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氪星晚报|雷军:未来5年,人形机器人将大面积在小米工厂上岗;淘宝闪购将全面取消超时扣款,以正向激励提升骑士保障与用户体验;美永久停止接收所谓第三世界移民
大公司:
36氪获悉,截至目前,名创优品已与全球超150个IP建立合作,成功孵化出“吉福特熊、墩DUN鸡”等自有IP。与此同时,MINISO LAND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城市落地18家,其中上海的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开业9个月销售额破亿、单月破1600万元,创下全球门店纪录。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下一个五年,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传统产业:“所有产业都值得用AI做一遍。”他说,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将会开启一个新的万亿级大市场,一家公司不可能掌握所有环节,而是要与最强的伙伴携手,取长补短,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升级。除了这些自动化设备,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也正成为现实。他预计,未来5年,人形机器人将大面积在小米工厂上岗,“这还只是第一步,家庭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市场也更大”。(北京日报)
淘宝闪购将全面取消超时扣款,以正向激励提升骑士保障与用户体验
外卖骑士超时免罚迎来新进展。11月28日,淘宝闪购取消超时扣款正扩大覆盖到60城,年底前将覆盖全国直营城市。今年以来,淘宝闪购持续推广服务分机制,以正向激励和技术牵引骑士服务,通过好的履约加分、超时送达扣分的方式,让骑士收入不再因超时受影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实现骑士安全、履约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协同提升。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华中食品科学研究(咸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董亚,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咸宁高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36氪获悉,11月28日,微博发布《微博热搜主榜优化升级公告》,对热搜主榜进行机制优化升级,旨在进一步提升榜单的公共性与多元性,优化热点内容呈现结构。据了解,此次升级将重点调整主榜头版(前十)内容的版面配比,明确划分社会时政、垂直热点、文娱作品三大类内容,每类占比约30%,以平衡不同领域热点在榜单中的呈现。
据报道,亚马逊正准备向印度的小企业提供贷款,该电子商务巨头正在向印度的金融产品领域进军。亚马逊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非银行贷款机构Axio。目前专注于BNPL和个人贷款服务的Axio据悉将重新开始为小企业提供信贷,并开始提供现金管理解决方案。(新浪财经)
36氪获悉,“2025搜狐财经年度论坛”期间,张朝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目前搜狐视频加大了对美剧及美国电影的采购力度,以丰富关注流内容生态。针对当下热门的短剧赛道,搜狐视频定位为竖屏短剧领域的“生力军”。此外,搜狐关注流亦正拓展有声书、有声剧等语音内容,完善内容矩阵。
东莞证券董事长迎来最新变动。11月28日,东莞证券发布董事长变动的公告,收到陈照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陈照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该公司董事长以及法定代表人等职务。与此同时,东莞证券相关董事会会议选举该公司董事潘海标为新任董事长。去年5月,原本担任总裁的潘海标因工作调整原因离任,后续东莞证券市场化招聘了招商证券资管总经理杨阳出任新总裁。因此,潘海标此次重新回归并出任董事长,略出乎外界意料。(证券时报)
新产品:
36氪获悉,影石创新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计划推出两个无人机品牌,包括公司自有无人机品牌和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全景无人机品牌。截止目前,公司前述无人机品牌业务按既定计划顺利推进,其中全景无人机将于2025年12月4日正式发售。公司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暂无“扫地机器人”产品开发计划。
其他值得关注的新闻:
今天,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央视新闻)
36氪获悉,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5年)》,其中提出,深入推动海洋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发垂类大模型,重点发展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无人船、智慧海洋装备以及海上风电智能运维等领域。推动海洋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设计、制造、运维等全流程数字化。探索海洋数据市场化开发利用。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1月27日深夜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将永久暂停来自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以让美国的移民系统能够完全恢复。(CCTV国际时讯)
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天(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保持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布局建设12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央视新闻)
英国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里,英国年度净移民人数同比减少69%,降至约20.4万,为4年来最低。净移民即流入移民与流出移民人数之差。英国国家统计局分析,该数据下降主要原因是欧盟以外地区赴英学习、工作人员数量减少,同时离英人数增加。在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里,英国净移民人数为90.6万人,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
记者28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制定《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各项审核程序,将于近期正式出台。(新华社)
科华数据:拟将全资子公司漳州科华100%股权及相关无形资产出售给控股股东
ST未名:股东高宝林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美团财报电话会:Keeta香港业务今年10月已盈利
2025「中国最佳ESG投资机构」系列名册发布
值此2025年底,是中国ESG发展的关键里程碑。
回望过去这一年,中国一级市场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换血”。如果说三年前ESG还是必修项,那么在2025年的今天,它已成为筛选幸存者的残酷底线。它不再是舶来品的政治正确,而是本土机构寻找确定性、重塑价值的强大锚点。
就在一个月前,“十五五”(2026-2030年)规划明确ESG政策方针,以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碳排放“双控”硬约束,深化绿色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并要求企业加强科技伦理和安全韧性治理,以保障共同富裕下的高品质民生服务。这标志着ESG已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底层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对于VC/PE投资而言,ESG是实现高价值回报的战略保障,ESG也正在重塑我们的未来。
观察2025年的本土机构,“耐心资本”成为了主流叙事。VC/PE机构开始更看重长期社会价值与产业强链补链的作用。在募资市场上,LP特别是险资和社保基金对GP的尽调中,ESG已从附加题变成了必答题。
本土数据显示,尽管整体市场趋缓,VC/PE的策略与投资重点正从单纯的“绿色能源”转向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钢铁、化工、建材的数字化减碳技术,成为了2025年硬科技投资的新宠。同时,新质生产力在ESG语境下有了更具象的表达,支持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生物合成等颠覆性技术,不仅是科技投资,更是解决人类生存挑战的最大责任。在ESG实践层面,我们发现,投资机构对ESG的理解与实践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例如,在实践层面表现为:落实办公室节能减排、加入国际ESG组织、投资绿色能源产业、投资绿色特色产品、设立ESG的专项基金与专项工作团队、公益或乡村振兴、投资全流程响应ESG、搭建绿色产业园等等......
更关键的是,随着国内ESG信披标准的全面落地,投资机构正在从曾经的“看门人”变成“赋能者”,协助被投企业建立数据资产。而没有ESG数据的企业,将不再拥有估值溢价。同时,通过募投管退全流程的持续观察与正向赋能,为企业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最终转化为长远的、可验证的高价值回报。因此,当资本将目光投向2030甚至2060,会发现ESG不是束缚,而是通往未来的门票。
如此背景下,我们于今年下半年开启了新一轮2025年度「中国最佳ESG投资机构系列名册」调研,调研广泛面向数百家活跃投资机构,全面征集其在ESG理念指导下的系统思考与创新实践。
综合投资机构基础硬数据(即管理规模、投资业绩、退出表现),以及其在ESG实践的六大核心维度(包括:ESG管理委员会情况、ESG原则指导投资的具体表现、对被投企业的ESG投后赋能、ESG代表案例的商业影响力、机构及成员ESG相关证书、其他ESG相关公益行动)。我们最终遴选出36氪2025年「中国最佳ESG实践投资机构 TOP50」。
名册现正式发布:在漫长的正确中,谨以此记录此周期的破壁者、时代的铺路人们。
![]()
ESG- TOP50
与此同时,根据上榜机构的ESG实践案例,我们基于其突出ESG实践案例的环境、社会或治理影响力等维度和准则,找到了当下最值得按图索骥的ESG实践坐标,即在该领域具有优秀表现和创新实践的企业,评选出2025年度「中国最佳ESG投资实践案例」:
![]()
ESG案例
而本次十大年度案例分为三大类别:
类别一:深度脱碳&工业变革
资本聚焦于中国“双碳”目标中最坚硬的工业环节。通过投资核心能源技术和工艺流程,推动光伏制造、氢能应用和工业节能等领域实现根本性变革,打造符合“十五五”要求的产业新底座,代表案例为:
> 「绿电制造&产业链能耗」ESG案例:高景太阳能—IDG资本
IDG资本推动高景太阳能在核心生产基地实现了100%绿电拉晶。同时,通过推广“大尺寸+薄硅片”技术路线,显著带动光伏产业链的硅片环节能耗再次下降,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绿色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
>「交通脱碳&燃料电池」ESG案例:重塑科技—凯辉基金
凯辉基金持续关注氢燃料电池系统头部企业,助力重塑科技脱颖而出。支持其技术研发和在商用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是推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零排放、深度脱碳的关键力量。
>「工业环保能源」ESG案例:中圣集团—德弘资本
德弘资本通过对该工业节能环保企业的投资,推动其在余热回收、高效工业锅炉等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其提供的环保和节能解决方案,帮助高能耗工业企业大幅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是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氢能装备技术」ESG案例:海德利森—北汽产投
北汽产投聚焦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助力海德利森成为头部氢能装备技术型企业。通过投资高压氢气压缩机等核心装备制造商,推动氢能基础设施的国产化进程。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装备基础,是构建中国完备氢能产业生态的重要一步。
类别二:数字化赋能与G端治理优化的效率革命
数字科技在提升产业效率和优化治理结构。资本通过引入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系统等技术,实现了对物流、半导体等行业的精确减碳和公共安全水平的同步提升,四个代表案例为:
>「智能物流」ESG案例:九识智能—蓝湖资本
蓝湖资本助力九识智能成为智能物流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九识智能致力于通过“云端调度+车端智能”引领物流效率革命。愿景五年内实现干线物流事故率降低50%(S)与十年内达成碳排放减少30%(E)。其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智能调度系统在实际运营中成效显著,已在合作项目中实现单条干线运输线路燃油效率提升15%,年均减少碳排放约200吨,兼具社会安全与环境效益。
>「干线物流」ESG案例:嬴彻科技—蔚来资本
蔚来资本对创新技术的环境效益的量化能力关注,助力嬴彻科技的L3级自动驾驶重卡,通过精准控制,累计实现节油7%,对应明确的碳减排量,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干线物流减碳商业化闭环,年减少碳排放量110万Kg,约等于植树98900棵。
>「半导体产业链&绿色能效」ESG案例:华大九天—国中资本
国中资本助力华大九天成为国内技术最强的EDA龙头企业,该投资不仅是解决半导体产业链短板、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布局,其EDA工具也间接助力下游芯片设计提升能效。面对企业初期困境,国中资本通过客户资源嫁接、优化治理、呼吁国家支持等全方位赋能,强调了技术自主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国中对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投资,不仅是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的关键布局,其EDA工具也间接帮助下游芯片设计企业优化产品功耗,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
>「数字化物流」ESG案例:安能物流—大钲资本
大钲资本推动安能物流成为数字化、信息化年度案例。安能物流通过智能调度优化线路、提高装载率和减少空驶率等数字化手段,在保持高效率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燃油消耗与碳排放的结构性下降,充分体现了资本对效率治理(G)与环境效益(E)的协同赋能。 而在社会(S)责任方面,安能物流依托加盟制度与全链路数字化运营,将服务网点下沉至全国农村地区,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产品流通与农户增收提供了关键支持,促进了当地的协同发展。
类别三: 循环经济与供应链
两个消费侧和制造业供应链末端的案例。通过对二手设备、垃圾分类等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以及供应链ESG评级赋能,体现了资本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责任, 他们是:
>「城市绿色产业链」ESG案例: 爱回收·爱分类 (万物新生)——天图资本
天图资本协助打造爱回收·爱分类的城市绿色产业链闭环。 爱回收·爱分类是万物新生投资孵化的城市绿色产业链业务,创新采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通过市场化、技术化的方式规范了传统回收行业。其核心在于构建了“点-站-场”三级回收闭环体系,利用社区智能设备实现居民可回收物一站式交投,并在末端分拣中心精细分拣后直供下游企业,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业务覆盖38座城市,用户达2200万,年回收量高达67.9万吨,年减碳量达百万吨级别,实现了显著的环境效益与商业模式的同步扩张。
>「动力电池制造 」ESG案例:欣旺达(动力)—星航资本
星航资本助力欣旺达:将ESG数据与传统财务分析相结合,全面评估其可持续电池价值链和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在星航资本的赋能下,该动力电池厂商在绿色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快速升级,成功助力企业在MSCI ESG评级中实现跃升,增强了其全球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完成209项技改管理项目,节能效益达到3835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856吨。
2025年的ESG榜单发布,清晰地揭示了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战略重心已完成根本性迁移。资本更深度地成为绿色转型、社会普惠和企业治理重塑的“深度参与者”与“价值创造者”。我们看到,中国投资机构正以实际行动和可量化的成果,将ESG从“应做之事”转化为“价值增长之源”。
我们相信:我们投资的不是现在的绿色,而是未来的低碳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