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CEO冯大刚开场致辞:36氪正式发布“颠覆者计划”|2025AI Partner大会
4月18日,由36氪主办的2025 AI Partner大会于上海模速空间盛大启幕。本次大会以“Super APP来了”为主题,聚焦AI应用对千行百业的颠覆性变革。大会分为“Super App来了”和“谁是下一个超级应用”两大篇章,覆盖“在AI世界中长大”“2025卷AI就卷超级应用”等七大话题,涵盖10+场主题演讲、3场圆桌对话与两大优秀AI案例企业名册发布环节,深度剖析AI技术如何重构商业逻辑、重塑产业格局,探索AI超级应用带来的无限可能。
大会开场,36氪CEO冯大刚发表了主题为「颠覆者计划」的开场致辞,他表示:从DeepSeek的爆火,我们能够看到,大众传播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不再是平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运行的基础规则都变了,无论中国民众还是美国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在这种心理下,任何可能引发“颠覆”的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而科技毫无疑问是所有因素中我们最可以把握、最应该追求的那个关键变量。这种激烈的变化、超常的关注,就是构建品牌的最佳时机。
36氪CEO冯大刚
以下为演讲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各位尊敬的创业者、投资人、合作伙伴,大家好,我是36氪CEO冯大刚:
今年春节期间,我观察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往年家人团聚时的话题总是围绕春晚、电影或旅游,而今年"中国科技"成了餐桌上的高频词。最让我意外的是,连我父亲也开始主动和我讨论DeepSeek。我到36氪快十年了,这是第一次我爸来跟我讨论我的日常工作。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让我想到了费翔,唱过《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即使他后来又消失了很多年,当他归来依然享有巨大的声誉,这就是“国民级传播”,这种级别的传播,至少我们这一代人都终身不会忘记。然后就是节后,至少有几十家巨头,数百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显然,国民级的传播引发了对业务的巨大支持。
我已经观察科技与商业超过20年了,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是不常见的,一定有什么发生了变化。DeepSeek爆火背后到底有什么深层的逻辑?
为什么DeepSeek能成功?36氪可能是最早发现它的媒体。在它爆火之前,我们就是全网唯一对创始人梁文锋做过深度专访的媒体,而且是两次。现在回头看,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别值得分享的经验:
它的传播脉络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是从科技到行业,这显然不是一次科技圈的内部话题,它从简单的参数领先变成了一场波及到各个行业的火种,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化”问题,哪怕是农业、纺织业、零售业、物流业,也都开始讨论并迅速实施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这不只是“科普”,这是一次AI心智的超大规模普及;
第二个是从国内到全球,从传播角度这显然是一次“出口转内销”的成功——如果没有海外清晰的竞争对手,没有海外企业界、学界和海外传媒的高度关注、热切讨论,没有民族自豪感的加持,这次的热度不可能成就一个国际级现象和国运级的讨论;
第三个是从小众到大众,从特朗普、马斯克等名人到脱口秀明星陆续关注点评,这些通常不会感兴趣的大V参与,完成了最终的引爆,让这家公司和这个话题彻底破圈。
在以上逻辑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众心理的深刻变化。世界不再是平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运行的基础规则都变了,无论中国民众还是美国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在这种心理下,任何可能引发“颠覆”的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而科技毫无疑问是所有因素中我们最可以把握、最应该追求的那个关键变量。这种激烈的变化、超常的关注,就是构建品牌的最佳时机。
中国企业的传播逻辑已经变了,过去的中国公司一直缺少品牌策略。拼参数、追赶国际标准、行业媒体发稿的方法是难以出圈的,用技术去突破行业标准拿到话语权是基础,能绑定中国科技的标签,让大众都有共鸣是破圈的关键。在国内花钱去做广告获客,紧盯着CPA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得到海外媒体的主动报道、国际名人的讨论,反哺国内传播,引发民族自豪感,会获得难以想象的流量。
从DeepSeek的传播脉络我们发现,是可以总结出一套方法的。宇树科技、Manus、黑悟空乃至早期的华为等也符合这一逻辑。科技是它们的共同标签,是相对而言,最安全、最容易成为世界语言的发力点。
天时地利都在我们这边:政策支持、产业成熟、国际关注。2025年绝对是中国公司的关键年。现在做品牌,不止是事半功倍,是花费成本更少,可能获取的上限无限扩大。
“中国制造”是上一个标签,我们成功地讲了40年,现在这个标签很可能会被也应该被“中国科技”替代。中国制造会让人想到什么?是物美价廉,是人力密集,是产能过剩,而中国科技会让人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中国科技不再是跟随者,而是中国的黑科技,一不小心就可能颠覆全球,神秘又强大。提高中国商品的附加值,提升中国品牌的心理定位,在此一举。
最近我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专栏,他说《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他说,中国制造业像今天这样如此强大的原因不仅是它能更便宜的生产东西,也因为它能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产东西,而且正在越来越多的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产品中来。
顺便说一下,最近有大模型公司问过我,说DeepSeek现在这么火,我们还要不要发声?我的回答是,当然应该多发声!现在正是好时候。当下中国AI在国际话语权提升,正是借助中国科技标签形成“多家争鸣’的阶段,如果今天不去构建“中国AI双雄”或者“多巨头”,等到巨头彻底形成,再花100倍的市场费用也追不回来了!
中国科技的全球认知正在快速升级,我们相信“产业颠覆者”正在密集涌现。36氪作为头部的科技媒体,更懂科技企业、更懂传播。2025年,36氪将发起“颠覆者计划”,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找到那些有潜力成为颠覆者的企业,成为企业的“微调合伙人”,帮助其复现DeepSeek这一路径。我们深信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优秀的创新基础,我们可以帮助你链接国际和产业界、学界资源,助推中国科技之光更加辉煌。
如果你想成为颠覆者,或想成为为颠覆者服务的合作伙伴,欢迎扫码。
我们不能保证每家公司都取得DeepSeek这样巨大的成功,但我想让你们知道,你们今天做的这些链接和资源储备都是正确和有价值的,这些都会在以后漫长的岁月和竞争里,给公司的业务带来持久巨大的帮助。
今天DeepSeek的案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AI对行业的改变,更让我看到了科技媒体的机会。科技媒体在今天终于有机会从垂直媒体变成国民媒体。14年以前,36氪从一家科技博客起家,我们被认为是一小群技术极客的玩具,而今天,我们聚集了全社会最精华、最上进、最有价值的人群,我们聚焦了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该为今天的世界贡献更大的价值。
36氪将突破传统科技媒体的边界,以"科技的大众化普及”和“助推中国企业创新”为使命,打造智能时代的新型服务平台——我们不仅要成为科技爆发的记录者,更要成为科技与公众认知的”连接器"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器"。
接下来将舞台交给各位优秀案例的实践者们,我期待下一个颠覆者会在我们今天大会中产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