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4月19日首页

你不知道的Git忽略文件新方式

2025年4月19日 15:19

正常来说

我们忽略不提交的文件都是配置.gitignore 

或者就是在IDE里将不提交的文件放入其他的变更列表

但是两种方式在某些时候都并不想使用

因为我仅仅只是想让这个文件的更改只运用在我本地环境而已

例如配置文件 (打个比方)

配置忽略吧,以后可能还会加新的东西

不配置忽略吧,不小心提上去又会影响到同事的本地环境

放入变更列表吧,每次看着都难受,变更分支还得git stash

然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下....

在 Git 中实现仅本地忽略文件修改,且不修改 .gitignore 文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


方法一:标记文件为“假设未修改”

  1. 执行命令
    在终端输入:

    git update-index --assume-unchanged <文件路径>
    

    此命令会告知 Git 将该文件视为未修改状态,后续变更不会显示在 git status 中‌。

  2. 取消忽略
    若需恢复跟踪,执行:

    git update-index --no-assume-unchanged <文件路径>
    

适用场景
需临时忽略本地修改(如配置文件调试),但需手动维护忽略状态,且换仓库后需重新设置‌。


方法二:标记文件为“跳过工作树”

  1. 执行命令

    git update-index --skip-worktree <文件路径>
    

    此命令会完全跳过对文件工作树状态的检查,即使文件被修改,Git 也不会检测到变更‌。

  2. 取消忽略

    git update-index --no-skip-worktree <文件路径>
    

适用场景
需长期忽略本地修改(如 IDE 生成文件),且希望彻底屏蔽变更检测‌。


总结

  • 两种方法对比

    方法 特点 推荐场景
    --assume-unchanged 仅标记文件为未修改,Git 仍可能偶尔检测到变更‌ 临时调试或短期忽略
    --skip-worktree 完全跳过文件状态检查,忽略更彻底‌ 长期忽略或频繁变更的文件
  • 注意事项

    • 两种方法均为‌本地配置‌,不会影响 .gitignore 或远程仓库‌。
    • 以上指的 <文件路径> 是绝对路径,如:E:\shop\src\main\resources\application.yml

最后

不管你会与否,看看有个记忆。

感谢前来了解,大家共同进步,相互分享知识。

Chat2DB创始人姬朋飞:AI在 text2sql应用领域的实践

作者 DataFunTalk
2025年4月19日 12:52

2025年5月17日,第76期DataFunSummit:AI Agent技术与应用峰会将在DataFun线上社区举办。Manus的爆火并非偶然,随着基础模型效果不断的提升,Agent作为大模型的超级应用备受全世界的关注。为了推动其技术和应用,本次峰会计划邀请40+位深耕AI Agent领域的专家学者同台分享交流,共同探讨技术进展和应用形式。

在5月17日上午的DataAgent论坛上,爱獭科技CEO姬朋飞将出席此次会议,并带来主题分享:《AI在 text2sql应用领域的实践》

专家介绍:

Chat2DB 创始人,Easyexcel 作者

演讲提纲

一、业务背景与挑战

传统SQL开发痛点分析

业务分析场景特点

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项目目标与技术挑战

二、技术方案设计

整体架构

系统架构设计

核心技术模块

数据流转流程

关键技术突破

领域知识增强的Prompt设计

多阶段生成策略详解

RAG检索增强方案

人类反馈闭环机制

三、落地实践与优化

实践难点攻克

复杂查询处理

跨库查询优化

性能提升方案

效果优化策略

准确率提升方法

业务知识积累

错误处理机制

四、应用成效与经验总结

应用效果

准确率指标

效率提升数据

业务价值体现

经验与展望

落地经验总结

最佳实践分享

未来演进方向

五、互动问答 (10分钟)

Key Takeaways:

大规模落地经验

技术创新点

实践中的坑与解决方案

产品化建议

听众收益:

技术实践价值

深入了解Text2SQL在大规模商业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

掌握LLM结合业务知识的关键技术路径和实现方法

获取准确率优化、复杂查询处理等技术难点的解决思路

学习RAG、多阶段生成等前沿技术的实战应用

工程落地经验

获得大规模AI系统从0到1的完整建设经验

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典型坑点和规避方法

掌握效果优化、成本控制的实用策略

学习性能调优和系统可用性保障的实践经验

落地挑战和方案重点

1.数据准确性

2.权限

报名方式

大会议程

昨天以前首页

Foundation Agent:深度赋能AI4DATA

作者 DataFunTalk
2025年4月18日 18:47

2025年5月17日,第76期DataFunSummit:AI Agent技术与应用峰会将在DataFun线上社区举办。Manus的爆火并非偶然,随着基础模型效果不断的提升,Agent作为大模型的超级应用备受全世界的关注。为了推动其技术和应用,本次峰会计划邀请40+位深耕AI Agent领域的专家学者同台分享交流,共同探讨技术进展和应用形式。

在5月17日下午的DataAgent论坛上,DeepWisdom 市场VP徐宗泽将出席此次会议,并带来主题分享:《Foundation Agent赋能:打造灵活对齐的AI4DATA实践与价值创造》

专家介绍:

DeepWisdom 合伙人之一,市场VP。佩斯大学硕士,河海大学(在读)博士;在DeepWisdom 负责包括电力、航空、制造等多个领域的 AI Agent 的应用落地;拥有数千万级AI Agent项目实践落地经验,MetaGPT团队核心成员。

演讲提纲

数据科学领域的行业痛点与挑战

Foundation Agent技术创新

灵活对齐的实现路径与方法论

AI4DATA行业落地案例分析

听众收益:

掌握Foundation Agent在数据科学领域的应用方法论,了解如何通过灵活对齐实现AI4DATA的价值最大化

获取跨行业AI4DATA应用的最佳实践与经验,包括电力、航空、金融等领域的实际落地案例

了解如何构建基于"原子化角色+经验池+领域知识"的多智能体团队,为企业数据科学能力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施路径

落地挑战和方案重点

领域知识融合难题:传统AI难以有效整合行业专业知识,导致数据分析应用场景受限。我们通过构建经验池系统,将行业专家经验与AI能力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的高效复用与迭代优化,使AI4DATA能够真正理解并应用领域专业知识。

数据科学任务的动态适应挑战:数据分析任务通常涉及多个互相关联的步骤,需要动态调整中间数据和适应不断变化的任务依赖关系。我们采用动态层次规划方法,构建任务行动图以适应数据变化,使Foundation Agent能够自动解决各种复杂的数据科学问题,将平均调试次数从1.48降低到0.32,执行成本降低70%。

报名方式

大会议程

Node.js 学习第一天:入门指南

作者 Mintopia
2025年4月18日 11:14

引言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V8 引擎的 JavaScript 运行环境,让 JavaScript 可以在服务器端运行。它使得开发者可以使用 JavaScript 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程序。在第一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完成环境搭建,并了解 Node.js 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一、环境搭建

1. 下载与安装

Node.js 的官方网站是nodejs.org/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适合你操作系统的安装包。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建议下载长期支持(LTS)版本,因为它更加稳定。

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一步一步进行即可。安装完成后,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node -v

如果安装成功,该命令会输出 Node.js 的版本号。同时,Node.js 自带了包管理工具 npm(Node Package Manager),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验证 npm 的安装:

npm -v

2. 集成开发环境(IDE)选择

有许多 IDE 可以用于 Node.js 开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

  • Visual Studio Code:这是一个免费且功能强大的开源 IDE,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对 Node.js 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 WebStorm:由 JetBrains 开发的专业 JavaScript IDE,具备智能代码提示、调试工具等高级功能,但它是付费软件。

二、Node.js 基本概念

1. 单线程与事件驱动

Node.js 采用单线程、事件驱动的架构。单线程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任务,但通过事件驱动和非阻塞 I/O 操作,Node.js 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并发请求。

例如,当一个 Node.js 程序发起一个文件读取请求时,它不会等待文件读取完成,而是继续执行后续的代码。当文件读取完成后,会触发一个事件,Node.js 会处理这个事件。

2. 模块系统

Node.js 使用模块系统来组织代码。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 JavaScript 文件,它可以包含变量、函数和类等。Node.js 内置了许多核心模块,如fs(文件系统模块)、http(HTTP 服务器模块)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模块示例:

// math.js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function subtract(a, b) {
    return a - b;
}
module.exports = {
    add: add,
    subtract: subtract
};

在另一个文件中,我们可以引入并使用这个模块:

// main.js
const math = require('./math');
const result1 = math.add(5, 3);
const result2 = math.subtract(5, 3);
console.log('加法结果:', result1);
console.log('减法结果:', result2);

3. 全局对象

在 Node.js 中,有一些全局对象可以在任何模块中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是global对象,它类似于浏览器中的window对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全局对象和方法:

  • console:用于在控制台输出信息,如console.log()、console.error()等。
  • __dirname:表示当前模块所在的目录路径。
  • __filename:表示当前模块的文件路径。
console.log('当前目录:', __dirname);
console.log('当前文件:', __filename);

三、第一个 Node.js 程序

1. 创建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

使用 Node.js 的http模块,我们可以轻松创建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statusCode = 200;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end('Hello, World!\n');
});
const port = 3000;
server.listen(port, () => {
    console.log(`服务器正在监听端口 ${port}`);
});

将上述代码保存为server.js,然后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

node server.js

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3000,你将看到页面上显示Hello, World!。

2. 代码解释

  • http.createServer():创建一个 HTTP 服务器实例,它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该回调函数在每次收到 HTTP 请求时都会被调用。
  • res.statusCode:设置 HTTP 响应的状态码,这里设置为 200 表示请求成功。
  • res.setHeader():设置 HTTP 响应的头部信息,这里设置响应内容的类型为纯文本。
  • res.end():结束响应并发送响应内容。
  • server.listen():让服务器开始监听指定的端口。

四、总结

在第一天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 Node.js 的环境搭建,了解了 Node.js 的基本概念,包括单线程与事件驱动、模块系统和全局对象。同时,我们还创建了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这些知识是学习 Node.js 的基础,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Node.js 的更多功能和应用。

希望你通过今天的学习,对 Node.js 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够顺利运行第一个 Node.js 程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可以尝试修改代码,添加更多的功能,进一步熟悉 Node.js 的开发。

前端视角 Java Web 入门手册 5.5:真实世界 Web 开发——控制反转与 @Autowired

作者 谦行
2025年4月16日 18:47
高层模块管理底层模块 在传统的编程模式中,高层模块需要直接创建和管理低层模块的实例,我们称之为高层模块控制底层模块的生命周期,这种控制关系导致模块之间高度耦合 UserService 直接创建并依赖于

🚀 使用 ReadableStream 优雅地处理 SSE(Server-Sent Events)

作者 淋着141
2025年4月16日 14:50

在现代 Web 应用中,实时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我们有 WebSocket 作为强力工具,但有些场景下,一个轻量、只需要服务器单向推送的方案 —— Server-Sent Events(SSE) 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而在前端,我们也可以结合 ReadableStreamfor await...of 语法,将流式事件处理写得优雅又现代。

本文将基于以下示例,介绍如何用 ReadableStream 封装 SSE 数据流,并逐步展示它的妙用。


💡 什么是 Server-Sent Events?

SSE 是浏览器内置支持的通信协议,允许服务端通过 HTTP 长连接不断推送消息给前端。前端只需使用原生的 EventSource 对象即可接收这些消息。


✨ 目标:将 EventSource 包装成 ReadableStream

我们希望实现下面这种代码结构:

for await (const event of stream) {
  // 处理每一条 SSE 消息
}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把 EventSource 事件包装成一个异步可迭代的流。


🔧 createSSEStream:EventSource + ReadableStream

我们先封装一个 createSSEStream 函数:

function createSSEStream(url) {
  return new ReadableStream({
    start(controller) {
      const eventSource = new EventSource(url);

      eventSource.addEventListener("message", (event) => {
        controller.enqueue({ data: event.data, event: "message" });
      });

      eventSource.addEventListener("update", (event) => {
        controller.enqueue({ data: event.data, event: "update" });
      });

      eventSource.addEventListener("ping", (event) => {
        controller.enqueue({ data: event.data, event: "ping" });
      });

      eventSource.addEventListener("close", (event) => {
        controller.enqueue({ data: event.data, event: "close" });
        eventSource.close();
        controller.close(); // 关闭流
      });

      eventSource.onerror = (err) => {
        console.error("SSE Error:", err);
        eventSource.close();
        controller.error(err); // 推送错误
      };
    },
  });
}

这段代码的关键点:

  • ReadableStream 封装了事件监听;
  • 每个事件都会通过 controller.enqueue() 推送数据;
  • 通过监听 close 事件来主动终止连接;
  • 在出错时关闭流并抛出错误。

🧪 使用 async/await 优雅消费流

封装好之后,我们可以像消费文件、网络流那样来使用 SSE:

const stream = createSSEStream("/sse");

for await (const chunk of stream) {
  console.log("接收到 SSE 事件:", chunk.event, chunk.data);
}

这让我们的事件处理逻辑可以完全异步串行写,无需陷入多个嵌套的回调地狱。


🎨 给每类事件加点视觉效果

假设我们要把每类事件都显示到页面上,可以这么写:

const backgroundColors = {
  message: "linear-gradient(135deg, #6a11cb, #2575fc)",
  update: "linear-gradient(135deg, #ff7e5f, #feb47b)",
  ping: "linear-gradient(135deg, #43cea2, #185a9d)",
  close: "linear-gradient(135deg, #ff512f, #dd2476)",
};

const out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outer");

for await (const x of stream) {
  const dom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om.innerHTML = `
    <div class='item-wrapper' style="
      margin-bottom: 10px; 
      padding: 10px; 
      border-radius: 5px; 
      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s[x.event] || backgroundColors.message}; 
      color: white;
      font-family: Arial;
      transform: scale(0.9);
      transition: all .3s ease;
    ">
      <strong>Event:</strong> ${x.event}<br>
      <strong>Data:</strong> ${x.data}
    </div>
  `;
  outer.appendChild(dom);
  setTimeout(() => {
    dom.firstElementChild.style.transform = "scale(1)";
  }, 100);
}

你可以结合 JSON.stringify 来格式化数据展示,或者为每种事件设计不同的 UI。


🧱 小结

  • ReadableStream 让我们可以像处理 async 数据源一样处理 SSE;
  • for await...of 语法写起来非常顺滑,易于维护;
  • SSE 在适合“服务端单向推送”的场景(如实时通知、监控系统)非常合适。

✅ 最后:完整代码仓库

你可以在 GitHub 仓库地址 找到完整示例代码,包含后端 Express 服务和前端 HTML 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