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ETF尾盘频现异动,大资金持续出手

在近日的震荡行情中,ETF关键时刻显身手,从临近尾盘的巨额成交情况看,大资金进场扫货信号明显。统计显示,4月7日以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超过21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长线资金积极增持ETF,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市场企稳回升。(上证报)

监管机构规定贝莱德可保留大量美国公用事业股权

美国能源监管机构周四再次批准贝莱德持有公用事业公司的主要股份,这对全球顶级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胜利,因为人们担心贝莱德的影响力过大而引发政治问题。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的 决定包括该委员会共和党主席马克·克里斯蒂的同意意见。他写道,虽然他对贝莱德的市场力量表示担忧,但公用事业需要获得资本。(新浪财经)

欧盟为贸易谈判破裂准备后手,考虑对美国实施出口限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报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月发起全面贸易战可能的手段之一,欧盟正研究限制部分产品销往该国的提议。知情人士说,出口限制将作为一种威慑手段,而且只会在与美国的谈判未能达成令人满意结果时才会祭出。美国目前已对约3800亿欧元(合4320亿美元)的欧盟商品加收了关税。(新浪财经)

华泰证券:聚焦内需受益板块及新消费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36氪获悉,华泰证券研报称,据统计局数据,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万亿元,同比增5.9%(Wind一致预期4.2%),增速环比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在加力扩围以旧换新等政策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加快,家电、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品类增速亮眼,核心CPI有所回升。展望后续,关税冲突带来潜在外部压力,扩大内需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伴随国家促消费增量政策的陆续落地,看好消费板块结构性机会,聚焦内需受益板块及新消费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特朗普关税将使美国陷入滞胀,衰退概率达65%

美国一位知名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现在更有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美国可能遭受几十年来最大的“滞胀”冲击。“我们可能会陷入衰退,也可能不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陷入通胀,”曾在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任职的亚当·波森(Adam Posen)本周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波森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他认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65%。(新浪财经)

消博会“上新”不断,串起首发经济生态链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围绕消费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在全球新品发布会上,来自中国、英国、瑞士、法国、新加坡等国家的40个品牌,集中发布及展示了近百件系列产品和最新单品。从“首发”“首秀”到“首店”,消博会已成为串联首发经济生态链的纽带。越来越多海外品牌将消博会作为起点,逐步扩展、深耕中国市场,与开放的中国“双向奔赴”。(上证报)

看完AI开的药方,老中医笑了

AI可以替中医看病了么?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博士,后师承火神派名医,现一位患者前来问诊,自述症状:男,30岁,近半年情绪低落、心脏间歇性疼痛、面部爆痘、工作压力大。请你为他辩证并开出参考药方。”

输入简单的提示词,一分钟后,DeepSeek就给出了参考药方。

我把药方和开方思路拿给一位行医30多年的执业中医师,问“靠谱么,什么水平?”

老中医回答:“AI级,对症下药。能治病因、疗效明显的病。”

自互联网医疗时期,“智能医生”的概念就一直存在,市场期待:AI从医生的玩具、进化成必不可少的工具,再到医生的数字分身、智能增强伙伴。在大模型这个“超级大脑”的加持下,技术似乎到了奇点来临时刻。

具体到“中医”这个传承千年的赛道,AI正在发挥怎样的能力?未来AI可能是替代中医的“屠龙刀”吗?

访谈过程中,在医疗行业浸润多年的从业者多数不提“造医生”或“替代医生”,传递出的共识更接近:“替代中医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中医。”

AI,还替代不了老中医

为了解在中医场景中AI的应用情况,我联系了北京三家三甲中医院的年轻主治医生,询问他们在工作中使用AI的情况。

其中两位中医告诉我:日常面对面诊疗时,不会用AI;在做教学课件、写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书工作时,会用豆包或DeepSeek。

另一位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则回复:偶尔遇到复杂病例或疑问时,会用AI帮助分析病因和诊疗方案,以拓宽思路;现在问AI的,主要是西医问题。

就“中医AI最容易攻破哪些病种”,阿里健康旗下小鹿中医CEO陈志宇告诉36氪:“可能是疗效易评估的病”,即通过检验检查易量化疗效、或患者自述疗效显著。

之所以强调疗效易评估,是因为在训练AI中医模型时,很多病历并非结构化数据;且与自然科学不同,“很多中医病案缺乏准确的结果描述数据”,这就意味着AI在“刷题”学习中,判断这道题答得对不对,成为关键之一。

中医的理论体系比较复杂,涉及到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多维度,理论上AI可以对患者疾病、体质、所处环境等进行建模,结合流派输出诊疗方案。

但由于业内缺乏完整病案和“标准答案”(如开头询问DS的病案,开启新对话,输入相同提示词,它会给出另一个不同的药方),使得中医AI模型的能力离独立诊病还比较远。

针对疗效数据,陈志宇介绍,小鹿中医平台会对接受了诊疗咨询服务的用户,进行回访,询问治疗效果情况。批量化采集到的疗效数据,令中医病例数据更加完整、标准化,用以反哺AI模型,能令训练出来的模型更具可靠性。

就中医数据来源问题,讯飞医疗AI诊疗助理产品线总经理马文君在一次行业会议中表示,中医讲究传承、重经验体系,在训练模型时,中医数据来源甚至比西医更重要一些,在AI零启动阶段,要用来自三甲医院或名老中医的、经过人工精标的高质量数据,大规模训练和迭代AI阶段,再加入基层数据。

除了训练数据的完整性、高质量,AI执行辅助诊疗任务的结果,与能采集到的患者信息强相关。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尽管很多厂商尝试推出舌诊仪、脉诊仪、智能对话机器人等信息采集硬件,但目前实际应用中,仍难以替代人类医生的问诊过程。

“中医讲究‘辩证’,目前AI无法独立完成四诊,即便搭配市面已有的智能硬件,仍存在很多漏诊的情况。”陈志宇认为,四诊不只是采集患者信息,“关键是要学习医生问诊的‘思维链’,学习他的提问方式,”中医互联网问诊平台沉淀了海量的病症与病例数据,可供AI学习。

除了线上问诊平台,公立三甲医院也在积极探索AI中医诊疗。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应用了“广医·岐智”中医大模型,其合作开发方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告诉36氪,“实际临床中,医生和患者的对话往往具有多义性、主观性,且患者病情表述通常携带复杂的背景信息、口语描述,难以直接结构化。

其采取的方案是:医生在望闻问切过程中,口述患者的四诊信息(如舌苔厚薄、颜色、润燥等),基于大模型预训练+微调,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将医患口述转化为相对标准的中医病证、主诉/症状等,为后续分析、建模提供可用数据,进而进行推理诊断、给出AI推荐处方。

在“开药方”这个关键环节,目前AI仍处于辅助医生、拓展思路的阶段。因为实际诊疗中,中医分多种流派,包括伤寒派、温病派、火神派等。不同流派的开方用药风格差异巨大,如火神派会用大量“附子、干姜”等中药,各流派是相对独立完整的思维模型,较难用一个通用中医AI模型拟合多流派的诊疗方案。

再者,“AI幻觉”是被普遍提及的问题,对此讯飞医疗马文君介绍,不能依赖某一个大模型去做端到端的全流程任务,可采用混合专家架构的体系,来降低幻觉。比如将国家发布的52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指南,作为模型外挂的知识库做增强检索等。不过,要注意:AI幻觉率可以降低,但难以消除。

AI,做中医生的师兄弟

除了能力问题,在患者接受度方面,AI也尚未到让人完全信任、广泛接受的程度。尽管Deepseek、豆包等以席卷之势,教育了市场和用户,但在“治病救命”这一严肃场景,患者普遍还是更信任有行医资质和经验的医生。

那么,现阶段在中医场景,AI可以做哪些事?有了AI,可能让哪些环节变得更好?

陈志宇表示,研发AI并不是为了替代医生,而是为了解决中医行业现存的痛点问题,如医患资源错配、对中医生能力缺乏真实权威的评估、医生培养周期长、中药品质难把控等。用新技术解决行业难题,才能将中医服务行业的天花板顶得更高。

首先,“找中医”环节。既往患者寻觅中医,多数靠周围人口碑介绍、自己就医经历,或单纯找大医院的名中医、年资高的老中医。这导致广大年轻中医缺患者、知名专家难以释放更多精力治疗疑难杂症。

通过AI评估中医生诊疗能力,及AI预问诊后的分诊、导诊,有可能改变上述问题。“基于对患者症状的了解,AI也可以预测哪位医生为其诊病可能有较好结果,平台会推荐医生给这位患者,”陈志宇认为,基于病种和疗效数据的智能导医服务,是应用AI的方向之一。这能省去中医研究如何变成网红的烦恼,“只要疗效好自然不缺流量”。

另外,“诊断治疗”环节,AI可帮助中医分析问诊内容、书写病历文书,提供辩证的证型分析和用药建议等。

全诊医学技术人员告诉36氪,目前在广安门中医院推广过程中,“医生调用频次相对较高的是:AI预问诊、AI病历文书书写(如门诊病历、入院记录等)。”这两个场景的智能服务,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且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与患者的沟通和诊疗上。

用AI拉高中医的诊疗技术水平,是多家厂商努力的方向,直观产品即是推出“AI智能问诊助手”、名医“AI数字分身”等。

因为知名中医的资源十分稀缺,中医传承一直是行业重要问题,如果能够将名医的临床经验数字化,借助大模型的能力,使该“名医数字分身”能够在诊疗场景给出参考思路,且及时为基层、年轻医生答疑解惑,将极大解决传承难题,也可能拉高基层中医诊疗水平。不过目前“AI名医数字分身”尚处于研发阶段,能力具体如何,仍需测试观察。

再者,问诊结束后,在“随访和健康管理”环节,AI也能够回复部分患者问题,帮助医生管理患者咨询。如全诊医学最新上线的AI随访机器人等。

自互联网医疗兴起至今,“智能医生”概念一直存在,但市场期待的是:在大模型这个“超级大脑”加持下,AI智能医生能在真实世界的诊疗中,更独立地,给出更加准确、正确的诊疗方案。

当前,多数AI+中医厂商开发的工具,仍是2B场景,通过服务医生、进而服务患者。显然AI如今并不能替代中医,那么未来呢?

讯飞医疗马文君表示:未来,替代中医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中医。把AI变成自己的师兄弟,一起成长,医生和AI的思维互相印证、促进,才是真正的“会用AI”。

拿下头部新势力订单,高端精密传动零部件公司获上汽独家投资|硬氪首发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硬氪获悉,深圳市诺仕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仕机器人」)近日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由上汽创投独家投资。这也是上汽创投首次布局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C5级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量产落地。

「诺仕机器人」于2023年7月成立,其脱胎于一家拥有30余年丝杠制造经验的家族企业,第一代创始人徐根林教授拥有逾30年的丝杠理论研究及生产经验,第二代创始人徐杨、联合创始人王晓斌及主要团队均来自于法雷奥集团。公司专注行星滚柱丝杠及配套执行器模组的设计、生产和制造,已开发出全球最小行星滚柱丝杠并获头部客户商业验证,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并建有上海生产制造基地,以保障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诺仕机器人研发中心(图源/企业)

行星滚柱丝杠作为高端精密传动零部件,对比传统的梯形丝杠以及滚珠丝杠,其在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它所能承载的负荷更大,可以为各类高精度、高负载的机械设备提供可靠的传动保障;另一方面,在使用寿命上远超出梯形丝杠和滚珠丝杠,能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其磨制加工工艺极为复杂,涉及到多个加工环节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从原材料的采选到产线步骤的精细操作,都需要专业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支持。目前,大批量、低成本、微型化生产行星滚柱丝杠是全球制造业共同存在的“卡脖子”难题。

尤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灵巧手对微型丝杠有着极高的需求,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长期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交货周期冗长等严峻挑战。高昂的成本导致人形机器人整机造价大幅攀升,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应用普及,同时,冗长的交期周期也会进一步影响产品的研发节奏与市场投放速度。

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诺仕机器人」在此前产品基础上,再次突破C5级精度丝杠瓶颈,研发出新款全球最小的行星滚柱丝杠,丝杠直径为1.5mm、螺母5.5mm直径,可以轻松集成到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中,在确保手部动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保持高精度、高承载,且不会增加额外的体积和重量,有助于实现机器人的紧凑化和轻量化设计。

全球最小行星滚柱丝杠(图源/企业)

在生产端,「诺仕机器人」采用了独特的高精度金属成型工艺,已实现行星滚柱丝杠C5级精度稳定量产,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和灵巧手、半导体、锂电池涂敷设备、医疗设备和工业机床等领域。

硬氪了解到,目前「诺仕机器人」已拿下头部新势力订单,正加快细分领域应用落地和批量出货;同时在EMB制动、转向、悬架等汽车底盘领域与上汽集团合作空间广泛。未来,公司将继续展开行星滚柱丝杠与执行器的正向设计工作,构建并掌握全套生产工艺,实现自主化生产。

诺仕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图源/企业)

投资方观点:

上汽创投投资团队表示,行星滚柱丝杠作为高端精密传动零部件,具备承载、寿命等性能远优于梯形丝杠或滚珠丝杠的特性,但磨制加工工艺复杂,大批量、低成本、微型化是全球卡脖子难题。诺仕机器人基于30年的技术积累,采用独特工艺,突破C5级精度量产瓶颈,价格优势显著。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和灵巧手、半导体、医疗、锂电等行业,并在汽车底盘(EMB制动、转向、悬架)领域与上汽集团有广阔合作空间。上汽创投将一如既往、坚定落实上汽集团技术创新战略和投早投新投科技要求,积极推动并落实投资团队、已投企业与产业之间紧密协同,助力集团创新升级转型发展。

外国投资者连续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上月净卖出1.64万亿韩元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3月份连续第八个月抛售韩国股票。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FSS)的数据,继2月份净抛售2.83万亿韩元后,上个月海外投资者净抛售了价值1.64万亿韩元(约合11.6亿美元)的韩国股票。截至3月底,外国人持有的韩国股票达到703.9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3%。(新浪财经)

科学家称发现迄今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17日宣布,在距离地球约124光年的太阳系外行星K2-18b大气中,发现了迄今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活动的“最有力证据”,但还需进一步观测,以排除其他非生物学解释。17日刊发在《天体物理学报通信》的最新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上的仪器,对距离地球124光年的K2-18b行星大气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这一质量约为地球8.6倍,体积约为地球2.6倍的狮子座行星大气层中,存在二甲基硫醚 (DMS) 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 的“化学指纹”。(新华社)

华泰证券:黄金作为中长期高胜率资产仍具稀缺性

36氪获悉,华泰证券认为,近期美国推迟多数国家“对等关税”90天并暂时豁免了部分产品,表明特朗普前期强硬的关税态度出现了部分转向。随着关税政策对经济与市场的负面冲击逐步显现,特朗普或将受到多重因素的约束。在华泰证券看来,制约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是“时间”。资产配置方面,关税博弈进入新阶段,由急转缓,能见度略有提升,中国以稳应变,落地情况、各国谈判、实际冲击与政策对冲是观察点。黄金作为中长期高胜率资产仍具稀缺性,依托赔率交易反转性机会仍是多数资产的应对思路。

日本3月通胀率达3.6%,连续三年超过日本央行目标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3月份的通胀率为3.6%,略低于2月份的3.7%,标志着整体通胀率连续三年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剔除新鲜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2%,与市场预期相符,略高于2月份的3%。所谓的“核心核心”通胀率(剔除新鲜食品和能源价格,被日本央行密切关注)从前一月的2.6%攀升至2.9%。(新浪财经)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亮相 国资助力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4月15日,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的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册,目标规模10亿元人民币,首关5.6亿元人民币。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由上海国资母基金、浦东创投、张江集团共同担任基石出资人,国投孚腾担任基金管理人,浦东创投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将依托张江机器人谷,聚焦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泛机器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助力上海构建国际领先的具身智能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

上海一新盘认购数创今年新高,3月份7个项目开盘“日光”

近日,位于上海新浦东新区杨思区域的热门项目翡雲悦府结束认购,其首开便斩获939组认购,认购率约412%,成功刷新今年上海新盘最高认购数。据中原地产监测数据,今年3月份开盘的29个楼盘中,近半数认购率超过100%,有7个“日光”项目。其中3个单价“10万+”项目均在开盘当天售罄,包括每平方米均价近19万元,总价格段在4000万元至1.7亿元的嘉里金陵华庭,也在推出后迅速实现“日光”。(澎湃)

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流化床机组商运

昨天(17日)从东方电气集团获悉,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投产的机组位于云南省红河电厂,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具备单机容量大、机组效率高、节能环保综合效益优等特点。(央视新闻)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任命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为首席独立董事

美国私募股权巨头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周四宣布,任命加里·科恩(Gary Cohn)为董事会首席独立董事,任命首席执行官马可·罗万(Marc Rowan)为董事会主席,两人均接替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资产管理公司表示,自2021年3月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和首席独立董事的克莱顿将于4月22日担任纽约南区临时联邦检察官。他将于4月21日正式从公司董事会辞职。(新浪财经)

环球支付公司以220亿美元收购世界支付公司

支付处理公司环球支付(Global Payments)将以超过2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辛辛那提的竞争对手世界支付公司(Worldpay),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这一举措增强了这家金融科技公司的实力,使其能够在175多个国家处理约940亿笔交易,支付总额达3.7万亿美元。(新浪财经)

中信建投:房地产销售与新开工降幅明显收窄,止跌回稳成效持续显现

36氪获悉,中信建投研报称,3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9%,降幅较1—2月收窄4.2个百分点,止跌回稳成效持续显现。销售改善更多体现在高能级城市,同时销售增速仍处于负的区间,市场企稳势头需要进一步巩固。房企保持在核心城市的较高拿地热情,一二线城市的宅地出让溢价率保持高位;同时房企开工热情也出现明显改善,3月新开工面积降幅大幅收窄。

专家:黄金价格上行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应警惕回调风险

今年以来,金价一路“狂飙”。按收盘价计,国际国内黄金价格涨幅已超25%。尤其是近一周内(4月10日至16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5次创下历史新高,并首次迈过3300美元/盎司大关。首席经济学家们表示,金价走势受多个中长期重大趋势性因素影响,如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杠杆率上升、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经济周期和产业技术周期等。中长期来看,黄金能否持续“闪耀”?成色如何?专家认为,黄金价格上行的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应警惕回调风险。(上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