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版本答案」

国产汽车品牌,大概经历了「摸着丰田大众过河」,到「摸着特斯拉过河」,现在差不多是「摸着理想和华为过河,同时也要摸一把小米和路虎甚至是劳斯莱斯」。

过去几年的新能源化浪潮里,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 Model 3 杀手和 Model Y 杀手,然而一来特斯拉最近情况也不太对,二来除了小米 SU7,也没有什么车型真正对特斯拉的基本盘造成威胁。

反而像是问界 M9、理想 L789 成为了过去两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里兼具了「价格上探,定位拔高,智驾和智能并重,自己定义了品类,还能赚钱」多重要素的产品。

经历了 2024 年的既红火又萧条的国内汽车市场之后,我们在 2025 年的汽车市场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其中最明显的趋势是: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变成了 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版本答案」。

理想 L9 和问界 M9 的海量对手和下位选择

理想 L9 和问界 M9 这对先行者,算是彻底打开 6 座 SUV 的市场胃口,但也引来了一堆眼红的对手。这些家伙要么是瞄准 L9 和 M9 的市场份额、意图正面硬刚的硬核竞争者,要么是价格稍低但同样野心勃勃的下位选择。

先说那些个憋着劲儿要跟理想 L9 和问界 M9 掰掰手腕的高端对手,比如腾势 N9,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怎么可能放过这块肥肉?

▲腾势 N9

车长 5.2 米开外,轴距 3.1 米往上,插混和纯电动力随便挑,六座百变空间直接对标家庭用户,定价 38.98 万-44.98 万元,跟 L9 和 M9 正面硬刚。

相比之下,理想 L9 的轴距为 3105mm,综合功率 330kW(442 马力),在空间和动力上略逊一筹。而在理想擅长的智能化方面,腾势 N9 也没有逊色太多:17.3 英寸中控屏、50 英寸 AR-HUD、后排吸顶屏等配置,同样达到了主流水准。

▲ 腾势 N9

腾势 N9 不仅在家用场景中努力追赶理想 L9,更是凭借其「天神之眼 B」,在智能驾驶领域向问界 M9 发起挑战。

这种高端竞争的加剧并非偶然,紧接着还有领克 900,吉利的高端 SUV 力作。车长 5.24 米,轴距 3.16 米,2.0T 加多电机混动系统,三电机版的综合功率达 884kW(1185 马力),甚至配备了类似腾势易四方的圆规掉头功能,预售价 33 万-43.5 万元。

▲ 领克 900

虽然领克在豪华市场的品牌力目前还是稍逊于理想和问界,但在价格和配置上,领克 900 还是把 L9 和 M9 咬得死死的。

新势力里也少不了狠角色,极氪 9X 直接奔着超豪华 SUV 去了,车长 5.3 米的它拥有浩瀚-R 架构加持,插混和纯电双线并进,英伟达 Thor 芯片和超薄激光雷达一塞,智驾拉满。其光辉版的定价可能会来到 80 万以上。

▲ 极氪 9X 渲染图,图片来自:Sugar Design

还有,别忘了小鹏 G01 也在路上。它基于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打造,纯电续航里程预计可达 430km,综合续航里程超 1400km,预计将于 2025 年 10 月上市。虽然这辆车的细节还没完全抖出来,但小鹏的智能驾驶和科技配置向来都不含糊。

▲ 小鹏 G01 谍照

另一边,鸿蒙智行也有所准备,下周发布的问界 M8 同样是六座布局的全尺寸 SUV,将在 30 万元级市场为老大哥 M9 严防死守,巩固问界品牌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

如果说高端对手是对 L9 和 M9 的正面冲击,那么价格更亲民的下位选择则从侧面蚕食着它们的市场基础。

以深蓝 S09 为例,这款车长 5.205 米、轴距 3.105 米的增程混动 SUV,尺寸与 L9 相当,却将定价压至 20 万-30 万元,远低于 L9 和 M9 的 40 万+起售价。

▲ 深蓝 S09

动力方面,深蓝 S09 搭载深蓝超级增程 2.0 技术,综合续航超 1000km,实用性不输高端车型。更令人瞩目的是,它还集成了华为乾崑 ADS 3.0 高阶智驾系统,追平了其与鸿蒙智行系列在智驾上的差距。

深蓝 S09 的意义不仅在于价格上的冲击,更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市场趋势的转向: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不再是高端消费者的专属,而是开始向更广泛的群体渗透。

类似的例子还有昊铂 HL,广汽新能源的选手,车长 5126mm,轴距 3088mm,纯电和增程的 CLTC 续航分别是 750km 和 1200km+,定价 25 万-35 万。虽然豪华感和品牌号召力不强,但性价比摆在那儿。

▲昊铂 HL

除了这些已经明牌的选手,还有一堆即将揭晓的「神秘嘉宾」也在暗中攒劲儿。

比如乐道 L90,一款基于 NT3.0 平台打造的大型纯电 SUV,支持 5C 超充和换电技术,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定价预计会在 30 万以内。

这辆车虽然是纯电路线,和混动 SUV 有点岔路,但它的尺寸和定位与 L9 和 M9 贴得很近,照样算个威胁。

▲乐道 L90

吉利的银河星舰 9 同样不甘示弱,这是一辆搭载雷神插混系统大六座 SUV,能够实现 2000km+的超长续航。更关键的是,从吉利银河品牌的定价策略来看,星舰 9 大概率也会成为一条市场鲶鱼。

▲银河星舰 9

小米增程 SUV 更是备受瞩目的年底压轴大戏,在小米和雷军的光环加持下,同样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竞争变量。

总体而言,从腾势 N9 到深蓝 S09,这些车型的集体亮相,揭示了 2025 年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市场的两大趋势:高端豪华化与亲民实用化的并行发展

长远来看,这种多层次的竞争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让整个市场从单一的高端化探索,迈向了覆盖更多需求层次的成熟阶段。

高端车型通过技术堆料和品牌升级来抢占「豪华制高点」,而下位选择则以高性价比和核心功能的聚焦,填补了市场的价格空白。这两股力量看似对立,实则共同推动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全面繁荣。

为什么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是版本答案?

在过去,全尺寸 SUV 是一个被百万豪车垄断的小众细分市场。提到全尺寸 SUV,消费者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奔驰 GLS、宝马 X7、路虎揽胜这些价格高不可攀的豪华座驾,普通家庭只能望而却步。

▲ 宝马 X7

但现在,如你所见,这一市场正在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不仅成为了市场的新宠,更被众多品牌视为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家庭用车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并在激烈竞争中提升毛利的战略选择。

这一切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问界 M9 和理想 L9 的成功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引爆点。这两款车型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撕开了全尺寸 SUV 的市场缺口。

理想 L9 以「家庭六座旗舰」的定位,成功吸引了那些追求舒适与空间的家庭用户,而问界 M9 则依托华为的智能生态,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体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们让全尺寸 SUV 从一个遥不可及的小众选择,逐渐转变为消费者眼中的主流选项。

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是这一切的根本动力。

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空间、舒适性和豪华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尺寸 SUV 凭借宽敞的内部空间、豪华的内饰配置和出色的驾乘体验,成为了家庭用车的理想之选。

实际上,李想在最初规划理想汽车产品布局时,就预判到了大六座 SUV 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在为理想汽车寻找差异化定位的时候, 有一个维度,之前一直没人提,那就是用户的人生阶段 。一个人从开始工作,到成家立业,再到生儿育女,赡养老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车来帮助他完成的任务,其实是不一样的。

J.D. Power 的调研显示,2024 年,空间已经成为超过半数消费者购车时的首要考量,而全尺寸 SUV 正是这一需求的完美答案。这种需求端的推动,让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成为了家庭用户增购或换车的首选。

技术的进步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也是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尺寸 SUV 因其高能耗和高风阻,一直是新能源转型中的难点,而混动技术的出现,恰好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答案。它不仅让车辆的续航里程得到保证,还在动力性能和能耗控制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 理想 L9 的底盘

而从品牌的角度来看,全尺寸 SUV 的意义远不止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它的高定价和高利润空间,让这款车型成为品牌高端化的重要抓手。

以理想汽车为例,L9 的热销不仅推动了销量增长,更让理想的平均售价大幅提升,从 22 年的 35.7 万元提升到了 23 年的 41.3 万元,品牌溢价能力显著增强。同样,问界 M9 的成功也为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家一看,原来造全尺寸 SUV 不仅能落个好口碑,还能赚大钱,何乐而不为?

过去,微型车和中大型 SUV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品牌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全尺寸 SUV 市场因其相对空白,产品难度也大,自然成为了品牌眼中的「新蓝海」。

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之所以成为 2025 年的「版本答案」,正是因为它在历史演变、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品牌战略的交汇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29.98 万元!智界 R7 增程版上新,能跑近 1700 公里

余承东这两天挺忙,刚给问界和享界开完发布会,第二天就轮到智界了。

4 月 17 日晚,鸿蒙智行为智界 R7 和智界 S7 带来了几款新车型,包括:

  • R7 增程版 Max,售价 29.98 万元
  • R7 增程版 Ultra,售价 31.98 万元
  • 新 S7 Ultra,售价 31.98 万元
  • 新 S7 Ultra 运动版,售价 32.98 万元

尽管几款新车的售价不低,但鉴于其配置的显著提升,价格也显得较为合理。不过,在公布价格时,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几句抱怨,还是让身旁的余承东略显尴尬。

智界 R7(增程版)的造型、技术质量、智能化等方面都让我感到很惊喜,超过了我的预期。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价格,因为(智界)现在还是亏损,我向余总抱怨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说亏钱。所以余总今天来让我宣布价格,对我来说算是一种折磨。

余承东只好在一旁打哈哈:「啊哈哈哈这个这个,让我们奇瑞团队出血了,让尹总出血了。」

大电池+大油箱,智界 R7 能跑近 1700 公里

和 4 个月之前发布的 24 款 R7 增程版 Max 相比,25 款车型的售价上涨了 1 万元,这 1 万元带来的提升主要在于两方面:电池和电机。

25 款 R7 增程版 Max 的电池容量从 37kWh 提升到了 53.4kWh,换来的是超过 330km 的 CLTC 纯电续航,在油箱的加持下,其 CLTC 综合续航更是来到了 1673km。

R7 增程版的长续航能力不仅归功于大电池, 它所搭载的雪橇智能增程系统同样功不可没,亏电油耗仅 5.68L/100km,静谧性也要媲美纯电车型。

动力系统的功率数据则从 272 马力上涨至 309 马力,不过发布会上并未提及该车型的加速成绩。

动力提升最为明显的车型,自然是 R7 增程版 Ultra,之前的 24 款车型并没有 Ultra 这个版型。

R7 增程版 Ultra 的后电机与 Max 车型相同,都是功率为 227kW 的永磁同步电机,前轴新增的感应异步电机使得综合功率提升到了 382kW,也就是 520 马力,零百加速提升到了 4.9 秒。CDC 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悬挂,也兼顾了驾驶乐趣和舒适性。

除了电机和电池,25 款智界 R7 增程版就基本没有其他方面的更新了,但在余承东眼里,R7 依旧是远远甩开竞品的「六边形战士」。

R7 增程版的「远远超越」,首先在于空间。

和「销冠」Model Y 一样,智界 R7 增程版也有着一个大溜背,整体的尺寸也是非常典型的电车尺寸,5 米的车长、3 米的轴距、2 米的车宽。

但如果细看智界 R7 增程版的侧视图,你也许会发现华为的一处小巧思——R7 增程版有着较缓的溜背,虽然观感上略显臃肿,但也巧妙地解决了轿跑 SUV 的头部问题。

从数据上来看也确实如此,智界 R7 增程版后排头部空间达到了 1034mm,与特斯拉 Model Y 的 1001mm 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内饰上,依旧是熟悉的双层仪表台和 12.3 英寸的前眺领航屏,方向盘也依旧是三幅式的椭圆造型,中控屏下方则是带通风功能的双 50W 无线充电面板。

余承东此前还称,这样的双层仪表台可以在需要移动办公时「秒变」工作台,副驾侧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若是华为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还可与车内的鸿蒙座舱进行互联。

比起打工,智界 R7 增程版的副驾显然更适合享受,零重力座椅一直都是华为的拿手好戏。

智界十分看重座椅的舒适性,这一点在后排亦有体现。智界 R7 增程版的后排座椅宽大且厚重,高度和座椅柔软度恰到好处,华为称之为「丝云座椅 2.0」。

能装,也是智界 R7 增程版的一大特点,后备厢的容积达到了 729L,第三排放到后则来到了 2089L。

智能化方面就不过多介绍了,依旧是华为 ADS 3.3 高阶智驾系统搭配 192 线激光雷达,尹同跃直接在发布会上说:

很多人说自己是智驾第一梯队,智界没有梯队,就是第一。

智界 S7,也拥有了属于它的 Ultra 版

智界新 S7 这次也有了新的 Ultra 版和 Ultra 运动版,相比现款有了更舒适的座椅、更好的驾控和更强的安全性能。

智界新 S7 Ultra 的有效乘坐空间做到了 1.9 米,在副驾配备了零重力座椅,后排的丝云座椅和 R7 一样,也实现了 27° 和 32° 两档可调,在通风加热和按摩系统的加持下,舒适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和 R7 相比,S7 作为轿车车型,自然更看重驾驶。在华为图灵平台的加持下,智界 S7 Ultra 有了更好的扭矩控制和更及时的车身协同控制。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S7 Ultra 在确保操控稳定性和驾驶乐趣的同时,也有较强的安全性,在测试中实现了 100km/h 刹停只需 33.5 米的成绩。

智界新 S7 这次有七种配色可选,新增了用户呼声很高的霜月银,还为 Pro 和 Max 版车型带来了此前 Ultra 版才有的运动套件(需选装),包括前方和侧裙的扰流板以及尾部的扩散器和运动尾翼。

S7 Ultra 运动版则是在加价 1 万元的基础上,标配了运动套件,同时可以免费任选全部的内饰和车漆颜色,性价比很高。

智界也没有忘记老用户们, S7 的老车主在后续可以免费升级后排座椅,更换空调滤芯,在保证日后车机软件免费升级的同时,可以以 1999 元的价格升级全新的车机硬件。

智界或许还藏着一个大招

4 月 17 日,鸿蒙智行官方宣布,智界全系车型累计大定突破了 13 万辆。智界品牌之所以能从市场边缘重回主流视野,R7 功不可没。

还记得在去年黄金周期间,卖得最好的鸿蒙智行旗下车型既不是 M9,也不是 M7,而是智界 R7,短短 7 天便斩获大定逾 9600 台。从发布到突破 20000 台大定,R7 只用了半个月。余承东当时还在社交媒体上感叹:

R7 起来了!构筑一个全新品牌实在是太难了,智界品牌随 R7 崛起!

如今,伴随着智界 R7 和 S7 的四个新版型的发布,智界的产品线实现了进一步的细分。这其中最具潜力的车型,自然还是揣着油箱的 R7 增程版。

那么,S7 的油箱呢?

从去年 11 月起,智界 S7 的月销量一直徘徊在 900 辆左右,新推出的两款 Ultra 车型,对销量的帮助恐怕也十分有限。

话说,星纪元 ES 增程版上个月已经上市了,用的也是 R7 增程版的那台 1.5T 发动机。既然如此,智界 S7 增程版还会远吗?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华为智驾+鸿蒙座舱!广汽传祺向往 M8 乾崑亮相

广汽也造了一辆「华系 MPV」。

4 月 16 日晚,广汽传祺正式发布了传祺向往 M8 乾崑。这是一款定位豪华智能的 MPV,同时也是继岚图梦想家乾崑版之后,华为系产品里的第二款 MPV 车型。

从名字就能看出,传祺向往 M8 乾崑是基于传祺 M8 升级而来的车型,其造型设计延续了 M8 标志性的浓郁东方美学风格。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一品麒麟」,前格栅采用麒麟鳞片的造型,搭配刚柔并济的线条,大气且精致。

内饰则采用了北美百年原木面板,勾勒出如泼墨山水般的东方意境,建议广汽下次拍官图的时候往杯架里放上一杯茶水,记得加点枸杞。

不得不承认,传祺 M8 乾崑的造型设计精准贴合了它的产品定位与目标人群,广佛大叔们见了都迈不动腿。

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 5217mm、1893mm、1823mm,轴距达到 3070mm,宽敞的空间为豪华体验奠定了基础。

智能化配置无疑是传祺 M8 乾崑的最大亮点。传祺 M8 乾崑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在智能驾驶和车内交互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乾崑智驾系统依托 192 线激光雷达和高精度 4D 毫米波雷达的硬件组合,通过端到端神经网络算法优化驾驶决策,能够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驾驶,甚至支持 ETC 通行和机场出发层泊车代驾等复杂场景。

鸿蒙智能座舱则带来了丝滑的交互体验,车内配备了包括 15.6 英寸中控屏、12.3 英寸仪表盘、17.3 英寸 3K 分辨率吸顶屏在内的七屏互联系统,支持手机应用无缝上车,操作逻辑与手机一致,零学习成本的卡片式交互让用户上手即会。

此外,智能语音助手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支持连续对话和一语多指令,语音识别准确率达 99.5%。

舒适性方面,传祺向往 M8 乾崑的 DeepSoft 健康零重力座椅堪称亮点。

这款座椅集成了 24 点全身 SPA 按摩系统,通过按、捏、振三种手法精准作用于肩颈腰背等关键部位,配合 7 区 270 度环抱加热系统和石墨烯生命光波颈枕技术,号称能通过「摩天轮」机械式推揉,为大叔们提供理疗级的舒适体验。

座椅表层采用全粒面 Nappa 真皮,搭配德国杜克普特种缝纫设备打造的细腻触感。车内还配备了 9.0L 大容量三温四控智能冰箱,支持 -6℃ 至 50℃ 的宽域调节,满足冷饮存储和母婴温奶等多种需求。

此外,航空式折叠小桌板、双 50W 无线充电、220V 电源插座等配置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实用性和豪华感。

不难发现,和之前的传祺 M8 相比,新车在智能化和舒适性上提升明显。

动力上,传祺向往 M8 乾崑同样不遑多让。新车搭载 2.0T 混动专用发动机与 2 挡 DHT 变速箱的组合,发动机最大功率 140kW,电机最大功率 160kW,CLTC 纯电续航 248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200km,兼顾性能与能效。

2024 年,广汽总共卖出了大约 18.4 万辆新能源车,占到了总销量的 44.4%,是个名副其实的「MPV 大厂」。如今在华为技术的加持下,广汽还在智能驾驶和车机生态上成功占据先机。

与此同时,广汽与华为的合作还在持续深化,双方近期成立了华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成为鸿蒙智行的又一新成员。

前不久,在公开这一消息时,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说了一句话:

智能化不仅是消费者需求,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13.38 万元起!方程豹钛 3 正式上市,前脸还能自己改?

比亚迪旗下最「潮」的一辆车开售了。

4 月 16 日晚,方程豹钛 3 上市发布会如期举行,这款主打个性的纯电 SUV 最终的起售价是——13.38 万元。

早在 2022 年广州车展,方程豹便公布了豹 8 和豹 3 两款新车计划。豹 8 依托 DMO 平台和华为智驾系统,已成为高端越野市场的代表,而豹 3 则以概念车 SUPER 3 为基础,量产后更名为钛 3,开启了全新的纯电产品线。

钛 3 以「星战铠甲」为设计灵感,采用机甲风格外观,配备 T 字型灯组、雕塑感车身线条和实用的「飞翼式小书包」。顶配车型还搭载了与大疆合作的无人机起降平台,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属性。

从硬派越野到城市个性,方程豹走上了一条新赛道。

方程豹的城市新篇

钛 3 是一辆非常小巧的紧凑级 SUV,车长只有 4 米 6,比豹 5 短了近 30 厘米;车宽 1 米 9,轴距则为 2745 毫米。

钛 3 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星战铠甲」,用机甲风格的线条勾勒出如同星际战车般的轮廓——前脸 T 字型灯组与格栅融为一体,仿佛武士头盔的战术目镜,外扩的轮眉以几何切面展现力量感。

有意思的是,这还不是钛 3 前脸的最终方案。方程豹为这款车推出了「变脸计划」和「潮改方案」,让用户能够根据个人喜好打造独一无二的钛 3。

通过「变脸计划」,用户可以选择多款前脸设计,自由更换车辆的面容,赋予钛 3 更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潮改方案」则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改装选项,从车身颜色到轮毂样式,甚至是内饰细节,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需求进行定制,让每台钛 3 都成为车主个性的延伸。

显然,方程豹想将钛 3 打造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潮品」。至于为什么,我们后面再聊。

来到车尾,标志性的「飞翼式小书包」既非备胎也非装饰,其实是 28 升的多功能储物柜。

柜体的左边还有一个预留的小孔,用户可以插入一些个性化的小物件,如小旗帜、公仔、运动相机等,方程豹管这叫「万象插孔」。

顶配版则和比亚迪旗下的许多车型一样,在车顶预埋了无人机起降平台,与大疆联合开发的灵鸢系统让勘探路况或跟拍旅途变得像「打开雨刷般简单」。

当现场观众还在惊叹于钛 3 的造型设计时,方程豹用更细腻的巧思,让这辆小车变得更具实用性。钛 3 的前盖之下,是一个容量达到了 151L 的电动前备箱,比 Model Y 还要大,中间可放置挡板,分层置物。

细节上,格栅与机盖联动开启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前备箱取物的难度,前备箱前沿高度仅有 90cm,儿童伸手即可轻松取物。

坐进车内,C 型环绕的星环氛围灯如同穿越星际隧道的光轨,中央扶手的「灵动岛」藏着两大彩蛋:可爆闪求救的手电筒,以及仅重 170 克的车载麦克风。

▲ 手电筒

▲ 车载麦克风

后排,双温区空调搭配竖向出风口,确保每位乘客都能享受舒适的环境。

另一个有趣的设计在副驾的扶手上,那是一枚自定义按键,可以用来调温度、调音量,又或者是刷抖音。

▲ 自定义按键

这辆小车真正令人意外的,是藏在个性设计之下的硬核实力——前后双电机爆发出 310kW(415 马力)和 510N·m 扭矩,零百加速时间 4.9 秒,配合全域 800V 高压平台,30%-80% 充电仅需喝杯咖啡的 18 分钟。

*售价在 13 万元的两款后驱车型为 400V 平台,直流充电最大功率从 215kW 降至 195kW,由于电池容量也从 72.96kWh 缩减为 65.28kWh,因此其充电速度与四驱版并无太大差异;零百加速成绩为 7.9 秒。

钛 3 甚至还有门槛降到了新手级别「漂移模式」,得益于它的 ITAC 扭矩控制系统,车辆发生打滑时实时控制四轮动力,保持车辆平稳行。

不仅如此,钛 3 还准备了一些为城市而生的技能,比如说四驱车型可以通过「豹式调头」实现 3.3 米的转弯半径,以及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三目版、带主动预瞄控制的云辇-C 等。

当熊甜波宣布 13.38 万元的起售价时,现场响起了当晚最热烈的掌声——这个价格不仅标配 501km 续航(CLTC)和天神之眼 C 智驾系统,更将 4 万牛米车身刚度和爆胎稳定控制下放至入门车型。

顶配 19.38 万元的无人机旗舰版,则把帝瓦雷音响、车载冰箱和电动前备箱全部打包,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精品小车」。

钛 3 注定是一场小众玩乐的冒险

在综合考量方程豹钛 3 的设计、性能、智能化配置以及市场定位后,可以说这款车在多个维度上展现出了不俗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钛 3 的设计无疑是其最吸引眼球的特点之一,方程豹「以科技打造潮流美学」的独到想法,确有一定道理,机甲风格外观搭配科技感十足的内饰,成功塑造出前卫而鲜明的视觉形象。至于动力性能,四驱版车型的表现足以满足年轻用户的期待。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中,高效且便捷的用车体验尤为关键。钛 3 提供 501km 的 CLTC 续航里程,显然仅能应对一般的城市用车需求。

按照 CLTC 工况常见的「七折」续航达成率计算,即使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钛 3 的实际城市综合续航也仅有 350km 左右。

同时,钛 3 略显局促的空间表现,对于许多追求实用性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显著的短板。

续航和空间两大问题一叠加,方程豹钛 3 注定会是一个只服务于小部分用户的「玩乐产品」,其独特的设计及其传递的生活态度,或许会是用户选择它的核心因素。

我愿称之为方程豹的「MINI Cooper」,又或者是方程豹「iCAR V23」。

▲iCAR V23

方程豹一定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主打设计的小车,其传播逻辑与市场上的常规车型截然不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在钛 3 上看到「变脸计划」和丰富的潮改方案,鼓励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

至于 SKU 管理的复杂性,无需担忧——凭借比亚迪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钛 3 的用户规模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

实际上,从钛 3 所采用的底盘就能够看出,这辆车产品定义和方程豹以往的车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钛 3 并没有使用 DMO 平台,而是基于一款纯电平台开发,官方称其为智能 EVO+平台,实际上就是基于 e 平台 3.0 Evo 的衍生版,本质上还是侧重承载式车身的城市车型。

钛 3 是比亚迪送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的一份大礼。

熊甜波在发布会上说的这句话,清晰地传递了钛 3 的目标受众定位,然而,要真正赢得市场,方程豹还需在营销推广和用户教育上投入更多精力,以提升消费者对这款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从品牌视角来看,钛 3 的推出是方程豹的必然之举。

2022 年 11 月,比亚迪正式对外确认了内部代号为 SF 的「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王传福当时就明确表示,方程豹的产品矩阵将会涵盖跑车、越野、轿跑等多品类产品。

一直以来,方程豹想要打造的都是「个性化标签」,但由于后续产品未能及时推出,方程豹这个品牌,始终被困在「越野」里。品牌的路走窄了,自然地,其潜在的受众群体也会随之缩小,最终影响销量。

熊甜波曾坦言:「在品牌初期的塑造和用户的印象中,我们与越野绑定太深,导致品牌宽度不够。」

作为「钛系列」的首款车型,钛 3 肩负着拓宽品牌受众、重塑方程豹全新形象的重任。销量上,它或许无需承载过高期待,但它必须为方程豹探索新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不难看出,方程豹试图通过融入「万象」哲学和用户共创的理念,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品牌生态,这种努力在钛 3 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熊甜波在发布会上还提到了:「科技潮品全民共享。」这句口号不仅表达了方程豹对钛 3 的期望,也透露出品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野心。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限时 19.99 万元!极氪 007 GT 正式上市,明天就能提车

品牌成立四周年之际,极氪带来了一辆猎装车——007 GT。

一共有三个版本:

  • 后驱智驾版:20.29 万
  • 长续航后驱智驾版:22.29 万
  • 四驱智驾版:23.29 万

还没完,5 月 31 日前下定极氪 007 GT 的所有用户,都将享 5000 定金抵扣 8000 元的福利政策,这也意味着 007GT 的起售价来到了 19.99 万元。

更重要的是,007 GT 发布即交付,今晚下定,最快明天就能提车。

好看,且好用

发布会一开始,极氪科技副总裁朱凌就抛出了一个问题:猎装车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案自然是好看。

据朱凌介绍,007 GT 的设计理念围绕「原创猎装美学」展开,注重比例与细节的平衡,其标志性特征是车尾的「极氪猎装线」——车身轮廓以 21° 的夹角呈现。

关于这一设计,朱凌解释道:「这条线的夹角最终被锁定为 21°,因为如果这个夹角过大,整车的设计将会变得更加中庸方正,更接近于传统的旅行车,如果夹角过小的话,我们的设计将更接近于溜背车,那第二排和后备箱的空间将会受到影响。」

GT 的美还体现在型面上。007 GT 的车身采用无缝面板、蚌式机盖、无框车门和隐藏式排水槽,「这些细节通常只在顶级豪车上可见。」朱凌说。

由于 007 GT 是基于 007 打造而来,因此前者的车头还是运用了那套全长 2.34 米的一体式智慧灯幕,变化是在下方的两侧包围处增加了导流设计,提升了运动气质。

内饰上,和极氪 007 相比,007 GT 的变化主要在于副仪表台,加高后造型更加立体,也加强了前排乘员的环抱感,前方的一排实体按键更称得上是「史诗级大更新」。

007 GT 的配色选择也颇多,外观 9 种,内饰 4 种。其中「星际紫」和「暗夜紫」尤为吸睛。

为什么有两款紫色呢?朱凌说:「我们找了 2000 个真实用户进行调研,其中有明星,有企业家,也有很多年轻人,大家呼声最高的颜色就是紫色。」

▲ 星际紫和暗夜紫

007 GT 的内饰用料依旧考究,超细绒面料覆盖天花板与立柱、麂皮座椅和造型考究的金属扬声器格栅,都是极氪所表达的「科技豪华」的一部分。

说到科技,007 GT 搭载了全球首发的新一代 EC 光感变色全景天幕,紫外线阻隔率高达 99.99%,并支持十档透明度调节,最低透光率仅 0.15%。

而且这次这块电致变色玻璃变的不再是蓝色,而是黑色。朱凌说,这就像你出门自带了一把遮阳伞。

猎装车最核心的优势是空间,007 GT 将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得益于浩瀚架构和 2925mm 轴距,车内有效纵向空间接近 2.5 米,「得房率」超 83.5%。

007 GT 后排空间宽裕,头部无压迫感,后备箱容积达 645 升,放倒后排座椅后更扩展至 1737 升,可轻松容纳三辆公路自行车。前方的副驾也支持 180°的放倒,与后排形成一张「单人床」。

车内储物上,极氪这次明显花了不少心思,后排雪橇洞可放置滑雪板或钓鱼竿,后备箱多功能滑轨和双层盖板提供灵活分区,电动掀背尾门开口角度达 69 度,内置挂钩可悬挂幕布秒变露天电影院,底下的隐藏空间还可以放一台定制的冷暖箱,离车 24 小时不断电。

车顶上的行李架承重 150 公斤,可以放置帐篷或自行车,隐藏式电动拖车钩最大拖挂能力 1.6 吨,且通过法规备案,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接着是 007 GT 的娱乐体验,在朱凌口中,这辆车的座舱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媲美影院的影音空间。

「极氪 007 GT 全系标配 ZEEKR Sound Pro 的自研高级音响,全车布置了 23 个发烧级的高保真扬声器,7.1.4 的声道设计,支持杜比全景声,发声单元采用复合材料和钛膜,峰值功率高达 2160W。」朱凌生动比喻:「相当于把电影院装进了 5 平方米的车内。」

在朱凌看来,007 GT 的智能座舱也是它的一大亮点,由高通骁龙 8295 驱动,35.5 英寸的 AR HUD 抬头显示系统信息丰富,支持 SRV 车厢补盲功能。朱凌解释道:「当你转向的时候,眼前的 HUD 会显示侧向摄像头的画面,就相当于把后视镜装进了抬头显示,极大的增强了出行的安全性。」这一配置同样全系标配。

其导航系统与高德合作,推出了全场景 3D 车道级导航,号称能够识别不同的建筑类型,并对城市中复杂的车道线多层高架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渲染,甚至连不同城市的树木种类都能够精确识别,完美还原。

朱凌坦言:「极氪车机曾经是我们短板,经常被网友调侃『氪服一下』。」但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车机系统内置了两百多项功能,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在 007 GT 上,极氪新增了无麦 K 歌功能,四个座位都可以独立收音,无需麦克风。「这个功能在 007 GT 上是全系标配,而且不收软件费用,全部免费。」朱凌最后强调:「快乐应该是免费的。」

在站极氪 4 周年的起点,再谈猎装

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真正的操控也绝对不是堆砌马力。

朱凌在聊到 007 GT 的性能之前,先给自己叠了个甲,强调极氪造的是「更安全的高性能车」。他表示,007 GT 这款车不仅在速度上毫不妥协,更以全方位的设计展现了极氪对豪华与实用的追求。

007 GT 的后轮驱动版搭载 310kW 电机,0-100 km/h 加速仅需 5.4 秒;而全轮驱动版则配备双电机,能够输出 475kW(636 马力),加速时间缩短至 2.95 秒,跻身「2 秒俱乐部」。

▲果不其然,这次被拉上发布会的是奥迪 RS4 Avant 和奥迪 RS6 Avant

接下来,极氪强调的就是「马力的可控」。

为了确保速度与掌控并存,007 GT 配备了 Brembo 高性能刹车系统和双冗余转向制动系统,且经过了全球极端环境测试,从 -50°C 的漠河寒流到 60°C 的吐鲁番酷热,其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作为一款全能的猎装车,007 GT 还对通过性有一定要求。

针对中国复杂多变的地貌和用户对自驾游的热爱,极氪为 007 GT 配备了行程达 55mm 的空气悬架,,离地间隙最高可达 169mm,超越许多主流 SUV。CCD 电磁减震系统通过智能调节阻尼,支持软硬模式切换;前置摄像头可预判路面凸起,毫秒级调整悬架状态。

朱凌自豪地说:「四年前是极氪 001 让中国品牌首次使用空簧加 CCD,今天,极氪 007 GT 全系标配 CCD 电磁减震和智能魔毯,同级唯一。」

在脱困能力上,007 GT 配备智能四驱系统,轮边扭矩高达 7240 牛米,最大爬坡度 70%,比得上一些轻越野 SUV了。此外,它还支持包括雪地脱困在内的多种驾驶模式,方便用户在冰雪、泥泞等极端路况下通行。

想要长途自驾,补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就是 007 GT 的另一大亮点。

007 GT 可选 75kWh 金砖电池或 100kWh 麒麟电池,CLTC 工况下续航最长可达 825km,轻松应对跨城甚至跨省的旅程。800 伏超快充系统配合 5.5C 充电倍率,从 10% 充至 80% 仅需 10.5 分钟,10 分钟即可增加 440km 续航。

极氪的另一大优势是站点多。 截至 2025 年 4 月,极氪自建的充电网络已覆盖全国,拥有 860 座超充站,共计 4143 个充电桩,只要不是去太偏远的地方,极氪的补能体验还是蛮好的。

最后是极氪的「传统艺能」——安全。

在被动安全方面,007 GT 超越常规法规要求,主动应对真实驾驶中的高风险场景。例如,车辆通过了 50 km/h 正面中心柱撞测试,模拟撞击电线杆或树木的极端情况,冲击力集中于车头中心,远比标准面碰撞更严苛。

极氪还在 007 GT 上推出了行业首创的「电机下沉」技术,当碰撞达到临界点时,电机通过保护性螺栓脱离并下沉,显著减少对乘员舱的侵入。

朱凌表示,这一设计需要精确控制触发时机、下沉方向及零部件在数十万公里使用中的耐久性,能够体现极氪深厚的工程底蕴。

007 GT 的主动安全能力同样有所提升,它搭载千里浩瀚智驾 H7 方案,配备双 Orin X 芯片(算力 508 TOPS)和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辅以 31 颗高阶感知单元,能够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对前方障碍物进行精准识别。

朱凌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在无路灯且逆光的环境下,车辆以 100km/h 行驶,激光雷达提前发现 100 米外的静止事故车辆,触发 AEB 避免了危险。」

千里浩瀚智驾的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系统(GAS)也是朱凌讲解的重点,这一功能进一步强化了车辆的防护能力,能在 130 km/h 高速下识别并绕行宽度超 40 厘米、高度超 60 厘米的障碍物,从高速公路的警示牌到国道上的牦牛,无一遗漏。

而在极氪此前最为薄弱的智驾方面,007 GT 这次有了极大提升,其「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覆盖全国。这种全域覆盖的智驾能力,恰是 GT 车型「Grand Touring」精神的当代诠释。

四年前,极氪 001 凭借过硬的产品力,将猎装车从年销量仅四位数的冷门市场,把猎装从小众变成了大众。

在极氪之前,全球猎装车的年销量仅有四位数,而在 001 推出之后,2024 年全球猎装车年销量接近 15 万辆,其中每 10 辆猎装车就有 7 辆是极氪。

在极氪手中,GT 不再是欧洲贵族专属的公路巡礼工具,而是普通用户探索生活半径的技术载体。

如今,更亲民、更智能的 007 GT,不仅延续了极氪 001 开创的猎装革命,更以技术普惠的姿态,让「Grand Touring」的浪漫主义精神进一步带入大众视野。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