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一张草图变网页,实测字节 TRAE SOLO,这些功能甚至比 Cursor 还好用
![]()
AI 编程火了这么久,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我们普通人,都能让 AI 来帮忙做个小游戏、捣鼓点小工具。
有时候还真别说,那些 AI 做的小玩意,的确能起到点作用。很多读者也经常在留言区评论,现在最好的编程模型是什么?
Claude 4.5 + Cursor 自一直是很多开发者的首选,但它们由于种种原因对中国用户都不太友好,结果是花同样的钱开会员,有可能很多模型都用不了。
好消息,这次我们不会被「卡脖子」了。
![]()
昨天,字节发布了他们的编程工具,TRAE 3.0,我们体验了一下,在某种程度上,TRAE 可以说就是一个国产版 Cursor,甚至部分功能做得比 Cursor 还要好。
![]()
其中,最核心的功能 SOLO 模式,是之前所有同类产品,没有探索过的 AI 编程工具形态。它提供了 SOLO Coder 和 SOLO Builder 两个智能体,一个针对专业的开发者用户,处理复杂的项目开发问题;一个针对个人和小团队,真正做到一句话做个产品,能上线发布的产品。
这两个 SOLO 智能体,把过去传统软件开发,涉及到的全部工作基本都包揽了。目前 SOLO 模式正在限免期,前往 trae.ai 下载安装,登录之后就能免费体验到 15 号。
![]()
限免期之后,TRAE 的会员计划也比 Cursor 更良心,首月是 3 美元,次月开始 10 美元。和免费用户的区别就是在模型调用、快速响应上的额度分配不同。
SOLO 模式,让编程更加 Vibe
SOLO 模式其实最早是在 TRAE 2.0 的时候推出的,当时只是用来快速生成一个应用。而更新的 TRAE 3.0 版本中,是把快速生成的应用,能做得更复杂,还给专业开发者带来了更高效的功能。
![]()
之前,我们使用大多数的编程产品,或者就是要 ChatGPT、Gemini 这些通用助手,来进行 vibe coding。
本质上还是,我们单纯地跟模型进行对话,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最后的产出也比较有限,一般就是一个我们看都看不懂的代码文件,点个预览就够了。
但现在,TRAE SOLO 模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开发工具、或者 AI 聊天编程产品的形态。它整体的布局更像一个大模型助手的智能体界面,没有了中间的代码编辑器,最左边也不是文件管理器,而变成了任务列表。
SOLO Coder:面向复杂项目开发
TRAE 提供了 Coder 和 Builder 两个选项,SOLO Coder 主要是针对复杂的项目开发,更专业的应用场景。一般是我们有现成的项目,可以通过 Coder 来完成一些项目迭代、Bug 修复和架构重构等。
![]()
我们选择了一个 GitHub 上的开源项目,动辄上千上万行的代码,根本看不懂。然后直接问他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网络结构等组件,可以让这个方法的效果更好。
![]()
▲ 指令下达后,直接开始执行,帮我完成各种包的安装,实时跟随会自动切换不同的工具面板。
前几天我刷社交媒体,看到有人在问,大家在 vibe coding 等结果的过程中一般做什么。
有人说真正的 Vibe 是应该打开手机开始刷视频,也有人说会盯着 AI 的每一步操作,防止它莫名其妙删库跑路,还有说再开一个 Agent 来执行其他任务。
SOLO 模式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任务处理过程中,是可以多任务并行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同时执行多个项目。同时,SOLO 智能体在调用不同的工具过程中,会可视化全部的工具调用流程、自动切换不同的工具面板,TRAE 把这一点叫做「实时跟随」。
![]()
和 TRAE 2.0 会显示当前使用的模型不同,在 Claude 彻底断供之后,TRAE 3.0 在 SOLO 模式下,只会显示 Max 模型,且不能自定义选择模型。
SOLO Builder:从零构建一个应用
SOLO Coder 还是有点太专业了。另一个智能体,SOLO Builder 在某种程度上,则是一款很典型的 vibe coding 产品,和我们之前分享过的 Lovable 一样,它主打的是从零开始,一句话构建一个产品。
但不同的是,SOLO Builder 能凭借 TRAE 自身强大的开发环境,真正做出一个大规模可用的产品,不会停留在做一个小玩意路线上。
![]()
一款应用从构思到最后真正上架到 App Store,中间要完成的需求分析、UI 设计、系统环境等等,都可以在 SOLO Builder 中,通过 AI 来完成。TRAE 提供了包括编辑器、文档、终端、浏览器、Figma、智能体、MCP在内的多个工具。
![]()
▲ 开始写项目需求文档和技术架构文档
通过调用不同的工具,仿佛真的有一个助手在操作我们的电脑:在写清楚产品需求文档后,默默地又开始写代码来实现,最后再自己测试代码、部署整个项目;把产品经理、程序员、测试、运维的活全干了。
我们输入了一个需求,是让它做一个摸鱼 APP。得到了对应的文档之后,SOLO Builder 不会立刻执行,而是让我们先确认这个计划是否可行。此刻我们就是项目经理,告诉 AI 来 Align(对齐)一下颗粒度,不行就要 AI 再回去修改文档。
在 SOLO Coder 智能体,同样有「Plan 计划」的开关,先让模型规划怎么做,我们再确认。
![]()
一切顺利,我们得到了最后的摸鱼 App,TRAE 还贴心的提供了一个推荐操作,让我们把项目部署到 Vercel(托管网站的平台)上,而不仅仅是本地访问。
![]()
不过,SOLO 模式目前还只在国际版推出,国内版本可以通过加入候补名单,等待上线。
![]()
▲候补链接:https://www.trae.cn/solo
豆包编程模型,TRAE 的国产版核心
虽然国内版本还没有 SOLO 模式,但是字节最新的豆包编程模型,已经在 TRAE 国内版上线了。
![]()
▲Doubao-Seed-Code 生成的技能五子棋页面截图
Doubao-Seed-Code 是字节这周二发布的一款全新模型,它专门在 Agentic 智能方面,进行了深度优化;在多个编程相关的基准测试中,表现结果全面领先国产的同类模型;此外,它的输入输出还做到了国产模型的最低价。
用直观的例子说明,在相同 Tokens 数量的任务下(0-32k 输入区间),Claude Sonnet 4.5 完成需要约 4.05 元,GLM-4.6 要 0.77 元,而 Doubao-Seed-Code 的成本是 0.34 元。
![]()
![]()
▲配合字节的 TRAE 编程产品,在 SWE-Bench 上的得分更高;以及使用成本更低
Doubao-Seed-Code 的亮点还包括,它支持最高 256K 的上下文长度,能应付一般的长代码文件。它也是国内第一个支持视觉理解能力的编程模型;通俗点讲,就是不用自己口头描述做什么,一张设计稿、截图,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内容。
模型提供的 API 调用,支持在 Claude Code 中使用,也对字节跳动自家的编程开发工具 TRAE,Cursor、Codex CLI、Cline 等主流的开发生态,实现了全面的兼容。
目前,Doubao-Seed-Code 可以在火山方舟大模型体验中心、TRAE 中国版直接使用,也可以透过平台的 API 调用。
![]()
▲ https://www.volcengine.com/experience/ark?model=doubao-seed-code-preview-251028
在 TRAE 中国版,还提供了 Kimi K2,GLM 4.6,以及 DeepSeek、Qwen 等常见国产编程模型。
![]()
▲ https://www.trae.cn/
我们也在火山引擎官网、TRAE 、以及 API 调用几种方式里,体验了这款全新的编程模型,不能说吊打 Claude,但是配合自身的编程开发环境、和超低的费用,很难不让人心动。
模型能力实测,一张草图生成一个项目
视觉理解是 Doubao-Seed-Code 的一大亮点,但其实从图片复制网页,甚至是在 AI 大语言模型流行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应用。而多模态的能力,现在也基本上成为了每个模型的标配。
我们从网上找了一张手绘的网页布局图片,直接让它根据这张草图,生成对应的前端页面。
![]()
还原度还是很高的,复制代码拿过来直接用作自己的项目,或者再要它添加一些处理的逻辑,神笔马良的即视感。
除了这种照搬图片的内容,我们还找了一张大家熟知的游戏截图,Flappy Bird,但是截图里面就是几根柱子。上传截图并提问,你认识这个游戏吗?用一个单页的 HTML 实现它。
![]()
虽然简陋了一点,但是 Douban-Seed-Code 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一眼就看出来这是 Flappy Bird 的游戏。最后的实现,把小鸟直接换成了一个原点,但确实是一张图就能生成游戏。
火山方舟的模型体验中心更多是一种 Playground 的存在;Doubao-Seed-Code 的发布,直指当下火热的 AI 编程赛道。
![]()
字节也专门为 Doubao-Seed-Code 在 TRAE 中的表现进行过优化,与 TRAE 深度结合的豆包编程模型,在对应的编程基准测试中,甚至拿到了超过 Claude 4.5 Sonnet 的成绩。
和网页版处理不同,在本地使用,意味着我们的主动权更大。我们直接把过去几篇 APPSO 的文章放到项目文件夹,然后在 TRAE 里和模型对话,要它根据这些文件,帮我制作个人作品集。
![]()
在豆包编程模型的介绍资料里,我们看到字节用了一套大规模的 AI 强化学习系统,来完成智能体的学习训练。
- 覆盖十万个不同环境的数据集,让 AI 见识各种复杂任务。
- 不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而是完全依靠端到端的强化学习,模型自己总结经验。
![]()
在 TRAE 中运行了一会儿了,就得到了最后的个人作品集网页,说实话总结得很不错,在精选文章那一部分,都是 AI 自动帮我配的图片。
除了直接使用,豆包编程模型还提供了 API 的方式,能够配置到 Claude Code 之类的工具中。
我们之前在介绍 Google 全家桶时,分享过 Gemini CLI(和 Claude Code 类似的命令行终端工具)的使用体验,基本上能减去我们找各种第三方工具的繁琐。
在火山引擎的官网,字节更是直接给出了完整的将 Doubao-Seed-Code 配置到 Claude Code 的详细步骤,我们只需要照着教程走,就能得到一个不会被断供的 Claude Code。
![]()
▲ https://console.volcengine.com/ark/region:ark+cn-beijing/model/detail?Id=doubao-seed-code
简单配置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 Claude Code 的页面,并且显示当前的模型时 doubao-sseed-code-preview-251028。
![]()
字节这波发 Cursor 平替 SOLO 模式,又发 Claude 4.5 平替 Doubao-Seed-Code,能看出来是真的很想把 AI 编程做到极致,毕竟这是现在的大热门。
有多热,代表性产品 Cursor 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来到了 300 亿美元,并且它几乎可以确认,将是历史上最快达到 10 亿美元 ARR 的公司。
![]()
▲图表由 GPT-5.1 生成,显示这些公司从成立到实现 10 亿美元的 ARR,需要多长时间。图片来源:X@Yuchenj_UW
而前些天,柯林斯词典也宣布,把 Vibe Coding 作为 2025 年度词汇;这一年来,无论是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多多少少都已经接触到了 AI 编程。
简单的「帮我生成一个贪吃蛇的游戏」、到复杂的大型项目管理,代码完全变成了向 AI,而更少面向开发者的语言。
这种趋势也在大多数的基础模型,把编程能力作为主要卖点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流行。如果在去年问一个 AI 编程的用户,他会选择什么模型,毫不犹豫地说,一定是 Claude 3.5。
![]()
到了今年这个时候,Claude 断供看起来反而是倒逼了我们一把。国产的编程模型有了智谱的 GLM 4.6、阿里的 Qwen Coder、Minimax M2、月之暗面的 Kimi K2 Thinking,个个都榜上有名;今天又多了一个选择,Doubao-Seed-Code。
模型之外,工具的演变也没停下来,从只是生成代码然后预览,到现在 TRAE 要把软件开发一条龙全面服务到位。即便现在说 AI 编程,要全面取代程序员还不太可能,但让 AI 手搓一个微信,未来三五年说不定真的能做到。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Trae 推出 Solo 模式:AI 开发的“一人一项目”时代来了?
“产品经理找程序员写原型?不需要了。产品经理就是程序员。”
最近,AI 开发平台 Trae 正式推出了全新功能 —— Solo 模式,彻底重构了传统软件开发流程。它不再只是“代码生成器”,而是进化为一个全栈 AI 开发工程师,从需求到交付,全程高能。
这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一场开发范式的革命。
🚀 什么是 Solo 模式?
Solo 模式 是 Trae 提出的全新 AI 驱动开发范式,旨在打造沉浸式的智能开发体验。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 你只需提出一个想法,AI 就能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UI 构建、状态管理、API 对接、数据库设计、测试到部署的全过程。
换句话说:
✅ 只需一句话,就能让 AI 从零构建一个完整网站或应用。
💡 为什么叫“Solo”?
因为——一个人,一个想法,就能启动一个项目。
过去,一个产品上线需要:
- 产品经理写 PRD
- UI 设计师出稿
- 前后端开发协作
- 测试、运维跟进
而现在,你只需要提出需求,剩下的交给 AI 完成。
🎯 实战演示:用 Solo 模式创建“绘本岛”
我们来试试看,如何用 Trae 的 Solo 模式,快速搭建一个名为 “绘本岛” 的亲子阅读网站。
第一步:提出需求
创建一个名为“绘本岛”的亲子阅读网站。
品牌调性:温馨、童趣、色彩明亮。
核心功能:
- 用户注册/登录
- 分类浏览绘本(按年龄、主题)
- 在线阅读(支持翻页动画)
- 收藏与分享
- 每日推荐
视觉风格:扁平化 + 卡通插画风,主色调为蓝色和橙色。
👉 这些信息就像你在跟一位全能的 AI 工程师对话。
第二步:AI 自动生成完整方案
Trae 的 Solo 模式会自动完成以下步骤:
- 生成 PRD(产品需求文档)
- 输出设计稿(含交互逻辑)
- 产出技术方案(前端架构 + 后端接口设计)
- 自动生成数据库结构(如用户表、绘本表、收藏表)
- 编写前端代码(React/Vue + Tailwind)
- 搭建 API 服务(Node.js 或 Python)
- 配置测试用例
- 一键部署至云环境
⚡️ 所有过程无需人工干预,AI 自动规划、分步执行。
第三步:一键启动
点击「启动项目」按钮,整个系统自动运行,几分钟内即可看到可交互的原型页面。
你甚至可以:
- 直接在浏览器中预览
- 修改文案或样式
- 快速迭代功能
🌐 从此,非技术人员也能拥有自己的产品原型。
🔁 传统流程 vs. Solo 模式对比
| 环节 | 传统方式 | Solo 模式 |
|---|---|---|
| 需求沟通 | 多方协调,耗时长 | 一次输入,AI 理解并执行 |
| 原型设计 | UI 设计师手绘 → 评审 → 修改 | AI 自动生成交互原型 |
| 技术方案 | 开发团队讨论 → 写文档 | AI 输出完整技术架构 |
| 代码实现 | 手动编码,易出错 | AI 编写高质量代码 |
| 部署上线 | 手动部署,依赖运维 | 一键部署,自动完成 |
✅ 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成本近乎归零。
🤔 谁会受益?
- 产品经理:不用再找程序员写 demo,自己就能验证想法。
- 创业者:快速验证 MVP,降低试错成本。
- 非技术人员:轻松实现创意落地。
- 开发者:专注复杂业务逻辑,不再重复造轮子。
💡 未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开发者。
🔮 未来展望:AI Development,不只是 AI Coding
Trae 的目标是实现 AI Development(整体系统构建) ,而不仅仅是 AI Coding(代码生成) 。
这意味着:
- AI 不再是辅助工具
- 而是主导开发流程的智能体
- 编辑器、终端、文档、浏览器……全部整合进 AI 工作流
🌐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AI 主导开发”的新时代。
✅ 总结
Trae 的 Solo 模式,不是一次功能更新,而是一次开发模式的颠覆。
它让我们看到:
- 未来的开发,可能是“提需求 → 等结果”
- 产品的边界,将由想法决定,而非资源限制
🚀 当你还在写 PRD 时,别人已经用 AI 把产品跑起来了。
📌 如果你也想体验这种“一人一项目”的开发快感,不妨关注 Trae 的官方动态,第一时间尝鲜 Solo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