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6月新登记1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3家外资巨头入华丨睿兽分析

6月新登记基金管理人

2025年6月,基金业协会审核通过了12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登记申请,数量较上月增加10家。这些通过登记的机构中,包括7家国资机构和5家市场化机构。

基金管理人介绍

一、苏州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战新基金”)成立于2024年8月,注册资本1.2亿元,股东分别为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5%)、江苏高投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公开资料显示,苏州战新基金近期较为活跃,目前该基金矩阵共有7只基金,其中5只为专项母基金,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智能座驾,并且据根据省战新母基金发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申报及运作指引(2025年版)》,苏州战新基金于6月18日发布关于5只母基金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的遴选公告。

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投资机构,自成立以来新增千亿管理基金,旗下管理着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母基金等,对苏州重点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的促进效果明显,并且集团前瞻布局硬科技领域,旗下新增管理和合作的基金中,70%为专项产业基金,每只基金均专注于苏州30条重点产业链中的单一硬科技细分领域赛道;江苏高投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管理团队,是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资料来源:苏州金融、苏州创新投资集团、上海证券报、天眼查)

二、淮安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淮安战新基金”)成立于2025年1月,股东分别为淮安市国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5%)、江苏高投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淮安战新基金目前担任江苏淮安数智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有限合伙)的GP,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助力淮安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淮安市国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淮安国联集团产业投资平台,与淮安市国联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淮安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淮安市苏淮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合署办公,共同聚焦“产业园、基金、招商”三大业务,着力打造“房东+运营+股东”的协同联动模式,旨在实现资源互补与深度融合,聚力空间运营,致力于升级淮安产业,通过创新与实干,助力打造苏北产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资料来源:江苏省创业投资协会、淮安国联集团、天眼查)

三、上海源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源博私募”)成立于2024年3月,股东分别为刘晓娜(70%)、上海与清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从股东背景判断,该机构属于市场化机构,其中,刘晓娜分别担任该机构的实控人和法定代表人。(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天眼查)

四、汉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为美国商业地产集团汉斯集团(Hines)旗下全资持股公司,股东为HINES SINGAPORE PTE.LTD.,是汉斯集团在新加坡设立的公司,负责管理面向亚洲地区的基金及项目型企业的投资。公开资料显示,汉斯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物业管理公司,同时拥有横跨风险投资和房地产行业投资的丰富经验,管理的总资产超900亿美元。(资料来源:每经网、Hines 汉斯)

五、上海上交思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交思源”)成立于2025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股东分别是许晓辰(51%)、上交冠苏(南通)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南通圆融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9%)、周立志(10%),其中许晓辰同时担任上交思源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天眼查)

六、合肥国有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国投”)为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安徽省今年首家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国有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合肥国投将围绕新质生产力领域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等开展基金管理与投资、项目直投等业务,以国有资本促进地方产业发展,致力成长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服务平台、区域产业发展的资本运作平台、综合性产业服务的人才培养平台。(资料来源:天禾律师事务所)

七、淡明(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淡明私募”)成立于2025年3月,注册资本2100万元人民币,由淡明资本全资持股。公开资料显示,淡明资本是新加坡投资机构淡马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其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于2023年完成33亿美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募资,重点投向大中华区生命科学、科技、消费及工业服务等领域。(资料来源:FOFWEEKLY)

八、徐州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徐州战新私募基金”)成立于2024年6月,由徐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6%)、江苏高投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徐州徐工战新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9%)共同出资设立。徐州战新私募基金将专司管理规模30亿元的江苏徐州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重点投向工程机械、安全应急、特种车辆、高端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产业领域,培育扶持更多具有“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的产业项目。(资料来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天眼查)

九、盐城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盐城战新私募公司”)由江苏黄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5%)、江苏高投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共同出资设立,将专司管理规模20亿元的江苏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投向新能源及智慧能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绿色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方向。公开资料显示,徐州战新私募基金和盐城战新私募公司为战新基金集群首批登记成功的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管理人,将为省战新母基金在设区市层面投资运作奠定运营基础和合规保障。(资料来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天眼查)

十、安耐德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4年8月,由美国资产管理公司Earnest Partners(简称“安耐德”)通过旗下Earnest Partners Private Capital LLC全资设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安耐德资产管理规模超500亿美元,2012年获得QFII资格,投资领域涵盖新基建、AI医疗、先进制造等前沿产业。(资料来源:安耐德官网、FOFWEEKLY)

十一、中电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信私募基金”)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为5000万元,为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信投资”)的全资持股公司,业务主要围绕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等前沿科技领域。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信投资是中国电信集团的投资平台,其投资覆盖通信设备制造、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上下游环节,近年来,中国电信投资在私募基金领域不断布局,进一步拓展了其在通信及相关领域的影响力。(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天眼查)

十二、大连海创鼎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创鼎盛”)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是高新区海创集团打造的专业化投资平台,未来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核心理念,组建多层次的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股东海创集团是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承担着大连高新区开发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投资融资等职能。(资料来源:大连金融官微、海创集团官网)

办公地址

从办公地址看,11家机构注册地与办公地均属于同一地区,仅上交思源1家机构注册地与办公地分离。

成立至登记时间间隔

从成立时间与登记时间的间隔来看,有4家机构成立时间超过一年,分别是源博私募、合肥国投、中电信私募基金、海创鼎盛,剩下8家机构的成立时间不满一年。

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分析

2025年6月,新登记的1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有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册资本实缴比例为100%;剩余6家中,中电信私募基金的注册资本实缴比例最低,为25%。

办理时间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6月新登记的基金管理人中,办理最快的是中电信私募基金,仅用时18天;办理最慢的是海创鼎盛,用时326天。经统计,机构平均准备材料耗时113.08天、平均齐备性反馈次数为1次、平均办理环节反馈次数为2.17次。

律师事务所

2025年6月,新登记的12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进行登记备案时,共计选用了12家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请前往「睿兽分析」。

融资丨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2025 年 7 月 7 日,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星动纪元成立于2023年8月,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从成立起便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让AI从思考走向行动,实现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

具身智能当前处在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星动纪元已经取得了亮眼的商业化成绩。

在全球市值TOP 10的科技巨头中,9家为星动纪元客户;截至6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200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目前所有订单中,50%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快速领跑具身智能技术出海。

公司锚定大产值行业、高价值场景;目前已完成从科研-工业-服务的业务布局。工业领域,携手北自科技共筑物流万亿产业新生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STAR1,已在工厂进行搬运、分拣、扫码等任务实训。服务领域,携手海尔智家、联想、世纪金源等,重构零售服务体验;轮式服务人形机器人星动Q5正在实训,为客户提供接待、导览、讲解、才艺表演、拎包取物等个性化服务。全球顶尖的具身智能研究机构,亦不乏星动纪元客户,如MIT、Stanford、UC Berkeley、字节跳动机器人实验室等。

商业成果的背后,来自星动纪元在模型层和硬件层的持续引领和突破。

在模型侧,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看懂世界,自主行动”。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VLA模型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目前,星动纪元的机器人产品,通过语音命令即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包括柔性物品分拣、扫码,使用螺钉枪、移液器等。

在本体侧,打造“像人类一样有力&灵活的身体”。星动纪元自研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上逼近人类身体,并作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通用接口”,将可用数据从真机数据扩展至互联网视频数据,解决了数据稀缺的瓶颈。

产品STAR1兼具大运动能力与精细操作。最高跑步速度达6m/s,打破全球人形机器人跑步速度记录;机器人全身55个自由度,搭载灵巧手XHand 1,能完成上千个灵巧动作,单手可拎起24kg重物。

STAR1突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天花板,既能适应路况不同的室内外环境、也可适配全场景各类复杂工况需求,在2025年CES上被英伟达选为全球14强人形机器人之一,在2025年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产业报告中被列为全球16强人形机器人之一。

模型和本体的研发突破,使得星动纪元实现了一个模型控制全身灵巧操作,真正构建了物理世界AI的闭环飞轮。目前除了星动纪元,全球仅有特斯拉、Figure、1X能做到一个大模型控制全身灵巧操作。

用统一架构解耦复杂性、以数据规模兑换智能度,星动纪元构建了物理世界AI ‘模型-本体-场景数据’ 飞轮的正向循环——VLA模型的架构创新、叠加高性能人形机器人本体给产品带来的竞争优势,让公司赢得了海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产品下沉至场景落地时,同步建立数据生态,数据壁垒及数据闭环也将进一步反哺模型及产品,助力能力提升。

在实现具身智能走入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征途中,星动纪元将以“勇踏未至之境”的技术信仰,和“深耕千行百业”的价值取向不断行进;推动机器人成为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及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好伙伴。

附: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请前往「睿兽分析」。

融资丨能源电池材料创新企业碳际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

近期,能源电池材料创新企业上海碳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际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老股东武岳峰资本跟投。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储能电池产品产业化,筑牢技术中心研发实力、加速公司产品的多元化布局和拓展,助力碳际科技从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向先进复合材料企业迈进。

碳际科技已成长为国内碳纸气体扩散层代表企业,不仅参与了碳纸相关的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更是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在市场应用端取得丰硕成果。碳际科技的氢能碳纸产品在2024年突破万平米卷材销售,在2025年上半年已基本达到去年营收额。公司从2022年底便布局储能电极材料,2023年7月完成产品开发,2024年6月完成第一代MF产品中试,MF系列产品在160mA/cm2下能够达到86%VE;第二代产品已于2025年1月完成样品开发,在200mA/cm2下能够达到86%VE,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截止2025年6月,MF26和MF47等产品,已通过国内头部客户测试验证并实现批量销售。

氢能和储能产业是支撑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目前两者均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期。液流储能电池具有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较小容量衰减以及高能量效率等优点,借力长时储能刚需和市场化改革,经济性优势逐步凸显。2022年-2024年,我国液流电池市场迎来超快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液流电池新增装机量将达2.3GW,2030年新增装机量将达20GW,带动碳毡电极等材料需求约100亿元。

得益于四川省对氢能和储能的大力支持,碳际科技计划于7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万平米级高性能碳毡量产基地。未来,碳际公司将以此西南基地为重要依托,持续优化要素组合,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双碳”大背景下,碳际科技持续打造基于碳纸技术和碳毡技术的两大技术平台,不断拓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不断丰富和深挖技术、筑牢企业发展护城河,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碳际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姜永燚表示:“本轮获得中金资本领投,和老股东武岳峰资本的跟投投资,充分体现了投资人对碳际科技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的认可。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碳毡产品的量产实现,助力公司产品应用拓展,为实现“以高碳材料成就低碳生活”注入碳际力量”。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请前往「睿兽分析」。

慧聚新农,智创未来——第八届常州市农村创业大赛预赛成功举办

7月3日,第八届常州市农村创业大赛预赛在风景如画的溧阳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常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各辖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参赛选手代表等50余人参加活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裴谨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常州市农村创业大赛已经走过了七个春秋。这七年,是探索与成长的七年,是梦想与现实交织的七年。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大赛见证了无数农村创业者的成长与蜕变,也见证了常州农村创业生态的日益完善。各位参赛选手是农村创业的先锋军,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机会,用实力和激情征服评委和观众,未来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委阵容,专业权威

预赛特别邀请到“创响江苏”首席专家、三英知产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阳、“创响江苏”创业指导专家团专家、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江新,以及“领航者”创业培训导师、江苏省创业指导专家团成员秦斌担任评委。评委们的专业指导和宝贵建议,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启发。

选手风采,创新无限

在比赛现场,29支参赛队伍纷纷亮出绝活,通过精彩的路演展示了各自的创新理念和创业计划。他们有的聚焦现代农业技术,有的关注乡村旅游开发,还有的致力于农村电商发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创业者的风采和活力。

评委点评,鞭辟入里

比赛过程中,评委们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王阳老师鼓励选手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将创业梦想扎根于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江新院长则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对选手们的项目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意见。秦斌老师作为创业培训导师,更是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选手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三位评委的点评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让选手们受益匪浅。

圆满落幕,期待决赛

本次预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新农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决赛的到来,见证更多优秀创业项目的诞生和发展!

❌