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4月8日资讯

中国铝业: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10亿元-2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2025年4月8日 20:52
36氪获悉,中国铝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上交所及香港联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期限自公告披露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增持主体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为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升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潍柴动力:拟分拆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25年4月8日 20:51
36氪获悉,潍柴动力公告,公司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潍柴雷沃的控股权。通过本次分拆,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将潍柴雷沃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上市平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公司与潍柴雷沃的业务协同及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潍柴雷沃的综合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上涨,京东涨超4%

2025年4月8日 20:48
36氪获悉,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上涨,截至发稿,京东涨超4%,爱奇艺、B站、腾讯音乐、微博涨超3%,百度涨超2%,网易涨超1%,拼多多涨0.69%;理想汽车跌超1%,小鹏汽车跌0.68%,阿里巴巴跌0.44%。

华为该换卖车“密码”了?

2025年4月8日 20:4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赵晋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鸿蒙“四界”汽车销量陷入低迷之际,主管汽车业务4年后的余承东,也迎来了新的职位调整。


近期,华为官网信息显示,余承东不再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车BU”)董事长,仅保留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头衔。


不过,据字母榜获悉,在卸任车BU董事长之外,余承东还同时卸任了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过去4年间,余承东在车BU的职务经历了四次调整:


2020年11月,华为车BU成立一年半后,余承东正式出任重组后的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统领车BU;


2021年5月,余承东兼任车BU CEO;


2023年9月,余承东卸任车BU CEO,转任车BU董事长;


2025年4月,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且不再担任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尽管告别了车BU,但这并不意味着余承东跟华为汽车业务再无关联。归属在终端BG的智选车业务,即鸿蒙智行,仍归属余承东领导。


此时选择调整余承东在车BU的职务,一大原因是车BU分拆独立一事进入到了收尾期。此时,华为车BU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也便顺理成章。


2023年11月,华为与长安汽车在华为深圳总部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协议,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整合车BU的核心技术和资源。


近一年半过去,近期,独立后的新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引望”)又完成了新的工商信息变更,现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兼任深圳引望董事长,余承东则出任副董事长。


至于为何余承东未能继续履职新公司深圳引望的董事长,这或许跟余承东负责之下华为汽车销量不佳有关。


进入2025年,华为鸿蒙智行销量下滑严重,明星车型问界M9在1月的销量还有12483辆,2、3月则分别下滑至5571辆、5236辆。问界M9的销量下滑,还可以拿车型换代解释,但另一明星车型问界新M7,月销量也开始连续不足万辆。


图注:2024年1-12月鸿蒙智行销量


根据懂车帝2月份车型数据,鸿蒙四界旗下一众车型,已经没有一款能够实现月销破万的成绩。具体来看,问界M9当月销量5242辆,问界新M7为5204辆,问界M5为869辆;智界R7为8748辆,智界S7为832辆;享界S9为622辆。


余承东之外,近期因销量不佳而下课的车企高官还有乐道总裁艾铁成。


因未能实现3月份月销破3万辆的目标,乐道总裁艾铁成于近期正式辞职,并同时辞去了蔚来高级副总裁职务。


对于余承东而言,连续两个月销量不佳,背后反映出的更大问题或许在于,华为曾经那套把车卖爆的密码,当下成功实施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不同于小鹏、小米乃至零跑们的极致性价比爆款策略,华为一开始就走向了技术溢价的道路。但随着各家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追赶,以及硬件设施的快速迭代,技术溢价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想要继续被贴上“遥遥领先”的标签,摆在余承东面前的挑战,正被进一步放大。



在解释如何保证华为与合作车企最终都能够赚到钱的问题时,时任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总裁汪严旻给出的答案是,华为只有让这些30万元以上的新车一一成为爆款才有可能,“如果不能成为爆款,商业模式就不能闭环。”


依据当下新能源行业的爆款底线,这意味着华为鸿蒙四界下的一众车型,都至少需要做到月销过万。


过去两年间,华为找到的将车卖爆的密码之一就是技术溢价,通过将华为领先行业的技术创新装入合作车型,进而推动汽车大卖。


为了更顺畅推动上述技术溢价策略的落地实施,三年前推出智选车模式时,余承东特意避开了BBA(奔驰宝马奥迪)们,其给出的解释是,华为要赢、要能活下来,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主动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价格的主导。从目前已经达成合作的汽车品牌来看,赛力斯借助问界M7、M9售价最高超过50万元,北汽借助享界S9也卖到了40万元往上,江淮更是凭借尊界S800突破百万元。


技术溢价带来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随着问界系列大卖,在牵手华为后亏了四年的赛力斯,终于迎来扭亏为盈时刻:近期发布的2024年报中,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净利润59.46亿元,上年则为净亏损24.50亿元。


合作车企赚钱,华为也跟着吃肉。最近更新的2024年华为财报显示,车BU收入同比增长474.4%,达到263.53亿元,并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但想要将这套技术溢价的卖车密码循环往复,前提之一是车企得始终确保自身车型搭载的技术能力,能够跑赢行业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


如今,在华为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技术上,其正迎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2023、2024年,标配智驾尚未成为行业共识,华为一度凭借其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给旗下智选车业务带来差异化卖点。


但随着大模型技术引入车圈,由特斯拉流行开来的端到端模式,给了一众车企迎头追赶的机会。


进入2025年,比亚迪、吉利、奇瑞等更是接力掀起了一场全民智驾平权的新竞争。原来只能在30万元车型上体验的部分高阶智驾功能,现在10万元小车上也有了。



智能化加持下的品牌溢价认可能力,同样经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拷问。


即便是老牌高端车企奔驰,在其2022年推出的百万级豪华新能源车型 EQS后,因销量惨淡,售价也不得不被官方多次下调,降幅最高一度超过40万元。


技术溢价和品牌溢价均遭遇挫折之际,另有一批汽车厂商则靠着极致性价比策略,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的“优等生”。


经历过2022年G9定价和配置设计等失误引发的销量灾难后,在去年发布的两款新车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开始转向极致性价比,MONA M03下探到12万元,P7+下探到18.68万元。


在晚点LatePost的报道中,小鹏内部原本为P7+定了18.98万元的起售价,以此搏一个更高的毛利,但只有何小鹏坚持,“我不干了,我要规模”,并拍板定下了18.68万的价格。


极致性价比的效果立竿见影。去年初月销量还无法破万的小鹏,最近已经连续5个月交付量破3万。


比何小鹏早一步践行极致性价比路线的雷军,在小米SU7上获得成功后,又再一次将其应用到了年初发布的小米SU7 Ultra上。


相比去年10月份亮相时的预售价81.49万元,雷军向外界营造出了一种买到小米SU7 Ultra立省近30万元的占便宜错觉。横向对比华为尊界S800的百万售价和蔚来ET9的近80万元起售价,小米SU7 Ultra的52.99万元售价,又一次抢到了最具性比价豪车的标签。


价格开道之下,雷军给小米SU7 Ultra设定的年销售超1万辆目标,在开售2小时内就率先完成。


同样靠着性价比策略大卖的零跑,更是毫不避讳外界对其“半价理想”的认知。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回应道:“大家对零跑汽车产品力的认可,设计、舒适性可以和理想媲美,是对产品的加分项。不过零跑还有更多的创新,很多方面和理想汽车完全不一样。”


凭借上述一策略,零跑汽车在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走上极致性价比路线的这些车企,另一大共同点在于,它们虽然也强调技术创新,但几乎从不标榜自己有了超越特斯拉的能力。


放弃跟行业头部车企比拼技术领先,转而比拼性价比,这显然是一套比走技术溢价路线更容易维持竞争优势周期的策略。


在余承东说出华为智驾能力还要好于特斯拉FSD时,何小鹏曾感慨特斯拉FSD V12版本“非常非常惊讶,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版本了。”雷军更是在智能化上直接将特斯拉称为小米汽车的学习追赶对象。



面对销量下滑的现实,华为也开始向性价比路线妥协。


这一趋势更早能从去年发布的智界新S7上略窥一二。上市一年之内,华为已经接连为这款车型开了三次发布会,且每开一次就降价一波:去年4月份,智界S7二次上市发布会上,该车大部分车型直降2万元;同年11月份,智界S7第三次发布会上,该车起售价再次调低2万元。


更何况,华为还为鸿蒙智行定下了极具野心的预期销量。2024年,鸿蒙智行累计交付超44万辆汽车,官方展望鸿蒙四界将在2025年挑战100万辆的新高度,这意味着其月销量平均要超过8.3万辆。


事实是,过去的一季度中,鸿蒙智行只在1月更新过一次官方销量,为34987辆。即便按照这一最好成绩计算,华为也需要补上近5万辆的月销缺口。


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新车型,便是华为的应对手段之一。


3月份开始,全新问界M8开启预定,根据36氪爆料,问界M8的角色之一就是对标理想L9,以便在售价22.98万起的问界M7及售价46.98万元起的问界M9中间,插入一辆35万-45万元价位的新产品。


与此同时,华为还把问界M9上的很多技术与配置下放到了问界M8,以增强后者的产品力,如M9的同款“百万像素智慧大灯”,最新的华为ADS高阶智驾系统,华为途灵智能底盘等。


凭借36.8万元起的更低预售价,日前,根据余承东介绍,问界M8小订已经突破10万辆。


除了推出新车型之外,华为转向性价比的另一应对手段则是加码增程。


在与奇瑞合作的智界R7上推出增程版本后,近期,华为与北汽合作的首款豪华纯电轿车享界S9,也将推出增程版本,预售价为31.8万元起,相比纯电版本便宜了10万元左右。


这还不算完。此前一直喊着不做20万元以下车型的余承东,最近也开始被曝出正联手上汽打造第五界——尚界,进军20万元以下的大众主流市场。


届时,为年轻人造第一辆车的名单上,就又要添上华为的身影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赵晋杰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兖矿能源:拟140.66亿元收购西北矿业51%股权

2025年4月8日 20:39
36氪获悉,兖矿能源公告,公司拟以现金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山能集团权属公司西北矿业51%股权,其中以现金47.48亿元受让西北矿业26%股权,以现金93.18亿元向西北矿业增资。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构成重组上市。本次交易已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沪电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86%-59.28%

2025年4月8日 20:27
36氪获悉,沪电股份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8.2亿元,同比增长39.86%-59.28%。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0.43元/股。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依托平衡的产品布局以及深耕多年的中高阶产品与量产技术,预计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将有所增长。

蚂蚁数科海外总部落户香港

2025年4月8日 20:23
36氪获悉,4月8日,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举办第四批重点企业伙伴签约仪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见证下,蚂蚁数科正式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并宣布其海外总部落户香港。此次合作标志着香港政府对蚂蚁数科在AI大模型、Web3技术及跨境数字基建领域创新能力的认可,亦为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与科创中心地位注入新动能。蚂蚁数科CEO赵闻飙表示:“香港是蚂蚁数科全球化布局的桥头堡,海外总部落户香港,标志着我们深耕AI与Web3 产业的决心。”

凌云股份:控股股东拟8000万元-1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2025年4月8日 20:21
36氪获悉,凌云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8000万元,不高于10000万元。增持价格不超过19元/股,且增持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增持主体承诺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李强:中国今年的宏观政策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

2025年4月8日 20:16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8日下午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李强指出,中国今年的宏观政策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对保持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冯德莱恩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对欧中及弱势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欧中致力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经济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这符合双方和世界共同利益。(新华社)

国家电网宣布股份回购计划

2025年4月8日 20:10
国家电网8日宣布,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为所有股东创造更高水平的回报,国家电网将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提升投资价值,择机开展股票回购,巩固市场信心,助力各方共赢。目前,国家电网控股的国电南瑞已经发布上市公司董事长提议的股份回购公告,回购规模预计5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新华社)

小熊电器: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同比下降35.37%

2025年4月8日 19:56
36氪获悉,小熊电器发布2024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47.58亿元,同比增长0.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同比下降35.37%;基本每股收益1.86元/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沙钢股份:拟使用不超过8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

2025年4月8日 19:44
36氪获悉,沙钢股份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的闲置自有资金通过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理财额度可在额度范围内循环使用。投资范围包括银行理财、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信托产品投资等。投资期限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

腾讯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以前沿技术持续创造社会价值

2025年4月8日 19:38
36氪获悉,4月8日,腾讯正式发布2024年ESG报告,全方位披露其在ESG各个领域的举措与成果。腾讯ESG的评级进一步提升,标普全球、万得等ESG评级位于行业前列。截至2024年底,腾讯入选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明晟、恒生等主流ESG指数。这些成绩印证了腾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在战略执行中的深化。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将继续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将向善融入我们的产品和运营中,与业界和社会向善力量携手致力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

特朗普将签署行政命令推动煤炭行业发展,美股煤炭股盘前拉升

2025年4月8日 19:36
美股煤炭股Peabody Energy盘前升近8%,Core Natural Resources升近5%;据E&E News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二签署行政命令,旨在促进美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白宫表示,特朗普将于下午3点(北京时间凌晨3点)在白宫签署与能源相关的命令。特朗普在竞选时承诺增加美国的能源产量,自1月20日上任以来,他一直在寻求取消一系列能源和环境法规。(财联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