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8月17日首页

JavaScript 运行机制详解:再谈 Event Loop

作者 mCell
2025年8月17日 02:28

同步更新至个人站点: JavaScript 运行机制详解:再谈 Event Loop

005.avif

本文从经典的 Promise 与 setTimeout 执行顺序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 JavaScript 的单线程模型、事件循环(Event Loop)机制。通过辨析宏任务与微任务的区别与优先级,帮助你彻底理解 JS 异步执行的底层原理,看懂页面卡顿的真相。

我常常在各种场合被问到类似下面代码的输出顺序。

console.log("start");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setTimeout");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promise");
});

console.log("end");

如果你能毫不犹豫地答出 start, end, promise, setTimeout,并解释其原因,那么你对 JS 的异步机制已经有了不错的理解。如果你还有一丝困惑,希望本文能帮助你彻底梳理清楚。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整个 JavaScript 的运行模型(runtime mode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件循环”(Event Loop)。理解它,是前端工程师进阶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 JavaScript 是单线程?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一个基本事实:JavaScript 语言是一门单线程语言。

这意味着,在任何一个时刻,JS 引擎只能执行一段代码。为什么这么设计?这与它的初衷有关。JavaScript 最初是为浏览器设计的,用于处理用户的交互,比如鼠标点击、键盘输入,以及操作 DOM。

试想一下,如果 JavaScript 是多线程的,会发生什么?一个线程要在一个 DOM 节点上增加内容,另一个线程要删除这个节点。那么浏览器应该听谁的?这会带来极其复杂的同步问题。为了避免这种复杂性,JavaScript 从诞生起就选择了单线程。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优点是简单,没有多线程的竞态、死锁等问题。缺点是,如果一个任务耗时很长,整个程序就会被“卡住”,无法响应其他操作。

浏览器:一个多进程的“操作系统”

“JS 是单线程的”这个说法其实不完全准确。准确来说,执行 JavaScript 代码的那个主线程是单线程的

现代浏览器(以 Chrome 为例)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它采用了多进程架构来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你可以打开 Chrome 的任务管理器(“更多工具” > “任务管理器”)看看,通常会看到好几个进程:

  • 浏览器进程(Browser Process):负责浏览器界面的“外壳”,比如地址栏、书签、前进后退按钮,以及协调其他进程。
  • 渲染进程(Renderer Process):核心部分,负责将 HTML、CSS 和 JavaScript 转换成用户可以看到的网页。我们写的 JS 代码,主要就在这个进程的主线程(Main Thread)上运行。每个标签页通常会有一个独立的渲染进程。
  • 网络进程(Network Process):负责处理网络请求,比如 fetch
  • GPU 进程(GPU Process):负责处理 GPU 相关的任务,加速 3D 绘图和页面渲染。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隔离。一个标签页(渲染进程)崩溃了,不会影响到整个浏览器。

任务队列(Task Queue)和事件循环(Event Loop)

我们回到渲染进程的主线程。这个线程非常繁忙,它要做的事情包括:

  • 执行 JavaScript 代码
  • 渲染页面布局(Layout)
  • 绘制页面(Paint)
  • 响应用户交互(Click, Scroll)

如果所有任务都排队等着,一个耗时长的 JS 计算就会阻塞页面渲染和用户响应,这就是“假死”现象。

// 一个会让页面卡住的例子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假装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计算
  const start = Date.now();
  while (Date.now() - start < 5000) {
    // 这5秒内,页面完全无法响应
  }
  console.log("计算完成!");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浏览器引入了异步(asynchronous)执行模型。当遇到一些耗时操作(比如网络请求、定时器)时,主线程不会傻等,而是把这些任务“外包”给浏览器的其他线程(比如网络线程、定时器线程)。

这些“外包”任务完成后,会把一个“回调函数”(callback)放进一个叫做**任务队列(Task Queue)**的地方。主线程则继续执行自己手头的同步代码。

等到主线程的同步代码全部执行完毕,它就会去任务队列里看看,有没有需要执行的回调函数。如果有,就取出一个来执行。这个“主线程不断从任务队列里读取并执行任务”的过程,就叫做事件循环(Event Loop)

这个模型可以用一张经典的图来表示:

019.jpg

微任务(Microtask)和宏任务(Macrotask)

事情还没完。任务队列其实不止一个。根据 WHATWG 规范,任务被分为两种类型:

  1. 宏任务(Macrotask,规范中称为 Task)

    • setTimeout, setInterval
    • script(整体代码块)
    • I/O 操作, UI 渲染
    • 用户交互事件(如 click, scroll
  2. 微任务(Microtask)

    • Promise.then(), Promise.catch(), Promise.finally()
    • queueMicrotask()
    • MutationObserver

事件循环的规则是,优先级更高的是微任务。主线程在执行完一个宏任务后,并不是立刻去执行下一个宏任务,而是会检查微任务队列。

完整的事件循环流程如下:

  1. 从宏任务队列中取出一个任务(通常是 script 脚本本身)并执行。
  2. 执行完毕后,检查微任务队列。
  3. 循环执行微任务队列中的所有任务,直到队列清空。
  4. 执行浏览器 UI 渲染(这一步不一定每次都会发生)。
  5. 回到第一步,从宏任务队列中取出下一个任务。

这个“执行一个宏任务 -> 清空所有微任务 -> 再取下一个宏任务”的循环,是理解所有异步执行顺序的关键。

回到最初的问题

现在,我们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开头的代码:

console.log("start"); // 1

setTimeout(function () {
  // 4
  console.log("setTimeout");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 3
  console.log("promise");
});

console.log("end"); // 2
  1. 第一轮宏任务(script 脚本)开始执行。

    • 遇到 console.log('start'),直接执行。输出 start
    • 遇到 setTimeout,它是一个宏任务。浏览器定时器线程接管,0ms 后将其回调函数推入宏任务队列
    • 遇到 Promise.resolve().then().then() 的回调是一个微任务。它被推入微任务队列
    • 遇到 console.log('end'),直接执行。输出 end
  2. 第一个宏任务(script)执行完毕。

    • 现在,事件循环会检查微任务队列。发现里面有一个任务(打印 promise)。
    • 取出并执行该微任务。输出 promise
    • 微任务队列现在空了。
  3. 开始下一轮宏任务。

    • 事件循环检查宏任务队列,发现 setTimeout 的回调函数在那里。
    • 取出并执行该宏任务。输出 setTimeout

至此,所有代码执行完毕。最终输出 start, end, promise, setTimeout

应用与思考

理解了事件循环,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setTimeout(fn, 0) 为什么不是立即执行? 因为它只是把 fn 尽快地推入宏任务队列,但必须等到当前主线程的同步代码和所有微任务都执行完之后,才有机会被执行。

  • 页面为什么会卡顿? 通常是因为一个宏任务(比如一段 JS 计算或一个事件回调)执行时间过长,导致主线程无法脱身去处理其他宏任务(如 UI 渲染、用户点击)。

  • 如何处理耗时计算? 对于真正 CPU 密集的计算,应该使用 Web Worker。它允许你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后台线程中运行脚本,不会阻塞主线程。

参考链接

希望读完本文,你对 JavaScript 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