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将发布 AI 眼镜;可折叠屏 iPhone 预计明年三季度亮相;最严充电宝安全标准出台,淘汰七成现有产能

史上最严充电宝安全标准曝光,充电宝 3C 认证将全面失效,近七成现有产能面临淘汰
11 月 25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工信部已于 10 月及 11 月多次组织召开《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一份《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显示,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
对于新的标准,相关参会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制定的标准非常严格,许多工厂难以达到。工信部的态度很明确:达不到标准就不要继续生产,因为总有一些企业能够达标。」
「经过三四轮研讨会,目前标准已基本定稿,预计 12 月公示,2026 年 2 月正式发布,同年 6 月起实施。新规落地后,原有 3C 认证规定将全面失效。」上述参会企业负责人称。「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行业大考。」一位充电宝供应链资深人士如此评价称。
上述参会企业负责人也预估,新规实施后,预计将有近七成现有产能,因无法满足新标技术要求,将被迫退出移动电源市场。(来源:蓝鲸科技)

百度新设两个大模型研发部,直接向 CEO 汇报
2025 年 11 月 25 日,百度发布设立技术研发组织相关公告,新设基础模型研发部,负责研发高智能可扩展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由吴甜负责;新设应用模型研发部,负责业务应用场景需要的专精模型调优和探索,由贾磊负责。王海峰继续担任 CTO、TSC 主席、百度研究院院长。以上部门均向百度 CEO 李彦宏汇报。
据了解,吴甜和贾磊都是百度培养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体现了百度人才厚度以及公司持续推进干部年轻化。百度此次提升了大模型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层级,采取分进合击的打法,进一步建设和加强公司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优势。这也将更好地满足客户和用户在 AI 应用上的需求。
11 月 13 日,百度正式发布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大模型 5.0。该模型采用原生全模态统一建模技术并应用超稀疏混合专家架构,支持理解与生成一体化,具备全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在全球最权威的大模型竞技场 LMArena 上,文心 5.0 Preview 模型分别取得了文本榜全球并列第二、国内第一及视觉理解榜国内第一的成绩。(来源:百度)
阿里公布 2026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 2478 亿元
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营收 2,478.0 亿元人民币,预估 2,452 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调整后每 ADS 收益 4.36 元人民币,预估 6.34 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中国电商事业集团收入 1,325.8 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 103.5 亿元人民币,预估 168 亿元人民币。(来源:新浪科技)
蔚来四季度营收指引创历史新高
蔚来发布 2025 年三季度财报。蔚来公司三季度交付 87,071 台,同比增长 40.8%,环比增长 20.8%,创历史新高。
三季度营收 217.9 亿元,同比增长 16.7%,环比增长 14.7%,创历史新高。三季度综合毛利率 13.9%,创近三年来新高,产品和服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三季度整车毛利率 14.7%,创近三年新高。三季度现金储备 367 亿元,环比大幅增长近百亿,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
四季度交付指引 120,000 台至 125,000 台,同比增长 65.1% 至 72.0%,创历史新高。营收指引 327.6 亿元至 340.4 亿元,同比增长 66.3% 至 72.8%,创历史新高。(来源:新浪科技)
理想汽车李想:将发布 AI 眼镜
11 月 25 日消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今日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将发布智能眼镜,「理想 AI 眼镜是理想最好的人工智能附件。」此外,李想透露,理想 AI 音箱也在考虑之内,希望理想的 AI 能力实现在理想汽车用户中更全面的覆盖。

理想汽车在 AI 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今年 3 月发布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 MindVLA 已展现出强大的 AI 整合能力,该架构被李想称为「机器人大模型」,能够实现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行为智能的统一。
李想此前在 5 月的 AI Talk 活动中曾表示,辅助驾驶行业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而 AI 技术的突破将是迎来黎明的关键。他认为解决行业难题正是理想汽车的价值所在,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 AI 硬件开发。
理想 AI 眼镜可能会聚焦车载场景的特殊需求,如与 MindVLA 系统的深度协同。(来源:IT 之家)

OpenAI 推出购物研究工具,ChatGPT 变身更懂你的 AI 购物小助手
11 月 25 日消息,OpenAI 推出了一款免费的 AI 购物研究工具,专为 ChatGPT 用户在美国的「假日季」期间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

OpenAI 此次推出了 GPT-5 mini 的新版本模型,不仅能提出澄清性问题,还能从 OpenAI 认为更可信的高质量网站评论中获取答案。OpenAI 的代表明确,工具引用商品链接时,不会特别偏向某些网站。
这款新工具与普通的 ChatGPT 文本对话有所不同,用户可以在聊天界面中通过点击专门的「购物研究」按钮,输入需求,例如「为小公寓挑选一张小沙发」或「为我 4 岁热爱艺术的侄女选一份礼物」。
工具不会直接给出文本回复,而是通过问卷形式向用户询问更多细节,引导用户提供自身的预算、颜色偏好、尺寸等因素。其在从网络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会给出 10 到 15 个相关商品的建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更多类似的(more like this)」或「不感兴趣(not interested)」来进一步调整商品列表。(来源:IT 之家)
马斯克喊话:特斯拉 AI 芯片目标年更模式,年产量要超其它芯片总和
11 月 25 日消息,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11 月 2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通过其 X 平台喊话,声称特斯拉若想在「真实世界 AI」的竞赛中获胜,其 AI 芯片产量必须超过英伟达、AMD 及所有其他科技巨头的总和。
马斯克在推文中指出,许多人并不知道特斯拉已拥有一支先进的 AI 芯片及电路板工程团队多年,该团队已设计并部署了数百万颗用于特斯拉汽车和数据中心的 AI 芯片,这些芯片是特斯拉成为真实世界 AI 领导者的基础。

马斯克进一步透露,特斯拉目前开始迈入年度产品迭代周期,大约每 12 个月就会发布新的 AI 平台。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计划将 AI 芯片的生产规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产量将超过任何其他制造商。
公司目前已整合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为其生产 AI5 和下一代 AI6 芯片,并计划将英特尔代工服务(Intel Foundry)也纳入其供应链。即便如此,马斯克依然认为,这些顶级芯片制造商完全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因此自建晶圆厂的计划在他看来是合乎逻辑且必要的。(来源:IT之家)
京东国民好车开启全面交付
在 2025 广州国际车展上,由京东、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三方共同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 UT super 举行首批车主交付仪式,宣布新车开启尾款支付,并正式进入全面交付阶段。值得关注的是,广汽埃安全国一级门店、京东养车北京综合服务中心也于同日开启首批车辆交付,标志着国民好车交付中心服务网络正式落地启用。

对于部分用户关心的「售后责任归属」问题,广汽方面表示「所有售后问题由广汽负责」;关于「交车时间与提车渠道」,广汽和京东方面详细介绍了其线上线下融合的「国民好车」交付网络,表示用户支付尾款后 2 至 4 周内即可完成提车;广汽更强调,11 月 30 日 24 点前下订的用户,如因生产、运输等其他因素导致延期至 2026 年交付车辆而产生的购置税,广汽将全额补贴。
而针对用户关心的换电网络建设,宁德时代表示 2025 年巧克力换电将在全国 45 个城市建成 1000 座换电站,并规划 2026 年在 140 个城市累计建成 2500 座,同时开放加盟,用户可通过巧克力换电 App 或微信小程序查看周边的巧克力换电站具体信息,下个月还将上线新功能,支持用户实时查询「待开业」和「建设中」站点的具体开业时间。(来源:新浪科技)

可折叠 iPhone 预计明年秋季亮相,带来三大突破性功能
苹果首款可折叠 iPhone 有望于 2026 年秋季与 iPhone 18 Pro 系列同步发布,目前已初步确定将搭载三项突破性功能,有望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据 JP Morgan 最新的研究报告,这款「书本式」折叠 iPhone 将配备业内首创的 2400 万像素内屏下摄像头。相比当下 Android 折叠屏手机普遍采用的 400 万或 800 万像素的低分辨率屏下摄像头,这一参数大幅领先。如果传闻属实,这表明苹果在屏下摄像头的光线透过率和成像清晰度领域取得了突破,弥补了目前业内的诸多技术短板。
多方消息一致预测,折叠 iPhone 将配备展开时 7.8 英寸主屏和 5.5 英寸外屏,同时采用 Touch ID 而非 Face ID。此外,新机将拥有四颗摄像头,包括一颗前置打孔摄像头、上述内屏下摄像头,以及由两颗 4800 万像素镜头组成的后置双摄系统。
还有多份报告称,这款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定价将在 2000-2500 美元区间,这或将成为史上最昂贵的 iPhone。外界普遍认为,这款新品将被命名为「iPhone Fold」,目前媒体对其称呼也多采用该名称。(来源:cnBeta)
华为推出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399 元,11 月 28 日开售
11 月 25 日消息,在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宣布推出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售价 399 元,将于 11 月 28 日 10 时 08 分开售。目前,官方暂未披露这款机器人的更多配置信息。(来源:IT 之家)

字节跳动明年发布 PICO 新品,搭载自研头显专用芯片、定制 MicroOLED 屏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在 2025 年字节跳动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字节跳动技术副总裁杨震原透露,PICO 将于 2026 年推出新一代产品。

据报道,新品将搭载全链路自研的头显专用芯片,能够低延迟、高精度地实现对高清高帧率视频的实时处理,系统延迟为 12 毫秒左右。据悉,PICO 自研芯片于 2022 年 6 月立项,2024 年完成回片,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PICO 新品还将启用定制 MicroOLED,其屏幕 PPI 近 4000,接近 iPhone17 Pro Max 的 9 倍;平均 PPD 达到 40,中心区域超过 45,相比 Pico3 提升了一倍多。
PICO 近期持续优化其生态体系,今年 4 月已全面开放个人开发者入驻,简化上架流程并提供全方位支持。
今年 3 月 PICO 4 Ultra MR 一体机还获得了 5.13.0.U 系统更新,新增空间视频录屏、2D 照片转空间照片等功能,提升了影像拍摄和交互体验。(来源:IT 之家)

因 AI 存在「幻觉」,多家保险公司不愿承保相关风险
11 月 25 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正寻求将人工智能(AI)相关风险排除于企业保单之外,因企业可能面临由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所引发的数十亿美元级别索赔。
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大都会保险(Great American Insurance)和 WR Berkley 等公司近期已向美国监管机构申请许可,拟提供明确排除企业因部署 AI 工具(包括聊天机器人及自主智能体系统)而产生责任的保险条款。
在企业争相采用前沿 AI 技术之际,保险业却对提供全面保障持谨慎态度。AI 模型「幻觉」(即生成虚假或错误内容)已导致多起令人尴尬且代价高昂的失误事件。
WR Berkley 提议的某项除外责任条款明确规定,凡涉及「任何实际或声称使用」AI 的索赔——包括公司销售的「内嵌」AI 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均不予承保。
与此同时,另有保险公司推出针对特定、狭义 AI 风险的附加险种(例如聊天机器人失控等场景)。(来源:IT 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