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全球首款可全天候佩戴的隐形显示AI眼镜,Gyges Labs完成新一轮融资|硬氪首发
硬氪获悉,AI可穿戴科技公司「Gyges Labs」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Granite Asia、璀璨资本共同参与。融资资金将用于新产品的研发、供应链等投入。
Gyges Labs」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持续发布和打造各种智能可穿戴科技设备,产品兼具技术突破性与场景实用性。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软件及AI团队设立在美国硅谷,并汲取中国供应链优势,拥有先进光学、主动式AI等独特技术。
创始团队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斯坦福、UCLA、清华等),曾任职于国内外知名企业。CEO贾捷阳曾在硅谷参与全球第一款AR智能隐形眼镜的开发,COO邓旭东拥有超过10年的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经验,CTO吕正博士曾参与苹果Vision Pro 研发。首席科学家綦思源博士曾就职于Google,成果曾发表于science子刊等国际期刊与会议上。公司80%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
2025年1月,「Gyges Labs」与Halliday联合发布的首款产品Halliday Glasses(隐秘显示能力的AI眼镜)发布,上线后便成为史上最大AI眼镜众筹项目,也是全球首款隐形显示AI眼镜。
显示,但不显露
Gyges Labs」COO邓旭东接受硬氪采访时表示,所谓隐形显示是指显示内容会被直接投到视网膜,不再需要通过镜片反射,显示内容仅佩戴者可见。这得益于公司自研的视网膜投影原理的DigiWindow技术。因此,佩戴者可以自然借用数字的力量,而不被外界察觉。适用场景如AI翻译、看演讲稿、查看微信消息、音频转会议纪要、导航等等。
相比于Birdbath、光波导等光学方案,DigiWindow技术还创造了全球最轻小的近眼显示光学方案。这一技术使得显示模组体积最小可达2x2x2毫米,能够轻松集成到普通眼镜框架内,让智能眼镜轻盈、小巧、低功耗。
Halliday重量只有28g,续航可达12小时,支持远视到近视800度。邓旭东表示,Halliday的优势在于解决了智能眼镜难以全天候佩戴的问题,“看起来和普通眼镜完全没有区别”。
邓旭东介绍,Halliday的另一核心技术是主动式AI。「Gyges Labs」研发了专为可穿戴设备量身定做的AI引擎,“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主动生成可能需要的信息,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回答”。目前, Halliday主要在海外发售,邓旭东表示,后续会计划在中国市场发行。
谈到未来发展,邓旭东透露,在智能眼镜品类,「Gyges Labs」将继续把光学的能力、AI的能力,以及对行业建立起来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另外,「Gyges Labs」也在探索更多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可能,“眼镜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其他形态,看如何让计算显示和交互达到完美的状态”。邓旭东称,公司将于2026年起逐步推出包括独立运作的戒指在内的各类智能可穿戴产品,进一步满足“超人们”多样的日常需求。
投资人观点:
Granite Asia合伙人陈于思表示:端侧AI正成为消费科技的下一个超级入口,而Gyges Labs精准踩中了这一趋势核心。团队兼具顶尖技术视野与务实落地能力,没有堆砌功能,而是让AI自然融入日常场景,把前沿AI转化为人人可用的随身智能,这正是我们对行业投资的核心逻辑。
璀璨资本创始合伙人罗挺霞表示:作为一家聚焦科技消费化趋势的新一代投资机构,我们致力于发现并陪伴能够定义未来的公司。Gyges Labs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在智能眼镜行业尚在摸索形态之际,他们已凭借对「隐形」与「主动」两大核心体验的前瞻性洞察,精准卡位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其团队展现出的卓越产品定义能力和务实高效的执行力,让我们坚信他们有能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广泛的用户价值。投资Gyges,是我们对未来人机交互范式的一次重要下注。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胜利股份跌超7%
恒指开盘涨0.09%,恒生科技指数涨0.37%
11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16个基点
中欧班列货运结构持续优化,去年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过60%
粉笔AI:7000万用户池里的确定性增量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近期,公考的报名年龄从35岁放宽至38岁。从部分省份披露的情况来看,招录人数却在缩减。
例如,广东省2026年全省计划招录人数较今年减少了5640人,降幅达到32.38%。另在其发布的9395个岗位中,有1922个岗位明确要求研究生学历,占比达20.45%,相较2025年的15.10%有明显提升。
对于考生而言,新政策的出台缓解了“年龄焦虑”,但公考的难度也在加大、对学历的要求也在提升,报名人数的连年增加,也使得通过率被稀释。这也致使,在公考教培行业,无论是用户还是企业都更加内卷,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提升分数的诀窍。
“我想分享一句话,在这样一个资源丰沛的时代,智能效率是唯一稀缺的资源。”
11月15日,教培头部企业粉笔在北京举办投资人调研大会,粉笔业务副总裁、公考业务负责人刘帅如此阐述公司对于AI投入的初心。粉笔始终秉承的理念是,通过AI产品,让用户的学习效率提升最大化。海量资源下,让用户找到精准适配的学习资源,快速、有效提分。
以今年4月上线的“AI刷题系统班”为例,在2026年国考报名公告发布的次日,该产品的单日销量就突破了14000单。
刘帅给出的数据是,“AI刷题系统班”至少提升了用户29%的学习效率;粉笔华北大区校长李梦圆进一步补充,AI赋能下,用户的学习效率有近40%的提升,模考成绩平均分提高15-20分。
从这样的成效来看,粉笔为整个公考教培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效仿的样本。
粉笔AI刷题系统班界面
01. 科技先行,让AI真正落地
“用户的学习习惯变了。”
在粉笔总裁魏亮的观察中,当下的考生对线上学习的接受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AI优化的效果变得越来越好,用户对AI产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你问AI一个问题,它在帮你分析知识点后会举一反三,通过记录、细化你的弱项,给出后期学习的建议。”
当然,粉笔在AI技术上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2015年成立以来,粉笔始终以技术驱动产品,为用户提供效率更高的备考方案。
从技术层面具体分析,粉笔的发展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在粉笔创立之初,也就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期,粉笔做了招录考试培训行业的第一款综合线上题库APP。在魏亮的回忆中,APP一经上线就深受好评。彼时的粉笔,更好地解决了用户需要到处寻找学习资料、线上线下题目普遍不全、解析不全等“备考痛点”。
有了第一个阶段的基础,粉笔在第二个阶段做了直播课,自研了整个行业领先的直播技术,包括零延时的无缝回放衔接、题目互动等方面。据介绍,粉笔直播高峰期,在线人数曾达到15万人同时在线的峰值,粉笔的直播技术则可同时容纳100万人在线。
粉笔AI研发历程
2022年,ChatGPT发布,AI大模型兴起。粉笔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进入技术发展的第三阶段。从智能练习、申论批改等“模块”,逐步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在内的早期人工智能技术。
去年8月,粉笔发布自研的公考垂域大模型,技术进化后开始上线更多C端产品。在功能创新上,公司推出了“错题归集、智能练习”等模块,获得广大用户的好评,又上线了“粉笔AI老师、AI面试点评、AI刷题系统班”等产品。
据粉笔透露,2025年上半年,AI刷题系统班累计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成交单量约5万单,全年累计销售额贡献有望突破1亿元。今年7月,作为AI产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粉笔AI刷题系统班重磅升级,为用户打造精准诊断、动态规划、靶向练习的智能备考闭环。
截至目前,在AI刷题系统班近20万的购课用户中,首次付费、注册超过1年的老用户已高达90%。接下来,粉笔预计持续深化AI与教育的场景融合,AI硬件产品已于年内上市,面向国央企考试的面试产品以及社会求职招聘的AI产品也即将上线。
从当下的成效看,粉笔的AI产品依托7000万注册用户的学习经验反馈,以及数百名深耕公考一线资深教师的真实教研数据,已在用户练习、点评、面试等关键环节,拥有其他平台短期内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粉笔投资人调研大会
02. 打破传统,粉笔与用户“双提升”
“AI能够让教育的不可能三角成为可能。”
在粉笔CTO陈建华的观点中,AI技术能同时满足人们对教育“高质量、大规模、个性化”的三大要求——即为大规模的人群提供高质量又“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
与传统的线下培训课程相比,粉笔应用AI技术的产品核心优势明显。
首先,AI可根据用户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
例如,粉笔AI刷题系统班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课程“一刀切”的课表安排,会根据用户过往的学习情况、测评结果,精准绘制个人能力图谱,AI会通过用户动态训练数据,实时判定其学习进度是否完成阶段目标,让备考节奏精准匹配个人需求,将学习掌控权交给用户。
再例如,粉笔的面试AI点评产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模拟考场环境,相比真人模拟问答,更能有效提升面试备考的效率。
协同效应上,AI技术也能与原本的课程更好互补。
在粉笔的OMO精品班中,就应用了“课前选择”“智能考勤”等系统。在刘帅提供的数据中,8-10月,粉笔的王牌产品——线上系统班的复购率同比提升了10%,因正价课反馈良好,30%的用户复购了其他AI产品,二者相辅相成。
从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层面而言,24小时在线的AI老师,降低了整个行业对师资人力的依赖。粗略估算,粉笔AI刷题系统班的图书成本也从21%降至了15%。
与此同时,粉笔对技术的投入也在不断加码。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粉笔研发开支达到1.08亿元,持续稳定投入。另据陈建华透露,公司拥有近200人的科研技术团队,其中80%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
粉笔内部测评数据也显示,在题目答疑场景,粉笔自研垂域大模型在言语、判断推理、常识、资料分析等科目中的跑分表现均优于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这充分印证了其在公考培训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与商业化能力。
截至目前,粉笔AI各类产品的使用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次,AI付费学员达到150万,AI面试累计点评量470万次,参与AI面试点评的用户达到35万。另在公司管理层的预期中,公司2025年AI刷题系统班的销售量为20万单,11月已提前完成目标。
一个明确的事实是,当用户的使用习惯逐渐向AI靠拢,企业的增长逻辑也将发生改变。而粉笔已在这一关键窗口期率先建立了市场认知与技术壁垒。
调研会的最后,粉笔创始人、CEO张小龙也强调,粉笔的未来愿景,是��AI技术为核心,持续优化教研成果,占据行业绝对优势地位。公司也会始终坚持开放、信任的企业文化,并坚持前沿科技的应用,避免短期的利益诱惑,专注于效率与品质的提升,打造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相信在未来,粉笔AI产品的相关订单转化率、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成为业务拓展、估值提升的关键因素。届时在教培领域,AI技术也将真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持续增强公司盈利韧性的基石,为企业的长期价值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