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2024年全国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3000亿元
兴业证券张忆东:震荡是真正的“蓄电池”
规划撞击小行星,在合肥宣布
“无力支付1.5万元劳动仲裁款”,百度前高级副总裁王劲创业失败,自动驾驶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已失联
特朗普发布行政令 豁免美国进口黄金、钨、铀的全球关税
一汽奔腾完成超85亿增资
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即将登陆港交所
腾讯混元翻译模型登顶HuggingFace全球热榜
巴西8月对美出口大幅下降
西工大实现航天器柔性传感系统首次在轨验证
瑞穗银行:美联储已被现实“打脸”,宽松周期即将启动
摩尔线程上半年实现营收7.02亿元,预计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跳票6年后,「丝之歌」首发把Steam服务器干爆了 | 玩点好的
文丨果脯 樱花隧道
昨天晚上22点,「鸽」了6年的《空洞骑士:丝之歌》终于上线,算是了却不少玩家的执念。毕竟,这款游戏实在让人等了太多太多年,而且曾有过多次定档后跳票的「案底」,不知道把多少人都整出了PTSD,尊称它为「丝之鸽」。
《空洞骑士:丝之歌》
哪怕直到现在游戏真的上了,借此玩梗的玩家也都不在少数。
玩家玩梗评论
当然,这种玩梗基本来源于玩家们对《空洞骑士》的高度认可。上线前,「丝之歌」的定档就倒逼多家游戏厂商调整宣发节奏,避其锋芒。上线后,「丝之歌」更是实打实让大家感受到了自己的热度有多高——游戏没有开启预购,所以大家都是现买现玩,直接导致昨天Steam也因为大量玩家涌入下单,服务器原地崩溃。同理,Switch、Xbox等主机平台服务器也未能幸免,不少玩家同样卡在了付款界面。
来不及第一时间入手的玩家,也不忘借此继续造梗:无法成功购买游戏的服务器,成了诸多「丝之歌」玩家面临的首个Boss。
steam服务器因丝之歌而崩溃
没办法,能把独游做到这份上,《空洞骑士》确实是独一档。截至目前,《空洞骑士》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500万份,累积收入超10亿人民币,而它的开发团队Team Cherry却仅仅有3人。在过去不少游戏发布展会上,续作「丝之歌」的呼声甚至不亚于许多知名3A大作。
当然,跳票这么多次仍不失信任与期待,本质更多是因为Team Cherry过去积累了足够厚实的口碑。
《空洞骑士》最初以「饥饿骑士」的名头在游戏大赛中一炮走红,开启众筹正式投入开发后,愣是从原定的2015年一路跳票到了2017年。尽管当时他们解释是为了打磨游戏,但恐怕不少人都有过开发商「卷钱跑路」的担忧,直到游戏最终上线,才用足够高的质量和完成度完成自证。
后续「丝之歌」的出现也多少沾点类似的缘分和意外。原定计划里,「丝之歌」只是《空洞骑士》的DLC,玩家扮演「大黄蜂」探索新地图,但随着深入开发,Team Cherry的想法越来越多,游戏也越做越大,于是「丝之歌」又跳了一路票,拖了6年以续作的形式登场。
发售后,「丝之歌」也不出意料登顶了全球热销榜,全球同时在线人数超50万。
丝之歌在线玩家趋势图
从产品表现来看,「丝之歌」较前作有了不少改动,比如取消护符系统,着重于可锻造、升级的装备及道具系统。地图风格也变得更为明亮,富有生机,强调用多层次的色彩塑造空间感。而战斗方面,游戏也变得更为强调节奏和操作手法——主角的治疗技能更难攒,同时单次治疗量变得更多,玩家很容易在「濒死」和「满血」两种状态中来回变化。
丝之歌新装备、道具系统
丝之歌战斗画面
丝之歌场景画面
只不过「丝之歌」这两天的经历并没有想象中顺遂,比如游戏的中文翻译质量就遭受了不少玩家吐槽,里面运用了大量拗口且难懂的表达,既不现代,也不古典,甚至有人觉得「不如丢给AI机翻」。
丝之歌简中翻译
steam玩家因简中翻译而差评
考虑到团队核心成员只有3人,这或许算不上Team Cherry自己的锅,而是单纯没找好本地化团队,毕竟类似的问题其实在不少国外独游的中文文本里都时常可见。但对于「丝之歌」这等体量的作品,出现本地化问题也确实不应该。
结合昨天出现的服务器崩溃问题,「丝之歌」开局也迎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尽管过几天游戏大概率评分就会回暖,但尽快解决具体问题,本质也是制作组需要拿出来交给玩家的态度。
「丝之歌」获「褒贬不一」的评价
本文来自“36氪游戏”。
滴滴租车:暑期订单同比增长84%
用AI重塑海外营销,中国品牌正在摆脱“低价”标签|最前线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近日,由impact.com主办的iPX 2025 China出海营销峰会在上海举办,活动汇聚超600位行业代表,围绕AI技术变革与全球市场新格局,探讨中国品牌出海新路径。
过去二十年,从AI技术突破到高端制造崛起,从智能硬件的创新到全球品牌的塑造,中国品牌正在不断重塑自身的生态位。impact.com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Jennifer Zhang指出,驱动这一变化的底层逻辑正是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s)。
目前,传统以流量投放为核心的获客模式效力正在减弱;反之,合作伙伴营销则展现出明显优势,通过更低的获客成本、更长的客户生命周期、更强的品牌资产及“品牌认同”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尤其针对Z世代及新兴消费群体,社群和创作者驱动的合作伙伴营销已成为进入目标圈层、建立品牌信任的关键入口。
impact.com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Jennifer Zhang
随着DeepSeek等企业在AI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在各行业的广泛普及应用,市场竞争态势的日益复杂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正合力将营销推向AI智能时代。
SAP大中华区CRM云解决方案首席专家和业务负责人闵勇指出,AI支持的精细化用户运营和DTC转型可帮助品牌从“交易中心”转向“用户互动中心”,构建“客户飞轮”提升复购与生命周期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impact.com也对其产品进行升级,聚焦四大板块,以AI与自动化技术提高合作伙伴营销的效率。
impact.com零售媒体业务负责人Frank Kochenash
首先是平台前端全面改版,可以通过更直观的界面和图表,提升用户操作体验。其次是上线了智能助手“Ask Impact”,可提供合作伙伴推荐、行业解答与数据洞察,并将AI能力嵌入内容创作和智能搜索中,通过自然语言理解用户意图,提升匹配效率与个性化程度。
同时,impact.com引入了智能代理框架来解决自动化重复任务、如招募合作伙伴等流程,并升级了创作者管理工具,支持情感分析、地理筛选和AI生成任务书,以提高活动效果与品牌安全。
此外,平台还推出 “Product Boost”零售媒体解决方案,将合作伙伴营销扩展至零售平台,品牌可以通过佣金激励推动特定产品的优先推广,开拓新的增长渠道。
iPX 2025 China峰会现场
多位参会嘉宾强调,中国品牌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阶段,需摆脱低价标签,依托产品创新、设计力和品质重塑国际形象。面对美国等成熟市场,用户决策路径复杂,企业需构建多触点合作伙伴矩阵,并注重本地化沟通,以深入文化语境建设,才能真正融入当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