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氪星晚报|小米汽车: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YU 7发布;萝卜快跑张亮:决心在全球实现“规模化落地”;华为于2018年申请MATE FOLD商标

大公司:

小米汽车: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YU 7发布

36氪获悉,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YU 7正式发布,定位 “豪华高性能SUV”。

长安汽车: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36氪获悉,长安汽车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未来3年,公司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其中,长安启源将推出10款产品,深蓝汽车将推出10款产品,阿维塔将推出7款产品。在三电领域,公司将全面迭代三电核心技术,2025-2026年完成时代长安50GWh电芯产能投资建设,总计产能达到75GWh。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材料及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36氪获悉,天铁科技公告,公司与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材料供应、研发、生产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天铁科技将向欣界能源提供电池级锂金属产品,并在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固态2GWh量产线投产后,负责该条产线的金属锂材料供应,原则上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期限不少于5年。双方还将共研电池级锂金属负极材料,并探讨成立合资公司或共建固态电池生产线。

BOSS直聘:第一季度营收19.23亿元,同比增长12.9%

5月22日,BOSS直聘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BOSS直聘营收19.23亿元,同比增长12.9%,超市场预期;净利润5.12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十二个月内,公司付费企业客户数为640万,同比上涨12.3%。

四叶咖推出“咖啡因红绿灯计划”

36氪获悉,针对消费者对咖啡因摄入的精细化需求,四叶咖联合华测检测认证机构,对20+款产品进行咖啡因含量分级,创立“咖啡因红绿灯体系”,对全产品线咖啡因进行分级。按照咖啡因等级含量0mg/杯、100mg/杯、100-250mg/杯、≥250mg/杯,产品可分为白灯(无咖啡因)、绿灯(低咖啡因)、黄灯(中咖啡因)、红灯(高咖啡因)。

华为于2018年申请MATE FOLD商标

36氪获悉,5月22日,华为商城数据显示,鸿蒙电脑的预约量超14万人。其中,售价23999元的华为MateBook Fold预约人数达到10.1万;售价7999元的MateBook Pro预约人数约3.98万人。爱企查App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申请“MATE FOLD”“HUAWEI MATE FOLD”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商标服务项目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耳机等,目前商标已注册成功。

中东欧相关国家农食产品输华准入增至126种

5月22日,保加利亚西红花、克罗地亚金枪鱼获准输华。海关总署当天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东欧相关国家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得对华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新华社)

投融资:

印度信实工业高管:将于今年启动太阳能组件工厂

印度亿万富翁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信实工业集团一位高管周四表示,其太阳能光伏组件工厂将于今年启动。信实工业战略与计划总裁帕萨·S·迈特拉(Partha S Maitra)表示:“我们正在建设三座更大型的工厂,以满足清洁能源生产需求。”印度在2022年未能达成清洁能源目标后,正加紧追赶进度。全球能源监测机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国已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但若要实现2030年500吉瓦非化石燃料发电能力的目标,未来五年需将新增装机容量提升一倍。(新浪财经)

北京荷花盛开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36氪获悉,近日,北京荷花盛开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深化债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线下帮扶中心服务流程。此次融资也将助力公司扩充专业团队,吸纳更多法律、金融领域人才。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债务服务赛道,致力于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

荣耀国内首发阿尔法战略,将投入超700亿元进军AI终端生态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期间,荣耀在国内首发阿尔法战略,宣布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全面转型,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亿元)构建覆盖全场景的AI生态体系。(财联社)

新产品:

京东工业发布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

36氪获悉,据“京东黑板报”公众号,5月22日,京东工业于上海正式对外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Joy industrial从工业供应链场景出发,基于行业痛点与需求,推出了满足京东工业及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需求代理、运营代理、关务代理等AI智能体,以及服务供应链下游企业用户的商品专家及集成专家等AI产品,并明确了打造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力电网等重要垂直行业工业大模型的目标。

美年健康与阿里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率先推动多癌筛查AI进体检

36氪获悉,5月22日,美年健康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依托达摩院研发的“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共同探索癌症、慢性病等多种重要疾病筛查,并在智能体检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今日观点:

摩根大通CEO:我们是中国的长期投资者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周四表示,该行仍致力于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我们是长期投资者,”他在上海举行的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是的,尽管有所有这些其他问题,但我们必须应对我们现有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我们将继续发展。”戴蒙还指出,中国最近在一些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新浪财经)

萝卜快跑张亮:决心在全球实现“规模化落地”

36氪获悉,5月20日,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阿联酋专场在阿布扎比市中心盛大开幕,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欧洲及中东地区总经理张亮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明确表示萝卜快跑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规模化落地,并始终将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据了解,今年3月底,萝卜快跑成功进入迪拜和阿布扎比,并与迪拜道路交通局(R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计划打造阿布扎比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其他值得关注的新闻:

证监会严伯进: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的环境,会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把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健全投融资相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的相关制度,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中国网)

央行朱鹤新:已将近有100家左右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多家机构已经注册或者已经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我们也统计了一下,现在已经将近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2500亿元。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继续推进,共同建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希望持续完善配套的支持机制,让“科技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网)

小米 YU7 正式亮相!「天际屏」首秀,雷军的「豪华高性能 SUV」来了

刚刚,小米 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结束了。

雷军讲的内容很多,包括采用 3nm 工艺制程的小米玄戒 O1 芯片、小米 15S Pro、小米平板 7 Ultra,以及小米手表 S4 eSIM 版。

当然了,还有本场发布会的压轴大戏——小米 YU7。

对于小米 YU7,雷军是这样介绍的:

它拥有优雅的设计风格,线条流畅且富有力量感,独特的豪车气质不同凡响,还有跑车般的驾控体验。

这一次,风道通了

早在发布会开始前,雷军就公布了 YU7 的两款新漆色:宝石绿和钛金属色。

据雷军介绍,宝石绿的灵感来自哥伦比亚绿宝石,小米通过双层色漆工艺来还原出绿宝石的质感,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钛金属色强调的则是未来感,小米在车身表面增加了大颗粒的金属铝粉,车身能够在不同的视角下展现不同的金属光泽。

另外,在今晚的发布会上,小米还带来了另一款颜色——熔岩橙。

不只是颜色,雷军认为,YU7 的美还来自于比例。

比例好看,这个车才能好看。

他表示,YU7 的好看来自于 3 倍的轮轴比、2.1 倍的轮高比,还有 1.25 倍的宽高比。

同时, YU7 还有 1.3 倍的头身比,而且从后视角看,自带宽体很有肌肉感,还可以选配 275mm 的后轮宽胎。「这是百年汽车工业沉淀下来的豪华设计。」雷军说。

不过,要聊 YU7 的设计,有一点是避不开的:

有不少人认为,小米 YU7 的外观有点「撞脸」法拉利 Purosangue,两车比例之特殊,已经到了可以在 SUV 的族谱里另开一页的程度。(尽管法拉利并不将 Purosangue 归类为 SUV,而是将其称为「FUV」)

有趣的是,法拉利中国今天也带来了一辆绿色的 Purosangue。这个绿,叫「Verde Dora」,意为「多拉河的绿色」。

▲Verde Dora 漆色的 Purosangue

这种相似性并非单纯的模仿,去年有一段时间雷军本人还开着 Purosangue 在城里溜达,好巧不巧让人给拍了下来,又让小米上了一次热搜。就这样,「保时米」慢慢变成了「法拉米」。

不论雷军的那次曝光是否是有意安排,从设计角度来看,小米汽车通过 SU7 和 YU7 两款车型,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一套规范且具有家族特色的设计风格。乍一看,YU7 甚至可以被视作是 SU7 的加高版本。

实际上,在小米内部,这两款车型的设计几乎是同步进行的——YU7 的设计工作在 SU7 发布之前就已启动。这意味着,小米无法依赖轿车用户的初步反馈,来优化 SUV 车型的设计。幸运的是,YU7 目前收到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

雷军尤其喜欢 YU7 的光环尾灯:

小米 YU7 光环尾灯,继承小米汽车家族设计语言,为 SUV 造型重新设计,更简洁、更立体,更有力量感。在夜间的车流里,格外醒目。

此外,得益于 SUV 较大的车身尺寸,小米的设计师们也有了更多的设计空间,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

例如,在 YU7 的设计中,大灯上半部分的开孔与 A 柱前的开孔是相互连通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空气桥。(这次是真的通了)。

这种设计在超跑中相当普遍,它们主要用于增强车身前部的下压力。然而,对于 YU7 这款纯电动 SUV 来说,空气桥的设计可能更多地是为了实现另一个功能——引导气流,减少紊流和涡流,以此提高空气动力学效率,进而优化能耗表现。

雷军表示,在 YU7 上,这样的空气动力学优化一共有 40 多处,CLTC 续航相比优化前增加了 59km,整车风阻系数只有 0.245Cd。

而在车身侧面,此前被小米 SU7 当做卖点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在小米 YU7 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隐藏的门把手。

这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吐槽:半隐藏式门把手多好用啊?为什么不用呢?

答案或许就藏在一张专利图里。

这是小米汽车在 2023 年 6 月专门为隐藏式门把手申请的专利图。从专利图看,该门把手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内翻式」机械式结构。当我们伸手开车门,手触碰到门把手的时候,会带动内部的机械结构发生转动,进而触发门锁装置,车门解锁。

有趣的是,法拉利的 Purosangue 用的也是这样的门把手。

▲Purosangue 的门把手

从座舱革新,到三电硬实力

好了,拉开 YU7 的门把手,我们来讲讲它最亮眼的一项配置: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也就是仪表平台远端的那条细长投影。

注意,那不是屏幕,是投影。

和阿维塔上面那条贯穿式的屏幕不同,小米通过投影技术,在前风挡下方形成了一道横贯仪表台的一体式环绕信息光带,长达 1.1 米。

YU7 这个全景显示的可视峰值亮度达到了 1200nits,全局 903 分区控光,内嵌超黑显示涂层,且融合了畸变矫正算法,里面的内容,则由三块 Mini LED 屏幕提供。

这种设计,与宝马在新世代 X 概念车上展示的「全景视域桥 (Panoramic Vision)」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将驾驶核心信息投射于驾驶员视线前方更远处,减少视线切换,营造出一种更沉浸、更具未来感的驾驶氛围。

宝马还说在今年下半年率先量产它们的全景视域桥呢,这一次,小米又走在了行业前面。

▲宝马的全景视域桥

功能上,小米这次花了不少心思,准备了很多显示模块,用户可以在车机内自由设置。

同时,它还会与车辆状态进行联动,切换驾驶模式时和启动辅助驾驶时能够显示相应的内容,打转向灯时的盲区画面,也会在其中显示。

除了「天际屏」这一重磅创新,小米今天还公布了 YU7 的更多座舱细节,包括前排 16.1 英寸的中控大屏和 6.68 英寸的后排移动控制屏(可以卸下来拿在手上),座舱芯片竟然是高通骁龙 8 Gen 3,属于是买车送手机了。

YU7 这次还在豪华感和舒适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座舱大面积采用了软质材料包裹,前排两张座椅都支持 123° 的零重力模式,后排座椅也支持 135° 的靠背调节。

「虽然 YU7 看上去非常紧凑,但空间非常大。」雷军说。

储物方面,除了后备箱,YU7 还标配了一个 141L 的超大电动前备箱,搭配支持 UWB 的手机,可以实现「在车头站立 3 秒前备箱自动开启」。

最后来讲一下 YU7 的「硬配置」。

YU7 一共有三个版本:单电机后驱的标准版、双电机四驱的 Pro 版,还有双电机四驱的 Max 版。

  • 标准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 235kW(320 马力),零百加速 5.88 秒,最高车速为 240km/h;
  • Pro 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 365kW(496 马力),零百加速 4.27 秒,最高车速同样为 240km/h;
  • Max 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 508kW(690 马力),零百加速 3.23 秒,最高车速为 253km/h。

三款车型搭载的都是 V6s Plus 小米超级电机,最高转速提升至 22000rpm,同时标配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Pro 版及以上车型用上了闭式双腔空簧,Max 版还多了 Brembo 四活塞固定卡钳,100km/h 刹停距离只有 33.9 米。

电池方面,YU7 这次起步就是 96.3kWh 的大电池,标准版的 CLTC 续航里程达到了 836km,成为中大型纯电 SUV 里续航最长的车型;双电机的 Max 版本也有 770km 的 CLTC 续航,同样是四驱纯电 SUV 的续航冠军。

而且这次,YU7 是全系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Max 版本的充电倍率来到了 5.2C,充电 15 分钟最大补能 620km,10%-80% 最快充电时间为 12 分钟。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助驾驶的体验,YU7 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以及拥有 700TOPS 算力的英伟达 Thor 芯片。

只是,在拥有如此多「标配」的情况下,YU7 和 SU7 同价起售的可能性,恐怕不是很大。

定价,才是决定 YU7 命运的胜负手

在介绍 YU7 之前,雷军先是汇报了一下 SU7 在 4 月取得的傲人成绩:2.8 万辆。这个数字,意味着小米 SU7 成为了中国市场 20 万以上车型里的销量冠军,不论车型。

YU7 的登场,无疑是小米「两年三车」宏伟蓝图中的关键落子。作为继 SU7 之后的第二款车型,它肩负着将小米汽车的品牌势能从轿跑市场,拓展至竞争更为激烈,但也更为广阔的 SUV 主流阵地的重任。

因此,YU7 不仅要延续 SU7 的品牌热度,更要在产品成熟度、品质体验以及用户口碑上实现关键的提升,成为小米汽车稳固市场地位、重塑用户信心的中流砥柱。

未来,随着预计在 2026 年推出的、可能下探至 15 万元区间的增程式 SUV 的加入,小米汽车将初步形成覆盖主流价位区间的完整产品矩阵。

当然,挑战也显而易见。

作为一个仅发布了一款车型的汽车界「新兵」,小米在品牌积淀上,尤其是在「豪华」二字的诠释和用户认可度上,仍需时间去培养。更不用说,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以及消费者在经历多轮市场教育后日趋理性的消费心态。

所有的悬念,最终都将部分指向那个最敏感的问题——价格。

可惜的是,雷军在今晚发布会开始前,就已经在社交媒体上确认:今晚的发布会不会公布正式价格,也不会开启小定。YU7 的正式上市时间还是在 7 月。

再多等一阵吧。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雷军发布自研大芯片,小米手机告别「组装厂」

今晚的小米发布会,被定名为「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意义不言而喻,其中最重要的产品自然是小米 15S Pro 手机,以及小米 YU7 汽车。

雷军也非常久违地在发布会上介绍起了手机,与其说发布的是小米 15S Pro,不如说其实是当中的玄戒O1 芯片。

这块芯片的具体规格,雷军本人已经在发布会之前亲自揭晓:比肩高通骁龙 8 Elite 的台积电二代 3nm 工艺、190 亿晶体管,确实是对标第一梯队的规格。

而今晚的发布会,玄戒O1 的具体细节正式曝光,15 岁的小米,也可以说因这颗自研芯片,正式成为了一家「硬科技」企业。

小米自研大芯片,性能对标 iPhone 16 Pro

小米肩负的期待,包括那句「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即使这几年小米已经鲜少提及,但大众依旧希望从小米旗舰手机上,看到第一梯队的性能表现。

而玄戒O1 很好回应了这个期待:它不是一颗出现在中端机上的试水作,而是真正能扛起旗舰性能大旗的产品。

作为「不服跑个分」的开创者,雷军也以跑分作为玄戒O1 介绍的开场:3004137 分。

这颗芯片采用十核心四丛集 CPU 架构,配备 2 颗超大核+ 4 颗大核+2 颗小核 + 2 颗超小核,并配备 16 核 GPU。

发布会上,小米将玄戒 O1 与苹果 iPhone 16 Pro 搭载的 A18 Pro 芯片进行了对比。

CPU 性能上,玄戒O1 的单核性能研究和 A18 Pro 有差距,不过多核性能成功反超。

而凭借 16 核 GPU,玄戒O1 的图形性能要明显优于 A18 Pro,功耗还低 35%。

看完跑分,小米也对比了一些具体的使用场景,在实际的视频通话、MOBA 游戏以及充电+导航的场景中,小米 15S Pro 的机身温度都要更低。

雷军表示,玄戒 O1 的性能和能效表现已经跻身第一梯队。

小米此前其实也在电源管理芯片、影像芯片方面有所积累,但玄戒O1 作为一颗集成 CPU、GPU 等各种模块和处理器的 SoC,难度当然不在一个量级。

玄戒O1 自官宣以来,其实被不少质疑的声音围绕,其中最大的争议,在于玄戒O1 的 CPU 和 GPU 都并非自研核心。

这方面小米确实不如自主研发核心的苹果和华为,但万事开头难,玄戒O1 已经展现了小米在芯片的设计能力,也是迈出了最难的第一步,接下来才好攻坚。

虽然规格上已经对标了第一梯队,但在核心配置上,玄戒O1 还是有点没走在前列:依旧配备了两个「超小核」,而去年不管是联发科还是高通的旗舰芯片都已经抛弃了超小核,更不用提骁龙 8Elite 全大核的先进设计,这也给未来迭代指明了方向。

芯片花期很短,一年一更新,而作为后起之秀想要赶超行业龙头,那势必也要继续加大投入和研发,并且还将为澎湃系统软件团队带来新的挑战。

自 2021 年重启芯片计划以来,小米在玄戒上烧了超过 135 亿人民币,并且将重蹈澎湃 S1 的覆辙,持续投资 10 年和至少 500 亿元,而小米未来将投资 2000 亿用于研发。

持续的投入,短时间内其实很难在产品上见到可观的收益,雷军坦言需要在一两年时间卖到千万台,基本上是「赔钱的买卖」,不过玄戒还能带来其他方面的丰厚回报。

毕竟,最难也最全的 SoC 做出来了,技术也能很快实现迁移和下放,用在车机、智能家居等等其他生态产品中。

和小米 15S Pro 一同发布的小米 Watch S4 eSIM 15 周年纪念版,就搭载了手表芯片「玄戒T1」,还集成了小米首款 4G 基带,这或许也是本场发布会上最大的惊喜。

基带芯片的研发,不比手机处理器研发简单,且两者在技术上较少重叠,还需要绕过现存的大量专利,甚至连善于造芯的苹果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虽然小米的首款基带只支持 4G ,明显是一次试水,但这也意味着小米拥有了通讯基带的设计能力,这也是堪比自研 SoC 处理器的硬核科技。

做自研芯片,是难而正确的事

以往针对小米最大的批评,或许是「组装厂」这个名号。

从屏幕到摄像头,从扬声器再到手机里面的零部件,基本都来自供应链上游,发布会介绍的卖点,特别是性能方面,其实就是在介绍高通为首的供应链最新成果。

这样的批评虽然过于以偏概全,毕竟手机内部设计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本身也是厂商的实力体现,苹果也以此见长,其他友商很多时候也未必比得过小米。

但也反映了大众对小米有更高的期待,想看到小米手机的「核心科技」,小米也就像雷军所说,真正的追求是成为一家「硬核科技厂商」,而芯片就是最硬核的骨头。

终于在成军 15 年之际,小米交出了玄戒芯片这个答卷。

虽然表现已经在第一梯队,但玄戒不会完全取代高通,成为我们在小米旗舰手机上的唯一选择。

高通方面已经回应称,会继续保持和小米的长期合作关系,未来的小米旗舰机依旧会采用高通技术。而根据初步爆料称,有望在下半年亮相的小米 16 系列,会继续采用骁龙的旗舰 SoC。

小米很可能在未来同时提供高通和玄戒处理器的旗舰手机,类似小米 15 和小米 15S,在两个季度分开发布,给用户不同的选择。

「选择」,对于小米,特别是小米手机来说,其实有着不小的意义。

如果纵观小米手机产品历史,就会发现每一代小米手机的口碑,都会和当年的高通骁龙处理器发挥深度挂钩。

性能不佳的英伟达芯片,导致了小米 3 这个小米手机第一个滑铁卢;小米「冲高端」的第一次尝试小米 Note,撞上了著名的「火龙」骁龙 810;而近年来小米口碑和销量低谷小米 11 系列,骁龙 888 难辞其咎。

和高通的深度绑定,既成就了小米,也让小米陷入相对被动的局面,如果骁龙表现不佳,小米手机只能「吃哑巴亏」。

而玄戒的诞生,让小米真正将选择权抓到了手中,没那么容易受制于人。

虽然就目前而言,玄戒很难说超越联发科和高通,但至少能有相对持平的表现,也多了一个「人无我有」的独家选择。

小米也需要思考,手上有了玄戒这张牌之后,应该怎么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不是简单成为「骁龙平替」,这需要硬件和软件团队的通力合作。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这个选择还有着更深的意义。

2025 年可以说是「国产大年」:DeepSeek、鸿蒙电脑、玄戒,越来越多硬核的国产技术的出现,让我们手上有了不是来自别人,而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并且,有选择,才意味着有竞争,而有竞争,才能带来进步。

附上今晚发布的三款「玄戒」新品价格:

小米 15S Pro

  • 16GB RAM + 512GB ROM 版:5499 元
  • 16GB RAM + 1TB ROM 版:5999 元

小米平板 7 Ultra

  • 12GB RAM + 256GB ROM 版:5699 元
  • 12GB RAM + 512GB ROM 版:5999 元
  • 16GB RAM + 1TB ROM 版:6799 元
  • 纳米柔光屏版本:加价 600 元

小米 Watch S4 eSIM 15 周年纪念版: 1299 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实测小米自研玄戒芯片:能打得过高通骁龙 8 Elite 吗?

憋了 4 年的大招,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 以及小米 15S Pro ,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手上。

玄戒O1 采用台积电第二代 3nm 工艺(N3E),除了外挂的 5G 基带芯片来自联发科,CPU、GPU 都是小米自己拿 ARM 公版做的,双超大核的 10 核 CPU,GPU 竟然堆了 16 核心,比天玑9400 还多 4 个核。

说好的「落后一代」,结果这规格分明是踩着骁龙 8Gen3 的脸在蹦迪。

不过,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用这台小米15S Pro,和搭载高通旗舰芯片 骁龙8 Elite 的小米15 Pro 进行对比,看看这颗「中国芯」,究竟是倚天剑还是指甲刀?

先来看看跑分。GeekBench 6 方面,双方在单核成绩打得有来有回,但多核玄戒O1 直接甩出了 200 分差距。

至于 GPU 方面,我们测试了 GFXBench 和 3DMark,结果是玄戒O1 和骁龙 8Elite 不相上下,来回反超。

小米有没有可能只是在为跑分发烧?我们测试了几款应用,看看玄戒O1 实际表现究竟如何。

用剪映导出同一条 3 分钟的视频, 重复三次都是小米 15S Pro 更快,导出完成的时候 15 Pro 还在 70%-80% 的进度。

▲ 左边:小米 15S Pro,右边:小米 15 Pro

查看文件信息还发现 15S Pro 导出的视频平均码率更高一些,编码方式也不同。

玄戒O1 还搭载了自研的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理论上影像调校比公版 ISP 会更好。

实测发现,小米 15S Pro 的夜景视频画质的确比 15 Pro 要优秀一些,特别是在暗部的噪点控制这方面。

实际上这已经是小米的第四代自研 ISP,前三代分别装在 21 年的 MIX Fold、22年的 12S Ultra 和去年的 14 Ultra 上,可以说是玄戒 O1 里最成熟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 ISP 对视频通话和直播都有效,是个感知明显的提升。

最后是负载较重的游戏场景。在 30 分钟《原神》测试里两部手机的平均帧率没啥区别,但玄戒O1 的1% 最低帧要明显低于骁龙8Elite,数据上看卡顿更明显,而且平均功耗也比骁龙 8Elite 高0.2W,整体表现是不如 8Elite 的。

不过在 30 分钟的《崩坏三:星穹铁道》里,两部手机无论是平均帧率、稳帧指数还是 1% 最低帧都几乎是一样的,玄戒O1 的功耗还比 8Elite 要低出 0.6 W,这么看表现又可以说是很出色了。

综合这些数据和体验来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米15S Pro 是一部可以放心支持的换芯产品。

严格来说这其实是小米的第二颗手机 SoC,上一颗是 2017 年装在小米 5c 上的澎湃 S1。

我们相信小米在认真造芯,没想过玄戒O1 的实际表现可以追平甚至超越友商的同代芯片,真正对得起大众对小米「为发烧而生」的期待——即使这几年小米已经鲜少提及这个口号。

玄戒O1 不仅能让小米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还能提升软硬件协同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长期还能降低成本,为高端市场和跨领域发展铺路。

我现在很期待玄戒O1 在小米平板7 Ultra 上的表现,尺寸更大、散热更好,性能释放也应该会更加出色。

而凭借玄戒O1 ,小米终于成为了雷军口中的「硬核科技公司」,给自己,也为消费者,乃至整个市场,带来一个新选择。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德迈仕:公司控制权拟变更,实控人将变为潘异

36氪获悉,德迈仕公告,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德迈仕投资的全体股东拟向苏州汇心创智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德迈仕投资100%的股权,交易价格6.69亿元。如交易事项最终实施,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不变,汇心创智将通过控制德迈仕投资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由何建平变更为潘异。

小米YU 7零百加速3.23s,标准版续航达835公里

36氪获悉,小米YU 7今日正式发布,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 最大马力可达690PS。 0-100km/h 加速3.23s,最高时速253km/h, 100-0km/h 最短制动距离33.9m。小米YU7共有三个版本——单电机后驱的小米YU7,双电机四驱的小米YU7 Pro和最高性能的小米YU7 Max,标准版续航达835公里。

宏创控股:拟购买宏拓实业100%股权

36氪获悉,宏创控股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等九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为635.18亿元。交易完成后,宏创控股将持有宏拓实业100%股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尚需履行决策和审批程序。

ST加加:股票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累计13.35%

36氪获悉,ST加加公告,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20日、5月21日、5月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13.35%,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截至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公司股价短期波动较大,存在一定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网宿科技:多位高管拟减持股份

36氪获悉,网宿科技公告,公司董事长李伯洋、董事周丽萍、高级管理人员蒋薇、李东、黄莎琳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其中,李伯洋拟减持不超过20.31万股,周丽萍拟减持不超过119.46万股,蒋薇拟减持不超过17.56万股,李东拟减持不超过42969股,黄莎琳拟减持不超过23.46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0.0083%、0.0489%、0.0072%、0.0018%、0.0096%。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长安汽车: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36氪获悉,长安汽车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未来3年,公司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其中,长安启源将推出10款产品,深蓝汽车将推出10款产品,阿维塔将推出7款产品。在三电领域,公司将全面迭代三电核心技术,2025-2026年完成时代长安50GWh电芯产能投资建设,总计产能达到75GWh。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材料及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36氪获悉,天铁科技公告,公司与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材料供应、研发、生产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天铁科技将向欣界能源提供电池级锂金属产品,并在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固态2GWh量产线投产后,负责该条产线的金属锂材料供应,原则上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期限不少于5年。双方还将共研电池级锂金属负极材料,并探讨成立合资公司或共建固态电池生产线。

上交所:今年已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数量是上年同期的3.2倍

从上交所获悉,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并购六条”发布后的数据来看,重组数量和金额增长明显。沪市已披露资产重组654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8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达1466亿元。今年以来,已披露资产重组284单,是上年同期的1.3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43单,是上年同期的3.2倍。(央视新闻)

小米15S Pro发布,售价5499元起

36氪获悉,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小米15S Pro发布,售价5499元起。首发搭载“玄戒O1”3nm旗舰处理器;小米平板7 Ultra发布,售价5699元起,首发搭载“玄戒O1”3nm旗舰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