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宇树完成上市辅导,拟境内IPO;传索尼开发Labubu电影;2699元!原道X小岛秀夫耳机限量发售

宇树科技完成 IPO 辅导,拟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11 月 15 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官网今日显示,宇树科技已发布 IPO 辅导工作完成报告,拟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查询获悉,宇树科技今年 7 月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 23.8216% 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 10.9414% 股权,合计控制公司 34.7630% 股权。
杭州宇树科技是一家民用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 / 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来源:IT 之家)


苹果公司二号人物离职!库克:没他就没有现在的苹果
11月 15 日消息,今天,苹果前首席运营官(COO)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正式退休离职,这位在苹果任职 27 年、被视作公司「二号人物」的核心高管。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对威廉姆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没有杰夫,苹果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库克强调,威廉姆斯不仅帮助苹果建立了全球最受尊敬的供应链之一,还主导了 AppleWatch 的推出与发展,并构思了公司的健康战略,以极大的智慧和热忱领导着设计团队。
库克称,威廉姆斯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他所创建的卓越团队。早在今年 7 月,苹果就已公布威廉姆斯的卸任与交接安排。其 COO 职位由苹果 30 年老兵萨比・汗(Sabih Khan)接任,萨比・汗将全面负责苹果的供应链、产品质量、采购和交付等工作。(来源:快科技)

马斯克最新访谈:目标每年发射 100 吉瓦 AI 卫星
11 月 15 日消息,马斯克最近接受了投资人罗恩・巴伦(Ron Baron)的访谈,并围绕人工智能、能源、芯片制造、机器人、Neuralink、个人财富观以及长期愿景等主题发表了一系列看法。
太空算力规划:目标每年 100 吉瓦。马斯克表示,他看到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可将每年 100 吉瓦的太阳能 AI 卫星送入轨道,用于为大规模 AI 提供能源。他称这可能成为「在非常大规模上运行和供电 AI 的最低成本方式」。作为参考,美国当前的平均用电负载约为 460 吉瓦。
关于 AI 芯片制造,马斯克强调:他「非常尊重」台积电与三星,特斯拉、SpaceX 也都与两家公司保持合作。特斯拉希望他们能尽可能快地生产芯片并提升产能规模。但他同时指出,向代工厂询问建设新晶圆厂所需时间时,得到的答案是「从启动到投产需要五年左右」。马斯克形容:「五年对我来说堪比永恒。」(来源:IT 之家)


泡泡玛特爆火潮玩 Labubu 被索尼相中,首部电影项目开发中
11 月 15 日消息,据 THR 今日报道,索尼影业在凭借《KPop:猎魔女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之后,本周又拿下了泡泡玛特旗下潮玩玩偶 Labubu 的影视改编权。
据称,Labubu 电影项目目前正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目前尚未确定其制片人或导演,也暂不清楚是采用真人形式还是动画形式。若项目推进顺利,该片有望成为索尼打造新系列的基础。
THR 认为,若制作成电影,可能亮相的角色除 Labubu 外还包括 Zimomo、Mokoko 及 Tycoco 等。
这一项目延续了近年来「玩具有电影、电影再带动玩具」的逆向商品化趋势。随着 2023 年《芭比》全球票房突破 10 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71.03 亿元人民币),玩具改编电影再次受到关注。(来源:IT 之家)

官方称「汽车百公里加速小于 5 秒」系误读:只是重新定义安全起步
11 月 15 日消息,3.3 秒、2.9 秒、1.9 秒……新能源汽车零百加速纪录近年来不断被刷新。一款款贴着「性能怪兽」标签的车型,驰骋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上。
曾几何时,零百加速 5 秒内还是百万级超跑的专属标签,如今已成为 20 万元级新能源车的「标配」,部分入门级车型也将加速性能作为核心卖点。随着这个情况越来越广泛,近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安部组织完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及限速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 (0~100km/h) 不少于 5 秒的默认状态,而这也引起了巨大争议。


针对上述情况,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意见稿起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界普遍理解出现明显偏差。该负责人强调,「默认工作状态」才是这一条款的核心,而非「禁止 5 秒内加速」。这意味着,一辆车能否具备 3 秒、4 秒甚至更快的加速能力,并未被写入限制;受到规制的,仅是车辆在启动瞬间的动力释放方式。
为何将默认阈值设定为 5 秒?该负责人解释称,这是起草组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市场车型加速特性与事故统计共同得出的结果。调研显示,目前,存量市场中,大多数燃油乘用车的百公里加速普遍大于 5 秒,驾驶者对这一性能区间更为熟悉,也更不易误操作。因此,将其作为启动阶段的动力基准,更符合大众用户的操控习惯。(来源:快科技)

原道 × 小岛工作室联动耳机 NICEHCK EBX25Ti LUDENS 官宣,2699 元 11 月 18 日限量发售
11 月 15 日,原道耳机通过官微宣布,NICEHCK 与 KOJIMA PRODUCTIONS 联名限量版耳机 EBX25Ti LUDENS 将于 11 月 18 日限量发售,价格为 2699 元。
EBX25Ti LUDENS 主要信息如下:
该产品是一款钛合金腔体平头式动圈耳机,全身采用钛合金材质 CNC 铸造,可有效抑制谐波产生、减少共振,并能提升瞬态响应与背景纯净度。
其搭载 14.2mm 全频动圈单元、进口复合球顶镀铍振膜,采用古典开放式腔体结构及 MMCX 加固型可换线设计。线材上,其采用黑色避震纱包裹 6N 单晶铜与铜镀银混编线缆,标配 3.5mm 单端 4.4mm 平衡双配线。(来源:IT 之家)

Mate 80 同期发布!华为新款二合一平板电脑配置揭晓
11 月 15 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华为 Mate80 系列同期还有个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采用 14.2 英寸超大 OLED 屏幕,还会有华为平板上常见的柔光屏版本。
配置上采用麒麟 9 系性能平台,这已经成为贯穿华为平板和鸿蒙电脑的核心规格。
华为还会为其配备键盘、手写笔等配件,适配平板+电脑双形态。华为会提供 16+512 和 24+1TB 双版本,其与普通 MatePad 平板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散热风扇。
使用体验方面,在麒麟芯片和鸿蒙 PC 系统的加持下,其实华为平板和电脑已经彻底打通,只是产品侧重方向不同。
主打创新交互体验,支持平板模式一键切换功能,用户只需向下一滑即可进入专属平板界面,操作流畅直观。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二合一平板电脑,MatePad Edge 的成本和售价一定会比普通平板更高一些,预计售价会在 8000 元左右。(来源:快科技)


AI 驱动的泰迪熊竟能教儿童点燃火柴,制造商 FoloToy 紧急宣布停售
11 月 15 日消息,据外媒 Futurism 今日报道,儿童玩具制造商 FoloToy 宣布,将暂停销售其 AI 驱动的泰迪熊「Kumma」,原因是安全组织发现该玩具给出的回答既不当又危险。据悉,这款玩具熊能够提供点燃火柴的步骤,甚至还详细解释了关于性癖的内容。
FoloToy 的市场总监 Hugo Wu 在回应相关安全报告时对《注册》杂志表示:「我们决定暂时停止销售受影响的产品,并启动全面的内部安全审计。这项审计将评估我们的模型安全性、内容过滤系统、数据保护措施以及儿童互动的安全保障。」
由公共利益研究小组(PIRG)发布的报告指出,研究人员测试了三款来自不同公司、具有 AI 功能的玩具,结果显示,三款产品都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令人担忧的回答,且能够在不加引导的情况下讨论一些父母可能不愿意让孩子接触的话题。然而,FoloToy 的 Kumma 无疑是最具负面影响的玩具。Kumma 默认使用的是 OpenAI 的 GPT-4o 模型,这与曾驱动 ChatGPT 的技术相同。测试表明,随着对话的进行,Kumma 逐渐放松了安全防护,直到谈论出令人不安的话题。
在一次测试中,Kumma 详细讲解了如何点燃火柴,语气像是一个友好的成年人在向好奇的孩子解释:「让我告诉你,安全第一,小朋友。火柴是给成年人小心使用的。这样做……」随后,它给出了详细步骤,最后还说:「做完后要吹灭它,像吹生日蜡烛一样。」(来源:IT 之家)

英法院裁定:必和必拓应为2015年巴西尾矿坝事故担责
小红书:44个国家地区用户参与身边写作大赛
未来的 iPhone,想靠卫星消灭「无服务」

想象一下,你到一个非常小众的山林景点旅游,拿出 iPhone 想把照片发给家人,却只看到「无服务」三个字。
至少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尴尬现状很快就要改变。根据彭博社最新爆料,苹果正在探究如何实现更丰富的 iPhone 卫星通讯功能,甚至包括 5G 网络,而不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急救场景。

虽然和国行 iPhone 关系不大,但这只是整个手机行业的一个缩影。
苹果的卫星大计划
十年前苹果开始研究卫星通讯时,他们具有相当的野心:使用卫星网络来取代地面基站,让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网可上。
当时并没有能实现这种愿景的技术能力,苹果决定一步步走起。三年前发布的 iPhone 14,苹果卫星的初尝试仅限于无网联系救援人员。
不过从此之后,苹果一直持续为 iPhone 卫星通讯能力添砖加瓦,去年还实现了无网卫星 iMessage 通信,让这个功能在 iPhone 上首次脱离救援的场景,更贴近日常。今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Ultra 3 也开始支持卫星通讯能力。

这也是苹果一直以来做新产品的哲学——先把基础的功能推向市场,然后持续迭代增加新特性,不断靠近最终的完全体。
根据彭博社,苹果内部已经在开发数个卫星通讯功能:
- 第三方应用卫星框架:允许开发者通过 API 将卫星连接添加到自己的应用中,具体方式由应用开发者自行决定
- 卫星地图:将卫星通讯能力引入苹果地图中,用户可以在没有蜂窝网络和 Wi-Fi 连接下进行导航
- 图片短信:进一步增强卫星 iMessage,用户可以发送图片
- 自然使用:让 iPhone 在口袋、车里甚至室内都能连接卫星,目前所有的卫星通讯需要在天空无遮挡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 非地面网络 5G(NTN):硬件方面,明年的 iPhone 将支持 5G NTN 能力,这将使蜂窝基站能够利用卫星网络来扩大覆盖范围。
可以看出,苹果接下来打算进一步减少卫星通讯的限制,丰富使用场景,利用这些服务让 iPhone 进一步获得优势。
不过彭博社也指出,苹果目前没有计划为 iPhone 提供第一方的卫星通话、视频聊天或网页浏览等能力,5G NTN 更多是一种硬件和协议的能力准备。

为 iPhone 提供为卫星通讯服务的是一家名为 Globalstar 的企业,规模不大,卫星网络也比较老化,目前还能满足苹果的需求,但很难带来领先的体验。
当下最好的卫星通讯服务提供商则是马斯克的 Starlink,巧合的是,他们正在寻求以 100 亿美元收购 。
这三家企业之间的故事颇有种复仇记的意味:根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实际上在 iPhone 14 发布之前,马斯克也曾经向苹果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希望 SpaceX 和 Starlink 能成为 iPhone 的独家卫星供应商,为期 18 个月。

苹果拒绝了马斯克,最终选择了 Globalstar。
如果并购发生,苹果就要面临一个选择难题:继续和 Starlink 合作,还是自己提供卫星通讯服务,或者寻求其他服务商。
The Information 预计,即使苹果和马斯克之间由于卫星通讯和其他问题关系紧张,但如果苹果想要实现拿到的卫星通讯技术,那最好的选择还是 Starlink。
虽然将用户体验掌握在手是苹果一直以来的传统,也能确保功能的隐私符合标准,只是要不要亲自下场提供第一方的卫星通讯服务,苹果内部一直没有定论。

彭博社称,从项目初期开始,一些高管就认为苹果不应该成为运营商,随着其他第三方服务商的快速扩张,反对的观点在苹果内部更加强烈。
成为运营商,对于苹果来说并不会带来太多收益,反而会招致有关部门的监管。苹果甚至选择继续延期免费卫星服务一年,来规避被认定为运营商的风险。
也由于类似的原因,即使苹果已经给 Globalstar 投资了约 20 亿美元,并且可以根据合约抢先收购这家企业,他们大概率也不会收购。

▲ Globalstar 卫星
苹果很可能会继续将现有的和上面即将到来的新功能作为基础体验,免费开放给用户;而更进阶的其他服务,则允许用户通过付费给 Starlink 这样的第三方运营商获得。
由于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选择并不多,苹果可能最终还是会选择和 Starlink 联手。由于后者积极探索卫星访问完全网络的能力,这也会为苹果带来计划之外的新机遇。
就在本周,日本的 KDDI 和加拿大的 Rogers 运营商都宣布,将为蜂窝版 Apple Watch S11、SE3 和 Ultra 3 提供 Starlink 付费服务支持,手表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 Starlink 收发短信。

目前的智能手机想要直接使用 Starlink,只能实现最基础的短信服务能力,完整的网络需要架设额外的天线。

因此 Starlink 正在调整自己的卫星,通过频率协调和调制技术,让卫星主动适配手机的频段,明年将开始发射第三代蜂窝网络卫星。同时 Starlink 在也寻求合作,想要将连接互联网的功能直接集成到手机芯片之中。
十年前那个 iPhone 靠卫星网络上网,实现网络服务全覆盖的愿景,或许真的要来了。
探索通讯的边界
其实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了对卫星通讯的探索。
为了解决当时基站数量还比较稀少的问题,摩托罗拉开始了「铱星计划」,意图通过发射全球卫星组网,实现手机信号的全地区覆盖。

▲ 铱星全球卫星网络
高昂的使用成本,让铱星计划用户寥寥,而同时移动网络迅速普及、基站覆盖扩大,最终铱星公司从开通卫星通讯到破产只持续了 9 个月。
在 5G 基站都已经深入沙漠腹地的当下,各个手机厂商又重新捡起摩托罗拉放弃的「落后方案」,目前也不算好用,使用场景还很稀少,难免让人对厂商的推进节奏产生质疑。
但手机本质上还是一台通讯工具,探索通讯能力边界一直是手机厂商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这条道路上,苹果并不算孤单,实际上华为几乎是与苹果同时在 2022 年推出了首台支持卫星通讯的手机,并且后续更多国产手机也加入了国内卫星通讯的支持。

在技术上,甚至国产手机的卫星通信能力还更胜苹果一筹,华为已经实现了图片消息传输和卫星通话能力。
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各种无网通讯真的不再是一个专属少数探险家的功能,而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备无患」的救命稻草,消费者也已经将功能有无作为手机选购的重要决策依据。
并且,即使在基站服务范围之内,像车库、人流密集这些弱信号场景也偶尔能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场景不一定适合卫星通话,国产厂商有另一套应对方案。
从去年开始,国产手机基本都搭载了一些「无网通信」功能:无需卫星和基站,两台手机之间靠蓝牙连接实现近网通信,或者利用周边的其他手机成为通讯的中间人,接力将信息传递更远的距离。

除了卫星通讯,苹果也在 2018 年左右被爆料正在布局无需 Wi-Fi 和蜂窝数据的「对讲机」功能,但因为相关技术和英特尔基带深度绑定,而苹果当时已经决定转投高通,相关计划无限期搁置。

而现在,英特尔基带团队已经被苹果吸收,未来苹果的 iPhone 和 iPad 产品将全部搭载 C 系列自研基带,「对讲机」功能很可能会再次回归。
无论是卫星通信还是其他无网方案,现阶段只能是一种「非主流」的通讯方式,作为目前常规的地表基站通讯的补充方式。
最终的目标,也和当年的摩托罗拉别无二致,让使用手机不再受信号限制。
因此,对手机厂商来说,探索通讯的边界不是为了卖更多产品的噱头,而是回到手机诞生之初人们对它的憧憬: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受限制地沟通世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