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我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一些新的业务形态和市场主体,也在悄然“生长”。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从区域看,长三角形成了多层次、全链条的数据产业生态。2024年,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的22.6%,集聚数据企业超过10万家,是我国数据产业的重要增长极。眼下,一批从事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一些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从无到有,正在向专业化领域不断深耕。(央视财经)

本周机构调研集中度有所提升,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本周机构调研集中度有所提升,截至8月15日18时,共有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从赚钱效应来看,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海能技术涨超42%,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冠石科技涨超25%。从热门调研股来看,本周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新强联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其中,同属医疗保健设备行业的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机构、180家机构调研,为本周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两家公司。(证券时报)

报道:日本将遏制外国专业技能劳动者签证滥用现象

据报道,有消息称部分外国专业技能劳动者从事签证许可范围外的工作,日本计划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监管。报道中指出,此次整治行动将重点针对持 “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 签证的劳动者。这类签证发放给拥有大学学位或长期专业工作经验的外国人。(新浪财经)

光伏企业:强化全球布局,提升出海能力

近年来,全球光伏应用需求持续高涨,有力驱动了产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中国光伏企业依托技术与成本管控的显著优势,持续释放出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能。在制造端,中国在光伏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产能与产量全球占比均实现稳健增长或维持高位,继续保持全球光伏产业的中心地位。不过,随着全球各国对光伏产业发展提出新目标,同时在全球光伏产业成熟度愈发高涨的背景下,全球光伏行业竞争加剧,正驱动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中国企业主动构建海外产能网络,这不仅有助于把握传统市场新的变化、开拓新兴市场,还将为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提供动力。(中国能源报)

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8月16日,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成立暨交通大模型建设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从分散探索迈向协同共建的新阶段。本次大会由交通运输部指导,联盟理事长单位中交集团主办。联盟首批单位共55家,涵盖行业企业、人工智能公司、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覆盖公、铁、水、空、邮、综合交通等领域,贯穿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全产业链,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社会合力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的重要支撑。(北京日报)

Qwen3 Coder强势崛起,OpenRouter市场份额破20%

AI模型聚合平台OpenRouter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周,Anthropic和Google的编程市场份额正在下降。不过,这并不是因为GPT-5的发布(它的市场份额不到5%),而是由于Qwen 3 Coder等开源模型迅速崛起。本周,Qwen3 Coder市场份额冲向20.5%,较7月第四周增加了15.4%。(新浪财经)

ChatGPT负责人:GPT-5 仍有“幻觉”问题,建议用户核对答案

尽管ChatGPT已经推出了新的GPT-5模型,但其仍然存在出错的可能性。OpenAI的一位高级高管本周再次强调了这一点。ChatGPT负责人尼克・特利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可靠性方面,可靠和完全可靠之间存在很大的不连续性。”他进一步解释道:“除非我们能够证明在所有领域,而不仅仅是某些领域,ChatGPT比人类专家更可靠,否则我们会继续建议你仔细核对答案。”(新浪财经)

横店已变竖店,1部微短剧1周能拍完

有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横店影视城拥有百余座摄影棚,拍摄场景的数量超2000个,作为我国产业链最成熟最完整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横店也成了微短剧的“生产工厂”,也被很多人戏称为“竖店”,目前在横店开拍的短剧剧组多达150个。有导演表示,大部分微短剧都是一周拍完一部,成片在120分钟左右。2024年,横店接待长剧剧组523个,竖屏微短剧剧组超1190个。而仅今年前7个月,横店竖屏微短剧剧组接待量就已经超过2300个,几乎是2024年全年的两倍。(央视财经)

苹果关闭美国底特律郊区零售店,员工有机会转岗至新店

苹果公司位于美国底特律郊区克林顿镇帕特里奇溪商场的零售店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6日下午7点永久关闭。尽管苹果公司并未明确说明关闭该店的具体原因,但据报道,帕特里奇溪商场当时已在破产管理程序中被出售,且在留住租户方面面临挑战。苹果公司表示,受此次关店影响的帕特里奇溪店员工都将有机会继续在公司工作。(新浪财经)

余承东:通过鸿蒙框架让更多中国应用出海

8月17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最新的《对话》栏目中表示,鸿蒙用户上百万是个艰难的过程,但很短的时间就到了1000万,到几千万可能会更快。将来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终端都能跑鸿蒙,希望携手更多中国应用出海,通过鸿蒙框架走向世界。(央视财经)

业内人士:储能项目延期终止潮涌,表明行业面临调整与重塑

今年以来,万润新能、海四达、长盈精密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储能类项目终止、延期,涉及的技术及产品类型包括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储能逆变器、系统集成等。业内人士指出,储能项目延期终止潮涌,表明行业面临调整与重塑。未来,储能行业的竞争将更聚焦于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需在巩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前沿领域的研发,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应结合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的协同模式,探索更灵活的市场应用场景。(中国能源报)

七月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银行结汇16700亿元,售汇15070亿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9357亿元,对外付款49909亿元。今年前7个月,银行累计结汇98835亿元,累计售汇99020亿元;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26705亿元,累计对外付款318116亿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7月份以来,国际汇市波动加大,美元指数反弹后回落,非美货币随之波动调整。我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市场预期和交易平稳有序。(经济日报)

数据显示:基金产业链已逐渐走出了此前的低迷期

目前,已有银华基金、东海基金和华夏基金等公募,以及天天基金等代销机构披露了上半年经营数据。数据显示,代表性公司的营收、净利润、总资产、代销等有所回升。一定程度上,这预示着基金产业链已逐渐走出了此前的低迷期。但也要看到,个别小型机构在激烈竞争中依然面临不小压力。(证券时报)

关税成本传导效应显现,美国中小企业或现倒闭潮

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显著上涨,涨幅超出市场预期,显示美国产业链上游面临新一轮通胀压力。美国媒体认为,关税成本压力将向下游传导,此前“生扛”关税成本的美国商家快撑不住了。还有专家称,美国今年一定会陷入经济衰退,而中小企业在此期间可能会面临倒闭潮。美国商家向消费者转嫁关税成本“只是时间问题”(央视新闻)

新增2.14万亿元流向A股?多家券商解读

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存款数据中,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为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增达1.39万亿元。据了解,由于投资者的银证转账等行为会引发非银存款的增长,历史上的几次股市上涨时期非银存款也大幅增加,因此,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多家券商纷纷对此进行解读。有券商分析推测,非银新增存款有可能更多流向了股票市场,此外股票交易量大增,也使得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增长。还有券商表示,当前投资者并没有大量直接跑步入市,而是间接通过固收+基金等渠道进入权益市场。(券商中国)

海南:发展“低空+海洋”旅游模式,构建“陆海联动”新格局

近日,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旅游市场整治领导小组印发了《海南省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实施八大重点行动。在海洋业态融合发展方面,将加快建设三大冲浪胜地、五大潜水基地、七大海钓基地、两大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发展“低空+海洋”旅游模式,推进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开发“观海平台”“亲海景点”和海洋主题微景区,构建“陆海联动”新格局。(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