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青山纸业:上半年净利润5607.9万元,同比增长1.74%
中国银行:40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小方制药:上半年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69%
顶点软件:上半年净利润5287.79万元,同比增长8.4%
涉超140万辆汽车,美监管机构因发动机故障对本田启动调查
华为云回应组织架构调整:将更多资源投入到AI产业和算力产业上
食品生鲜品牌TOP15,健康预制菜受青睐|世研消费指数品牌榜Vol.62
本次监测周期内,蜜雪冰城、青岛啤酒和蒙牛分别以1.78、1.66和1.64的综合热度指数位列榜单前三。
图源:世研大消费指数
夏日饮冰“五分钟疗愈”新哲学,健康化“可控放纵”重塑食品消费
从品牌分布来看,随着酷暑的到来,蜜雪冰城、青岛啤酒、八喜、和路雪等品牌纷纷上榜,呈现出消费者对夏日饮品的热切期待,既要冰爽刺激的即时快感,又要规避健康负罪感,这一需求驱动品牌通过不同策略进行产品革新。
其中青岛啤酒主推「世界金奖品质」白啤,突出花果香口感和工艺,并且官宣杨洋为该系列产品代言人,强化生活美学高端形象;同时通过果味精酿、沉浸式交易所体验和跨界联名等营销事件,打造Z世代潮流产品吸引力。而冰饮品牌则以口味创新为核心,和路雪全新推出会拉丝的芝士流心新品,以“清甜蜜桃+浓郁芝心”为卖点,满足用户对猎奇口味的尝鲜需求,同时又利用绿舌头、千层雪等聚焦大众市场,以怀旧情感和性价比巩固基本盘。此外,乳品品牌伊利、蒙牛也在加码冰激淋市场,主打真材实料和放心奶源等优势,其中伊利邀请杨迪担任伊利牧场“爆料情报局局长”,通过主题短视频推广满口果仁雪糕、邂逅莓好冰激淋等新品,强调配料健康和创新口味。
健康预制菜与高端特色生鲜产品受青睐,用户为稀缺性和便捷买单
榜单中佳沛、佳农、正大食品等生鲜品牌也表现亮眼。正大食品依旧稳步推进C端战略重心向“半成品+快手菜”转移,其胡椒猪肚鸡、梅干菜扣肉、咸蛋黄鸡翅等,主打“免洗免切、5分钟即食”的便捷性,契合现代打工人又想吃的健康又没时间做菜的复合需求。
此外,高净值客群将特色生鲜视为生活品质的显性标签,驱动品牌布局稀缺品类赛道。其中,佳沛投入研发的专利品种(果肉血红、花青素含量翻倍),配合镀金礼盒包装打造“水果界爱马仕”,满足高端用户对于抗氧化、低GI等健康食品的追求。与盒马签订采购协议,一经引入快速售空。而都乐则主推其菲律宾进口无冠金菠萝和超甜蕉等热门单品,在山姆、Ole'等渠道以独立小包装售卖,主打产品的精致性和强化高端品质。
榜单说明
世研消费指南针系列指数报告是由世研指数独家研发的消费指数评价系统。本系列包括《品牌消费热门指数榜》、《行业消费热力指数榜》、《产品消费热浪指数榜》、《消费热门事件榜》等主要榜单,以及对应范围的延伸性榜单报告。旨在通过指数评价的方式,客观、真实地呈现消费世界的趋势特点,帮助行业与品牌主持续追踪消费市场趋势、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提升商业综合竞争力。
世研消费指南针系列指数榜单持续监测行业如下:
3C数码、鞋服配饰、食品生鲜、家用电器、运动户外、美妆清洁、母婴用品、家居家装、汽车消费、玩模乐器、宠物用品,医疗健康共计12大行业。
图源:世研大消费指数
免责声明
本榜单由世研指数独家编制,榜单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任何具体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
榜单数据计算结合主流平台公开数据与值得买科技旗下世研大消费平台数据沉淀,我们已采取合理措施,以尽量确保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无法排除数据本身的局限性导致部分误差或偏差。此外,本报告中的部分数据未经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的正式审计,因此可能存在未被识别的错误或遗漏。特别提醒,市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因此报告中的预测、分析和结论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报告中提到的任何第三方名称、品牌或产品仅供说明之用,并不构成对其的认可或推荐。任何对这些第三方的提及不应被视为任何形式的背书或推荐。报告的版权属于值得买科技集团和世研指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分发。对于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值得买科技集团与世研指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敦促监管机构打击 “代币化股票”
科前生物:上半年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44.09%
乘联分会: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82.6%
保时捷调整电池业务,子公司Cellforce将减员
10 岁的钉钉,想用「更主动」的 AI,重构工作本身
如果,陈航(无招)一直执掌钉钉,现在的钉钉会是什么样?
有些问题,可能注定没有答案。
回归钉钉 4 个月后,无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5 年 8 月 25 日,钉钉 8.0 暨钉钉 AI1.0 版本的发布会上,无招以 CEO 的身份,时隔几年后,重新站在了新版钉钉的舞台上。
无招回归钉钉后,首次站在大舞台上和大家见面|图片来源:钉钉
发布会上,陈航一口气介绍了钉钉 One、企业 AI 搜索引擎「AI 搜问」、AI 表格、AI 听记、智能硬件 DingTalk A1 等超过 10 款 AI 产品。陈航的语速和 PPT 翻页速度是如此之快,你甚至能感到,这位钉钉的创始人,似乎在担心钉钉在 AI 时代被落下,「一揽子式」的全新 AI 产品,也在诉说着团队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一次「宣泄」。
当产品的功能革新与创始人的回归交织在一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软件的版本迭代,更像是一次深刻的战略宣言。钉钉 8.0,以及它所代表的「AI 1.0 应用」,正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在喧嚣的 AI 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工具来辅助工作?
钉钉的答案,似乎是两个字——「具体」。
更聪明、更主动的 AI 小秘
钉钉 8.0 的核心,无疑是其全面 AI 化的决心。但它的实现方式,并非粗暴地在每个功能旁加上一个「AI」按钮,而是尝试将 AI 能力如水银泻地般融入已有的工作流中,塑造一个更懂用户、也更主动的 AI 助理。这个助理由几个关键部分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又互为支撑。
钉钉 One:信息过载时代的「个人事务官」
「钉钉 One」是这次 AI 功能矩阵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从定位上看,它不像是一个单一的聊天机器人,而更像一个集成式的「个人事务官」或「数字中枢」。在现代工作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信息过载与应用孤岛。我们的沟通在 IM 工具里,文档在云盘里,日程在日历里,任务在待办清单里。在不同应用间来回切换,耗费了大量精力。
钉钉 One 是一个更聪明的 AI 助理|图片来源:钉钉
钉钉 One 试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根据发布会展示,它可以聚合来自聊天、文档、日历、邮件等多个应用的信息,并基于用户的指令进行主动处理。例如,用户可以对它说:「帮我预约明天下午和市场部的会议,讨论第三季度复盘,把相关的文档发给他们,并生成会议纪要模板。」在理想状态下,钉钉 One 会自动解析指令,查询相关人员的空闲时间,创建日程,从知识库中找到相关文档,并附在会议邀请中。
这种「主动性」是其核心。它不再是被动等待指令的工具,而是能够理解复杂意图、跨应用执行任务的助理。这背后需要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对用户工作上下文的深度理解。当然,从演示到大规模的可靠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真正的价值,需要用户在真实、复杂的工作场景中进行检验。
AI搜问:从「寻找」到「解答」的进化
搜索功能是所有办公软件的标配,但传统的搜索大多停留在「关键词匹配」和「文档定位」的层面。用户输入关键词,系统返回一堆可能相关的文件列表,用户需要逐个打开、阅读、筛选,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钉钉的「AI 搜问」则希望将这一过程从「寻找」升级为「解答」。它的核心逻辑是,用户需要的往往不是文档本身,而是文档里的那个「答案」。当用户提问「公司今年的差旅报销标准是什么?」,AI 搜问不应只返回《员工手册》或《财务制度》这两个文件,而应直接从这些文件中提取、整合信息,给出清晰的答案:「市内交通实报实销,长途差旅飞机经济舱标准,酒店住宿标准为一线城市 XXX 元/晚...」。
更进一步,它还能处理更复杂的、需要整合信息的提问,例如「总结一下『飞龙项目』上周的所有进展和风险点」。这时,AI 需要检索相关的聊天记录、会议纪要、项目文档,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份结构化的报告。这标志着搜索工具正在从一个「图书管理员」,向一个能读懂书籍并回答问题的「领域专家」转变。
钉钉AI表格:让数据分析回归业务本质
Excel 或在线表格是办公室的「三大件」之一,功能强大,但其复杂的公式、函数和数据透视表功能,也让许多非专业用户望而却步。数据分析的门槛,往往不在于业务理解,而在于工具操作。
「钉钉 AI 表格」的出现,正是为了拆掉这堵墙。用户不再需要学习 VLOOKUP、SUMIF 等函数,而是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下达指令。例如,面对一张销售流水表,用户可以说:「按销售区域统计每个季度的销售总额,并用柱状图展示出来」,或者「筛选出所有利润率为负的交易,并标红」。
AI 表格会将这些自然语言指令翻译成对应的表格操作,自动完成计算、筛选和可视化。这使得数据分析的能力不再是少数「表哥」、「表姐」的专利,而是可以赋能给每一位需要与数据打交道的业务人员。当工具的复杂度降低,人们就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数据背后的业务洞察上,这或许是该功能最深远的价值。
钉钉 A1 是之后一系列硬件中首个亮相的产品|图片来源:钉钉
A1 硬件: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空间的AI触点
在所有软件功能之外,钉钉还发布了 A1 硬件。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发布一款硬件似乎有些「复古」。但仔细思考,这恰恰是钉钉 AI 战略「具体化」的体现。
工作,终究是发生在物理世界中的。
A1 硬件的定位,是 AI 数字工具和物理生活世界的连接器。虽然发布会未透露其具体形态和功能细节,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它可能是一个集成了麦克风阵列、摄像头和 AI 处理单元的桌面或会议室设备。它可以实现会议场景的实时语音转文字、自动生成会议纪要、识别发言人、翻译等功能,将线下会议的内容无缝同步到线上。它也可能成为一个物理形态的「钉钉 One」,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直接与之交互,安排工作、查询信息。
硬件的存在,让 AI 不再仅仅是屏幕里的几行代码,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为混合办公、线下协作等场景提供了 AI 落地的物理触点,让钉钉的 AI 版图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
无招回归,更「具体」的钉钉
在发布会上介绍专门给创业团队打造的钉钉功能时,无招用几句话简单回顾了自己的两段创业历程:钉钉是「富二代」,团队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做产品就好;「两氢一氧」(HHO)算是真正的创业,为省成本连开空调都要严格控制时机。
可能恰恰是离开钉钉的经历,让陈航此次回归,更让「具体」成为团队的一个核心要素。例如,回来的 4 个月时间,陈航就让团队调研、复盘、研究客户提出的反馈,从设计、使用和功能等各个方面,对于钉钉应用进行更新迭代。
陈航甚至在发布会尾声给出了一个 One More Thing——神秘产品!|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通过发布会,我们能看出,对于陈航和钉钉团队来说,「AI 重构工作」这样的战略,不会飘在空中,不会为了 AI 而 AI。相反,它会将 AI 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解题工具」,去解决那些过去难以解决的、更深层次的「具体」工作问题。
钉钉 One 解决的是信息协同的具体问题;AI 搜问解决的是信息获取效率的具体问题;AI 表格解决的是数据处理门槛的具体问题。每一个 AI 功能,都对应着一个明确的、在办公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场景。这正是陈航「具体」哲学的延续。在「AI 时代的工作方式」这个大框架下,他的回归,让钉钉的思考和行动,有了一个更坚实的锚点。
在发布会上,陈航介绍钉钉的一个新的功能「Zen」,该功能下,钉钉应用中会出现大海、高山等适用于冥想和放松的画面,而这些画面,都来自钉钉团队的同学之手。陈航也有意无意地回击了一下最近网络上关于钉钉工作时长的热议:「你看,我们钉钉生活也不是只有工作,我们也有精彩生活的。」
向下、发散
钉钉 8.0 版本的主题是「蕨」|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本次钉钉 8.0 发布会,和以往的版本一样,选择了植物作为主题。这次的主题则是「蕨」。
蕨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历经数亿年演化至今。它不似花朵那般艳丽,也不像大树那般引人注目。它总是安静地生长在林下,盘根错节,缓慢而坚定地舒展着自己的叶片。
这个比喻,精准地概括了钉钉 8.0 所传递出的气质和战略意图。
向下扎根:在 AI 技术看似无所不能的今天,钉钉选择将目光放低,去关注那些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需求。就像蕨类植物的根系,深植于土壤,汲取养分。钉钉的 AI,不是要创造一个脱离现实的「数字乌托邦」,而是要扎根于真实的工作流,解决泥土里的问题。
缓慢展开:AI 对工作的重构,不会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而更像是一次漫长的演化。钉钉用「蕨」的舒展过程,来比喻「AI 重构工作」的进程。这其中透露出一种清醒和耐心——不急于求成,不追求短期效应,而是准备好用足够的时间,让 AI 技术与工作场景进行深度、有机的融合,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习惯这种新的工作方式。
钉钉 8.0,既是其 AI 1.0 应用的正式发布,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与战略回归。在创始人陈航「具体」哲学的指引下,在「蕨」类植物「向下扎根、缓慢展开」的意象中,钉钉为自己在 AI 时代的狂奔中,找到了一个冷静而笃定的节奏。
这条路或许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可能,会走得更远、更稳。
花园生物:子公司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东风科技:东风投资拟吸收合并东风集团股份,东风投资将成为公司间接股东
挖来英伟达大牛,小鹏机器人产线已落地几百台
梅赛德斯-奔驰养老金信托基金将出售约1.4亿股日产股份
恒指收涨1.94%,恒生科技指数涨3.14%
一个综艺理想主义者的幻灭

题图来自:AI生成
“我就像三明治中间的肉,两边越来越紧,内在已经发烂发臭了。”
8月22日下午,综艺导演羊羊羊(微博ID“羊羊羊啊羊羊”)在微博发布长文,疑似绝笔信的内容流露出明显的轻生倾向,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文中,他以“三明治中间的肉”比喻自己当下两难的处境,表示自己因创业失败、背负巨额债务且不堪忍受各方压力,选择结束生命,通篇文字充满绝望、歉意和不甘。同时,他也在长文中对芒果TV和腾讯视频两大平台发起控诉,直指其违规行为是逼自己走上绝路的原因。
幸运的是,大约1.5小时后,羊羊羊再次发文报平安,称已被警察成功解救,并表示“以后不会再有过激行为”。目前,他此前疑似轻生的微博已被删除,相关话题#导演羊羊羊报平安 单日阅读量破亿,不少网友发文力挺羊羊羊,称赞他“为歌手提供了稀缺舞台”,并感谢他长久以来的付出。
然而,尽管当事人已暂时脱险,但其文中揭露的个体困境与行业生态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追问。
综艺导演为何走上绝路?
羊羊羊的绝笔信,既是创作者的绝望告别,又是指向行业弊病的激烈声讨。从内容来看,这篇超过2800字的长文信息量极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轻生的直接原因。羊羊羊将走到今天这步的核心原因归咎为创业失败与巨额债务。据他自述,因创业制作节目导致严重亏损,目前个人与公司累计欠款已达3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向亲友的借款、网贷,以及拖欠供应商的款项、员工工资和艺人劳务费等。
对他而言,这笔债务已是天文数字,完全无力承担。巨额债务令他身心崩溃,心脏出现异常,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每天还要面对诉讼、威胁与辱骂。更雪上加霜的是,资金链断裂导致他个人和公司账户被保全,彻底失去了通过新项目翻身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关于平台合作。这也是长文中最具体、最引发行业关注的核心指控。他明确指出,与芒果TV和腾讯视频两大平台的合作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针对芒果TV,羊羊羊指控在《百分百》系列首档节目《百分百开麦》播出期间,平台制片人杨建伟曾要求其“花钱买数据”,并承诺给予相应奖励。但多花10%的钱买数据后,平台不仅未认可该数据,还扣除了10%的尾款,相关费用均由制作方承担,这直接导致他“第一次开始亏本”。
至于腾讯视频,羊羊羊提到《百分百》系列后续两档节目《百分百歌手》《百分百歌手·对战季》均在该平台播出,投入逐年加大,但播出数据却逐年下滑,亏损持续扩大。他控诉平台分账规则不透明,并称对接人曾亲口表示,“分账规则是给外界看的,实际收益并不是合同上那样计算”,平台给多少就是多少,制作方无权查看数据。
据他表述,两档节目在两年内累计分账收入不足265万元,直指平台存在“吃黑钱”行为。
除此之外,羊羊羊在长文中还呼吁其他制作公司“擦亮眼”,不要被平台欺骗,同时希望平台实现数据透明化,避免让更多创作者寒心。
当下,降本增效成为内容行业的主流趋势,进一步推动资源与话语权向大型平台集中。羊羊羊的“三明治”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理想主义创作者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他们被夹在强势平台与残酷市场之间,进退维谷、动弹不得,其血泪控诉,促使公众视线越过个案本身,投向背后更值得深思的行业系统性症结。
具体来说,平台与制作方之间存在极大的权力不对等,后者缺乏对播出和数据的关键知情权,收益分配也往往由平台单方面决定,存在明显的“黑箱”操作空间。而中小型制作公司抗风险能力极弱,纯粹依靠“热爱”与“初心”驱动、追求艺术价值的项目,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很难存活下去。
一个综艺理想主义者的幻灭
羊羊羊原名熊志豪,出生于1997年,是湖南拜波拜狗传媒创始人。他于2016年进入综艺行业,曾担任《创造101》执行导演和天猫双十一晚会导演。
2020年,他创立公司,并推出《百分百》系列节目,主打“全开麦Live”概念。据采访透露,他最初的创业目标是打造“小而美”的节目,其核心动力源于对音乐和内容创作的极致热爱,希望通过节目实现自己与歌手“1+1>2”的梦想互助。
在创新模式方面,羊羊羊最具代表性的标签是“微博共创”。从节目前期构思、选角、赛制设计,到后期审片,他引入“云制作人”机制,让观众全程参与,建立起强烈的粉丝黏性与社区互动感。
其中,他的第二档节目《百分百歌手》以“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的真实制作理念为特色,试图打破市场对“偶像”与“实力派”之间的刻板偏见,为缺乏舞台的实力歌手、淡出公众视线的歌手,以及渴望真实舞台的歌手提供一个“体面”的追梦机会。
从发展轨迹来看,《百分百》系列节目初期虽然体量较小,但凭借高口碑和强用户黏性,被业内视为“一股清流”。然而,虽然口碑尚可,节目却始终未能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羊羊羊曾在采访中坦言,市场并不需要“打歌节目”,而是有爆点、有争议、有看点的内容。
因为在音乐性和综艺性之间选择了前者,拒绝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百分百》系列缺乏市场所需的争议点,导致播出效果“平平无奇”。而全开麦舞台暴露的瑕疵,更使其缺乏二次传播的分享价值,只能被用于“批判”,这成为节目未能出圈的核心原因。
正因如此,《百分百》系列在招商方面极度困难,项目难以为继,并遭到行业一定程度的抗拒。羊羊羊提到,不少歌手及团队对节目抱有抵触情绪,不仅有歌手因未能获得“特殊待遇”而直接表示“停止这场闹剧”,更有团队录完就后悔,表现出“鬼节目再也不来”的态度。
最终,羊羊羊在去年9月完成《百分百歌手·对战季》后,决定不再触碰“不修音”议题。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由于资金链断裂和与平台的矛盾,该 IP 已暂停开发,团队解散。
在这个层面上说,羊羊羊的经历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不完美的系统中独自抗争,最终败给现实的典型案例。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个人决策的得失,以及系统环境带来的持续挤压。
羊羊羊的初心是纯粹的,但“用爱发电”的模式虽然激发了核心粉丝的热情,却也埋下了隐患。
首先是对市场真实需求的误判。羊羊羊后来自己也意识到,大众需要的可能并非纯粹的“真实”,而是有热度的内容。全开麦、不修音所带来的瑕疵,在传播上天然处于劣势。用他自己的话说,甚至让部分观众产生“羞耻感”,导致节目难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其次是脆弱的商业模式。“小而美”的节目往往招商困难,但羊羊羊采取了“负债做节目”的极端方式,并将成本回收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平台分账。在面对平台的不合理要求和分账争议时,他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和法律保障手段。这种弱势地位,使他在与平台博弈过程中几乎没有筹码,只能被动接受不利条件。当平台分账金额未达预期甚至发生纠纷时,资金链瞬间断裂,导致他个人与公司均背负巨额债务。
羊羊羊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高敏感”人格,这一特质有助于他敏锐捕捉细节、与艺人深度共情,但在面对巨额债务、诉讼纠纷和外部威胁时,这种敏感性也可能放大精神压力,影响其决策与求助能力。
在这个层面上说,平台规则与资本逻辑并不奖励“真实”。
结语
纵观羊羊羊的经历,他怀揣梦想进入综艺行业,最终却在现实的重压下溃败,这样的故事令人唏嘘,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对于平台方来说,透明与诚信应是不可动摇的基石。“数据黑箱”与“分账骗局”不仅会扼杀创作热情,更将摧毁合作信任。当下,平台亟需建立更透明、公平、可审计的合作机制,否则一旦寒了创作者的心,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
而对于创作者来说,理想主义固然可贵,却也需要现实的铠甲。热爱并不能发电,创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商业逻辑是生存的底线。在追逐理想的同时,应对风险保持敬畏,做好严谨的财务规划,凡事量力而行,避免“负债做节目”的赌徒心态。
更同样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所有人都在高喊“内娱需要真实”,但当真实而有瑕疵的舞台出现时,市场的反馈却是“羞耻感”和“难以传播”,这让内容制作者不得不去追求更刺激、更戏剧化、更“完美”的虚假呈现。当下,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迎接“真实”?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全行业与观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同样,值得警惕的是,所谓的“为爱付出”和“用梦想发电”,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创作者个人价值的无形剥削。一个真正健康的行业,理应让那些努力且有才华的创作者获得体面、可持续的回报,而不是榨干他们最后的热情与生命力。
无论如何,生命的价值远高于任何一档节目或一次创业失败。
此次事件作为极端案例,再次提醒所有从业者务必重视心理健康,在遭遇巨大困境时主动寻求帮助,切勿独自承受重压。同时,也呼吁各方对创业者与创作者多一份理解与支持,减少“逼迫”与“辱骂”,共同营造更健康、更人性、更高容错率的行业环境。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