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王田苗:2025年,具身智能将开启以“智能定界”为牵引的产业落地 | 最前线

世界模型未能建立、算力成本极其高昂、操作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跨越具身智能浪潮的三大挑战性问题,推动行业从“炫技”转向产业落地,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由智友・雅瑞科创平台主办的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上,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发起人、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发布《2025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星图》,并提出以“智能定界”突破当前产业落地瓶颈的新思路。

《2025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星图》将产业划分为五大核心板块:底座技术、通用具身智能、专用具身智能、灵巧手及末端执行器、核心部件,涵盖国内产业链上下游300余家代表企业。从技术演进角度来看,五大核心板块始终互相牵引,推动整体产业的协同发展。

王田苗回顾了具身智能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推动力:1950年代-1980年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以技术底座开始,十多年间技术并没有特别大的进展,然而日本率先推动引入通用底座的硬件平台,技术底座来到具体的工业场景,从焊接、铸造到装配等重工业,延伸到汽车、摩托车、家电等日用消费,形成了相对通用的六轴四缸和并连技术,中国的小六轴和协作有了长足进步,世界工业机器人一半由中国制造。

2010年代-2020年代,发展突破点重新回到技术底座,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ChatGPT和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又引爆了具身智能的浪潮。“技术”成为推动本轮具身智能产业链变革的直接变量。

然而,尽管通用技术的泛化能力为实现应用落地提供了可能,但目前仍面临安全、效能与维护成本等多重挑战。下一轮具身智能产业链变革将由“应用”引发。

王田苗教授发布《2025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星图》

“2025年将开启以‘智能定界’为牵引的产业落地。”王田苗提出“智能定界”概念:通过在制造、消费、医疗、商务等具体场景中定义边界,重新审视模型、算力和平台问题,理解不同场景具身智能的多样化需求,拉动通用底座Agent支持,同时重新定义核心部件和专用执行器。其目的是“率先在垂类的头部形成拉动性,同时能够设计制造出全球智能硬件产品,形成制造服务的生态”。

王田苗进一步表示,无人配送、无人环卫、陪护交流、Agent助理、商超药店、医院应用以及制造物流与焊接打磨等一系列细分领域,将有望率先实现落地。

产业界期待具身智能下半场探索“智能定界”的可行性,将复杂、时变、不确定的世界模型构建难题,转化为构建专注于具体现实环境、更容易“有限范围求解”的垂类小模型。

这一过程关键要以“运营”为牵引,系统性地驱动“Al Agent模型”、“VLM/VLA模型与数据训练的多模态工具”、“适配算力域控”、“操作环境”、“工艺流程”等各节点的整合与调整,最终解决泛化性难、实时性难、数据质量差、操作容错低以及成本高昂等问题,加速催生头部的新势力创业公司的产生。

王田苗指出,具身智能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技术与高端科技产业的突破口。面对大国战略博弈、传统产业过剩、过度依赖地产等问题,AI科技创新、物理AI(具身智能)、全球合作与贸易等,将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复苏与长期增长发展。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有望告别追求通用模型的混沌状态,转向以垂直场景“智能定界”为牵引的落地突破。

大质量黑洞不总在中心,科研人员首次在矮星系中获得直接观测证据

在传统印象中,大质量黑洞往往“盘踞”在星系中心。然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在一个距离地球约2.3亿光年的矮星系里发现了一个黑洞。该黑洞没有处在星系核心,而是偏离中心约3千光年,并且喷射出射电喷流。综合多个观测特征,科研人员确认这是一个正在活跃吸积、拥有喷流的游离黑洞。这项发现进一步强化了“黑洞增长并非仅限星系中心”的认识,也为理解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快速生长提供了新视角。(央视新闻)

2024年全国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3000亿元

央视记者9月6日从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获悉,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商标品牌工作,打造一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知名商标品牌,2024年全国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过3000亿元。我国推进修订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有关规定,完善审查机制,丰富政策供给。推动建设5100余个商标品牌指导站,全年服务企业超60万次,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化的商标品牌公共服务。此外,我国积极推动中国品牌“走出去”,2024年中国申请人提交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828件,比上年增长6.3%,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的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央视新闻)

兴业证券张忆东:震荡是真正的“蓄电池”

近期,市场在持续攀升后步入震荡阶段,如何解读市场的这种波动?又该如何看待本轮行情的延续性?近日,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张忆东接受采访时表示,本轮行情并非简单的资金推动,而是信心的系统性修复,是中国经济与政策正反馈机制逐步形成的体现。这将是一轮长周期行情,而震荡是行情真正的“蓄电池”。张忆东将其喻为“小白兔式的行情”——跳一跳、歇一歇,但始终向前。对投资者而言,看清大方向、保持定力、选择好资产,远比追逐短期节奏更重要。(上证报)

规划撞击小行星,在合肥宣布

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9月4日-5日,一场以“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大使、国际组织负责人、航天机构代表、科研院所专家等共计400余人汇聚合肥,共同研讨小行星探测、防御及地外资源开发利用等国际前沿问题。据大会获悉,我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开幕式上,深空探测实验室与7个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新国际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首家落户合肥的国际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大会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携手共进,建设小行星防御体系,发展深空经济,保护地球家园。吴伟仁解释,小行星并非单单意味着“风险”,其本身还是一种“宝藏”,小行星富含铁、镍、铂族金属以及水冰等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航天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财联社)

“无力支付1.5万元劳动仲裁款”,百度前高级副总裁王劲创业失败,自动驾驶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已失联

日前,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被法院受理。裁定书显示,中智行无力支付1.5万元的劳动仲裁款,被申请破产清算还债,进入“执转破”程序。该公司由前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任总经理、文远知行创始人王劲创办,主攻L4级自动驾驶领域。业内人士指出,中智行的困境与其选择的技术路线,以及当前自动驾驶投资退潮的大环境有关。车路协同短期内难以跑通,商业化落地困难,投资者看不到回报,即便是王劲也只能黯然退场。(每日经济新闻)

特朗普发布行政令 豁免美国进口黄金、钨、铀的全球关税

特朗普周五宣布,从全球国别关税中豁免石墨、钨、铀、金条等金属产品,但对硅胶产品征收关税。根据周五发布的行政令,这些调整将于周一生效。特朗普的命令还可能加快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定制贸易协议的落地实施,使华盛顿更容易取消对飞机零部件、仿制药以及某些无法在国内种植、开采或自然产出的产品(如特种香料和咖啡以及不为人知的金属)的关税。此次措施正式确立了免除金条进口关税的计划。(央视新闻)

一汽奔腾完成超85亿增资

财联社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于9月5日完成。其中,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7.1亿元,中国农业银行旗下投资平台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0亿元、5亿元和1亿元。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步增资52.4亿元,增资完成后,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持股79.0394%。本次增资,一汽奔腾共募集资金85.5亿元,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等。(财联社)

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即将登陆港交所

9月5日禾赛科技官网显示,日前通过港股上市聆讯的禾赛科技正式启动全球发行计划。具体来看,禾赛集团启动1700万股B类股份的全球发售。香港发售价格最高为每股228.00港元或29.04美元,同时,公司B类普通股将在港交所主板实现双重主要上市,股票代码为“2525”。公司已与HHLR Advisors(高瓴集团旗下机构)、泰康人寿、WT资产管理、Grab、宏达集团及Commando Global Fund签署基石投资协议。

腾讯混元翻译模型登顶HuggingFace全球热榜

9月6日,腾讯混元刚开源的翻译模型Hunyuan-MT-7B,在HuggingFace全球模型热榜中登顶。该模型在8月底结束的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WMT2025比赛里,于31个语种比赛中获得30个第1名。目前,腾讯混元翻译模型已接入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多个业务。(界面新闻)

巴西8月对美出口大幅下降

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受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影响,8月巴西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8.5%。8月,巴西出口额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3.9%;进口额为237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巴西对美出口铁矿石、糖和飞机等产品减少,拖累巴西对美出口额从上年同期的33.9亿美元降至27.6亿美元。与此同时,巴西对中国、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出口分别增长31%、58%、43.8%、40.4%。(新华社)

西工大实现航天器柔性传感系统首次在轨验证

北京时间2025年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将“基于柔性传感的卫星关键折展部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系统由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团队杨海涛教授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岳晓奎教授团队孙冲副研究员联合研发。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柔性电子传感技术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状态监测中的在轨应用验证。目前,柔性实时监测系统已稳定运行并开始回传在轨数据,研究团队正进行持续监测与深入分析。(西安发布)

瑞穗银行:美联储已被现实“打脸”,宽松周期即将启动

瑞穗银行表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劳动力市场走弱的基调,就业、工时与收入增速已回落至疫情时期水平。无论通胀如何,美联储几乎可以肯定会在9月会议上降息。降息25个基点几乎板上钉钉,但如果8月通胀弱于预期,更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此前的通胀预测已被现实“打脸”,而其2026年失业率预测则面临无法兑现的风险。他们此前对通胀过于悲观,而对劳动力市场过于乐观。预计美联储将启动一轮持续的宽松周期,目标是将利率降至其认为的“中性水平”,即2026年3月前降至3%左右。而新任美联储主席很可能进一步加码刺激措施,将利率降至接近2%。不过风险在于,如果通胀重新抬头,到2027年至少会有一部分刺激措施被收回。(新浪财经)

摩尔线程上半年实现营收7.02亿元,预计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科创板IPO招股说明书,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归母净利润-2.71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整体上,公司业绩呈现营收不断扩大,亏损逐步收窄趋势。

跳票6年后,「丝之歌」首发把Steam服务器干爆了 | 玩点好的

文丨果脯 樱花隧道

昨天晚上22点,「鸽」了6年的《空洞骑士:丝之歌》终于上线,算是了却不少玩家的执念。毕竟,这款游戏实在让人等了太多太多年,而且曾有过多次定档后跳票的「案底」,不知道把多少人都整出了PTSD,尊称它为「丝之鸽」。

《空洞骑士:丝之歌》

哪怕直到现在游戏真的上了,借此玩梗的玩家也都不在少数。

玩家玩梗评论

当然,这种玩梗基本来源于玩家们对《空洞骑士》的高度认可。上线前,「丝之歌」的定档就倒逼多家游戏厂商调整宣发节奏,避其锋芒。上线后,「丝之歌」更是实打实让大家感受到了自己的热度有多高——游戏没有开启预购,所以大家都是现买现玩,直接导致昨天Steam也因为大量玩家涌入下单,服务器原地崩溃。同理,Switch、Xbox等主机平台服务器也未能幸免,不少玩家同样卡在了付款界面。

来不及第一时间入手的玩家,也不忘借此继续造梗:无法成功购买游戏的服务器,成了诸多「丝之歌」玩家面临的首个Boss。

steam服务器因丝之歌而崩溃

没办法,能把独游做到这份上,《空洞骑士》确实是独一档。截至目前,《空洞骑士》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500万份,累积收入超10亿人民币,而它的开发团队Team Cherry却仅仅有3人。在过去不少游戏发布展会上,续作「丝之歌」的呼声甚至不亚于许多知名3A大作。

当然,跳票这么多次仍不失信任与期待,本质更多是因为Team Cherry过去积累了足够厚实的口碑。

《空洞骑士》最初以「饥饿骑士」的名头在游戏大赛中一炮走红,开启众筹正式投入开发后,愣是从原定的2015年一路跳票到了2017年。尽管当时他们解释是为了打磨游戏,但恐怕不少人都有过开发商「卷钱跑路」的担忧,直到游戏最终上线,才用足够高的质量和完成度完成自证。

后续「丝之歌」的出现也多少沾点类似的缘分和意外。原定计划里,「丝之歌」只是《空洞骑士》的DLC,玩家扮演「大黄蜂」探索新地图,但随着深入开发,Team Cherry的想法越来越多,游戏也越做越大,于是「丝之歌」又跳了一路票,拖了6年以续作的形式登场。

发售后,「丝之歌」也不出意料登顶了全球热销榜,全球同时在线人数超50万。

丝之歌在线玩家趋势图

从产品表现来看,「丝之歌」较前作有了不少改动,比如取消护符系统,着重于可锻造、升级的装备及道具系统。地图风格也变得更为明亮,富有生机,强调用多层次的色彩塑造空间感。而战斗方面,游戏也变得更为强调节奏和操作手法——主角的治疗技能更难攒,同时单次治疗量变得更多,玩家很容易在「濒死」和「满血」两种状态中来回变化。

丝之歌新装备、道具系统

丝之歌战斗画面

丝之歌场景画面

只不过「丝之歌」这两天的经历并没有想象中顺遂,比如游戏的中文翻译质量就遭受了不少玩家吐槽,里面运用了大量拗口且难懂的表达,既不现代,也不古典,甚至有人觉得「不如丢给AI机翻」。

丝之歌简中翻译

steam玩家因简中翻译而差评

考虑到团队核心成员只有3人,这或许算不上Team Cherry自己的锅,而是单纯没找好本地化团队,毕竟类似的问题其实在不少国外独游的中文文本里都时常可见。但对于「丝之歌」这等体量的作品,出现本地化问题也确实不应该。

结合昨天出现的服务器崩溃问题,「丝之歌」开局也迎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尽管过几天游戏大概率评分就会回暖,但尽快解决具体问题,本质也是制作组需要拿出来交给玩家的态度。

「丝之歌」获「褒贬不一」的评价

本文来自“36氪游戏”

我玩上了《丝之歌》,发现它鸽了 6 年的秘密与故事

你玩上《空洞骑士:丝之歌》了吗?

很少见到一款游戏,公布发售时间就能引发海内外全网狂欢,正式发售更是盛况空前,购买人数太多甚至引发了 Steam 和任天堂 eShop 长达一小时的宕机。

而核心主创仅有 3 人的独立游戏《空洞骑士:丝之歌》,做到了。

丝之鸽这次不鸽了

如果仅仅作为《空洞骑士》的续作,《丝之歌》也只会成为又一款热门的游戏,真正让这款游戏出圈的理由是「跳票」。

2019 年,《丝之歌》发布首个预告和线下试玩,当时爱范儿还在 E3 游戏展的展台试玩了游戏,其实完成度已经相对较高了,玩家们都猜测游戏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布。

结果等到 2022 年,官方才预告游戏将在 2023 发布,然后跳票。

所以从首个预告到今天正式发售,玩家足足等了 6 年的时间,等到望穿秋水,海内外催生了大量的迷因梗。

这些被「鸽」到绝望的玩家,会经常在各种游戏论坛,以及 Xbox 和 Switch 2 直面会评论区中留言催发,也作为一种相当另类的宣传,大大提升了《空洞骑士》和《丝之歌》的知名度。

▲ 「这次一定!」

或许正因为有了这 6 年的等待,从游戏在 8 月底宣布发售日期,到昨天真正上架,人们才会觉得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反而让我们有点不敢相信,真的能玩到《丝之歌》了。

从 2021 年开始,一名叫 Araraura 的网友一直主持着一个名为「Daily Silksong News」(每日丝之歌新闻)的 YouTube 账号。

即使在绝大部分时间,《丝之歌》其实都没有什么最新进展,但 Araraura 依旧坚持日更,大部分内容都是:「这是 Araura,今天没有丝之歌新闻,以上是今天的丝之歌新闻」。

《丝之歌》上线后,Araraura 本人亲自出镜了一个十分钟的视频,宣布频道完结,表达了对同好粉丝的感谢。

我只想完全地、平静地沉浸在《丝之歌》之中。

但没想到——

等了 6 年的玩家们在玩上《丝之歌》前,还要经历最后一难。北京时间 9 月 6 日晚 10 点,《丝之歌》正式发售,然后玩家和主播们打开 Steam 和 eShop,却只能看到如下界面。

Steam 和 eShop 宕机,当然是因为《丝之歌》的高人气,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款游戏没有开启预购和预下载,导致所有玩家在游戏一开售都要挤进游戏商店「抢购」,服务器就崩溃了。

不仅没有预购,实际上《丝之歌》的整个宣发流程,都并没有按照游戏工业目前的规则走。

在 9 月 4 日正式发售之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提前拿到了游戏进行试玩评测。

没有预购,试玩也仅限线下活动,并且内容非常有限。

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后,是 Team Cherry 自己的坚持。

做自己想做的游戏,是独立的初心

所以,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丝之歌》超长的开发周期?

通常我们都认为游戏跳票的背后都和混乱的项目管理有关,但对于 Team Cherry 和《丝之歌》来说,这个漫长的旅途,是一个跟热爱有关的故事。

在《丝之歌》官宣了发售日期当天,也就是游戏发售前两周,Team Cherry 与彭博社进行了一次访谈,向外界揭秘了《丝之歌》背后的故事。

Team Cherry 的联合创始人 Ari Gibson 和 William Pellen 认为,制作《丝之歌》的过程充满乐趣:

我们一直玩得很开心,反正这整个事情就是我们发挥创造力的一个载体,做些有趣的事情真好。

《丝之歌》的开发过程没有什么阻碍,甚至 2020 年的疫情也没带来什么影响,Team Cherry 只是用了 6 年的时间,打磨出他们心目中《丝之歌》。

当然,这背后也有很大一部原因是人手的问题——Team Cherry 主要成员只有三个人,加上一位作曲家和几位承包协助编程和测试的工作人员,连 OA 办公系统都用不上。

团队一开始就设计好了游戏主角「大黄蜂」的核心玩法,后续的工作,就是在这个核心玩法上设计和测试一些新的想法,逐渐扩大游戏的规模,从一个《空洞骑士》的扩展包,到超越《空洞骑士》本身,并且还在扩张下去。

William Pellen 承认,他们的创作力非常旺盛,一直在构思新点子、新道具、新区域、新 Boss,直到他们意识到,再不停手《丝之歌》很可能永远不会有完成的那一天。

我们乐在其中,所以我们不会觉得「这花了更长的时间,这太糟糕了,我们真的需要熬过这个阶段」,而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愉快的领域。让我们用一些新想法来延续它吧。」

很快,Team Cherry 发现《丝之歌》的 Boss 要比《空洞骑士》更精致,游戏系统更加丰富,互动性更强,主角大黄蜂可以对各种道具进行反应,而这需要更大量的绘图和动画工作。

并且开发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开发人员会更愿意去花更多时间进行打磨游戏,让一切都尽善尽美,保持游戏整体品质始终如一。

整个游戏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完成度,所有系统交互的方式,所有之后出现的隐藏工作。这是乘法的。随着你添加内容,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的过程也会随之增加。

反正已经花了这么长时间,何必着急将游戏推出?

作为独立游戏开发者,Team Cherry 的松弛感 ,非常大程度是因为,《空洞骑士》已经让他们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不用再像 8 年前那般节衣缩食。

甚至《丝之歌》这六年来的社区热度还在不停给《空洞骑士》带货。2019 年《丝之歌》刚宣布时,《空洞骑士》只卖出 280 万份,直到今天,游戏已经卖出接近 1500 万份了。

▲ 《空洞骑士》

并且,《空洞骑士》的超高人气,以及火热的社区迷因文化,《丝之歌》也不必担心会遇冷——事实上,《丝之歌》在发售前已经多年位居 Steam 愿望单榜首。

这也让他们更有底气,不去顺从游戏行业的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作、发行这个游戏。

很少同步游戏的开发进步,不提前为媒体开放游戏,线下试玩也只展示一点点内容,都是因为 Team Cherry 在游戏之中埋藏了大量的秘密通道和彩蛋,他们不想在正式发售前就剧透太多,想把这些乐趣尽可能留给玩家。

虽然 Team Cherry 自己不太网上冲浪看热情玩家因为等待《丝之歌》而衍生的迷因,不过他们知道着有一个很大的社区文化在不断炒作,甚至开玩笑表示:

感觉我们发布这款游戏会破坏他们的乐趣。

当然不会,因为像 Team Cherry 这种心态去开发的游戏,绝对会为玩家带来更多的感动。

《丝之歌》的故事还没到终点,Team Cherry 表示他们将继续开发,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他们依旧觉得这款游戏充满乐趣,并且完全没有倦怠,正在计划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为《丝之歌》继续添砖加瓦。

发布《丝之歌》当然很令人激动,接下来的事情对我们来说也同样令人兴奋。

独立游戏的精神,是以爱回报所有玩家

所以这款备受期待的游戏究竟玩起来怎么样?由于游戏刚刚发行,目前不管是媒体还是玩家还没能给出全面的评测。

根据一些玩家的初步分享,《丝之歌》依旧出色,在游戏内容比《空洞骑士》要更加丰富,有大量的细节等待玩家挖掘。

不过,即使前作已经对玩家的操作有不低的要求,关卡和 Boss 也具有挑战性,《丝之歌》的总体难度还要再更高一点。

如果你也对这款大热游戏感兴趣,最好先做好心理准备。

游戏难度因人而异,而《丝之歌》的中文翻译则受到了国内玩家几乎一边倒的恶评:太过刻意追求文雅,导致游戏文本相当别扭,甚至完全无法理解,仿佛「古风小生」附体。目前《丝之歌》的 Steam 国区好评率仅有 52% 。

第一时间玩上《丝之歌》的同事吐槽:英文反而比中文更好懂。

官方表示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反馈,很快会对中文翻译做出改进。

除了将一款精致、好玩的游戏带给世人,《丝之歌》和 Team Cherry 更重大的意义,是再一次证明了「独立游戏精神」在这个时代还在闪闪发光。

《空洞骑士》的成功,不仅为 Team Cherry 带来了财富和声望,甚至还推动了整个澳洲游戏业态的成长。

在《空洞骑士》之后,大量优质澳洲本土独立游戏都来到了聚光灯下,例如《捣蛋鹅》《咩咩启示录》《遗忘之城》。澳洲政府官网甚至专门为澳洲独立游戏设立了页面。

虽然《丝之歌》风头无两,但这几年,整个独立游戏业态并不算好过。

曾经的独立游戏,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赛道,开发者在兼顾商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更多表达,满足一部分对游戏更有偏好玩家的需求。

但这几年,独立游戏进入了主流视野,不仅竞争加剧,玩法和美术上也很难像从前一样给人更多耳目一新的感觉。

传统大厂出品的 3A 游戏能够凭借更出色的画面,和久经市场验证的玩法模式,进一步挤占独立游戏的生存空间。

甚至有很多大厂自己也下场去做「独立游戏」,在资源上远超传统的开发者团队,还能兼具一些独立游戏的气质和精神。

▲ 腾讯出品的「独立游戏」《末剑》

而《空洞骑士》和《丝之歌》,则证明了传统独立游戏在现在的游戏市场中,依旧具有生命力,甚至能超越一些大厂的 3A 出品。

随着《丝之歌》大热,一些粉丝甚至「挖坟」了《空洞骑士》发布之前的一个远古帖子。当时一个网友公布了《空洞骑士》的一些开发内容,表示这是自己好朋友辞职在开发的游戏。

结果网友并不看好这款游戏,认为和《LIMBO》对比没啥亮点,类似的横版过关游戏也很多了。

2014 年,《空洞骑士》在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亮相,目标金额 35000 澳元,最终超额完成目标,从 2158 名支持者那里筹集了超过 57000 澳元。

即使《空洞骑士》大获成功,《丝之歌》基本不会愁卖的情况下,Team Cherry 依旧给游戏定价 19.9 美元(国区售价 76 元),出乎不少玩家和行业的预料,本质上,也是对广大社区支持者的回馈。

游戏对玩家展现了诚意,玩家自然也会自发维护游戏。

《丝之歌》一发售,Reddit 的盗版游戏板块最热帖自然是这款游戏,不过和以往大家讨论游戏盗版方法不同,不少玩家呼吁大家购买正版,毕竟《丝之歌》价格确实太便宜了,而且品质也很优秀。

实际上这也是独立游戏的魅力所在:开发者和玩家之间,通过游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就像《星露谷物语》的开发者 Eric Barone,承诺在有生之年会一直免费更新游戏,他不在乎钱,更想回馈粉丝的支持。

有意思的是,Eric Barone 参与了《丝之歌》的配音工作,属于是独立游戏开发者之间的梦幻联动了。

不过,这个定价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不少独立游戏开发者都表示无法将自己的游戏定这么低的价格,毕竟他们的经济压力远大于 Team Cherry,无法接受花费这么多年的时间开发一个庞大的游戏,却只收一点点钱。

这种评价有点像当年一些开发者针对《博德之门 3》的批评:作为一款 cRPG 游戏,《博德之门 3》游戏内容过于丰富,精细程度也太高了,只有拉瑞安这种手握资源的工作室才能承担得起,不应该成为一个标杆。

关于这些争议,我相信玩家自己的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最后我想用国内《丝之歌》最知名的「幸运」梗来总结这篇文章:

作为开发者,Team Cherry 能凭借《空洞骑士》的成功,得以享受游戏开发的乐趣,他们无疑是整个游戏行业中的幸运儿。

而我们玩家能玩到《空洞骑士》和《丝之歌》这种不以绝对功利目的而创作的独立游戏,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和诚意,也是我们的幸运。

我们也乐于见到,游戏行业中能有更多这种开发者和玩家的双向奔赴。

附上彭博社专访的原文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5-08-21/why-silksong-team-cherry-s-sequel-to-hollow-knight-took-so-long-to-make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滴滴租车:暑期订单同比增长84%

据滴滴租车统计,今年暑期租车订单较去年大幅增长84%,单日用车量再创新高,达去年峰值的1.7倍,超6成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同时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用车需求正以翻倍速度增长。(界面新闻)

用AI重塑海外营销,中国品牌正在摆脱“低价”标签|最前线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近日,由impact.com主办的iPX 2025 China出海营销峰会在上海举办,活动汇聚超600位行业代表,围绕AI技术变革与全球市场新格局,探讨中国品牌出海新路径。

过去二十年,从AI技术突破到高端制造崛起,从智能硬件的创新到全球品牌的塑造,中国品牌正在不断重塑自身的生态位。impact.com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Jennifer Zhang指出,驱动这一变化的底层逻辑正是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s)。

目前,传统以流量投放为核心的获客模式效力正在减弱;反之,合作伙伴营销则展现出明显优势,通过更低的获客成本、更长的客户生命周期、更强的品牌资产及“品牌认同”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尤其针对Z世代及新兴消费群体,社群和创作者驱动的合作伙伴营销已成为进入目标圈层、建立品牌信任的关键入口。

impact.com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Jennifer Zhang

随着DeepSeek等企业在AI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在各行业的广泛普及应用,市场竞争态势的日益复杂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正合力将营销推向AI智能时代。

SAP大中华区CRM云解决方案首席专家和业务负责人闵勇指出,AI支持的精细化用户运营和DTC转型可帮助品牌从“交易中心”转向“用户互动中心”,构建“客户飞轮”提升复购与生命周期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impact.com也对其产品进行升级,聚焦四大板块,以AI与自动化技术提高合作伙伴营销的效率。

impact.com零售媒体业务负责人Frank Kochenash

首先是平台前端全面改版,可以通过更直观的界面和图表,提升用户操作体验。其次是上线了智能助手“Ask Impact”,可提供合作伙伴推荐、行业解答与数据洞察,并将AI能力嵌入内容创作和智能搜索中,通过自然语言理解用户意图,提升匹配效率与个性化程度。

同时,impact.com引入了智能代理框架来解决自动化重复任务、如招募合作伙伴等流程,并升级了创作者管理工具,支持情感分析、地理筛选和AI生成任务书,以提高活动效果与品牌安全。

此外,平台还推出 “Product Boost”零售媒体解决方案,将合作伙伴营销扩展至零售平台,品牌可以通过佣金激励推动特定产品的优先推广,开拓新的增长渠道。

iPX 2025 China峰会现场

多位参会嘉宾强调,中国品牌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阶段,需摆脱低价标签,依托产品创新、设计力和品质重塑国际形象。面对美国等成熟市场,用户决策路径复杂,企业需构建多触点合作伙伴矩阵,并注重本地化沟通,以深入文化语境建设,才能真正融入当地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