数据级权限。

五、实战与总结(从 “知识” 到 “经验”)

技术提升离不开实战,通过复杂项目沉淀经验,并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1. 做有挑战性的项目

  • 尝试开发一个 “企业级大屏平台”:支持多模板切换、数据动态配置、拖拽布局、权限管理,覆盖你学过的所有技术点。
  • 参与开源项目:比如给 Vue 生态库(如 Pinia、Vue Router)提交 PR,或贡献一个大屏可视化相关的工具库(如自定义 ECharts 主题、大屏适配 Hooks)。

2. 输出与总结

  • 写技术博客:总结大屏适配方案的踩坑经验、Vue3 性能优化实践、数据可视化设计思路等。
  • 做技术分享:在团队内分享你的大屏项目架构,或在社区(如掘金、B 站)讲解某个技术点(比如 “从 0 实现大屏 3D 地球”)。

总结

提升的核心路径是:底层原理强化 → 生态深度攻坚 → 技术广度扩展 → 工程化能力落地 → 实战经验沉淀。从 “实现功能” 到 “做好功能”,再到 “设计系统”,最终形成对复杂问题的拆解能力和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大屏可视化作为你的优势,可以结合 3D 可视化、实时数据处理、跨端交互等方向深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激光雷达还有蛋糕分给图达通吗?

2025年10月18日 10:00

今年8月26日,港交所官网的一则更新,让图达通再次成为激光雷达行业的焦点——这家曾在2023年拿下“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出货量冠军”的企业,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不同于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的顺利上岸,图达通的上市路布满荆棘。

2023年图达通筹备纳斯达克未果,随后今年2月港交所递表失效,如今选择SPAC模式(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曲线救国”,试图用117亿港元的估值,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激光雷达赛道里再搏一回。

不合时宜的1550nm

图达通的招股书来看,公司基本面悲喜交加。

此前一大进步是,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图达通毛利率首次转正至5%,然后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至12.6%,实现 319.7万美元毛利润。

虽然公司层面毛利率由负转正是有意义的里程碑,但从行业层面来看,激光雷达公司毛利率转正已不是新鲜事。禾赛科技2024年毛利率已达28%,速腾聚创2024年毛利率也接近20%,图达通的12.6%更多是赶上了行业基准线。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背后的原因,与图达通的技术路线成本压力直接相关。

图达通主打的1550nm激光雷达,核心材料是铟镓砷,成本是禾赛和速腾等公司采用的905nm路线的2-3倍。尽管1550nm在探测距离、抗干扰性上更优,但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市场里,高成本成了掣肘——激光雷达价格已从2022年的2-3万元,降至2025年的千元级,图达通的1550nm产品很难在性价比上与对手竞争。

高成本烧钱投入,同时没有足够多的订单换回现金流,账面上,图达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到2024年,再加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累计亏损超8亿美元,且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亏损规模不断扩大,分别为1.88亿美元、2.19亿美元、3.98亿美元。

与此同时,禾赛已经在去年实现盈利,今年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410万元。

图达通曾因单一大客户风险被市场诟病。作为蔚来的“嫡系供应商”,2022年至2024年,图达通来自蔚来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8.7%、90.6%及91.6%。

如此高度依赖的大客户,导致图达通议价能力被削弱是必然。报告期内,公司专为蔚来打造的猎鹰系列产品单价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879美元/台降至2024年的704美元/台。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为降低依赖,图达通近年来努力拓展新客户,已与宏景智驾、挚途科技和Pony AI合作,将激光雷达集成至商用车和物流场景。然而,这些新客户的收入占比至今未在财报中披露。

今年5月,图达通还宣布与中国头部汽车集团达成合作,获得其旗下多个品牌车型的 “独家供应权”,业内猜测该客户为上汽或一汽。但要注意的是,汽车行业的订单存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差,即现在签下的订单,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实现量产交付。

与此同时,图达通的现金流并不富裕。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的现金和等价物仅2427万美元,流动负债却有9775万美元,流动资产净值仅剩648万美元。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不过市场目前对图达通的估值较为合理。按照港交所披露的并购交易中,图达通的SPAC合并议定估值约为109亿元人民币,禾赛美股目前市值250亿元人民币左右。研发开支方面,去年图达通研发开支约4.6亿元人民币,禾赛则为8.5亿元人民币。

按估值与研发开支比例来看,图达通该数值为23.7,禾赛则为29.4。

行业老四自救

两次折戟后,图达通急于通过SPAC上市,是意料之中。

如今的激光雷达已从早期的稀有零配件,变为安全标配件,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规模与成本的竞争。头部玩家身位已经卡死,行业已进入成熟的中后期,行业老四图达通自然没有理由不焦虑。

从市占率来看,截至去年,图达通在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占率已跌至12.8%,远低于禾赛的20.3%、华为的19.1%、速腾的16.7%,后三者占全球市场近六成。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本质上,图达通的掉队,是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其坚持的 1550nm 路线,更适合 高端ADAS/ADS,比如L4级自动驾驶,但当前市场需求的主流是L2+级辅助驾驶,需要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激光雷达,而905nm产品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行业整体来看,激光雷达市场前景广阔。根据IDC数据,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 45%,而激光雷达作为“ADAS的眼睛”,渗透率将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35%,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77%。

但高增长背后,是价格战的残酷。激光雷达价格已从2022年的2-3万元,降至2025年的千元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因此,布局第二增长曲线成为激光雷达企业维持增长的共同方向。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方向,是机器人领域。这一领域的增长速度,远超乘用车市场。

目前进度来看,速腾聚创今年上半年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4.63 万台,同比增长 400%;禾赛科技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为9.83万台,同比增长693%;图达通尽管拿下了九识智能、中立股份等企业的订单,但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仅 5000 台,规模远落后于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激光雷达公司已经呈现出清晰的“双轮驱动”结构。

以禾赛为例,ADAS业务是毋庸置疑的基石业务,公司绝大多数的收入与毛利润都由其贡献;机器人目前的高增速中包含了一定的低基数因素,且同期收入占比不高,短期内对整体业绩的贡献有限,但可以提升整体毛利率和拉高估值天花板。

这一背景下,图达通则陷入造血窘境——ADAS业务在价格战中扩张受阻,已成红海,机器人业务这片蓝海的货币化又远未达到爆发阶段。SPAC上市后,图达通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