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1月17日虎嗅网

最后的钉子户被拔掉,广州拆迁进入新篇章?

2025年1月17日 16:56

随着最后一栋钉子楼的轰然倒下,冼村融资地块在拖了15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全面拆迁清零。作为珠江新城最后一个城中村,冼村是紧随猎德之后开启旧改的村子。然而,为什么每个经历旧改的广州村民,都想成为下一个猎德,并且都害怕成为下一个冼村?广州高拆迁率的背后又暗藏了怎样的问题?本期视频,一同聊聊冼村旧改曲折漫长的血泪史。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深度解析:新旧购车补贴,三大关键不同

2025年1月17日 16: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内情,作者:新能源内情,原文标题:《独家深度:新旧购车补贴三大关键不同(内行解析,买车先读)》,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可能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处于“犹豫不决”模式,想等更合适的新车,又担心补贴政策延续不稳,又或者心心念念着人生第一辆车也能赶上红利……


新的一年该先买车“解脱”还是再等等,补贴政策会一年不变吗,额度花光为止还是有可能加码?实在赶不上今年,明年还有戏吗?别急,本文帮你理清这些迷雾,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


2025年1月8日,国家层面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正式出台,比预期还要提前。今天“新能源内情”希望以独家深度的解析,突破大多数媒体浅显的“摘要式”报道,为你揭开新旧政策的本质差异和深层原因。


一、报废范围扩容:多出来多少辆车“抢蛋糕”?


根据政策调整,报废支持的燃油车范围从2011年6月30日之前注册的,扩展至2012年6月30日之前。新旧年度交替,时限也顺理成章地延后了一年。那么问题来了:这一顺延会带来多少“新鲜出炉”的待报废车?我们一算究竟。



回顾一下2024年的政策:2023年底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约有1200万辆,这就是当时政策补贴的目标对象。那么,2025年新政的激励对象有多少?


减量:2024年报废了780多万辆车,其中国三标准的约占六成,粗算约为500万辆。换句话说,2025年剩下的符合报废标准的国三车大约有700万辆左右。


增量:新政纳入了2012年6月30日之前的国四标准车。2011年与2012年国内乘用车的销量分别为1450万辆与1550万辆,顺延的一年取均值销量约1500万辆。除去两成左右的非私人用车,剩下约1200万辆;再扣除已经报废的,估计会有1000万辆左右的新增车辆加入报废行列!


新能源:对于新能源车的报废时间也有所延长,从2018年4月30日前延至2018年12月31日前。当年中国销售的新能源车约126万辆,延长的8个月预计会增大80万辆的报废基数。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2024年至2025年,国补所支持的报废车辆数从1200万辆增加至近1800万辆!


那么我们真的需要担心车太多,“蛋糕”不够分吗?要知道,国补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计入当年的财政预算和支出。我们今天能算的这些数据,国家只会算得更清楚!敢于在新年伊始就发布新政,基数变大,标准不减,足见背后的决心。


所以,为什么在第一部分要细算报废范围的增量呢?很简单,为接下来的讨论定个调:2025年,举国层面的新能源转型和以旧换新的补贴决心,只增不减!


二、报废与过户:变与不变,悬念几何?


关于补贴政策支持的报废或过户车辆,新政基本延续了旧政的“通知日压线”要求:车辆需在2025年1月8日(政策通知日)前已登记在本人名下。



这个规定的初衷很明了:避免市场上那些残值可以忽略不计的“僵尸车”、“指标车”被流转到有购车意向的人手中,中间商和车主套取原本不该享受的补贴,影响了激励政策的公平性和国债用途的合理性。这里有几个有趣的观察点:


赌对的,笑到新年:2024年的政策时限和2025年补贴接续的风声,促使一部分精明的准车主“未雨绸缪”或者说“铤而走险”,早早给自己“安排”了一辆破旧车。现在看来他们无疑是赢家:可以手握补贴从容地挑选新车了。



囤车的,可能翻车:尽管政策围追堵截,但毕竟无法完全阻止黄牛党利用时间差完成看似“合规”的运作:囤积极低残值的车辆,以能套取补贴为由出售。但2025年新政的出台时间远远早于业内普遍预期,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变更的囤车黄牛预计不在少数。


骗补的,整治力度会加大:2024年的补贴申请中出现了“虚开发票、伪造行驶证、虚假报废材料”的骗补行为,有些甚至在政府补贴发放后才被查出违规,被要求退款。2025年,整治力度将显著升级——从事后追溯,前置为公安部门直接联动核查车辆是否真实过户或报废。



所以提醒各位:补贴申请能自己操作的,就别图方便交给销售渠道,更别相信他们所谓“能帮你搞定补贴申请材料”的说法。


不补不买,还买不买?2024年补贴真枪实弹,力度之大让不少条件不达标的准车主直呼“酸了”。社交平台上,“不补不买”的声音并不少见。“新能源内情”帮大家分析一下购车补贴未来几年最可能的走势,顺便做一下心理疏导:



本轮补贴政策源自2024年3月国家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知表示会长期推动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对各领域,包括汽车行业的年度报废量、二手车交易量都有明确的增长目标,且均以2027年为时间节点。



因此,政策大概率会延续到2027年,且单车报废补贴的额度和置换补贴的地方上限预计将基本保持稳定至政策结束。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恢复征收,为了平稳过渡,补贴大幅退坡的可能性较低。更合理的预测是,2026年维持现有补贴力度,2027年逐步收尾。


因此,没做足功课的准车主们,有刚需的不妨在今年先接手一辆置换出来的二手车开着,明年有了“底气和资本”再战。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三、补贴多了还是少了:整体加码,细节更讲理


新政一出,不少网友吐槽补贴好像变少了,有些遗憾甚至后悔。但1月8日国新办吹风会上,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明确表示今年支持“两新”(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资金比去年大幅增加。“一多一少”之间,到底怎么回事?


国补没变,省补拉平均


对于报废车的国补而言,标准没有变化:购买新能源车可以享受两万元的补贴,购买2.0及以下排量的燃油车可以享受1.5万元的补贴。为什么有人觉得少了?因为所在地的省补可能“缩水”了。去年个别省份的置换补贴高达两万元,今年的新政明确设置地方补贴上限:新能源车1.5万元,燃油车1.3万元。



为什么要调整?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讲的是合理和公平。


先说合理性。国补和省补的激励目标,来自国家2024年7号文:提高汽车领域报废量和二手车交易量。两者虽然都能刺激新车消费,但报废车多了一层环保价值,理应得到更大的扶持。报废车补贴两万,置换车补贴1.5万是合理的配比。


再谈公平。地方补贴的钱从哪里来?依然是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别国债,然后拨付到地方执行,而非地方自筹资金,理应相对均衡。去年各地补贴力度参差不齐,不仅让车主们心里不平衡,还催生了许多麻烦:



不少地方特别提醒异地消费者来本地进行转让登记和购车,以领取当地补贴,“吃相”并不好看。为了享受高补贴,车主需要异地转让旧车、购买新车,再回本地上牌,最后再去异地申请补贴。国家本可“少花钱多办事”变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浪费和用户内耗性流转;你当地政府促进汽车消费了,麻烦却留给了车主。


细则何时出台,钱够不够用?


按照2024年的惯例,除了1月8日的发改委13号文外,政府还将发布一份专门针对汽车行业以旧换新的细则,明确具体的操作指引和资金安排。年初的这份文件更多是为今年的补贴不减定调,并提前为元旦、春节前后的消费需求预备了810亿的补贴资金。换句话说,预算还没确定,钱先垫上了!


那么,用不用担心买晚了,后续的补贴额度不够?去年发行的国债还剩多少?这里既是多虑,也有误读。



2024年中央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15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部透露截至2024年底,这部分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换句话说,2025年的补贴资金将根据最新的精准测算,预计在两会前后再做具体安排并发布细则。


2024年的1500亿拉动了9200亿元的汽车换新销售额,家电换新也有2400亿元,总计1.16万亿。要不要继续激励,国家心里有数,算得清楚,咱们就不用太操心了。


会补贴首次购车吗?


本文聊到这里,剩下一个关键问题:2025年的激励会不会惠及首次购车用户?这也是2025年汽车补贴政策的最后一个变量。


当前的汽车换购消费,主要面向收入较高的家庭用户,这类人群预算相对充裕,政策一出就能迅速见效,推动汽车产业升级。但是首次购车用户往往是年轻的低收入群体,对价格更加敏感,更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国每千人乘用车保有量只有182.7辆,远低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


去年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从“定调”到具体政策落地,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比如,2024年3月出台推动“两新”的文件,直到7月才推出具体的报废及置换补贴政策,中间隔了整整四个月。



“新能源内情”认为,不排除首次购车补贴会成为下一步释放短期需求、提振消费的“大招”。希望当前还处于政策真空状态的首购补贴,在两会后能随着整体财政预算和激励政策的敲定一并推出,与增换购形成“组合拳”!


另据财联社最新预告,1月17日(本文发稿日)下午将发布汽车购新补贴实施细则。求证“传言与知情人士”之外的消息出处,为1月15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本周我们将陆续印发2025年加力支持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更新补贴实施细则。”



上述消息预计落地以旧换新细则可能性大,已属超乎预料之快!是否涉及汽车首购补贴,有悬念。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内情,作者:新能源内情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欧洲多国频现“负电价”,居民用电真的不用钱?

2025年1月17日 15:04

因为新能源发电量大增,德国在2025年第一个交易日出现了4小时的负电价,而在2024年,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也曾出现过负电价的情况。为何欧洲多国会频频出现负电价?这是不是就代表着当地居民已经步入了电力自由的时代?本期视频,一同聊聊欧洲的负电价现象。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昨天以前虎嗅网

基础设施+端侧模型,AI为何需要两条腿走路?

2025年1月16日 17:03

12月的AI市场扔出一个又一个王炸,但与技术创新相伴而生的是难以破局的算力紧缺。2024年,AI这场不折不扣的技术狂飙背后,那些算力焦虑到底如何解?AI的发展到底有多依赖算力?AI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底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 本期视频,就来一一解答。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可穿戴设备成为CES 2025新主角?除了AI,还有什么看点?

2025年1月16日 14:48

在CES展上,有一个赛道备受关注,那就是风头正盛的智能穿戴。回顾这两年,智能穿戴早已成为了消费电子领域的C位焦点,被苹果、华为、三星等等巨头纷纷押注,使得AI眼镜、AI耳机、AI戒指等产品落地。那么,这次的CES展上有哪些亮眼的智能穿戴设备?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又将怎样发展?本期视频,一探究竟。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日本文旅:如果中国游客不买单,日本经济绷得住吗?

2025年1月16日 11:45

前段时间,日本对中国公民赴日签证进行了调整,这次签证内容调整就包括了10年多次往返签证,还有团体旅游观光签证的有效期,从15天变变成了30天。那么日本为何要调整签证政策?为何日本政府要全力押注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又是如何反哺日本经济的?本期视频,一同聊聊日本的旅游产业。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一整年的热搜,小米SU7车主“压力有多大”?

2025年1月15日 18:07

老粉都知道,我抢了一辆小米SU7创始版。然而,从4月份提车以来,每天都会刷到各种评论,有冷嘲热讽的,也有推心置腹的。那么,过去一年的驾驶体验究竟如何?有关小米汽车的各种言论,官方又做出了怎样的回应?本期视频,就来聊聊成为小米车主的体验究竟如何。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AI+”主宰未来,CES2025现场直击

2025年1月15日 16:18

被誉为全球科技开年第一展的CES展,已于2025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览之一,今年,CES有来自157个国家的296家财富500强,四千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中国参展商超过30%。今年的CES展上有哪些亮眼的科技?各大品牌在CES展上推出了哪些最新的科技产品?本期视频,就来一起逛逛CES展。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为什么每隔一阵子,就有草根爆红?

2025年1月15日 13:20

前段时间,懂客户需求理发师晓华在网络上爆火,她的账号目前已经涨粉至460多万。为何那些看起来平凡的人却能成为平台的天选之子?为什么草根逆袭的故事永远在不断重演,并且未来还会继续?火速爆红、光速沉寂,草根网红接连大爆的背后,是大众需求还是流量游戏? 为什么平台总是热衷于“造神”?赛博造神的运动里,谁赚了、谁亏了?本期就来聊聊草根爆红背后的底层逻辑。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