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7月4日36氪

午间休盘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2025年7月4日 11:31
巨人网络、景旺电子、沃尔核材、京北方涨停,沪电股份涨超8%;高频PCB、稳定币、游戏领涨,贵金属、日用化工、发电设备跌幅居前;沪指涨0.41%,深成指涨0.05%,创业板指涨0.18%。

新华百货在北京设立商业公司

2025年7月4日 11:23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宁新商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彬彬,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销售、图书管理服务、金银制品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银川新华百货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宁夏新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微信灰测聊天记录备份优化功能,支持“自动备份”

2025年7月4日 11:12
7月4日,腾讯宣布微信重大更新——优化聊天记录备份。优化后,用户可以将手机聊天记录备份至外部存储设备。聊天记录还可以选择“自动备份”。如果距离上一次备份已超过24个小时,此时将手机连接到外部存储设备,即可触发。腾讯方面强调,备份的聊天记录采用加密存储,保证隐私不会泄漏;多人可使用同一个存储设备,聊天记录不会出现串台或泄漏的情况。聊天记录备份优化功能还在灰测阶段,正扩大测试范围。(界面)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2025年7月4日 11:07
36氪获悉,据国家税务总局消息,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一是创新动能增势向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反映创新产业增长较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7%,反映数实融合有序推进。二是制造业稳步增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高盛重返港股发行承销排行榜榜首,市场回暖引爆募资潮

2025年7月4日 11:03
香港股票发行市场迎来一波十亿美元级的企业融资交易浪潮。华尔街巨头高盛集团重夺香港股票发行承销排行榜桂冠,这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登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要得益于四笔大型交易,高盛在香港市场拿下了56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及增发交易,较第二名的瑞银集团高出20亿美元。在2022年,高盛一度跌至该排行榜的第13位。(新浪财经)

腾讯元器宣布接入微信支付MCP

2025年7月4日 10:59
36氪获悉,7月3日,腾讯元器宣布正式接入微信支付MCP,支持开发者在智能体上直接增加下单、赞赏、查询订单等功能,打通智能体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微信支付MCP是微信支付团队为AI智能体生态打造的支付解决方案,具有安全、便捷、可靠等多重特点,腾讯元器作为首个接入微信支付MCP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将凭借腾讯生态的优势连接能力,为智能体的开发带来更多丰富的体验。

今年上半年经满洲里公路口岸进出境TIR运输车辆货值同比增长8.6倍

2025年7月4日 10:54
满洲里公路口岸位于第一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枢纽,是我国通往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重要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以来经该口岸通行TIR运输车辆数占全国开行量超半数。今年上半年,经满洲里公路口岸进出境TIR运输车辆694辆,同比增长3.42倍,货值8.9亿元,同比增长8.6倍,再次刷新该口岸TIR运输业务开通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央视新闻)

歌尔股份在杭州成立科技子公司,含AI业务

2025年7月4日 10:47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杭州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金国,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泰德医药:杭州钱塘又跑出一家上市公司,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

2025年7月4日 10:42

2025年6月30日,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德医药)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次上市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1.85%,每股定价30.60港元,公开发售获301.15倍认购。截至首日收盘,泰德医药股价30.8港元,市值为 44 亿港元。

泰德医药是一家位于杭州钱塘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从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的全周期服务,主要包括多肽NCE发现合成(CRO服务)与多肽CMC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即CRDMO服务)。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泰德医药的项目管线包括1217个进行中的CRO项目,以及332个进行中的CDMO项目,并且战略性地专注于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按销售收入计算,泰德医药在2023年已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全球市场份额为1.5%,仅次于瑞士龙头企业Bachem和PolyPeptide。

与国内头部的CXO头部企业一样,泰德医药的大多数营收也已经来自海外,其中美国是其第一大市场。为规避美国政策法规在未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泰德医药此次上市募集的部分资金,将用于扩大在美国本地的产能投资。

1.上市募资为扩大产能

泰德医药成立于2020年,其核心主体为子公司中肽生化。中肽生化则由泰德医药执行董事李湘在2001年成立,是国内第一批从事多肽CRDMO的企业。

多肽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化合物,CRDMO则指合同研发与制造组织(Contra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为药企提供从药物研发、药物制剂开发、临床试验供应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方位服务。

2003年及2005年,泰德医药董事长兼CEO徐琪与执行董事李湘莉先后加入中肽生化。2015年,信邦制药以20亿元收购中肽生化100%股权。2018年后,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与内部整合等挑战,中肽生化业绩出现波动,2020年信邦制药以7.5亿元剥离资产,中肽生化被徐琪与李湘莉成立的泰德医药接手收购。

招股书显示,泰德医药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5亿元、3.3亿元及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1万元及5917万元。2024年,泰德医药被评为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高成长型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面对行业竞争,目前泰德医药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突破产能瓶颈。2023年泰德医药多肽API年产能为500千克,每批产能为20千克,利用率为68.2%。相比之下,诺泰生物的多肽产能已达吨级规模,药明康德多肽固相合成产能增长至3.1吨,圣诺生物技改项目与募投项目也预计将多肽产能提升至1.2吨以上。

因此泰德医药表示,上市募集到的4.11亿港元中,76.4%将用于在中国及美国新建或收购生产园区,以提高生产能力。

此外,泰德医药在招股书中披露,战略性地专注于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近几年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药物(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磅多肽类药物)实现销售爆发,成为推动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2%,。

在此趋势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期,泰德医药与七名客户进行九个NCE GLP-1分子开发项目,开发口服及/或注射GLP-1分子产品,包括司美格鲁肽仿制药项目。

2.海外营收占比近八成,提高本土化产能以应对关税影响

得益于“工程师红利”,中国CXO在过去十几年凭借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成为全球MNC与Biotech的重要合作伙伴,头部CXO企业境外营收占比达到80%左右。

主要CXO企业海外收入占比

泰德医药2023年的海外营收占比也达到78%,目前在超过50个国家建立稳定客户关系和服务范围,其中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及澳大利亚为主要市场。并且海外营收增速快于国内,2024年海外收益同比增加32.4%至3.48亿元,高于中国内地0.95亿元的营收与27.6%增幅。

美国一直是泰德医药的最大市场。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来自美国的收入贡献分别占比37.7%、34.1%及55.0%。2024年泰德医药收益增加,也主要得益于某专注于GLP-1药品开发的美国客户收益增加。

来源:泰德医药招股书

去年开始,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虽然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泰德医药尚未遇到客户因关税重新协商定价及取消订单的问题,并且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美国客户的总收益与2024年同期反而比较有所增加,但是为了避免未来关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增加运营成本甚至造成供应链中断,泰德医药也在采取应对措施。

具体来说,泰德医药计划增加在美国的本地化产能,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罗克林园区的建设,为多肽类原料药提供GMP合规生产、分析开发、质量控制及稳定性测试服务,年产能增加约100-300千克。

增加对美国本土的产能投资,实际上正在成为全球创新药行业应对关税威胁的普遍选择。仅在2024年5月,就有三家中国CXO宣布出海进展:药明康德新加坡研发生产基地投产、博腾股份斯洛文尼亚研发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凯莱英完成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

与此同时,全球MNC也在加强闭环供应链与制造回流美国,礼来、强生和辉瑞等跨国药企,今年以来都在扩大美国本土的自建产能,这一趋势未来可能也会导致中国CXO公司的订单流失风险增加

此外泰德医药也计划支持美国客户为其供应的API厘定更优惠的关税,并将更多全球订单转向美国以外地区完成。

除了关税阴影,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禁止接受联邦资金的实体使用来自与外国对手有关联的公司的生物技术,也对中国CXO公司开展美国业务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泰德医药表示,由于公司尚未被评为拟定《生物安全法》所定义的“受关注生物技术公司”,美国市场的营运受影响风险较低

3.2025年钱塘区第三家上市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落地杭州钱塘区的企业,泰德医药已经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区内第三家上市企业。由此,钱塘区新增上市企业数在杭州市各区县市中继续位居第一

钱塘区可以看作是杭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心脏”。2025年4月发布的《2025杭州独角兽与准独角企业榜单》中,生命健康领域的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25家,其中钱塘区企业占到34家,以占比27.2%领跑榜单,泰德医药也位列榜单中。

依托中国医药港以及钱塘区的产业基金,钱塘区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吸引优质生物医药企业落地。2021年,当时新成立的泰德医药在钱塘区建设的多肽药物研发生产总部基地,被列入2021年省市县长“152”项目(“152”项目指浙江省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每年牵头谋划推进总投资分别为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同年,泰德医药还获得钱塘(新)区创新产业投资主体——钱塘和达产业基金的1亿元投资。

泰德医药在杭州钱塘园区

目前泰德医药钱塘园区承载中国业务产能,园区内建设有建筑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的cGMP厂房,API年产能为500千克,每批产能20千克,利用率68.2%(平均使用合共19条合成线及16条纯化线),能够处理多个100千克级的采购订单,同时具备年产1-17千克寡核苷酸的能力。

招股书显示,此次泰德医药上市募资的部分资金,将用于扩大现有钱塘园区产能,并在未来2-3年内建造或收购新设施,使其年产能提高约2000千克。

除了钱塘园区,泰德医药还在医药港小镇园区建设新设施,以用于多肽及寡核苷酸的研究、制剂开发及中试生产。招股书显示,医药港小镇园区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700平方米,主要结构已完成施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投入运作。

石破茂称日美贸易谈判正稳步推进

2025年7月4日 10:41
日本首相石破茂反驳了日本与美国贸易谈判几乎没有取得进展的说法。美国总统特朗普高关税的90天暂缓期即将结束,若不能达成协议,可能对日本恢复24%的关税。石破茂周四在电视播放的采访中说道:“谈判正在稳步推进,这毫无疑问。谈判涉及非关税壁垒等广泛领域,但每个议题的谈判都在一步一步地取得进步。”(新浪财经)

四川:加快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

2025年7月4日 10:41
36氪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聚焦原创技术突破、标志性产品研制、临床应用和场景打造,推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加强神经信号采集与处理、脑状态评估与调控等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引导领军企业前瞻布局,面向类脑智能等加快软件产品研发,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脑机接口产品、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

四川: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发展,加快商业化应用进程

2025年7月4日 10:39
36氪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充分发挥四川省可再生能源和装备制造优势,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发展。开展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等成套设备研制,鼓励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制氢成本。开展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装备研制,着力构建高可靠、低成本储运体系。推动氢燃料电池、氢能重卡、氢能轨道交通等产品研发,加快商业化应用进程。

四川:全力争取聚变堆关键技术攻关工程、高效激光聚变能源工程落地实施

2025年7月4日 10:38
36氪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带动磁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双线突破,促进可控核聚变前沿技术成果加速转化,培育发展聚变能源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准环对称仿星器,全力争取聚变堆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落地实施,开展氘氚燃烧、聚变材料等研制,提升真空器件、涉氚阀门等配套零部件生产能力。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加快建设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全力争取高效激光聚变能源工程落地实施,开展大能量激光器、重频靶等研制,拓展新型功能材料研发、激光加工等方面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

小鹏G7搭载图灵芯片上市,2250Tops超大算力22.58万元|最前线

2025年7月4日 10:33

文|李安琪

编辑|李勤

7月3日晚,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SUV车型——小鹏G7。新车共推出三个版本:602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Ultra,价格分别是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

Ultra版是小鹏的最新AI试验田。Ultra版搭载了3颗小鹏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图灵,拥有2250TOPS有效算力,同时能在本地端VLA(视觉-语言-动作)+VLM(视觉-语言)大模型。CEO何小鹏将其称为“首款具备L3级算力的AI汽车”。

在辅助驾驶领域,小鹏表示,VLA-OL模型构建了一个“运动型大脑+小脑”的智驾架构,具备持续强化学习能力。不仅让汽车主动思考、理解世界,未来还将进化到自主强化学习,让大模型持续进化,实现更高的智驾能力上限与安全下限。

从功能表现来看,小鹏G7标配的图灵AI智驾,能实现ETC通行、自定义泊车、人机共驾等,NGP的覆盖场景也从城区道路扩大到高速道路。

而Max版本,搭载的仍是英伟达双OrinX芯片,算力超过500Tops。CEO何小鹏也在会后采访中表示,Max版的辅助驾驶本未来很难升级VLA模型,但会在Max上将端到端做到极致,如果想体验VLA模型,建议还是买Ultra版。

此外,小鹏还将一颗图灵芯片用于智能座舱领域,搭配高通8295P芯片,希望通过大模型本地化的方式,颠覆过往的人车交互方式。

不过何小鹏表示,要等到今年9月,VLA功能才会OTA上车;座舱领域的VLM功能,也到等到年底通过后装芯片的方式,才能推送给用户。

此外,小鹏G7还搭载了华为联合开发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拥有87英寸的超大画幅,能在人驾、智驾场景下都能直接将导航路线“画”在前挡风玻璃上,解决“看不清、眩晕、视线遮挡”的产品体验痛点。

空间,是新车的另一个重要卖点。小鹏G7整车空间达4.47m³,后备箱容积为819L,且后排放倒后可扩展至2277L,容纳37个20寸行李箱。小鹏G7全系标配了四座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调节等配置,主攻家庭用车舒适。

在三电层面,小鹏G7将原属于40万级豪车的三电配置“857”带入25万级市场,集成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5C超充AI电池、702km CLTC超长续航。其中,5C超充10分钟补能436km;车型能耗低至12.9kWh/100km,每公里成本最低不足4分钱。

小鹏G7还搭载了太极AI底盘,全系标配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全新太极液压衬套矩阵等硬件;软件层面可实现最远提前200m识别、最大提前300ms调节,21天就能迭代一个新功能。

安全方面,新车搭载了14项主动安全功能,其中AEB自动紧急制动能力在实测情境下实现130km/h最高刹停速度,此外,小鹏G7面对低矮儿童假人路障、夜间无路灯路段行车等高难度场景,均能在130km/h高时速稳稳刹停。

从小鹏的介绍来看,小鹏G6\G7\G9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家庭SUV矩阵:20-30万纯电SUV市场,G6的消费人群偏实用型,G7主打的是中产与科技人群,而G9面向的是更高端的消费人群。

但在目前产品矩阵中,小鹏今年新款G9价格为24.88-27.88万,G6价格为17.68-19.88万。而G7的19.58-22.58万全的定价,也势必对G6带来一定挤压。

然而,在小米YU以“3分钟20万订单”的奇迹中,小鹏G7需要极强的产品性价比,才可能在小米YU、特斯拉ModelY以外的市场,寻求销量可能。

易方达红利宝ETF产品管理费率将至0.15%/年

2025年7月4日 10:31
36氪获悉,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红利基金总规模已达2517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长270亿元以上。同时,挂钩红利类指数的ETF份额也从2024年底的849亿份增至1013亿份。近年来,易方达红利宝ETF产品持续扩容,且产品均实行0.15%/年的低管理费率,为投资者布局红利类资产提供了低成本、多样化的选择。

中国交建在雄安投资成立物资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

2025年7月4日 10:27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中交物资(雄安)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琼,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建筑材料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五金产品零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国交通物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