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7月2日首页

软银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mpere的交易面临FTC更深入审查

2025年7月2日 09:30
软银集团收购半导体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 LLC的交易可能面临美国政府更长期的审查。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作为负责审查交易的两家监管机构之一,已开始对此次收购展开深入调查,正式说法是第二次要求提供交易相关信息。 只有一小部分交易会面临这类后续要求。再某些情况下,调查可能会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并可能预示着后面会有阻止交易的诉讼。(新浪财经)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多元金融板块下挫

2025年7月2日 09:27
36氪获悉,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高开0.01%,深成指低开0.2%,创业板指高开0.36%;教育、多元金融、电子元器件板块跌幅居前,弘业期货、中光学跌超5%,楚天龙跌超4%,科德教育跌超3%;能源设备、发电设备、重型机械板块领涨,神开股份涨停,天能重工涨超6%,大连重工涨超4%。。

奇瑞新智能化研发人事确立,前大卓二号位离职|36氪独家

2025年7月2日 09:23

5月30日,奇瑞集团发布公告,表示要将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进行整合,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数字架构等业务模块。

36氪汽车了解到,智能化中心成立后,由邬学斌担任一号位人物,负责奇瑞智能化业务整体方向上的把关;二号位人物谢保军负责实际运营。

而前大卓智能二号位人物张晓洪现已离职。在奇瑞智能化中心刚成立时,张晓洪一度被传,将主导智能化中心体系下的辅助驾驶研发工作。

36氪汽车向奇瑞集团进行求证,截至发稿没有回应

此前,邬学斌是奇瑞集团副总经理,兼奇瑞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的CEO,领导着奇瑞集团智能座舱的研发工作。

谢保军则是去年10月加入大卓智能的极氪系高管,曾在极氪任副总裁,负责极氪电子电气架构相关业务。

而已离开奇瑞集团的张晓洪,曾是前华为车BU智能驾驶产品项目群总监,2021年加入蔚来,去年作为奇瑞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负责人,出任大卓智能COO,直接向奇瑞研发总院汇报。

在奇瑞集团智能化业务整合之前,奇瑞集团既有研发智能座舱的雄狮科技,又有自研辅助驾驶的大卓智能,此外还有相当庞大的辅助驾驶共供应商矩阵。由此带来的是重复的研发投入,以及迟滞的研发进展。

于是,在比亚迪将高阶辅助驾驶下放到10万元以下车型,吉利集团发布千里皓瀚架构之后,奇瑞集团也开始对智能化业务挥刀。

繁杂的智能化业务

在“奇瑞智能化中心”成立之前,奇瑞集团的智能化研发工作,分属于不同的公司主体,且由于奇瑞集团CTO高新华,难以同时兼顾整车与智能化,因而奇瑞智能化研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缺少整体的规划与布局。

其中,奇瑞智能座舱的研发工作,由2014年成立的子公司雄狮科技主导,邬学斌是雄狮科技CEO。

而在辅助驾驶领域,奇瑞一方面成立了自己的辅助驾驶团队大卓智能,另一方面,又引入庞大的供应商矩阵。

大卓智能是2023年成立的奇瑞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这家公司60%的股份,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大卓智能CEO谷俊丽名下企业持股20%。

在技术路线上,大卓智能此前对外宣称,采用的是端到端技术。

除了成立大卓押宝自研,奇瑞的辅助驾驶供应商阵容也相当复杂。

截至目前,奇瑞辅助驾驶供应商主要有轻舟智航、鉴智能、华为、Momenta、博世、文远知行、地平线、大疆等。

奇瑞与轻舟智航合作研发的城市NOA,是奇瑞智能化中心成立后的关键项目,此前奇瑞与立讯精密共同为轻舟知行注入了1亿美元资金。

奇瑞与轻舟的合作,将基于算力约200TOPS的英伟达Orin-Y、地平线J6E、J6M平台,采用轻舟智航的算法,由原大卓智能的团队与轻舟智航联合共创。

鉴智科技基于地平线J6E、J6M平台,为奇瑞打造高速NOA方案。这是大卓智能未竟的工作。

36氪汽车了解到,大卓智能最后的赌注,押在基于地平线J6E芯片,实现高速NOA的量产交付。这套方案,采用的是大卓自己的障碍物检测技术,商汤科技的车道线感知技术。

然而,在离计划的量产时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大卓团队被整合,大卓没完成的任务,被交给了鉴智。

据36氪汽车了解,奇瑞在大卓智能上投入了约5亿元,从投入产出来看,大卓的成果已算高效,因而不少大卓成员至今不能理解,为何奇瑞突然要整合大卓。

华为与奇瑞的合作,采用华为的软件与硬件,二者合作的车型,除了智界外,还有捷途、星途星纪元旗下车型。

Momenta与奇瑞的合作,主要围绕高阶智驾。其中一个项目基于高通8620平台打造,现已实现了高速NOA的上车;另一个项目基于英伟达Orin-Y平台,也即将实现量产。

博世与文远知行联合打造的城市NOA方案,搭载两颗英伟达的Orin-X芯片,已在星际元ES与星际元ET上量产。今后,博世与文远知行还将基于Orin-Y平台,为奇瑞出海车型提供辅助驾驶方案。

地平线将基于旗下J6p芯片和自身算法,在奇瑞的车型上率先量产城市NOA。

至于大疆,它并未进入奇瑞体系,而是被搭载在iCAR车型上。

辅助驾驶供应商矩阵如此庞大,势必会推高成本,辅助驾驶上车的效率也难以保障。

但如今奇瑞既然已将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的智能化业务,整合入“奇瑞智能化中心”,并任命邬学斌与谢保军主导,可见奇瑞已意识到智能化研发团队分散,且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的弊端。未来,不排除奇瑞智能化中心,有精简辅助驾驶供应商矩阵的可能。

不止奇瑞在整合

奇瑞智能化业务的整合,是汽车行业整合趋势的一个缩影。

比如另一家老牌传统车企吉利集团。

自去年发布《台州宣言》后,吉利集团先是将极氪与领克两大品牌整合,今年又筹划将极氪科技集团整合入吉利集团。

今年4月底,极氪与吉利智能座舱团队的整合公告已发布,合并后的智能座舱团队,将由新任吉利集团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担任一号位。但目前,极氪仍在使用ZEEKR AI OS座舱系统,吉利集团的其余品牌皆搭载Flyme Auto座舱系统。

二者智能驾驶团队的整合也开始进行。36氪汽车从吉利人士处了解到,两大集团智能驾驶产品方案已开始对接,而原先各自的产品方案是相互独立的。

再比如比亚迪。

去年,比亚迪在辅助驾驶领进行了一轮整合,将面向高阶辅助驾驶的天璇团队,整合入面向中低阶方案的天狼团队。今年以来,比亚迪又将座舱部门的2000余人合并入天狼团队。 

自此,比亚迪第五事业部前软件中心总监李锋,负责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的所有自研软件业务;比亚迪新技术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则管理硬件、底层软件等业务。

与奇瑞同为国企的上汽集团今年也在激烈整合。

新任上汽总裁贾健旭上台后,不仅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业务整合为"大乘用车板块",并将上汽子公司华域汽车旗下的多个零部件公司,整合入新的智能底盘公司。

在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背景下,整合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奇瑞集团成立智能化中心的逻辑也正在于此。

但问题在于,眼下奇瑞辅助驾驶供应商的阵容如此强大,而大卓智能,这支奇瑞集团唯一的辅助驾驶自研团队又被整合,这将给奇瑞智能化今后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似乎还很难说。而在今年这个奇瑞IPO的关键之年,奇瑞能否兑现“奇瑞智能化不客气”的诺言,或将成为左右奇瑞IPO的重要因素。



 

 

 

 

 

 

 

恒指开盘涨0.96%,恒生科技指数涨1.07%

2025年7月2日 09:22
36氪获悉,恒指开盘涨0.96%,恒生科技指数涨1.07%;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汽车板块领涨,荣昌生物涨超6%,吉利汽车涨超4%,紫金矿业涨超3%;造纸板块跌幅居前,阳光纸业跌超1%。

业务量保持扩张,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环比小幅上升

2025年7月2日 09:0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日)公布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随着需求进一步向好,物流业务量保持扩张,景气水平进一步提高。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看,业务总量指数今年以来连续四个月处在扩张区间,分地区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高于全国水平。(央视新闻)

36 氪独家|阅文独家战略投资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

2025年7月2日 09:00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据36氪独家获悉,国内著名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向阅文集团独家开放战略投资,交易完成后,阅文作为唯一外部投资方获得该公司10%股权。

“超级元气工厂”品牌所属的母公司杭州乐橙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为毛绒玩具行业公司,该笔投资是国内垂直毛绒玩具行业可查询的首例获得主流投资机构的公开募资案例。

公开信息显示,超级元气工厂前身为毛绒玩具供应链公司,拥有自建工厂,长期为国际赛事、全球IP和国内头部品牌提供一站式毛绒产品解决方案。

超级元气工厂的产品使用“毛绒+万物”的创新复合材料,其产品涵盖复合材质毛绒盲盒、PPF精品毛绒手办等多种形态,包括当下大火的搪胶毛绒公仔品类。该公司具备设计能力,掌握复杂的毛绒生产工艺,拥有“Cino”“Adou”“Alber”等多款原创IP,2024年多款产品销售跻身热销潮玩IP TOP 10。

Cino魔法棋盘乐园系列毛绒盲盒玩偶

接近阅文的知情人士表示,投资完成后,未来双方将就原创潮玩 IP 展开深度密切合作,双方不仅会在开发阅文 IP 方面开展合作,也会联合孵化和开发新的原创 IP。“预计下半年将有全新产品线面世。”该人士称。

本次投资是阅文衍生品业务扩大版图的一环。近年来,阅文一直在通过自建与投资两条路推动 IP 在衍生品层面的商业化。此次投资不仅是阅文集团在IP衍生品业务上的布局之一,也是双方在IP商业化领域深度合作的开端。

在自建方面,阅文推出了 IP 衍生品厂牌“阅文好物”,主营轻软周边、卡牌、手办等产品,目前已在西安、杭州、北京、南昌、上海、合肥、重庆等地开设线下自营门店,另外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南京等城市的门店也在陆续推进中。

2024年,阅文的衍生品 GMV 突破 5 亿元,创历史新高,主力 IP《全职高手》《庆余年》《诡秘之主》《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等均创下历史收入新高。

另外,阅文也在通过密集投资潮玩公司来提升规模和丰富产品线。阅文与超级元气工厂已经合作推出了“阅文全明星海岛派对”毛绒产品,另外,《诡秘之主》、《全职高手》、《一人之下》等多系列 IP 也在合作开发中。

《潮玩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到 2026 年,中国内地潮玩零售市场规模将达 1101 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24%。

作为位处 IP 产业链上游的文化内容平台,阅文也在通过 IP 衍生品业务切入毛绒潮玩、卡牌等热门行业。今年,阅文集团首次提出了要将“IP 商业化”作为集团重点方向。

人效碾压拼多多的椰子水上市:46人创11亿营收,钟睒睒「入股」

2025年7月2日 09:00

作者 | 李小霞
编辑 | 乔芊

随着if椰子水母公司成功上市,一只椰子的“钞能力”再次被呈现出来。

 6月30日,IFBH Limited在港交所正式IPO,这家拥有if椰子水、Innococo 品牌的公司,盘中涨幅一度超65%。按收盘价39.5港元算,市值超100亿港元。

 IFBH是一个泰国人于2013年创立的主营为椰子水的公司,椰子水销售可占到总收入的96%。自 2017 年起,if 椰子水借助电商渠道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开启了以中国为增长引擎的向上之路。

 招股书显示,IFBH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其中中国内地占比92.4%,收入高达1.46亿美元。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约为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连续五年位居第一名。

 在递交招股书后,IFBH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通过了上市聆讯,创下了今年食品饮料企业港股过会最快纪录。

相比中国市场第一的地位和较快的过会速度,更为惊人的是,10多亿营收背后,公司员工只有46人,人均创收2500万左右。

一个对比是,以人效著称的拼多多,2024年营收3938亿元,员工23465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计算下来,人均创收也不过1678万元。

 或许正是基于公司的高速增长、令人咂舌的人效,以及叠加消费的火热,在招股阶段,IFBH深受投资人追捧,超购2600多倍。

基石投资者更是星光熠熠,包括红杉中国旗下HCEP Management、瑞银旗下UBS Asset Management、对冲基金Jain Global等11家,共认购约3.1亿港元。而在国际配售中,还出现了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持股超30%的道��承光私募基金。

从“从小喝到大”的椰树椰汁、到瑞幸“4年12亿杯”的生椰拿铁,再到年销售额10亿的if椰子水,关于椰子的商业故事从未停止。

轻资产与椰子水红利

在新消费浪潮里,椰子登台唱大戏的开端还要从瑞幸咖啡说起。

2021年4月,瑞幸推出了生椰拿铁,这款由椰子肉、椰子水混合榨汁的厚椰乳和咖啡组成的创新产品,在2021年销量超7000万杯,被视为让瑞幸“起死回生”的功臣。随着生椰拿铁的爆火,椰乳供应商菲诺成为隐形赢家。

但椰子水并没有在这时迎来爆发。

尽管现在大众对于椰子水已经不再陌生。彼时,很多人对于椰子饮品的认知更多停留在以椰树为首的椰奶、椰汁上,即由椰子果肉为原料,加工压榨制得的饮料,并常常将其与椰子水混淆。

而众多海外椰子水品牌在进入中国后也多碰壁,2020年可口可乐甚至放弃了收购的椰子水品牌Zico。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2023年间,一方面,椰子水因“天然电解质水”特性成为供不应求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加强烈,低卡低脂的椰子水成为不错选择。

这时候if椰子水也开始展露头角,在李佳琦一些主播带货下,2022年销售额环比激增300%,一位行业人士记得,2023年if椰子水长期排在电商平台品类榜首。当时,过热需求还推动原料椰子水价格一度从每吨100元涨到每吨4000元。

除了椰子水红利,if椰子水的轻资产模式也为其提供了便利。

根据招股书,IFBH由代工厂负责制造;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运输;由第三方分销商负责销售与配送。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公司46人为何能撑起10多亿的营收。

据悉,其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也是由IFBH创始人创立的公司。轻资产模式使得公司成本各方面都具备优势。这也让if椰子水后来在布局便利店渠道推出小包装便宜一些的产品时有了底气。在椰子水尚属于“贵价”饮料的前几年,if椰子水成功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千万美金营销支撑

if椰子水在中国市场连续保持第一的武器,还离不开重金砸下的营销。

2023年到2024年,IFBH营收80%增长背后,公司营销开支则从366万美元增加到736万美元,同比增长超100%。

这从if椰子水近两年的营销动作中也能感受一二。

比如泡泡玛特旗下的IP crybaby,早在去年就被if椰子水看中并合作了联名。在代言人上,2023年邀请赵露思成为首位品牌代言人,去年中旬,品牌又官宣肖战成为代言人,而不久前,对外公布了新一年继续代言合作。

if椰子水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到很多早期元气森林的身影,比如踩中大众的健康痛点、轻资产模式、高举高打的营销,以及对单一品类的依赖。

这意味着元气森林曾经面临的挑战,可能也会在if椰子水上重演。

元气森林因为依靠代工曾被农夫山泉等卡脖子,if椰子水因为与General Beverage的特殊关系,类似的情况可能不会上演,但依然避不开被供应链拿捏的可能,像去年泰国由于高温天气导致椰子产量锐减 ,导致IFBH成本暴涨 70%,在不得已对部分产品提价后,最终带来了销量下滑,根据马上赢数据,市场份额曾从 2024年Q1的56%跌到Q4的30%。

蜜雪冰城的做法或许对于if椰子水会是一个好的参照。

正是因为自己种植柠檬、自己建立工厂、自己生产原料,蜜雪冰城才在茶饮行业形成无人能及的价格真空。而近期柠檬价格迎来大幅上涨,蜜雪冰城能否一直坚持不涨价虽然尚不可知,但至少可以应对短期的波动。

另外,国内椰汁水的市场竞争不断在加剧,像盒马、朴朴超市、山姆等都推出了自有品牌椰子水,价格甚至低至9.9元,这对依赖大单品的IFBH显然并非好事。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椰子水价格大战之下,人们对低价品牌原材料开始心生质疑,或许这能转变为if椰子水短暂的壁垒。

对于if椰子水母公司来说,上市之后,抓紧补充短板,加强供应链建设,扩充更多新品,或许才是长久拿到赢面的答案。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

2025年7月2日 08:5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公布上半年新开航空货运航线相关情况。今年以来,我国不断织密航空货运航线,航向结构以亚洲、欧洲为主。据中物联航空物流分会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全国共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233个。(央视新闻)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36.98亿元

2025年7月2日 08:51
36氪获悉,截至7月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268.9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7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091.3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22亿元;两市合计18360.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98亿元。

全国首辆AI外卖配送车在武汉首发

2025年7月2日 08:50
6月30日,全国首辆搭载“AI大脑”的外卖配送车——智音车,在武汉市汉阳区首发,全国首个即配专用号牌管理系统同步发布。汉阳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该车加装北斗双频芯片,实现人车绑定智能管理,具有身份识别、自动降速、优化路线、全程可溯等多个功能。(湖北日报)

促消费反内卷,淘宝闪购500亿补贴用户和商家

2025年7月2日 08:49
淘宝闪购7月2日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优惠、便捷的服务和体验,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同时上线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措施,促进商家生意增长。上线两个月,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已突破6000万单。

中信建投: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2025年7月2日 08:42
36氪获悉,中信建投研报称,锂电设备方面,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设备先行。(1)2024年9月以来国内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有所提升;2025年以来头部锂电设备公司海外订单仍在持续,国内显著好转,国内全年预期有望上调。(2)固态电池近期催化剂较多,包括6月18日国轩高科表示金石全固态电池PACK系统已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工作,并开启装车路测;清陶在成都基地15GWh固态电池已收到环评审批意见;上汽、宝马、长安等企业纷纷提出装车或路试计划,产业蓄势待发;6月25日,美国固态电池厂商Quantum Scape透露取得里程碑进展,将Cobra隔膜制造工艺整合进基准电池产品生产。

叶国富爆改永辉360天,首席商品官总结了10条经验

2025年7月2日 08:40

作者 | 李小霞
编辑 | 乔芊

过去一年,在胖东来作为零售标杆的传奇故事里,传统超市向其取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剧情。

而在跟随胖东来调改的名单里,永辉则是最备受瞩目的一个。

一方面,作为曾经的商超巨头,经历漫长的亏损后,削骨剔肉本身难度系数巨大;另一方面,豪掷60亿收购的零售狂人叶国富,能不能妙手回春带后者走出困境,更让外界心怀疑问与好奇。

时隔360多天,永辉超市胖东来模式调改完成全国100店。

而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已完成调改的“稳态门店”即开业满3个月的门店,保持稳定盈利。截至3月底,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实现利润7472万元。

而在完成100店调改之后,永辉继续加大马力,公布了最新的胖东来模式调改计划,预计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国200店的调改目标,全面提速后的三季度预计平均每天将会有一家调改门店开业。

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是叶国富一直强调的事情,而在永辉调改的门店里,也布满了胖东来的影子。

永辉甚至在胖东来之上做了一些加法,比如疫情期间被胖东来停掉的试吃服务,成为了永辉调改店里的保留项目。

胖东来模式也是吸引叶国富入局的核心推动力。

时间回到去年5月份,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CEO李松峰等人多次拜访于东来后,终于以诚意换来了后者启动帮扶调改永辉的决定。

帮扶消息确定当天,永辉超市股价涨停,而在此之前,其股价一度跌到历史最低点。

而调改门店也迎来了人头攒动的热闹,这引起了叶国富的注意,内心暗流涌动,只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做出了收购永辉的决定。

叶国富一直有个开超市的梦,而启蒙则来自于十年前第一次见到Costco的时候。在中国,能和Costco媲美的似乎只有胖东来。

但线下零售的骨头并不好啃,前辈们已经用血泪证明。而于东来也曾表示:“以前和国富不怎么认识,认识了以后觉得这个人很善良、很理性,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一面,总体来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我要是早认识他,绝对不会让他进入这个赛道,花钱买个罪。”

所以叶国富选择了一条已经被胖东来验证过的路径——以高质价比、优质服务与差异化商品开发,走品质零售路线。

从36氪未来消费接触到的供应商来看,他们对永辉调改充满了信心,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尝到了甜头,在调改门店里,他们产品销售额实现了几倍的增长。

但对于永辉来说,学习皮毛不难,但长期习得精髓却不容易,尤其是构建 “40% 直采商品 + 30% 供应商商品 + 30% 自有品牌” 的供应链。

短期来说,更是避免不了业绩的冲击,比如今年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永辉超市在财报中指出,当期营业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进行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在调改一周年之际,永辉设置了首席商品官职位,由曾在山姆、盒马都待过的佘咸平担任。

据悉,佘咸平2002年加入山姆,供职的十余年间,深度参与了全球直采体系的构建,积累了深厚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经验,深谙如何筛选优质供应商、优化采购成本以及保障商品品质。

这正是永辉所需要的。

在永辉完成100家调改之际,佘咸平也与媒体做了一次交流,从这次交流中或许也能看出名创优品在收购永辉后的360天里,叶国富以及团队的一些思考。

自有品牌怎么做?

先尽可能用胖东来供应链,做永辉自有品牌

在帮扶的过程中,胖东来支援了我们非常多自有品牌,但真的是太畅销,供不应求。胖东来原先的生产计划和供应能力是针对他们既有的体系,所以很多地方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缺、断货情况。因此,今年的第一步,我们也成立了完全独立的一支专属的自有品牌团队,先要做到承接胖东来这些优势的自有品牌,尽可能使用他们原有的供应链,以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定制永辉的自有品牌,今年预计应该不少于60款的自有品牌会打造上市。

团队由采购职能向商品设计转变

极致的质价比、严选干净的配方、情绪价值的满足,会成为我们下一步自有品牌研发的主要方向。 

希望团队从过往的购买采买的职能向商品设计方面去转化,团队对未来趋势,对用户的喜好要有更精准的思考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推动前置的商品研发。

自有品牌达不到标准,宁可不卖

自有品牌占比,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完全科学的说法,但从差异化,以及供应链可控来看,大约30%-40%应该是一个合理值。 

这个合理的空间究竟是用三年五年去实现,个人觉得没有那么急。我们要把自有品牌作为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去对待,认为它能够代表永辉的形象,以及可以长期的、稳定的输出,不会出现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宁可不卖。

更多人把自有品牌作为低价营销武器

过往的自有品牌,更多是作为一个低价营销的武器存在。为了这个低价营销武器,采用的可能就是普通品质,甚至是比普通更低一点的品质,这样的做法下,自有品牌很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好品质这种信任。所以把安全放心,把好品质作为自有品牌开发的首选方向,而不是把疯狂特价、极致低价放在首选方向,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

优质玩家靠商品挣钱

传统卖场靠卖货架或通路盈利,但真正健康的优质玩家(如胖东来、山姆、开市客)是靠卖商品挣钱,在商品买卖差价中获利。要敢于通过卖商品获得前台毛利,必须对商品有极高标准要求,要有自信。永辉正着力向此方向转换。

学习胖东来的矛盾

尽可能地把含“胖”量提升上去

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致力于尽可能地把含“胖”量提升上去。首先胖东来已经用过往用户对他的信任证明了,他确实是有着非常好的商品组织能力,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地复制过来。以胖东来同样的价格,把胖东来优质产品搬到你的身边,这也是永辉学习胖东来调改的很大初心。 

照搬无法有效持续 

胖东来更多聚焦在河南市场,货盘的开发方向具有区域性。永辉在全国布局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完全简单机械地照搬这一盘货,会出现很多东西无法满足到我们地区属性的需求的。如果只是一种照搬,而不是学习到胖东来的选品逻辑,那这种照搬是无法有效持续的,它的商品在逐渐滚动,你不可能他有一个你学一个。

要学到神,而不是形

明年后年开始,我们更多让团队去读懂胖东来商品选品、供应链打造方面的核心价值点,并且把这个价值点转化为我们在区域商品上的选择标准或者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胖东来,也就是学到了它的神,而不是学到它的形。

回应财报

转型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永辉在零售市场上绝对是航空母舰级别的存在,它不是一个小帆板,船小好掉头,船大往往叫治大国,若烹小鲜。财报里看见的恰恰就是过渡期、转型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这就叫改革的阵痛,但这个阵痛恰恰也彰显了永辉壮士断腕的决心。每一家新调改店,往往是超过50%,甚至更高比例的商品是得到汰换的。

汰换商品需要进行清仓折价处理,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本,而目前成本完全是我们自己在承担压力,并没有说通过供应商伙伴去转嫁。

成本的阵痛会随着健康店型比例提升而变小,本身这就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

今天,永辉勇敢的地方在于主动地放弃了后台的扣点,专注于健康的前台毛利。

最多一到两个季度,会看到不一样的永辉

对团队来讲,与其说急于尽快的在两个月内把毛利率做正或者怎么样,不如让价值主张尽快在团队达成共识,这个更重要。从短期来讲,目前是叫改革进入深水区,最多一到两个季度内,等整个转换完了,大家一定会看到从财务表现上完全不一样的永辉。

36氪在继续关注永辉调改进展,欢迎加微信xhht100交流相关信息

华泰证券:短期高股息板块相对收益或进入压力期,但中长期仍具备配置价值

2025年7月2日 08:39
36氪获悉,华泰证券研报称,6月市场风险偏好修复,高股息板块整体表现在主要股指中较为一般,但内部结构分化明显,银行、非银在高股息内部表现较优。6月末伴随着银行板块调整,投资者关心在分化后,高股息板块将如何表现?华泰证券认为短期高股息板块相对收益或进入压力期,但中长期仍具备配置价值。

“申科谱工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2025年7月2日 08:30
近日,“申科谱工业”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锦富资本、珠海科创投、珠海高新投、云启资本、空港创投、昊君资本共同参与,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市场拓展、国际化战略布局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标准工业设备设计和生产的国际化公司,公其分板机设备市场份额连续40年排名全球前三,异型插件技术稳居全球第一。

谷歌因滥用安卓手机数据被判赔偿加州用户3.146亿美元

2025年7月2日 08:27
据原告律师称,美国加州圣何塞的一个陪审团周二裁定,谷歌滥用了用户的手机数据,必须向该州的安卓智能手机用户支付超过3.146亿美元的赔偿金。陪审团同意原告的观点,即Alphabet旗下的谷歌在设备闲置的情况下,未经许可就向设备发送和接收信息,造成了诉讼所称的“Android设备用户为了谷歌的利益而承担的强制性和不可避免的负担”。(新浪财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