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万朗磁塑:股东欧阳瑞群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德国智库:全球通胀水平仍将长期维持高位
新氧:二季度实现总收入3.79亿元,连锁业务收入达1.44亿元
虎牙用AI畅想“无限游戏”
8月12日,虎牙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经过两年战略转型后,虎牙交出一份超越市场预期的亮眼业绩。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虎牙总收入达15.7亿元,连续两个季度总收入均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实现运营利润盈亏平衡,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4750万元。
具体业务中,虎牙直播收入企稳,达11.5亿元。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上涨34.1%至4.1亿元。
在直播行业普遍震荡、仍在寻找出路的当下,虎牙用连续两个季度的稳定增长重回正轨。主业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更有AI作为新的增长引擎,为虎牙的用户增长提供持续动力。而这样的多元化生态布局,也让其从一家直播公司,逐渐转型成为了一家赋能上下游、以“AI+内容生态”双轮驱动的技术厂商。
如今,虎牙正朝着更有韧性,更具想象空间的方向发展,而这家头部直播大厂未来的样貌,就藏在AI搭建的图景当中。
全面拥抱AI,提升用户体验
游戏直播行业需要流量,但依赖流量的发展很容易陷入瓶颈。长久的可持续向上需要生态加持。过去两年间,虎牙循着“多元化收入结构重塑+AI技术赋能内容+财务健康度提升”三重战略转型路径,重获新生。
AI 既是虎牙转型的题眼也是答案,是贯穿其业务全链路,激活内容和用户生态的抓手。
虎牙正积极发力“AI+”战略矩阵的多方位应用,涵盖“AI+直播”“AI+IP”和“AI+服务”等领域。依托虎牙平台积累的海量游戏数据和直播内容等,自主研发了先进的智能游戏分析模型和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积累了先进的数字人仿真技术,并做到了行业头部水平。虎牙的“AI+”战略,在提升用户体验和创造全新的消费场景两个维度齐头并进。
虎牙直播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
随着电竞赛事的成熟和标准化,行业在内容呈现上有了更高标准。但如何提供差异化的直播观赛体验,又是留给平台的新课题。
在今年的“虎牙英雄联盟传奇杯S3”赛事中,虎牙推出了游戏直播行业的首个AI电竞智能体“虎小Ai”。将自研AI技术的首次亮相放在平台最重磅的赛事中,足见虎牙对AI的用心和底气。
赛事直播的确是目前最优,最直接的技术落脚点,从实战效果中看,“虎小Ai”的身影遍布全环节,赛前队长选人、Ban&Pick、赛时解说、赛后复盘,AI不仅全面介入,且应用成熟。
例如“虎小Ai”可通过智能化、趣味化的战局解读,大幅提升弹幕互动率,让观赛从“被动观看”升级为“沉浸式参与”。“AIW这波远古龙团直接白给!AIW水晶炸得比某些人退游戏还快!恭喜OP完成史诗翻盘,AIW教练组今晚通宵写检讨吧!”这类由AI实时生成的贴切、极具风格的解说语言,给观赛提供更丰富的乐趣。
此外虎牙推出了“战队语音实时解析”功能,通过声纹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将职业选手比赛中的战术沟通实时转化为可视化的呈现,把赛事转瞬即逝的关键环节用图表文字等方式定格,增加观众对比赛的理解。
在解说和赛后复盘环节,虎牙也会用AI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输出观点、生成关键瞬间的图文和视频切片等等。减轻人力介入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二创内容的质量和数量,甚至能起到提质提效的价值,让赛事直播的长尾传播更加有的放矢。
虎小Ai在赛事中已广泛应用
如今,虎牙还从其他渠道端入手,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了深度合作。当AI被大规模应用,实时内容片段、切片可以第一时间在短视频平台实现传播,借助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爆发性。在于多平台的协作中,虎牙即是一手内容的策源地,又是最终的流量收口。短视频平台也可以借助虎牙在版权赛事等领域深厚的积累,扩充自己的内容库。
这将是一次多方的共赢。
由此可见,AI在游戏直播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而是关键的内容共创者,AI技术在赛事中的作用得以与选手、解说并列。
电竞直播从诞生之日起首次迎来重大的模式变革,AI就是驱动这场变革的底层推动力。技术的介入,让赛事通过屏幕的呈现,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表达。当富有个人魅力的解说搭配总能奉献意想不到精彩的AI,用户的观赛体验也被推向新的维度。
虎牙完整、丰富、行业领先的赛事矩阵,给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实操场景。这般丝滑有机的结合,同时也打开了虎牙商业化的纵深空间。
根据虎牙财报数据,第二季度虎牙直播了超过100项版权电竞赛事,目前还正在全程转播沙特阿拉伯2025电竞世界杯(EWC)。丰富、顶级的赛事版权,让虎牙始终是用户观赛的首选平台。此外,虎牙的自制内容矩阵正加速扩容。第二季度播放了超过40档自制电竞赛事和娱乐节目。
扎实的内容基础,是虎牙拓展AI应用的牢固大后方。“内容营销在游戏营销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虎牙凭借庞大的核心游戏用户群体、优质的主播资源和完善的电竞赛事体系,在发展游戏内容营销、游戏相关服务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虎牙公司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高度概括了虎牙平台的优势,他所提到了赛事体系、服务体系,都有足够的空间任AI技术驰骋。
随着AI与虎牙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游戏直播行业势必将在赛事、用户体验、消费场景等多方实现跨越式的进化迭代。
仿真AI机器人问世,“AI+IP”战略提速
刚结束不久的2025 ChinaJoy上,虎牙的AI能力再度进化迭代,在现场展示了“AI硬实力”,展示了全球首款基于电竞战队IP打造的桌面级智能机器人“虎牙i超体”。据悉,这款智能机器人产品将于今年年内正式发布。
这是一次从软件向硬件的跨越式落地,虎牙借AI探索创造全新消费场景的突破性尝试。
今年CJ现场展示的“虎牙i超体”智能机器人
“五杀了!!比我乌迪尔丝血逆袭那把还要秀,鸡皮疙瘩起来了,这把赢了就靠你Carry”,这段语言与iG战队选手TheShy的表达方式、语气高度相似,但并不出自本人。“虎牙i超体”结合战队IP人设还原技术、对话与情绪AI模型,高仿真还原iG战队不同选手性格、音色和语言习惯,生成了如此自然、还原度极高的自然语言。
这款机器人在硬件层面高度还原包括TheShy在内的多位电竞选手声貌细节,甚至包括发型弧度、队服细节等——情绪价值拉满,使其成为了一款既能满足粉丝追星需求的战队IP限定周边,又能在游戏过程中提供陪伴的机器人。
“虎牙i超体”是一款懂游戏的机器人,能实时提供游戏策略指导,包括英雄定位、小地图视野提示、装备选择建议等游戏陪练功能外,该产品接入了虎牙基于独有电竞赛事提炼的海量游戏知识库,并支持联网搜索热点资讯。
在软件层面,虎牙正着力打造的“AI陪练”功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有利的游戏策略,并结合情绪识别引擎和“记忆图谱”技术,动态响应用户情绪状态。若是玩家游戏失败,“AI陪练”功能会第一时间给予鼓励,胜利时同步欢呼。
AI机器人“TheShy”
当“虎牙i超体”面世后,当虎牙把自己的AI能力从线上屏幕中延伸到线下真实的生活、游戏场景中,技术实现了跨次元的突破,虎牙与用户链接的方式被大规模拓展,服务用户的场景得到扩容,平台的商业天花板也随之被拉高。当线上氪金与线下实体消费相结合,也预示着作为游戏生态服务商的虎牙,其运营能力的不断升维。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虎牙总MAU达到约1.6亿。多平台战略的有效推进将平台用户池做深做大,优质内容是社区的基底,是游戏平台的护城河。在与不同游戏厂商和内容平台的合作中,虎牙打破了平台间的壁垒,构筑起开放多元的内容流动生态,实现了行业内的多赢。
而依托新思路、新技术、新创意的尝试,则有望给虎牙的用户池带来更大的流量入口,提供不竭的“水源”。显然,AI给虎牙带来的是全新的增量。这是当下游戏直播行业最稀缺的宝贵资源。
当生态开放,新的技术就有了“流动性”,而平台间的生态协同也会带来技术协同——尤其是虎牙与大股东腾讯间的合作。当下,虎牙已是腾讯游戏最核心的分发渠道之一,虎牙的AI技术可以无缝复用到腾讯的游戏中,为游戏的分发提供新内容思路。
用AI技术反哺上游游戏供应方,双方的互动将在现有基础上进入全新层次,彼此借力,携手向上。
目前,虎牙的AI生态矩阵逐步建成,“AI+IP”和“AI+直播”、“AI+服务”三管齐下,虎牙原本成熟的业务形态将迎来一次全方位的跃进,主播创作,内容体系,社区生态将迎来蓬勃发展。而随着创新业务与核心业务之间的契合度愈加深厚,虎牙的业务拓展之路将是没有边界的。
对于虎牙来说,AI是布局未来的一场“无限游戏”。
正如黄俊洪所说:“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向市场证明了虎牙不仅仅是一个直播平台,而是有能力为整个游戏生态提供价值的综合性服务商。虎牙将继续深耕游戏产业,加强与各个厂商的合作,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并创新服务场景。同时,虎牙将持续投入海外和AI的布局,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AI及生态布局的路已经清晰地铺展开来,经过两年的厚积薄发,虎牙将加速打开全新的发展局面。
金三江:拟募资不超过2.9亿元,用于二氧化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中科院博士团队创业,半导体关键材料公司B轮融资数亿元,产品已通过路维光电、龙图光罩等客户验证|硬氪首发
作者 | 林晴晴
编辑 | 彭孝秋
硬氪获悉,近日,半导体材料企业「中科卓尔」已完成B轮领投方资金交割,领投方为中银国际投资旗下的成都交子中赢创新发展基金。同时,多家跟投机构亦在快速推进中,合计B轮融资规模数亿元。资金将用于半导体光刻用石英掩模基板的工艺研发、国产化产线建设及突破量产瓶颈。
「中科卓尔」成立于2018年,由中科院光电所杨伟博导领衔组建。公司突破了半导体掩模版基板精密抛光与镀膜关键技术,具备从工艺到核心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并承担了国家半导体空白掩模版产业链攻关项目。其主要产品覆盖130-250nm制程半导体/显示用空白掩模版(28-90nm产品正在积极储备研发)及相关核心设备。
空白掩模版作为光刻工艺中的图形转移载体,是芯与屏用光刻机的核心材料,直接影响光刻精度及产品良率。综合多家研究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空白掩模版市场规模约为36亿美元,中国需求折算约为100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所需中高端空白掩模版严重依赖进口,当前几乎被日本HOYA、日本信越化学、韩国KTG等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国产化率预计不足1%,国内产业亟待破局。同时,电子束曝光与缺陷检测等空白掩模版生产中的核心设备长期受美日出口管制,国内扩产受限。
目前,中国大陆能够小批量稳定供应第三方石英空白掩模版的企业仅4–5家,且关键制程设备仍依赖进口。「中科卓尔」创始人杨伟告诉硬氪,“依赖进口设备的产线存在停摆风险”,并指出“现有光刻技术路线下,掩模版作为关键材料仍有约10年的不可替代周期”。
硬氪了解到,技术层面,「中科卓尔」已实现三项自主突破,其中,超精密抛光工艺达到表面粗糙度优于0.2纳米(国际主流水平0.3纳米);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实现膜层均匀性±2%(国际标准±5%);缺陷检测系统可识别0.3微米级瑕疵并关联生产数据。杨伟表示,目前国产空白掩模版在130-500nm制程已实现技术对标,但在100nm以内更先进节点仍需进一步突破。
商业化方面,其空白掩模版已通过路维光电、龙图光罩和国内多家自研光刻机等企业验证。目前「中科卓尔」成都中试线已完成工艺与产品验证,本轮融资将重点推进量产能力建设。
「中科卓尔」团队由中科院光电所博导/西华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杨伟主导,曾参与国家02专项研发,其导师姜文汉院士为国内首台光刻机研制首席科学家,一直参与指导掩模版基板缺陷检测与质量控制。核心技术团队包含多名博士及产业专家顾问,分别负责抛光、镀膜、检测等核心工艺。
投资方观点:
中银国际投资项目负责人表示:“中科卓尔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具备技术稀缺性与产业链卡位优势,团队拥有十余年产业积淀,高度契合国家‘高端制造自主化’战略。我们将通过‘投行+商行’一体化服务,全力助推其跃升为行业龙头。”
四川鼎祥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从天使轮投资中科卓尔以来,全程见证了该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以自研设备和工艺完成中试线建设及运营,覆盖多个关键产业环节,且国产化率较高的国内空白掩模版领域的领先企业。我们很看好中科卓尔在中高端空白掩模版国产化进程中的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