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获IDG、安克投资,深圳智能办公家居大卖年收超5亿美元|Insight全球

编者按:当出海越来越成为一家中国公司核心战略时,如何征战全球市场就成为一个极其专业的话题。在全球化的演变中,已有不少中国品牌站立潮头。鉴于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全球」专栏,从品牌成长与变迁,探索中国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与时代契机,为出海玩家与行业提供思考与启发。

这是我们专栏第50期——从一款创新的电视支架起步,这家深圳企业——倍思奇(BESTQI)在海外市场成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当行业仍陷于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时,倍思奇凭借自主研发的人体工学技术和智能化设计,将产品打入中高端市场。2024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亿美元,印证了其以产品力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

作者丨欧雪

编辑丨袁斯来

2024年,智能化家居与办公用品大卖倍思奇年销售额已经突破5亿美元。它拿过IDG与安克创新的投资,是少数能和海外老牌厂商竞争的中国公司。

倍思奇创始人吕亚奇回国创业时,正好是亚马逊跨境电商发力的开端。在那个卖白牌都能赚大钱的年代,吕亚奇却花了2年时间进行产品优化。

2017年,倍思奇上架了一款人体工学电视支架,迅速冲至亚马逊Best Seller第二名,单月营收最高突破80万美元。

倍思奇当然是吃到时代红利的那一批卖家。然而,9年过去,他们或消失、或功成身退,留在牌桌上的,只剩下少数人。这群幸存者比任何人都清楚:白牌暴富的故事已退出主流,接下来是品牌卖家的战场。

倍思奇从一开始就选择一条投入更高、上手更慢但更持久的航线。所以,同行仍陷于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时,倍思奇能靠智能设计和技术差异化,将电视支架、显示器支架等一系列产品做出溢价,打入中高端欧美家庭。

在吕亚奇看来,中国出海企业要想真正站稳全球市场,不能只靠性价比和流量打法,更要靠对用户场景的深度洞察。

即便在电视支架、显示器支架这类看似成熟的品类中,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可能是更顺畅的调节体验、更自然的智能联动,或是更适合小空间的设计。

这也揭示了中国出海企业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经验:在普通品类中,仍有大量场景化需求未被充分满足。那些真正读懂用户需求的企业,最终将赢得市场。

从电视支架开始

倍思奇2016年成立即入驻亚马逊。到2017年,它以一款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支架在亚马逊美国站一炮而红。这款产品采用创新结构和轻量化设计,一举冲至Best Seller第二位,销售金额达到类目第一。

这款爆品背后,是二三十人的团队整整两年的用心打磨。“我们把所有资源都压在这一款产品上,从结构设计到工艺细节,从详情页优化到售后服务。”吕亚奇回忆道。

吕亚奇是工程师出身,“我不擅长平台运营,但我懂得如何打磨产品。”他告诉硬氪。

电视支架的成功让团队看到了场景化延伸的机会。旗下品类从显示器支架起步,逐步拓展到升降桌领域,并一度在亚马逊做到细分类目第一。

倍思奇电视支架产品(图源/企业官网)

“桌子做成了,椅子自然就是下一个入口,”吕亚奇说,“用户买了升降桌,八成会配一把好椅子,这是天然的场景闭环。”

“欧美市场一把高端椅子卖到一两千美金,却几乎没有真正的智能功能,这就是中国品牌的机会。”吕亚奇说。

2021年,倍思奇迎来重要转折点。IDG资本与安克创新的联合投资。“投资人说,终于找到了一个‘真做产品’的创始人。”吕亚奇回忆。

获得投资后,倍思奇加速全球化布局。它们主品牌聚焦人体工学,子品牌如华诺、派乐高切入升降桌、电视推车等细分市场。子品牌已覆盖欧美日等成熟市场,并计划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公司预计2025年将突破7亿美元。

倍思奇的成功印证了一个道理:在跨境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回归产品本质,真正读懂用户需求,才能在全球市场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流量引擎。”吕亚奇总结。

迈向“智能人体工学”时代

全球办公家具市场是一个典型“稳态但低迭代”的赛道。尽管全球办公与家居器械品类繁多,却长期缺乏真正创新。老牌厂家如Herman Miller、IKEA等的办公产品多数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智能与场景融合程度低。

而这种断代也意味着机会。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办公家具市场规模为575.1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预计2032年规模将突破154.4亿美元,驱动力主要来自人机工程学与现代化办公解决方案需求的提升。

在吕亚奇看来,未来的桌椅理应更智能、更自动,不需要反复手动调节。“客户现在觉得调椅子麻烦,这就是痛点,更是机会。”

倍思奇正在做的,就是把人体工学产品变得更聪明。比如,他们研发的智能电视支架,能通过语音控制转动角度。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说句话电视就自动转向你;宝宝在客厅玩耍,妈妈也能随时瞥一眼屏幕。

这也正是倍思奇发展的方向:设计出自带“大脑”的办公居家产品,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

倍思奇打造智能工作空间(图源/企业官网)

或许和吕亚奇的过往经历有关,倍思奇虽然做的是消费品,却带着浓重的工程师文化。

2023年,倍思奇便自主研发智能与AI平台,以实现更深度的产品互动与定制化可能。

目前,倍思奇已将AI语音控制模块植入升降桌,并计划扩展至更多产品序列。尽管当前市场对智能功能的需求可能仅占2%,吕亚奇判断这一比例未来将升至20%,并贡献80%的行业利润。

未来三到五年,倍思奇的目标很明确:持续两位数增长,同时提升利润。路径也同样清晰:一是产品全面智能化,二是发力高端差异化产品,三是深化线下渠道。

尽管公司在影音多个细分品类市占已达40%,但天花板也已显现。要实现持续两位数增长,必须围绕“人体工学”与“智能结构”两条线,拓展品类宽度与深度。

“跨境电商的粗放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属于产品真正好用、品牌有信任感的企业。”吕亚奇总结。

雷军:小米 17 全面对标 iPhone,罗永浩邀贾国龙直播;中美就 TikTok 达成基本共识|极客早知道

雷军:小米 17 系列全面对标 iPhone,正面迎战

9 月 15 日消息,全新小米 17 系列手机官宣将于本月发布,而非此前网传的小米 16 系列,让人颇为意外。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今日表示:小米 17 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 iPhone,正面迎战!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也表示:

5 年前,我们开启高端化战略,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 iPhone。迄今,苹果依然非常出色。iPhone 17 系列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但我们依然很有信心,才会同代同级地直面 iPhone

小米 17 系列包括三款产品:小米 17、小米 17 Pro、小米 17 Pro Max,命名方式也类似 iPhone 17 系列。

小米 17 系列已在小米商城开启预约,海报中可以看到白色包装盒,以及澎湃 OS 相关字样。(来源:IT 之家)

 

李成钢:中美就 TikTok 相关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9 月 15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今日表示,过去两天,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 TikTok 等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

李成钢表示,关于 TikTok 问题,中国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同时,中国政府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李成钢说,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 TikTok 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路透社今日早些时候曾报道,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预计将再次延长字节跳动剥离 TikTok 美国业务的截止日期。此前,美国政府要求字节跳动在今年 9 月 17 日前完成这一剥离。这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第四次给予 TikTok 宽限期。根据美国「不卖就禁」法律的最初规定,字节跳动必须在 2025 年 1 月 19 日之前出售 TikTok 美国业务,否则在美国就会被关闭。但是,特朗普已经三次给予 TikTok 宽限期,延长了截止日期。特朗普上月曾表示,有美国买家对 TikTok 感兴趣,他可能进一步延长截止日期。

「TikTok 禁令」是拜登打着所谓「保护国家安全」的旗号,于 2024 年 4 月 24 日签署一项国会通过的「不卖就禁用」法案,要求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在 2025 年 1 月 19 日前将 TikTok 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这款应用程序将在美国被禁用。2025 年 1 月 17 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TikTok「不卖就禁用」的法律不违宪。(来源:央视网)

Meta 提前泄露新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

在 Meta 即将举办的 Connect 大会前夕,其一则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提前曝光了 Meta 与 Ray-Ban 联合打造的一款新型带显示屏智能眼镜以及一款用于操控的手环。据 UploadVR 报道,这段视频还展示了 Oakley 旗下的全新包裹式「Sphaera」智能眼镜,其鼻梁处嵌有摄像头,这意味着 Meta 本人的确提前泄露了本周 Connect 大会两项重要新品。

根据视频中的品牌标识,「Meta | Ray-Ban Display」字样显示这款眼镜或将被命名为 Meta Ray-Ban Display。根据 UploadVR 报道中包含的一段简短片段,这款智能眼镜的右侧镜片内嵌显示屏,演示内容包括用 Meta AI 语音助手提问、在镜片上查看地图以协助导航、翻译路标信息,以及通过手环「书写」聊天回复等功能。

早在今年早些时候,CNBC 报道称,Meta 代号为「Hypernova」的显示屏眼镜配备的手环将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通过手部动作的电信号协助操控设备,因此本段演示或许正是该技术实际应用的场景。

此外,根据 UploadVR 发布的另一段视频片段,除了包裹式 Sphaera 眼镜,Meta 还将推出一款半透明版本的 Oakley HSTN 智能眼镜,类似去年推出的半透明 Ray-Ban 系列。

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预计将在本周三晚 8 点(美东时间)主持 Connect 大会主旨演讲,届时这些新款智能眼镜有望正式亮相。

 

亚马逊云科技 AWS 回应大中华区裁员传闻:报道严重失实,持续在中国积极招聘人才

9 月 15 日消息,今日有消息称亚马逊云科技(AWS)大中华区计划裁员,或涉及超 20% 的员工。

据第一财经报道,亚马逊云科技发言人对此表示,报道严重失实,亚马逊云科技持续在中国积极招聘人才

IT 之家注意到,亚马逊云科技上海 AI 研究院首席应用科学家王敏捷在今年 7 月透露,亚马逊云科技上海 AI 研究院正式解散,该研究院也是 AWS 最后一个海外研究院。亚马逊发言人回应确认消息属实,系「艰难的决定」,将全力支持员工顺利过渡。

亚马逊 CEO 安迪・贾西在今年 6 月曾表示,生成式 AI 应用的扩展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结构性变化,部分岗位削减、一些其它岗位新增,但整体员工数量将走入下降坡道。

参考路透社、彭博社两大外媒的报道,亚马逊正在落实人力资源重整计划,其云计算部门 AWS 的多个部门遭遇了一轮裁员,波及至少数百个岗位。(来源:IT 之家)

罗永浩邀请西贝贾国龙直播当面对话:你说我是网络黑社会,我认为你是诬蔑诽谤

9 月 15 日消息,罗永浩与餐饮公司西贝的「预制菜」争论还在升级,9 月 14 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微信群的一段发言被流传开来。贾国龙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

贾国龙表示,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贾国龙还对罗永浩进行了一番评价。

今日凌晨,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回应,邀请贾国龙进行直播对话:

贾总,你说我是网络黑社会,我认为你是诬蔑诽谤。这次的事件,总是我说几句,你说几句,容易各说各话,媒体转来转去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据此前报道,西贝 9 月 12 日发布《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称,西贝决定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顾客可在门店就餐的同时向门店伙伴提出参观后厨的要求,在穿戴相关食安防护服装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参观后厨。

然而据中新经纬昨日报道,为了保证后厨的正常运行,9 月 14 日中午西贝已发布通知,全国门店暂停后厨参观。目前,顾客、媒体记者暂时无法进入门店后厨参观、拍摄和直播。此外,「罗永浩套餐也已下架」。(来源:IT 之家)

 

古尔曼:苹果正重新思考 iPhone 手机设计方向,转型耐用、Pro 机型强化电池 / 相机

9 月 15 日消息,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上周发布了最新《Power On》通讯,透露了苹果 iPhone 手机未来的设计方向。

古尔曼表示,自乔纳森・伊夫 2019 年离开苹果以来,公司的设计策略已发生转变,其中 iPhone 17 系列成为了苹果焕新硬件战略的基石,为设计下一代更耐用、更贴近用户需求的 iPhone 奠定了基础。

古尔曼指出,苹果正在以「多年未见的方式」重新思考其硬件设计方向,其中最重大的转变便是更注重耐用性。每当新款 iPhone 发布时,许多博主都会对其进行掰弯机身、摔屏幕等「极限测试」,虽然近年来大多数 iPhone 都能撑过这种折磨,但苹果未来的目标是让 iPhone 更加坚固。

他透露,未来 iPhone 手机的正反两面都将搭载更加坚固的玻璃,在面对不小心跌落等场景时将更少出现碎屏等严重损坏。而 Pro 系列机型则聚焦电池升级和更强的相机,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更具吸引力,但可能违背苹果「让 iPhone 更加轻薄」的初衷。

据 IT 之家此前报道,苹果在今年秋季的特别活动发布了 iPhone 17 系列、iPhone Air 手机等新品,其中 iPhone 17 标准版主要聚焦配置升级,首次带来了 120Hz ProMotion 刷新率屏幕,而且存储配置从 256GB 起步,加量不加价,还有 A19 芯片、4800 万像素主摄和超广角镜头、方形 CMOS 前摄等诸多提升。

而 iPhone Air 则主要聚焦极致轻薄,抛弃了实体 SIM 卡槽,首次在全球市场引入了 eSIM 技术(含中国内地市场),前后均采用超瓷晶面板,中框等核心结构采用 5 级航空级钛金属打造而成,厚度 5.6mm。(来源:IT 之家)

苹果 iOS / iPadOS 26 正式版推送:全新液态玻璃设计、AI 功能改进,最低支持 iPhone 11

9 月 16 日消息,苹果现已发布 iOS 26 正式版,新系统命名跟上年份,带来设计、功能、AI 等多个方面的改进,附上 iOS 26 系统适配机型如下:

  • iPhone 16e

  • iPhone 16/16 Plus

  • iPhone 16 Pro/16 Pro Max

  • iPhone 15/15 Plus

  • iPhone 15 Pro/15 Pro Max

  • iPhone 14/14 Plus

  • iPhone 14 Pro/14 Pro Max

  • iPhone 13/13 mini

  • iPhone 13 Pro/13 Pro Max

  • iPhone 12/12 mini

  • iPhone 12 Pro/12 Pro Max

  • iPhone 11

  • iPhone 11 Pro/11 Pro Max

  • iPhone SE(第二代及后续机型)

新设计使应用和系统体验更加富有表现力和令人愉悦,同时保持了 iOS 的即时熟悉感。

它采用 Liquid Glass(液态玻璃)——一种新的半透明材质,能够反射和折射周围环境,使内容更加突出,并在控件、导航、应用图标、小组件等方面带来全新的活力。

新设计扩展到主屏幕和锁屏,使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个性化和富有表现力。液态玻璃还为应用图标和小组件带来了新的定制选项,包括新的透明外观。(来源:CnBeta)

比亚迪发布 e-Bus 平台 3.0:首创全域 1000V 架构,客车也有云辇-A

通过「分解式推理」架构,与旗舰 Rubin GPU 协同工作,大幅提升处理海量数据任务的效率和经济效益,预计将于 2026 年底上市。

9 月 15 日消息,比亚迪今晚发布了纯电客车专用的 e-Bus 平台 3.0,具备客车云辇-A、TBC 高速爆胎稳行系统等技术,基于该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是 C11。

此外,该平台实现全球首创客车全域 1000V 高压架构,内置行业最大容量客车专用刀片电池,并首创客车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主要布置在车辆底盘处,可增加车身强度,并有效扩充行李舱空间。

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 C11 搭载 12 向司机调节座椅、手机无线充电、灯具一键智能巡检、手机远程开关空调车门、锁车空调不停的待机模式等多项功能。同时,新车还配备「行业最宽」应急门,逃生宽度可达 1000mm,推力仅需 20N。(来源:快科技)

大疆官宣新品 9 月 17 日发布,预计为 DJI Mini 5 Pro 无人机

9 月 15 日消息,据 DJI 大疆创新官方微博,大疆将于北京时间 9 月 17 日(后天)20:00 举行新品发布会,参考其公布的视频,预计届时将发布 DJI Mini 5 Pro 无人机

目前,这款无人机几乎所有的规格信息均已曝光,此前消息显示该机起售价预计为 799 欧元(现汇率约合 6691 元人民币),全能套装定价 1129 欧元(现汇率约合 9454 元人民币),国行价格预计与之接近。(来源:IT 之家)

OpenAI 董事长布莱特・泰勒:「AI 泡沫」是良性循环,未来将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9 月 15 日消息,OpenAI 董事长布莱特・泰勒上周(9 月 11 日)接受了科技媒体 The Verge 采访,聊及 AI 的方方面面。

采访中,主持人首先回顾了 OpenAI CEO 山姆・奥尔特曼关于「在 AI 领域,总有人会赔掉一大笔钱」的说法,泰勒对此表示认同,并表示:「我们确实处于一场 AI 泡沫之中,但这种泡沫属于是『良性循环』。」

泰勒接着表达观点:「我认为 AI 和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的互联网一样,在未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但这种价值也说明总有一天『AI 泡沫』会被戳破很多人会亏掉本钱。我基于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先例认为这种事情将在未来发生」。

他认为,这种泡沫说明 AI 行业风险巨大,但风险在机遇面前不值一提,他还将这种风口和 20 世纪末的互联网行业作比较:「我当年可是互联网行业的『老兵』,虽然当时泡沫被戳破,大批公司倒闭,但 1999 年的那些人在某种意义上没做错任何事情」。

(来源:IT 之家)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西部黄金涨超5%

36氪获悉,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高开0.14%,深成指高开0.09%,创业板指高开0.2%;贵金属、煤炭、电脑硬件板块领涨,西部黄金涨超5%,中科曙光涨超3%,山西焦煤、潞安环能涨超2%;重型机械、农业、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潍柴重机、大禹生物、荣安地产跌超2%。

恒指开盘涨0.34%,禾赛-W上市首日涨超7%

36氪获悉,恒指开盘涨0.34%,恒生科技指数涨0.45%;禾赛-W上市首日涨超7%;’电气设备、有色金属板块领涨,灵宝黄金涨超3%,宁德时代涨超2%;零售、环保板块跌幅居前,米兰站跌超1%,光大环境跌近1%。

早报|雷军: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西贝发道歉信,罗永浩再怒怼/苹果推送iOS26正式版

cover

📱

雷军:小米 17 系列全面对标 iPhone

💻

罗永浩怒怼西贝「致歉信」:谁虐谁

🚗

中汽协会就供应链账期问题发表倡议

🍎

苹果推送 iOS 26 正式版

🧰

星链出现短暂服务中断

🔧

OpenAI 推出新编程模型

🚆

Grok 推出旗下「最快」模型

💡

OpenAI 董事长:「AI 泡沫」是良性循环

📷

OPPO Find X9 Pro 将配备 2 亿长焦

📸

vivo X300 Pro 将采用三焦段变焦闪光灯

重磅

雷军:小米 17 系列全面对标 iPhone(卢伟冰:小米 17「全方位大升级」)(对标苹果 小米将跳过 16 推出 17)(小米官博头像偷跑新品)

(标:小米 17 新机外观曝光,雷军称全面对标 iPhone

昨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宣布,全新小米 17 系列将于本月正式亮相,比上代提前一个月发布,并称这是小米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小米新旗舰并未采用「小米 16 系列」这一顺序命名,而是采用小米 17 系列。

据卢伟冰介绍,小米 17 系列是小米高端化战略五年来的蜕变之作,迎来关键变阵,全系产品力实现跨代升级。该系列包括三款机型:小米 17、小米 17 Pro 和小米 17 Pro Max,均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其中:

  • 小米 17 被定位为「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全方位升级且「加量不加价」;
  • 小米 17 Pro 主打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
  • 小米 17 Pro Max 则被称为「小米史上最强大的巅峰科技影像旗舰」。

卢伟冰表示,在开启高端化战略的五年来,小米坚定对标 iPhone,并在「高端无短板、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软硬件深度融合」的理念下取得显著进展。此次小米 17 系列不仅在底层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还将带来全新体验,以打破当前手机市场的「无聊感」。

随后,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更是转发微博并表示:

小米 17 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 iPhone,正面迎战。

昨天下午,小米手机官方微博还意外地换上了一个「新头像」,其中赫然显示一台从未见过的小米手机,疑似是小米即将要发布的「小米 17 Pro Max」。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部小米手机采用了全新的相机 Deco 设计,除了两颗硕大的镜头之外,模组本身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显示屏。

目前,小米手机官方微博已经「撤回」了这个头像,微博相册当中也去掉了这张头像图片。

大公司

西贝发道歉信,罗永浩再怒怼

近日,因「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的西贝餐饮集团,再次发布致歉信回应公众关切,并承诺将在 10 月 1 日前完成多项菜品加工方式的调整。

致歉信中,西贝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未能满足需求与期待,向顾客致歉,强调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并出台了九条具体整改措施,包括:

  • 油品与原料升级:所有菜品改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鳕鱼条改为门店原切大黄鱼现炸现烤;
  • 儿童餐现场制作:牛肉焖饭牛肉酱、牛肉饼均改为门店现炒、现做;
  • 肉类菜品现加工:烤羊肉串、猪排烩酸菜、酥皮肉夹馍卤肉、手撕椒麻鸡均改为生肉在门店现串、现烤、现卤或现煮;
  • 粥品新鲜熬制:燕麦小米粥改为门店现熬小米粥,并加入新鲜金瓜片熬制。

根据公告,调整范围涵盖儿童餐、烤羊肉串、猪排烩酸菜、酥皮肉夹馍、手撕椒麻鸡、燕麦小米粥等多款菜品,均将改为门店现做、现炒、现烤或现卤。

对于外界关注的保质期问题,西贝表示正与上游供应商沟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保质期」。

信中还引用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此前的发言:「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并称将「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打造透明化运营。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致歉信在发布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版本,唯一的区别是「顾客虐我千百遍」中的「虐」字在第二版中被加上了引号。有分析认为,这一细节调整意在降低争议,但反而让舆论焦点集中到该用词本身。

结合此前事件背景,此次致歉信是西贝在与罗永浩的「预制菜」舆论交锋后,再次作出的公开整改表态。此前,西贝曾否认涉事菜品属于预制菜,并开放后厨参观,但也承认部分菜品存在隔夜使用情况。

针对这一回应,罗永浩在社交平台上继续表达质疑,认为西贝此前的承诺与实际做法存在差距,并对整改时间安排、部分食材处理方式及相关合规问题提出批评,甚至暗示西贝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

另外,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日前发文称,「关于西贝我是好意,也肯定西贝在很多方面还是很优秀的!希望人们理性理解帮助企业改善问题走向美好、而不是不经意间的毁掉一个企业!因为做好一个企业太不容易!」

于东来还表示自己相信西贝会尽快完善人们对部分食品安全的担忧,其还称「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但社会的主流更多的是相互的指责,望人们未来都充满更多的善念!」

随后罗永浩转发相关内容并表示「希望您(于东来)弄清真相之前,千万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个浑水,连累了您的名声。」罗永浩表示,几日事件的发酵,可以看出来,想要毁掉西贝的人就是贾总(贾国龙)本人。

他同时发布长文表示,虽然西贝官方发了致歉信,但并未向他个人道歉,贾国龙本人也未就此前污蔑其为“网络黑社会”一事道歉。罗永浩称,按过去性格会坚持讨要公正说法,但五十岁后目睹过太多中年人因“面子”做出不顾后果的事,这次为了避免让贾国龙的固执伤及企业和员工生计,决定放弃部分原计划:

  • 放弃对贾国龙的诽谤诉讼(除非对方再次发表类似言论);
  • 放弃此前拟以十万元现金「奖励」贾国龙、以示讽刺的行动(除非对方再有荒谬言行);
  • 继续履行帮助消费者发起针对西贝的集体诉讼承诺,有需求者可通过邮箱 wujialu@qq.com 联系,他将安排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罗永浩再次强调,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甚至在电商直播中销售过,但餐饮企业必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不能用预制菜冒充现做菜肴。他最后表示,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期待尽快实施。

中汽协会就供应链账期问题发表倡议(多车企回复中汽协会账期倡议)

昨天上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旨在推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支持重点车企高质量践行供应商账期承诺,构建「整车 — 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该倡议围绕 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 四个关键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 订单确认:供需双方通过采购订单和交货通知单明确订货日期、规格、数量及交货要求。
  • 交付与验收:车企应在收货后原则上不超过 3 个工作日完成验收,并出具验收单。
  • 支付与结算: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供货单价未定时,先行支付不低于合同单价 80% 或开发定点单价 50% 的金额,后续多退少补。
  • 合同期限:倡导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每次合同有效期不少于 1 年。

中汽协会表示,此举是为应对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压价、延长付款周期」等问题,维护供应商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呼吁整车企业将该倡议纳入合约,切实履行账期承诺。

在该倡议发表后,蔚来、长城、小米、零跑、小鹏、吉利、北汽、江汽、一汽等车企纷纷响应,陆续发布声明表示将积极落实《倡议》,承诺在 60 天内完成账款支付,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据工信部发布的相关信息,截止昨日下午,包含此前已表态的东风、上汽、奇瑞、赛力斯、理想、长安、广汽、比亚迪在内,已有 17 家车企作出表态,行业上下游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苹果推送 iOS 26 正式版

今天凌晨,苹果推送 iOS 26、iPadOS 26 等操作系统的正式版。

本次 OS 26 系统家族,从 iPhone 到 Mac,从 iPad 到 Vision Pro,苹果统一了全家桶的界面语言和交互逻辑。

设计方面,苹果给本次的 UI 设计取名为「Solarium(阳光房)」,包含了「液态玻璃(Liquid Glass)」等全新设计元素。这种玻璃材质可以反射和折射周围环境,整体视觉风格向 visionOS 靠拢,大量使用玻璃材质来承担界面中的层级分化任务。

iOS 26 方面,锁屏升级了基于重力感应的空间壁纸效果;相机、相册、Safari 浏览器等界面极致简化;CarPlay 同步更新视觉语言。据了解,iOS 26 还新增了一项名为「自适应电源」的电池管理功能,而该功能在 iPhone 17 系列以及 iPhone Air 上默认开启。

据苹果官方文档介绍,该功能能够通过设备端的智能算法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并根据需要来进行自动调节功耗。值得一提的是,该功能需要耗费约 7 天时间进行后台学习校准。

iPadOS 26 上,拥有全新窗口管理系统,支持自由缩放、拖拽、平铺、等,提供桌面级别的多任务体验;引入全新菜单栏,支持下拉操作与搜索功能,开发者还可以定制自己的菜单。

另据 9to5Mac 报道,苹果目前已更新了新的技术支持页面,并在文档中强调了 iPhone 系统更新的重要性以及对设备的潜在影响; 其还向用户解释,为何在更新 iOS 26 系统之后,iPhone 可能会在短期内遇到续航和性能方面的影响。

针对续航、性能变化问题,苹果则解释表示,这是因为系统需要在后台完成数据和文件的索引,为搜索功能做准备,同时还会下载新资源和更新应用,这些任务会额外占用硬件资源。

同时,苹果还指出 iOS 26 中的新功能可能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但部分功能可能会持续消耗更多处理性能以及电池损耗。

市监局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

昨天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此前针对其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所附加的限制性条件。基于上述情况,监管部门已依法决定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

公告指出,此次调查将围绕英伟达在履行附加条件过程中的合规性展开,重点审查其在市场竞争秩序、技术合作及供应链公平性等方面的行为。

据悉,英伟达在 GPU 加速器市场的全球份额高达 90% 以上,而迈络思在 InfiniBand 网络互联设备领域的占有率接近 70%,二者深度整合后形成了高度封闭的生态体系。

中美就妥善解决 TikTok 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据央视新闻报道,昨晚,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西班牙马德里表示,中美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 TikTok 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李成钢介绍,9 月 14 日至 15 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 TikTok 等经贸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

针对 TikTok 问题,李成钢强调,中国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并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中国政府尊重企业意愿,支持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透露,双方已就通过美国用户数据与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算法及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等方式解决 TikTok 问题达成共识。中方将依法审批相关技术出口与授权事宜。

李成钢指出,中美经贸会谈成果来之不易,美方不应一边要求中方照顾其关切,一边持续打压中国企业。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取消限制措施,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公布

昨天,高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高通中国」发布推文,宣布其旗舰移动平台家族将迎来全新成员 —— 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并将在即将到来的 2025 骁龙峰会上正式发布。

官方表示,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延续了单数字代际命名体系,代表骁龙 8 系旗舰平台的第五代产品,旨在强化其行业领先地位并简化消费者对产品路线图的理解。

「至尊版」的命名专属于我们最具行业领先性的产品,也就是在功能、体验和创新方面不断突破边界的平台。

据介绍,去年推出的骁龙 8 至尊版首次引入自研 Qualcomm Oryon CPU 架构,带来了显著的性能与能效提升。今年的新一代产品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继续定义旗舰性能新标准。

高通还透露,未来发布的其他移动平台也将采用相同的「第五代」代际命名,以保持产品线的一致性,方便消费者与 OEM 厂商更清晰地理解定位与升级幅度。

大疆官宣将于 17 日召开发布会

大疆昨晚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将于 9 月 17 日 20:00 举办新品发布会,主题为「小有底气」,或将正式推出 DJI Mini 5 Pro 无人机。

根据此前曝光信息及官方预热海报,DJI Mini 5 Pro 机身重量将低于 250 克,配备 1 英寸 CMOS 传感器,支持无损竖拍与 225° 云台旋转,可拍摄 4K 120 帧视频,并提供 48mm 长焦模式(预计通过数码变焦实现)。动态范围提升至 14 档,支持 10-bit D-Log M 与 HLG 色彩模式。

该机还搭载 LiDAR 激光传感器,支持「夜景级全向主动避障」,最高可 15 米 / 秒追踪物体,适用于跑步、骑行等多场景智能跟拍。续航方面,标准电池可飞行 36 分钟,长续航电池可达 52 分钟。

作为首款支持 OcuSync 4 Plus 图传技术的大疆无人机,其在美国(FCC)环境下图传距离可达 20 公里,为超视距航拍提供更稳定的信号保障。

根据泄露的商品页面,DJI Mini 5 Pro 将提供三种套装版本:

  • 标准版(RC-N3 遥控器):售价 819 欧元
  • 畅飞套装(RC-N3 遥控器):售价 1029 欧元
  • 畅飞套装(DJI RC2 遥控器):售价 1159 欧元

外观方面,新机延续轻量化设计,重量低于 250 克,并配备 C0 标签,意味着在欧盟市场可享受更宽松的飞行限制。功能上,DJI Mini 5 Pro 将支持 OcuSync 4.0 图传技术,并兼容 DJI RC2 遥控器,预计在信号稳定性与传输距离上有显著提升。

此外,早前的包装与实机泄露显示,该机将搭载 1 英寸传感器与 LiDAR 激光雷达,具备更强的避障能力与影像表现。印度地区已有用户抢先开箱并完成首次试飞,进一步印证了外观与部分功能细节。

星链出现短暂服务中断

路透社报道,据故障追踪平台 Downdetector 数据显示,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Starlink)在本周一出现短暂中断后,已于大部分地区恢复正常。

数据显示,美国用户报告的连接问题在美东时间凌晨 1 点 15 分(北京时间 9 月 15 日 13 点 15 分)已降至 1,000 人以下,较高峰期的逾 43,000 人大幅回落。

星链官网在故障初期曾发布提示称:「星链当前正经历服务中断,我们的团队正在调查」,但并未透露具体原因,该提示随后被移除。

星链由 Elon Musk 创立的 SpaceX 运营,通过低轨道卫星星座为全球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尤其在偏远和战乱地区被广泛使用。SpaceX 暂未就此次事件作出进一步回应。

宇树科技发布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宇树科技正式推出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WMA)架构 —— UnifoLM-WMA-0。该架构旨在为通用机器人学习提供统一的技术基础,核心在于一个能够理解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

该世界模型具备两大核心功能:

  • 仿真引擎:作为交互式仿真器运行,为机器人学习生成合成数据。
  • 策略增强:可与动作头对接,通过预测未来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优化决策性能。

模型接收图像及文本指令,生成与文本指令对应的未来动作视频。

官方介绍,UnifoLM-WMA-0 支持两种运行模式:

  • 决策模式:提供机器人与环境物理交互的预测信息,辅助策略生成动作。
  • 仿真模式:基于机器人动作生成高保真环境反馈。

在训练方面,团队基于 5 个宇树科技开源数据集完成模型训练,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可根据「当前图像」及一定数量的「机器人未来动作」实现交互可控生成,并具备长程任务的持续交互生成能力。

OpenAI 推出新编程模型

OpenAI 宣布推出全新升级的 GPT‑5‑Codex,这是在 GPT‑5 基础上专为软件工程优化的版本,旨在提升实时协作与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官方表示,该版本在代码审查、功能开发、大规模重构等场景中表现显著提升,「在测试中可连续独立工作超过 7 小时」。以下是本次升级的主要亮点:

  • 工具全面升级:Codex CLI 全面重新设计,IDE 插件支持 VS Code 等主流环境,与 GitHub 深度集成云端与本地环境可无缝切换;
  • 代码审查能力强化:自动在 PR 中发现关键漏洞,减少无效评论,并可直接提出并实现修改建议。

据介绍,GPT‑5‑Codex 已成为 Codex 云端任务与代码审查的默认模型,开发者也可通过 Codex CLI 或 IDE 插件在本地使用。与通用版 GPT‑5 相比,新版本在代码重构任务的准确率从 33.9% 提升至 51.3%,高影响力审查评论比例也从 39.4% 提升至 52.4%。

此外,Codex CLI 与 IDE 插件同步升级,支持在终端直接附加截图、线框图等设计资料,并可在云端自动搭建运行环境、执行依赖安装。官方称,通过缓存容器等优化,云端任务完成时间中位数缩短了 90%。

目前,Codex 已整合至 ChatGPT Plus、Pro、Business、Edu 与 Enterprise 计划中,企业用户可按需购买额外额度,API 接入版本也将很快上线。

Grok 推出旗下「最快」模型

近日,Elon Musk 创立的 xAI 公司正式发布全新模型「Grok 4 Fast」,主打极速响应体验。目前仅限订阅用户可用。用户可在 Grok 网页端的模型选择器中启用该功能,需在「订阅设置」中打开新增的「早期访问测试版」开关方可使用。

据悉,「Grok 4 Fast」在速度方面表现突出,用户反馈其响应速度最高可达标准版 Grok 4 的 10 倍。该模型通过专项优化,减少复杂任务的处理时间,例如在生成机器人 SVG 图像时,会优先采用简化输出形式,以确保速度优先于复杂度。

这一设计对于追求即时结果的用户极具吸引力,可显著提升工作与创作效率。不过,在创意类或需要精细处理的任务中,「Grok 4 Fast」会在内容深度与细节上有所取舍,以换取更快的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Grok 4 Fast」并非首次亮相,早前曾以「Sonoma」为代号在 Arena 平台进行内测。当前,该模型仍处于「早期访问」阶段,未来有望向免费用户开放,甚至可能取代老版本 Grok 3。此外,xAI 还在 Grok 网页端新增了「更新日志」板块,并计划让「Grok 4 Fast」适配移动端应用。

与此同时,xAI 近期也在人员结构上进行重大调整。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公司于上周五突然解雇了至少 500 名负责为 Grok 提供训练数据的数据标注员。

内部邮件显示,这是公司从依赖通用型 AI 训练员转向大规模扩充专业 AI 导师团队(计划扩充 10 倍)的一部分战略转型。xAI 表示,此举旨在加速专业化训练资源的投入,以更好地支持新一代模型的发展。

《滚石》母公司就 AI 概览起诉 Google

据 The Verge 报道,美国杂志《滚石》与《好莱坞报道》的母公司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PMC)已正式对 Google 提起诉讼,指控其 AI 概览(AI Overviews)功能严重冲击网站流量与广告收入。

PMC 表示,Google 在搜索结果顶部展示的 AI 摘要,让用户「几乎没有理由点击原始新闻链接」,直接导致今年联盟链接收入同比下滑超过 1/3。该公司称,这种行为是在「非法利用记者的劳动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PMC 是首家就 AI 概览起诉 Google 的美国大型媒体公司,但并非首例。今年 2 月,在线教育公司 Chegg 以及欧洲多家独立出版商也曾发起类似诉讼。新闻/媒体联盟更是将该功能称为「盗窃的定义」,并呼吁美国司法部介入。

Google 发言人何塞 · 卡斯塔涅达(José Castañeda)则回应称,「通过 AI 概览,搜索功能更加好用,使用率也大大提升」。

不过,随着 Google 先前承认「开放互联网正在迅速衰退」并面临多起反垄断诉讼,其在此案中的辩护难度或将加大。

上汽 MG 悬赏 500 万征集黑公关线索

上汽 MG 昨天宣布,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涉嫌针对企业及品牌实施恶意造谣、侮辱、诽谤及商业诋毁等行为的线索与证据,最高奖励可达人民币 500 万元。

上汽 MG 在文中称,此举旨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的部署要求,并响应中央网信办清朗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用户合法权益。

本次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涉嫌参与编造、传播不实信息的自媒体账号、营销号及 MCN 机构等信息;
  • 涉嫌恶意抹黑的聊天记录、音视频材料、邮件往来、合同文件、资金转账凭证等证据。

上汽 MG 表示,凡所提供的线索与证据经法务部门核查属实、来源合法,并被司法机关采纳或认定的,将根据线索重要程度、案件价值及作用,给予 1 万元至 500 万元不等的奖励,并承诺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

据悉,此前小米集团董事长、CEO 雷军也曾在微博针对「黑公关」相关话题发文,表示「小米法务部今年已取证数百个账号,发起诉讼数十起」。

小牛电动创始人或入局新能源特种车赛道

据蓝鲸科技援引可靠信源报道,小牛电动创始人、前 CEO 及自游家创始人李一男已于 2024 年创立常州扭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局新能源特种车赛道。

资料显示,常州扭劲科技与江苏扭劲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后者专注于新能源特种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 GT、NVMM 三款车型已在金坛华罗庚高新区下线。

据悉,李一男曾于 1993 年加入华为并迅速晋升至副总裁,主持核心产品研发助力公司崛起。2000 年创办港湾网络,后被华为收购并回归。2008 年离开华为后,历任百度 CTO 等职。2015 年创办小牛电动,2016 年因内幕交易获刑,2017 年出狱后辞任。

2021 年,他再次创业,创立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NIUTRON」(中文名「自游家」),但 2023 年因合作方债务问题导致车型未交付且官方 APP 停服。

💡 OpenAI 董事长:「AI 泡沫」是良性循环

据 The Verge 报道,OpenAI 董事长兼 Sierra CEO 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近日在旧金山的一场活动中直言,当前的「AI 泡沫」与上世纪末的互联网繁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认为,这种泡沫并非全然负面,反而可能成为推动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泰勒指出,互联网泡沫时期虽然出现了 Pets.com、Webvan 等失败案例,但也孕育了亚马逊、Google 等长期赢家。

他强调,大型语言模型等现代 AI 技术已在软件工程、客户服务等领域展现出颠覆性潜力,能够将稀缺的高技能资源转化为更普及的生产力,从而释放巨大的经济价值。

我认为我们既处在一个泡沫之中,也正见证着一场将重塑全球经济的技术革命。这两件事可以同时成立。

泰勒同时提醒,AI 行业的投资热情必然伴随风险,部分企业和资本将面临损失,但基础设施和技术成果会像互联网时代的光纤网络一样,最终被后来的赢家所利用。

新产品

OPPO Find X9 Pro 将配备 2 亿长焦

昨日,OPPO 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社交平台发文预热即将发布的 Find X9 系列,并附上了用 Find X9 Pro 直出的 2 亿像素样张,邀请用户放大查看细节。

刘作虎将 Find X9 系列定义为一次彻底的「画质革命」。他表示,像素数量的提升并非影像体验的唯一关键,「真正触动你我的,从来都不是像素,而是画质」。

在色彩方面,Find X9 系列首次全系普及升级版 Ultra 级丹霞镜头,旨在真实还原天空的蓝、肌肤的柔与夕阳的暖。刘作虎称,这一代产品是与哈苏合作的集大成之作,内部甚至有同事为其起了昵称 ——「哈苏画质王」。

新机还将升级大师模式、重生 XPAN 模式,并推出哈苏专业摄影套装,强调「拍人好」的影像理念,让用户「出游不用再背相机」。

另据 OPPO 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消息,OPPO Find X9 Pro 将搭载满血版 LYT-828 主摄,并同步推出行业首个可实现连续运作的「瞬时三曝光」技术。

周意保介绍,这套「瞬时三曝光」技术,不仅延续了 DCG-HDR 技术特有的高实时性,更通过长短帧融合,实现了极致的动态范围表现。意味着从预览、实况显示到最终成像,全链路 HDR 体验都获得显著提升,无影抓拍的能力也迈进新阶段。

发布日期方面,OPPO Find X9 系列将在 10 月亮相。

同日,ColorOS 设计总监陈希还公布了 ColorOS 16 的多项用户反馈问题:

  • 小白条沉浸:已在尽力推动三方适配,目前已在微博全屏预览图界面、抖音设置页、抖音附近团购页等部分页面进行沉浸适配;
  • 推出 OPPO Serif(衬线体)字体,并将字体统一适配的情况覆盖更加完整;
  • Push 通知:联合多家第三方 App 进行「提醒弱、延迟、丢失」等问题优化,并开发全新的「智能检测」功能 —— 如发现某个应用因为某些问题收不到消息,系统会自动去「唤醒」它。

2999 元起,魅族 22 正式发布

昨天下午,魅族在珠海召开旗舰新品暨 Flyme AIOS 生态发布会,推出了全新魅族 22 系列手机。

主要卖点方面,新机搭载第四代骁龙 8s 处理器,提供多种存储组合及配色选择,包括白、粉、黑三色,重量 190 克,厚度 8.15mm,采用 1.2mm 四等边设计与 2.5D 微弧直屏,配备独立 AI 按键,可一键启动 20+ 快捷功能。

屏幕方面,魅族 22 配备 6.3 英寸 1.5K 分辨率直屏,白色版搭载四等边「独白」边框,支持 1 – 120Hz 自适应刷新率、AOD 全天候熄屏显示,全局激发亮度 1800 尼特、局部峰值亮度 6000 尼特,覆盖 100% DCI-P3 色域,并内置「如然护眼技术」。

影像系统由四颗 5000 万像素镜头组成,包括 OV50H 广角主摄、SONY IMX882 3 倍潜望长焦、OV50D 超广角及 OV50D 前置自拍镜头,支持 OIS 光学防抖、长焦微距、广角微距及逆光 HDR 自拍等功能。

续航与散热方面,新机内置 5500 毫安时电池,支持 80W 有线与 66W 无线快充,配备 4500mm² VC 液冷系统。系统运行 Flyme AIOS 2,支持 AI 妙绘、AI 滤镜、一键路人消除等功能,并内置 Flyme Auto 2 车机互联。

此外,魅族 22 具备 IP66 + IP68 防尘防水认证、mEngine 超感 X 轴线性马达等配置。需要注意的是,USB 3.2、DP 1.2 Alt 输出和UWB特性仅在 16 + 1TB 的顶配上提供。

售价方面,魅族 22 起售价为 2999 元,配置为 12GB+256GB 起;另外还提供 归航・中华旗舰限定版,拥有定制 UI、背盖设计及舰队主题配件,售价 4199 元

本次发布会上还发布了魅族 AI 拍摄眼镜 StarVSnap(售价 1999 元)和 PANDAER 科技潮品等新品。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官方在新机开售后表示:5 分钟陆续售罄。

vivo X300 Pro 将采用三焦段变焦闪光灯

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昨日在微博透露,vivo X300 Pro 将在影像系统上迎来重大升级,首次配备「三焦段变焦闪光灯」,覆盖 24mm、50mm 和 85mm 三大经典焦段。

其中,85mm 焦段亮度相比前代提升 60%,并首创「光斑融合技术」,实现 50mm 焦段的均匀补光,宣称能让夜景人像在不同焦段下都能保持清晰自然。

据介绍,vivo 此前在 X200 Ultra 上首发「变焦闪光灯」与「闪光人像」功能,结合自研蓝图影像芯片 VS1 及算法,实现了媲美单反的夜景人像效果,成为用户购机后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

本次 X300 Pro 的升级,将这一技术扩展至三焦段,并同步下放至 X300 系列全系机型,X300 标准版也将搭载双焦段变焦闪光灯。

韩伯啸表示,X300 系列延续 Pro 级设计思路,硬件与软件「全面拉满」,旨在为用户带来更专业的夜景闪光人像体验。

TCL 发布全球首款 SQD-Mini LED 电视

9 月 15 日,TCL 正式推出全球首款搭载 SQD-Mini LED 技术的旗舰电视 X11L。

据悉,TCL 本次推出的 SQD-Mini LED 技术打破了 RGB-Mini LED 在色域上的十年瓶颈,实现了 100% BT.2020 全局高色域,在亮度、控光、寿命和画质表现上全面超越 OLED 与传统 Mini LED。

官方介绍,SQD-Mini LED 基于「超级蝶翼华曜屏」与「超级量子点」两大核心技术,能够在任何画面下保持稳定的高色域表现,并有效避免串色问题。相比 RGB-Mini LED,单颗发光芯片即可发出白光,带来更多分区与更高亮度。

而打在该技术的 X11L 主要亮点包括:

  • 搭载超级量子点与超级蝶翼华曜屏、20000+ 万象分区控光系统,峰值亮度高达 10000 nits
  • 厚度仅约 2 cm,极简外观与 Chris Lefteri 设计美学融合
  • 与 Bang & Olufsen 深度合作,打造殿堂级原声音效
  • 新一代 TSR AI 光色同控芯片 + 伏羲 AI 大模型,智控体验再升级

外观方面,TCL X11L 由 CMF 设计大师 Chris Lefteri 参与打造,强调「人性化科技」理念,支持座装与无缝贴墙挂装,兼顾艺术感与实用性。

售价方面,TCL X11L 提供 98 吋、85 吋与 75 吋三种版本,零售价分别为 59999 元、34999 元和 19999 元。

小鹏 X9 增程版将在 10 月亮相

小鹏汽车 CEO、董事长何小鹏昨日在社交平台透露,旗下全球续航最长新能源大七座 SUV —— 小鹏 X9 超级增程版,将在下个月正式发布。

据介绍,该车型研发周期长达 800 天,投入超 1000 台测试车,跨越 20 国 330 城,累计测试里程超过 2000 万公里,经历极寒、高温、高原等多种复杂环境考验,旨在确保每一公里续航都经得起验证。

何小鹏表示,希望小鹏 X9 超级增程的长续航表现,能让「家的温暖延续到更远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8 月 8 日工信部发布的第 398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小鹏 X9 增程版 MPV 也现身其中,产品名称为「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多用途乘用车」。

申报信息显示,该车长 5316mm、宽 1988mm、高 1785mm,轴距为 3160mm;搭载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蓄电池,驱动电机额定功率 110kW、峰值功率 210kW,发动机最大净功率同为 110kW。

32.99 万元起,26 款岚图梦想家正式上市

9 月 15 日消息,2026 款岚图梦想家在上海正式上市,推出「鲲鹏」与「乾崑」两大系列、五款配置,并提供 PHEV 与 EV 两种动力模式,官方指导价为 32.99 万-43.99 万元。

据悉,新车搭载 800V 高压架构、5C 超充技术与 62.5 度大电池,CLTC 纯电续航达 350km,20%-80% 充电仅需 12 分钟。

2026 款岚图梦想家不仅作为全球首款配备华为 ADS 4 与鸿蒙座舱 5 的 MPV,还支持智能后轮转向、AI 零重力按摩舱等配置,并在主动与被动安全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准。

岚图方面表示,2026 款梦想家将以跨品类技术实力与断代价值,重塑高端 MPV 市场格局。

新消费

美的回应「用工超时、欠薪」:信息不实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父亲在美的工厂工作期间遭遇「一天工作 14 小时」及「离职后被欠薪」情况,引发广泛关注。

针对上述情况,美的方面通过报道回应称,公司已完成全面核查,发帖人反映的用工信息不属实。据美的消息:

  • 9 月 8 日至 9 月 11 日,张先生在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一线操作工,期间正常上下班,并无加班至 21 点的情况。
  • 9 月 12 日,张先生主动离职,离职时无异常。公司在发放工资时因银行账号异常导致多次转账失败,9 月 13 日已当面结清工资,不存在故意欠薪行为。

美的方面称,该帖严重损害公司声誉,已报警处理。警方调查中,发帖人之女承认「加班」及「欠薪」等言论与事实不符,已删除帖子并向工厂代表道歉。

PUMA × ROSÉ 联名系列亮相上海外滩

近日,PUMA 携手韩国人气女星 ROSÉ 推出首个完整联名系列,并在上海外滩开设限时空间吸引大批粉丝打卡。

据悉,该系列包含多款服饰与鞋履,其中 Speedcat OG Premium 与 Speedcat Ballet 两款鞋型由 ROSÉ 深度参与设计,在经典轮廓中融入绑带细节,赋予单品「乖巧中的叛逆」气质。消费者可自由调整绑带方式,实现个性化造型表达。

PUMA 此次不仅推出专属「ROSIE」标识,还配套发售定制鞋盒、代言人小卡及专属徽章等周边,进一步强化联名身份。系列发售后迅速在社交媒体刷屏,「ROSÉ 式美学」成为热议话题,带动新一轮复古运动时尚风潮。

据 PUMA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经货币调整后本季度全球营收达 19.42 亿欧元,直营业务同比增长 9.2%,鞋类业务同比增长 5.1%。

蒙牛官宣贾玲为品牌代言人

近日,蒙牛正式宣布演员贾玲成为品牌代言人,并同步推出主题短片「要强号」。

短片以快节奏舞曲为背景,将不同时代的奋斗故事串联呈现,展现了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要强」精神。

影片中,贾玲以其真实、乐观的形象诠释了对事业与生活的坚持态度,呼应了品牌长期以来对产品品质的坚守。蒙牛方面表示,将继续以高品质营养产品陪伴万千家庭,见证并支持每一代人的要强之路。

好看的

2025 艾美奖落幕

9 月 14 日晚,第 77 届黄金时段艾美奖在洛杉矶 Peacock 剧院落幕,现场见证了多部热门剧集的高光时刻与演员的真情流露。本届颁奖礼不仅诞生了多项重量级奖项得主,也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发言与舞台瞬间。

本届颁奖礼中,《青春迷惘》与《片场风云》成为全场焦点,前者狂揽 6 项大奖,包括最佳限定剧/诗选剧、最佳导演与多项表演奖;后者则由塞斯·罗根领衔斩获 4 项喜剧类大奖。以下是本次艾美奖得主速览:

  • 最佳喜剧类剧集: 《The Studio》,主演 Seth Rogen 同时获「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 最佳剧情类剧集: 《The Pitt》,主演 Noah Wyle 同时获「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Britt Lower(《Severance》)
  • 喜剧类最佳女主角: Jean Smart(《Hacks》)
  • 最佳限定/选集类剧集: Netflix《Adolescence》,并包揽该类别最佳男主角(Stephen Graham)、最佳女配角(Erin Doherty)、最佳男配角(Owen Cooper)
  • 最佳脱口秀节目: 《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典礼现场亦不乏亮点:斯嘉丽·约翰逊与男友亮相红毯,《吉尔莫女孩》《星期三》两对荧幕母女档同台,《法律与秩序》剧组重聚,泰德·丹森与玛丽·斯汀伯根获鲍勃·霍普人道主义奖。

喜剧电影《浪浪人生》发布新预告

昨日,喜剧电影《浪浪人生》发布新版「这个家燃起来了」预告片。

该片讲述曾经叱咤小镇的「大哥」黄荣发如今嘴硬腿软,开启人生困难模式,但他和家人都没有被命运的风浪裹挟;逆境当前,一家唯有兴「疯」作浪跟生活贴脸硬刚,才能逆风翻盘的故事。

影片由韩寒监制,马林执导,黄渤、范丞丞、殷桃、常远、李嘉琦、刘雪华、孙艺洲、付航主演,将于 10 月 1 日全国上映。

律政剧《万法公平》公布新预告

由瑞恩·墨菲打造的律政题材剧集《万法公平》今日释出全新 30 秒预告片。该剧聚焦一家由一群「尖刻」女性创办的律师事务所,以及她们接手的各类案件,预告中出现了颇具冲击力的台词 ——「他伤害了你,去愤怒,去复仇」。

演员阵容方面,金 · 卡戴珊、娜奥米 · 沃茨、南希 · 纳什、缇雅娜 · 泰勒、莎拉 · 保罗森、格伦 · 克洛斯、索菲亚 · 布伊等悉数亮相,星光熠熠。该剧将于今年 11 月在 Hulu 平台上线。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2025 年还有前端不会 Nodejs ?

大家好,我是双越。前百度 滴滴 资深前端工程师,慕课网金牌讲师,PMP。我的代表作有:

  • wangEditor 开源 web 富文本编辑器,GitHub 18k star,npm 周下载量 20k
  • 划水AI Node 全栈 AIGC 知识库,包括 AI 写作、多人协同编辑。复杂业务,真实上线。
  • 前端面试派 系统专业的面试导航,刷题,写简历,看面试技巧,内推工作。开源免费。

近期我准备开发一个 AI Agent 智能体项目 智语zhitalk AI 智能面试官,可以优化简历、模拟面试。很多同学想加入项目学习,但是自己是前端不会 Nodejs ,于是我就先写一篇 Nodejs 的入门资料,帮他们初步了解 Nodejs 以便能快速跟上项目进度。如有问题可留言或私信。

开始

Nodejs 于 2009 年发布,现在 2025 年 8 月已经更新到 v24 版本,现在几乎所有的开放平台、云服务、Serverless 等都支持 Nodejs 。它早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开发语言之一,而且随着国外对于 SSR 全栈的推广,还在继续扩展它的影响范围。

还有,如果你作为前端人员想接触 AI 开发,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使用 Nodejs 作为开发语言,学习成本最低。

接下来我试图用一篇文章,用最简单的方式,帮助各位前端开发人员入门 Nodejs ,其他它很简单。你先不要看 Nodejs 文档,你先按照我的学习方式来。

学习要求:

  • 熟悉 JS 语法,熟悉 npm 使用
  • 熟悉 HTTP 协议,做过 ajax 请求

JS runtime 运行时

一段 JS 代码或其他编程代码,本质上就是一段字符串,就跟我们随便写一句话、一段话一样,都是字符串。

console.log('hello world')

一段字符串能干嘛?能看,能读,能写,能复制,能粘贴。如果是富文本能设置一下颜色字体大小等...

它能被执行吗?

如果我们拷贝一段 JS 代码,穿越到 JS 语言发明之前的 90 年代(那会儿 PC 技术已经很发达了,盖茨早就世界首富了),你如何执行它?不能。

最开始 JS 代码(字符串)是在浏览器中执行的。浏览器中内置了 JS 解释器,然后你在 html 代码中通过特定的语法 <script> 标签内嵌 JS 代码,浏览器识别以后执行这段 JS 代码。

一个语言的执行环境,我们就称为 runtime “运行时”,没有 runtime 代码就无法被执行,就是一堆字符串,任何语言都需要 runtime 。

Nodejs 就是继浏览器以后第二个 JS 代码的 runtime 运行时。从此以后,JS 代码不只能运行在浏览器了,它还可以运行在 Nodejs 环境。而 Nodejs 可以被安装在任何操作系统中(windows mac linux 等),也就是说 JS 代码可以在任何电脑上运行,即便没有浏览器也可以运行。

现在的 JS 运行时除了浏览器、Nodejs 之外还有 Deno Bun ,这俩用途都和 Nodejs 类似,而且目前尚未全面流行,你可以先保持观察,不用深入。

安装 Nodejs 并写 demo

现代前端开发都是用 npm 管理插件,用 nodejs 支持打包工具,所以你应该是安装了 nodejs 的。

如果没有安装,就下载安装一下,安装完以后打开控制台输入一下命令,可以看到 Nodejs 的版本。

node --version
npm --version

然后在控制台输入 node 即可进入 nodejs 环境,可输入任何 JS 代码,按 ctrl+c 退出

image.png

你可以创建一个 .js 文件,然后使用 node 命令来执行它。例如我在当前的 src 目录下创建了 test.js 文件

// src/test.js
function fn() {
  console.log('this is a test file')
}

fn()

然后使用 node 命令执行它,即可打印预期的结果

image.png

不能使用浏览器 API

Nodejs 运行时可以执行 JS 代码,但你不能使用浏览器 API ,因为这里根本没有浏览器

例如我在 Nodejs 环境执行 alert('hello') 就报错了 alert is not definedalert 没有定义,Nodejs 中没有 alert ,只有浏览器中才有 alert

image.png

所以,JS 语法和浏览器 API 要分开来看,他俩也压根不是一个东西,只是初学者一块学习就容易混在一块。

常见的浏览器 API 还有:

  • DOM 操作,如 document getElementById createElement appendChild
  • DOM 时间,如 addEventListener
  • BOM 操作,如 window navigation sreen
  • XMLHTTPRequest ,但 fetch 是可以在 Nodejs 中使用的

Nodejs 内置的 API

Nodejs 不能使用浏览器 API ,这个好理解,因为不是浏览器环境。

但如果 Nodejs 只能执行 JS 语法,没有其他 API 这也不行啊。因为光有 JS 语法,写个函数、做个计算、打印个字符串等,解决不了具体的问题呀。

所以,Nodejs 也需要提供(内置)其他 API 让我们能开发具体的功能。

Nodejs 是作为一个软件安装在操作系统上的,所以 Nodejs 提供了关于操作系统的 API

新建一个文件 os.js 写入如下代码

// src/os.js

const os = require('os') // 和 import 语法类似

function getSystemInfo() {
  return {
    platform: os.platform(),
    type: os.type(),
    architecture: os.arch(),
    cpuCount: os.cpus().length,
    cpuModel: os.cpus()[0].model,
    totalMemoryGB: Math.round(os.totalmem() / 1024 / 1024 / 1024),
    hostname: os.hostname(),
  }
}

const systemInfo = getSystemInfo()
console.log(systemInfo)

然后在控制台使用 node 命令执行这个文件,即可打印我当前的系统信息

image.png

至此就能开始体现 Nodejs 和浏览器 JS 的区别了。你一定要注意去观察和思考这种区别,以及两者不同的用途,这个很重要。

像以上这些 OS 的信息,浏览器能获取吗?当然不能。浏览器是客户端,如果能轻松获取 OS 信息,那就是安全漏洞。而 Nodejs 是服务端或者本机,我自己获取我自己的 OS 信息,这肯定是没问题的。

获取 OS 信息这个功能不常用,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接下来我们才正式开始写一些实际的功能。

文件 API

Nodejs 是作为一个软件安装在操作系统上的,文件是操作系统的数据组织方式,所以 Nodejs 作为服务端语言要能操作文件,如创建文件、读取文件、修改文件、删除文件、复制文件等操作。

新建一个 js 文件 src/file.js 写入如下代码

首先,引入 fs path 两个模块。其中 fs 就是 file system 文件系统,用于操作文件,path 用于操作文件路径。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然后定义文件路径,我们计划在 file 目录下创建 data.txt 文件

// 定义文件路径
const fileDir = path.join(__dirname, '../file')
const filePath = path.join(fileDir, 'data.txt')

然后创建文件

// 功能1: 在 /file 目录下创建 data.txt 文件并写入内容
function createAndWriteFile() {
  // 确保文件目录存在,否则先目录和文件
  if (!fs.existsSync(fileDir)) {
    fs.mkdirSync(fileDir, { recursive: true }) // 创建目录和文件
    console.log('创建目录:', fileDir)
  }

  // 写入文件内容
  fs.writeFileSync(filePath, content, 'utf8') // 写入内容
  console.log('文件创建成功:', filePath)
  console.log('写入内容:', content)
}

createAndWriteFile()

在控制台执行 node src/file.js 可以看到 data.txt 文件被创建出来了

image.png

然后继续写代码,读取文件内容

// 功能2: 读取文件内容
function readFile() {
  try {
    const data = fs.readFileSync(filePath, 'utf8') // 读取文件内容
    console.log('读取的文件内容:', data)
    return data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读取文件失败:', error.message)
    return null
  }
}
readFile()

在控制台执行 node src/file.js 可以看到读取了正确的文件内容

image.png

Nodejs 还有更多文件操作的 API ,你可以咨询 AI 或让 AI 给你写出 demo

HTTP 服务

Nodejs 对前端人员最大的赋能就是:可以开发服务端,可以前后端都做,可以做全栈开发。

前端主要开发 HTML CSS JS ,通过 ajax 访问服务端 API 接口获取 JSON 数据,然后渲染到页面上。

服务端开发,最主要的就是 API 接口,接收前端 ajax 请求,获取数据,最后返回数据给前端。

新建一个 js 文件 src/http.js 写入如下内容

  • 引入 Nodejs 内置的 http 模块,用于启动 HTTP 服务
  • 通过 createServer 创建一个 HTTP 服务,函数内的两个参数分别代表 RequestResponse ,这两个是 HTTP 协议的基础知识 —— 你写前端 ajax 也用得着,默认你已经熟知
  • 函数内,通过 res.setHeader 设置 HTTP header(前端 ajax 也需要设置 header),返回格式为 JSON
  • 函数内,通过 res.end 返回本次请求的内容,要返回字符串格式
  • 通过 server.listen 监听 3000 端口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 创建 HTTP 服务器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 设置响应头为 JSON 格式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创建要返回的 JSON 数据
  const response = {
    message: 'Hello World!',
    time: new Date().toLocaleString(),
    status: 'success',
  }

  // 返回 JSON 响应
  res.end(JSON.stringify(response, null, 2))
})

// 监听 300 端口
server.listen(3000, () => {
  console.log('HTTP 服务器已启动,监听端口: 3000')
  console.log('访问地址: http://localhost:3000')
})

在控制台运行 node src/http.js 可启动本地的 HTTP 服务,并监听 3000 端口

image.png

使用浏览器访问 localhost:3000 可以看到服务端返回的 JSON 内容,说明 API 接口成功了

image.png

以上最简单的 get 请求,而且没有判断路由,下面再来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

新建一个 JS 文件 src/http-post.js 代码如下,模拟一个创建用户的 API 接口

  • 使用 req.method 可以获得前端 ajax 请求的 method ,这里规定必须是 POST
  • 使用 req.url 可以获得前端 ajax 请求的路由,这里规定必须是 /api/user
  • 使用 req.on('data', (chunk) => { }) 可以接收到客户端传递过来的 request body 数据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 创建 HTTP 服务器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 设置响应头为 JSON 格式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检查是否为 POST 请求且路由为 /api/user
  if (req.method === 'POST' && req.url === '/api/user') {
    let body = ''

    // 接收数据
    req.on('data', (chunk) => {
      body += chunk.toString()
    })

    // 数据接收完成
    req.on('end', () => {
      try {
        // 解析 JSON 数据
        const userData = JSON.parse(body)

        // 打印接收到的数据
        console.log('接收到的用户数据:', userData)
        console.log('userId:', userData.userId)
        console.log('name:', userData.name)
        console.log('email:', userData.email)
        
        // TODO...

        // 返回成功响应
        const response = {
          status: 'success',
        }

        res.statusCode = 200
        res.end(JSON.stringify(response))
      } catch (error) {
        // 如果 JSON 解析失败,返回错误
        const response = {
          status: 'error',
          message: '无效的 JSON 数据',
        }

        res.statusCode = 400
        res.end(JSON.stringify(response))
      }
    })
  } else {
    // 其他请求返回简单提示
    const response = {
      message: '请发送 POST 请求到 /api/user',
    }

    res.end(JSON.stringify(response))
  }
})

// 监听 3000 端口
server.listen(3000, () => {
  console.log('HTTP 服务器已启动,监听端口: 3000')
  console.log('POST 请求地址: http://localhost:3000/api/user')
})

控制台运行 node src/http-post.js 启动服务并监听 3000 端口。

但 POST 请求我们不能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测试,因为浏览器访问是 GET 请求。

测试 POST 请求一般有两种方式,如果你控制台支持 curl 命令,可以使用它来测试,在控制台运行

curl -X POST http://localhost:3000/api/user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userId": 123, "name": "张三", "email": "zhang@example.com"}'

或者,你安装 Postman 然后选择 POST 输入 url 和 body 信息,点击 Send 按钮,即可得到返回结果。

image.png

至此 HTTP 服务端的基础知识其实都已经包含了

  • 启动 HTTP 服务,监听端口
  • Request Reponse
  • method
  • url
  • 获取 Request body
  • 返回数据

通过这些知识搞一个基础的 HTTP 服务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例如你想要获取 JWT token 或者设置 cookie 都可以通过操作 HTTP header 来搞定,具体可以咨询 AI ,不看文档方便。

另,以上代码中的 // TODO... 位置,可以把 user 数据插入到数据库,这一点后面再说。

Koa 框架

在 Nodejs 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早就有人总结了 Nodejs 作为服务端的通用能力,并且开发了框架,可以让我们更加便捷的开发 Nodejs 服务端,其中最出名的就是 expresskoa

两者设计思路和使用方式都一样,而且很多年都没变,早已稳定了,我们以后者 koa 为例。

新建一个目录,执行 npm init -y 创建一个 package.json 文件,和做前端开发一样。

然后安装 koa 和 nodemon ,后者用于启动服务,和代码逻辑没关系,可暂时不用管

npm i koa
npm i nodemon -D

然后创建一个目录 src 再在里面创建一个文件 index.js 写入如下代码

// src/index.js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async (ctx) => {
  ctx.body = '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然后在 package.json 文件加入一个命令 "dev": "nodemon src/index.js"

image.png

再执行 npm run dev 就可以启动 nodejs 服务,用浏览器访问 localhost:3000 就可以看到访问结果

image.png

如果你想返回一段 JSON 怎么办?直接给 ctx.body 赋值一段 JSON 即可,不用考虑转换为字符串格式

image.png

如果想要支持 POST PUT 的 HTTP 请求方法,可如下修改代码

  • 先安装 npm i koa-body 它可用于获取 request body 数据
  • 使用 ctx.method 判断 Method ,其他就很简单了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 koaBody } = require('koa-body')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koaBody())
app.use(async (ctx) => {
  if (ctx.method === 'POST') {
    const { user, email } = ctx.request.body || {}
    console.log('user and email ', user, email)

    // 其他处理,如 await insertUserToDatabase(user, email)

    ctx.body = {
      status: 'success',
      user,
      email,
    }
  }
})

app.listen(3000)

启动 nodejs 服务端以后,我们使用 Postman 测试如下,而且服务端也打印了正确的结果

image.png

如果想使用路由,那就再安装 koa router

npm install @koa/router

代码如下

  • 通过 router.post 即可定义method 和路由 path
  • 还可以继续扩展其他路由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koaBody = require('koa-body')
cons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app.use(koaBody())

router.post('/api/user', (ctx) => {
  const { user, email } = ctx.request.body || {}
  console.log('user and email ', user, email)

  // 其他处理,如 await insertUserToDatabase(user, email)

  ctx.body = {
    status: 'success',
    user,
    email,
  }
})

// 继续扩展其他路由...

app.use(router.routes())
app.use(router.allowedMethods())

app.listen(3000)

至此,你已经看到 koa 是如何启动 nodejs 服务并且处理基础的请求,其他更多的 API 你可以参考文档,也可以直接咨询 AI 更方便。

只要你熟悉前端 ajax 请求和 HTTP 协议,那这些知识点基本都难不倒你。

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最常见的操作就是增删改查 CRUD ,你可能之前听说过操作数据库需要专门的 SQL 语言,挺麻烦的。

其实现在做常见的 web 应用开发,基本不会使用 SQL 语句了,最常见的就是 ORM 工具,例如 Prisma

你一开始看它的文档肯定是看不懂的,而且也不需要你立刻看懂所有的,你只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增删改查的就可以入门了。

下面这段代码能看懂吗?不要管它如何执行,你能看懂语意就可以,仅语意。

  • 数据库里有一个 user 表(就像一个 excel 表),这一点代码中没写
  • user 表中创建一行数据,两列 nameemail
  • 查询这个表中的所有数据,并打印
async function main() {
  await prisma.user.create({
    data: {
      name: 'Alice',
      email: 'alice@prisma.io',
    },
  })

  const allUsers = await prisma.user.findMany()
  console.dir(allUsers, { depth: null })
}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能看懂这几行代码的语意,其实现代 ORM 工具操作数据库就是使用 create fined update delete 等这些函数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并不是 SQL 语句。

再来个复杂一点的例子,这个不要求看懂,当然能看懂最好

  • 数据库中有三个表 user profile posts
  • user 表中创建一行,两列 name email ,同时:
    • posts 表中插入一行,一列 title
    • profile 表中插入一行,一列 bio
  • 查询所有 user 表中的数据,同时查询出 postsprofile 两个表的相关数据
async function main() {
  await prisma.user.create({
    data: {
      name: 'Alice',
      email: 'alice@prisma.io',
      posts: {
        create: { title: 'Hello World' },
      },
      profile: {
        create: { bio: 'I like turtles' },
      },
    },
  })

  const allUsers = await prisma.user.findMany({
    include: {
      posts: true,
      profile: true,
    },
  })
  console.dir(allUsers, { depth: null })
}

把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结合到上面 nodejs 服务端代码中,就可以开发一个基础的数据服务 API 。

调用第三方服务

第三方服务一般都是 API 的形式,一般有两种调用方式,以 deepseek API 为例

第一种方式,直接发送 http 请求调用,deepseek API 文档是使用 curl 工具举例的

curl https://api.deepseek.com/chat/completions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DeepSeek API Key>" \
  -d '{
        "model": "deepseek-chat",
        "messages": [
          {"role": "system", "content":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role": "user", "content": "Hello!"}
        ],
        "stream": false
      }'

其实我们可以转换为 nodejs 内置的 fetch 方法去请求,这是我用 AI 生成的代码

    await fetch('https://api.deepseek.com/chat/completions', {
      method: 'POS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 'Bearer <DeepSeek API Key>' // 请替换为你的实际 API Key
      },
      body: JSON.stringify({
        model: "deepseek-chat",
        messages: [
          { role: "system", content: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
          { role: "user", content: "Hello!" }
        ],
        stream: false
      })
    });

第二种方式,有的第三方开放平台会开发一个 npm 插件,让你直接安装并调用它的方法。例如调用 deepseek API 可以安装 openai

npm i openai

然后直接引入并调用它的方法即可。其实它背后也是发送 HTTP 请求,不过它封装了。

// Please install OpenAI SDK first: `npm install openai`

import OpenAI from "openai";

const openai = new OpenAI({
        baseURL: 'https://api.deepseek.com',
        apiKey: '<DeepSeek API Key>'
});

async function main() {
  const completion = await openai.chat.completions.create({
    messages: [{ role: "system", content: "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 }],
    model: "deepseek-chat",
  });

  console.log(completion.choices[0].message.content);
}

main();

把调用 deepseek API 结合到上面 nodejs 服务端代码中,就可以开发一个自己的 AI 接口服务。

最后

如果你能看懂大部分内容,说明你可以快速入门 Nodejs 并进行 AI 开发。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 智语zhitalk AI Agent 项目。

1至8月京津冀地区出口9401.5亿元,规模创新高

记者从石家庄海关了解到,今年1—8月,京津冀地区出口940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下同)增长4.3%。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高于全国整体增速0.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回升向好展现强劲韧性,外贸形势“三高”齐跃激活出海引擎。(央视新闻)

机构:第二季度全球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市场同比增长18%

36氪获悉,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ell'Oro Group最新报告,全球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DCPI)市场在2025年第二季度保持增长态势,制造商收入同比增长18%至89亿美元。这标志着该市场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近20%的高增长,凸显出AI建设带来的持续需求。

西部数据因需求飙升上调硬盘价格

据TrendForce报道,西部数据近日通知客户将逐步提高所有HDD(机械硬盘)产品的价格。西部数据声称,其存储产品组合中每种容量的需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并且该公司正在投资先进的创新技术。(财联社)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183.29亿元

36氪获悉,截至9月15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1936.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6.6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1517.7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6.63亿元;两市合计23454.2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83.29亿元。

Figure创始人:即将发布三项重大公告

Figu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平台表示,Figure即将发布三项重大公告——未来三天每日发布一项。阿德科克称:“我们将全力以赴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第一财经)

中信证券:理顺储能价格机制,国内储能有望高速增长

36氪获悉,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136号文件,储能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模式。据测算,目前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下储能项目基本具备盈利性。考虑到国家层面可能推出针对储能等调节性资源的容量电价机制,储能项目收入的确定性将大幅增强,对于国央企等客户投资决策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测算,在储能100元/kW的容量电价水平下,若储能新增装机保持30%增速,对终端用电价格影响仅有1.19%,储能容量电价具备可行性。中信证券认为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储能行业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创造,有望实现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看好储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厂商。

曼格纳与小鹏汽车达成整车组装合约

曼格纳国际公司与小鹏汽车就欧洲市场达成整车组装合约。这标志着曼格纳首次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整车组装项目,生产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新浪财经)

自由职业在线平台Fiverr宣布裁员30%,加快人工智能转型

总部位于以色列的自由职业在线服务平台Fiverr International周一表示,该公司将裁员30%,加倍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系统自动化和简化运营。此次裁员将影响250名员工,这是Fiverr首席执行官Micha Kaufman宣布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并将该技术纳入公司的平台。(新浪财经)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苹果CEO蒂姆·库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最近决定投资25亿美元扩大与康宁的合作及其位于肯塔基州的玻璃工厂。此前苹果曾表示,康宁工厂将为所有iPhone和Apple Watch供应玻璃材料。(财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