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爱科百发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北汽集团:持续优化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机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合理付款行为和恶性竞争
小鹏在北京成立销售服务新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顺丰同城“SoFast”登陆澳门
禾赛科技与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签超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00亿港元
上海:探索境外已上市且国内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沪先行试用
上海:推动医疗器械相关垂类大模型研发应用
上海:推进上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高能级企业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宁德时代股价创历史新高,供应商:排产指引高增长,产品确实供不应求
花旗任命Lee Lung Nien为新加坡负责人
36氪研究院 |2025年中国披萨行业研究及消费趋势报告
当中国披萨行业从“西式快餐补充品类”迈入“本土化创新消费”的升级阶段,一场以“场景化与健康化”为核心的产品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过去三十余年中,传统披萨品牌依托成熟供应链、稳固客群基础与广泛市场认知,始终占据竞争主导地位。近年来,更以“新鲜现制饼底、本土化食材创新、健康轻食产品线延伸”为演进方向,精准迎合“一人轻食”“社交分享”与“健康饮食”等新消费需求。这场从概念到产品的全面焕新,标志着“中国化披萨消费时代”的真正到来。
中国披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基于销售渠道拓展和群众认知度加深,2024年中国披萨行业市场规模已达480亿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7年披萨市场规模将达771亿元,2022年-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5%。
从聚会到独处,披萨承包你的社交、休闲和充能需求
丰富的口味选择和易分享的特征,让披萨天然具备社交属性,成为关系链接的桥梁,亲友聚会(45.5%)与家庭用餐(43.6%)成为披萨消费双主场,意味着披萨是家人分享温馨、朋友传递欢乐的味觉符号。紧随其后的是居家娱乐与加班/学习时充饥等场景(42.1%),体现披萨既能适配轻松惬意的休闲时刻,也能满足快节奏生活里便捷补给的需求,契合当代人多元且多变的生活节奏,成为社交、休闲和充能等多场景的“生活搭子”。
信赖感与便捷度的双加持,必胜客稳居披萨消费TOP1
就品牌而言,必胜客成为多数人的“人生第一口披萨”。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披萨品牌,必胜客凭借早期市场启蒙、长期品牌运营和稳定的餐品品质,牢牢占据消费者心智顶端,受到51.3%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消费内容化,披萨从饱腹食物延伸为情绪价值载体
披萨正逐渐从单纯的食物演变为情绪价值载体,呈现出明显的内容化消费趋势:作为消费生力军的00后或被联名披萨的精美周边吸引,或期待限量款披萨的情绪价值,或出于猎奇心理,对IP联名披萨的期待远高于其他代际群体,推动披萨的食物内涵边界向文化、潮流等内容载体延伸。在满足味蕾需求的同时,披萨借助联名内容传递情绪、链接同圈层受众,使披萨消费深度嵌入内容生态,从物质享用迈向文化内容与社交体验的融合新阶段。
本报告重点研究问题如下:
中国披萨行业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发展现状如何?
数字化给中国披萨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披萨消费者的用户画像是怎样的?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
中国披萨行业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6氪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宁德时代股价创历史新高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禾”为核心主题,倾力打造一场兼具国家高度、产业深度与市场热度的高规格、高价值、高影响力产业盛典。
大会紧密锚定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汇聚行业顶尖力量共商发展路径、擘画产业未来。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大会以“产业协作链条”为逻辑主线,重点聚焦“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深入探讨如何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精准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与瓶颈制约。
当日,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带来了《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的主题分享。
以下为演讲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上午好!
36氪产业未来大会首次来到厦门,又恰逢投洽会举办期间,现场嘉宾云集。考虑到今天及明天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我就先快速为大家梳理过去一年观察到的行业动态。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从投资的角度看到几个趋势:
一、投资市场整体呈现向好态势。从数据来看,投资市场的回暖信号已较为明显。募资端,无论是募资数量还是募资规模,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投资端,1-8月的投资项目数同比增长20%,募资数量同比增长1.6%。从36氪的视角出发,平台上的融资新闻报道量、新项目融资首发量均增长10%,整体募资与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
二、出资结构向国资倾斜,产业资本作用凸显。尽管“国资加速入场、人民币基金愈发活跃”已是行业共识,但数据更直观地反映了这一趋势:今年已披露的8000多亿元募资规模中,国资出资占比超68%,接近70%,非国资出资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同时,产业资本在投资领域的作用愈发重要,其中既包含国资背景的产业资本,也涵盖A股上市公司等大企业的产业资本。
三、投资方向聚焦“自主可控”与“科技攻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导向已提出多年,而今年上半年,投资方向进一步明确为“自主可控”与“科技攻坚”。过去创投对接中,大家更关注商业模式、闭环能力、用户规模、GMV等指标;如今,专利情况、团队背景(是否有教授、院士参与)、技术参数、良品率等硬核指标成为核心讨论话题。
这三个趋势之后,值得关注的五大热门赛道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一:AI:从“概念热”转向“落地价值兑现”。AI 赛道持续火热,去年业内还在讨论 AGI(通用人工智能),今年则真正进入 AI 应用落地、产生实际价值的元年。尽管大模型领域的竞争仍在持续,但资本已开始向具备落地能力的 AI 企业倾斜。36氪在2023-2024年就曾报道过DeepSeek等多家大模型企业,见证了行业从技术探索到价值转化的过程。
二:具身智能:AI链接物理世界的核心载体。36氪从去年起每年举办具身智能专项会议,并将其定义为“AI通向物理世界的窗户”。当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领域热度高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同步升温:上游的关节、动力马达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备受关注,获得大量产业资本支持;中游的具体机器人研发企业,以及“大脑 + 机器人”的全平台、全生态模式,也成为行业焦点(例如宇树聚焦机器人硬件,将 “大脑” 环节交由第三方合作)。
三:低空经济:布局加速,爆发潜力显现。当前低空经济虽尚未形成完整商业模式,但多地已启动产业层面的布局与尝试。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获得适航证,低空经济的爆发期渐行渐近。此外,为低空经济提供支撑的低轨卫星等相关领域,也同样值得关注。
四:新能源与新材料:长期看好的“科创基石”。尽管从媒体报道热度来看,新能源与新材料赛道不如前两年火热,但我们仍长期看好其发展潜力——二者是后续众多科技创新的核心基石。以新能源为例,今年93阅兵中装甲车、坦克采用新能源动力的现象,预示着新能源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新材料方面,36氪报道过可控降解塑料等细分领域企业,其发展不仅关乎经济,更涉及全球生态问题,未来应用空间广阔。
五:生物制药:AI 赋能下的研发效率革命。生物制药领域的核心变化在于与AI的深度融合。去年诺贝尔奖得主利用AI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的成果,再度引发行业对“AI + 生物制药”的关注;在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利用AI开展靶点寻找、靶向药研发等工作:过去新药研发往往是“课题导向、周期不定”,可能耗时1-10年;如今AI平台可实现“需求导向、快速响应”,1-3个月即可完成靶点寻找,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行业与市场的变化,本质上是对“价值导向”的重塑,具体可从三个维度观察:
一:叙事逻辑:从“商业模式”转向“技术颗粒度”。过去行业更侧重讲述商业模式故事,如今则聚焦技术本身——技术参数、专利水平、团队专业背景等“技术颗粒度”细节成为核心叙事点。从投资视角看,市场对“短期市场表现”的关注度下降,更看重技术的长期价值。
二:产业生态:从“丛林法则”转向“生态协同”。以往产业竞争遵循“丛林法则”:比拼资本实力,依靠规模壁垒快速扩张、兼并对手;如今则强调“生态协同”:企业需学会与“国家队”合作、与产业上下游对话,在生态体系中找到自身定位——即便只聚焦“螺丝钉式”的细分领域,也能通过生态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从业者心态:从“估值狂欢”回归“理性务实”。过去行业对“高频融资、高估值增长”存在路径依赖:一年融资一次是常态,一年两次是“优等生”,估值年翻倍是“标配”;如今创业者与投资者心态更趋理性,认可“20%-30%的年化增长、50%已属优秀”的稳健发展模式。36氪也在调整传播导向:减少对“高估值”的渲染,更多聚焦企业营收、毛利等真实经营数据,帮助投资者发现“质量型”而非“疯狂型”企业。
以上就是今年 1-8 月行业动态的简要梳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