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8月16日资讯

2025海南自贸港企业全球化大会举行

2025年8月16日 16:26
据海南日报,8月15日,2025海南自贸港企业全球化大会在海口举行。在大会现场,“海南自贸港企业全球化服务基地”揭牌,宣布“中欧校友全球化特设研学营”落地海南自由贸易港,首发了《海南自贸港全球化吸引力蓝皮书》,并举行多轮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飞书深诺、神州租车、益普索等20家企业签约落地海南自由贸易港,涵盖国际总部、跨境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华尔街见闻)

美联储官员Daly称今年降息两次是较为合理的预测

2025年8月16日 16:10
旧金山联储行长Mary Daly重申,尽管美联储在9月的会议上可能不需要大幅降息,但她仍然认为今年降息两次是合适的。“根据经济状况,采取一系列更加渐进的举措——我认为这是合适的做法,”Daly在接受Fox Business采访时表示。“当然,我们会等待数据,也许会少一些,也许会多一些,但我认为最终降息两次仍是比较合理的预测,”Daly补充道。Daly周四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两次降息可能是合适的,她认为美联储9月会议上没有必要降息50个基点。注:芝加哥联储行长称希望看到更多通胀压力减缓的迹象。(新浪财经)

蔚来川西环线换电路线将于2025年9月正式贯通

2025年8月16日 15:18
36氪获悉,8月16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跟随全新ES8车队,从西藏日喀则一路换电到珠峰,并开启全程直播。直播过程中透露蔚来川西环线换电路线将于9月正式贯通,届时蔚来与乐道的用户可实现全程换电打卡川西美景。 据了解,蔚来在川西环线沿线将部署13座换电站,环线超1400km,分别位于成都、雅安、天全、新都桥、丹巴、马尔康、红原、松潘、黑水、汶川、都江堰等关键地点,其中成都、雅安、天全、新都桥、汶川、都江堰站点已经上线。

华为与上汽合作首款车型尚界H5将于9月上市

2025年8月16日 14:47
8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共同试驾测试尚界H5,作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H5明确上市即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具有全域通行、泊车辅助、多重感知等科技属性,分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将于9月上市。(人民财讯)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开放运营

2025年8月16日 14:33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向公众开放运营服务。目前服务覆盖临港主城区高校、办公、商业等58个点位,营运时间每日8时-20时,居民可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点击“致行智联”进行预约。收费规则为,小于5公里均为起步价16元,超过5公里的里程费用为4元/公里,无其他费用。

前7个月云南对湄公河五国进出口值超659亿元

2025年8月16日 14:15
昆明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云南省对湄公河五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进出口值达659.4亿元,同比增长6.3%,进出口值占对东盟十国进出口值的89.3%。其中,出口245.5亿元、增长10.2%,进口413.9亿元、增长4.2%。(央视新闻)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场景赛首枚金牌诞生,来自北京

2025年8月16日 14:01
16日上午,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场景赛首枚金牌诞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派出的“天轶2.0”以全自主方式完成任务,包揽冠、亚军。这个比赛项目要求机器人将27枚末端直径仅为8毫米的细长物料,准确插入收纳箱的孔洞中,对精细物品抓取能力、稳定性与操作精度要求极高。(北京日报)

估值近亿元的割草机器人公司交付遇困,中小玩家离场潮刚开始

2025年8月16日 14:00

作者|黄楠

编辑|彭孝秋

过去几年,硬件创业公司因量产问题倒闭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今,这一“死亡魔咒”正在割草机器人赛道再度上演。

2025年8月14日,智能割草机器人厂商长曜创新发布公告称,公司运作深陷三大棘手难题,正面临发展困境。首先在产品的生产交付端,由于对自身实力和量产难度估计不足,过度乐观地规划首次大规模生产数量(数千台设备),导致工厂出现返工情况,生产严重延误。

其次同一时期,人员动荡加剧了危机发生。长曜创新遭遇核心团队成员变动,新旧人员交替极大干扰了工作流程与协作,直接导致最终完成生产及准备发货方面出现额外的延迟,宝贵的时间窗口已然错过。

最后,成本方面长曜创新也陷入严峻困境。经内部核算,每台割草机的实际制造成本,远超众筹时向用户承诺的价格及公司现有的资金储备。在没有新资金注入的情况下,若强行履行所有众筹订单,公司将会迅速耗尽,对其存续造成致命打击。

长曜创新公告原文(图源/Kickstarter)

这家曾在一个月内众筹超220万美元的初创公司,最终困在了量产门前。用户首批订购的近1400台订单距离交付也遥遥无期。

近年,长曜创新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达数千万元,投资方阵容包括格力集团、同创伟业、东方富海、蓝海众力资本、水木梧桐资本以及Brizan Ventures等知名机构。硬氪了解到,其最新估值接近1亿元。

然而,庭院赛道从来不是简单的产品竞赛,而是一场涵盖研发、供应链、成本管控和市场营销的全方位较量,任何一环短板都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连锁崩塌。

行业洗牌正在加速上演。短短三个月内,继森合创新后,硬件创业的生存法则在长曜创新上被再度验证。

随着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行业已步入深度整合阶段,这场淘汰赛的残酷性远超预期,没有系统化产品力的企业终将出局。而可以预见的是,不止于长曜创新,陷入困顿的玩家名单还将继续拉长。

生产环节的致命失误

在硬件领域,漂亮的Demo数据与真刀真枪的量产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具体到生产环节,可以分为小批量试产和量产两个不同阶段;这当中,小批量试产又包括DVT(设计验证测试)、 EVT(工程验证测试)以及PVT(生产验证测试)阶段。

试产主要聚焦于问题排查与优化,比如EVT阶段解决基础设计缺陷、DVT阶段优化工艺和设计以提升可靠性、PVT阶段完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协同。进而当迈入量产阶段,可以通过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控制成本和提高产能,维持生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长曜创新在生产管理环节采用了相对激进的产能规划策略。接近长曜创新的行业人士告诉硬氪,其DVT阶段不到三周就完成了近500套样机的测试工作,对比之下,行业平均时长在4-6周;随后又在PVT环节,迅速将产能拉升至2500套,增幅高达500%,远超业内200%-300%的安全阈值。

Kickstarter页面显示,产品预估交货时间为2024年7月(图源/Kickstarter)

这种将互联网产品快速开发迭代的思路迁移至硬件制造领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结构质量的基础,看似高效的前期成果,也掩盖了大规模生产的复杂性。“这就像刚拿到驾照就去开赛车。速度上去了。但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生产排期就很容易失控,一旦数量达到数千甚至数万套,必然出现大批量返工的情况。”上述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BOM成本(物料清单成本)作为硬件公司的生命线,可以看到,长曜创新在其管控和定价策略上也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失误。

根据行业健康标准,iRobot、科沃斯等头部企业财报显示,成熟产品BOM占比多稳定在18-22%区间;长期关注硬件赛道的投资人徐斌告诉硬氪,部分尽调标准明确要求,Pre-A轮项目BOM占比需控制在25%以内,成熟期需压缩至20%以下。

长曜创新的生产车间(图源/企业)

按照长曜创新Airseekers Tron产品定价测算,其在Kickstarter售价为1299美元起,那最优BOM成本就应控制在325美元以下。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长曜创新的BOM成本占售价比或超过30%,高于行业标准和投资要求,这不仅会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当面临芯片、电机等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况时,容易陷入亏损境地;还可能因成本过高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尽调标准,影响融资进程,加剧本就紧张的资金链压力。

期间,长曜创新也尝试通过降本改善现金流,包括降低物料成本和制造开销等,然而这些局部优化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成本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长曜创新众筹启动在2024年4月、到同年11月官宣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较众筹完成时间滞后7个月,导致关键生产备料期出现资金真空,资金规划方面存在时序错配

这种以220余万美元众筹款项对应1389台订单,实际仅够覆盖数百台产品的生产成本,依赖后续融资弥补资金缺口的运营模式,无疑具有极高的可持续性风险。

长曜创新的生产车间(图源/企业)

长曜创新创始人胡岳此前在接受硬氪专访中指出,以一家60至70人规模的创业公司为例,从早期到做出EVT设备,成本约3000-4000万元,人员开支约3000万元,开模需500-600万元;不算备货,到量产约需6000万,加周转资金,共需至少1亿元才能实现完整出货并形成规模。

激进的产能规划、被低估的制造成本以及错配的融资节奏等等,致使得长曜创新在交付关键期面临两难抉择:若优先保障众筹订单交付,将耗尽所有运营资金;若侧重商业销售维持现金流,则必然延迟支持者订单。

这种困境最终演变为当前的现实危机,不仅造成订单大面积延迟,也进一步带来了企业、市场乃至用户信心的崩塌。

Kickstarter上,用户催促交付的留言(图源/Kickstarter)

行业正在闭合窗口期

如今,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其中,欧洲草场的竞争较北美更为激烈,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市场成熟度更高且准入门槛相对固化,竞争格局正趋于稳定。

据欧盟2022年通过的 “禁燃令” 政策明确规定,自202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禁止销售燃油动力的割草机等小型园林机械,这一政策强制淘汰燃油割草机,直接推动了电动产品的快速普及。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智能割草机品牌也通过对传统园林工具的智能化替代,加速抢占政策红利释放的市场份额。

可以明显看到,割草机器人厂商自去年起,均处于集体放量阶段。九号公司2024年出货量已超过14万台;库犸科技2024年在欧美的品牌销量达到8万台;科沃斯GOAT系列2024年销量在8万台以上;追觅在今年2月份宣布出货量超10万台;MOVA6月宣布其割草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

长曜创新首款产品Airseekers Tron(图源/企业)

从市场定位来看,长曜创新选择聚焦1000平以下小草坪市场面临多重劣势。

首先在产品力方面,其首款产品Airseekers Tron提出基于稠密地图的纯视觉方案、虽有一定特色,它的优势在于成本相对较低,能依托多目视觉系统获取丰富的环境信息,结合 “草坪爬纹技术”“旋转无偏算法” 等创新,可识别常见障碍物,实现草坪上的“自动驾驶”;同时,稠密地图的构建有助于更精准地规划路径,提升作业效率。

但受视觉方案特性影响,割草机器人也容易受光照变化干扰,在强光、逆光或阴雨等复杂光线条件下,识别精度可能下降;对特征不明显的物体,如低矮的小石块、枯草等识别存在困难,进而影响避障效果。

Tron 360°AI视觉割草机器人带自动粉碎功能(图源/企业)

某割草机器人厂商负责人就告诉硬氪,视觉方案需持续投喂海量数据,不仅训练成本高,从数据准备到算法学习优化的周期也会更长。据该人士透露,长曜创新也因此导致了产品研发节奏延迟较多,后来还改买采用了外部的算法方案。

此外,数据处理速度较慢、实时性欠佳的问题依然存在。稠密地图虽能提升路径规划精度,但所需要的建图时间会更长,增加了用户的初次使用成本;加上其核心技术指标与行业开源方案的差距也在快速缩小,难以同九号、追觅、库犸等主流竞品拉开优势,继而缺乏更有吸引力的差异化卖点。

对比之下,大厂可以凭借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势,将成本压得更低。长曜创新作为创业企业前期生产规模有限,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下风,也无法与富士华、宝时得等老牌企业卷品牌溢价。

其渠道建设的短板更为明显。割草机属于高客单价、长服务周期的耐用品,因此,用户在购买时往往比较谨慎,会充分参考市场口碑和用户反馈。这也使得当地代理商在引入产品时态度更为保守,对于在本土毫无品牌认知度、市场声量的创业公司,一般都不会轻易尝试合作。

反观大厂凭借早期布局已经积累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欧洲当地主流的园林建材渠道、家居连锁卖场等建立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品牌触达和产品铺货能力远超长曜创新等这类创业公司,也会进一步挤压其在小草坪市场的生存空间。

长曜创新首款产品Airseekers Tron(图源/企业)

产品理想与商业现实的巨大落差,正在快速收窄赛道红利的窗口期。当前,割草机器人行业已从“技术验证期”进入“商业落地期”,纯粹的技术产品情怀难以支撑企业生存。

据Interact Analysis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25%以上。

行业迅猛增长背后,是更加残酷的竞争现实,技术门槛的提升、供应链成本的优化、渠道资源的争夺,正在加速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

未来几年,中小厂商若无法在细分市场建立壁垒,势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整合压力。唯有真正具备系统化产品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继续留在牌桌上。

2025暑期档票房破95亿

2025年8月16日 14:00
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95亿元。截至目前,2025年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68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南京照相馆》分列前三位。(财联社)

胖东来:小时工标准时薪30-40元 每日工作4小时

2025年8月16日 13:43
36氪获悉,8月16日,胖东来发布关于小时工薪资说明,对各业态非全日制用工、临时用工薪资标准是依据劳动强度、劳动环境、技术工种、专业能力、创造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估,薪资标准为30元-40元/小时,每日工作4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24个小时,同时涉及高温、高寒补助的岗位按标准给予补助。

2025年8月电影总票房破35亿

2025年8月16日 13:00
36氪获悉,据猫眼专业版数据,8月16日12时17分,2025年8月总票房破35亿,《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8月票房榜,《浪浪山小妖怪》《东极岛》分列二三位。 ​​​

脑机接口技术新突破,概念龙头年内涨幅超2.3倍

2025年8月16日 12:42
据科技日报,近日,科学家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一项重要突破,他们首次识别并解码了与“内心言语”——人们脑海中的无声独白相关的大脑活动,解码准确率高达74%。这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主导的开创性研究8月14日发表在《细胞》期刊上,为帮助严重言语障碍患者重建自然交流能力开辟了全新路径。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根据麦肯锡的测算,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30—2040年有望达到400亿—1450亿美元。赛迪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 A股市场上,脑机接口概念股接近30只。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8月15日收盘,脑机接口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48.67%。4股累计涨幅翻倍,分别是创新医疗、汉威科技、翔宇医疗、爱朋医疗。其中创新医疗年内涨幅达到235.05%,排在第一位,最新A股市值逼近120亿元。(人民财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