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华为 Mate 70 Pro 的第四颗镜头,最强的能力不是拍照

爱范儿关注「明日产品」,硬哲学栏目试图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产品设计中人性的本源。

主摄、长焦、超广角,堪称手机摄影的「三大金刚」,基本上能应对大部分用户的日常拍摄场景,一些影像旗舰手机,还会在这基础上多配备一个长焦镜头,满足更极致的创作需要。

最新发布的华为 Mate 70 Pro 和 Pro+,也有四个摄像头,只是多出的一个有点特别:华为称其为「红枫原色摄像头」,本质其实是一个微型多光谱仪。

多光谱成像仪主要应用于水土农业、食品检测等更专业的场景,智能手机运用不仅可以说不多见,像华为这颗这么高参数的镜头,几乎可以说没有。

但在不遥远的未来,类似的多光谱传感器模组,会来到我们身边的更多智能设备上。

解决拍照「色弱」问题

虽然智能手机厂商卷影像能力已经有不少的年头,手机上的摄像头模组越来越大,越来越凸,但始终有一块难啃的骨头尚需解决——色彩还原。

目前传统的手机相机传感器通常通过捕捉红色、绿色、蓝色(RGB),来呈现一定范围内的颜色,每个像素只有红、绿或蓝一个色彩信息,需要通过算法,结合周围像素的色彩关系,推算出每个像素点的真实颜色,最终尽可能还原出我们肉眼所见的景象。

▲ 单个像素只负责单个颜色的信息记录

但用红色、绿色、蓝色组成的颜色,仅为人眼可见色彩的 75%,成片的颜色损失比较大。

并且,既然是靠算法「推算」,准确性自然无法完全保证;而在比较复杂的色彩和光线的环境下,算法的准确性会进一步降低,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拍出来人的肌肤会发黄、发红。

要想解决偏色的问题,厂商尝试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向入手。

靠计算摄影发家的 Google Pixel,就推出了名为「Real Tone」的色彩算法,在照片后台处理时,还原不同人种的真实肤色。

也有很多厂商也尝试转换赛道,不追求完美的色彩还原,而采用风格化的思路,让照片呈现更好的视觉观感,而不是百分百的还原。

而华为从 P20 手机开始搭载 5 通道色温传感器,陆续升级到 P50 系列的 10 通道多光谱色温传感器,能够捕捉普通 RGB 之外的波段,包括可见光之外的一些波段。

然后通过 XD Fusion Pro 的算法,将可见光和非可见光融合,呈现更多色彩细节。

通过多通道多光谱传感器来尝试纠正相机的「色弱」,其实也是行业内的一个主流方案,像是 vivo、OPPO 都尝试过在旗舰上配备类似的多光谱色温模组。

简单来说,这类传感器能够捕捉更多特定波段的色彩,但只能对整体的环境光做一个总体感知和判断,无法提供局部光源和色彩信息,也不具备成像能力。

而 150 万像素的红枫原色摄像头模组,本质上是 150 个独立的多光谱仪,对色彩的敏锐度更高,并且具备了成像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同时获取二维图像和色谱信息,记录能力也远远超出了 RGB 三色。

▲ Spectricity 也生产类似的多光谱摄像头

用人话来说,就是华为 Mate 70 Pro 的主摄、长焦、超广角正常拍摄高清照片,而原色摄像头专门记录照片中的每块区域的色彩细节,然后处理器按照这些精准的色彩信息给照片润色。

但这颗参数不低的多光谱摄像头的上限,远远不止于此。

手机的 「火眼金睛」

不同物质对不同的光吸收、反射情况不同,会呈现不一样的光谱。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物质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有些是肉眼可见,有些则需要通过多光谱摄像头捕捉。

而通过这些光谱,我们就能推断出物质目前的性质和状态,因此多光谱仪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在环境监测、农林牧业、医学诊断、化学分析、刑事侦查等专业领域。

相关业界人士告知爱范儿,行业内光谱模块像素最高能做到 200 万,而华为 Mate 70 系列上的多光谱摄像头达到了 150 万像素。

这样的素质或许还不能运用于上述的专业领域中,但如果华为愿意开放第三方接口,还能让这台面向消费者推出的 Mate 70,创造更多可能性。

比如从菜市场买回来的农产品,我们可以就可以使用手机上的多光谱仪进行扫描,肉眼无法直接看出的农药残留,也会因为不一样的光谱特征,被多光谱摄像头发现。同理,也能用于检测纸巾荧光剂。

▲通过高光谱相机辨别发霉的李子和异物,图源:advian

像是皮肤的状态,也能通过多光谱仪拍摄,提前发现皮肤干燥、明暗、暗沉、色斑等问题,以便进行皮肤管理。

而由于血液呈现的近红外、中红外光谱,理论上也能被光谱仪识别,因此有可能通过华为 Mate 70 系列进行一个「自拍」,对身体的血糖、血氧等指标进行一个粗略的监测。

总之,这个多光谱摄像头,真的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仅仅通过「看」,就能让物体「现原形」。

对于 AI 来说,这绝对是梦寐以求的能力。

目前的 AI 助手和外部世界的交互方式,主要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后进行分析,但一张平面图的信息有限,AI 也很难进行更多延伸解读。

▲ iPhone 16「视觉智能」

而如果多模态 AI 能够调用多光谱摄像头,就能极大丰富其能获取的外部信息。比如「看」一眼冰箱,AI 就能根据光谱特征分析出食材新鲜度,给出更恰当、详细的晚餐食谱建议。

跳出手机,来到智能家居上的光谱摄像头,也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想象一下,一个能智能判断食材状态的烤箱,不需要用户手动设定温度和时间,自己可以决定出最优的烹饪方式。

用手机拍小狗来进行智能识别会被吐槽,但如果是能拍小狗进行一个皮肤病速检,那就是真的改变生活。

更多设备正在路上

这么好用的多光谱仪,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来到我们的手机上?

传统的多光谱仪器体积和重量,其实远远没有能压缩到手机相机模组的地步。多光谱仪中用于分光的核心器件——光栅体积难以缩小,还需要一定的传道范围,为了更大的光谱范围,有时还需要在仪器内放入复数个光栅。

▲ 一个光谱仪的原理图,中间的就是光栅

国内光学企业求是光谱公司就摸索用算法的方式,替代了物理分光元件,使得光谱仪得以顺利缩小。

▲ 求是光谱的多光谱相机

另一个阻碍多光谱摄像头进入智能手机的因素是算力:当按下手机拍摄快门,处理器需要利用详细的光谱信息完成对照片的处理,如果性能跟不上,就会使得手机出片时间变得很长,严重影响拍摄体验。

在集成了 CPU、GPU、NPU(AI 处理器)的手机处理器性能不断实现突破后,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

2022 年,华为哈勃入股求是光谱公司,2 年后的今天,首部搭载 150 万像素的多光谱仪的智能手机华为 Mate 70 系列诞生。

但华为这次不会领先太久,实际上,海外也已经在探索类似的道路,将多光谱芯片引入移动设备。

一家名为 Spectricity 的比利时企业,于 2023 年推出了专门为智能手机打造的多光谱传感器 S1,原理和效果与红枫原色摄像头类似,也能提升手机摄像头成片的色彩准确度。

▲ Spectricity 的多光谱相机模组

今年,Spectricity 宣布与高通公司合作,目标是为高通骁龙平台开发出优秀的光谱图像传感器产品。

目前暂时还没有搭载 S1 的消费者手机产品面世,但 Spectricity 方面表示,已经和几家手机厂商达成合作,其中有来自中国的品牌,相关的产品即将发布。

也许明年,这颗现在对大众而言还有点陌生的传感器,就会在各家旗舰手机发布会上频频刷脸,成为又一个新颖的卖点。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颗摄像头不仅意味着我们能拍出色彩更准的照片,还蕴含了革新人机交互的新可能。

 

参考文章:
《光谱相机,史上最出彩华为Mate的一颗“慧眼”》
《光谱成像,迈入手机 AI 影像的新纪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华为Mate 70 ,给出了 AI 手机的新答案

1950 年,艾伦·图灵在哲学杂志《心》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计算机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将「机器能思考吗?」这个问题,转换成「模仿游戏」(Imitation Game),来测试机器是否能够展现出与人类不可区分的智能行为。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起源。

图灵认为,思考不需要被严格定义,只需通过行为表现来判断智能。他提出机器应该超越工具,成为人类智慧的延展和补充,而不是试图完美无缺地复制人类。

AI 的技术曲线在这两年突然陡峭,图灵 70 多年前的设想有了更具象的载体。智能终端开始可以识别用户意图提供服务,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开始撬动图形界面的地位。

AI 硬件不再等同于将大模型塞入设备,而是以系统级 AI 为核心重构智能终端,将大模型技术全面融入终端系统。智能手机正在进化成新物种,前段时间亮相的 HarmonyOS NEXT 就是大模型时代下, AI 和 OS 深度融合的体现。

而首发搭载 HarmonyOS NEXT 的 Mate 70系列,也成为华为史上最智慧的 Mate 系列,是华为在打破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后,对 AI 时代智能终端探索的新里程碑。

此前,余承东表示,「鸿蒙用了十年长征,走完了欧美国家三十年才走完的路」。

现在,Mate 70 系列开启了华为 AI 生态下一个十年的征途。

Mate 70 ,史上最智慧的 Mate

搭载 HarmonyOS NEXT 的华为Mate 70系列 ,除了 AI 性能的提升,还带来一系列 AI 新功能,总体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 更有趣:AI 运动轨迹、AI 主角时刻、AI 时空穿越
  • 更高效:AI 智控键、AI 隔空传送、AI 通话摘要
  • 更安心:AI 消息随身、AI 降噪通话、AI 静谧通话

Mate 70 系列的电源键集成了 AI 功能,轻触两次可唤起系统级 AI,用户可以选择设置进行智慧识屏、长按唤醒智能助手等多样化的用途。

当从 Mate 30 开始布局的隔空操作,与鸿蒙互联生态结合后,更科幻的「AI 隔空传送」得以诞生。用户可以从 Mate 70 手机中隔空伸手一「抓」,然后移到另一台设备一「放」,把截图或图片传送到其他设备上。

「隐私」则是一些比较平时无感,但又时刻守护用户手机使用的功能。「AI 消息随身」仿佛给 Mate 70 手机配备了一个智能「防窥屏」,能够检测视线,当检测到机主之外的注视时,手机会自动隐藏消息,保护隐私。

而 AI 静谧通话通过人工智能消除通话漏音,不影响他人的同时,也不让私密的通话内容泄露。

Mate 70 还结合 AI 带来了一些比较有趣的拍摄玩法。「运动轨迹」通过 AI 多重曝光拍摄处理,实现一张静态照片对运动轨迹的捕捉;而「主角时刻」则是长曝光,通过 AI 保持被拍摄主体静止,而背景呈现拖影效果。

至于「时空穿越」则是通过生成式 AI,改变人像照片所处的时空背景和衣服配饰。

这些 AI 功能中,有能提升用户办公效率的智能助手,也有拓宽用户创作边界的创意工具。这些嵌入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更多还需要用户主动去唤醒、使用,可替代性也较强,是鸿蒙智能的优势,但并非最核心的优势。

而像是自动触发和开启的 AI 消息随身、AI 静谧通话、AI 降噪通话等功能,则表明鸿蒙 AI 确实已经进入系统底层,无需用户参与,就能直接根据外界情况作出反应,并且还结合了视觉、听觉等多模态能力。

要实现这一点,缺乏对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调度能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自研系统+自研核心硬件的华为Mate 70系列,不仅是 Mate 系列有史以来最具智慧的一代,也是华为对 AI 手机未来形态的全新解答。

华为的 AI 版图,补齐最关键的拼图

Mate 70 在 AI 技术上的爆发也并非只是坐上了大模型的风口,回顾 Mate 系列的历史,这款旗舰一直承载着华为在 AI 技术上最先锋的技术突破。

Mate 系列不仅是国产智能手机走向高端化的代表,还是华为 AI 版图构建一条重要的主线。

在 AlphaGo 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柯洁的 2017 年,Mate 10 系列也成为 AI 行业一个关键节点,它搭载了全球首款内置独立 NPU的智能手机 AI 计算平台——麒麟 970 芯片。

这颗 NPU 专门为深度学习而定制,FP16 性能达到了1.92 TFLOP,尺寸却没明显增大,突破了当时端侧硬件能力的上限。

NPU 的加入使得麒麟 970 在 AI 任务处理上速度极快,在图像识别速度上,可达到约 2000 张/分钟。

因此 Mate 10 也率先支持了 AI 慧眼识物、双指识屏等这两年旗舰手机逐渐普及的 AI 功能。比如 AI 慧眼识物能实时分析拍摄场景,识别多达 13 种场景和物体,从而根据对象的特点和属性自动调节参数设置。

麒麟 9 系列芯片逐渐跻身行业系列,后面几代 Mate 系列也在 AI 功能有了不少突破。

现在已经升级成系统级智能体的小艺,在 Mate 20 上就首次搭载。

Mate 30 通过姿态感应器和微核 NPU 实现的 AI 隔空操控,以及 Mate 40 隔空截屏,也早早为这次 Mate 70 上 AI 隔空传送功能打下了基础。

去年在 Mate 60 系列首发的 HarmonyOS4 ,则是国内首个内置 AI 大模型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开始融入到手机中。

历代 Mate 的 AI 功能就像一颗颗耀眼珍珠,最终将它们串成项链的,是在今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亮相的鸿蒙原生智能(Harmony Intelligence)。

系统级 AI 终于在 HarmonyOS NEXT 上实现,鸿蒙的意图框架开始展示人机交互的未来形态。

鸿蒙原生智能具备多模态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用户的语音、文字、图像等多种输入形式,让系统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

如果用户每天早上上车后习惯听「每日推荐」歌单,系统就会学习这一行为,并在合适的时间推荐相应的歌单卡片,实现一键播放。

这意味着 AI 不仅仅是对人类行为的再现,还能对用户需求的主动预测和对复杂任务的高效执行。

鸿蒙意图框架印证了图灵的观点,即智能的关键不在于「机器是否有思想」,而在于机器是否能够在行为层面提供有意义的功能。

意图框架的「思考」被设计为工具性、服务性的智能,这与图灵的「行为主义智能」一脉相承。

通过从单设备到生态级协同、从静态交互到动态场景服务的跃升,HarmonyOS NEXT 用 Thinking Game (思维博弈)实践了图灵的智能机器设想,也展现了华为对 AI 手机或者终端的理解。

所谓系统级 AI ,应该是动态的、自主的和自适应的,让服务从被动转向主动 ,体验从单点转向多链条,实现「以意图为中心」的人机交互。

这种交互界面也将成为 AI 时代新的超级入口,而将软硬件核心都握在自己手上的华为,可能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公司。

下一个十年的智能终端

大模型爆发后,今年 AI 行业在两件事形成了共识:提升 AI 的思考能力,让 AI 能代替人去执行任务。

Anthropic 发布了computer use ,让 AI 像人类一样操作计算机,比如查看屏幕、移动光标、单击按钮和输入文本。智谱的 AutoGLM 也叫 Phone use ,只要一句指令就能让 AI 在手机帮你发微信、网购下单。

这种 AI 代执行的技术路线,其实就是模仿了人类执行任务过程智能体工作流,大模型为智能体的大脑,让其他的关键组件执行任务。

  • 拆解和规划任务的分配
  • 模拟人的记忆类型进行获取、存储、保留并检索信息
  • 调用外部 API 扩展模型能力

我们所说的系统级 AI ,并非只是软件,而是一种新的计算机形态,它可以连接各种软件和硬件,以及所有模态信息组成的外设,并调用 API 执行各种任务,用户不需要再通过一个个 app 来获取服务。

要实现设备间全局的智能体验,这就要求软硬件、端云侧的高度协同,将用户意图识别与任务执行的 AI 能力无缝扩展到不同设备。

华为的「鸿蒙原生智能」(Harmony Intelligence)就是这个技术路线上的先行者。在鸿蒙发布之初,我们就提出华为成为了一家「超级终端」公司,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微内核和分布式能力天然适合万物互联。

华为以端云协同架构为底座,在 HarmonyOS NEXT 上重新定义了鸿蒙的智能核心,将 AI 深度融入系统,从内核到应用实现了全场景的智能化体验。

因此在 Mate 70 系列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未来 AI 终端的一些关键特征:

  • 原生智能 OS
  • 系统超级智能体
  • 端云协同,统一的 AI 计算生态
  • 全场景融合感知
  • 开放生态

「小艺」从曾经的语音助手已经蜕变为无所不在的智能体,不仅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还能完成从思考到规划、再到执行的一整套流程。小艺代表了AI 助手的新形态,更接近钢铁侠的「贾维斯」。

更重要的是,华为全面开放了从 AI 模型到控件的分层能力,赋能第三方开发者,为鸿蒙原生应用生态注入活力,这种开放性使开发者能够轻松构建和集成 HarmonyOS NEXT 原生的 AI 能力,目前已经有超过 15000 个应用和元服务接入这一系统。

软硬端云的协同结合正在重新定义计算体验,下一个十年的智能终端,不只是设备性能的比拼,更是生态体系的较量,而对核心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把控,则决定了整个生态是否能稳定地推进前沿 AI 技术的探索。

华为是当今为数不多从关键元器件到系统都自主控制,并深度融合打造系统级 AI 的公司,10 年前,余承东在 Mate 7 发布会上曾说:

通往山顶的路有很多条,我们选择最难、也是最有价值的那一条。

下一个 10 年,华为 Mate 系列依然走上了一条最具挑战性,也将带来巨大改变的路。在 OpenAI CEO 等行业领袖认为将实现 AGI 的未来几年,AI 手机或许也将迎来又一个「轻舟驶过万重山」的时刻。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华为发布 Mate 70,余承东高呼对得起「那四个字」,还有个百万产品

就在九月,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直面硬刚苹果发布会,与三折叠的问世,为逐渐走向沉寂的智能手机市场再度掀起了一阵热浪。

作为一台「迈向无人区」的产品,Mate XT 非凡大师在工艺和设计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但也因此面临良品率的限制,相比于 Mate 系列的广泛覆盖,这台手机注定只能小批量生产,仅有少数幸运儿能体验到它的独特魅力。

不过,华为的脚步很快,没有让大家久等,两个月后的今天,余承东站在台上面向所有观众宣布「史上最强 Mate」的到来:

华为 Mate 70 系列与 Mate X6 折叠屏正式发布。

「史上最强的」Mate 70

这次发布会上,一共带来了 5 款不同的华为 Mate 手机:

  • 华为 Mate 70
  • 华为 Mate 70 Pro
  • 华为 Mate 70 Pro+
  • 华为 Mate 70 RS 非凡大师
  • 华为 Mate X6

发布会上对标准版 Mate 70 的着墨较少,主要提到了显示方面搭载了一块 6.7 英寸大小的 2688x 1216 OLED 直屏。

在安全方面,标准版依然搭载的是 2D 人脸解锁,以及侧边指纹。

发布会的重头戏自然是 Mate 70 Pro 与 Pro+ 。

华为 Mate 70 Pro 与 Pro+ 步调保持一致,采用等深四微曲设计,搭载 6.9 英寸 OLED 定制屏幕,分辨率来到了 2832 × 1316,支持 1440Hz PWM 调光,并且同样选择了侧边指纹识别以及 3D 人脸解锁及识别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 Mate 70 Pro+ 后盖采用了一种名为「金丝锦纤」的新工艺,是一种微纳米 3D 拓印技术,让后盖呈现一种类似织物的纹路。

华为 Mate 70 Pro+  使用高亮钛玄武机身,耐磨能力提升 5 倍,后背的超耐用锦纤抗冲击能力比普通玻璃提升 5 倍,第二代昆仑玻璃整机耐摔能力提升 20 倍,全机身支持 IP68 级 6 米抗水以及 IP69 级抗高温高压喷水,使用中的意外再也不会让人心惊胆战。

作为大杯与超大杯,影像能力毫无疑问是重头戏,华为 Mate 70 Pro 与 Pro+ 背面中轴对称的星环影像模组内搭载了三颗镜头:

  • 右下角:5000 万像素 F1.4-F4.0 可变光圈主摄
  • 左下角:4000 万像素 F2.2 超广角镜头
  • 左上角:4800 万像素 4 倍 F2.1 潜望长焦

三颗镜头协同作战,覆盖了常用焦段,配合纵置摆放的「XMAGE」logo 与边框镶满 1440 颗星光饰钉的火山口 Deco,组成「超大杯」的影像硬件。

需要注意的是,Mate 70 Pro+ 的三颗摄像头均使用 RYYB 的像素排列方式,有效提高手机在低光环境下的成像表现,而 Mate 70 Pro 与标准版都是用较为传统的 RGGB 排列,这也是目前来看超大杯在影像上的最大优势。

从 Mate 50 开始,华为褪去了徕卡的外衣,推出了自己的影像品牌 XMAGE,一手包揽光、机、电、算四个维度,从硬件到软件,构建完整的影像体系。

Mate 70 Pro 与 Pro+ 的硬件配置强劲,XMAGE 还有新东西。

华为 Mate 70 全系都支持了全新的红枫原色影像系统,搭载了一颗红枫原色摄像头,通过 150 万多光谱通道捕捉外界色彩,再介入三颗光学摄像头的成像,使拍摄的照片与视频色彩更加准确、饱满,接近人眼所见的真实色彩。

此外,XMAGE 也再次进化,学习了全球超过 10 万幅艺术作品,打造了鲜艳、原色、明快三种全新的色彩风格,面对更多的环境与场景,用户都能拍出不错的画面。

静态影像升级,动态影像也没落后。

全新的 AI 电影质感引擎加持下,Mate 70 Pro+ 拍摄视频时的降噪、实时 HDR 与色彩效果都得到了全方面提升。

硬件与软件、静态与动态,华为 Mate 70 系列的影像已经向所有人揭开了自己的真面目。

2024 年,AI 能力成为了智能手机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华为的优势在于自研的软件+硬件深度结合,以及端+云的双模式。

得到鸿蒙原生智能加持的全新 Mate 系列,这次首发了九大 AI 功能,大致归类如下:

  • AI 消息随身、AI 降噪通话、AI 静谧通话
  • AI 智控键、AI 摘要大师、AI 隔空传送
  • 运动轨迹、主角时刻、穿越时空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功能有「AI 消息随身」,这仿佛是给 Mate 70 手机配备了一个智能「防窥屏」能够检测视线,当检测到机主之外的注视时,手机会自动隐藏消息,保护隐私。

除了指纹识别之后,华为 Mate 70 的电源键也获得了全新功能「智控键」,轻触两次即可触发 AI 功能,可以设置成智能识屏或识物。

从 Mate 30 开始布局的隔空操作,与鸿蒙互联生态结合后,「AI 隔空操作」得以诞生。

这个功能效果非常科幻,可以从 Mate 70 手机中隔空伸手一「抓」,然后移到另一台设备一「放」,把截图或图片传送到其他设备上。

「运动轨迹」、「主角时刻」都是 AI 拍摄功能,前者通过 AI 多重曝光,实现一张静态照片对运动轨迹的捕捉;后者通过长曝光,实现拍摄背景的拖影效果。

「穿越时空」则是通过生成式 AI,改变人像照片所处的时空背景和衣服配饰。

除了影像与 AI,Mate 70 系列在综合性能上也有提升。

华为宣称,Mate 70 系列在原生鸿蒙系统、方舟调度引擎与全新硬件的加持下,操作流畅度比上代提高了 39%,游戏启动速度比上代提高了 52%,帧率也提高了 31%,整机性能提高了 40%。

Mate 70 系列搭载 5700mAh 电池,续航提高 24%,有线快充来到了 100W,无线快充紧随其后,来到 80W,充电速率进一步提高。

最后则是华为的老本行,Mate 70 系列采用第二代灵犀通信,信号强度提高 3dB,峰值速率提升 68%,并支持 Wi-Fi 7,在各种使用场景下都得了可观的提升。

在中杯、大杯与超大杯后,Mate 70 RS 非凡大师如约而至。

按照非凡大师传统,Mate 70 RS 的后盖换为陶瓷材质,后置摄像头模组传承独特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继续采用八边形「星钻」设计。

Mate 70 RS 采用双层 OLED 显示屏,并用 AI Pixel 光学引擎提供像素级色彩调教,达到高亮高动态的显示效果,整块玻璃提供高达 3500nits 的亮度,使用寿命提高两倍,并使用玄武钢化昆仑玻璃,为日常使用保驾护航。

本次华为 Mate 70 RS 的影像系统与 Mate 70 Pro+ 对齐,三颗摄像头均与 Mate 70 Pro+ 一致,非凡影像从下到上贯穿全系。

对比 MateXT 非凡大师的惊艳亮相,Mate X6 更像是一次稳健的升级。

Mate X6 采用了全新的分布式玄武架构,提升了整机内部器件的面积,不仅通信模块更巨大,信号更好,也带来了更强的分布式散热能力,加上全新的石墨烯导热材料,设备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得益于这个全新的架构,Mate X6 展开厚度 4.6 毫米,折叠厚度 9.85 毫米。

Mate X6 也搭载了第二代玄武钢化昆仑玻璃、创新碳纤维内屏支撑层、机翼铝机身框架、全新玄武水滴铰链等等一系列「黑科技」,加强了轻薄的抗性和刚性。

影像方面,Mate X6 的摄像头配置如下图:

设计上,Mate X6 有两种不同材质,其中一种就是 Mate70 同款的锦纤材质,采用了星云纹理的设计。

最后,余承东也提到了大家关心的系统方面:华为 Mate 70 系列,以及 Mate X6 系列都将提供支持 Android 应用的 HarmonyOS 4.3 ,和 「原生鸿蒙」HarmonyOS 5 两个选择。

华为 Mate 70 系列版本繁多,我们将售价集中列出,方便大家对比观看:

  • 华为 Mate 70 与 Mate 70 Pro 提供曜石黑、雪域白、云杉绿、风信紫四款配色,有 12GB+256GB、12GB+512GB、12GB+1TB 三种选择,起售价分别为 5499 元 与 6499 元
  • 华为 Mate 70 Pro+ 提供墨韵黑、羽衣白、飞天青和金丝银锦四种配色,有 16GB+512GB 和 16GB+1TB 两种选择,售价分别为 8499 元与 9499 元
  • 华为 Mate 70 RS 提供瑞红、炫黑与皓白三款配色,有 16GB+512GB 与 16GB+1TB 两个配置,售价分别为 11999 元与 12999 元
  • 华为 Mate X6 提供星云灰、星云白、曜石黑、寰宇红、深海蓝五款配色,有 12GB+256GB、12GB+512GB 两种选择,起售价 12999 元,典藏版售价 14999 元起。

尊界 S800,鸿蒙智行的新高度

随着问界、智界、享界车型的陆续投产,鸿蒙智行中最神秘且备受尊崇的第四个系列——尊界,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两周前,余承东在广州车展的新闻发布会上,精炼地概括了尊界首款产品的特质:

「很大,很尊,很亮。」

如此夸张且抽象地形容,加之各路媒体的渲染,不少人都对这款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伴随着华为 Mate 70 系列的发布,尊界品牌及其首款车型正式亮相,补齐了鸿蒙智行这个「华为元宇宙」。

尊界品牌的首款车型名为 S800,单从命名来看,这应该是该品牌产品序列里定位较高的车型,未来,尊界说不定还会推出 S600、S500 等车型。

说回 S800,它有着 5.5 米的车长,车宽超过 2 米,轴距 3370 毫米。作为鸿蒙智行目前定位最高的一款车型,S800 的确需要一个雄壮的体格来支撑百万级的售价。

与迈巴赫 S650 等众多豪车相仿,尊界 S800 采用了双拼色车身设计,并配备常见于豪华轿车的「大饼轮毂」,辅以平直的镀铬裙边装饰和车窗饰条,整体造型契合市场对一辆豪华轿车的期待。

尽管我们可以在尊界 S800 上窥见其他豪华轿车的设计精髓,但对于一个自诞生之初便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品牌而言,打造一款符合消费者印象的车型,无疑是一个审慎且明智的决策。

当然,尊界也有在打造专属于它的产品记忆点——星空元素。

小半年之前,鸿蒙智行在享界 S9 上发布了采用璀璨星钻工艺的星河大灯,有着 10000 多个切割面,点亮后辨识度极高。今天的主角尊界 S800 则在此基础上再次进化,不仅车头融入了星空元素,尾部也有一条贯穿式星云灯带。

除此之外,新车的门把手处也有着星空元素,寄托着「手可摘星辰」的宏大寓意。以往,劳斯莱斯的星空顶被视作豪华轿车的象征,而这次尊界 S800 则进一步将星空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今天的发布会里,余承东还公布了尊界 S800 的预售价格:100 万元,预定金 2 万。

不可否认,尊界作为新兴品牌,在百万级豪华轿车市场中与奔驰、宝马等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相比,确实面临品牌认知度的挑战。然而,从产品力角度审视,尊界所提供的体验毫不逊色于其竞争对手。加之华为的品牌背书,所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为尊界在这一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易车公布的销量数据,在今年前三季度的高端轿车市场中,奔驰 S 级以平均每月超过 1300 辆的销量荣登榜首,保时捷 Panamera 以平均每月 1272 辆的销量紧随其后,而迈巴赫 S 级则以平均每月逾 1000 辆的销量位列第三。

这意味着,尊界 S800 若能实现过千的月销,便有机会跻身市场前三。

跨越四年的「最强」Mate

2020 年 10 月,华为 Mate 40 系列发布,这是余承东第一次掷地有声地喊出「史上最强 Mate」的口号。

星环设计、隔空手势、隔空截屏,如今依然在延续和进化的功能,最早都诞生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上的手机里。

四年后,华为 Mate 70 系列问世,一脉相承并再度进化的 AI 手势操作、星环影像模组,再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四年前的呐喊,回应阵阵。

当然,发布会结束了,真正的体验现在才开始,这些配色好看吗?隔空 AI 功能好用吗?新的红枫原色影像系统怎么样?爱范儿将准备一系列的体验与评测为你解答。

你还对 Mate 70 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本文由苏伟鸿、周奕旨共同完成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