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特斯拉即将上新,全新奥迪 A6L 亮相,小鹏 P7+ 增程版也来了!

虽然今年的「金九银十」没有往年这么火热,但各大品牌的终端优惠和市场活动依旧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展厅之外,大家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发起新一轮攻势——

最新一期的工信部产品公告,再次提前揭晓了牌桌上的新玩家与新打法。

这一次,「BBA」中的「A」成为了最值得关注的品牌之一,当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决定在 A6L 这样的核心燃油车型上全面搭载华为的辅助驾驶方案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跨界合作,更是传统汽车工业在技术路径上的一次变革。

另一个信号,则是纯电与混动之间的界线正变得愈发模糊。以小鹏为代表的纯电新势力,开始更彻底、更全面地拥抱增程技术。

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各家车企都交出了自己的最新答卷。下面,我们就按照顺序,逐一解析本次公告中的重点车型。

特斯拉 Model Y+ 后驱长续航版

特斯拉为 Model Y+ 新增了一款长续航车型。从其 225kW 的后置单电机来看,这是一款长续航后轮驱动版,CLTC 续航应该会超过 800km。

在此之前,Model Y 的产品线存在一个明显的空白区(26.35 万-31.35 万元),消费者要么选择续航较短的标准版后驱,要么直接跨越一个很大的价差,去选择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对于大量不需要四驱性能、但对续航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来说,一直缺少一个合适的选项。

长续航后驱版的推出,正是为了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它以更低的门槛提供了更长的续航能力,大概率会触动一部分正在观望竞品的潜在买家,稳住 Model Y 在市场中的地位。

一汽奥迪 A6L & Q5L

这次公告里最值得深入探讨的,是一汽奥迪为其两款核心燃油车型—— A6L 和 Q5L 做的中期改款。

▲ 全新 A6L

首先是造型全面焕新的 A6L,它的尺寸也经过了微调,车长来到了 5.14 米,轴距更是来到了 3066mm,后排会有更大的空间优势;两车都更新了奥迪最新的家族式设计,换上了辨识度更高的新款尾灯。

▲ 全新 Q5L

动力方面,两台车用的是 200kW 的 2.0T 发动机,可能会有 48V 轻混,肯定算不上快,但也在意料之内。

核心变化是隐藏在申报图前脸中的激光雷达——和之前的 A5L 一样,A6L 和 Q5L 这俩走量车型都将搭载华为乾崑的辅助驾驶系统。

必须得肯定一下华为的辅助驾驶能力,显然已经达到了让奥迪愿意为其调整产品定义的水平。

小鹏 P7+ & G6 增程版

小鹏汽车在增程路线上的布局,正在变得更加彻底和迅速。继 G7 和 X9 之后,曾经帮助小鹏树立品牌形象的运动轿跑 P7+,以及当前的主销 SUV G6,也正式申报了增程版本。

▲ 小鹏 P7+ 增程版

从数据来看,两车都采用了来自东安动力的 1.5T 增程器和亿纬动力的磷酸铁锂电池,最大功率为 110kW。这是一套在成本和性能上都经过市场验证的组合。其中 P7+ 增程版电机功率为 180kW(约 244 马力),G6 增程版则为 218kW(约 296 马力)。

▲小鹏 G6 增程版

电池方面,两辆车用的都是磷酸铁锂电池,电芯来自亿纬动力,电池生产则是由小鹏自己的武汉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负责。

对于长期坚持纯电路线的小鹏而言,为全系主力车型增补增程版本,无疑是受到了来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直接影响,理想、零跑等品牌在增程市场获得的成功,证明了现阶段增程方案对消除用户里程焦虑、扩大市场接受度的有效性。

如何平衡纯电先锋的品牌形象与增程带来的销量增长,将是小鹏接下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奔驰 CLA 260 L

奔驰的入门级纯电轿跑 CLA 多了一个新车型。

和 CLA 300 L 不同,这款新车自然不会用 AMG 风格套件的了,尺寸上倒是没有变化,依旧是 4763/1836/1471mm,轴距为 2830mm。

整体架构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只是动力方面换用了 165kW(221 马力)的电机,对比已经开启预售的 CLA 300 L(200kW)有所下调。

当然,价格也降一些。目前 CLA 300 L 的预售价是 25.9-29.9 万元。

东风日产 N6

N7 旗开得胜之后,东风日产又拿出了一款名为 N6 的插混轿车。

日产终于拿掉了彻底凉凉的 e-POWER,带来了基于天演架构打造、搭载专属 NR15 插混发动机的车型,这是东风日产的第一辆插混车型。

造型上自然是和纯电车型 N7 没差的了,只是在灯组等细节处做了一些区分;尺寸也和 N7 一样,4831mm 的车长、2815mm 的轴距,在同级合资车型中处于「主流偏上」的水平。比轩逸大一些,接近本田雅阁的尺寸。

N7 的价格已经很有诚意了,鉴于 N6 在命名上还比 N7「小一号」,价格估计也会有惊喜。

享界 S9

你没看错,刚出了旅行版的享界 S9 又有新动作,为纯电版本带来了年度改款。

由于是年度更新,新车在整体造型上变化不大,尺寸也保持不变。主要的细节调整体现在:换装了全新的「星云贯穿式」尾灯组,并提供了新款式的轮圈、电动门等更丰富的配置选项。

动力方面,S9 将继续搭载华为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 227kW。作为参考,现款车型搭载的是宁德时代 100kWh 电池包,续航里程根据配置不同在 721km 至 816km 之间。

安徽大众与众 07

大众安徽旗下的与众品牌自推出以来,在市场上的声量一直不大,表现也相对边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第一款纯电轿车——与众 07,就显得更为关键。

从产品信息来看,它定位中型纯电轿车,长 4.85 米,尺寸略小于兄弟车型 ID.7,搭载 170kW 后驱电机和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而它将要面对的,是比亚迪秦 L EV 等车型所在的,竞争激烈的主流家用市场。

为了翻盘,与众 07 引入了大众与小鹏共同研发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这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差异化卖点。根据大众的说法,该架构专为中国市场设计,能够为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提供更好的底层支持,以改善大众车型以往在智能化体验上的表现。

总的来说,与众 07 的策略,就是试图用来自小鹏的「智能」技术基因,来盘活品牌目前相对被动的市场局面。和文章开头的奥迪 A6L 一样,这也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上求变的方式。

如今汽车行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传统车企的「护城河」不再仅仅是机械素质和品牌历史,智能科技的比重正变得前所未有地高。

新势力的「标签」也不再是固定的,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必须学会成熟和变通。年底的广州车展,想必会很精彩。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设计比宝马还激进?奥迪 A4 E-tron 预计 28 年量产,或有增程版本

奥迪正筹备一款彻底焕新的电动 A4(暂称 A4 E-tron),计划于 2028 年左右上市。

尽管外界早有传闻,但奥迪高层此前从未正式确认 A4 E-tron 的开发计划。但近日,奥迪集团首席执行官 Gernot Döllner(格诺特·多尔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确认了电动 A4 项目的存在。

▲ 奥迪 CEO Gernot Döllner

奥迪设计哲学的彻底重构

奥迪 A4 E-tron 将是一款中型行政轿车,其将基于大众集团新一代的 SSP 平台打造,而非目前 A6/Q6 E-tron 等车型使用的 PPE 平台,新平台的定位和价格也将更贴近于电动版宝马 3 系和奔驰 C 级这两位对手。

新一代宝马 3 系与 C 级电动版续航可达 700 公里以上、充电功率超过 300kW,高性能四驱版本功率在 400 马力级别,因此业界普遍推测,奥迪 A4 E-tron 的核心指标也将与竞品看齐。

但抛开参数,最值得期待的或许是,A4 E-tron 将率先落实奥迪此前提出的「Radical Next」语言,在内外设计上迎来一次重大更新。

A4 E-tron 将成为奥迪首款全面体现 「Radical Next」 设计理念的量产车。这一理念由四个关键词构成——简约、科技、智能、感性

如果这些理念真正落地,那么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延续燃油时代线条的奥迪,而是一款彻底「重生」的电动 A4。

▲ A4 燃油版

外观方面,A4 E-tron 或将采用全新的纵向矩形格栅设计,四环标志与前灯组融为一体,细长的 LED 灯带贯穿车头,车身线条极度简化,以空气动力学为导向,打造一体化、极简的轮廓。

▲ 由 AutoCar 制作的奥迪 A4 E-tron 渲染图

虽然目前并未有实车流出,但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奥迪 Concept C 概念车来预览一些变化。

在 Concept C 概念车上,奥迪大幅度的简化了车身线条,只留下了一条肩线贯穿车身,并且取消了新车的后窗,让溜背式车顶直接延续到了车辆尾部,整体车身轮廓相当迷人。

▲奥迪 Concept C 概念车

概念车的前脸造型则稍稍值得商榷,Concept C 不再拥有奥迪在燃油时代标志性的蜂窝状格栅前脸,四环标所在的中央区域被一大块黑色的面板所取代,两侧的进气口四周做了隐藏式的熏黑处理,形状和前灯一样变为了横平竖直的细条。

▲奥迪 Concept C 概念车

在车内,奥迪希望通过 A4 E-tron 重新定义「智能」与「情感」的平衡。

奥迪这样描述到:

车内的虚拟按钮更少,触觉元素更多。这也使我们能够将材质感带回车内——那种真实的金属感,「奥迪的咔哒声」,也就是情感。

Concept C 已经为此提供了一些预览:整个座舱内的线条以及门把手、空调出风口等组件都遵循了和车身线条一样的横平竖直设计。

▲ 奥迪 Concept C 概念车内饰

奥迪放弃了他们通常采用的运动型平底方向盘,选择了一个对称的圆形方向盘,上面所有的功能都有圆柱形的实体按键控制。

同时,奥迪在新概念车上提供了可隐藏的10.4 英寸显示屏,如果需要专注于驾驶,这块屏幕可以被完全收起。

▲奥迪 Concept C 概念车内饰

总而言之,或许具体设计仍然值得商榷,但奥迪确实在设计上做出了突破,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可能性。

新平台、新定位

设计言语之外, A4 E-tron 也被奥迪视为迈向「软件定义汽车」并重塑产品线的关键一步,而这还要从大众命途多舛的 SSP 平台说起。

按照大众集团的规划,SSP 平台于 2021 开始开发,本该于 2026 年上市并推出首款车型以应对电动化时代的竞争,但由于大众软件部门 CARIAD 接连出现问题,该平台将延期至 2027 年搭载于大众 ID.1 车型并于 2028 年投入量产。

大众为 SSP 平台设定了一个相当宏大的战略,他们期望该平台能够汇总不同品牌的车型,从而最大化效率和可扩展性,大众预计 SSP 平台将覆盖 2027 年到 2032 年的约 3000 万辆汽车,实现跨品牌、跨级别的技术共享和成本节约。

除了 ID 系列车型外,奥迪 A4 E-tron、斯柯达明锐以及基于 Cupra Tindaya 概念车的新旗舰 SUV 等车型都将基于这一平台量产。

▲ 大众 ID.POLO

在 SSP 平台的具体技术细节上,目前可以确定的信息有:

支持纯电和增程式两种形式的动力驱动。

支持 800V 或以上的高压电池,能够实现快充和支持高功率电驱动。

支持高阶辅助驾驶。

在芯片供应链和电子电气架构上,大众则在不同地区引入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本土化。

在北美,大众汽车正与美国制造商 Rivian 合作开发名为 SDV 的电子电气及软件架构。

在中国,大众以 SSP 为基础,采用其和小鹏合作自主研发的 CEA 架构进行本地化调整,推出了中国可扩展平台 CSP。并且从 2026 年起,大众将尝试在部分纯电车型上使用小鹏的 XNGP 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小鹏自主研发的图灵 AI ADAS 芯片,也将集成至部分大众车型上。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奥迪发起了一波产品攻势,接连推出了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一汽奥迪 A5L 两款燃油车,一汽奥迪 Q6L e-tron、上汽奥迪 AUDI 品牌 E5 Sportback 两款纯电车型来表示自己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中的成果。

但在奔驰宝马纷纷进入所谓「新世代」的当下,奥迪也急需一款能够代表未来、引领方向的车型,A4 E-tron 承担的正是这份重任。

正如奥迪 CEO 所言:

新车的推出将是「公司历史上最大变革」的一部分:奥迪将重构产品阵容、设计语言与组织架构,以应对更严苛的市场环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