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瑞幸回应重回美国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仍是聚焦发展

针对重新上市事项,瑞幸方面相关人士回应称,瑞幸咖啡会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但公司目前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仍是践行公司的业务战略、聚焦发展。此前,在厦门市政府主办的一场活动上,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行政总裁郭谨一公开表示,公司正在厦门市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在美国主板重新上市的进程。(财联社)

江波龙:董事李志雄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36氪获悉,江波龙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及董事李志雄出具的告知函,截至11月11日,股东及董事李志雄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减持期间9月2日至11月11日,减持价格区间86.35-324.96(元/股),累计减持419.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后,李志雄持有1890.85万股,占总股本的4.5112%。

天齐锂业:天齐智利的诉讼请求遭智利法院驳回

36氪获悉,天齐锂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智利收到智利圣地亚哥上诉法院判决书,驳回了其诉讼请求,该判决非终审判决。SQM在未经其股东大会审批授权的情况下与Codelco签署《合伙协议》,损害了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智利作为SQM股东的投票权以及相关股东权利。公司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全面评估,不排除考虑在确保相关股东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包括但不限于提起上诉)。

3连板浙江东日:公司不涉及“脑机接口”业务

36氪获悉,浙江东日公告,公司股票于2025年11月10日、11月11日连续2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公司主营业务为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运营管理(含市场交易管理、市场租赁业务)、生鲜食材配送业务和豆制品生产加工领域的相关业务,不涉及“脑机接口”业务。公司当前市盈率远高于行业指数相关指标,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与短期大幅下跌的风险。公司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日常经营活动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拦截风险房源超1.6万套,节省成本过亿元,贝壳加码“拼AI”

11月10日贝壳(NYSE:BEKE;HKEX:2423)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贝壳总交易额(GTV)达7367.4亿元,净收入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2.1%;毛利率为21.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GAAP净利润为7.47亿元,同比下降36.1%;Non-GAAP净利润为12.86亿元,同比下降27.8%。

虽然受到房地产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影响,贝壳的利润水平有所下降,但在各业务上仍旧看到了潜在的增长空间。尤其是“一体三翼”模式在重点一、二线城市的高效率螺旋向其他城市复制带来的未来市场空间增长,以及AI科技赋能业务和中后台带来了更高人效和成熟的、可单独输出的轻资产产品,为贝壳在“开店”之外提供了另一条平台延展的路径。

贝壳

01  

如何挑战不可能,实现持续增长?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普遍从“追求增长”转向“关注质量与效益”。但贝壳还具备新的增长潜力。

贝壳业绩增长的基础逻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对应着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第一层面是业务布局带来的结构性增长。这个阶段从2023年7月提出“一体三翼”开始,二手房、新房交易业务作为基本盘的能力向其他业务赋能,通过人、店的资源复用带动了家装家居和房屋租赁的快速增长,从而实现公司业绩的总量增长。

2023年第三季度,贝壳的整体营收为178.1亿元。其中,二手房业务收入63亿元,新房业务收入59亿元,家装业务收入32亿元,租赁业务收入24亿元。算下来,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收入占比约为31.4%。

到了2025年第三季度,在230.5亿元营收中,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上升到了45%,成为贝壳业绩曲线的重要支撑点。

其中,租赁服务业务从去年的亏损到今年三季度实现盈利,带动家装和租赁两块业务贡献利润占毛利的比例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8%。

经过两年多的布局,贝壳依靠平台能力从交易环节向前后端的服务过程延伸,通过服务价值链的深度整合、交易服务的网络化,实现了增长目标。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核心在于人店的效率提升和各业务间的协同效应,那么接下来的第二阶段,贝壳实现增长的核心逻辑会由对平台内部的能力、效率提升转向外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在三季度业绩会上,贝壳管理层提到:(未来新房业务)我们有几个机会,第一,我们会进一步拓展进入城市范围,扩大目标市场规模;第二,市场的渠道渗透率对比发达国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第三,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去提升对新房客户的服务能力和去化效率,以及提升我们对更高端产品的覆盖去化能力。

贝壳计划通过更轻的“B+”产品下沉到低线城市,用流量和商业化产品工具,向低线城市的房产经纪门店和经纪人提供系统能力。

截至三季度末,贝壳的“B+”业务已经在4个城市试点,2025年底计划进入超过30个城市,用市场空间拓展带动业务业绩增长。

同时,随着重点城市转向改善型市场,贝壳的新房业务也计划向改善型项目的经纪人和客源房源匹配做更多的资源倾斜,一方面提高能力的针对性和成交效率,另一方面提高所在城市的合作盘覆盖比例。

在家装家居业务上,接下来贝壳会重点去做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能力对齐。比如,在北京、上海,贝壳二手经纪业务对家装的导流合同单量是二、三线城市平均值的两倍,只要把一线城市的成熟模式拿到其它城市,就能带来新的增长。

还有一个正在推动业务增长的是贝壳的AI能力。

贝壳是一个深度应用AI的公司。在交易业务链条,房源端,贝壳用“AI房源维护助手”帮助经纪人解决精力有限导致房源维护不足的情况;客源端,经纪人助手“来客”,从获客、选房到解疑,帮助经纪人激活客户,提升经纪人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房源客源匹配效率;在签约环节,贝壳还有数字伙伴“小易”完成签约质检、签约后代办自动跟进等服务。

在租赁业务中,通过“AI + 人”协同作业,用AI去管理、运营房源,资管经理的人效得到跃升。贝壳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贝壳资管经理月人均在管房源超过130套,去年同期为超90套。今年前三季度,贝壳租赁月均收/出房人效分别同比提升约10%和28%。

未来,贝壳计划应用AI能力把这个数据再提升50%以上,达到人均在管房源超200套,借此实现房源规模的梯度增长,从而带动业绩快速迈上新台阶。

总结一下,贝壳未来的动作有两个方向,向外做下沉,向内则靠向AI

02  

AI能做什么?

有的企业只把AI当作数据分析员,但在贝壳,AI是一个全流程运营官。

比如,在贝壳房屋租赁服务的规模快速增长和转盈中,AI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截至9月底,AI审核功能已覆盖11个城市,单均耗时20秒,提效60倍,节省超过3.3万小时的工时,拦截风险房源1.6万多套。

在二手房交易业务上,今年前三季度,贝壳AI产品“好客”识别的高质量商机占平台潜在总商机的比例仅个位数,但贡献了50%以上的平台成交量。

在家装家居业务,贝壳用AI来识别成交可能性高的“高分标签房源”。试点结果显示,被标记的高分标签房源仅占总家装线索委托房源量的低个位数,但贡献了超过20%的家装草签单量。

也就是说,贝壳已经在服务流程中使用AI来做决策了,同时也证明了AI在某些环节上处理问题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特别是在包含大量服务细节和非标场景的租赁业务,实际上AI已经不再是一个“工作助手”,而是升级到了“AI驱动运营”,成为平台体系中的一个中枢。

AI能做什么?贝壳的答案已经非常清晰。以租赁服务业务为例:

在收房阶段,AI不仅能做房源线索挖掘、房源评估等“管房”的动作,AI还能“管人”。针对房源,AI会自主指导业务调整收房结构,比如某一时间段内某区域三个卧室的房子太多了,AI会自动对超出限制的房源启动控价、禁收,同时对供给不足房源,自动在沉默房源线索里回捞分析;针对人员,贝壳AI会基于某个区域的房源线索数量、房源质量、供需关系、人员能力模型等因素,思考人员、区域及组织设置规划,它可以在1分钟内模拟9万种方案设计,自动输出最优的人员分布与运营策略。

在出房环节,AI会高频盘点房源库存,识别和直接托管有风险、低维护的房源,做房源动态调价、精准优惠、调配流量,加速房源去化。累计去化托管房源35w套,占全部外展房源的73.5%,AI调价采纳率可以到90%。出房端实现AI智能托管和精准营销去化,年化节省成本过亿元。

在贝壳体系内,AI正在展现出更强的运营体系化能力和对房源的理解能力,用“秒级”的房源盘点速度,和高频、实时分析,改变过去靠人预判、依赖历史经验的决策模式。

深度使用AI之后,贝壳正在挑战新的管理半径和规模极限。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说:“租赁业务AI驱动的新型运营体系,让我们看到了规模化、个性化地去服务过去看似分散非标的需求,让传统行业突破‘规模不经济’的可能性。”

贝壳的AI不是为了替代人,它的本质是对交易、服务链条的深度重构,让人去做个性化的、有温度的、经验的、建立信任的事,AI做监测、分析、预测、调度,延伸人的服务能力,形成“AI + 人”协同作业的运营体系。

贝壳能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对产业链了解足够深,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去拆解服务链条,做极致专业的角色分工,积累干净的、结构化的数据燃料,让人的能力长在平台上,让人的角色回归于“人性本身”,让数据的体系扎根于场景,而不是向人要数据,然后再让AI变得像人

祥源文旅:开展2025年股东回馈活动

36氪获悉,祥源文旅公告,为感谢股东支持,公司将开展“祥源文旅2025年股东回馈”活动,活动时间为2025年11月13日至12月31日。回馈政策包括景区内观光电梯、索道、游船等免票,以及景区酒店住宿指定房型住一间送一间优惠。参与方式为通过微信小程序认证股东身份并领取权益。活动解释权归公司所有,不构成利润分配,未参加或未成功参加者不享有其他权利。

百诚医药:与浙江众神创新医药科技签署BIOS-0629项目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36氪获悉,百诚医药公告,公司与浙江众神创新医药科技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协议》,合作开发BIOS-0629项目,该产品目前处于PCC阶段,适应症为实体瘤。合作区域为大中华区(大陆和港澳台地区),除大中华区域外的权益仍归属于百诚医药。公司负责研究开发、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等工作,众神创新负责大中华区域的研发转化、上市后生产销售和市场拓展工作。交易价格为人民币3亿元,结算方式包括里程碑款和销售额提成。

拓邦股份:已获取海外头部客户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领域订单,空心杯电机样品及小批量产持续交付中

36氪获悉,拓邦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从空心杯电机切入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领域,以自研空心杯电机为核心,打造高精度、强耐用的机器人“手指关节模组”。公司提供空心杯单电机或者包括空心杯电机本体+减速箱+编码器一体的执行器组件等多类产品,不同技术路径的头部客户端已实现多项进展,样品及小批量产持续交付中。此外,在数据中心领域,受益于AI技术加速渗透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长,目前公司已获取海外头部客户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领域订单,相关样品将按订单节奏逐步交付。

顺发恒能:逐步投资发展光伏、储能、风电、气电、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等多类型清洁能源业务

36氪获悉,顺发恒能公告,经董事会自查,公司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气候变化峰会以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能源规划的方向,按既定方向持续稳步推进转型,逐步投资发展光伏、储能、风电、气电、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等多类型清洁能源业务。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各项业务按步骤开展,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合兴包装:控股股东新疆兴汇聚拟减持不超1.91%股份

36氪获悉,合兴包装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新疆兴汇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2322.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1%。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和/或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即2025年12月4日至2026年3月3日)。

ST中迪: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自11月13日开市起停牌核查

36氪获悉,ST中迪公告,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16日至11月12日价格涨幅为153.19%,股价波动较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就股票交易波动情况进行核查。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13日开市起停牌,待核查结束并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长荣股份:与金昌建投合作设立项目公司建设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36氪获悉,长荣股份公告,公司与金昌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6000万元设立项目公司,建设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其中,公司出资5700万元,持股95%。项目预计建设工期5个月,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本次投资将有助于优化公司新能源业务结构,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的良性发展,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12天11板合富中国:股价短期内连续上涨,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

36氪获悉,合富中国公告,公司最新市盈率水平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当前股价存在明显泡沫化特征。截至2025年11月12日,公司静态市盈率为290.10倍,根据同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网站发布的行业数据,公司所属的批发业的行业静态市盈率为30.48倍,存在公司股价严重偏离同行业上市公司合理估值的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处于亏损状态。股价短期内连续上涨,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已明显高于同期行业及上证指数涨幅,且严重显著偏离公司基本面,随时存在快速下跌风险。

Circle:三季度流通USDC规模达737亿美元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三季度流通USDC规模达737亿美元;三季度总收入及储备收益达7.4亿美元;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66亿美元,市场预期1.3247亿美元。(财联社)

诚达药业:选举葛建利为董事长

36氪获悉,诚达药业公告,董事会会议同意选举葛建利为公司董事长及代表公司执行事务的董事,同意聘任卢刚为总经理,聘任彭智勇、黄洪林、卢瑾、杨晓静、胡保、赵敏蔚为副总经理,聘任费超为财务总监。

奥克股份:新能源锂电和建筑化学品等行业仍然面临压力存在不确定性

36氪获悉,奥克股份公告,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1.91%,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公司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营销管理,基础夯实,并加强公司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产品开发与市场销售,将子公司上升为经营主体,将新能源新材料目标市场导向与减水剂聚醚和日化醇醚等传统产品相结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提质降本和减亏增效的成就。但是,新能源锂电和建筑化学品等行业仍然面临压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经营业绩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