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国际航协:中国四大航空公司加入航班数据交互项目
Dexmal原力灵机完成 A+/A轮融资,两轮融资近10亿元
国家统计局: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八个月减少
韩国政府将与国民年金公团协调行动,以稳定韩元汇率
自研星载SAR载荷,总体成本有望降低50%,「图强宇航」完成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
![]()
文 | 刘婧琼
编辑 | 阿至
封面来源 | AI生成
36氪获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研发制造商北京图强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图强宇航”)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迪之星创投独家投资,所筹资金将用于天线样机研发、SAR载荷验证、团队和场地扩充。
图强宇航成立于2025年3月,专注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和大型星载相控阵天线的研发制造,面向卫星遥感、卫星通信,无人机遥感等领域客户提供硬件产品与遥感数据服务。
创始人杨雯森为北京邮电大学本硕、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硕士毕业后先后就职于航天五院503所和三家商业卫星公司,具备10余年卫星总体及SAR载荷总体行业经验,并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涉及星载相控阵天线系统、结构等。在商业卫星公司任职期间,杨雯森先后担任SAR卫星副总师、星载SAR载荷总师,主导研发了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内第一台星载X频段多通道、双极化SAR载荷。
杨雯森介绍,现阶段图强宇航布局的4款产品分别为面向500公里轨道高度的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X频段全极化SAR载荷、X频段单极化二维大角度扫描SAR载荷,以及面向300公里轨道高度的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目前,图强宇航正在进行首款产品(面向500公里轨道高度的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的单机研制和验证。
![]()
图强宇航自研的大型相控阵天线(展开状态)
![]()
图强宇航自研的大型相控阵天线(收拢状态)
![]()
通过全流程自研,降低星载SAR载荷总体成本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搭载在卫星上,通过主动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从而生成图像的先进遥感设备,具备三重特点:第一,SAR不受光照和天气条件限制,能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第二,SAR发射的微波可穿透一定厚度的屏障,能够快速识别隐藏和伪装目标;第三,利用InSAR等技术,SAR能探测到毫米级的微小形变。
对比光学成像,SAR成像拥有更高的响应速度和成像效率,但其使用门槛和成本较高,现多应用于国防安全、灾害环境监测、特殊地形测绘等对价格不敏感的场景。
由于研制周期长、起步门槛高,目前国内星载SAR载荷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研究所占据,商业航天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综合欧美国家快速增加民用SAR载荷星座的投产、火箭和卫星平台等硬件成本持续下降、终端应用场景扩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对于低成本、短周期的SAR载荷的需求正在爆发,而现有产能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增量,图强宇航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
在杨雯森看来,当前星载SAR载荷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缺少全自研的厂商,“现在大部分都是集成商,很多环节需要外采,那总体成本自然就降不下来”。
“在一个星载SAR载荷中,相控阵天线占了约85%的成本,如果想把SAR载荷的整体成本降下来,就必须自研相控阵天线。”据了解,在商业卫星公司就职期间,杨雯森以SAR载荷总师及相控阵天线负责人身份,带领团队研发出当时国内由商业航天公司主导研发的星载SAR载荷相控阵天线,这也为图强宇航自研大型相控阵天线打下了基础。
为了降低星载SAR载荷的整体成本,图强宇航采取全流程自研的策略,“图强宇航星载SAR载荷90%的单机都是自研的,我们应该也是首家以极小团队完成成像模式仿真分析、总体设计、单机指标下发、硬件实现、FPGA实现、软件实现、暗室测试、环试验证、交付测试等全流程研制体系的商业航天公司,所以我们几款星载SAR载荷的成本才能做到原成本的一半及以下,交付周期缩短至10个月左右。”
![]()
加速推进首款产品单机研制,计划明年完成SAR载荷在轨验证和批产
在研发进度方面,图强宇航正在加快推进首款产品——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的单机研制。该款产品包含12个单机,分辨率为0.3m,可帮助低轨遥感卫星实现500公里高度下的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成像,覆盖环境监测、资源勘查、防灾减灾等主流民用场景。
后续,图强宇航还将推出三款产品,分别是300公里高度、0.3m分辨率的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500公里高度、0.5m分辨率的X频段全极化SAR载荷和0.3m分辨率的X频段单极化二维大角度扫描SAR载荷。对比普通的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全极化SAR载荷的成像质量更高,且因天线端具有备份功能,可以避免因单级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同时,第三款X频段单极化SAR载荷的扫描范围更大,对比常规SAR载荷,其方位向的扫描角度能从±1°提高到±15°甚至更高,将在国防安全场景及特殊应用的商业场景下发挥重要作用。
杨雯森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团队将完成首款星载SAR载荷的所有单机研制。除此之外,图强宇航还计划在明年完成首款SAR载荷在轨验证、启动首款SAR载荷的批产产线,并开始第二款SAR载荷的研制工作。
在商业化方面,根据杨雯森的规划,图强宇航现阶段将专注于研发制造星载SAR载荷和大型相控阵天线硬件产品,未来或择机拓展遥感数据服务、SAR卫星星座运营服务。据悉,图强宇航已与多家卫星终端厂商基于星载SAR载荷硬件产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杨雯森告诉36氪,目前图强宇航正在选择SAR载荷批产产线落地区域,同时也将开启新一轮融资。
投资方评价
启迪之星创投表示:我们长期关注火箭、卫星、载荷研制以及地面应用等整个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并在各个链条环节均有布局相关公司。图强宇航核心创始团队在星载SAR载荷研发方面,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及在轨验证经验,团队技术积累深厚扎实,拥有全链条、全流程的研发能力和行业领先顶级的创新能力,在保障高质量研制的同时,也能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非常看好图强宇航团队,希望公司可以在“商业航天硬科技三大拼图之关键一环——载荷研制”领域成为行业领先者,为我国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
![]()
![]()
苹果遭英国竞争上诉法庭拒绝反垄断裁决上诉
国家统计局:服务消费增长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国家统计局: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等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网易云音乐生成式推荐大模型获全球学术会议CIKM2025最佳论文奖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
海泰新能旗下公司成立太阳能发电公司
越疆等在深圳新设驱动科技公司
“Dealism”完成1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隆基绿能拟取得精控能源约61.9998%表决权,正式进军储能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60亿港元
合作伙伴暗打价格战,中建智地要求越秀交出北京一项目操盘权
今年北京楼市最受关注的板块可能就是朝阳黄衫木店了。
今年4月28日,中建一局旗下中建智地,联合中国金茂、越秀地产、朝开公司竞得北京市朝阳区黄杉木店及孙河组团地块,总价126亿元。
这个组团宅地分为南北两块地,南地块由中建智地操盘,北地块由越秀地产操盘,金茂负责产品,四家企业在两个项目中全部有股份,交叉持股。这两个项目的案名分别为紫京宸园、璞樾,定位都是高端改善,也都是操盘公司今年在北京市场上的重点项目。
作为临近星河湾,有大量改善客群的区域,一开始,这两个项目的市场关注度很高,预期也很高。加上朝青板块已经有10年左右没有出新宅地了,所以业内、包括操盘的房企都认为这俩项目不愁卖。
一直到开盘初期,一片和谐。
当初交叉持股,也是为了避免直接竞争,实现收益共享。从根儿上来说没有问题啊?
但最近,传闻两个项目的股东方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昨天,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广州国资委发了一封举报信,“控诉”越秀地产没有遵循之前项目股东方开会约定的两个地块房源统一定价标准,对部分房源进行暗中调价,造成超3亿元货值损失。同时,利用调整价格,让南地块(紫京宸园)部分房源失去竞争优势,导致客户流失,影响了超22亿元房源签约。
合计超25亿元,这个数字可谓巨大。
在此之前,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直接给越秀地产发了一个函,要求越秀“立即停止恶意攻击”,并在11月17日中午之前交出北地块(璞樾)的操盘权。
在发函的同时,中建智地已经停止了对北地块的所有审批、合同、用印及财务工作。
中建智地表示,如果越秀在期限内没有完成操盘权的交接,会对越秀所有在京项目永久发起无差别全面打击;对越秀所有在京跟踪地块永久进行无差别抬价;继续向更高层的相关部门举报。
相当于撕破脸了。
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建智地的子公司,持股97%。兴鼎持有北京兴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1%的股份,后者就是紫京宸园的项目公司。
![]()
来源:天眼查
璞樾(北地块)的项目公司叫北京茂越置业有限公司,中建智地虽然持股49.9%,但操盘方是持股17%的越秀——操盘方具有营销话语权。
![]()
来源:天眼查
这种股权结构设计,本来是平衡各方利益的一种策略,越秀占股少,但能通过操盘多分红。各方综合考量出资、实际工作量的多少,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获得收益。
但是,只要是生意,就有不同的利益考量。再加上这俩项目今年9月开盘之后,市场行业下滑,销售不及预期,股东方之间的裂缝就出现了。
璞樾9月27日取证的308套房源,至今网签只有115套。
紫京宸园9月26日取证的559套房源,至今网签111套。
而且,这两个项目紧紧相邻,户型面积、单价相差并不很大,客源形成直接竞争,紫京宸园的位置更靠近朝阳北路,位置稍稍差一点点,所以会对“价格战”非常敏感。
![]()
璞樾和紫京宸园位置图
本来中建智地、越秀、金茂这三家企业的产品实力都非常强,两个项目的产品也都挺好的,现在开始闹不愉快,只能说:市场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